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破试验大纲_第1页
爆破试验大纲_第2页
爆破试验大纲_第3页
爆破试验大纲_第4页
爆破试验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爆破试验大纲批准:审核:编写:二零一四年一月二十日TOC\o"1-5"\h\z\o"CurrentDocument". 概述 1工程概况 1工程地质 2\o"CurrentDocument".编制依据 3\o"CurrentDocument".爆破试验目的 3\o"CurrentDocument".爆破试验场地及时间 3\o"CurrentDocument".试验工艺流程及参数 4爆破试验工艺流程 4爆破参数 4爆破技术方案 5\o"CurrentDocument".试验内容与步骤 6爆破试验 6网路连接与安全警戒 9爆破安全检查 9\o"CurrentDocument".爆破试验效果评价及试验参数调整 9爆破效果 9试验参数调整 9\o"CurrentDocument".安全保证措施 10\o"CurrentDocument".试验提交成果 11\o"CurrentDocument".试验人员及机械配置 11\o"CurrentDocument".附件 12两河口水电站爆破试验大纲.概述工程概况四川省雅碧江两河口水电站大 坝为砾石土直心墙堆石坝,坝顶高程2875.00m,最大坝高295.00m,坝顶宽度为16m。砾石土心墙顶宽为 6.00m,顶高程为2874.00m;河床心墙底基座顶高程2582.00m,顺河向宽度为140.40m;心墙河床基础岩石混凝土盖板厚为 2m,在心墙与混凝土盖板之间设置1m厚的接触粘土。心墙岸坡混凝土盖板厚 1m,为防止直接接触部位产生开裂、形成渗漏通道,盖板与心墙连接处铺设水平厚度 4m的接触性粘土适应二者之间的大剪切变形;心墙部位左岸坝肩在高程 2736.50m以下开挖边坡为 1:0.8,在高程2736.50m以上开挖边坡为 1:1.45;心墙部位右岸坝肩开挖边坡为 1:1.06。右岸坝肩边坡水平开挖深度范围约 10m〜40m,清除覆盖层和强卸荷带岩体,开挖边坡总高度约为 375m。右岸坝肩心墙部位开挖边坡自大坝建基面2580m高程起至坝顶高程 2875m边坡为临时边坡,高 295m,开挖边坡为1:1.06;坝顶高程2875m以上边坡为结合右岸坝顶交通 602#隧道布置的永久边坡,高约 115m,开挖坡比为1:0.5〜1:0.75,每隔25m设置马道,马道宽度 3nl进水塔位于距坝轴线上游约 240m处的右岸岸坡上。进水塔洞脸坡高程2760.00m〜2800.00m采用垂直开挖,高程2800.00m以上田、IV、V类围岩开挖坡比分别采用 1:0.3、1:0.5、1:0.75的坡比开挖,覆盖层采用1:1的坡比开挖,每隔25m设置马道,马道宽度 3mo在2875.00m高程设5m宽的马道。洞脸后边坡最大开挖坡高约 260m。进水口引渠平台高程 2763.00m,引渠上游侧与下游侧边坡与洞脸边坡相接处均采用锥形开挖过渡。上游侧锥形开挖区最大坡高约 270m,引渠上游侧边坡最大开挖坡高约 170m。开关站与右坝肩及电站进水口联合布置在右岸, 三者边坡整体开挖1连成一片。开关站边坡按田、IV、 V类岩石分别采用1:0.3、1:0.5、1:0.75的坡比开挖,局部IV类地段按1:0.75的坡比开挖;边坡每开挖 25m高度设置一条3.0m宽的马道。开关站最大开挖坡高约 130m。工程地质一、进水口地质条件进水口附近崩坡积碎石土分布较广,岩体风化卸荷较强,裂隙较发育,软弱结构面(田、IV)虽然对开挖边坡整体稳定性不起控制作用,但结构面不利组合将影响工程边坡局部稳定,尤其是 5#〜6#压力管道附近及正坡与上游侧坡交接部位;加之 开挖坡体以IV、V类岩体为主 ,岩体卸荷松弛,设计开挖边坡较陡,边坡稳定性差,施工期应及时支护。二、右坝肩地质条件右岸坝肩自R号勘探线,下游至VI号勘探线,整个坡段顺河长度558m,边坡总^体呈 SN走向,倾向E,总体坡度约40〜50°。坡体呈沟梁相间的地貌,从上游至下游依次发育 4#、5#、6#、7#等小冲沟(干沟)。右坝肩边坡主要由三叠系上统两河口组下段(T3lh1)及中段(T3lh2)地层组成,具岩性以变质粉砂岩、 粉砂质板岩向下游渐变为粉砂质板岩夹绢云母板岩及粉砂质板岩与绢云母板岩立层。 岩层产状为N60〜750W/S怔60〜75°,与河流近垂直相交。 其中心墙一带下部边坡由两河口组中段第二层(T3lh2(2))组成,中上部边坡由两河口组中段 T3lh2(2)、T3lh2(3)及T3lh2(4)层组成,T3lh2(2)以变质粉砂岩为主, T3lh2(3)、T3lh2(4)以粉砂岩板岩为主。斜坡区基岩大多裸露,坡面局部可见薄层坡残积物,冲沟内崩坡积分布较广。三、开关站地质条件内侧边坡与自然斜坡的变形破坏模式相似,其变形破坏方式主要为局部滑塌破坏。f16-3、f18-5、f18-3、f32-8等顺坡小断层及倾坡外长大裂隙对边坡局部稳定不利;由f18-01(N7O0E/SE/63°)和f18-07(N8O0W/NE80° )两组软弱结构面不利组合形成潜在不稳定楔体,及时加强锚固。坡体IV、V类岩体卸荷松弛,设计开挖边坡较陡,开挖边坡局部稳定性较差 〜差,及时加强支护。下游侧坡的变形主要沿岩层面或板理面发生倾倒拉裂变形,其稳定性主要受层面裂隙及板理面发育程度的控制,施工过程中应及时支护。依据PD16、PD18及PD32平碉勘探分析认为本边坡中上部倾坡外中缓倾角软弱结构面存在的可能性较大,为确保工程边坡安全,施工期应控制爆破并及时支护,加强监测,若发现倾坡外中缓倾角软弱结构面应及时加强锚固。.编制依据(1)《右坝肩2875m高程以上边坡开挖及支护图》{(1/5~5/5)(CD117SG-413-1(1)~(5))};(2)《电站进水口4#进水口轴线上游2875m高程以上边坡开挖及支护图》{(1/4~4/4)(CD117SG-431-1(1) ~(4)};(3)雅碧江两河口水电站开挖工程I标施工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4)《水电水利工程爆破施工技术规范》 DL/T5135-2001;(5)《水工建筑物岩石基础开挖工程施工技术规范》 DL/T5389-2007;(6)《爆破安全规程》 GB6722-2003;(7)结合以往土石方开挖施工中的经验爆破参数。.爆破试验目的(1)验证爆破材料性能;(2)验证梯段爆破孔孔径、间排距、爆破单耗等参数;(3)验证双聚能预裂爆破孔孔径、间距、线装药密度以及爆后预裂面平整度。.爆破试验场地及时间根据现场实际工程地质情况,试验场地分别选在右坝肩及进水口设计开挖范围线内,右坝肩试验场地选在坝顶 2875m高程至2890m高程范围,场地大小:长约 18m(上下游向)、宽约8m(临空面向设计坡面);进水口试验场地选在 4#进水口上游2925m高程至2940m高程范围,场地大小:长约22m(上下游向)、宽约8m(临空面向设计坡面)。试验场地根据现场开挖平台情况可适当调整,各个爆破试验类型选择其具有代表性的岩层和主要的设计边坡进行。根据进度计划,爆破试验时间为 2014年1月21日〜2014年1月28日。.试验工艺流程及参数爆破试验工艺流程爆破试验工艺流程:试验内容涉及、审批-现场标识、钻孔、检查-装药-堵塞-连网-检查记录-起爆-弃渣拉运-爆破试验结果分析f提供修正后的爆破试验设计-下一循环-最优爆破参数确定。爆破参数爆破参数主要包括炸药及装药结构、爆破间距、钻孔深度、起爆顺序、抵抗线、岩石坚硬程度等。 ^炸药本工程主要采用粉状乳化炸药、乳化炸药药卷(小32和665)。起爆材料的选择起爆材料根据作业环境并确保安全的环境下进行选择。雷管选用非电毫秒雷管(MS1〜MS0脚线7〜15米);导爆索采用普通导爆索。装药结构预裂爆破采用双聚能预裂爆破,双聚能预裂爆破采用在特制的双聚能槽管内安装粉状乳化炸药,即连续装药,对于炮孔则是完全不耦合连续装药。底部加强装药采用小 32mm药卷捆绑在无聚能槽的两侧。梯段爆破采用不耦合连续装药。孔排距(1)预裂孔间距和抵抗线:根据施工部位和岩石情况,双聚能预裂孔间距选在1.5〜2.5m,最小抵抗线2.0〜3.0m。(2)爆破孔间排距:爆破孔间排距不能太大,一般稍大 于预裂孔抵抗线厚为2.0〜4.0m。钻孔深度在一般情况下,炮孔越深装药量越大;反之,装药量相应减少。通常炮孔深度不易过浅,原因是炮孔较浅时,炸药的爆生气体很容易从炮孔释放出来,只能多装药才能达到预期效果,造成了炸药量的浪费,同时也对建基面和围岩稳定不利。对此,钻孔深度采用中、深孔爆破( 6〜10m)o炸药的单耗根据已有的经验及本工程地质资料,炸药的单位耗药量0.35〜_ , 30.45kg/m。起爆顺序除预裂爆破为边坡预裂孔先于缓冲孔起爆外,其他均为自外向内依次起爆各段爆破孔,起爆顺序采用 MS1〜5段非电毫秒延期导爆索进行延时起爆。爆破技术方案预裂爆破本工程边坡预裂爆破从强风化到弱风化层均有使用,边坡坡比有1:0.3、:0.5、1:0.75等多种,选取具有代表性的1:0.5、1:0.75坡比进行爆破设计。双聚能预裂爆破参数:(1)孔径:D=100mm(2)孑UE:a=150cm、200cm、250cm;(3)孔深:根据台阶高度确定,按 12〜13m控制;(4)线装药密度: q=430〜450g/m;(5)炸药直径:底部加强装药 d=32mm(6)堵塞段长度: 120〜150cm;

(7)装药结构:双聚能预裂爆破综合技术是采用特制的双聚能槽管自身连续装药,对于炮孔则是完全不耦合连续装药。底部加强装药采用①32mm药卷捆绑在无聚能槽的两侧。双聚能预裂爆破设计详见附图 1〜2。梯段爆破右坝肩、进水口及开关站石方开挖主要采用梯段爆破分层开挖,液压钻梯段爆破参数为:(1)孔径:D=90mrrr110mm(2)孔距:3.0m〜4.0m;(3)排距:2.5m〜3.0m;(4)超深:0.5m〜0.8m;(5)最小抵抗线: W=(25〜35)dd:药卷直径65mm(6)梯段高度:6〜10m;(7)钻孔角度:59〜75度;(8)堵塞长度:2.5〜3.0m;(9)炸药单耗: 0.35kg/m3〜0.45kg/m3;(10)起爆网络:塑料导爆管毫秒微差复式起爆网络;(11)起爆方式:一字型起爆。缓冲孔爆破参数缓冲孔根据爆破规模及地质条件的需要设置1〜2缓冲孔根据爆破规模及地质条件的需要设置1〜2排,孔距控制在1.2〜1.2〜2.0m,缓冲孔距光面(预裂)爆破孔距离为120〜150cm,与光爆孔(预裂孔)平行布置,装药量(单耗)为主爆孔的60%〜70%(预裂孔)平行布置,装药量(单耗)为主爆孔的60%〜70%&右。.试验内容与步骤爆破试验试验准备对选择的试验场地进行必要的整平等处理,以满足试验机械及钻孔样架布置的需要。然后根据爆破设计钻孔角度进行预裂孔、缓冲孔钻孔样架的安装及固定。布孔与钻孔按爆破设计对孔距、排距进行测量放样,并做好导向,钻孔时要确保孔位、方向、倾斜角和孔深。对台阶面边缘的孔,要特别注意抵抗线不要过小,以防抵抗线方向出现飞石。对于由于上次放炮遗留的炮根,必须在爆破前处理干净,以防影响爆破效果。预裂孔和缓冲孔采用潜孔钻造孔,梯段爆破孔采用液压钻或潜孔钻造孔。每孔钻完后,首先将岩石粉吹干净,然后从孔中把钻杆提升到孔口上,这时不要移动钻机,由技术人员及时对孔深进行检验,如达不到设计深度要求应及时补钻。经验收合格的孔,必须及时用材料将孔口堵塞,防止堵孔。装药与堵塞装药前验孔装药之前,一是测量孔深,对于深度达不到要求或超深的孔均要进行处理,深度不够时,多是由于孔内浮渣过厚导致,使用高压风进行吹孔,达到要求后,方可装药,对于深度超深的孔,应用钻孔石屑进行回填处理。二是有无塌孔,有塌孔的孔位一般均是由于孔口岩石不好,或上一层次爆破对底部影响较深所致而在钻孔后导致在装药前发生塌孔现象,故由于塌孔而发生堵塞时,堵塞段均位于孔口附近,易于处理,处理可用人工使用炮杆直接处理的方式,对于堵塞部位较深时,炮杆难以够到时,可采用钻机进行处理。由于炸药一般密度相对较小,对于孔内有水的炮孔,也应采用高压风将积水吹出,吹完后,及时组织装药。装药作业(1)预裂孔装药双聚能预裂孔采用特制的双聚能管连续装药,炸药采用粉状乳化炸药,装药可在现场或室内进行。装药前先搭设高约 2m的装药平台,同时准备好电子秤、漏斗等。准备工作做好后即可开始装药。先在聚能管一端采用普通乳化炸药封堵10〜20cm,然后从另一端用漏斗装入粉状炸药,炸药装入前先用电子秤进行称量,每根聚能管(3.0m)装药1290〜1350g。称量好的炸药全部装入聚能管后,采用普通乳化炸药进行封堵。准备装药前按照双聚能试验孔数、孔深等确定需要装药的聚能管数,装完需要的数量后即可进行拼装。拼接前根据各孔孔深及封堵段长度计算好需要的聚能管根数,逐个孔进行拼接。先将导爆索穿过孔内对中环将一端插入第一根聚能管内,然后将导爆索沿聚能管短半轴侧紧贴聚能管外壁用胶带固定好。第一根聚能管底部1m范围内外壁用7根①32药卷加强装药,最底部两根对称布置,其余5根在两侧错开布置,药卷采用胶带固定在聚能管短半轴两侧。两节聚能管相接处先在前一根套上孔内对中环,然后用约 12cm套管将两节聚能管连接在一起,用胶带将两节聚能管、孔内对中环和套管固定住。如此依次将各节聚能管连接起来,最后将灌满钻孔石屑的堵塞段聚能管连接起来。聚能管可在预裂孔口拼接,边拼接边缓慢放入预裂孔中,其长半轴与预裂面大致平行。(2)缓冲孔装药缓冲孔采用①65药卷间隔装药,底部不加强,装药方法同梯段孔。(3)主爆孔装药根据主爆孔单孔药量、拟采用炸药规格(① 65~090药卷)和孔深,计算出主爆孔总堵塞长度。当总堵塞长度不超过药包作用半径时,采用孔内连续装药,孔口堵塞;当总堵塞长度大于药包作用半径时,采用分段问隔装药,由于梯段高度在 12m以内,不足以分多段装药,因此将总装药长度一分为二。孔口堵塞段按照不大于主爆孔排距控制,总堵塞段减去孔口堵塞段剩余堵塞段作段问间隔段。同一段内药包连续布置,段问问隔段和孔口堵塞段采用钻孔石屑堵塞。炮孔堵塞(1)双聚能预裂孔8双聚能预裂孔炮孔堵塞分聚能管内堵塞和聚能管外堵塞,聚能管内堵塞采用聚能管内装填钻孔石屑,然后堵塞段与装药段连接处的孔内对中环上部在放入预裂孔前用纸卷或塑料袋缠绕,然后缓慢放下。最后在孔口堵塞段上套上孔口对中环。在全部预裂孔装药完成后,从两端拉直线,通过孔口对中环对聚能管长短半轴位置进行微调,确保全部预裂孔孔口对中环缺口在一条直线上。位置调整好后,对聚能管外封堵段进行石屑封堵。网路连接与安全警戒当使用导爆管非电起爆系统进行孔内外控制微差起爆时,连线时切忌脚踩磕碰。为保障网路准爆,采取双个雷管双根导爆管。放炮之前,人员及机械撤离到安全区,要设置安全警戒哨。爆破安全检查爆破之后,暂不要立即解除警戒,而要到现场查看,如发现哑炮,及时处理。.爆破试验效果评价及试验参数调整爆破效果(1)预裂面平整度和半孔率达到有关规范的要求;(2)底部没有难以挖掘的残留岩梗。试验参数调整根据实验的爆破效果进行调整。(1)从预裂面平整度分析若爆后相邻两孔之间有残留掩体,则适当调小预裂孔间距;若爆后相邻两孔之间有凹陷现象,满足不了平整度要求,则适当增大预裂孔间距;若爆后平整度满足要求,则沿用本次试验爆破参数。(2)从预裂孔残留孔进行分析若残留半孔率低,孔壁有明显的爆震裂隙,则适当调小预裂孔的线装药密度;若残留半孔率达到要求,且孔壁无明显的爆震裂隙,则沿用本次试验爆破参数。在施工中以本次爆破参数为基础,根据现场实际地质条件和本工程要求进行调整和优化。.安全保证措施爆破安全管理严格按照《水电水利工程爆破施工技术规范》DL/T5135-2001和《爆破安全规程》 GB6722-2003执行。一、爆破安全距离为充分保证人员及设备的安全,人员警戒距离至少 200m。确定炮区的危险区,并采取有效的措施避免人、畜、建筑物受到破坏。在爆破安全警戒范围内,设立警戒标志,且有专人警戒,严禁人员在爆破时进入危险区。二、控制爆破飞石的措施(1)选择合理的施工顺序和开挖方法,改变临空面方向;(2)精心设计,选择合理的爆破参数。三、火工材料安全管理(1)炸药采购:炸药管理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或业主相关文件执行。(2)爆破材料领退由材料员严格按照领退手续进行,炸药由机电物资科派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