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土木工程十一条质量通病防治-正循环成孔灌注桩_第1页
2022年土木工程十一条质量通病防治-正循环成孔灌注桩_第2页
2022年土木工程十一条质量通病防治-正循环成孔灌注桩_第3页
2022年土木工程十一条质量通病防治-正循环成孔灌注桩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十一条质量通病防治:正循环成孔灌注桩导读:应急措施1.坍孔和缩孔:钻孔灌注桩施工大多在第四纪松散地层中施工,因此坍孔是灌注桩施工中最为常见的事故。(1)事故前的征兆钻孔施工中发生坍孔和缩孔,一般说并不是突然发生的。发生前多少有一些预兆。如护筒内水位骤

应急措施

1.坍孔和缩孔:

钻孔灌注桩施工大多在第四纪松散地层中施工,因此坍孔是灌注桩施工中最为常见的事故。

(1)事故前的征兆

钻孔施工中发生坍孔和缩孔,一般说并不是突然发生的。发生前多少有一些预兆。如护筒内水位突然下降:护筒处有泥浆冒出;钻进过程中钻具回转阻力增大;泥浆比重增大(旋挖钻进时不易觉察)等。

(2)事故缘由:

①冲洗液选择不当;

②护筒埋设不当;

③水头压力小。

(3)预防措施

①除粘土层外,其它地层应用与之相适应的泥浆护壁钻进。

②护筒应埋置适合护筒放置的地层,四周用粘士捣实,埋置位置应与孔位同心。

③松散的粉砂层钻进时,应适当掌握进尺速度,若以快速通过势必适得其反。

④终孔后,作灌注砼的预备工作时,仍应保证足够的补水量。

⑤钻头外径不小于设计桩径,并应常常核验钻头直径,防止消失缩径。

(4)事故处理

如发生缩孔,应实行如下措施:掌握钻进速度,低速钻进,采纳反复扫孔的方法或加大钻头直径的方法。

一旦发觉坍孔,应马上临时停止钻进,查明坍孔孔段位置后准时处理,处理方法通常是,当坍孔尚不严峻时,可增大泥浆

粘度、比重及孔内水头高度,同时以慢转轻压试钻一般时间;假如发觉坍孔连续加重,则应停钻用粘士进行回填(一般填至坍孔位置1.5m以上,严峻坍孔则应全孔回填),分段捣实后,再重新钻进。

2.卡钻:

由于构成孔壁的岩士因被钻穿失去原来的平稳往往处于不稳定状态,特殊是孔壁暴露面较大,在接近地表的风积层、冲积层、砂砾层、卵砾层以及埋藏较深裂隙破裂带,受冲洗液的浸泡、冲刷、钻具回转时的震惊撞击等因素的影响,使孔壁掉块、坍塌等造成卡钻事故的发生。

一旦发生卡钻事故,首先不能惊慌,应摸清卡钻位置和类型,然后依据不怜悯况详细对待。

3.埋钻:

埋钻事故一般发生在坍孔、卡钻、主绳断裂等事故发生之后,埋钻事故一般属于重大事故,应予以杜绝。

(l)缘由

①泥浆性能与地层要求不合适,产生坍孔事故后发生埋钻;

②卡钻主绳索断裂等事故处理时间太长,产生大量沉淀所引起的埋钻。

(2)处理方法

依据不同的埋钻类型采纳不同的方法。

①气举松动法:依据气举反循环工作原理将埋钻的坍塌物及沉淀物等吸出孔外,从而清除埋钻物。

②帮助提升法:当埋钻不太严峻的状况下,采纳吊车等帮助提升工具将被埋钻头直接提到孔外。

③钻孔排渣法:当埋钻特别严峻的状况下,在事故孔旁钻一个或多个引孔,

松动埋钻物,并将其提到孔外。

4.孔斜:

产生孔斜的缘由是钻进松散地层中遇有较大的圆滑孤石或探头石将钻具挤离钻孔轴线,钻具由软地层进入硬地层或径粒差别太大的砂砾层时,钻头所受阻力不均,导致钻具偏斜,造成孔斜。或者钻机位置发生串动或底座产生局部下沉使钻孔倾斜。

预防措施:

①用好泥浆,保持孔壁稳定;

②放慢钻进速度;

③加固钻机底座,提高地耐力。

④采纳导向性好,桅杆刚性强的旋挖钻机进行施工。

5.漏浆:

漏浆事故的发生主要与地下水位和泥浆的性能有关,假如发生大裂隙漏浆,

应采纳回填的方法处理,稍微漏浆则应调整泥浆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