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育典型案例:基于移动终端的“251”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以情境式教学为主题的一次教研组活动为例_第1页
智慧教育典型案例:基于移动终端的“251”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以情境式教学为主题的一次教研组活动为例_第2页
智慧教育典型案例:基于移动终端的“251”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以情境式教学为主题的一次教研组活动为例_第3页
智慧教育典型案例:基于移动终端的“251”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以情境式教学为主题的一次教研组活动为例_第4页
智慧教育典型案例:基于移动终端的“251”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以情境式教学为主题的一次教研组活动为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移动终端的“251”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以情境式教学为主题的一次教研组活动为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中职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而教研组则是学校教师队伍的最基层组织和团体,建设反思型教研组是目前主推的教学改革方向。以教研活动为载体,建设有干劲、有思想、有情怀的专业教师队伍是计算机教研组一直努力的方向。 一、背景与意图

1.现实背景

随着我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计算机教学普遍朝着案例化、项目化教学迈进,专业教师的课堂开始进入2:5:1模式:教师给出任务10分钟,学生探究学习25分钟,总结评价5分钟。在以学生“做中学”为中心的教改路上,已经基本做到项目为导向,学生为主体,实用为原则的“251”教学模式,比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很大的改进。在推进“251”教学模式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让人担忧的问题:教师们的激情和魅力日渐削弱,自我定位存在偏差,课程设计模式越来越固化,课堂的引导和掌控缺乏技巧和魅力;学生学习的兴趣随着课程难度的不断增加,变得越来越少,注意力越来越不集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缺乏科学有效的引导,概念性的思维训练越来越缺失……教师们普遍觉得“被配角化”,学生们又缺乏“主角意识”,课堂这一出“折子戏”越唱越平淡,仿佛渐渐失去了课堂的“灵魂”。 2.教研重点

反思计算机“251”教学模式的不足,利用信息化技术,通过开展系列主题探究活动,探讨、完善“251”教学模式。 3.期望目标

通过开展系列主题式教研活动,进行基于移动终端混合式学习在“251”教学模式中的应用研究,希望能够改变师生对“251”模式下课堂的倦怠状态,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个人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提升本组教师的专业热情和课堂魅力,并提升专业组的团队凝聚力和专业竞争力。 二、内涵与界定

1.基于移动终端:利用交互性强且具有可移动性、可操作化等特点的移动终端,如智能手机、平板、手机端第三方应用程序、电脑等作为移动学习平台,将基于移动终端的个性化、自主化学习与“251”课堂学习模式相结合,以推动中职计算机专业课堂进行有效的信息化教学改革。2.“251”教学模式:即教师给出任务、知识点拨10分钟,学生探究学习25分钟,总结评价5分钟的2:5:1课堂时间分配模式。以学生“做中学”为中心,项目为导向,学生为主体,实用为原则。 三、改革与探索

以其中的一次《探究情境式教学法在计算机课堂中的有效运用》为主题的教研活动为例,我们进行了基于移动终端的“251”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 活动主题:《探究情境式教学法在计算机课堂中的有效运用》

具体目标和要求:有效运用信息化设备和基于移动终端的教学手段,计算机专业教师重构课堂设计,寻找自身正确定位,改进课堂引导技巧,激发学生参与热情。活动方式:分组讨论、备课、说课、上课、议课。 实施流程:

(一)准备阶段

1.分组

根据教师自身的优势和任教科目,划分备课组,17人分为三组,分别为:高职考方向(高职组),平面设计方向(平面组),数字媒体技术方向(数媒组)。每个备课组选出一个备课组长。分组原则:老—中—青传帮带原则,组长负责制。 2.定题

以使用情境式教学法为本次计算机教研活动主题,由各备课组长组织开展小组内讨论,确定各备课组展示课课题。 (二)研讨阶段

3.试课

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集体备课、试课,面向学生,通过上研讨课、说课等形式进行备课组内磨课、议课,初步尝试探索出一节成熟的能灵活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情境式教学法的计算机专业课。 4.比课

三个备课组进行比课,选出一名教师为展示课“教师”,以教研组内另16名教师为“学生”,开展主题式研讨课。通过对比相同主题的三种不同呈现,进行组间评课、议课。教师通过体验“教师”、“学生”的不同身份,进行换位思考,从不同角度和立场来体验课程设计,更全面地评价课程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三)整理阶段

5.改课

各教师通过体验、评课、议课,形成新的教学思考,改进教学设计,并在日常的教学中尝试与运用,达到改课的目标。(四)基于移动终端的教学设计案例(以数媒备课组的一堂摄影课为实例)教学课题摄影构图授课时数2课时授课教师金华实验中学吕京河教学环境教材:《摄影基础与实践》

对象:数媒、平面班同学

课型:新授+实践课

教具:多媒体教室+数码相机+智能手机教材分析本次课的教材,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摄影基础与实践》中第五章摄影构图。该书编写生动,直观地介绍摄影构图的理论,主要以实例讲解。但实例中并没有透彻说明知识元点以及分析拍摄方法。因此,对于理解能力较低的中职生,如果直接按照书籍内容讲授,学生较难以接受。比如,摄影中“点”的构图特点,适用的拍摄场合。书籍里谈得大多是作者的经验感受,知识点层次不够明晰,对于中职生来说比较抽象。如果单纯讲书本里的作品分析实例,而没有对知识点归纳总结的话,学生不易掌握。因此,通过补充有关摄影构图中“点线面”的特点,“点线面”适用摄影的方面,以及“点线面”拍摄构图实现方式等知识点来完善本次课的教学内容。 解决方案:

(1)分散知识点,降低难度

首先,将摄影中“点线面”构图较抽象的知识点,分为“构图的基 本骨架”、“点的象征与内涵”、“线的结构与表现”、“面的形式与多样”、“点线面交织”的5个知识点。并且针对每个知识点进行归纳,分析构图特点,拍摄适用类型以及总结如何拍摄的方法。使得学生对优秀的摄影构图作品不再觉得陌生。(2)利用分析实例的方法,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对实例进行分析,使得学生对构图有直观的了解和深刻的印象。从而,在摄影时能将重点放在构图方面。明确“点”构图、“线”构图、“面”构图的方法,以及适用拍摄的场合;使得构图变得有涵义、具有美感与灵气。(3)指导学生实践,将构图印象用于实践摄影。 针对学生构图平淡无奇的情况;确定一种构图方式,让学生在校园里找有类似特点的场景。指导学生构图后,进行拍摄。 学情分析《摄影基础与实践》是数媒、平面专业的专业选修课。学生没有摄影基础,从前期拍摄的作品来看画面平淡无奇、司空见惯;并且学生认为要拍摄出艺术作品是困难的事情。因此,对学生补充相关摄影艺术构图方面的知识点相当重要。由于构图的理论知识比较抽象;因此,应用图片分析的方法来让学生了解摄影构图的方法,并指导学生将理论用于实践;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1)了解摄影中“构图的基本骨架”、“点的象征与内涵”、“线的结构与表现”、“面的形式与多样”、“点线面交织”的知识点;如何通过点线面的构图去丰富摄影的内涵。2)通过欣赏优秀作品,感受摄影者如何通过掌握“点线面”的律动去丰富摄影的内涵,使得画面充满灵气。3)掌握构图技法,通过实践提升技能。2.能力目标:

1)掌握摄影构图的技巧;通过构图展现作品思想的能力;2)提高学生摄影的技巧以及欣赏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能力。 3.情感目标:

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掌握一个个的学习元点;体会快乐,增强自信,消除畏难情绪;并激发其对本门课学习兴趣。教学重点了解“点”、“线”、“面”构图的特点,以及适用的拍摄图片类型。教学难点让学生掌握摄影构图的技巧,在拍摄时如何通过“点”、“线”、“面”的构图使得画面充满涵义与灵气。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启发性教学法学习方法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教学流程图教学过程 (一)导入:创设情景,提出任务,说明构图的基本骨架

摄影是一件充满乐趣和意外的实践活动。它不仅帮助我们留住记忆,此外它还是我们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万事万物都具备生命,怎样才能把事物拍摄得具有灵性、震撼里呢?金华市教育局9月20日下文《关于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最美校园竞晒”活动的通知》,学校准备参加本次活动,现欲向在校学生征集“我眼中最美丽的校园”的照片。那么,怎么体现校园的“最美丽”呢?如何拍摄呢?很多同学说过:“老师,为什么我的照片看起来这么平淡无奇?”那么,老师问大家:“音乐为什么能撼动人心?”主要是音乐的律动能直击心灵,摄影也是相同的道理。那么,摄影画面中有没有“律动”能直撼人心呢?有的,只要肯动脑筋,善于发现,收获就会很丰富;甚至平时你不以为奇的事物都会变得生动有趣。1.我们来看一组图片感受一下构图的魅力: 2.提问学生,让学生感受构图的魅力

3.小结:说明虽然两幅图片都是普通的燕子,右图画面司空见惯、平淡无奇;而左图却充满灵气,体现燕子自由自在的生活画面。仔细观察,左图的燕子是不是有点像在五线谱上跳动的音符呢?这说明画面有了“律动”,就能直撼人心。仔细一看,这充满灵气的画面是由点线面构图而成。我们即可了解好的摄影作品,来自精心的构图,而构图的基本骨架是“点线面”。那么,我们如何在拍摄中找寻“点线面”来构图呢?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旨在让学生带着任务通过比较两幅主题相同的图片,感受摄影构图的重要性,同时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入正课内容。(二)正课内容:分析任务,如何拍摄,如何构图1.点的象征与内涵1)展示图片,说明摄影中以“点”构图的特点点既是象征的符号,又有生动的内涵。分析实例,说明“散乱的点”摄影构图与“集中的点”摄影构图的特点 图1图2图1:散乱的点具有丰满画面的特点,要展现生命力可以用此方法:散乱的由“熊猫”组成的点,既营造了画面的丰满;又突显了熊猫的可爱。图2:集中的点具有突出视觉效果的特点,要突出主体可以用此方法:滑梯通道与人形成的点,具有集中视觉的效果。2)实现方法:

首先,确定主题看是否是“展现生命力”或者“突出主体”,假如是要“展现生命力”的,就采用“散乱的点”。比如,要拍摄校园中心广场喷泉池里的红鲤鱼,要展现鱼自由自然的群体生活;就可以找“群鱼游动的画面”用“散乱的点”构图方式来表现“鱼趣”主题;从而使相片有灵气。 2.线的结构与表现

线在摄影中既有特定的内涵又极具戏剧性。它的特定内涵多来自拍摄者的特殊感受,戏剧性来自于事物本来面目和拍摄者对其取舍的不同以及观者的口味。摄影中有了线,画面就有了灵气、震撼力、感染力! 以“线”为主的构图,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1)水平线构图水平线式构图具有平静、安宁、舒适、稳定等特点。常用于表现平静如镜的湖面、微波荡漾的水面、一望无际的平川、广阔平坦的原野、辽阔无垠的草原等。拍摄实现方法:在拍摄类似表现平静如镜的湖面、微波荡漾的水面、一望无际的平川、广阔平坦的原野、辽阔无垠的草原场景时,我们首先要找到水平线。就是看欲拍摄的事物,从哪个角度看过去有几条水平线;然后以次角度进行拍摄,画面层次感强,拍摄出的作品就具备有平静、安宁、舒适、稳定等特点。在日常生活中,也会碰到很多水平线。 示例:校园里的水平线构图2)垂直线构图垂直线构图即画面中以垂直线条为主。通常运用垂直线构图的时候,被摄体自身就符合垂直线特征,例如树木。垂直线在人们的心里是符号化象征,能充分展示景物的高大和深度。拍摄实现方法:在一些生活场景中,我们首先要找到画面中的垂直线条。还有一些,没有直观的线条,拍摄时要注意主体重心垂直于地平面的无形线条。示例:校园里的垂直线构图 3)曲线构图景物成S形曲线的方式分布,具有延长、变化的特点,使画面看上去有韵律感,产生优美、雅致、协调、空间感的感觉。当需要采用曲线形式表现被摄物体时,首先应该想到运用S形构图。适合拍摄公路或者花海、湖面。拍摄实现方法:在拍摄类似表现画面有韵律感,具有柔和、优雅、协调的感觉时;要找到画面中的曲线。比如,公路一向给人无尽头,生硬的感觉,为了使得画面更柔和,更亲和一些;可以找到合适的角度,当公路变成曲线时;定格拍摄,此时的公路既生动又具有空间感。示例:校园中的曲线构图 4)对角线构图把主题安排在对角线上,使衬体与主体发生直接关系,富于动感,画面活泼,容易产生线条的汇聚趋势,吸引人的视线,达到突出主体的效果。 通常用于新闻题材与静谧景色的摄影构图。 拍摄实现方法:对角线构图能避开左右构图的呆板方式,使得画面通过不对称而显得生动活泼。 3.面的形式与多样

在同一画面里不可能有大于面的线和点。面多以衬体的面目出现,用于辅助和强化其他要素的存在。面的表现比较平和、钝化,和点相比不宜表现冲击效果。但宜表现宁静、平坦、浩大的意境。以面为主的摄影要避免平面化,应赋予面立体感、深度、生命!在表现面的时候,视点的变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以一个立方体为例,如果以某一面的正中心为视点,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平面的矩形;如果我们以两个面交汇的棱作为视点,我们看到的则是左右对称的两个面;如果我们以一定的倾斜角度为视点,则可以看到立方体的三个面,对象的立体特征就能有充分的展示。学生分析图片:(说明图片如何实现点线面构图;这样构图有什么独特点) [设计意图]

这个部分,为了避免就理论说理论;采用以图分析;并加以总结和归纳;使得学生对“点线面”的摄影构图有了较感性的了解;懂得怎么去拍摄。 (三)课后小结

点、线、面之间有着相互对立、联系和转化的关系,根据实际拍摄场景的变化和取景范围的不同,点可以是线的一部分,线可以是面的分界线。在具体的对象中,因为拍摄距离、镜头焦距、拍摄角度的变化,它们的关系也会千变万化。这就要求我们具有具体分析、综合运用点、线、面的能力。通过本次课,我们了解到优秀的摄影源于拍摄的良好构图;通过点线面互相呼应,使得平淡无奇的画面变得妙趣横生,构图决定着画面生命力的存亡。希望大家讲今天所学的知识点运用到今后的摄影中。 (四)任务:学生拍摄“我眼中最美丽的校园”

请大家完成一幅摄影作品,要求将校园生活中的场景拍摄成具有“水平线”构图的画面;能够说出图片的涵义。 分组协作:学生6人一组在学校进行拍摄

老师对学生构图进行指导

[设计意图]

这个部分,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摄影,一方面让学生互相讨论提升自己构图能力,一方面加强学生的协作能力。而老师在旁边加以引导,让学生更加明确构图的方法。而同一类型的拍摄,便于评价时,通过对比,让学生了解构图的不足之处。 (五)作品讲评与分析,提升能力

师生一起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分析;说明优秀与不足之处;从而让学生吸取经验,在下一次摄影中能更好展现作品中事物的生命力。1. 针对作品中“线”进行分析

2. 作品是否有涵义,能够体现事物的生命力3. 提出构图“改进”方向图为师生利用智能手机进行室外课堂上课场景: 四、成效及反思

1.活动成效

通过主题式教研活动,加强了组间教师的交流与学习,提升了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让教师们对课堂重拾热情,营造了教研组内的教科研氛围,构建智慧型信息化课堂。 图为各备课组开展组间学习、集体备课、评课、议课的场景。图为教师上课、说课场景: 2.总结反思

开展基于移动终端的情境式主题教研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改进“251”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

第一,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处理好老师与教材的关系,有效地进行课程内容加工;跳出框架模版,从学生的真实需求出发,更多地考虑怎样有效组织“做中学”环节的策略,将课前预设、课堂呈现与课后反思相结合。第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巧妙创设情境,利用移动终端的机动性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