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质量标准与05版药典课件_第1页
中药质量标准与05版药典课件_第2页
中药质量标准与05版药典课件_第3页
中药质量标准与05版药典课件_第4页
中药质量标准与05版药典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药质量标准现状及中国药典2005版一部简介成都市药品检验所 蒲旭峰二四年六月主 要 内 容一、药品标准管理现状二、中药质量标准现状三、现行中药质量标准若干问题讨论四、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简介一、药品标准管理现状一、药品标准管理概况 1、相关法规政策依据药品管理法:2001年12月1日实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2002年9月15日实施药品注册管理办法:2002年12月1日实施国家药品标准管理办法:拟制定一、药品标准管理概况 2、药品标准的概念药品标准:为保证药品质量所制定的质量指标、检验方法、以及生产工艺的技术要求。老药品管理法:包含国家药品标准和地方药品标准新药品管理法:除中药饮片外,均执

2、行国家药品标准。但实际上,中药材也执行省级药品标准。试行标准:新药经批准生产后,其药品标准为试行标准,试行期2年。其它药品经批准后,需要进一步考察生产工艺及产品稳定性的,其药品标准也可批准为试行标准正式标准:试行期满转正后即为正式标准一、药品标准管理概况 4、药品标准管理相关单位技术审核与监督单位:国家药典委员会标准起草单位:药检所为主实验复核单位:各级药品检验所药品标准物质的供应与管理单位中检所:药典、部标准省级药品检验所新药转正标准:对照品,中检所未建立的,申报单位所在地省药检所可制备提供一年中成药地方标准上升国际标准部分:新对照品、对照药材由生产单位所在地省级药品检验所负责供应,试行标准

3、转正后由中检所供应化学药品地方标准上升国家标准:对照品,中检所未建立的,暂由省药检所负责标定供应一、药品标准管理工作程序1、国家药品标准的研究与制定药典及其它成册国家标准药典会布置研究起草任务研究起草药品检验所复核药典会技术审核国家局批准药品注册标准试行标准申报单位研究起草质量标准药品检验所复核药审中心技术审评国家局批准一、药品标准管理工作程序2、国家药品标准的修订监督检验机构提出的修订执行中发现问题监督工作需要生产企业提出的修订生产单位提出修订标准及修订依据药品检验所复核经省药监局报药典会药典会技术审核国家局批准一、国家药品标准管理工作程序3、国家药品标准的发布发布单位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

4、对象(标准公开度)公开发布:药典会审定的标准有限范围内发布药审中心审定的标准中检所审定的标准:进口药标准中药保护办审定的标准发布时间与生效时间新药标准中国药典局部颁标准一、国家药品标准管理工作程序3、国家药品标准的发布发布方式药典及其它成册标准新药转正标准新药试行标准中药仿制药品标准保健药整顿标准中药保护品种标准发布中药标准的撤销、修订、增加的信息发布药典通讯与中国药品标准发布修订信息;现一般无正式文件一、国家药品标准管理工作程序4、国家药品标准的使用药品标准的法定强制性(药品必须符合国家药品标准)药品经营、使用药品监督检验药品检验机构需依据国家药品标准进行检验,出具检验报告标准增加检验内容:

5、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检验方法和检验项目不能检验时,药品检验机构可以补充检验方法和检验项目进行药品检验,但需经国家局批准后,才可作为认定药品质量的依据药品开发一、国家药品标准管理工作程序5、国家药品标准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对药品生产企业的监管:GMP原料:品种(地标与国标)、全检与否、合格与否(加大投料量或添加提取物情况)生产:药材炮制、工艺更改成品检验对药品经营企业的监管:GSP对药品检验机构的监管:检验报告的法律责任与复验制度一、国家药品标准管理问题1、标准管理混乱管理单位混乱:药典会,药审中心,保护办发布方式混乱:主要是试行标准,转正标准,修订标准查询方式混乱:药检所、药典会查询均无明确规定2

6、、标准撤消、修订、增加等变更信息不畅通,导致错误执行标准较多3、药品监督检验部门获取标准困难,特别是注册标准4、药品标准的研究、制定、修订、提高工作历史欠帐太多,特别是中药材、中药饮片标准,且修订的审批太难5、对国家药品标准执行的监督管理几乎是空白6、药品标准品的开发工作赶不上标准提高与药品监督工作的需要7、试行标准转正不及时过去没有强制要求,未按期转正,现遗留问题较多转正周期较长,1年转正标准处方与制法二、中药质量标准现状二、中药质量标准现状到2002年12月1日,我国已完成了全部上市药品的国家药品标准的制定工作,取消了地方标准,实现了药品管理法所规定的目标。中药材标准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二、中

7、药质量标准现状中药制剂1、中药制剂国家药品标准成册的约7000种(1)药典及其增补本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收载中药制剂458种;中国药典2000年版2002增补本,一部新增中药制剂4种,修订29种;二、中药质量标准现状中药制剂1、中药制剂国家药品标准成册的约7000种(2)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120册)(19891998),4052余种;中药保护品种标准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保护第一分册)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18册,保护品种分册2)民族药标准卫生部药品标准(藏药第一册)(1995),药材136种,制剂200种卫生部药品标准(蒙药分册)(1998),药材57种,

8、制剂145种卫生部药品标准(维药分册)(1999)二、中药质量标准现状中药制剂1、中药制剂国家药品标准成册的约7000种(3)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成药标准汇编(中成药地方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部分)2001年3月成立解决中成药地方标准办公室,审查上报品种5915个,符合的1518种;标准共12册,索引一册,2002年12月1日发布生效,原地标已上市的药品可流通至2003年6月30日未纳入的4000余品种于2002年12月1日立即停止生产、销售和使用。该标准全部为试行标准,试行期2年,应于2004年12月1日转正,并规定有补充试验资料的,生产企业必须在2004年6月30日前将补充资料报省局,省局

9、审查后报注册司。过期不报,撤销文号(4)新药转正标准,现共出45册,其中中药约800种二、中药质量标准现状中药材及中药饮片1、中药材及中药饮片国家标准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收载中药材534种;部颁标准(中药材),收载中药材101种进口药材标准1977版1986版儿茶等43种进口药材质量标准(2004年5月8日颁布)新版药典未收载的历版药典遗留药材品种2、中药材及中药饮片地方标准各省中药材标准各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新药注册时省级注册药材标准二、中药质量标准现状中药提取物1、中药提取物国家药品标准2、中药提取物其它药品标准三、现行中药质量标准若干问题讨论1、关于中药质量标准的质量可控性(1)

10、中药与化学药品质量标准的区别化学药品质量标准:是可以据以直接评价疗效的标准,其含量高低直接与药效相关;中药质量标准:还不是可以据以直接评价疗效的标准,只能是药品生产与监督部门为保证不同批次药品质量的一致和稳定,判断产品真伪优劣的尺度和依据。中药标准控制的指标成分大多只能算作指标性成分。(2)中药质量标准的质量不可控性假劣药品的控制添加提取物或单一化学成分问题(3)关于检验成本(科学合理质量可控与简便适用)2、中药材及中药饮片标准存在的问题关于中药材品种(太少太局限):中药材和中药饮片是中药制剂生产的原料,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中药制剂质量中药材国家标准收载仅有635个(2000版药典534个,部颁1

11、01个),中药饮片国家标准收载品种仅18个;多数为地方药品标准;中药材及中药饮片国家标准的建立。2、中药材及中药饮片标准存在的问题关于中药材地方标准是否合法:按照药品管理法,仅中药饮片可以有地方标准;全国抽验过程中执行标准问题;关于地方新审批的地方标准。2、中药材及中药饮片标准存在的问题关于中药饮片及炮制品标准药典单列的中药饮片标准仅18个,其余列于药材项下或各省炮制规范;各省中药炮制规范全国各地的炮制规范,基本上是1985年前各卫生厅编制出版的,全国中药炮制规范也是1988年卫生部原药政局编写 饮片及炮制品标准极低,根本不能控制质量;怪现象:原药材不合格为假劣药品,饮片却不能控制。2、中药材

12、及中药饮片标准存在的问题关于新药的原料药材标准提高标准的法定地位:申报时要求提供原料药材标准,并提高完善与制剂相适应,特别是很多品种增加了含量测定项目,但批新药时将其弃置不用,生产与监督时如何执行?品种为地方标准品种名称又与药典一致的(如柴胡与竹叶柴胡、黄芪),如何监督投料?原料药材必须符合质量标准,丹参? 关于加入提取物或单一成分 2、中药材及中药饮片标准存在的问题关于药材标准中含量测定指标成分的确定与含量限度规定带来监督工作中的矛盾新版药典指导思想:尽可能增加含量测定项目;有效成分与指标成分含量限度的确定依据中药材生产的特殊性丹参(丹参酮a)3、中药制剂标准中存在的问题药典标准收载品种应能

13、代表当前药品生产和临床用药的现状与水平品种太少制剂品种4584种,占9000种的5;与二部西药收载品种相比,中药制剂仅为其1/42005版拟新增448种调整传统品种与现代品种比例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发扬丸剂占46,散剂占113、中药制剂标准中存在的问题中药成方制剂分册120册:由于历史缘故,“先整顿后提高”成为当时制定标准的准则,造成中成药部颁标准多数难以控制其质量,主要存在如下问题:已收载的4000余品种中大约有15种重复收载(因中保品种单独成册),20种左右属同方异名或同名异方收载。因当时企业向卫生部申请保密的原因,部分品种处方、制法、规格等项目不全或未收载。相当数量的品种无专属性鉴别,更无

14、含量测定。功能主治不规范功效描述不严谨,用词欠妥病症不分,中、西医名称混用不符合中医理论主治过于宽泛。与临床脱节注意事项不够全3、中药制剂标准中存在的问题地标升国标标准基本按照新药要求拟定标准可行性新药转正标准处方、制法不详3、中药制剂标准中存在的问题关于对照品与对照药材 对照品的供应问题原药典及部标品种有很多没有对照品;地方标准整顿及新药转正标准品种中对照品缺乏更为普遍对照品质量问题对照品的使用方法问题:直接取,烘干,减压干燥关于GMP中规定的原料全检合格投料与成品全检合格出厂。3、中药制剂标准中存在的问题关于标准的错误与可操作性 有的标准明显有误:如四物合剂仅芍药苷一个对照品,却规定样品应

15、捡出两个相应的斑点 ;有的标准可操作性较差:如附子理中丸含量测定“表面皿中,加乙醚振摇1小时” ;有的标准方法欠佳,改动部分条件才能做出:最常见的是HPLC流动相改变;清热解毒口服液测定黄芩苷:峰纯度问题有的标准含量限度明显不合理:高如强力天麻杜仲胶囊(按处方投料不可能含量合格);低如龙胆泻肝口服液(1020倍)标准改动的审批(查处假药标准)。3、中药制剂标准中存在的问题关于标准中检验项目(1)性状 中药材性状与中药制剂性状的差异 ;中药制剂性状是否为判定质量的依据;关于性状描述的不确切与指标的无法量化;关于批与批之间的性状差异变化。3、中药制剂标准中存在的问题关于标准中检验项目(2)鉴别 专

16、属性问题重现性问题,TLC鉴别:“与对照药材显相同颜色的斑点”的概念(3)检查 有害物质检查(4)含量测定指标的合理性;限度的合理性;方法的可操作性;3、中药制剂标准中存在的问题关于标准中非检验项目处方 有的处方保密至难以判断是否挥发性成分,难以选择水分测定方法 ;处方中地方标准药材的投料控制(特别是相同名称者);添加非处方用药(有的报批时保密)中药添加化学药 或单体化学成分。3、现行中药制剂标准中存在的问题关于标准中非检验项目制法 有的制法保密至难以判断是否含原生药粉,难以选择微生物限度标准;制法中不含原生药粉,显微镜检出原生药粉,如何判定,如消炎利胆片;不按标准规定工艺生产或擅自改动工艺;

17、3、现行中药制剂标准中存在的问题关于标准中非检验项目其它 功能与主治;用法与用量;规格:无标示或标示不清;贮藏:阴凉处保存。3、现行中药制剂标准中存在的问题关于中西药复方制剂与植物提取物制剂类别归属中西药复方:按以何为主发挥疗效归类;植物提取物制剂:按从中药材还是天然物质中提取定义处方相同,却分别收载于中药国家标准和西药国家标准,如足光散与复方苦参水杨酸散、人参茎叶总皂苷、灯盏花素注射液中西药均收 ,标准不一致3、现行中药制剂标准中存在的问题关于国家药品标准提高行动计划2003年下半年启动,用35年时间对2000年前批准并转正的国家药品标准进行规范提高;政府行为,不给企业增加负担重点中成药、生

18、化药、地标升国标(中药、化学药)首先启动中药标准,第一批120多个品种,以中药保护品种为主,已进入标准复核阶段引导鼓励企业自觉完善提高产品质量标准四、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简介1、总体设计整体设计:分三部,一部中药,二部化学药(包括抗生素),三部生物制品。一部分为:中药材、中药饮片、中药提取物、中成药四大部分2、主要增修订内容大范围增修订附录:一部中药新增订附录14个修订46个附录先行大幅度调整收载品种遴选方式:企业申请、药检所推荐、行政机关建议、药典会自身信息积累中药制剂增订448,修订361中药材及饮片增订43,修订229中药提取物新增15种2、主要增修订内容完善提高质量标准正文药材品种

19、关于一物一名药材填平补齐检查项:杂质(外来有机物)、灰分、水份(粗纤维与淀粉)药材增加专属性鉴别与含量测定药材完善安全性控制指标:重金属、农药残留(有机氯、有机磷)制剂处方工艺公开规范制法项规范功能主治编纂临床用药须知,基本确定2000余品种(医保、基本药物、保护品种)3、附录增修订内容简介(1)制剂通则(附录)增订凝胶剂、搽剂、洗剂、涂膜剂其它各制剂通则有不同程度的修订修订各制剂贮存条件取消丸剂、锭剂、煎膏剂、糖浆剂、贴膏剂、合剂、酒剂、酊剂、浸膏剂、流浸膏剂、膏药、露剂置阴凉处贮存。阴凉处:低于20 现仅眼用制剂、凝胶剂置阴凉处贮存3、附录增修订内容简介(1)制剂通则(附录)片剂增加“必要

20、时,薄膜包衣片应检查残留溶剂”重量差异:原糖衣片与肠溶衣片包衣后均不再检查重量差异,现仅糖衣片包糖衣后不检查重量差异阴道片增加溶变时限检查阴道泡腾片增加发泡量检查3、附录增修订内容简介(1)制剂通则(附录) 胶囊剂硬胶囊剂内容物原为“粉末或颗粒”,现增加:“小丸、半固体或液体”肠溶胶囊2000版“系指硬胶囊或软胶囊囊壳经适宜方法处理或用其它药用高分子材料加工而成”2005版“可将硬胶囊或软胶囊囊壳用适宜的肠溶材料和方法加工制成”3、附录增修订内容简介(1)制剂通则(附录) 颗粒剂取消可溶性、混悬性、泡腾性颗粒的分类工艺增加挥发油可用倍他环糊精包结后加入可包薄膜衣粒度检查限度放宽:原1-4号筛外

21、8.0%,现1-5号筛外15水份放宽:6.0溶化性检查:溶化或呈混悬状,不再分可溶性与混悬性原“均不得有焦屑等异物”,现“均不得有焦屑等”(可有轻微浑浊?)含药材原粉和包薄膜衣颗粒不检查溶化性?3、附录增修订内容简介(1)制剂通则(附录) 丸剂取消微丸明确其它包衣(除包糖衣外)丸应在包衣后检查重量差异(1)制剂通则(附录) 散剂增加药材提取物粉末增加含有毒性药的内服散剂应单剂量包装针对烧伤或严重损伤的散剂,增加粒度及无菌检查(1)制剂通则(附录) 膏药增加软化点测定3、附录增修订内容简介(1)制剂通则(附录) 合剂关于口服液含蔗糖量不得过20取消合剂“应在清洁避菌的环境中配制,及时灌装于无菌的

22、洁净干燥容器中”对防腐剂用量作了界定:山梨酸、苯甲酸低于0.3,对羟苯甲酸酯类低于0.053、附录增修订内容简介(1)制剂通则(附录) 注射剂概念修订:提取纯化、灭菌制剂与无菌制剂关于注射剂的分类:注射液、注射用无菌粉末、注射用浓溶液注射液:溶液型或乳液型,可肌内注射、静脉注射、静脉滴注,大体积的称静脉输液注射用无菌粉末无菌粉末:冻干或喷雾干燥制得,直接分装无菌块状物:冻干制得注射用浓溶液:临用前稀释的浓溶液3、附录增修订内容简介(1)制剂通则(附录) 注射剂控制附加剂的使用不影响药效、干扰检验、使用浓度无毒性及刺激性增溶剂2000版:供静脉用的注射液慎用增溶剂2005版:静脉输液与脑池内、硬

23、膜外、锥管内用注射液慎用增溶剂抑菌剂多剂量注射液可加适宜的抑菌剂一次注射量超过15ml的注射液不得加抑菌剂静脉输液不得加抑菌剂加有抑菌剂的注射剂应在标签上注明名称及浓度增加检查项目可见异物有关物质热原或细菌内毒素3、附录增修订内容简介(1)制剂通则(附录) 鼻用制剂原仅有滴鼻剂,现包含:鼻用液体制剂:滴鼻剂、喷鼻剂、洗鼻剂鼻用半固体制剂:涂鼻膏剂鼻用固体制剂:鼻用散剂(1)制剂通则(附录) 眼用制剂原仅有滴眼剂,现包含:眼用液体制剂:滴眼剂眼用半固体制剂:眼膏剂眼用固体制剂检测项目包括:可见异物:滴眼剂粒度:含药材原粉的眼用制剂金属性异物:眼膏剂3、附录增修订内容简介(1)制剂通则(附录) 其

24、它锭剂、煎膏剂、滴丸剂、酒剂、浸膏剂及流浸膏剂、栓剂:基本无实质性内容改变酊剂:取消甲醇量检查贴膏剂:增加黏附力检查露剂:增加最低装量检查胶剂:增加水份、溶化性、装量检查糖浆剂:含糖量由不低于60,降至不低于45软膏剂:增加粒度检查(小于180微米)、无菌检查(用于烧伤或严重损伤的软膏剂)3、附录增修订内容简介(2)仪器分析方法(附录、 )光谱法(附录)比色法与紫外分光光度法合并为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法调整为:对照品比较法;吸收系数法;比色法测定法中删除计算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重现性较差有关物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原子化系统:火焰原子化系统、石墨炉原子化系统、氢化物发生原子化系统、冷蒸气发生原

25、子化系统3、附录增修订内容简介(2)仪器分析方法(附录、 )色谱法(附录) 增订毛细管电泳法:是指以弹性石英毛细管为分离通道,以高压直流电场为驱动力,依据样品中各组分的迁移速度或分配行为差异二实现分离的一种分析方法。修订薄层色谱法:规范试验条件和方法薄层板:标准化,规格统一。一般采用市售薄层板;点样器:手动、半自动、全自动展开:增加水平展开专用层析缸显色装置:记录:照相或扫描增加系统适用性试验:检测灵敏度、分离度、重复性修订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色谱柱、检测器、流动相作了详细规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 ICP与MS联用,用于测定有害元素3、附录增修订内容简介(3)杂质与有害物质检查

26、(附录 )增修订内容 水份测定法明确测定方法的选定原则:各品种项下未注明时,一般采用第一法,蜜丸及含挥发性药物采用第二法或第四法,贵重药品采用第三法或第四法重金属及有害元素测定:铅、镉、砷、汞、铜测定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铅、镉:石墨炉法砷:氢化物法汞:冷吸收法铜:火焰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同时测定铅、镉、砷、汞、铜5种元素3、附录增修订内容简介(3)杂质与有害物质检查(附录 )增修订内容 农药残留量测定法现共测定18种(美国药典35种)有机氯农药残留量测定:气相色谱法测定六六六、滴滴涕、五氯硝基苯有机磷农药残留量测定:气相色谱法测定对硫磷等12种有机磷农药除虫菊酯农药残留量测定:气相色谱法测定3种除虫菊酯农药黄曲霉毒素3、附录增修订内容简介(4)大类成分含量测定(附录 )浸出物测定法 增加【挥发性谜浸出物测定法】修订【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取消甲醇,仅用乙醇增加冷浸法鞣质含量测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