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版备战老高考一轮复习语文专题3 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的语言 作业_第1页
2022版备战老高考一轮复习语文专题3 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的语言 作业_第2页
2022版备战老高考一轮复习语文专题3 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的语言 作业_第3页
2022版备战老高考一轮复习语文专题3 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的语言 作业_第4页
2022版备战老高考一轮复习语文专题3 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的语言 作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3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的语言一、古代诗歌阅读(2021·全国高三其他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夜坐池上用简斋韵①朱槔②落日解衣无一事,移床临水已三回。斗沈北岭鱼方乐③,月过秋河雁未来。疏翠庭前供答话,浅红木末劝持杯。明明独对苍华影,莫上睢阳④万死台。(注)①简斋:即陈与义。陈与义在南渡之后,所写诗多为感愤时事之作。②朱槔(ɡāo):南宋诗人,长年隐居,历经金兵南袭、靖康之乱。③鱼方乐:《庄子·秋水》:“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此典故多用于别有会心,自得其乐。④睢阳:唐代安史之乱时,张巡、许远坚守睢阳,巡每誓师,嚼齿穿龈。后援乏城陷,巡、远皆不屈死。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点明诗人来到池边乘凉的时间,不知不觉间已离开座席来到池边多次,可见诗人追凉心切。B.颔联中“鱼方乐”“雁未来”借用典故,表面写诗人的闲居之乐,实则暗含雁书未达的惆怅。C.颈联想象新奇,翠树答话,红花劝酒,以拟人手法生动写出池边枝繁叶茂、红花掩映的热闹景象。D.全诗无一“夜”字,却通过“落日”“斗沈”“月过”等意象,体现夜色渐深,从而照应题目。2.有人认为,尾联用典看似突兀,实则合乎情理、意味深长。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2021·黑龙江哈尔滨市·哈尔滨三中高三二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题弟侄书堂杜荀鹤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注]杜荀鹤,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少年时,因家境贫寒辍学,投奔九华山秀林峰,寄宿僧舍,苦读于山中,自诩是“江湖苦吟士,天下最穷人”。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七律是杜荀鹤咏其侄子读书之处而作,诗句饱含对后人的劝勉之情,旨意深切。B.首联先叙侄子虽然贫穷却能于世道纷乱之时谨守礼道,勤奋修业。诗人以此来刻画书堂主人独特的精神风貌,赞美之情溢于言表。C.尾联极富哲理,“寸功”极小,“终身事”极大,然而极大却正是极小日积月累的结果,说明了量变到质变的辩证道理。D.整首诗语言上通俗浅近,平易自然,通读全诗,没有一难解字句,质朴之至。4.请简要分析本诗最突出的两种表现手法。(2021·聊城市高中教学研究室高三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江南柳•隋堤远张先隋堤远,波急路尘轻。今古柳桥多送别,见人分袂亦愁生,何况自关情。斜照后,新月上西城。城上楼高重倚望,愿身能似月亭亭,千里伴君行。5.下列对这首词用字艺术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远”字既写隋堤之远,又写行人旅程之长,也刻画出送者目送留恋的情态。B.“何况”一词表现了情感的递进,见人离别尚能生愁,自己送别的愁绪之浓自不待言。C.“重”字写主人公独倚高楼,一遍又一遍地仰望新月,尽写对远行人的思念之情。D.“愿”字引出女主人公化身明月伴人远行的心意,使词意具有浪漫气息。6.本词在情感表达上有何特点,请进行简要分析。(2021·贵溪市实验中学高三一模)阅读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的节选,完成各题。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流泉冰下难。水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7.对《琵琶行》中词句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嘈嘈”形容弹奏动作的粗重,“切切”形容弹奏动作的轻细。B.“别有幽愁暗恨生”,是说音乐勾起听众内心深处的愁思和怨恨。C.“间关”形容鸟声婉转,这里指音乐的流畅悦耳。D.“银瓶乍破”“刀枪鸣”形容音乐的激越雄壮,惊心动魄。8.对下列词语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轻拢”一句描写琵琶女弹奏的动作特点,同时也表现了她高超的演奏技巧。B.“大弦”“小弦”两句写出了两种旋律的交错出现。“如急雨”“如私语”使两种旋律形象可感。C.“大珠”一句化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给人以眼花缭乱、耳接不暇的感觉。D.“间关”一句继续写了旋律的变化,用“莺语花底”这一美的视觉形象,强化了听觉形象的优美。9.对“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用夜静和月色惨淡烘托琵琶女身世凄凉。B.与开头一段写到的“夜”“船”“月”相呼应。C.与写琵琶女自述身世之间宕开一笔,写环境使行文有波澜又层次分明。D.衬托琵琶女技艺高超,烘托悲凉的氛围。(2021·广东韶关市·高三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九日①杜甫去年登高郪县北,今日重在涪江滨。苦遭白发不相放,羞见黄花无数新。世乱郁郁久为客,路难悠悠常傍人。酒阑却忆十年事,肠断骊山清路尘。(注)①762年至763年,杜甫在梓州(今绵阳三台县)避难一年八个月,本诗作于此期间。10.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紧扣标题,诗人感叹自己远离故土,流寓梓州,并在这里已度过了两个重阳节。B.白发是人事,黄花属天时,二者对仗工整却平常,添上“苦”“羞”两字便翻出新意。C.杜甫写诗好用叠词,如诗中“悠悠”状写道路漫长难行,诗人体弱因而走路需人搀扶。D.本诗写诗人九日梓州登高,融写景、叙事和抒情为一体,体现出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11.这首诗抒发了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2021·哈密市第十五中学高三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咏雪奉呈广平公①黄庭坚连空春雪明如洗,忽忆江清水见沙。夜听疏疏还密密,晓看整整复斜斜。风回共作婆娑舞,天巧能开顷刻花。政使②尽情寒至骨,不妨桃李用③年华。(注)①本诗作于宋哲宗元祐二年的冬天,黄庭坚正于京城担任著作佐郎,当时他虽然生活寒索俭淡,但仕途顺利,文学创作较为频繁。广平公是诗人的朋友宋盈祖。②政使:纵使。③用:享用。1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诗人从大处着墨,表现大雪的壮观场面。一个“忽”字,不仅写出季节更替的猝不及防,也表达了诗人的惊喜之情。B.颔联对仗工整,八个叠字,自然贴切,极富神韵,不仅琅琅上口,而且从听觉和视觉两个方面形象描摹了大雪的变化。C.“风回共作婆娑舞”,动态描绘了大雪纷飞的美丽场景。诗人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让人感受到仿佛雪就是天地的精灵。D.诗歌用了较大篇幅描绘景色,写出了江水的清澈见底,以及春雪明洁晶莹、疏密变化、姿态优美的景象,于景中见情。13.请从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两个方面赏析尾联。(2021·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高三其他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金牛道①中遇寒食②陆游乍换春衫一倍轻,况逢寒食十分晴。莺穿驿树惺惚语,马过溪桥蹀躞行。画柱彩绳喧笑乐,艳妆丽服角鲜明。谁知此日金牛道,非复当时铁马声。[注]①金牛道:川、陕栈道之一,北起沔县,过五丁关、宁强,至广元,现今的川陕公路沿此修建,亦称为“石牛道”。②寒食:节日名,在清明前一天。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中的“轻”字用得很巧妙,写出了春天到来时诗人“换春衫”之后的惬意之感。B.“寒食”有点题的作用,“十分晴”突出了天气的晴好,也体现了诗人的欣喜之情。C.“莺穿驿树”,鸟语悠扬;“马过溪桥”,小步徘徊。颔联把听觉与视觉描写结合在一起。D.人声喧闹,衣服艳丽,颈联描写世俗生活,表现诗人对人们悠闲快乐生活的赞叹。15.本诗尾联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2021·全国)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郊园即事王勃烟霞春旦赏,松竹故年心。断山疑画障,县溜①泻鸣琴。草遍南亭合,花开北院深。闲居饶酒赋,随兴欲抽簪②。(注)①县溜:飞泉。县,同“悬”。②簪:古时做官的人须束发整冠,用簪连冠于发。1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首句用“春”字点明了时令,又用“赏”字引出了赏春这一主要内容。B.颈联中,“合”“深”二字凸显了花草之茂盛,侧面表现了春天的无处不在。C.尾联卒章显志,与首联照应,抒发了诗人陶醉于大自然、欲弃官引退的心志。D.本诗以写景为主,把春景描写得清新自然,写景时还融入诗人的主观感受。17.本诗的颔联“断山疑画障,县溜泻鸣琴”深受明末诗论家许学夷的赞赏,请联系全诗赏析这一联的妙处。(2021·全国高三其他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野老歌张籍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18.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交代人物身份,叙述一位老农住在深山之中,耕种着三四亩田地。B.第三句承上启下,“苗疏”照应第二句中的“山田”,“税多”引出下句中的“官仓”。C.一个“空”字说明老农辛苦一年一无所获,也说明剥削阶级的残酷程度之深。D.全诗运用叙述、议论的表达方式,呈现出老农几个痛苦的生活场景。19.结合全诗,简要赏析本诗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的。(2021·湖南永州市·高三二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燕居即事①韦应物萧条竹林院,风雨丛兰折。幽鸟林上啼,青苔人迹绝。燕居日已永,夏木纷成结。几阁积群书,时来北窗阅。(注)①本诗作于唐德宗贞元元年(785年)夏时诗人罢任滁州刺史,闲居于滁州西涧。燕居:闲居。②北窗:语出陶潜《与子俨等疏》,“尝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20.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紧扣“燕居”展开描写,竹、兰既是两种客观景物,也寄寓诗人的主观感情。B.颔联上句以动写静,下句描写静景,突出了居处环境的清幽宁静,无人来访。C.颈联写太阳久久没有下山,夏木仿佛也为之郁结,感慨百无聊赖,时光漫长。D.全诗以写景为主,然在写景中巧妙完成了情感的转换,正可谓“妙在淡然不著痕迹”。21.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021·河南许昌市·高三零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陆胜宅秋暮雨中探韵同作张南史①同人②永日自相将,深竹闲园偶辟疆①。已被秋风教忆鲙④,更闻寒雨劝飞觞。归心莫问三江⑤水,旅服徒沾九日霜。醉里欲寻骑马路,萧条几处有垂杨。(注)①张南史,幽州人,好弈棋,曾任参军,因避乱客居扬州,后来又被征召,未赴任而卒。②同人:志同道合的人。③辟疆:“辟疆园”的略称。晋人顾辟疆的名园,内多竹树,唐时尚存。园址在今江苏省吴县。④忆鲙:晋人张翰在洛阳做官时,见秋风起,想起吴中莼羹、鲈鱼脍,遂辞官而归。⑤三江:泛指长江中下游。2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整日与友相伴,来到陆胜宅院,这里竹树幽深,园林闲静,像辟疆园一样。B.额联用典,作者秋风中想起故乡的美好,此时秋雨寒凉,便与友人一同饮酒。C.颈联写作者归心似箭,终于不畏江水辽阔踏上归乡路,旅服已沾满了寒霜。D.尾联写作者醉后想要寻路,只见垂杨稀疏,满目萧条,以景结情,含蓄蕴藉。23.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021·广西高三其他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与毛令方尉①游西菩寺二首(其一)苏轼路转山腰足未移,水清石瘦便能奇。白云自占东西岭,明月谁分上下池②。黑黍黄粱初熟后,朱柑绿桔半甜时。人生此乐须天赋,莫遣儿曹取次知。(注)①毛令方尉:指当时於潜县县令毛国华、县尉方武。②上下池:指西菩寺内的清凉池、明月池两座水池。2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写诗人与朋友驻足观赏,看到脚下之路逶迤盘旋,已经绕过山腰。B.诗人围绕“奇”字精心选取多个意象,营造意境,使描写极具画面感。C.白云“自占”,明月“谁分”,诗人以自然景物的无情反衬人的有情。D.尾联诗人直抒胸臆,强调揽奇访胜之乐还需要依靠个人对自然的领悟。25.诗歌中间两联历来为人称道,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2021·江苏淮海中学高三二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野老杜甫野老篱前江岸回,柴门不正逐江开。渔人网集澄潭下,贾客船随返照来。长路关心悲剑阁,片云何意傍琴台?王师未报收东郡,城阙秋生画角哀。26.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篇写草堂之景,诗人以宁静的心境去观照外物,充满了村野之趣。B.后四句脱离写景转入抒情,字里行间展示了一位报国无门的诗人形象。C.这首诗作者看似平静的心中却充满了无奈,是一种更为深沉的哀痛。D.这首诗很好地体现了杜甫沉郁顿挫的风格,忧国忧民之情贯穿始终。27.赏析本诗“片云何意傍琴台?”一句。(2021·山东烟台市·高三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雕鹗在秋天范仲淹秋汉寥寥迥,雄心肯木栖。人间正摇落,天外绝攀跻①。月兔精应丧,阳乌影欲齐。长河匹练小,太华一拳低。下眄群毛遁,横过百鸟睽。乘风俊未已,空阔玉关西。(注)①攀跻:攀登。28.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顶是()A.一、二两句写雕鹗翱翔于深邃旷远的天空,正满怀雄心寻找着可以寄身栖息的高木。B.“摇落”照应“秋天”,写出人间调零的景象;只有天外才是展翅翱翔的广阔空间。C.“群毛遁”“百鸟睽”写了走兽飞愈对雕鹗躲避退让,衬托出雕鹗不可抵挡的气势。D.最后两句写雕鹗乘风高起、一往无前、直出玉关的豪俊身姿,气象雄浑,境界廓大。29.七、八两句手法精妙,请简要赏析。(2021·河南新乡市·高三二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愁杜甫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明!十年戎马暗万国,异域宾客老孤城。渭水秦山得见否?人今罢病虎纵横!30.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用“日日”生长的江草“冷冷”的流水,衬托了诗人内心的“愁”。B.“独树花发自分明”中“自”字传达了诗人对“花发”的特殊感受。C.诗的前四句写景,落笔的角度虽然不同,但始终围绕着“愁”着笔。D.“渭水秦山得见否?”表面上不置可否,实际传达出诗人坚定的信心。31.简要分析诗人“愁”从何而来。(2021·全国高三其他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阆山歌①杜甫阆州城东灵山白②,阆州城北玉台碧。松浮欲尽不尽云,江动将崩未崩石。那知根无鬼神会③?已觉气与嵩华敌。中原格斗且未归,应结茅斋著青壁。[注]①本诗作于764年杜甫在阆州时,叙写阆州清明祭祀时所见所感。②白:指清明祭祀的白花、白纱等让山色似白云。③此句说江流汹涌而石头不崩倒,或许是有鬼神呵护。3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叙述阆州的清明祭祀活动,“白”与“碧”对比,暗含祭祀背景。B.颈联表明阆州清明祭祀盛况空前,连山势也可与嵩山、华山一比高下。C.诗歌的结构谨严,首句之“白”与结句之“青”前后呼应,由人及己。D.尾联表达出诗人漂泊西南仍牵挂中原不稳定的时局、思念家乡的情感。33.古人点评本诗颔联是“绝妙危语”,你认为此联妙在何处?请简要概括分析。(2021·全国高三其他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和答登封王晦之登楼见寄①黄庭坚县楼②三十六峰③寒,王粲④登临独倚栏。清坐一番春雨歇,相思千里夕阳残。诗来嗟我不同醉,别后喜君能自宽。举目尽妨人作乐,几时归得钓鲵桓⑤。(注)①本诗是黄庭坚在叶县任县尉时所作。王晦之,黄庭坚的朋友。②县楼:登封县的城楼。③三十六峰:登封县近嵩山,山有三十六峰。④王粲:建安七子之一,曾作《登楼赋》抒写杯念故土之情。王晦之与王粲同姓,而且先前寄给黄庭坚的诗中有怀土之念,诗中用其代指王晦之。⑤鲵桓:语出《庄子•应帝王》“鲵桓之审为渊”,一说是两种大鱼的名字,一说鲵为鲸,桓为盘桓。3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题目点明了王晦之登楼远眺后,赋诗一首寄给诗人,本诗是诗人回赠给他的诗。B.颔联两句融相思于“春雨”“残阳”中,“一番”和“千里”分别体现了时间感和空间感。C.颈联—“嗟”—“喜”,表达友人不能与诗人同醉的遗憾和对友人能自我宽解的欣慰。D.尾联以“钓鲵桓”的形象表达了要有所作为的想法和待友人归来干一番事业的期望。35.请从诗歌结构安排的角度赏析颔联的作用。(2021·辽宁铁岭市·高三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九日和韩魏公①苏洵晚岁②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罍③。不堪丞相延东阁,闲伴诸儒老曲台④。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注:①九日即重阳节;韩魏公即韩琦,时任丞相。②晚岁:是当时五十六岁的诗人自称。③金罍léi:泛指酒益。④曲台:太常寺,掌管礼乐祭祀等事务。3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的首联作者用了看似自谦的语气,实际上表达了自己年华流逝、怀才不遇的感慨。B.颔联“不堪”呼应首联的“最不才”,对自己不能施展才干,辜负了韩琦的厚待感到惭愧。C.尾联写诗人在宴会后冒雨归来因天寒不能入睡,只好一遍遍吟诵自己写给韩魏公的诗。D.这首诗对比层出,含蓄蕴藉。作为一首和诗,命意、谋篇、造句,独具特色,颇见功力。37.本诗的颈联,历来获诗评家的赞赏。请简要赏析。(2021·云南高三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示长安君王安石少年离别意非轻,老去相逢亦怆情。草草杯盘供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自怜湖海三年隔,又作尘沙万里行。欲问后期何日是,寄书应见雁南征。(注)长安君为诗人大妹,因封长安县君故称,时诗人将使辽,行前以此诗赠妹。38.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年轻时就看重离别,年老了即使相逢,也会引起心中的伤悲。B.“三年”“万里”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表现兄妹分别易而会面难。C.此诗抒写了兄妹深情,表达了诗人对妹妹长安君的担忧不舍之情。D.全诗未用一个典故,以家庭生活细节入诗,语言传神,质朴自然。39.颔联历来为人称道,请对其表达技巧进行简要分析。(2021·浙江高三二模)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夜过瓜洲[清]袁枚霜雁一声语,烟江两岸秋。芦花三十里,吹雪满船头。我欲乘潮去,孤帆夜不收。苍茫云树外,明月出瓜洲。40.这首诗首联中的“霜雁”是指________,颔联中的“雪”指的是________。41.请简要赏析诗中数量词的表达效果。(2021·山西晋中市·高三二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红蕉柳宗元晚英值穷节,绿润含朱光。以兹正阳色,窈窕凌清霜。远物世所重,旅人心独伤。回晖眺林际,摵摵①无遗芳。(注)①摵摵:拟声词,形容叶片掉落的声音。4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描写红蕉叶子浓绿滋润、红色花瓣光华闪闪,体现了红蕉分外艳丽的形象。B.颔联通过对红蕉外观的描写表现了红蕉之美,更表现了红蕉坚强不屈的特质。C.“远物”,远处的事物,这里既指眼前盛开的红蕉,也指因客游他乡而处境悲凉的诗人。D.第六句写诗人由眼前的红蕉联想到自己客居他乡的处境,不禁发出身世之感。43.最后一联有什么表达效果?分别从结构、内容、情感三方面来回答。(2021·安徽高三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夏州胡常侍(注)罗隐百尺高台勃勃州,大刀长戟汉诸侯。征鸿过尽边云阔,战马闲来塞草秋。国计已推肝胆许,家财不为子孙谋。仍闻陇蜀由多事,深喜将军未白头。(注)夏州。今陕西靖边东北,南北朝时夏王赫连勃勃于此筑城,后称“夏州”。胡常侍,姓名不详,晚唐人,当时担任节度使在此驻守。4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篇借典故起兴,写城楼巍峨、武器装备精良,突出了唐军的强大实力。B.颔联写景,与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的意境相近。C.颈联写胡常侍以身许国、披肝沥胆,而无意求田问舍,为子孙谋取钱财。D.“仍闻”句写唐末风雨飘摇的现实,“深喜”句是对胡常侍的赞美和期待。45.本诗气象宏阔、笔力雄健。请结合具体内容,赏析这一特点。(2021·黑龙江齐齐哈尔市·高三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南唐诗,完成下列小题。除夜①徐铉寒灯耿耿漏迟迟,送故迎新了不欺。往事并随残历日,春风宁识旧容仪。预惭岁酒难先饮,更对乡傩②羡小儿。吟罢明朝赠知己,便须题作去年诗。(注)①除夜:除夕夜。②乡傩:乡间驱除疫神的祭祀。汉代官中傩祭,以十岁至十二岁小儿百二十人为之。4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的首联简单交代了寒夜已深、灯光明死、旧年将过、新年将至的景况。B.颔联将“往事”“春风”并提,揭示了往岁将逝,新春到来乃自然规律。C.在辞旧迎新之际,诗人内心非常复杂,眼前之景、过去之事有机融合。D.全诗情感真挚淳厚,表达含蓄蕴藉,语言华美富赡,手法多样而又得体。47.从全诗看,表达了哪些复杂情感?请简要分析。(2021·山西晋中市·高三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野水孤舟梁栋①前村雨过溪流乱,行路迷漫都间断。孤洲尽日少人来,小舟系在垂杨岸。主人空有济川心,坐见门前水日深。袖手归来茅屋下,任他鸥鸟②自浮沉。(注)①梁栋:南宋咸淳四年进士。此诗大约作于南宋灭亡之前。②鸥鸟:语出《列子·黄帝》,后世以鸥鸟不惊喻与世无争的隐士。48.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歌首联写眼前实景,骤雨初歇,积水茫茫,四溢的溪涧淹没了平日的行路,描绘出雨后溪流烟水弥漫的景象。B.颔联写诗人的生活环境,整日没有来客造访,在河岸垂杨的幽淡背景上,只有水波轻轻拍打着一叶小舟,表达出闲适愉悦之意。C.颈联的“空”为“徒然,白白地”之意;“坐见”,即坐视,有无可奈何之意。整首诗前两联是写景,后两联由写景转为抒怀。D.这首诗比兴深婉,雨后雨水、行路间断、水深而济川不果都有其深刻含义,给读者的联想提供了自由驰骋的广阔天地。49.结合全诗,分析诗歌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021·贵溪市实验中学高三一模)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小题。舟中读元九诗白居易把君诗卷灯前读,诗尽灯残天未明。眼痛灭灯犹暗坐,逆风吹浪打船声。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元稹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50.下面对诗句相关内容理解不合理的一项是()A.“乐天”是白居易的字。元稹与白居易有很深的友谊,在唐代文学史上有“元白”之称。B.幢幢:形容影子晃动的样子。这里指灯影晃动。C.“谪九江”是说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一事,可见此诗是在《琵琶行》之前写的。D.“暗风”和“寒窗”只是交代了写这首诗时的自然景色的时节特征。51.对这两首诗中语句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白诗一、二句写自己在夜晚对着荧荧灯火,读好友元稹的诗,直到灯油将尽夜静更阑还放不下。B.元诗一、二句写诗人在一个晚上听到了好友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的消息,顿觉灯光黯淡,灯影摇曳不定,这是由于内心悲痛而造成的错觉。C.白诗的第三句,是说诗人由于眼痛而吹灭了灯,躺下也不能入睡,只好在黑暗中再坐一会儿。D.元诗的第三句,是传神之笔。诗人已经病倒“垂死”,听到消息竟然能够艰难地“坐起”,可见对朋友关切之深。“惊”字写出了震惊之情,“坐起”写出了震惊之状。52.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两首诗都写了“残灯”,白诗侧重于客观写实,元诗侧重于主观感觉。B.两首诗的结句都用景物描写,把深情寓于景物之中,是景语,也是情语,耐人寻味,加强了表达效果。C.两首诗都描写了诗人怀念朋友、独坐孤灯、夜不能寐的情景,抒发了一种凄苦悲凉的感情。D.从这两首诗的第三句可以看出,元稹对白居易的思念和关怀特别强烈,而白居易对元稹的关怀和思念就显得一般,不够强烈。(2021·上海市大同中学高三一模)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醉落魄·预赏景龙门追悼明节皇后[宋]赵佶①无言哽噎。看灯记得年时节。行行指月行行说。愿月常圆,休要暂时缺。今年华市灯罗列。好灯争奈人心别。人前不敢分明说。不忍抬头,羞见旧时月。(注释)①赵佶,宋徽宗,宋朝第八位皇帝。1121年(宣和三年)夏四月丙寅,贵妃刘氏薨。徽宗对刘妃的去世极为悲痛,啜泣不已,五月甲辰,特旨追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