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章-植物的营养器官叶课件_第1页
三章-植物的营养器官叶课件_第2页
三章-植物的营养器官叶课件_第3页
三章-植物的营养器官叶课件_第4页
三章-植物的营养器官叶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章 种子植物的营养器官 叶寸宇智20121101第三章 种子植物的营养器官 叶寸宇智掌握确定叶形的原则及常见叶形、叶序单叶和复叶的区别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叶片的构造旱生植物和水生植物的叶阳生植物和阴生植物的叶知识点和要求掌握确定叶形的原则及常见叶形、叶序知识点和要求概述重要的营养器官,一般为绿色扁平体,具有向光性主要生理功能:光合作用、气体交换和蒸腾作用其他功能:吸收、贮藏、繁殖药用:大青叶、枇杷叶、桑叶、紫苏叶、番泻叶、艾叶等概述重要的营养器官,一般为绿色扁平体,具有向光性一、叶的组成双子叶植物的叶 叶片、叶柄和托叶完全叶:具此三部分不完全叶:缺少任何一部分单子叶植物叶 通常无叶柄和托

2、叶,由叶片和叶鞘组成 一、叶的组成双子叶植物的叶完全叶完全叶不完全叶不完全叶叶鞘:叶柄或叶基成扁平、套状,包住茎起保护居间分生组织,加强茎的支持作用叶鞘:叶柄或叶基成扁平、套状,包住茎起保护居间分生组织,加强叶片(blade)叶的主要部分,为绿色而薄的扁平体 叶形:叶片全形 叶端(叶尖):叶片顶端 叶基:基部 叶缘:周边 叶片内分布有叶脉1342叶片(blade)叶的主要部分,为绿色而薄的扁平体1342叶柄(petiole) 连接叶片和茎枝,具支持叶片的作用;呈圆柱形或稍扁平,多有沟槽扩大成鞘状,包茎禾本科、伞形科、姜科植物叶片退化,叶柄呈叶片状叶状柄,如台湾相思、大叶相思 叶柄基部具膨大的关

3、节叶枕 叶柄(petiole) 连接叶片和茎枝,具支持叶片的作用;呈禾本科叶叶片叶鞘叶舌叶耳无柄叶禾本科叶叶片叶鞘叶舌叶耳无柄叶第三章-植物的营养器官叶课件第三章-植物的营养器官叶课件托叶(stipules) 叶柄基部附属物,常成对生于叶柄基部两侧,形状多样;在发育过程中有保护幼叶叶片作用形状: 叶片状 翅状 线状 刺状 鞘状 卷须状托叶(stipules) 叶柄基部附属物,常成对生于叶柄基部第三章-植物的营养器官叶课件二、叶片的形状 包括整个叶片的形状、叶片的边缘、先端、基部以及叶脉的分布等,每种植物都有其特点,充分表现叶在形态上的多样性2341二、叶片的形状 包括整个叶片的形状、叶片的边缘

4、、先端、基部以叶片的全形叶片的形状随植物种类而异,甚至在同一植株上,其形状也不一样;一般讲同一种植物叶的形状是比较稳定的叶片的形状主要根据它的长度和宽度的比例以及最宽的位置来确定常见的叶片形状有:叶片的全形叶片的形状随植物种类而异,甚至在同一植株上,其形状第三章-植物的营养器官叶课件第三章-植物的营养器官叶课件叶端形状 常见的有: 叶端形状 常见的有: 叶基形状 叶基形状 叶缘 全缘、波状、牙齿状、锯齿状、圆齿状等 叶缘 全缘、波状、牙齿状、锯齿状、圆齿状等叶脉和脉序叶脉:叶中的维管束 主脉侧脉细脉脉序:各级叶脉在叶片中的分布形式叶脉和脉序叶脉:叶中的维管束分叉脉序:二叉状分枝(原 始),银杏

5、及蕨类 平行脉序:单子叶植物 射出平行脉 直出平行脉 横出平行脉 弧行脉网状脉序:双子叶植物 羽状网状脉 掌状网状脉分叉脉序:二叉状分枝叶脉平 行 脉弧 行 脉羽状网脉掌状网脉叶脉平 行 脉弧 行 脉羽状网脉掌状网脉第三章-植物的营养器官叶课件第三章-植物的营养器官叶课件网 状 脉网 状 脉少数单子叶植物也具网状脉,如薯蓣,天南星但叶脉末梢大多连接,没有游离脉梢,可区别于双子叶植物少数单子叶植物也具网状脉,如薯蓣,天南星叶片的质地 常见的有膜质、草质、革质、肉质等 叶片的质地 常见的有膜质、草质、革质、肉质等 叶的表面附属物 常见的有光滑、被粉、粗糙、被毛等 叶的表面附属物三、叶片的分裂、单叶

6、和复叶 叶片的分裂 根据缺刻的深度、形状分以下几种: 浅裂 叶裂的深度 深裂 全裂 羽状分裂 叶裂的形状 掌状分裂 三出分裂 三、叶片的分裂、单叶和复叶 叶片的分裂 叶片的分裂浅裂:叶裂深度不超过或接近叶片宽度的1/2深裂:叶裂深度一般超过叶片宽度的1/2全裂:叶裂几乎达到叶的主脉基部或两侧,形成数个全裂片叶片的分裂浅裂:叶裂深度不超过或接近叶片宽度的1/2第三章-植物的营养器官叶课件单叶和复叶 单叶:1个叶柄上只生1个叶片复叶:1个叶柄上生有2个以上叶片的叶 总叶柄: 复叶的叶柄 小叶:复叶上的每片叶子 叶轴:复叶上着生小叶片的轴状部分 从来源来看,复叶是由单叶的叶片分裂而成的单叶和复叶 单

7、叶:1个叶柄上只生1个叶片根据小叶的数目和在叶轴上排列的方式不同,可分: 按排列方式 三出复叶:羽状三出复叶、掌状三出复叶 掌状复叶 羽状复叶 按照小叶的数目可分 单(奇)数羽状复叶 双(偶)数羽状复叶 根据小叶的数目和在叶轴上排列的方式不同,可分: 第三章-植物的营养器官叶课件按总叶柄分枝情况可分 一回羽状复叶 二回羽状复叶 三回羽状复叶 多回羽状复叶 单身复叶 第三章-植物的营养器官叶课件第三章-植物的营养器官叶课件复叶和生单叶的小枝区别: 叶轴的先端无顶芽,而小枝则常具顶芽小叶叶腋内无腋芽,仅在总叶柄腋内有腋芽,而小枝上每一单叶有腋芽通常复叶的小叶在叶轴上排列在同一平面上,而小枝上单叶常

8、呈一定角度脱落时,复叶通常是整个脱落,或小叶先落,然后叶轴连同总叶柄一起脱落,而枝条一般是不脱落的,只有叶脱落复叶和生单叶的小枝区别: 第三章-植物的营养器官叶课件第三章-植物的营养器官叶课件第三章-植物的营养器官叶课件第三章-植物的营养器官叶课件第三章-植物的营养器官叶课件第三章-植物的营养器官叶课件四、叶序 叶在茎枝上排列的次序或方式常见的有:互生、对生、轮生、簇生、基生四、叶序 叶在茎枝上排列的次序或方式叶序周叶序周叶镶嵌:叶在茎枝上排列无论是哪一种方式,相邻两节的叶子都不重叠,总是从相当的角度或由于叶柄长短不等彼此镶嵌着生,使叶片均匀排列互不遮光,使叶片有最大的受光面积叶镶嵌对植物的生

9、活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第三章-植物的营养器官叶课件第三章-植物的营养器官叶课件五、异形叶性及叶的变态 异形叶性 在同一植株上有不同形状的叶 有两种情况:由于植株发育年龄的不同:如人参、半夏、蓝桉;由于外界环境的影响:如慈姑 五、异形叶性及叶的变态 异形叶性 第三章-植物的营养器官叶课件第三章-植物的营养器官叶课件叶的变态 苞片:总苞片,小苞片(花的各部分也属叶的变态 )鳞叶:膜质、肉质 叶的变态 苞片:总苞片,小苞片(花的各部分也属叶的变态 )刺状叶叶卷须叶的变态 刺状叶叶的变态 捕虫叶:食虫植物的叶,叶片形状囊状,盘状或瓶状,有许多能分泌消化液的腺毛或腺体,并有感应性,当昆虫触及时,立即自动闭合

10、,将昆虫捕获,而被消化液所消化如捕蝇草、猪笼草的叶捕虫叶:食虫植物的叶,叶片形状囊状,盘状或瓶状,有许多能分泌叶由茎尖生长锥侧面的叶原基发育形成叶原基形成后,若是完全叶,则在基部分化出托叶,下部分化出叶柄,上部分化出叶片六、叶的发育叶由茎尖生长锥侧面的叶原基发育形成六、叶的发育叶的生长发育叶的生长发育七、叶的组织构造 叶是由茎尖生长锥下面的叶原基发育而来,通过叶柄与茎相连,叶柄的构造与茎相似,但叶片的构造与茎显著不同七、叶的组织构造 叶是由茎尖生长锥下面的叶原基发育而来,通过双子叶植物叶的一般构造 叶柄的构造叶柄的横切面一般呈半园形,其构造与茎大致相似,也分表皮、皮层和维管束每个维管束的构造也

11、与幼茎相似,木质部位于近轴面,韧皮部位于远轴面,二者之间的形成层只有短期的活动双子叶植物叶的一般构造 叶柄的构造叶片的构造 双子叶植物叶片的构造分为表皮、叶肉和叶脉3部分叶片的构造 双子叶植物叶片的构造分为表皮、叶肉和叶脉3部分表皮有上表皮和下表皮之分通常由一层排列紧密的生活细胞组成,但也有多层细胞组成的,称复表皮外壁常角质化,具角质层、蜡被等,还有各种毛茸等上、下表皮均有气孔分布,但下表皮多;单位面积气孔的数目及气孔的形式因种类不同而异表皮第三章-植物的营养器官叶课件第三章-植物的营养器官叶课件上表皮上表皮马铃薯叶表皮扫描图马铃薯叶表皮扫描图气孔器气孔器气 孔 器气 孔 器 气孔器类型无规则

12、型不等型平列型横列型 气孔器类型无规则型不等型平列型横列型棉花叶横切示腺毛棉花叶横切示腺毛叶肉 相当于茎的皮层,由同化薄壁组织细胞(含叶绿体)组成,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分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 栅栏组织:位于上表皮之下,细胞呈园柱形,排列紧密,含大量叶绿体,所以颜色深,其长轴与上表皮垂直;通常只有1层,少数23层 海绵组织:位于栅栏组织下方,与下表皮相接,细胞排列疏松,间隙大,形状不规则,含叶绿体较少叶肉 第三章-植物的营养器官叶课件迎春叶横切面构造1.上表皮 2.下表皮 3.栅栏组织 4.海绵组织 5.叶脉迎春叶横切面构造两面叶 叶的上下两面在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上有明显区别的叶;两面叶的上表面色

13、泽较下表面深,主脉、侧脉在下表面露出,内部结构上其上表面为栅栏组织,叶绿体较多,下表面为海绵组织,叶绿体较少等面叶 叶片在外形上,背腹面没有明显区别,内部叶肉组织的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亦无明显分化,这是由于叶片两面在空间受光相差不大所致两面叶孔下室(气室):上、下表皮气孔内侧较大的空隙通气系统:孔下室和叶肉细胞的间隙孔下室(气室):上、下表皮气孔内侧较大的空隙 叶脉 叶片中的维管束,起输导和支持的作用主脉和较大的侧脉: 维管束:与茎大致相同,无限外韧型:韧(下)、形成层、木(上) 机械组织:在维管束的上下方,厚壁或厚角,在叶背形成显著的突起 侧脉越分越细,构造也越来越简单,最后只留下管胞、筛管和

14、伴胞 叶脉 叶片中的维管束,起输导和支持的作用1丁香叶的横切面构造3425678191.上表皮 2.下表皮 3.厚角组织 4.木质部 5.薄壁组织 6.韧皮部 7.气孔 8.栅栏组织 9.海绵组织1丁香叶的横切面构造3425678191.上表皮 2.下表传递细胞:在许多植物的小叶脉内常有特化的细胞具有向内生长的细胞壁,增加了壁的内表面与质膜表面积,有效地从叶肉组织输送光合作用产物到达筛管分子传递细胞:在许多植物的小叶脉内常有特化的细胞具有向内生长的单子叶植物禾本科叶的构造特征 同样是由表皮、叶肉和叶脉3部分组成单子叶植物禾本科叶的构造特征 同样是由表皮、叶表皮 表皮细胞:排列成规则的行,有长细

15、胞和短细胞两种类型,长细胞长方柱形,长径与叶的纵长轴平行,外壁常角质化,并含有硅质;短细胞又分为硅质细胞和栓质细胞 常有泡状细胞(运动细胞):细胞具大型的液泡,在横切面上排列成扇形 气孔:上、下表皮均有,由2个哑铃形的保卫细胞组成,两侧各有1个三角形的副卫细胞 表皮第三章-植物的营养器官叶课件 叶肉多呈直立状态,两面受光近似,属等面叶,不分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形态不规则,无细胞间隙,有大量的叶绿体 叶肉多呈直立状态,两面受光近似,属等面叶,不分栅栏组织和海 叶脉维管束近平行排列,主脉粗大,维管束为有限外韧型主脉维管束的上下方常有厚壁组织分布,并与表皮层相连维管束的外围常有一二层或多层细胞包围,

16、这一结构称维管束鞘,多为薄壁组织或厚壁组织 叶脉维管束近平行排列,主脉粗大,维管束为有限外韧型第三章-植物的营养器官叶课件C4 植物C4 植物C3植物C3植物C3植物叶结构C4植物叶结构C3植物叶结构C4植物叶结构裸子植物叶的构造特征松针的结构双维管束亚束裸子植物叶的构造特征松针的结构双维管束亚束第三章-植物的营养器官叶课件单维管束亚束单维管束亚束裸子植物叶的结构特征,可以松属植物叶为例:针形,一般称为松针表皮外面的角质膜发达;在表皮细胞下面还有1层排列紧密的类似表皮的下皮层气孔器凹陷,在角质膜处形成孔外室,副卫细胞与下皮层相连,保卫细胞位于副卫细胞下方,具有孔下室;上述结构说明松属植物是旱生

17、的或耐旱的植物裸子植物叶的结构特征,可以松属植物叶为例:叶肉细胞排列紧密,细胞壁内陷,扩大细胞质膜面积,有利于叶绿体的分布叶肉组织中具有树脂道,与茎和根中的树脂道相通叶肉组织和维管束之间存在内皮层,由1层排列整齐的细胞组成叶脉由1根或2根维管束组织,不分支叶肉细胞排列紧密,细胞壁内陷,扩大细胞质膜面积,有利于叶绿体八、叶的生态类型旱生植物和水生植物的叶八、叶的生态类型旱生植物和水生植物的叶旱生植物叶片能适应在干燥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下正常生活的植物称为旱生植物其叶片的结构特点主要朝着降低蒸腾和贮藏水分两个方向发展旱生植物叶片降低蒸腾方向的一般适应特征叶片面积减小角质膜厚;有些具蜡被,或表皮毛发达气

18、孔下陷;有些形成气孔窝栅栏组织发达;有些叶肉细胞多褶,增加内表面有些具多层表皮叶脉和机械组织发达降低蒸腾方向的一般适应特征贮水方向的一般适应特征肉质植物叶片肥厚多汁,叶内有发达的贮水组织,保水力强景天酸代谢(CAM)途径夜间气孔张开,吸入并固定相当多的CO2,白天则气孔关闭以减少蒸腾,利用已固定的CO2还原为糖类贮水方向的一般适应特征旱生植物和水生植物的叶旱生植物和水生植物的叶水生植物全部或部分生长于水中或浮于水面生长的植物称为水生植物;与环境之间的主要矛盾是气体和光照叶片通常较薄表皮细胞的角质膜薄,有吸收作用,内含叶绿体水生植物叶肉通常不分化,通气组织发达,便于呼吸通气叶脉很少,机械组织和维

19、管组织退化,尤其是木质部极不发达浮水叶只有上表皮具有少量气孔沉水叶又常裂为丝状,以减少流水的冲击力和增加与水的接触面叶肉通常不分化,通气组织发达,便于呼吸通气 阳地植物和阴地植物的叶 阳地植物和阴地植物的叶九、落叶和离层九、落叶和离层叶离层叶离层落叶植物落叶植物常绿植物常绿植物第四节 营养器官间的相互联系一、营养器官维管组织的联系通常根、茎、叶柄均有表皮、皮层和维管柱(束),这些结构都是连续相通有密切的联系第四节 营养器官间的相互联系一、营养器官维管组织的联系第三章-植物的营养器官叶课件第三章-植物的营养器官叶课件茎与叶的维管组织的联系叶的叶柄具有表皮、皮层和维管束,都与茎的初生结构相连续茎与

20、叶的维管束靠叶迹相连叶痕茎上叶脱落后留下的痕迹叶迹叶痕内的茎中维管束从内向外弯曲之起点,即通过皮层,到叶柄基部的这一段维管束叶隙叶迹上方由薄壁组织填充的区域茎与叶的维管组织的联系叶的叶柄具有表皮、皮层和维管束,都与茎叶 隙叶 隙叶迹叶隙枝隙枝迹叶迹叶隙枝隙枝迹第三章-植物的营养器官叶课件各种植物的叶迹,由茎伸入叶柄基部的方式是不同的,有的由茎中的维管束伸出,在节部直接进入叶柄基部有的由茎中的维管束伸出后,和其他叶迹汇合再沿着皮层上升穿越一节或多节,才进入叶柄基部叶迹进入叶柄基部后,和叶维管束相连,通过叶柄伸入叶片,在叶片内广泛分枝,构成叶脉各种植物的叶迹,由茎伸入叶柄基部的方式是不同的,有的由

21、茎中的第三章-植物的营养器官叶课件茎与根的维管组织的联系茎和根是相互连续的结构,共组成植物体的轴在植物幼苗时期的茎和根相连接的部分,出现双方各自特征性结构的过渡,称为根茎过渡区过渡区在1mm到几厘米之间,过渡区一般发生在胚根以上,下胚轴的基部、中部或上部,终止于子叶节在过渡区表皮、皮层都是直接相连的,但维管组织有一个改组和连接的过程根到茎的维管组织将发生转变和相互连接,这个过程发生在过渡区内茎与根的维管组织的联系茎和根是相互连续的结构,共组成植物体的茎与根的维管组织转变和连接一个二原型的根,它维管柱的每一个木质束发生纵向分裂,然后分枝分别向左右两侧旋转,最终与韧皮部相连接根茎过渡区的结构只有在初生结构中才能观察到茎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