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性论及其仁义之心与仁政学说课件_第1页
孟子的性论及其仁义之心与仁政学说课件_第2页
孟子的性论及其仁义之心与仁政学说课件_第3页
孟子的性论及其仁义之心与仁政学说课件_第4页
孟子的性论及其仁义之心与仁政学说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儒家思想孟子的性善论及其仁义之心与仁政学说儒家思想孟子的性善论一、简介 孟子(前372前289)名轲,战国中期鲁国邹人。受业于子思(孔子之孙,名)之门人,曾游历于宋、滕、魏、齐等国,阐述他的政治主张,还曾在齐为卿。晚年退而著书,传世有孟子七篇。他是战国中期儒家的代表。孟子的思想学说对后世有很大影响,尤其对宋明理学影响更巨,宋代以后常把孟子思想与孔子思想并称为“孔孟之道”。一、简介 孟子(前372前289)名轲,战国二、性善论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了;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告子上)。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 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

2、犹其有四体也。” 孟子公孙丑上二、性善论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了;人无有不善, 孟子首先将作为天道本体的心体现的为仁义礼智四端: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孟子告子上仁义礼智根于心。孟子尽心上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孟子告子上 孟子首先将作为天道本体的心体现的为仁义礼智四端三、 心性与天道 “尽心”,“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尽心上); “存心养性”,“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

3、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孟子尽心上); 三、 心性与天道 “尽心”,“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四、 人禽之辨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 (孟子告子上) 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孟子滕文公上)四端是人与禽兽的根本区别。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孟子离娄下)四、 人禽之辨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夫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岂曰小补之哉?”“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孟子尽心上)“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孟子告

4、子上)“夫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岂曰小补之哉?”五、仁政学说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离娄上)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孟子尽心上)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 五、仁政学说人皆有不忍之心,先王有不忍之心,斯有不忍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孟子公孙丑上)1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孟子尽心下)2邦国的主权在民。梁惠王问:“天下

5、恶乎定?”孟子回答:“定于一。”梁惠王问:“孰能一之?”孟子回答:“不嗜杀人者能一之。”梁惠王问:“孰能与之?”孟子回答:“天下莫不与也。”(孟子梁惠王上)万章问孟子:“尧以天下与舜,有诸?”孟子说:“否;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万章问:“然则舜有天下也,孰与之?”孟子说:“天与之。”又说:“尧荐舜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孟子万章上) 人皆有不忍之心,先王有不忍之心,斯有不忍之政矣。以不忍人之3民可反抗暴君。孟子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还有,齐宣王问孟子:“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回答:“于传有之

6、。”齐宣王问:“臣弑其君,可乎?”孟子回答:“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4政事以民为归宿。孟子对梁惠王说:“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人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孟子梁惠王上) 3民可反抗暴君。5用人以民意为准。孟子说:“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孟子离娄上)又说:“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孟子梁惠王下)6国君应以保民为职分。孟子

7、主张君王应做到“不扰民”,反复强调“不违农时”“勿夺其时”的重要性;又分析君与民的相互关系,“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君王只有“与民同乐”,才可以“王天下”。5用人以民意为准。7施仁政应使百姓安居乐业。 齐宣王说:“寡人有疾,寡人好勇。”孟子认为有小勇,有大勇。“文王一怒而安天下”,这是大勇,可以使百姓安居乐业。齐宣王又说:“寡人有疾,寡人好货。”孟子说:“王如好货,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齐宣王说:“寡人有疾,寡人好色。”孟子称赞周初古公亶父带着他的妻子姜氏到岐山之下。并说:“当是时也,内无怨女,外无旷夫。王如好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