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光伏设备行业分析_第1页
2022年光伏设备行业分析_第2页
2022年光伏设备行业分析_第3页
2022年光伏设备行业分析_第4页
2022年光伏设备行业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光伏设备行业分析硅片设备:硅片龙头开启扩产潮,大尺寸&薄片化&N型硅片拉长设备景气周期收入利润高增,行业规模逐年扩大硅片设备环节,我们选取的标的为晶盛机电、高测股份、连城数控。收入端:行业2022年H1营收合计69亿元,同比+87%。利润端:行业2022年H1归母净利润为16亿元,同比+92%。硅片设备行业收入利润一直保持正向增长,且自2019年出清531的不利影响之后,行业一直保持较快增速,主要系:(1)下游光伏装机增长带来新增设备需求:2021年国内新增装机量54.88GW,同比+14%;全球新增装机量160GW,同比+26%。随平价上网渐进,补贴政策影响逐步消退,减排目标成为光伏装机增长的长期驱动力,我们预计未来三年新增装机量复合增长率30%。(2)技术迭代下存量设备更新带来的替换需求:除了大尺寸变革外,硅片环节的技术变革还体现在薄片化、N型化方面:薄片化带来切片机的更新需求,N型单晶炉将向少子寿命更高和含氧量更低的方向发展。硅片环节的技术变革继续拉长硅片设备的景气周期。盈利能力逐步提升,规模效应下控费能力优异2018年-2019年,硅片设备行业的盈利能力有所下降,主要系2018年531影响所致。2019年以来,行业毛利率稳步提升,2022H1硅片设备行业毛利率为37%,同比+1pct,归母净利率达23%,同比+1pct,主要系降本为光伏行业主旋律之一,下游客户选择最好的设备帮助自身降本,因此龙头设备商议价能力提升&市占率提高,导致行业盈利呈上升趋势。行业整体期间费用率控制良好,2022H1行业平均期间费用率为12%,同比-1.3pct。2022H1经营活动现金流为负,为前期备货所致2019Q2至2021年底,除2020Q4外,硅片设备行业的经营性净现金流均为正,行业现金流充足,经营质量良好。2022H1行业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为-1.7亿元,我们认为主要为设备公司订单饱满,需前期大量备货支出较多所致。硅片环节2020-2022年年均设备需求300亿元硅片环节新增设备需求:光伏平价时代来临,下游装机快速增长催生硅片端扩产需求。根据扩产规划的不完全统计,我们预计硅片厂2020-2022年年均新增硅片产能约150GW,对应2020-2022年年均新增设备需求约300亿元(2亿元/GW)。市场短期担忧2022年硅片扩产积极性减弱(硅料价格下跌,导致硅片的价格下跌,硅片厂盈利能力收缩),但我们认为硅料价格下跌的影响是多维度的(硅料价格下跌,导致终端装机价格下降,终端需求高增),最终是需求打开与盈利能力下滑的博弈,同时还要观察大尺寸替换小尺寸的进展。2021年新玩家大规模扩产,设备龙头订单超200亿元2021年行业扩产逻辑:硅片新玩家开启大规模扩产,硅料供不应求而大幅涨价,非硅成本占比低导致小尺寸单晶炉仍在开工,大尺寸替代小尺寸在2021年没有大规模完成。2020年正式提出“碳中和”目标后,众多新进入者选择了扩产周期相对较短的硅片环节。2021年高景、双良、上机数控等硅片新玩家开启大规模扩产打破以往硅片环节隆基、中环双寡头的格局,我们预计2021年全行业硅片产能扩张超160GW。而硅料环节扩产周期长,一般在1-1.5年,2020年下半年硅料厂商开始规划扩产,我们预计2022年硅料新产能投产,而2021年硅料和硅片产能以及装机量需求错配,导致硅料价格从9万元/吨涨至30万元/吨。在硅料价格飙升背景下,硅片环节的非硅成本占比很低,因此2021年硅片环节的技术突破较少,硅片企业的重心是对硅料的资源获取,故导致166等小尺寸单晶炉仍在开工,根据产业链调研,2021年166及以下硅片出货量占比60%左右,182和210的出货量占比40%。2021年龙一晶盛机电占据高市场份额:我们预计2021年全市场硅片扩产超160GW,非隆基扩产145GW,在非隆基客户的单晶炉市场中,晶盛市占率约90%,2021全年新签订单超200亿元。截至2022Q2末晶盛未完成设备订单为230.4亿元,其中半导体设备在手订单为22亿,完成半导体设备及其服务新签订单突破30亿元目标确定性较高。规模效应下晶盛盈利能力持续提升,Q2单季销售净利率创新高2022H1晶盛综合毛利率为40%,同比+3.5pct,分产品来看,设备及服务的毛利率为42.5%,同比+4.1pct,材料的毛利率为27.4%,同比+5.8%;销售净利率为28.4%,同比+1.9pct,期间费用率为9.7%,同比-0.7pct,其中销售费用率为0.4%,同比-0.2pct,管理费用率(含研发)为9.3%,同比-0.7pct。2022Q2单季综合毛利率为40.1%,同比+3.4pct,环比+0.1pct,销售净利率32.3%创新高,同比+9.0pct,环比+8.7pct。需求确定性强,切片代工规划产能不断上调高测股份切片代工的运作模式为(1)与客户签订协议:明确客户对切片产能规模的需求,约定单位重量的硅棒所需交付硅片的固定数量,公司就每片合格的硅片收取一定的代工费(收入一:代工费),剩余的硅泥可以对外销售(收入二:硅泥回收费),多切出的硅片部分赠予客户、部分自主对外销售(收入三:结余硅片对外销售收入);(2)就近建设产能:高测股份会在客户工厂附近配套建设切片产能,减小硅片运输半径(乐山配套硅片厂,盐城配套江浙安徽一带的电池片厂)。电池片设备:HJT优势明显,或成为未来光伏电池片的主流技术益于光伏行业高景气,电池片设备行业业绩持续正增长电池片设备环节,我们选取的标的为迈为股份、捷佳伟创、帝尔激光。收入端:电池片设备行业2021年营收合计94亿元,同比+27%;2022H1营业收入51亿元,同比+14%。利润端:电池片设备行业2021年归母净利润为17亿元,同比+35%;2022H1归母净利润为11亿元,同比+26%。电池片设备行业收入利润持续正向增长,且在2021-2022H1期间,利润增速高于收入增速。盈利能力明显修复,规模效应下控费能力优异2018-2020年,电池片设备行业的盈利能力有所下降,我们认为毛利率下滑主要系2019-2020年PERC电池设备技术成熟,行业竞争加剧所致。随着HJT等新技术渗透率提升,设备厂商的盈利能力有望趋稳回升,2022H1行业毛利率回升至33%,归母净利率回升至22%。行业整体期间费用率管控良好,2021年行业平均期间费用率为12.2%,同比+0.2pct;2022H1行业平均期间费用率为10.4%,同比-0.8pct。进阶的设备:连续多腔体PECVD成为主流多腔体串联异质结PECVD迈为首创:设备产能经过4年的打磨,产能从200MW已提升至600MW,无论是主机台还是自动化,都得益于快速研发和快速响应,积累了相应的专利和技术know-how。多腔体分层镀膜技术,为未来效率的持续提升提供了硬件基础。进阶的设备:0BB(无主栅技术)多家公司均有布局2022年迈为首先尝试银包铜+0BB,预计2023年上半年可以实现量产,银浆耗量预计在12mg/w以内,银占比低于50%。在无主栅技术路径选择上,其他公司选择类似smartwire技术的层压时焊接路线,而迈为使用的方式是预焊接,与传统工艺更接近,但是难度系数更大。奥特维也布局了无主栅技术,多种路线均有研究;沃特维研发了密栅胶互联工艺。组件设备:组件扩产超预期,设备替换需求旺盛受益于光伏行业高景气,组件设备行业业绩持续正增长收入端:组件设备行业2021年营收合计37亿元,同比+66%;2022H1营业收入25亿元,同比+51%。利润端:组件设备行业2021年归母净利润为4.3亿元,同比+81%;2022H1归母净利润为3.4亿元,同比+72%。2016年以来,组件设备行业收入利润一直保持正向增长,且2020年以来,组件设备行业的利润增速高于收入增速,规模效应开始凸显。我们认为2022年组件厂扩产规模超预期,主要系考虑到后续硅料价格下降将带来新增需求,组件厂纷纷扩产以保证自身市场份额,同时涌入较多一体化布局的新进入者,例如双良节能、上机数控、通威股份等,利好组件设备厂商。归母净利率持续提升,规模效应下控费能力优异2018-2021年及2022H1,组件设备毛利率基本稳定在35%左右,无明显波动;2019年以来,归母净利率呈持续提升状态。2022H1行业归母净利率达14%,为2016年以来最优水平。规模效应下,组件设备行业整体期间费用率控制良好,2021年行业平均期间费用率为18.2%,同比+0.2pct;2022H1行业平均期间费用率为18.1%,同比+0.4pct。组件环节核心设备为串焊机组件环节通过不同的封装工艺,在既有电池片效率的前提下,尽量提升组件的输出功率或单瓦发电量。光伏组件生产流程包括分选—单焊接—串焊接—拼接—层压—削边—EL测试—装框—装接线盒清洗—IV测试环节。组件设备单GW投资额为5000万元,其中串焊机价值量最高,为2000-2500万元/GW。组件环节核心设备为串焊机当前组件设备更新需求看大尺寸:2019年底存量小尺寸串焊机有3000台(166尺寸,3000台对应180GW),奥特维开始接到182/210订单是在2020年底,即市场需要在2021-22年替换180GW,年均替换90GW。166串焊机(单台60MW)单价150万元/台*17台/GW=2500万元/GW;210串焊机(单台120MW)单价250万元/台*8台/GW=2000万元/GW。热场:市场需求旺盛,高温高纯材料平台型公司迎第二增长曲线2022年C/C热场有效产能为6000+吨,行业供需平衡根据各家热场供应商产能规划,2022年底,行业产能将达到7000+吨。考虑到产能爬坡过程,2022年有效产能为6000+吨,行业处于供需平衡状态。龙头金博股份引领热场降价,价格有望见底金博2022Q2营收4.0亿,同比+26.7%,环比-12.0%;归母净利润1.7亿,同比+30.4%,环比-15.4%;扣非归母净利润0.9亿,同比-22.3%;我们预计剔除股份支付和可转债利息的影响后的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2亿元,若2022Q2出货量约为600吨,对应单吨售价为66万元,对应单吨剔除股份支付和可转债利息影响后的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9.4万元。2022Q2单季毛利率为51.3%,同比-13.2pct,环比-3.9pct;净利率为41.7%,同比+2.8pct,环比-7.3pct;我们预计剔除股份支付和可转债利息影响后的扣非净利率为29%,同比-9.0pct,环比-8.0pct。依托金博研究院,开启碳基材料平台化布局碳陶刹车:金博致力于碳陶材料降本,进一步打开碳陶刹车市场空间,目前金博已突破车用碳陶自动盘的材料和产品研发,率先在国产中高端电动车上取得试用验证。2022年金博碳陶制动盘能够形成小批量销售,我们预计2023年形成中等规模销售。我们预计金博2022年产能规划10万片(对应2.5万辆车,2.5亿产值),2023年30-50万片(对应10万辆车,10亿产值),2024年100万片(对应25万辆车,25亿产值)。锂电负极材料领域:碳碳热场具备更优性能&更低成本,有望在锂电池负极材料制备领域替代石墨热场。公司围绕碳基复合材料应用向纵深发展,利用在碳基复合材料热场高温处理材料的技术优势,建设示范线以期快速验证碳碳热场在锂电负极材料领域的应用效果,降低负极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