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教学大纲_第1页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教学大纲_第2页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教学大纲_第3页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教学大纲_第4页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

本科《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教学大纲(2001年10月8日审定通过)第一部分大纲说明,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的本课程是文科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学的ー门必修课程。文学史知识,又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认识现当代一些重大的文学现象和代表性的作家作品,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所选文学专题的认真研读,养晌难上汀⑵牢的南肮吆脫鄙裸(14)对文学史研究与文学评论的兴趣。本课程课内学时为108,共6学分,开设两个学期。二、教学内容及要求点,而且尽可能介绍学术研究的前沿状况,包括不同的研究观点。努カ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也为那些有兴趣进一步研究的同学即L镜难芯渴槟坑胱柿希傅回窝y拿啪tm保泥挚悸堑降鍋筍 奶点,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力,还设计了一些思考题,收录了必要的评论观点摘要。握和熟悉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并对现当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作品有所涉猎,并树立文学的整体观。三、教学媒体的使用(一)文字教材等教学手段,对主教材的重点、难点内容再作补充分析和阐释,充分利用中央电大电大在线教学平台的网络优势组织实施远程教育。编制辅助教材的总体指导思想是辅助学生自学,努力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也为那些有兴趣进ー步研究的同学提供基本的研究书目与资料,指点治学的门径,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AA±LaムH-nメを厶*X小ズU宀?/HLI~へ比メ。(二)IP电视课件クI 4 _円ン、ノuITQ-ノ、、、、 /’円ノ、、、问题,以及需要通过电视手段直观演示的内容,使学生通过电视课的直观教学加深对语言基础理论的认识。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收看并下载存储。IP电视课件的教学内容将根据学生的反馈意见不断修订和补充。(三)网上辅导,• I—L-つハイII~I——ノ!/HIつハ4辅导栏目,定期发布教学重点与

难点的解析文章,定期刊载形式

多样的练习题,供学生学习参考。.安排4次(每学期两次)网上视频直播,讲解教学疑难问题。.利用BBS讨论板进行网

上讨论,解答学生的问题,加强

师生之间的沟通。4,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就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进行解答,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四)直播课堂一次的主要内容为课程及教学重点介绍,播出时间暂定为2002年3月27日(星期三),第二次的主要内容为期末复习与考试,播出时间暂定为2002年6月5日(星期三)。(四)辅导材料编写教学辅导材料,解析重点和难点问题,编拟形式多样的综合练习,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教学媒体使用信息表教学媒体主要内容主要作用时间安排文字主教材系统介绍教学内容教学大纲的具体化36周IP电视辅导教学重点难点帮助学生消化教材网上播放网上视频直播介绍教学要求重

点等解决学生疑难问题4次网上辅导指导分析针对学生

反映安排灵活安排多种媒体综合运用ー览表讲教学内容使用媒体文字教材IP电视网上辅导其

它手段!鲁迅研究四题&:?8*)2关于郭沫若的两极阅读现象& ?8*)3茅盾研究中的“矛盾” &?8*)4老舍创作的视点与“京味”& ?8*)5曹禺与现代话剧艺术的成熟& ?8*)6沈从文与“京派”文学&?8*)7张爱玲的《传奇》“张爱玲

热”&:?8*)8穆旦与九叶诗派& ?8*)9现代散文五家& ?8*)10赵树理评价问题与农村写作& ?8*)11“样板戏”及对它的评价&:?8*)12朦胧诗及其叙述& ?813汪曾祺与当代小说文体 &?8*)14王安忆与女性写作&:?8*)15余华与先锋小说的变化 &:?8*)16王朔现象与大众文化&?8*)符号说明:&表示需要系统自学;:表示有IP课件,重点讲授;?8表示有定期网上辅导与练习;*)表示应随时通信和电话与教师联系。教学建议阶段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等。尤其是有关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知识,学生必须具备。如果学生在专科阶段学的是非中文专业,一定要补修有关课程,否则很难学好本课程。ノUユ0、/くツI究对象,因而涉及到较多学术研究的前沿状况。学习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需要掌握足够的作家作品和文学基本知识,并对当前文学研究现状有所涉及。量多结合实例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学生则要多注意实践练习,通过必要的练习去掌握有关的知识,同时还应注意综合利用本课程多种教学媒体,加强自学。第二部分教学内容第一讲鲁迅研究四题说对传统的突破。重点分析两种结构模式以及鲁迅观察与分析生活的独特视角。分析鲁迅小说中的悲剧意味及诗性特征。简述鲁迅对后起的现代小说的辐射性影响。层面,掌握不同历史阶段的《阿

Q正传》的接受史。掌握从不同

角度分析和把握作品,突破单ー

性的评价思维模式。I1=1IXつUT。“I=ノロ、I171IL态度。掌握所谓“鲁迅割断了传统”的指责及错误。分析鲁迅批判国民性的历史理由和现实根据。澄清现实中对鲁迅的ー些误读。握鲁迅早期讨论中国文化转型的ー些重要观点,包括对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关系的理解、对科学主义的警惕。认识鲁迅作为精神观照的巨大价值。第二讲关于郭沫若的两极阅读现象沫若的两极阅读现象,并由此掌握和掌握对于那些时代感强的作品。将直观感受、设身处地与名理分析结合起来阅读,以达到比较有历史感的评价。格心理特征,对其天才与凡庸的两面都给以同情的掌握和客观的评价,肯定郭沫若的文学成就和文化建设上的崇高地位。3.掌握郭沫若研究在20-40年代、50-60年代和新时期以后三个时期的概况。第三讲茅盾研究中的“矛盾”盾研究的概况,特别是当前ー些否定茅盾的观点,并以此为个案,学习用文学史的眼光观察有争议的问题,逐渐进入研究领域。观察与深刻把握,以及对生活描写的现实主义笔法等对于现代长篇小说新潮流与新局面的开创。了解那种认为《子夜》是所谓“一部高级形式的社会文件”的贬斥。.分析茅盾创作心理特征及其在作品中的影响和得失。.掌握茅盾在三十年代社会分析派形成过程中的决定性影响,以及这一流派的文学史地位。第四讲老舍创作的视点与“京味”老舍笔下老派、新派与正派等三类人物形象的内涵。掌握老舍批判传统文明时所表现出来的失落感与对“新潮”愤激之情交织的复杂感情。过祥子这样ー个纯朴的农民与现代城市文明相对立所产生的道德堕落与心灵腐蚀的故事,掌握老舍对于病态城市文明造成人性伤害的忧虑。的手法以及语言的运用等几个方面,去把握“京味”的风格,掌握“京味”小说的源头,并掌握风格评析的一般方法。4.了解有关樊骏、赵园等老舍研究的有代表性的不同观点。第五讲曹禺与现代话剧艺术的成熟精神分析派的观点运用、比较文学的视角、传统文化的视角以及接受美学的层面等向个方面,掌握曹禺研究的现状。J•ベニシ八二ー/ノ、X\ロニ!17〃 、 \\I-I出》、《原野》到《北京人》等作品,掌握曹禺话剧中的诗意特征等。和主观因素、象征性意象、超越客观真实的表现性和多义性。对周朴园、整漪的形象进行多角度多层面解折。第六讲沈从文与“京派”文学景。掌握京派与现实保持距离及偏于古典审美的倾向,肯定其在文学史上应有的地位。掌握京派的共性特征及主要作家。理解构成湘西文学世界的题材、人性描写、人生形式想象等基本的元素,掌握像沈从文这样对现代化和都市文明持批判态度的作家的观照价值。3,了解沈从文研究在历史上的不同情况。第七讲张爱玲的《传奇》与“张爱玲热”等作品的主要内容、独特风格和具有现代主义意味的“荒原”意识,以及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人物的特点。的创新和袭旧。掌握张爱玲既大雅又大俗,既传统又现代的特点。掌握其作品极为鲜明的艺术独创性和本身具有的缺陷。注意其在现代文学史上特异的地位。I7メレ、ーヽ1"へ二士ユ新发现,并逐渐形成热点的过程和原因。90年代成为研究热点的过程、社会消费心理,及其身世被传媒热炒和商业包装,并在社会上流行的现象。第ハ讲穆旦与九叶诗派廓,掌握40年代现代主义诗潮出现的“历史意识的浮现”ヽ“诗歌散文美的追求”和“新诗现代性的拓展”等创作趋向。,包括他们在40年代的两次聚、他们同30年代现代派诗人的系等。掌握九叶诗派的诗学主张及其共同追求。3.掌握穆旦在现代诗歌史上的地位,穆旦诗歌中三个常见的主题和艺术创新的基本要素。第九讲现代散文五家7cハ^^Tノr•-jv\~ait、ノ/ヽノ和“独语体”两个主要语体的特点。通过对几位代表性散文家创作特色的分析,大致把握现代散文的几种主要风格类型,掌握散文鉴赏和批评的基本方法和角度。.掌握周作人的“言志”

散文以及基本体式,了解“言志

派”的其他散文作家。.比较“冰心体”与朱自清的抒情文体。.掌握郁达夫的行旅散文的特点。.掌握何其芳散文的特点和“独语体”的特征。第十讲赵树理评价问题与农村写作I-L-/UIパへI’二 c_IノI -1~\iyuTO]rシuフ以及赵树理获此殊荣的原因。了解赵树理创作的主要特点和他的作品在文学史上的独特价值以及作家自身的局限。代所作出的努力和他受到的褒贬毁誉,以及人们对赵树理的评价与当时文学思潮的关系。3.掌握“文革”后赵树理研究的特点和研究者们的主要观第十一讲“样板戏”及对它的评价1.了解“样板戏”在中国的戏剧性遭遇。与京剧现代戏的关系,京剧现代在产生的时代背景和文化语境,江青对于“样板戏”的作用。在京剧现代戏和“样板戏”创作过程中的影响,以及斗争哲学和道德理想在其中的作用。ュ・ノノI/I II ノ、.应表现中国民主革命的历史和社会主义时期的生活,而在艺术上对传统京剧进行的主要改革。第十二讲朦胧诗及其叙述所引起的论争情况以及发展结果,

掌握朦胧诗以及论争在中国当代

文学史上的地位和意义。的情况,掌握舒婷、北岛、顾城的创作风格特点,并比较他们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异,包括它对新生代的影响和新生代对它的反叛。主要掌握海子等“后朦胧”诗人和韩东、于坚等“第三代”诗人的情况。第十三讲汪曾祺与当代小说文体一丁ー,工 ー匚コIノ、4 "UITI——I|<一性特点、散文化的结构和由独特的语气、语调和语感形成的语言风格。文学史上的影响,了解汪曾祺小说对当代小说文体的意义。了解汪曾祺在废名、沈从文,与阿城、贾平凹之间承前启后的作用。3.了解汪曾祺的短篇小说

观和他在小说文体创造上的自觉

意识。第十四讲王安忆与女性写作“女性主义文学”与“女性写作”等概念。了解女性写作的三次高潮以及其中出现的主要作家作品及主要特点。展变化以及其中的重要作品。掌握张爱玲对王安忆的影响和王安忆对张爱玲的发展。掌握王安忆小说描写城市变迁与都市女性命运时叙事空间开放性的特点。忆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女性意识.了解《叔叔的故事》在叙述手法上的变化和王安忆小说观念发生的变化。第十五讲余华与先锋小说的变化厂!」/ソ匸」I厂!」/ソ匸」I7LJL_|シ口厂」 “ノi同及意义。掌握“先锋”的概念、性质和特点,并以此为理论依据说明余华与先锋小说的悲剧性命以及余华创作发生变化后的情况掌握先锋小说发生变化的原因和趋势,余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