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家用轿车平顺性的仿真分析_第1页
毕业论文- 家用轿车平顺性的仿真分析_第2页
毕业论文- 家用轿车平顺性的仿真分析_第3页
毕业论文- 家用轿车平顺性的仿真分析_第4页
毕业论文- 家用轿车平顺性的仿真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结论本文系统的介绍了汽车平顺性的研究内容和评价方法,在众多的平顺性研究方法中采用了传统的数学建模研究,并运用MATLAB/Simulink软件,构造出汽八自由度汽车整车模型,还参考某经济型轿车的参数,给模型赋值进行仿真。除此,本文还根据车辆平顺性的国家B级路面试验结果,对模型的准确性性进行了检验,,并分析研究家用轿车的平顺性。根据实车平顺性的特点,在仿真模型中系统分析了平顺性有关的各参量对汽车平顺性的影响,同时改进车辆悬架系统的一些参数,然后将改进后参数在模型中进行仿真,得出结果,并提出具有一定可行性的建议,为家用轿车平顺性的研究打下一定的基础。本文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通过查阅文献,详细阐述了车辆平顺性研究的内容和意义。(2)对平顺性的评价方法和方式进行了完整的介绍。并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利用白噪声建立了国家标准B级路谱模型,并对前后轮的滞后输入进行处理。同时运用MATLAB/Simulink软件,构造出汽八自由度汽车整车模型,还参考某经济型轿车的参数,进行了平顺性仿真。(3)对所建立的汽车模型进行了赋值仿真,得出了不同车速时仿真的时域和频域结果。并与资料中的平顺性实验进行对比,以检验仿真的准确性。(4)对汽车平顺性仿真和试验的结果进行了相关的数据处理,介绍了数据处理过程。同时结合仿真与试验结果,对模型和实车的平顺性进行了分析,总结了模型和实车在平顺性方面的特点和问题。本文研究结论:(1)实车平顺性表现驾驶员座椅处的平顺性为全车最优点,其次为副驾驶员座椅处,后排座椅的平顺性有待提高。(2)实车平顺性对车速比较敏感,同等车速增幅条件下平顺性降低的程度不同,各座椅处的敏感车速也不相同。(3)不同车速下的仿真与试验误差程度不同,即在某些车速条件下得出的仿真结果较好,某些车速条件下的仿真结果一般。(4)动态仿真是进行汽车悬架及整车产品开发的有效方法,MATLAB及其相关组件为汽车悬架及整车动力学提供了功能强大的研究工具,正确的将MATLAB和Simulink引入悬架及整车的设计开发流程,将会大大的降低开发资金和缩短开发试制的周期。参考文献[1].余志生主编,汽车理论(第3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2].孙建成,车辆行驶平顺性的预测及研究汽车研究与开发,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3].ThomasD.Gillespie著,赵六奇译,车辆动力学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4].唐光武等,路面不平度的数学模型及计算机模拟研究,中国公路学报,2000.[5].檀润华,陈鹰,路甬祥.路面对汽车激励的时域模型建立及计算机仿真.中国公路学报,1998.[6].张庆才、雷雨成、董文明.汽车7自由度模型建模及在汽车平顺性能仿真研究中应用.上海汽车,1999.[7].孙建成车辆行驶平顺性的预测及研究汽车研究与开发,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8].徐国宇,梅雪松.多自由度人体—车辆—道路系统的建模与模拟.北京:机械工程学报,1999,35(2);105-109.[9].王连明,宋宝玉.汽车平顺性建模及其仿真研究.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1998,30(5):80-84.[10].金睿臣宋健.路面不平度的模拟与汽车非线性随机振动的研究.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11].ISO2631-1:1997(E).Mechanicalvibrationandshock-Evaluationofhumanexposuretowhole-bodyvibration-Part1:Generalrequirements.[12].周一鸣,毛恩荣.车辆人机工程学.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12:322一342.[13].S.R.IbrahimandE.C.Mikulcik,“ATimeDomainModelVibrationTestTechnique,ShockandVibrationBulletin,Pt.4.1973.[14].A.M.A.SolimanandProfessorD.A.Crollat,PreviewControlforaSemi-activeSuspensionsystem,Int.ofVehicleDesign,1996.[15].万里翔等.汽车行驶平顺性评价方法的研究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1.[16].GB/T12538-2003.两轴道路车辆重心位置的测定.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17].GB/T12673-90.汽车主要尺寸测量方法.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0.[18].GB/T12674-90.汽车质量(重量)参数测量方法.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0.[19].刘扬,张华丽.测量数据处理及误差理论.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97.[20].宋明顺.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数据处理.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0.[21].平朋.机械工程测试与数据处理技术.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0.

致谢通过这次设计,使我对轿车的平顺性有了比较系统的认识,在这次设计的过程中,自始至终都得到了李雅青老师的细心指导。这次毕业设计能够顺利地完成,与李老师的指导是分不开的。李老师不仅以广博的知识体系让我折服,同时,其严谨的治学态度更是让我钦佩不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