中小学生资讯能力评量机制发展与推广计画专案市公开课获奖课件_第1页
中小学生资讯能力评量机制发展与推广计画专案市公开课获奖课件_第2页
中小学生资讯能力评量机制发展与推广计画专案市公开课获奖课件_第3页
中小学生资讯能力评量机制发展与推广计画专案市公开课获奖课件_第4页
中小学生资讯能力评量机制发展与推广计画专案市公开课获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小學生資訊能力評量機制發展與推廣計畫專案種子教師分享研習國小分項計劃執行推廣報告 劉遠楨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傳播與科技所.03.24第1页第1页計畫目加強國內國民高、中、小學學生資訊能力之培養教育部中小學資訊教育白皮書訂定是以學生構面為主軸,了解及提昇中小學生資訊科技應用能力為白皮書主要目標之一本計畫依據白皮書行動方案5推動學生資訊科技應用能力評量,依據國民高、中、小學課程標準及教學情境訂定評量指標和評測機制,並透過學生資訊科技應用能力評量,考评資訊科技課程與教學是否落實於指標之上不同階段資訊應用取向應是不同,如小學階段應該著重認識與體驗本年度之專案計畫以評量題庫角度去落實資訊教育之實施第2

2、页第2页國小階段資訊融入教學發展原則盼望在各領域找出資訊融入各科需要有何種知識與技能,並且能够在不同年段與課程間相互支援盼望在建立了資訊融入教學發展原則之後,在教學方面應該設計資訊融入示範教材以推廣應用,讓老師們知道怎样進行教學 發展教學設計模式,培訓老師具備教學設計能力3第3页第3页关键能(A)基本運作與概念(B)社會、道德與人文議題(C)科技生產工具(D)科技溝通工具(E)科技研究工具(F)科技問題解決與決策工具4第4页第4页5(A)基本運作與概念國小三、四年級階段:1.基本運作與概念指標A-1-1能夠使用基本輸入設備(如滑鼠、鍵盤等)和輸出設備(如螢幕、喇叭、印表機等)操作電腦和其它資訊

3、科技設備。說明輸入設備,比如:滑鼠、鍵盤、遙控器、數位相機等。輸出設備,比如:螢幕、印表機等。其它資訊科技設備(影音播放設備),比如:錄音機、VCR、DVD、音響設備等。指標A-1-2能使用基本媒體資源(如電視、廣播、教育光碟等)和資訊科技資源(如電子字典、圖書館、網路資源等)。說明能認識及使用各種媒體與資訊科技資源來進行學習。各種媒體,比如:電視、廣播、電話、教育光碟、互動式光碟等。資訊科技資源,比如:電子字典、圖書館、網路資源等。指標A-1-3能適當且正確使用資訊科技專用語詞(如網址、簡報)進行溝通。說明能聽懂並適時且正確地說出資訊科技專用語詞。和别人分享時,能正確說出資訊科技設備名稱,比

4、如:數位相機、投影機等。使用資訊科技相關用語,比如:網址、簡報等。指標A-1-4能使用教師提供之多媒體資源來輔助學習。說明能利用資訊科技資源協助自己進行學習。能選擇合適多媒體資源來豐富學習內容。運用多媒體資源,使學生更理解課程內容。如多媒體網站、電子書、互動式書本、教學軟體、多媒體百科全書等。第5页第5页6國小五、六年級階段:指標A-2-1能有效率且有效地使用普通及進階之輸出、入設備(含適性化設備)。說明有效率指能熟練且快速地使用,有效指運用最合適方式。能有效率地使用鍵盤和其它輸出入設備完毕工作,比如:應用功效鍵、快速鍵、操作DVD放影機之飛梭操作能力等。能有效地使用輸出入設備完毕工作,比如:

5、設定印表機雙面列印。進階設備,比如:燒錄光碟、掃描器。適性化設備,比如:語音輸入、手寫板等。指標A-2-2能討論資訊科技在日常生活中應用及其優缺點。說明能討論資訊科技在日常生活中應用,比如:火車時刻表查詢、公車路線查詢、電子地圖、電子數位新聞、手機等。能討論資訊科技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優缺點。第6页第6页7(B)社會、道德與人文議題國小三、四年級階段:2. 社會、道德與人文議題指標B-1-1能在適當網路平台或工具輔助下,在課業上使用資訊科技時,能和同儕、家人或别人分工合作。說明能依主題和同儕、家人或别人進行分工任務,並合作完毕。指標B-1-2使用資訊科技時,能表現正面且合乎社會與道德規範。說明在使

6、用資訊科技設備與軟體資源時,能確實遵守倫理道德與法律程序規範。比如:能遵守電腦教室使用規則。不任意複製或竊取别人資料,使用别人資料時需說明出處。在網路上運用各種資訊,不牽涉個人隱私及保密性資料,更不能侵犯個人人權或散播不實資訊。在拍攝動物生態或人文景物,或使用各種資訊科技資源時,能顧及所有生物生存權、個人肖像權。在網路上發表個人作品,必須合乎社會善良風俗,並能確保使用資料正確性和合法性。第7页第7页8指標B-1-3能表現負責使用資訊科技系統和軟體行為。說明資訊科技系統,比如:硬體設備、圖書借閱系統、校務公布系統等。軟體,比如:套裝軟體、VCD、DVD等。清楚理解如何正確操作資訊科技系統與使用軟

7、體資源办法,並將正確使用行為視為自己責任。比如:愛護學校軟、硬體設備,安裝有版權或可自由使用合法之軟體,並遵守其安裝步驟和使用規範。蒐集或使用别人資訊,必須經過合法途徑取得並經當事人同意,同時要負保護與管理别人資料責任。使用科技系統和軟體不可將軟體複製給別人,或隨意篡改其內容,以維護科技系統正常運作。討論不同样類型出版品智慧財產權概念和法律責任,在運用資訊科技,也能遵守著作權法。在公開場合發表作品,如牽涉别人文字、圖片、影片、音效等相關資料,能先取得原著作者同意授權書,並清楚標示參考資料來源與出處。第8页第8页國小五、六年級階段:指標B-2-1能討論資訊科技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所衍生出社會、道德與

8、人文議題。說明能關注日常生活中新研發科技產品,並能向師長、同學討論其功用和未來發展性,如火車時刻表查詢、公車路線查詢、電子地圖、電子數位新聞、手機等等,對未來生活和學習將造成影響。日常生活中相關議題,比如:網路購物、網路犯罪、個人隱私保護等。9第9页第9页(C)科技生產工具:國小三、四年級階段:3. 科技生產工具指標C-1-1能使用資訊生產工具(如文書處理軟體、簡易繪圖軟體等)以進行個別學習活動。 說明個別學習活動,比如:以文書處理軟體整理文献資料、以簡易繪圖軟體進行設計活動。 10第10页第10页國小五、六年級階段:指標C-2-1能從師長、家人或同學協助中,創造合適多媒體作品。 說明合適多媒

9、體作品指能在别人協助下,利用科技生產工具,創作符合學習主題多媒體作品。比如:圖文並茂報告、廣播劇、課文錄音等。 指標C-2-2能使用基本資訊軟硬體資源完毕作品。 說明1.各類資訊軟硬體資源,比如:電腦輔助教學軟體、文書處理軟體、簡易繪圖軟體、數位相機等。2.完毕之作品,比如:使用文書軟體完毕信件、短文、報告等;利用簡易繪圖軟體完毕賀卡;使用數位相機拍照,並存成檔案。 11第11页第11页(D)科技溝通工具:國小三、四年級段:4. 科技溝通工具指標D-1-1能使用基本資訊軟硬體資源陳述事件、個人想法和意見,與别人溝通。 說明使用資訊科技資源與别人進行溝通,表達自己想法,比如:1.用文書處理軟體呈

10、現作品。2.用錄音機播放作品。 指標D-1-2在師長、家人或同儕協助下,能使用資訊科技蒐集資訊,與别人溝通。 說明透過别人協助或指導,使用通訊科技與别人溝通。比如:網際網路、留言版、電子信箱(E-mail)、討論區、手機等。 12第12页第12页國小五、六年級階段:指標D-2-1能使用資訊科技工具(如多媒體編輯工具、簡報軟體、網頁相關軟體、數位相機、掃瞄器等),發表或分享作品。說明使用資訊科技工具製作簡報、網頁等作品,介紹個人或小組合作學習结果,並與别人進行溝通。13第13页第13页(E)科技研究工具:國小三、四年級階段:5. 科技研究工具指標E-1-1能使用基本資訊軟硬體資源搜集、整理資料。

11、說明針對學習主題利用網際網路或數位相機搜集相關資料,並以文書處理軟體彙整資料。用數位相機記錄動植物生長狀況,以完毕觀察報告。14第14页第14页國小五、六年級階段:指標E-2-1能使用通訊科技和線上資源(如電子郵件、線上討論、網路環境等) 進行合作式解題活動,以尋求問題解決办法。說明教師指定特定學習任務,學生能利用通訊科技和線上資源與别人合作學習,以進行問題研究。比如:透過改进校園環境之學習主題,經由網路搜尋搜集資料,進行線上討論或票選活動,以尋求各種解決办法。15第15页第15页(F)科技問題解決與決策工具:國小三、四年級階段:6. 科技問題解決與決策工具指標F-1-1能使用資訊軟硬體資源(

12、如:多媒體編輯工具、簡報軟體、網頁相關軟體、錄音機、掃描器等設備)解決問題。說明能使用各類資訊軟硬體資源解決問題,比如:上網查詢氣象相關資料,理解該地天氣狀況。在聲音學習單元,使用錄音工具記錄生活週遭各種聲音。16第16页第16页計畫工作內容邀請學科專家組成工作小組發展情境式資訊能力應用之示範教案召開工作小組會議開發題庫預試辦理施測說明會-嘉義縣、宜蘭縣輔導評量應用學校250所輔導評量應用學校250位第17页第17页邀請學科專家邀請六位資訊領域學科專家擔任國小階段諮詢顧問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傳播與科技研究所 趙貞怡专家市立台北教育大學資訊科學系 賴阿福副专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

13、曾錦達专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應用華語文學系 藍玉如助理专家國立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 劉子鍵专家國立台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 楊心怡助理专家第18页第18页組成工作小組邀請38位資深國小教師加入本案計畫擔任顧問並組成工作小組籌備相關會議,辦理種子教師研習會依照種子教師專長領域發展40份情境式資訊能力應用之示範教案 第19页第19页工作小組名單任職學校 教師姓名 任職學校 教師姓名 網溪國小 楊珮琦 東光國小 曹宇君 麗園國小 吳麗玲 東光國小 蔡佩娟 大華國小 張其勝 東光國小 陳湘玲 政大實小 游雅婷 濱江國小 劉慧梅 市教大附小 張淑娟 北縣安和國小 溫世展 市教大附小 陳又華 北

14、縣安和國小 陳怡仲 東光國小 王佩蘭北縣安和國小 陳玉珊 第20页第20页工作小組名單任職學校 教師姓名 任職學校 教師姓名 北縣武林國小 侯成龍 北市中山國小 曾文正 民族國小謝玲玲 民生國小 李孟柔 民族國小 李秀珍 秀山國小 陳月雲興華國小 方美霞 大豐國小 呂宗憲 銘傳國小黃世傑 大豐國小 王曉珮 新湖國小 吳傳仁 大豐國小 蔡玉敏 北市中山國小 林黛青 大豐國小 劉如娟 第21页第21页工作小組名單任職學校 教師姓名 任職學校 教師姓名 北市社會科輔導團團員 周秀卿 舊莊國小 劉慧君 五常國小 林映杜 北市中山國小 蕭維蒂 大湖國小 徐秋婷 北市中山國小 方惠欣 光復國小 陳淑芬 舊

15、莊國小 陳菁菁 忠義國小 陳志強 舊莊國小 陳榮碩 第22页第22页發展情境式資訊能力應用之示範教案科目編撰教師科目編撰教師1自然 楊珮琦老師9語文 吳麗玲老師2自然 張其勝老師10語文 游雅婷老師 3自然 劉如娟老師11語文 張淑娟老師 4自然 李孟柔老師 12語文 陳又華老師 5自然 陳月雲老師13語文 王佩蘭老師 6自然 呂宗憲老師 14語文 曹宇君老師 7自然 王曉珮老師 15語文 蔡佩娟老師8自然 蔡玉敏老師 16語文陳湘玲老師 第23页第23页發展情境式資訊能力應用之示範教案科目編撰教師科目編撰教師17數學 劉慧梅老師25藝文黃世傑老師18數學 溫世展老師26綜合 吳傳仁老師 19

16、數學 陳怡仲老師27綜合 陳菁菁老師 20數學 陳玉珊老師 28綜合 陳榮碩老師 21數學 侯成龍老師29綜合 劉慧君老師 22藝文謝玲玲老師 30健體 蕭維蒂老師 23藝文 李秀珍老師 31健體 方惠欣老師24藝文 方美霞老師 32健體 曾文正老師 第24页第24页發展情境式資訊能力應用之示範教案科目編撰教師科目編撰教師33健體 林黛青老師36社會徐秋婷老師34社會 周秀卿老師37社會 陳淑芬老師35社會 林映杜老師38自然陳志強老師第25页第25页國小種子教師分享研習-嘉義縣時間:2010 年 01 月29 日 14:00地點:嘉義東榮國小報名學校數:75 間到場學校數:50 間(永安國小

17、、光榮國小、水上國小 等)目:為推廣此施測機制,並邀請種子教師協助本計畫施測。第26页第26页嘉義縣種子教師分享研習實況第27页第27页辦理施測說明會-宜蘭縣(一)時間: 年 02月24日 14:00地點:宜蘭縣教網中心到場學校數:10 間(育才國小、三民國小、狀圍小學等)目的:為推廣此施測機制,並期能補足不足國小施測數量。正在安排第二次全縣性推廣說明會時間,預計下星期召開。第28页第28页辦理施測說明會-宜蘭縣(二)時間: 年03月12日 14:00地點:宜蘭縣宜蘭國中預計到場學校數:75 間目的:為推廣此施測機制,並期能補足不 足國小施測數量。第29页第29页宜蘭縣說明會實況(一)第30页

18、第30页宜蘭縣說明會實況(二)第31页第31页施測學校名單第32页第32页施測學校名單第33页第33页施測學校名單第34页第34页施測學校名單第35页第35页施測結果依六類关键能力之能力指標、所在區域分析學生表現 國小高年級 由於題組一與題組二平均難度差異較大,因題組二施測時系統不穩定,指標總分平均數等數據為參考用。A區 B區 C區 total F A類指標總分平均數基本運作與概念 .43 .37 .47 .41(註1) 13.69* C類指標總分平均數科技生產工具.75 .64 .78 .71 37.15* D類指標總分平均數科技溝通工具.40 .36 .35 .38 12.37* E類指標總分平均數科技研究工具.58 .53 .54 .56 29.49* 第36页第36页施測結果註1: 畢業旅行A-子題8題目畢業旅行A-子題8題目 *系統於下載郵件行程參考表附件经常不穩定,答對率為0.49。 你今天部落格了嗎?-子題2題目 *屬於問題解決性子題,答對率僅有0.31。 因此A類指標總分平均數=0.413 下載郵件行程參考表附件,並將火車時刻填入後另存成行程表。 請使用電子郵件來完毕此步驟。 FileManager A-2-2 1 出發前,搜尋能够到達安平古堡公車路線。 請使用電子郵件來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