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课件_第1页
心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课件_第2页
心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课件_第3页
心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课件_第4页
心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心血管系统疾病Diseaseofcardiovascularsystem1第六章心血管系统疾病1心血管系统:心脏、动脉、毛细血管、静脉2心血管系统:2心血管系统疾病——

先天性:心血管畸形

后天性:

心脏:风湿性心脏病、感染性心内膜炎、心瓣膜病、心包炎、心肌炎、心肌病血管:高血压病、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心脏: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肺心病……3心血管系统疾病——3动脉分类:据管径大小大动脉:主A、髂A、无名A、颈总A、锁骨下A等中动脉:心冠状A、脑底A、四肢A、肾A

细小动脉:

小动脉:肾小叶间A、弓形A、脑内小A……

细动脉:肾小球入球A、脾中央A……4动脉分类:据管径大小大动脉:主A、髂A、无名A、颈总A、锁骨组织学:三层内膜:内皮细胞,少量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少许平滑肌中膜:平滑肌,夹有弹性纤维、胶原纤维,大A主要为弹性纤维外膜:结缔组织5组织学:三层5大动脉—弹力动脉6大动脉—弹力动脉6中、小动脉7中、小动脉7细动脉8细动脉8动脉硬化

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动脉粥样硬化细动脉硬化—高血压病动脉中层钙化9动脉硬化动脉管壁增厚变硬9

第一节动脉粥样硬化

(AtherosclerosisAS)

动脉内膜脂质沉积内膜灶状纤维化粥样斑块形成动脉管壁增厚失去弹性及管腔狭窄相应组织、器官缺血、缺氧和坏死中、老年人10

第一节动脉粥样硬化

(AtherosclerosisA

病因及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明了

危险因素:高脂血症:AS病变中沉积的脂质来源于血浆脂质高血压:可能与造成内膜损伤有关吸烟:血液中一氧化碳增高→内皮损伤激活凝血因子Ⅷ及某些致突变物质使平滑肌增生性别:雌激素可改善内皮细胞功能,降低血胆固醇水平糖尿病:患者血中甘油三酯、VLDL水平显著增高促使LDL氧化遗传因素:家族聚集倾向基因突变导致LDL极度升高

11病因及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明了11发生机制学说:脂质渗入学说损伤反应学说单克隆学说病灶内平滑肌的增生为单克隆性犹如良性肿瘤其他12发生机制学说:12一、基本病变

主要累及大、中动脉,在其内膜形成斑块正常动脉内膜动脉粥样硬化13一、基本病变正常动脉内膜动脉粥样硬化13(一)脂纹(fattystreak):早期病变

肉眼:14(一)脂纹(fattystreak):早期病变肉M:病灶内多量泡沫细胞,胞质内富含脂质

15M:病灶内多量泡沫细胞,胞质内富含脂质15

泡沫细胞的来源:血液单核细胞动脉平滑肌细胞摄取LDL→泡沫细胞16泡沫细胞的来源:血液单核细胞动脉平滑肌细胞摄取LDL→泡沫泡沫细胞17泡沫细胞17(二)纤维斑块(fibrousplaque)

平滑肌细胞增生产生大量胶原纤维覆盖于内膜表面而脂质被埋于深层,形成突出于内膜表面的斑块。

G:隆起于内膜表面,瓷白色,蜡滴状18(二)纤维斑块(fibrousplaque)18M:表层:为纤维帽(平滑肌细胞、胶原纤维)

深层:平滑肌细胞、巨噬细胞、泡沫细胞、细胞外基质19M:19

G:大小不一,1-1.5cm黄色或灰黄色,突出于内膜面。切面:斑块表面为纤维帽,深层为黄色粥糜样物质。(三)粥样斑块(Atheromatousplaque)粥瘤(atheroma)

斑块深层细胞坏死崩解+病灶内脂质→粥样物质20G:大小不一,1-1.5cm黄色或灰黄色,突出于内膜面。粥样斑块21粥样斑块21中等大小动脉管壁偏心性增厚,腔小

22中等大小动脉管壁偏心性增厚,腔小22镜下:23镜下:231.斑块内出血:管腔急性阻塞(四)复合性病变(complicatedlesion)241.斑块内出血:管腔急性阻塞(四)复合性病变(complic2.斑块破裂粥样溃疡

粥样物质进血流——栓塞

252.斑块破裂粥样溃疡253.血栓形成:加重管腔狭窄,甚至闭塞,血栓栓塞263.血栓形成:264.钙化硬、脆,易破裂274.钙化硬、脆,易破裂275.动脉瘤(aneurysm)形成:

中膜萎缩弹性减弱,局限性扩张破裂可致大出血285.动脉瘤(aneurysm)形成:286.血管管腔狭窄:相应组织器官缺血296.血管管腔狭窄:相应组织器官缺血29

(一)主动脉粥样硬化好发部位:主动脉后壁及分支开口处

病变:

二.主要动脉的病变30(一)主动脉粥样硬化病动脉瘤31动脉瘤31(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32(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32

(三)脑动脉粥样硬化好发部位:颈内动脉起始部基底动脉大脑中动脉及大脑动脉环病变:33(三)脑动脉粥样硬化33后果:脑萎缩、脑软化、动脉瘤破裂脑出血34后果:34

(四)肾动脉粥样硬化好发部位:肾动脉主干及其主要分支(叶间动脉、弓形动脉)

动脉粥样硬化性固缩肾35动脉粥样硬化性固缩肾35(五)四肢动脉粥样硬化

好发部位:下肢动脉后果:较大血管严重病变致间歇性跛行,肌肉萎缩,坏疽36(五)四肢动脉粥样硬化36第二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

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37第二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

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

(coronaryatherosclerosis)(一)好发部位左前降支上1/3右冠状动脉主干左主干左旋支3838(二)病理变化

G:管壁偏心性增厚,管腔狭窄,分级Ⅰ——Ⅳ级

M:同基本病变39(二)病理变化39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导致心肌缺血的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痉挛、炎症性冠状动脉痉挛40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冠心病40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心病的临床病理类型: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肌硬化

冠状动脉性猝死

4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41(一).心绞痛(anginapectoris)

心绞痛是心肌急性短暂性缺血、缺氧所造成的以胸痛为特点的临床综合征。42(一).心绞痛(anginapectoris)

由于冠状动脉血流中断导致心肌严重、持续的缺血而引起的局部心肌坏死。(二).心肌梗死(Myocardialinfarction)43由于冠状动脉血流中断导致心肌严重、持续的缺血1、心肌梗死的部位

左室前壁、心尖部及室间隔前2/3——左前降支阻塞,约50%

左室后壁、室间隔后1/3及右室大部——右冠状动脉主干阻塞,约25%

左室侧壁———左旋支

441、心肌梗死的部位442、病理变化:G:贫血性梗死M:凝固性坏死452、病理变化:453、类型心内膜下心肌梗死病变主要累及心内膜下的心肌即心腔侧1/3的心肌。透壁心肌梗死也称为区域性心肌梗死。病变累及心室壁全层或至少2/3厚度的心肌。463、类型464、心肌梗死的合并症①心力衰竭内膜下心肌梗死累及二尖瓣乳头肌,造成二尖瓣关闭不全→急性左心衰竭透壁性梗死心肌收缩力明显减弱

474、心肌梗死的合并症47②心脏破裂梗死部位心肌溶解软化见于:心室壁游离缘室间隔乳头肌48②心脏破裂48心脏破裂49心脏破裂49乳头肌断裂50乳头肌断裂50

③室壁瘤

梗死区坏死组织或疤痕组织在左心室内血液压力作用下向外膨出而成,多发生于梗死愈合期,也可发生于急性期。

51③室壁瘤51ventricularaneurysm52ventricularaneurysm52④附壁血栓形成53④附壁血栓形成53⑤心源性休克,大面积梗死⑥心肌梗死后综合征,急性心包炎坏死累及心外膜⑦心律失常,传导束受累54⑤心源性休克,大面积梗死543.心肌纤维化(myocardialfibrosis)

中-重度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时,管腔狭窄,造成心肌长期慢性缺血缺氧,多灶性陈旧性心肌梗死灶或疤痕灶。收缩功能减退,出现顽固性心力衰竭。553.心肌纤维化(myocardialfibrosis)4.冠状动脉性猝死

冠状动脉性猝死的发生是由于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痉挛或栓塞,导致心肌急性缺血,造成局部电生理紊乱,引起暂时的严重心率失常所致。有些患者可能就要发生心肌梗死但梗死尚未形成,患者已经死亡。564.冠状动脉性猝死冠状动脉性猝死的发生是由于病例

男性,62岁,退休工人,在某单位做夜间工地看护员。某夜,怀疑有人偷窃而追赶,后突然倒地,待其他同事到达后发现其已死亡。报警。解剖尸体发现:57病例57help!!!58help!!!58第六章心血管系统疾病Diseaseofcardiovascularsystem59第六章心血管系统疾病1心血管系统:心脏、动脉、毛细血管、静脉60心血管系统:2心血管系统疾病——

先天性:心血管畸形

后天性:

心脏:风湿性心脏病、感染性心内膜炎、心瓣膜病、心包炎、心肌炎、心肌病血管:高血压病、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心脏: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肺心病……61心血管系统疾病——3动脉分类:据管径大小大动脉:主A、髂A、无名A、颈总A、锁骨下A等中动脉:心冠状A、脑底A、四肢A、肾A

细小动脉:

小动脉:肾小叶间A、弓形A、脑内小A……

细动脉:肾小球入球A、脾中央A……62动脉分类:据管径大小大动脉:主A、髂A、无名A、颈总A、锁骨组织学:三层内膜:内皮细胞,少量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少许平滑肌中膜:平滑肌,夹有弹性纤维、胶原纤维,大A主要为弹性纤维外膜:结缔组织63组织学:三层5大动脉—弹力动脉64大动脉—弹力动脉6中、小动脉65中、小动脉7细动脉66细动脉8动脉硬化

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动脉粥样硬化细动脉硬化—高血压病动脉中层钙化67动脉硬化动脉管壁增厚变硬9

第一节动脉粥样硬化

(AtherosclerosisAS)

动脉内膜脂质沉积内膜灶状纤维化粥样斑块形成动脉管壁增厚失去弹性及管腔狭窄相应组织、器官缺血、缺氧和坏死中、老年人68

第一节动脉粥样硬化

(AtherosclerosisA

病因及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明了

危险因素:高脂血症:AS病变中沉积的脂质来源于血浆脂质高血压:可能与造成内膜损伤有关吸烟:血液中一氧化碳增高→内皮损伤激活凝血因子Ⅷ及某些致突变物质使平滑肌增生性别:雌激素可改善内皮细胞功能,降低血胆固醇水平糖尿病:患者血中甘油三酯、VLDL水平显著增高促使LDL氧化遗传因素:家族聚集倾向基因突变导致LDL极度升高

69病因及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明了11发生机制学说:脂质渗入学说损伤反应学说单克隆学说病灶内平滑肌的增生为单克隆性犹如良性肿瘤其他70发生机制学说:12一、基本病变

主要累及大、中动脉,在其内膜形成斑块正常动脉内膜动脉粥样硬化71一、基本病变正常动脉内膜动脉粥样硬化13(一)脂纹(fattystreak):早期病变

肉眼:72(一)脂纹(fattystreak):早期病变肉M:病灶内多量泡沫细胞,胞质内富含脂质

73M:病灶内多量泡沫细胞,胞质内富含脂质15

泡沫细胞的来源:血液单核细胞动脉平滑肌细胞摄取LDL→泡沫细胞74泡沫细胞的来源:血液单核细胞动脉平滑肌细胞摄取LDL→泡沫泡沫细胞75泡沫细胞17(二)纤维斑块(fibrousplaque)

平滑肌细胞增生产生大量胶原纤维覆盖于内膜表面而脂质被埋于深层,形成突出于内膜表面的斑块。

G:隆起于内膜表面,瓷白色,蜡滴状76(二)纤维斑块(fibrousplaque)18M:表层:为纤维帽(平滑肌细胞、胶原纤维)

深层:平滑肌细胞、巨噬细胞、泡沫细胞、细胞外基质77M:19

G:大小不一,1-1.5cm黄色或灰黄色,突出于内膜面。切面:斑块表面为纤维帽,深层为黄色粥糜样物质。(三)粥样斑块(Atheromatousplaque)粥瘤(atheroma)

斑块深层细胞坏死崩解+病灶内脂质→粥样物质78G:大小不一,1-1.5cm黄色或灰黄色,突出于内膜面。粥样斑块79粥样斑块21中等大小动脉管壁偏心性增厚,腔小

80中等大小动脉管壁偏心性增厚,腔小22镜下:81镜下:231.斑块内出血:管腔急性阻塞(四)复合性病变(complicatedlesion)821.斑块内出血:管腔急性阻塞(四)复合性病变(complic2.斑块破裂粥样溃疡

粥样物质进血流——栓塞

832.斑块破裂粥样溃疡253.血栓形成:加重管腔狭窄,甚至闭塞,血栓栓塞843.血栓形成:264.钙化硬、脆,易破裂854.钙化硬、脆,易破裂275.动脉瘤(aneurysm)形成:

中膜萎缩弹性减弱,局限性扩张破裂可致大出血865.动脉瘤(aneurysm)形成:286.血管管腔狭窄:相应组织器官缺血876.血管管腔狭窄:相应组织器官缺血29

(一)主动脉粥样硬化好发部位:主动脉后壁及分支开口处

病变:

二.主要动脉的病变88(一)主动脉粥样硬化病动脉瘤89动脉瘤31(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90(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32

(三)脑动脉粥样硬化好发部位:颈内动脉起始部基底动脉大脑中动脉及大脑动脉环病变:91(三)脑动脉粥样硬化33后果:脑萎缩、脑软化、动脉瘤破裂脑出血92后果:34

(四)肾动脉粥样硬化好发部位:肾动脉主干及其主要分支(叶间动脉、弓形动脉)

动脉粥样硬化性固缩肾93动脉粥样硬化性固缩肾35(五)四肢动脉粥样硬化

好发部位:下肢动脉后果:较大血管严重病变致间歇性跛行,肌肉萎缩,坏疽94(五)四肢动脉粥样硬化36第二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

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95第二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

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

(coronaryatherosclerosis)(一)好发部位左前降支上1/3右冠状动脉主干左主干左旋支9638(二)病理变化

G:管壁偏心性增厚,管腔狭窄,分级Ⅰ——Ⅳ级

M:同基本病变97(二)病理变化39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导致心肌缺血的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痉挛、炎症性冠状动脉痉挛98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冠心病40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心病的临床病理类型: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肌硬化

冠状动脉性猝死

99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41(一).心绞痛(anginapectoris)

心绞痛是心肌急性短暂性缺血、缺氧所造成的以胸痛为特点的临床综合征。100(一).心绞痛(anginapectoris)

由于冠状动脉血流中断导致心肌严重、持续的缺血而引起的局部心肌坏死。(二).心肌梗死(Myocardialinfarction)101由于冠状动脉血流中断导致心肌严重、持续的缺血1、心肌梗死的部位

左室前壁、心尖部及室间隔前2/3——左前降支阻塞,约50%

左室后壁、室间隔后1/3及右室大部——右冠状动脉主干阻塞,约25%

左室侧壁———左旋支

1021、心肌梗死的部位442、病理变化:G:贫血性梗死M:凝固性坏死1032、病理变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