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复习备考精准复习模拟题(C卷)(有)_第1页
2019年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复习备考精准复习模拟题(C卷)(有)_第2页
2019年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复习备考精准复习模拟题(C卷)(有)_第3页
2019年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复习备考精准复习模拟题(C卷)(有)_第4页
2019年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复习备考精准复习模拟题(C卷)(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绝密启用前期末模拟试卷C(数北师版七年级)考试时间:100分钟;总分:120分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评卷得分人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42分)1如图,用平面去截圆锥,所得截面的形状是()AABBCCDD【答案】D【解析】试题解析:用平面去截圆锥,平面与圆锥的侧面截得一条弧线,与底面截得一条直线,所以截面的形状应该是D应选D2以下列图图形中,不是正方体的张开图的是()ABCD【答案】C【解析】依照正方体的侧面张开图中,相对的正方形没有相邻的边,可知在折叠还原时只有C没法折叠成正方体应选C3有理数a,b

2、在数轴上对应的地址以下列图,那么代数式A1B0C1D2a1aba1b的值是()a1aabb1【答案】D【解析】由图得,a+10,a0,a-b0,b-10,a1aba1ba1aba1b,应选Da1aabb1=aab11112a1b1a,a0点睛:化简绝对值问题,依照a0a,a,此时,a能够看做一个式子,a是正数或0,则,把绝对值变成括号,若是a是负数,则绝对值变括号,前面加负号4若是(a+1)2+(2b+3)2+|c1|=0,那么ab+ac的值是()3cbA32B3C76D116【答案】D点睛:此题主要观察了非负数的性质和有理数的混杂运算,要理解若是几个非负数的和为零,那么这几个非负数都等于零,

3、一个数或式子的偶数次方是非负数;一个数或式子的绝对值是非负数,尔后结合有理的混杂运算法规获得结果5将图中的正方形剪开获得图,图中共有4个正方形;将图中一个正方形剪开获得图,图中共有7个正方形;将图中一个正方形剪开获得图,图中共有10个正方形,这样下去,则第2014个图中共有正方形的个数为()A2014B2017C6040D6044【答案】C则第2014个图中共有正方形的个数为32014-2=6040应选C点睛:此题主要观察找规律依照图形变化情况找出规律是解题的要点6如图1,将一个边长为a的正方形纸片剪去两个小矩形,获得一个“S”的图案,如图的两个小矩形拼成一个新的矩形,如图3所示,则新矩形的周

4、长可表示为()2所示,再将剪下A4a-8bB2a-3bC2a-4bD4a-10b【答案】A【解析】依照图示可知新长方形的长为a-2,宽为a-3b,可得周长=2(长+宽)=2(a-b)+(a-3b)=4a-8b应选A7如图,两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分别为18、12,两阴影部分的面积分别为a、b(ab),则ab等于()A3B4C5D6【答案】D【解析】设重叠部分面积为c,a-b=(a+c)-(b+c)=18-12=6应选D8当2时,代数式a3b1的值为3,那么当2时,a3b1的值是()A3B1C1D3【答案】B9已知:点A,B,C在同一条直线上,点M、N分别是AB、AC的中点,若是AB=10cm,AC

5、=8cm,那么线段MN的长度为()A6cmB9cmC3cm或6cmD1cm或9cm【答案】D【解析】试题解析:有两种情况:点C在AB上,点C在AB的延长线上,这两种情况依照线段的中点的性质,可得BM、BN的长,再利用线段的和、差即可得出答案解:(1)点C在线段AB上,如:点M是线段AB的中点,点N是线段BC的中点,11MB=AB=5,BN=CB=4,22MN=BM-BN=5-4=1cm;(2)点C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如:点M是线段AB的中点,点N是线段BC的中点,11MB=AB=5,BN=CB=4,22MN=MB+BN=5+4=9cm,应选D点睛:此题观察了两点间的距离解题的要点在于要利用分

6、类谈论思想结合线段中点的性质、线段的和差进行解答110已知、都是钝角,甲、乙、丙、丁四个同的计算6其中只有一个同计算结果是正确的,则获得正确结果的同是(+)的结果依次为28、48、60、88,)A甲B乙C丙D丁【答案】B【解析】甲、乙、丙、丁四个同的计算1(+)的结果依次为28、48、60、88,那么这四个同计算6+的结果依次为168、288、360、528,又由于两个钝角的和应大于180且小于360,所以只有乙同的计算正确,应选B11平面内两两订交的6条直线,其交点个数最少为m个,最多为n个,则mn等于()A12B16C20D以上都不对【答案】B2x1xa3,去分母时,方程右边的-3忘记乘6

7、,所以求出的解为=2,问原方程正12小明解方程23确的解为()A=5B=7C=-13D=-1【答案】C【解析】依照错误算法,去分母得2(2-1)=3(+a)-3,把=2代入可得6=3(2+a)-3,解得a=1,尔后代入原方程为2x1x13,去分母得2(2-1)=3(+1)-18,去括号得4-2=3+3-18,移项得4-3=2+3-18,32合并同类项得=-13应选C点睛:此题主要观察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解题时先依照错误解法求解,把款待日求出系数利用去分母得法规求解即可,解答时简单漏乘和符号错误,要特别注意a的值,再13以下说法:若a为任意有理数,则总是正数;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若ab0,a+

8、b0,则a0,b0;是分数;单项式的系数是,次数是4其中错误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答案】C14班委会决定组织一次娱乐活动,活动内容从讲故事和唱歌中选择一项,为了决定是讲故事还是唱歌,班委会要进行民间检查,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检查的问题是:选择讲故事还是唱歌B检查的范围是:全班同C检查的方式是:查找资料D此次检查需要收集的数据是:全班同选择讲故事和唱歌的人数【答案】C【解析】班委会决定组织一次娱乐活动,活动内容从讲故事和唱歌中选择一项,为了决定是讲故事还是唱歌,班委会要进行民间检查,在这个检查过程中,检查的问题是选择讲故事还是唱歌;检查的范围是全班同;此次检查需要收集的数据是全

9、班同选择讲故事和唱歌的人数,而这个检查中不需要查找资料,所以选项C错误,应选C第II卷(非选择题)评卷得分人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8分)15如图,由1,2,3,组成一个数阵,观察规律:比方9位于数阵中第4行的第3列(从左往右数),若2017在数阵中位于第m行的第n列(从左往右数),则m+n=_【答案】6516若2xmy3与-5xyn是同类项,则mn的值是_【答案】2【解析】依照同类项的意义,含有同样的字母,同样字母的指数同样,可知m=1,n=3,所以代入|m-n|=|1-3|=2故答案为:217有一数值变换器,原理以下列图,若开始输入的值是7,可发现第1次输出的结果是12,第2次输出的结果

10、是6,第3次输出的结果是_,依次连续下去第2.016次输出的结果是_【答案】32【解析】依照题意得:开始输入的值是7,可发现第1次输出的结果是7+5=12;第2次输出的结果是12=6;第3次输出的结果是6=3;第4次输出的结果为3+5=8;第5次输出的结果为8=4;第6次输出的结果为4=2;第7次输出的结果为2=1;第8次输出的结果为1+5=6;归纳总结获得输出的结果从第2次开始以6,3,8,4,2,1循环,(20161)6=3355,则第2016次输出的结果为2故答案为:2【点睛】此题观察了列代数式表示规律及分类谈论的思想,解答此题一是要看理解输入的数用那个代数式求值,二是要把开始几个数算出

11、,搜寻规律,有时算得个数比很多,像此题就要计算出钱八个数的结果,才能找出其中的规律18小兰在求一个多项式减去235时,误认为加上235,获得的答案是5224,则正确的答案是_【答案】3246【解析】这个多项式为(5224)(235)5224235421所以正确的答案是421)(235)4212353246故答案为:324619一条直线上有A,B,C三点,AB=6cm,BC=2cm,点P,Q分别是线段AB,BC的中点,则PQ=_cm【答案】2或4如图,当点C在AB之间时,PQ=PB-QB,AB=6cm,BC=2cm,点P,Q分别是线段AB,BC的中点,11PB=AB=3cm,BQ=BC=1cm,

12、22PQ=3-1=2cm;综上所述,PQ的长为2或4cm故答案为:2或4点睛:此题主要观察了两点间的距离,解决问题的要点是画出图形,进行分类谈论,分类时要注意不能够遗漏,也不能够重复20小明做作业时,不小心将方程x24x中的一个常数污染了看不清楚,小芳告诉他该方程的132解是负数,并且这个常数是负整数,该方程的解是_【答案】-65【解析】试题解析:设这个常数为m,则x214xm23整理得:3(-2)-6=8+6m6m12解得=-,由于解是负数,m是负整数,所以6m+120,m-2,m的值只有-2和-1,代入考据得出m=-1故方程的解为:=-65评卷得分人三、解答题(共8个小题,共60分)21(

13、12分)计算以下各题:(1)1723(2)3;(2)2(5)2331;2(3)(3)32121;+242243321(4)(24)2251-(0.5)2326【答案】(1)29;(2)8;(3)0;(4)411222(6分)如图(1),AOB=120,在AOB内作两条射线OC和OD,且OM均分AOD,ON平分BOC若AOC:COD:DOB=5:3:4,求MON的度数若将图(1)中的COD绕点O顺时针转一个小于70的角如图(2),其他条件不变,请直接写出MON的度数【答案】(1)45;(2)45试题解析:(1)如图,AOC:COD:DOB=5:3:4,可设AOC=5,COD=3,DOB=4,AO

14、B=120,AOC+COD+BOD=120,5+3+4=120,解得=10,AOC=50,COD=30,DOB=40,OM均分AOD,ON均分BOC,DOM=1AOD=1(50+30)=40,22CON=1BOC=1(30+40)=35,22MON=DOM+CONCOD=40+3530=45;(2)如图,OM均分AOD,ON均分BOC,DOM=1AOD,CON=1BOC,22MON=DOM+CONCOD=1AOD+1BOCCOD221=(AOD+BOC)COD1=(AOB+COD)COD=1AOB1COD22111203022=45点睛:此题主要观察了角的计算和角均分线的定义的应用,解决问题的

15、要点是依照角的和差关系进行计算求解,其难点在于将MON用DOM+CONCOD进行表示,解题时注意:从一个角的顶出发,把这个角分成相等的两个角的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均分线23(6分)解以下方程:1)0.12x=1+x;0.30.15(2)2x1.63x31x80.30.63【答案】(1)0.05(2)4【解析】试题解析:(1)依照分数的基本性质整理原方程后,再将方程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最后将系数化为1,即可求出解;(2)依照分数的基本性质整理原方程后,再将方程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最后将系数化为1,即可求出解试题解析:(1)1;解:原方程整理,得1去分母,得5(120)1510

16、0去括号,得510015100移项,得100100155合并同类项,得20010系数化为1,得0.05(2)解:,40(1630)2(318),4016306216,4030621616,832,424(5分)某班生以每小时4千米的速度从校步行到校办农场参加劳动,走了1.5小时后,小王授命回校取一件东西,他以每小时6千米的速度回校取了东西后马上又以同样的速度追赶队伍,结果在距农场2千米处追上了队伍,求校与农场的距离【答案】校与农场的距离是32千米答:校与农场的距离是32千米25(6分)雨后初晴,小方同几个伙伴八点多上山采蘑菇,临出门他一看钟,时针与分针正好是重合的,下午两点多他回到家里,一进门

17、看钟的时针与分针方向相反,正好成一条直线,问小方采蘑菇是几点去,几点回到家的,共用了多少时间?【答案】共用了6个小时【解析】试题解析:在钟表问题中,常利用时针与分针转动的度数关系:分针每转动1时针转动(1),12依照这一关系列出方程,能够求解试题解析:设8点分时针与分针重合,则所以:x40解得:437即8点437分时出门设2点y分时,时针与分针方向相反所以:yy1210+30解得:y43711即2点43711分时回家所以14点43711分8点437116点答:共用了6个小时26(12分)如图,P是线段AB上一点,AB=12cm,C、D两点分别从度沿直线AB向左运动(C在线段AP上,D在线段BP

18、上),运动的时间为P、B出发以t1cm/s、2cm/s的速1)当t=1时,PD=2AC,央求出AP的长;2)当t=2时,PD=2AC,央求出AP的长;(3)若C、D运动到任一时刻时,总有PD=2AC,央求出AP的长;4)在(3)的条件下,Q是直线AB上一点,且AQBQ=PQ,求PQ的长【答案】(1)4cm;(2)4cm;(3)4cm;(4)4cm或12cm【解析】试题解析:(1)观察图形能够看出,图中的线段PC和线段BD的长分别代表动点C和D的运动行程利用“行程等于速度与时间之积”的关系能够获得线段PC和线段BD的长,进而发现BD=2PC结合条件PD=2AC,能够获得PB=2AP依照上述关系以

19、及线段AB的长,能够求得线段AP的长(2)利用“行程等于速度与时间之积”的关系结合题目中给出的运动时间,能够求得线段PC和线段BD的长,进而发现BD=2PC依照BD=2PC和PD=2AC的关系,依照第(1)小题的思路,能够求得线段AP的长(3)利用“行程等于速度与时间之积”的关系可知,只要运动时间一致,点C与点D运动行程的关系与它们运动速度的关系一致依照题目中给出的运动速度的关系,能够获得BD=2PC这样,本小题的思路就与前两个小题的思路一致了于是,依照第(1)小题的思路,能够求得线段AP的长(4)由于题目中没有指明点Q与线段AB的地址关系,所以应该依照点Q在线段AB上以及点Q在线段AB的延长

20、线上两种情况分别进行求解第一,依照题意和相关的条件画出相应的表示图依照图中各线段之间的关系并结合条件AQ-BQ=PQ,获得AP和BQ之间的关系,借助前面几个小题的结论,即可求得线段PQ的长试题解析:(1)由于点C从P出发以1(cm/s)的速度运动,运动的时间为t=1(s),所以PC111(cm)由于点D从B出发以2(cm/s)的速度运动,运动的时间为t=1(s),所以BD212(cm)故BD=2PC由于PD=2AC,BD=2PC,所以BD+PD=2(PC+AC),即PB=2AP故AB=AP+PB=3AP由于AB=12cm,所以AP1AB1124(cm)33(3)由于点C从P出发以1(cm/s)

21、的速度运动,运动的时间为t(s),所以PCt(cm)由于点D从B出发以故BD=2PC2(cm/s)的速度运动,运动的时间为t(s),所以BD2t(cm)由于PD=2AC,BD=2PC,所以BD+PD=2(PC+AC),即PB=2AP故AB=AP+PB=3AP由于AB=12cm,所以AP1AB1124(cm)34)此题需要对以下两种情况分别进行谈论1)点Q在线段AB上(如图)由于AQ-BQ=PQ,所以AQ=PQ+BQ由于AQ=AP+PQ,所以AP=BQ由于AP1AB,所以BQAP1AB33故PQABAPBQ1AB3由于AB=12cm,所以PQ1AB1124(cm)32)点Q不在线段AB上,则点Q

22、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如图)由于AQ-BQ=PQ,所以AQ=PQ+BQ由于AQ=AP+PQ,所以AP=BQ由于AP1AB,所以BQAP1AB33故AQABBQAB1AB4AB33由于AB=12cm,所以PQAQAP4AB1ABAB12(cm)33综上所述,PQ的长为4cm或12cm点睛:此题是一道几何动点问题解析图形和题意,找到代表动点运动行程的线段是解决动点问题的重要环节利用速度,时间和行程的关系,常常能够将几何问题与代数运算结合起,经过运算获得更多的线段之间的关系,进而为解决问题供应有利条件别的,分情况谈论的思想也是特别重要的,在思虑问题时要注意领悟和运用227(6分)某市百货商场元旦时期

23、搞促销活动,购物不高出200元不给优惠;高出200元,而不足500元,优惠10%,高出500元的,其中500元按9折优惠,高出部分按8折优惠,某人两次购物分别用了元和466元,问:1341)此人两次购物其物品不打折值多少钱?2)在此次活动中他节约了多少钱?3)若此人将这两次的钱合起购同一商品是更节约还是损失?说明原由【答案】(1)654元;(2)54元;(3)更省钱,原由见解析【解析】试题解析:(1)134元不打折,设用466元的商品原价为元,依照题意列出方程,求出方程的解确定出原价,即可确定出此人两次购物其物品若是不打折值的钱数;2)依照不打折的钱数减去打折后的钱数即可获得结果;3)更节约,求出两次购物的钱合起购同样的商品打折后的钱数,与分开卖的钱数比较即可获得结果解(1)20090%=180134,购134元的商品未优惠,又50090%=450466,购466元的商品给了两项优惠,设其售价为元,50090%+(-500)80%=466,解得=520,134+520=654(元)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