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职业倦怠归因研究_第1页
幼儿教师职业倦怠归因研究_第2页
幼儿教师职业倦怠归因研究_第3页
幼儿教师职业倦怠归因研究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幼儿老师职业倦怠归因研究"论文关键词:幼儿老师职业倦怠归因论文摘要:对株洲市105名幼儿老师进展老师职业倦怠量表(MBI)和心理控制源量表测试,结果发现:创设良好的家庭及工作支持系统,减少压力源以及对老师进展归因训练,建立正确的y3-因方式,都将对预防和缓解幼儿老师职业倦怠感有积极作用。一问题的提出现代社会的竞争加剧,无形中给人们带来了诸多的心理压力。从业者假设不能有效缓解由各种因素所造成的工作压力,不能进展适注意理调适,就会导致消极情绪恶性循环,最终容易形成与职业亲密相关的身心耗竭一职业倦怠。国外的大量研究资料说明:职业倦怠最容易发生在助人行业的从业者身上,老师职业作为一种典型的助人行业,自然也容易产生职业倦怠现象川。而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老师,不仅负责向学生传授知识,同时还会利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自己的学生,因此其心理安康程度的好坏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到学生的安康成长,因此加强老师职业倦怠归因研究,有着重大现实意义。二理论概述1.老师职业倦怠概述职业倦怠概念的界定老师职业倦怠的定义是结合职业倦怠定义提出的,指的是老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的一种极端的心里反响,是老师伴随着长期高程度的压力体验下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2.归因归因(attribution)是人们对发惹事件内在的原因的探求,代表人们怎么认识、理解、推测和解释周围事件。关于归因的研究理论首先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海得(Heider,F,1958)提出,将成功或失败归因为内部原因(才能、努力、兴趣、态度等)和外部事件(任务难度、外部的奖励和惩罚、运气等),但却没有对这两种原因作深人地讨论和详细地说明。之后,琼斯、戴维斯和凯利等相继的扩展了归因理论,1979年韦纳将海得等人的归因理论和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有机的结合起来,从内外性、稳定性、可控性三个维度来加以考察[,〕。3.国内外关于老师职业倦怠与归因的研究1979年,美国教育协会(NEA)主席就敏锐地指出:“一种新的‘疾病’已经在折磨我们的老师了,假设不加以有效控制,它很快就会流行起来。“他所说的“流行病〞,就是职业倦怠。对老师职业倦怠的关注自此开场。而对作为个人根源的归因方式的研究也层出不穷,如认为个人相信内控点还是外控点的不同影响倦怠的产生,通过研究结果发现那些相信外在控制点的老师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Fred等对191名城市小学老师的调查研究也说明,那些外控的、对学生怀有监视主义观念的老师具有更高程度的人格解体,更强烈的低程度的个人成就感;Gold考察了老师职业倦怠与其学生的控制才能之间的关系后也发现,那些报告在学生控制方面有困难的老师更有可能感知到较高的人格解体和较低的个人成就感。"国内研究国内对于老师职业倦怠的研究相对较晚,虽然研究采用的是外国的相关量表,但其研究结果也说明:三研究方法1.老师职业倦怠量表本研究采用Maslach专门针对教育工作者编制的职业倦怠问卷(MBI一ES)量表,该量表在全球应用非常广泛,以致于被称为测量老师职业倦怠的“黄金准那么〞f3],具有很好的信、效度和跨文化的一致性,共22个题目,分为情绪衰竭(8个题目)、非人性化(6个题目)和个人成就感低落(8个题目)三个维度。采用七点计分方式,用0到6表示病症出现的频次依次增加,得分高表示偏向于该维度的病症。2_心理控制源量表选用的是内控性、有权利的别人及机遇量表(internali-ty,powerfulothers,andchancescales)测量心理控制源,该量表反映了心理控制构成中的三个不同的组成局部,其目的是描绘被试对因果关系的不同的组成局部,共24个条目,以六分制评定。3.数据统计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展统计。四结果讨论及分析幼儿老师是教育根本任务的承当者,其教育的对象是心智技能都处于开展阶段的幼儿。幼儿年龄小,对事物好模拟,他们对老师的口音、腔调、语气、表情、动作,以及待人态度和行为习惯都会进展观察,并学习模拟ral,因此幼儿老师的心理安康状况、对工作的倦怠感对一幼儿的成长都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1.创设良好家庭及支持环境,减少幼儿老师压力源本研究的数据说明,总体来说株洲市幼儿老师职业倦怠的程度并不显著,但仍有一小局部的人员存在着一定的职业倦怠感,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一样。从教龄、学历、学校体制、婚姻、所教班级、班级人数这六个人口统计学变量来看,除了学校体制与职业倦怠的三个维度不存在显著相关外,其他变量至少与职业倦怠三个因子中的一个因子存在显著的关系。从教龄看,株洲市的幼儿老师的教龄与职业倦怠的情绪衰竭、个人成就感两个因子存在着显著差异(Sig0.05),教龄为11一15年的老师职业倦怠比拟明显,根据Fessler的“老师职业开展的八阶段说〞来看,这一阶段的老师处于“生涯挫折阶段〞是职业倦怠的易发阶段:}7。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由于这一时期的幼儿老师正处于人生的中年阶段,处于事业与家庭开展的关键期,在工作外,还需要承当许多的家庭负担。因此,在家庭及工作的双重压力下更容易出现职业倦怠。从学历角度看,除了学历与个人成就感间差异不显著外,情绪衰竭、非人性化与学历都存在着显著差异。学历越高的老师,职业倦怠的程度相对较高,这可能与幼儿老师对自己的定位有关。学历越高的人员,相对而言对自我会有更高的要求,希望自己在付出和别人同样多的努力时会有更多的收获。在期望与现实不符时,那么具有更高的不稳定性,因此作好高学历幼儿老师的安抚工作,对老师队伍的稳定具有推动作用。"从婚姻状况看,以往的研究说明:未婚者的倦怠得分更高,而本研究却得出了不一样的结论:已婚老师职业倦怠感更加强烈。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已婚的老师相对于未婚的人员,需要面对更多的家庭压力。从所教的班级来看,幼儿老师所教的班级是影响幼儿老师情绪衰竭和个人成就感两个因子的重要因素,其中教小班学生的老师,职业倦怠较显著。这可能源于小班的学生年龄较小,其心智技能不成熟,但他们又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渴望探究外面的世界,因此发生危险的可能性较大,老师承当的责任也相应的增大。从班级人数看,班级人数多的老师职业倦怠程度相对较严重,这与其要承当的责任增多有关。综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