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4-单元质量评估(二)(第二单元)(40分钟60分)一、选择题(共12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为避免以权谋私,雅典的民众法庭由抽签决定,判决则由每庭的500名审判员通过秘密投票产生。在伯利克里担任首席将军的时代,他的好友菲迪亚斯曾受到民众法庭的审讯。伯利克里出庭为朋友作证,甚至在申诉时声泪俱下,但法庭仍判菲迪亚斯有罪。这表明古代雅典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贵族丧失政治特权C.民主政治达到顶峰D.权力实现分权制衡【解析】选A。由材料可知,雅典民众法庭的判决由审判员秘密投票产生,即便首席将军出庭作证也无法左右法庭的判决,这反映出当时雅典司法独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故A正确;“贵族丧失政治特权”不符合史实,故B错误;材料仅涉及伯利克里无法干预法庭审判,体现不出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故C错误;题干仅涉及雅典司法独立不受制约,体现不出分权制衡,故D错误。2.(2021·重庆模拟)阿提卡遭入侵后,雅典人责怪伯利克里。伯利克里说,“你们攻击我,因为我曾主张战争;而你们表决赞成战争,也是在攻击自己”。远征西西里失败后,雅典人攻击赞成远征的人,“好像自己没有表决赞成似的”。这说明 ()A.伯利克里反思直接民主制的弊端B.雅典直接民主易产生多数人暴政C.雅典民主缺乏群众决策约束机制D.雅典对外军事行动由执政官负责【解析】选C。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在雅典民主政治下,尽管是由民众集体作出的错误决策,但民众却只要求政治家去承担责任,而无法追究集体责任,这表明雅典民主缺乏群众决策约束机制,故C正确。材料中的伯利克里是在为自己抗辩,而不是反思,排除A;材料强调的是错误决策的责任问题,而不是“多数人暴政”问题,B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雅典军事行动的决策由公民大会作出,由十将军委员会执行,而不是执政官,D说法错误,排除。【加固训练】雅典公民大会只能讨论由五百人议事会所提出的议案,任何人若在公民大会上提出与事先准备的议案无关的其他问题,都会受到严惩。但公民大会可以有公开指控叛国或谋反罪的临时提议,这是唯一可在五百人议事会拟定议程之外讨论的议题。这说明 ()A.民主政治无制衡机制B.五百人议事会是最高权力机关C.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D.公民大会的议事内容不可改变【解析】选C。从材料中可知,公开指控叛国或谋反罪的临时提议是唯一可以在五百人议事会拟定议程之外讨论的议题,从而可知国家利益的重要性,故C正确;雅典民主政治有制衡机制,故A说法错误;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故B说法错误;从材料中可知公民大会可以讨论五百人议事会拟定议程之外的临时提议,故D错误。3.(2021年湖北适应性测试)西方学者认为,罗马人的政治智慧胜过希腊人,罗马不但能进行征服,而且还能与被征服者分享征服的成果。这说明罗马 ()A.延续希腊统治策略 B.共和政体不断完善C.扩展公民权至全境 D.宗教信仰趋于平等【解析】选C。据材料“罗马不但能进行征服,而且还能与被征服者分享征服的成果”并结合所学可知,罗马法将公民法发展为万民法,把外邦人也纳入罗马的法律中来,扩大了公民主体,扩展了公民权,故答案选C。A、B、D说法均不符合史实。【拔高训练】罗马法对债权的规定和解释是一项重要内容。它制定了解决各类债务纠纷时适用的条款,而且特别明晰地规定了契约的各种形式,以及契约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由此可见 ()A.古罗马债务现象非常严重B.法律意在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C.这是最早的社会契约思想D.古罗马法律非常重视私权的保护【解析】选D。根据材料“制定了解决各类债务纠纷时适用的条款,而且特别明晰地规定了契约的各种形式,以及契约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可知罗马法特别注重对私权的保护,故选D;罗马法注重保护私权并不能说明当时债务现象严重,排除A;罗马法对私权的保护既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但同时也维护普通公民的利益,故排除B;材料内容不能证明“最早”,排除C。【深化点拨】罗马法复兴,是指12世纪初,西欧各国先后出现的一个研究和采用罗马法的热潮。其出现不是偶然的,根本原因在于当时西欧的法律状况同商品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极不适应,而罗马法是资本主义社会以前调整商品生产者关系的最完备的法律,这一法律遗产可以满足当时西欧各国一般财产和契约关系的发展变化的需要。4.有观点认为,英国1689年《权利法案》的意义并不在于使议会获得多少新的权力,而在于明确划分了议会和国王的权力界限,使双方此后得以避免再因权限模糊而发生严重的权力冲突。这一观点 ()A.否定了英国光荣革命的资产阶级性质B.强调英国以法律确认政治权力的边界C.认为英国光荣革命后阶级矛盾已根除D.旨在论证《权利法案》的资产阶级属性【解析】选B。依据材料“明确划分了议会和国王的权力界限,使双方此后得以避免再因权限模糊而发生严重的权力冲突”说明《权利法案》为限定国王和议会之间的权力提供了法律保证,即强调英国立宪传统以法律形式确立。故答案为B;材料未体现否定了英国光荣革命的资产阶级性质,排除A;C阶级矛盾已根除说法过于绝对,排除;论证《权利法案》的资产阶级属性与材料无关,排除D。5.(2020·启东模拟)2019年英国首相约翰逊提出议会休会五周的请求,得到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批准。但是随后最高法院判决约翰逊此举违反法律,认为这是在英国“脱欧”之前的关键时期“阻止议会履行职责”,裁决要求议会上下两院议长自行决定下一步行动。这说明英国 ()A.最高法院是最高权力机关B.政府权力已经高于议会C.国王仍然掌握着行政实权D.政府方案需经议会批准【解析】选D。根据材料内容可知英国首相提出议会休会五周,但是被最高法院判决违反法律,因为按照规定政府是对议会负责的,因此政府方案要经过议会批准,故答案为D;英国最高权力机关是议会,故A错误;根据材料内容可知B错误;根据所学可知英国女王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没有实权,故C错误。6.(2020·合肥模拟)有学者认为,美国独立之初,其“国情非常特殊,更像是日后的联合国”。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理由是,美国 ()A.全国性政府有名无实B.邦联政府未获各州认可C.联邦制存在严重弊端D.各州有明显的分离倾向【解析】选A。依据材料中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联合国是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政府间国际组织。“更像是日后的联合国”指的是美国独立之初实行邦联制,邦联实际上是一个指挥加盟成员采取共同行动、协调彼此关系的政府间组织,邦联议会只是各州的一个协调机关,几乎没有实权,全国性政府有名无实,故A正确;B错误,邦联政府是当时各州意志的体现;C错误,美国独立之初实行的是邦联制,不是联邦制;D错误,美国独立之初“更像是日后的联合国”不能体现出各州具有分离倾向。【拔高训练】(2020·烟台模拟)美国具有独特的立国经验,无论是在建立邦联体制还是根据1787年宪法建立联邦体制的过程中,立国者在作出某项重大决策时,都把地方利益作为优先考虑的因素。这主要是由于 ()A.美国先有州府后有国家的特殊性B.启蒙思想在美国得到广泛传播C.对欧洲各国立国经验的批判借鉴D.美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解析】选A。美国独立之初实行的是邦联制度,中央政府软弱无力,所以在制定政策的时候不得不优先考虑地方的利益,故A正确;材料主要介绍的是美国独立之初制定政策时优先考虑地方利益,与启蒙思想传播无关,排除B;美国独立之初制定政策时优先考虑地方利益,是由其特殊的国情决定的,并非批判借鉴欧洲各国立国的经验,排除C;D表述太绝对,错误。7.(2020·南阳模拟)王希在《原则与妥协》中说:“制宪会议的代表们的目的不是建立一个流芳百世的民主政府体制,他们关心更多的是如何建立一个有效力的但又受到约束的政府。”体现美国新政府有效力的是 ()A.实行三权分立 B.实行邦联制C.实行联邦制 D.实行责任制内阁【解析】选C。根据“如何建立一个有效力的但又受到约束的政府”结合所学可知,美国制定1787年宪法,实行联邦制,建立了一个有效的但权力又受到约束的中央政府,故选C;三权分立是中央权力部门的权力制约,不符合题意,排除A;美国制定1787年宪法,废除邦联制,实行联邦制,排除B;美国没有实行责任制内阁,排除D。【拓展延伸】美国独立战争后建立起来的邦联体制,为美国民主政体的建立创造了必要前提。而邦联体制是松散的各州联合,中央政府处于软弱无力的地位,不能适应美国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需要,所以它被以中央集权为特征的联邦体制所取代,制宪会议的成功召开顺利地解决了这一问题,1787年宪法的出台,美国总统制共和制政体基本建立起来,此后美国政体即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完善。8.法国宪政之路由大革命肇始,以《人权宣言》为基准,1875年之后,宪政制度逐步得到广泛认同。法国式宪政道路的基本特征是 ()A.无成文宪法却有稳定的宪政制度B.宪法行二百年而基本体制不变C.启蒙思想影响下宪政坚决彻底D.在各种政治力量角逐中曲折前进【解析】选D。法国共和之路艰难曲折,共和制和君主制之间的斗争持续几十年,1875年国民议会以一票的微弱多数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故答案为D;法国在1791年即颁布宪法,排除A;B不符合史实,法国大革命后基本体制发生多次变化;法国宪政之路不能反映坚决彻底的特点,排除C。9.(2020·佛山模拟)出身容克阶层的俾斯麦,使用战争暴力手段,完成德国的统一,并把德国带入现代发达国家的行列。后世有史学家将其称作“白色革命家”。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A.德国统一解决了德意志民族的生存问题B.经济的工业化和思想的现代化共同发展C.国家统一的革命性和新建政体的局限性D.社会革命的进步性和工人运动的容忍性【解析】选C。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革命家”是指俾斯麦通过王朝战争完成了德国统一,推动了德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很快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白色”是指1871年宪法中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保守和不彻底,君主权力大,故C正确;A只解释了其革命性,没有解释其保守性,故排除;德国的经济工业化和思想现代化并没有共同发展,其思想是比较保守的,故B排除;德国的社会革命有一定的局限性,对工人运动是不容忍的,故D排除。10.(2020·绵阳模拟)《共产党宣言》说:“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体系……看到了阶级的对立,以及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本身中的瓦解因素的作用。但是,他们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看不到它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动。”这段话反映了 ()A.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必要性B.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必要性C.资本主义从发展到灭亡的必然性D.工人运动从自发到自觉的必然性【解析】选B。本题主要是对比分析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设想了没有剥削的理想社会,但不能指明实现这些理想的正确道路。马克思主义肯定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为工人阶级自我解放指明了正确的方向,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的转变。11.巴黎公社针对战争状态造成的粮食供应紧张问题,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解决居民食品供应,如免费向粮商提供仓库;允许商人贩卖;取消面包票;限制面包、蔬菜的价格;又如住房问题,公社颁布了关于免收三个月房租的决定和征用一切空房的法令。材料表明巴黎公社 ()A.重视改善民生B.属于社会主义革命范畴C.讲究斗争策略D.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尝试【解析】选A。巴黎公社在其存在期间,时刻不忘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采取了一系列得力措施,解决人民群众生活中的许多紧迫问题,切实维护人民的利益。材料反映了巴黎公社积极解决群众的生活问题,重视改善民生。【拔高训练】《巴黎公社公告》第44号向人们宣布:“你们是自己命运的主人。最近成立的代表机构在你们的支持下,将着手补救前政权造成的灾难:遭到破坏的工业,停顿下来的劳动,瘫痪的商业贸易,即将获得有力的推动。”这在本质上表明 ()A.巴黎公社是劳动人民的政权B.巴黎公社旨在恢复发展生产C.巴黎公社获得劳动人民支持D.巴黎公社是工商业代表机构【解析】选A。据材料“你们是自己命运的主人。最近成立的代表机构在你们的支持下,将着手补救前政权造成的灾难”可知巴黎公社代表人民的利益,是劳动人民的政权,故选A;B、C是表面现象,没有体现巴黎公社的本质,排除;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一次伟大尝试,不是工商业代表机构,排除D。12.(2021·保定模拟)十月革命后,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提高了工人和其他劳动者的地位,开始承认工会的地位和工会活动的合法化,并禁止雇用童工,取缔血汗工厂;左翼政治力量快速发展,甚至上台执政并推行某些带有社会主义性质的政策。这些改变说明 ()A.西方国家借鉴苏俄实行改革B.资本主义制度面临严重威胁C.工人地位发生了根本性变化D.十月革命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解析】选D。根据材料“提高了工人和其他劳动者的地位,开始承认工会的地位和工会活动的合法化”“甚至上台执政并推行某些带有社会主义性质的政策”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月革命之后资本主义国家吸取教训而调整了政策,说明十月革命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故D正确;题干反映的是资本主义国家从俄国革命中吸取了一定的教训,不是西方国家借鉴苏俄进行改革,A错误;题干中资本主义社会的诸多变化,不是因为资本主义制度面临严重威胁,而是从俄国革命中吸取了一些教训,故B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阶级始终是被统治阶级,其地位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故C错误。二、非选择题(第13题12分,第14题12分,共24分)13.政党政治是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材料一英国史学家刘易斯·纳米尔认为:“1760年不存在正规的政党组织,尽管流行政党名称和术语。”1714-1760年,部分辉格党人大权独揽,实行寡头政治。沃波尔主持政府工作期间,未遇到强有力的反对派,很多议员行动散漫,缺乏统一的领导机构和组织纪律,对党派活动漠不关心,使反对党投票能力大受限制。1760年乔治三世继位时,辉格党分为多个派别。19世纪30年代后,托利党和辉格党分别演变成为保守党和自由党,英国两党制度迅速形成。——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材料二1884-1932年,美国两党制发展进入了它的第二阶段。……从两大党派的内部构成和政纲性质变化上看,两党的政治倾向都在向其自身的对立方向转化。它们在竞选政纲上的重大对立和政见分歧已经缩小,甚至出现相互靠拢、渗透的“趋同”现象。……两党的趋同还表现在第三党——人民党的冲击下,出现了共和党向“保守主义政党”和民主党向“自由主义政党”演变的倾向。……于是也就引起了两党支持者的队伍发生了“对流”的现象。……1908年一位杰出的新闻记者评论说:“两党犹如两个瓶子。每个都贴着标明所盛液体的标签,但每个都是空的。”——《美国通史(第4卷)——崛起和扩张的年代1898-1929》(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世纪英国政党的特点并分析19世纪英国两党制度形成的原因。(7分)(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18世纪英国的政党政治相比,美国政党政治的特点并进行评析。(5分)【解析】第(1)题第一问,依据材料一中“行动散漫,缺乏统一的领导机构和组织纪律,对党派活动漠不关心”等信息归纳作答即可。第二问,结合所学1832年议会改革以及英国宪章运动与自由主义思想等知识归纳作答即可。第(2)题第一问特点,依据材料二中“美国两党制发展进入了它的第二阶段。……两党的政治倾向都在向其自身的对立方向转化……相互靠拢、渗透的‘趋同’现象”等信息归纳作答即可。第二问,结合所学知识从两党的阶级属性以及实行两党制的主要目的等角度作答即可。答案:(1)特点:权力制衡作用微弱;组织纪律涣散,派系庞杂。(2分)原因:工业革命时期的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政治权力;议会制度和责任制内阁的完善;无产阶级斗争(宪章运动)迫使统治集团改变和完善政治体制;自由主义、放任主义思潮盛行,助力两党展开自由竞争。(答出其中3点得5分)(2)特点:两党的政治倾向出现趋同现象。(1分)评价:两党都是垄断资产阶级的代表,意识形态无本质不同,无重大原则分歧,“趋同”说明两党无论谁获胜都不是因为纲领和政策符合人民的利益,而是由经济实力和政治手段决定的。两党目的都是维护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和经济制度,都不是全体美国人民利益的纯粹代表。(4分)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从政治宪法学的视角,我们看到一个建立在激进革命逻辑上的国家体制是非常脆弱的,单纯的革命固然可以打破一个旧体制,但难以构建一个新体制,因为这个新体制缺乏赖以立国的坚实基础。——高全喜《英国宪制中的妥协原则——以英国宪制史中的“光荣革命”为例》材料二无产阶级要掌握国家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就必须推翻资产阶级统治。但是,资产阶级与历史上的一切剥削阶级一样,绝不会自觉退出历史舞台,因此无产阶级就必须团结起来进行暴力革命,马克思、恩格斯曾在《共产党宣言》中公开宣布: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马克思、恩格斯把暴力革命看成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国家政权的根本途径和手段。——邢梅萍《社会价值变迁下对马克思暴力革命思想的再思考》依据材料,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解析】根据材料一“一个建立在激进革命逻辑上的国家体制是非常脆弱的……这个新体制缺乏赖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