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辨认头部结构】头皮、帽状腱膜、颅骨外膜、咬肌、颞肌、腮腺、腮腺管、颞浅动脉、颞浅静脉、耳颞神经、面动脉、面静脉、眶上神经血管束、眶下神经血管束、颏神经血管束、面神经颞支、面神经颧支、面神经颊支、面神经下颌缘支、面神经颈支、面横血管、【简答题】颅顶软组织的层次结构,何谓“头皮”。(1)皮肤skin (2)浅筋膜superficial fascia(connective tissue)(3)帽状腱膜epicranial aponeurousis(4)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5)骨膜pericranium头皮的概念 皮肤、浅筋膜与帽状腱膜紧密相连难以分离,合称头皮。腮腺的位置和毗邻,腮腺上端、前缘、下
2、端穿出的结构。穿经腮腺的结构。腮腺床的概念。腮腺的毗邻(1)前缘:贴于咬肌表面,自上而下有面神经颧支、面横血管、面神经颊支上主支、腮腺管、面神经颊支下主支穿出。(2)上缘:邻颧弓、外耳道和颞下颌关节后面,自后向前有耳颞神经、颞浅动脉、颞浅静脉及面神经颞支穿出。(3)下端:有面神经下颌缘支、颈支及下颌后静脉穿出。(4)后缘:邻乳突、二腹肌后腹及胸锁乳突肌上部的前缘。(5)外面(浅面):有腮腺浅淋巴结、耳大神经末梢。(6)后内面(深面):邻乳突、胸锁乳突肌、二腹肌后腹、茎突及其诸肌及颈内动脉、颈内静脉和后4对脑神经(、)。“腮腺床parotid bed”:是由腮腺深面所毗邻的颈内动脉、颈内静脉和后
3、4对脑神经共同形成。穿经腮腺的结构纵行穿经腮腺的结构:有颈外动脉、下颌后静脉、颞浅动脉、颞浅静脉和耳颞神经。横行穿经腮腺的结构:有上颌动、静脉,面横动、静脉及面神经的分支。穿经腮腺的血管神经的位置关系:由浅入深依次为面神经分支、下颌后静脉、颈外动脉和耳颞神经。颞下窝的组成和内容。面侧深区1位置 位于腮腺咬肌区前部深面,口腔及咽的外侧,即颞下窝的范围。其顶为蝶骨大翼的颞下面;底平下颌骨下缘;前壁为上颌骨体的后面;后壁为腮腺深部;外侧壁为下颌支;内侧壁为翼突外侧板和咽侧壁。2内容 包括翼内肌、翼外肌、翼静脉丛、上颌动脉及其分支、下颌神经及其分支等。(1)翼静脉丛pterygoid venous p
4、lexus(2)上颌动脉maxillary artery:主要分支:下牙槽动脉inferior alveolar artery、脑膜中动脉middle meningeal artery、眶下动脉infra-orbital artery。(3)下颌神经mandibular nerve:主要分支:有咀嚼肌神经、颊神经buccal nerve、耳颞神经auriculotemporal nerve、舌神经lingual nerve、下牙槽神经inferior alveolar nerve(经下颌孔下颌管颏孔穿出,称颏神经,分布于下颌骨、下颌牙齿及牙龈、颏区的皮肤。并分出下颌舌骨肌神经至二腹肌前腹及下颌
5、舌骨肌)。咬肌下间隙、翼下颌间隙的位置、内容及临床意义。(一)咬肌间隙masseter space位置:位于咬肌与下颌支之间的狭窄间隙。内容:有自下颌切迹进入此隙的咬肌血管、神经。毗邻:此隙下部前邻下颌第三磨牙,后为腮腺。临床意义:第三磨牙冠周炎、牙槽脓肿和下颌骨骨髓炎等牙源性感染易扩散至该间隙。(二)翼下颌间隙pterygomandibular space位置:位于翼内肌与下颌支之间的间隙。内容:内有舌神经、下牙槽血管和下牙槽神经等。毗邻:前邻颊肌,后邻腮腺。临床意义:将麻醉药注入此间隙内可进行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牙源性感染常累及此间隙。 颞区的层次结构。1境界 位于颅顶的两侧,上、后界为上
6、颞线,下界为颧弓上缘,前界为额骨和颧骨的结合部。 2层次 此区软组织由浅入深分为皮肤、浅筋膜、颞筋膜、颞肌和颅骨外膜5层。 (1)皮肤skin (2)浅筋膜superficial fascia(3)颞筋膜temporal fascia(4)颞肌temporal muscle(5)骨膜periosteum【辨认颈部结构】胸锁乳突肌、前斜角肌、中斜角肌、二腹肌前腹、二腹肌后腹、下颌舌骨肌、舌骨舌肌、环甲肌、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甲状腺上动脉、锁骨下动脉、甲状腺下动脉、椎动脉、颈外静脉、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静脉角、甲状腺侧叶和峡部、下颌下腺、下颌下腺导管、下颌下神经节、舌神经、舌下神经、舌
7、神经、副神经、迷走神经(颈部)、喉上神经内支、喉上神经外支、右喉返神经、左喉返神经(颈部)、颈交感干、颈上神经节、颈丛、膈神经(颈部)、耳大神经、枕小神经、颈横神经、锁骨上神经、臂丛(锁骨上部)、胸导管(颈部)、气管颈部、食管颈部【简答题】甲状腺的形态、位置和毗邻。甲状腺的动脉供应、静脉回流,在甲状腺手术时不要损伤哪些神经、如何避免损伤?(或在甲状腺手术时要注意哪些神经?)。1)形态:呈“H”形,分为左、右侧叶及甲状腺峡,或有锥状叶。2)被膜:分为外层的甲状腺假被膜(即甲状腺鞘)和内层的甲状腺真被膜(即纤维囊);两者之间形成的间隙为囊鞘间隙,内有疏松结缔组织、血管、神经及甲状旁腺。3)位置:甲
8、状腺的侧叶位于喉下部和气管颈部的前外侧,上端达甲状软骨中部,下端至第6气管软骨。甲状腺峡位于第24气管软骨前方。4)毗邻与临床意义:前面由浅入深有皮肤、浅筋膜、颈筋膜浅层、舌骨下肌群及气管前筋膜;侧叶的后内侧邻近喉与气管、咽与食管以及喉返神经;侧叶的后外侧与颈动脉鞘及颈交感干相邻。当甲状腺肿大时,如向后内侧压迫,可出现呼吸、吞咽困难或声音嘶哑;如向后外方压迫颈交感干,可出现Horner综合征,即瞳孔缩小、上睑轻度下垂及眼球内陷等。5)动脉:甲状腺上动脉superior thyroid artery,起自颈外动脉甲状腺下动脉inferior thyroid artery,起自锁骨下动脉的甲状颈干
9、甲状腺最下动脉ateria thyroidea ima,起自头臂干、主动脉弓、右颈总动脉或胸廓内动脉等。6)静脉:甲状腺上静脉superior thyroid vein注入颈内静脉;甲状腺中静脉middle thyroid vein注入颈内静脉;甲状腺下静脉inferior thyroid vein汇入头臂静脉。7)甲状腺的动脉与喉的神经的位置关系及其临床意义甲状腺上动脉与喉上神经:喉上神经的外支与甲状腺上动脉伴行,在距甲状腺上极0.51.0cm处两者分开,外支弯向内侧,发支支配环甲肌及咽下缩肌,动脉分支至甲状腺;喉上神经的内支与喉上动脉伴行,经甲状舌骨膜入喉,内支布于声门裂以上的喉粘膜。故甲
10、状腺次全切除术结扎甲状腺上动脉时,应紧贴甲状腺上极进行,以免损伤外支致声音低钝,损伤内支致呛咳。甲状腺下动脉与喉返神经:喉返神经沿食管气管旁沟上行,在甲状腺侧叶中、下1/3交界处后方与甲状腺下动脉及其分支有复杂的交叉关系,通常左喉返神经位于甲状腺下动脉后方,右喉返神经位于甲状腺下动脉前方或动脉分支之间,行至咽下缩肌下缘、环甲关节后方入喉,分布于喉内肌和声门裂以下的喉粘膜。甲状软骨下角可作为显露喉返神经的标志。由于喉返神经通常行经甲状腺鞘外,多在甲状腺侧叶后方与甲状腺下动脉及其分支有复杂的交叉关系。因此,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结扎甲状腺下动脉时,应远离甲状腺,或在甲状腺囊鞘间隙内结扎,以免损伤喉返神
11、经而致声音嘶哑。下颌下三角、颏下三角、颈动脉三角、肌三角、枕三角、锁骨上三角的境界(边界、顶、底)及内容。二腹肌后腹的毗邻。副神经的体表投影和临床意义。(一)颏下三角submental triangle1构成 是由左、右二腹肌前腹与舌骨围成的三角区。其浅面为皮肤、浅筋膜和颈筋膜浅层;深面为左、右下颌舌骨肌及其筋膜。2内容 其内有13个颏下淋巴结和小静脉(汇入颈前静脉)。(二)下颌下三角submandibular triangle 1构成 是由二腹肌前、后腹和下颌骨体下缘围成,又称二腹肌三角digastric triangle。其浅面有皮肤、浅筋膜、颈阔肌和颈筋膜浅层;深面有下颌舌骨肌、舌骨舌肌
12、及咽中缩肌。2内容 其内主要有下颌下腺、血管、神经和淋巴结等。(1)下颌下腺submandibular gland(2)血管、神经和淋巴结1)面动脉fascia artery2)舌下神经hypoglossal nerve3)舌动脉lingual artery和舌静脉lingual vein4)舌神经lingual nerve5)下颌下神经节submandibular ganglion6)下颌下淋巴结submandibular lymph nodes(三)枕三角1境界 枕三角occipital triangle又称肩胛舌骨肌斜方肌三角,位于胸锁乳突肌后缘、斜方肌前缘与肩胛舌骨肌下腹上缘之间。其浅
13、面为皮肤、浅筋膜和颈筋膜浅层;深面为椎前筋膜及前、中、后斜角肌,以及头夹肌和肩胛提肌。2内容 有副神经、副神经淋巴结、颈丛皮支、臂丛的分支等。(1)副神经accessory nerve (2)颈丛皮支cutaneous branches of cervical plexus1)枕小神经lesser occipital nerve2)耳大神经great auricular nerve3)颈横神经transverse nerve of neck4)锁骨上神经supraclavicular nerve(3)臂丛的分支:有肩胛背神经(支配菱形肌)、肩胛上神经(支配冈上、下肌)和胸长神经(支配前锯肌),
14、位于副神经下方与臂丛上缘之间、椎前筋膜的深面。(一)颈动脉三角carotid triangle1境界 由胸锁乳突肌前缘、肩胛舌骨肌上腹和二腹肌后腹围成。其浅面有皮肤、浅筋膜、颈阔肌及颈筋膜浅层;深面有椎前筋膜;内侧为咽侧壁及其筋膜。2内容 有颈总动脉及其分支、颈内静脉及其属支、舌下神经及其降支、迷走神经及其分支、副神经及颈深上淋巴结等。(1)动脉颈总动脉common carotid artery颈外动脉external carotid artery:于颈内动脉前内侧上行,从甲状软骨上缘至舌骨大角之间,自前壁由下而上依次发出甲状腺上动脉、舌动脉和面动脉。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15、artery(2)静脉颈内静脉internal jugular vein:其属支自上而下依次为面总静脉、舌静脉、甲状腺上静脉、甲状腺中静脉。(3)神经舌下神经hypoglossal nerve副神经accessory nerve迷走神经vagus nerve主要分支有喉上神经和心支等。(4)二腹肌后腹posterior belly of digastric:是颈动脉三角与下颌下三角的分界标志,也是颈部及颌面部手术的主要标志。以二腹肌后腹为标志,其毗邻结构为:浅面,有耳大神经、下颌后静脉及面神经颈支;深面,有颈内动脉、颈内静脉、颈外动脉和迷走神经、副神经、舌下神经、颈交感干;上缘,有耳后动脉、面
16、神经和舌咽神经等;下缘,有枕动脉和舌下神经。(二)肌三角muscular triangle1境界 位于颈前正中线、胸锁乳突肌前缘和肩胛舌骨肌上腹之间。其浅面的结构由浅入深依次为皮肤、浅筋膜、颈阔肌、颈前静脉与皮神经和颈筋膜浅层;深面为椎前筋膜。2内容 有舌骨下肌群、甲状腺、甲状旁腺、气管颈部和食管颈部等。(二)锁骨上三角1境界 锁骨上三角supraclavicular triangle又称肩胛舌骨肌锁骨三角omoclavicular triangle,位于胸锁乳突肌后缘、肩胛舌骨肌下腹与锁骨之间。2内容 有锁骨下静脉、锁骨下动脉、臂丛等。(1)锁骨下静脉subclavian vein(2)锁骨
17、下动脉第3段(3)臂丛brachial plexus气管切开手术入路经过的层次、注意事项。暴露甲状腺要切开哪些层次结构。气管颈部cervical part of trachea:起止:上端起自环状软骨下缘,下端平颈静脉切迹移行为气管胸部。构成:由68个气管软骨及其间的软组织构成。毗邻:前方:由浅入深为皮肤、浅筋膜、颈筋膜浅层、胸骨上间隙及其内的静脉弓、舌骨下肌群和气管前筋膜;2 4气管软骨环前方有甲状腺峡,峡的下方有甲状腺下动脉、甲状腺奇静脉丛、甲状腺最下动脉等,幼儿尚有胸腺、左头臂静脉和主动脉弓等。两则:为甲状腺侧叶。后方为食管,气管食管旁沟内有喉返神经。后外侧:有颈交感干和颈动脉鞘。临床意
18、义:常规施行气管切开术时,头应保持正中位置,并尽量后仰,使气管接近体表,以免伤及食管及周围的血管和神经。对幼儿行气管切开术时,应注意不宜低于第5气管软骨,以免损伤位于气管颈部下端前面的胸腺、左头臂静脉和主动脉弓等。在体表,上为环状软骨弓,两侧为胸锁乳突肌,尖向颈静脉切迹的三角,为气管切开的安全三角。甲状腺thyroid gland前面由浅入深有皮肤、浅筋膜、颈筋膜浅层、舌骨下肌群及气管前筋膜斜角肌间隙的组成和内容。椎动脉三角的组成和内容。颈根部的位置和内容。斜角肌间隙scalenus anterior前、中斜角肌与第一肋之间的间隙。有锁骨下动脉和臂丛神经通过。颈根部(一)境界颈根部root o
19、f neck是指颈部与胸部之间的接壤区,由进出胸廓上口的诸结构占据。其前界为胸骨柄,后界为第1胸椎体,两侧为第1肋。其中心标志为前斜角肌。(三)内容及毗邻1胸膜顶cupula of pleura 2锁骨下动脉 被前斜角肌分为三段。(1)第1段:位于前斜角肌内侧、胸膜顶前方,主要分支有:椎动脉vertebral artery胸廓内动脉internal thoracic肋颈干costocervical trunk甲状颈干thyrocervical trunk(2)第2段:位于前斜角肌后方。(3)第3段:位于前斜角肌外侧、第1肋上方。3胸导管颈部与右淋巴导管(1)胸导管颈部cervical part
20、 of thoracic duct(2)右淋巴导管right lymphatic duct4锁骨下静脉subclavian vein 5迷走神经vagus nerve 6膈神经phrenic nerve 7椎动脉三角vertebral arterial triangle境界:内侧界为颈长肌,外侧界为前斜角肌,下界为锁骨下动脉的第1段,尖为第6颈椎横突前结节,后界为胸膜顶、第7颈椎横突、第8颈神经前支及第l肋颈,前界为颈动脉鞘、膈神经、甲状腺下动脉及胸导管弓等。内容:主要有椎动脉、椎静脉、甲状腺下动脉、交感干及颈下神经节等结构。【辨认胸部结构】肋间外肌、肋间内肌、肋间最内肌、胸导管(胸部)、气管
21、胸部、食管胸部、左主支气管、右主支气管、左右肺门结构(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胸膜顶、左肺心切迹、左肺小舌、升主动脉、主动脉弓、胸主动脉、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胸廓内动脉静脉、肋间后动脉静脉、肺动脉干、左肺动脉、右肺动脉、动脉韧带、左头臂静脉、右头臂静脉、上腔静脉、奇静脉、奇静脉弓、膈神经(胸部)、迷走神经(胸部)、左喉返神经(胸部)、胸交感干、内脏大神经、肋间神经、食管丛、迷走神经前干、迷走神经后干【简答题】肋间血管、神经位于何处?其相互排列顺序如何?肋间血管和神经 1)肋间后动脉posterior intercostals arteries:起自胸主动脉,布于第311肋间隙;
22、肋间前支,起自胸廓内动脉。此外,最上肋间动脉起自锁骨下动脉的肋颈干,布于第1、2肋间隙。2)肋间后静脉posterior intercostals veins:与肋间后动脉、肋间神经伴行,向前与胸廓内静脉交通;向后右侧注入奇静脉,左侧注入半奇静脉或副半奇静脉。3)肋间神经intercostal nerves:共11对,在近腋前线处发出外侧皮支,在胸骨外侧约1cm处浅出称前皮支。其中,第2肋间神经的外侧皮支穿过腋腔布于臂内侧皮肤,称肋间臂神经intercostobrachial nerve。4)肋间后动、静脉和肋间神经的位置、排列及其临床意义在肋间隙后部(脊柱至肋角之间),血管神经走行的位置不恒
23、定,故此区不宜行胸膜腔穿刺。在肋间隙中部(在肋角与腋中线之间),血管神经沿肋沟前行,位于肋间内肌与肋间最内肌之间,三者排列顺序自上而下为静脉、动脉、神经,可在肋间隙中部(或肋间隙下位肋的上缘稍上方)进针行胸膜腔穿刺术,如临床常在肩胛线或腋后线第7、8肋间隙中部穿刺抽液治疗胸膜腔积液,或在肋间隙上位肋的下缘行肋间神经阻滞麻醉术或封闭术。在肋间隙前部(腋中线与胸骨之间),血管上、下支管径较粗,分别沿肋上、下缘前行,因此宜在肋间隙中部进针,如临床常在锁骨中线第2肋间隙中部穿刺抽气治疗气胸。在锁骨中线第2肋间隙或肩胛线第7肋间隙施行胸膜腔穿刺要经过哪些层次。skin 皮肤superficial fas
24、cia浅筋膜deep fascia深筋膜superficial muscles of the thoracic wall胸壁肌rib and intercostals muscles肋间肌endothoracic fascia胸内筋膜parietal pleura壁胸膜纵膈的概念、纵膈划分、纵膈的内容。1. 概念:纵隔mediastinum是左、右纵隔胸膜之间的器官、结构和结缔组织的总称。2分区(1)四分法:通过胸骨角和第四胸椎下缘的水平面(称胸骨角平面),将纵隔分为上纵隔和下纵隔;下纵隔又以心包前、后壁为界分成前纵隔、中纵隔和后纵隔。(2)三分法(临床分法):以气管和支气管前壁以及心包后壁为
25、界,将纵隔分为前纵隔和后纵隔;前纵隔又以胸骨角平面为界分为上纵隔和下纵隔。1左侧面观 (1)以左肺根为中心的毗邻:前方为心包、膈神经、心包膈血管;上方为主动脉弓及其发出的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左迷走神经、左膈神经、左喉返神经、动脉韧带;后方有胸主动脉、左迷走神经、左交感干和内脏大神经。(2)食管上三角:由左锁骨下动脉、主动脉弓上缘和脊柱前面围成,内有胸导管和食管胸段的上部。(3)食管下三角:由心包、胸主动脉和膈围成,内有食管胸段的下部。(4)动脉导管三角:构成:位于主动脉弓的左前方,由左膈神经、左迷走神经和左肺动脉围成;内容:内有动脉韧带(成人)或动脉导管(胎儿)、左喉返神经、心浅丛等;临
26、床意义:是手术中寻找动脉导管的标志。2右侧面观 以肺根为中心的毗邻:肺根前下方有心包;前方有右膈神经和心包膈血管;后方有奇静脉、食管、迷走神经、交感干和内脏大神经;上方有右头臂静脉、奇静脉弓、上腔静脉、气管和食管。左 肺 根右 肺 根上方主动脉弓奇静脉弓下方肺韧带肺韧带后方左迷走神经、胸主动脉右迷走神经、奇静脉前方左膈神经、心包膈血管右膈神经、心包膈血管、上腔静脉、右心房、部分心包上纵隔的分层及各层的内容。上纵隔superior mediastinum由前向后分为前、中、后三层,前层,有胸腺、头臂静脉、上腔静脉;中层,有主动脉弓及其分支(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膈神经、迷走神经;后
27、层,有气管、食管、左喉返神经、胸导管。主动脉弓的毗邻。左前方:有胸膜、肺、膈神经、心包膈血管和迷走神经等。右后方:有气管、气管杈、食管、左喉返神经、胸导管和心深丛等。上方:有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胸腺和左头臂静脉。下方:有肺动脉、动脉韧带、左喉返神经、左主支气管、心浅丛等食管的毗邻。前方:自上而下有气管、气管杈、左喉返神经、左主支气管、右肺动脉、食管前丛、心包、左心房和膈。后方:有食管后丛、胸主动脉、胸导管、奇静脉、半奇静脉、副半奇静脉和右肋间后动脉。肺根的概念、其内主要结构的排列和毗邻。肺根root of lung:为出入肺门各结构的总称,表面包以胸膜。肺根内主要结构的排列由前向
28、后为肺静脉、肺动脉、支气管;自上下,左肺根为肺动脉、支气管、肺静脉,右肺根为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肺根的毗邻关系:动脉导管三角、食管上三角、食管下三角、食管后隐窝、食管后间隙的概念。(2)食管上三角:由左锁骨下动脉、主动脉弓上缘和脊柱前面围成,内有胸导管和食管胸段的上部。(3)食管下三角:由心包、胸主动脉和膈围成,内有食管胸段的下部。(4)动脉导管三角:构成:位于主动脉弓的左前方,由左膈神经、左迷走神经和左肺动脉围成;内容:内有动脉韧带(成人)或动脉导管(胎儿)、左喉返神经、心浅丛等;临床意义:是手术中寻找动脉导管的标志。(6)食管后隐窝:在右肺根以下,右侧纵隔胸膜突至食管后面形成食管后隐窝
29、。在经左胸入路的食管下段手术时,有破入右侧胸膜腔的可能。食管后间隙retroesophageal space:位于后纵隔,食管与胸内筋膜之间,内有奇静脉、副半奇静脉和胸导管等。向上通咽后间隙,向下经膈的潜在性裂隙通腹膜后间隙。【辨认腹部结构】腹外斜肌、腹股沟韧带、耻骨梳韧带、腔隙韧带、腹内斜肌、腹横肌、联合腱(腹股沟镰或结合肌)、腹直肌、腹直肌鞘前层、腹直肌鞘后层、弓状线、腰大肌、髂肌、网膜孔、横结肠系膜、腹主动脉、下腔静脉、髂总动脉静脉、髂外动脉静脉、髂内动脉静脉、肾动脉静脉、睾丸或卵巢动脉静脉、腹壁下动脉静脉、胃左动脉、脾动脉静脉、胃网膜左动脉、胃短动脉、肝总动脉、肝固有动脉、胃十二指肠动
30、脉、胃网膜右动脉、胆囊动脉、肠系膜上动脉静脉、回结肠动脉静脉、阑尾动脉静脉、肠系膜下动脉静脉、乙状结肠动脉静脉、肝门静脉、迷走神经前干、迷走神经后干、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股神经、闭孔神经血管、腰交感干、肝镰状韧带、肝圆韧带、肝左叶、肝右叶、肝方叶、尾状叶、肝总管、胆囊、胆囊管、胆总管、食管腹部、胃、十二指肠大乳头、回肠、空肠、盲肠、阑尾、脾、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胰、肾、肾上腺、左右输尿管、膀胱【简答题】腹股沟管的位置、组成(两口四壁)与内容。鉴别腹股沟斜疝与直疝的标志结构是什么?1概念 腹股沟管inguinal canal是精索或子宫圆韧带由腹膜外间隙斜穿腹前外侧壁至皮下而
31、形成的一个潜在裂隙,是腹前外侧壁的重要结构和薄弱部位。2位置 位于腹股沟带内侧半上方1.5cm处,长约45cm。 3内容物 有精索(男性)或子宫圆韧带(女性)、髂腹股沟神经和生殖股神经生殖支等通过。4构成 由两口、四壁构成。 (1)两口:外口,即腹股沟管浅环或腹股沟管皮下环,是腹外斜肌腱膜在耻骨结节外上方形成的三角形裂隙;内口,即腹股沟管深环,位于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约一横指处、腹壁下动脉外侧,是腹横筋膜向外突形成的卵圆形孔。 (2)四壁:前壁,为浅层的腹外斜肌腱膜和深层的腹内斜肌(在管的外侧1/3处); 后壁,为腹横筋膜、腹股沟镰(在管的内侧1/3处); 上壁,为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的弓状下缘及其
32、延续的联合腱;下壁,为腹股沟韧带。5临床意义 腹股沟管为腹壁薄弱区,在病理情况下,腹腔内容物可经腹股沟管深环腹股沟管腹股沟管浅环阴囊,形成腹股沟斜疝。腹股沟斜疝和直疝的鉴别1疝囊颈与腹壁下动脉的关系 疝囊颈在腹壁下动脉外侧的为腹股沟斜疝,疝囊颈在腹壁下动脉内侧的为腹股沟直疝。 2疝出的途径 腹股沟斜疝是腹腔内容物从腹股沟管深环腹股沟管腹股沟管浅环阴囊;而腹股沟直疝是腹腔内容物经腹股沟三角,顶着腹股沟管后壁向前突出。 3疝囊及其内容物的位置 腹股沟斜疝的疝囊及其内容物位于精索内筋膜内,手术时需切开精索的3层被膜(精索外筋膜、提睾肌和精索内筋膜)才能显示;腹股沟直疝的疝囊及其内容物则在精索内筋膜外
33、。腹股沟三角的境界和临床意义。1概念 腹股沟三角inguinal triangle又称Hesselbach三角,位于腹股沟韧带内侧半上方,是由腹直肌外侧缘、腹壁下动脉和腹股沟韧带围成的三角形区域,是腹壁的薄弱部位。腹腔内容物可由此突出可形成腹股沟直疝。 2层次结构 皮肤浅筋膜腹外斜肌腱膜及腹股沟管浅环腹横筋膜腹膜外组织壁腹膜。3结构特点 无肌纤维;腹横筋膜较薄弱;腹外斜肌腱膜在此区形成腹股沟管浅环。4临床意义 腹股沟三角为腹壁的薄弱区,腹腔内容物经此三角区突出,称腹股沟直疝。疝囊可穿腹股沟管浅环,在精索后方突入皮下。何谓腹直肌鞘和弓状线。腹直肌鞘的构成。(一)腹直肌鞘1组成 腹直肌鞘sheat
34、h of rectus abdominis由3层扁阔肌的腱膜包绕腹直肌而成。在弓状线以上分为2层,前层由腹外斜肌腱膜和腹内斜肌腱膜的前层构成,后层由腹内斜肌腱膜的后层及腹横肌腱膜构成;在弓状线以下,3层腱膜均参于腹直肌鞘前层的构成。2结构特点 腹直肌鞘后层约在脐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约脐下45cm)以下缺乏,其弓状的游离下缘称弓状线arcuate line或半环线linea semilunaris。弓状线以下腹直肌后面直接与增厚的腹横筋膜(即腹直肌筋膜)相贴。腹直肌鞘前层与深面的腹直肌腱划紧密连接,而腹直肌鞘后层与腹直肌及其腱划疏松相连。3内容 鞘内有腹直肌、腹壁上血管、腹壁下血管、第711肋间
35、神经和肋间后血管、肋下神经和血管等。前正中线切口、肋弓下切口、经腹直肌切口、腹直肌旁切口、经麦氏点的切口(右下腹)进入腹膜所经过的层次。(一)腹正中切口腹正中切口即经腹白线的切口,所经过的层次为皮肤浅筋膜腹白线腹横筋膜腹膜外筋膜壁腹膜。其特点为层次少、出血少,但术后愈合较差,易产生腹白线切口疝,适用于急救手术。(二)旁正中切口旁正中切口即经腹前正中线两侧的切口,所经过的层次为皮肤浅筋膜腹直肌鞘前层将腹直肌向外侧牵拉腹直肌鞘后层腹横筋膜腹膜下筋膜壁腹膜。(三)经腹直肌切口所经过的层次为皮肤浅筋膜腹直肌鞘前层腹直肌腹直肌鞘后层腹横筋膜腹膜外筋膜壁腹膜。(四)腹直肌外侧缘(腹直肌旁)切口所经过的层次
36、为皮肤浅筋膜腹直肌鞘前层将腹直肌向内侧牵拉腹直肌鞘后层腹横筋膜腹膜下筋膜壁腹膜。(五)阑尾斜切口阑尾斜切口即经过McMurney点并垂直于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切口。其层次为皮肤浅筋膜(脂肪层、膜性层)腹外斜肌及其腱膜腹内斜肌腹横肌腹横筋膜腹膜外组织壁腹膜。肝的位置,肝门内通过的结构。肝十二指肠韧带内结构及其排列。位置 大部分位于右季肋区和腹上区,小部分位于左季肋区。肝门:亦称第一肝门,位于肝的脏面“H”形横沟处,有肝左、右管肝,肝门静脉左、右支,肝固有动脉左、右支,淋巴管及神经等出入。第二肝门second porta hepatis:在肝的腔静脉沟上端,肝左、右、中静脉出肝处。镰状韧带向上后方
37、的延长线,为寻找第二肝门的标志。第三肝门third porta hepatis:在肝腔静脉沟下部,肝右后下静脉和尾状叶静脉出肝处在肝十二指肠韧带内,主要结构的位置关系:胆总管位于右侧(韧带的游离缘),肝固有动脉位于左侧,肝门静脉位于两者之后。胆囊的位置,胆囊三角的构成及其临床意义。胆囊底的体表投影部位和临床意义。(1)位置:位于肝脏面的胆囊窝内,其下面有腹膜覆盖。(2)毗邻:上方借疏松结缔组织与肝相连;下后方为十二指肠和横结肠;左为幽门;右为结肠右曲;前为腹前壁。(3)形态:呈梨形囊状器官,可分为胆囊底、胆囊体、胆囊颈和胆囊管4部。胆囊底的体表投影:在右侧锁骨中线或右腹直肌外侧缘(右侧半月线)
38、与右肋弓交点处。为临床胆囊触诊部位。Hartmann囊:为胆囊颈起始部的膨大,胆结石多停留于此囊中。Heister瓣:为近胆囊颈侧的胆囊管内面的螺旋状粘膜皱襞,可使胆囊管不致过度膨大或缩小,有利于胆汁的流入与流出。当此瓣因炎症而水肿或有结石嵌顿时,可致胆囊积液。(4)血管:胆囊动脉cystic artery起自肝固有动脉右支(或肝右动脉),经胆囊三角或Calot三角(由胆囊管、肝总管、肝下面三者围成)至胆囊;胆囊静脉注入肝门静脉或肝门静脉右支。胃的位置,何谓胃床,胃的血液供应(动脉的名称和来源,静脉名称和回流)。胃的韧带及其所含的结构。位置:胃stomach中度充盈时,大部分位于左季肋区,小部
39、分位于腹上区。胃贲门在第11胸椎左侧,幽门在第1腰椎下缘右侧。(2)毗邻胃前壁:右侧份邻接左半肝;左侧份上部紧邻膈;左侧份下部直接与与腹前壁相接触,且移动性较大,通常称胃的游离区。胃后壁:隔网膜囊与胰、左肾、左肾上腺、脾、横结肠及其系膜等相邻,这些器官共同形成“胃床stomach bed”。(1)动脉:包括胃左动脉(起自腹腔干)、胃右动脉(起自肝固有动脉)、胃网膜右动脉(起自胃十二指肠动脉)、胃网膜左动脉(起自脾动脉)、胃短动脉(起自脾动脉)、胃后动脉(起自脾动脉),共6支。(2)静脉:与同名动脉伴行,有胃左、胃右静脉,胃网膜左、右静脉,胃短静脉,胃后静脉,幽门前静脉;最后均汇入肝门静脉系统。
40、韧带和皱襞 主要有肝胃韧带、肝十二指肠韧带、胃结肠韧带、胃脾韧带、胃膈韧带、胃胰韧带、胃胰襞等脾的位置和相关的韧带,何谓脾蒂。位置:脾位于左季肋区深处,第911肋之间。脾的韧带:包括胃脾韧带、脾肾韧带、膈脾韧带和脾结肠韧带。 1)脾肾韧带licenorendal ligament:为连于脾门与左肾前面的双层腹膜结构,其内含有胰尾、脾血管、淋巴结和神经丛等。 2)膈脾韧带phrenicosplenic ligament:为脾肾韧带向上延伸至膈的腹膜结构。 3)脾结肠韧带lienocolic ligament:为连于脾前端与结肠左曲之间的腹膜结构。十二指肠的位置、分部和血液供应,十二指肠与胰头的位置关系。1位置 十二指肠duodenum介于胃与空肠之间,位于腹膜后隙,紧贴腹后壁第13腰椎的右前方。2分部、各部的结构特点(1)上部superior part(2)降部descending part(3)水平部horizontal part(4)升部ascending par4血管与淋巴(1)动脉:主要来自胰十二指肠上动脉(发自胃十二指肠动脉)、胰十二指肠下动脉(发自肠系膜上动脉)。(2)静脉:多与动脉伴行,最后注入肝门静脉。 (3)淋巴:主要回流至胰十二指肠前、后淋巴结。阑尾的位置和动脉来源、静脉回流,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常见位置有哪些?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通信安全管理员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腈纶聚合操作工5S管理考核试卷及答案
- 针制作工晋升考核试卷及答案
- 铣粉工晋升考核试卷及答案
- 瓜子二手车安全测试题目及答案解析
- 陕西安全b证公路题库及答案解析
- web安全漏洞及防御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蓝电安全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 监理安全员证题库及答案解析
- bim技术安全培训题库及答案解析
- 墩柱安全教育培训课件
- 新版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件第十五讲新时代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2012- )-2025年版
- 卫生监督协管五项制度范文(4篇)
- 2025中国低压电能质量市场白皮书
- 2025年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师》考试模拟试题(附答案)
- 航空安全培训计划课件
- 电瓶搬运车安全培训课件
- 数据保护与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情报共享平台架构-洞察及研究
- 棉纱库存管理办法
- 量具借用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