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灼烙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技术_第1页
改进灼烙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技术_第2页
改进灼烙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技术_第3页
改进灼烙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技术_第4页
改进灼烙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改进灼烙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技术改进灼烙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技术改进灼烙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技术xxx公司改进灼烙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技术文件编号:文件日期:修订次数:第1.0次更改批准审核制定方案设计,管理制度改进灼烙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技术Ⅰ项目介绍

(一)项目背景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为了提高中医临床疗效、提高基层医院及中医药技术人员的医疗技术水平,决定在“十五”期

间投资巨额专项资金实施“中医临床实用诊疗技术整理与研究项目”(简称“百项中医临床实用技术”)。该项目计

划在5年内在全国筛选100项中医特色突出、临床实用、确有疗效的中医(含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技术进行系统整理,

在进行多中心、前瞻性评价临床效应和建立规范的临床研究方法和技术标准后,向全国推广。“改进灼烙法治疗慢性

扁桃体炎技术”,系“百项中医临床实用技术”之一。

(二)技术介绍

本技术是由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实施、由以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第二)医院陈隆晖副教授为组长的耳鼻喉

科专家组,在原有治疗技术基础上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而总结出来的,是有效治疗慢性扁桃体炎的一种新方法。改进

灼烙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的技术,在适应症、灼烙温度、一次治疗的时间、小烙铁等方面均有创新之处。疗效十分显著,已在临床运用6000例,总有效率高达%。课题组曾以五官科超短波治疗仪(广东产)治疗,系统对照观察

299例,证明该疗法在综合疗效、主症疗效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1.定义

改进灼烙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的技术,是沿引于中医的传统灼烙法,结合现代医学的理论和方法,经简化创新,

用自制的医用铁质小烙铁,在酒精灯上加热后,以低温灼烙,直接刺激扁桃体表面组织,使其治愈或自愈的一种特

效方法。

2.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⑴凡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的慢性扁桃体炎,只要能配合治疗,任何年龄和性别的患者;⑵除了排除病例,慢性扁桃体炎伴有相应并发症或合并症者,如风湿热、肾炎、咽炎、颈淋巴结炎、关节炎、皮肤病等均可;⑶扁桃体切除术后,残留扁桃体又复发形成慢性扁桃体炎者;

⑷慢性扁桃体炎合并免疫功能或白细胞低下者。

禁忌症:

⑴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或扁桃体炎急性发作期;

⑵合并严重全身疾病不能耐受者;

⑶心血管、脑血管、肝、肾疾病急性期间;

⑷妊娠以及有造血系统疾病易出血不止者。

3.治疗原理

灼烙法为什么能治疗慢性扁桃体炎呢因为扁桃体是一个免疫器官,其内有较大的生发中心及不同功能期的淋巴

细胞,当遭受抗原刺激后,即产生浆母细胞(T、B细胞)、抗体(免疫球蛋白Ig)及记忆细胞,起到局部及全身的免

疫作用。灼烙扁桃体可部分切削破坏扁桃体组织,起到产生抗原的作用;而且经过多次、反复地刺激扁桃体的生发中心,可激发人体免疫功能,提高免疫力,以防病抗病。

灼烙时为什么患者感觉不到疼痛呢经研究发现,扁桃体的中间部没有神经纤维分布,而本技术的灼烙部位正好

是在扁桃体的中间部,所以灼烙时患者不会感觉到疼痛。

4.临床技术操作

(1)器械准备

专用器械:

①小烙铁:分为柄、颈、头三部分。柄:长17cm,直径cm;颈:长2cm,直径cm,为了方便灼烙,有

直颈和弯颈两种规格。头,根据不同形状又分为:0号:为尖形;Ⅰ号:呈圆柱形,长cm,直径cm;Ⅱ号:

为球形,直径cm;Ⅲ号:为扁椭圆形,长1cm,宽。治疗时根据扁桃体大小选择不同型号的烙铁头。

②灼烙剂:自制,主要成分为香油。装于60ml广口玻璃瓶内,有止痛、消炎、防止烙铁头与扁桃腺组织粘连等

作用。其他必要器械:

①额镜、不锈钢压舌板、酒精灯、无菌纱布;

②灯光、治疗桌、靠背治疗座椅、备用药品。(2)体位的选择①患者正坐于靠背椅上,两眼向前平视,下颌微收,两膝并拢,肩约前倾,两臂下垂,两手置于大腿上,臀部

靠近椅背,腰挺直。

②3~7岁儿童由家属或护士搂抱在怀中坐好,搂抱者一只手绕过儿童胸前并按住两臂,另一只手按住额部,将

其头部固定于胸前或右臂前,两膝将儿童双腿夹住。

医师体位与患者对坐(医师的左侧身体靠近患者的左侧身体)。

(3)灼烙

①医师戴好额镜,调节光源,摆好所用的器械;②根据患者扁桃体的大小,选择好小烙铁的规格(极小的扁桃体选0号、Ⅰ度选Ⅰ号、Ⅱ度选Ⅱ号、Ⅲ度选Ⅲ号),

打开灼烙剂瓶盖,点燃酒精灯;

③右手将小烙铁头放于酒精灯上烧热,第一铁加热时间约20秒(此时测出烙铁头的温度约250℃);

④迅速将烙铁头沾灼烙剂(此时测出烙铁头的温度约160℃),所涂的灼烙剂多少以不从烙铁头上下滴为度,过

多的香油可在无菌纱布上吸去;

⑤嘱患者张口,医师左手持压舌板放进口腔,尽快压平舌体,充分暴露扁桃体;

⑥医师右手将烧热并沾有灼烙剂的烙铁头尽快触于右侧扁桃体上秒钟(进入口腔前测出烙铁头的温度约90℃);

⑦迅速将小烙铁抽出口腔,此时可见扁桃体上有一小白点;

⑧第一铁灼烙完,询问患者的感觉后,又重复以上操作步骤,一侧扁桃体连续灼烙完3铁(1次治疗量),每次分

区灼烙扁桃体约三分之一的范围。再灼烙另一侧扁桃体3铁。

⑨治疗结束,向患者口头交待注意事项。4)疗程3日1次,连续治疗10次为1疗程。90%以上病例只需治疗10次,少数病例治疗达20次,疗程结束,扁桃体的大小

与治疗前相比可无改变。

5.技术要领

(1)烙铁伸入口腔过程中,为防止患者因紧张而头部摆动,或闭嘴,在灼烙过程中灼伤口腔正常组织,应预先

告知病人治疗中如何配合;

(2)医师在治疗时所用的压舌板能起到三个作用,其一是压平舌体,保护舌面不受灼伤,其二是病人一旦闭嘴,

压舌板可起到阻碍病人不能完全闭合口腔,其三可用压舌板撬开闭合的牙齿,在仅有的间隙下便于迅速抽出灼烙器械;

(3)为防止灼烙过程中可能出现烙铁头与扁桃体粘连,其对应办法是:注意控制灼烙头与扁桃体接触时的温度、

时间、触压力度及烙铁头所涂香油的厚度。

①温度控制:在常温下,烙铁头置于酒精灯上加热,持续加热10秒钟,经测定,烙铁头的温度可达到110℃左右涂香油后,温度就将降到90℃左右。在灼烙治疗时,烙铁头的温度在200℃以上,触烙扁桃体时,扁桃体组织可瞬间

碳化、气化;烙铁头的温度在100℃以下,触烙扁桃体时,扁桃体表面组织可出现灼伤,为减少灼伤又有治疗作用,

我们应用90℃。

②时间的控制:治疗时,烙铁头与扁桃体组织接触的时间越长,扁桃体组织获得的热量越多,当粘膜接触面的水

分被蒸发后,就会出现烙铁头与粘膜接触面粘连,因此,灼烙时,烙铁头与粘膜面接触时间控制在秒钟较适宜,

既起到了轻度灼伤扁桃体粘膜组织的作用(刺激作用),又不至于出现粘连。

③触压力度的控制:治疗实践中,烙铁头轻轻触于扁桃体上,一般不加压,只有在扁桃体组织Ⅲ度以上,或者扁

桃体组织较硬时,我们才考虑灼烙时加重触压,以达到接触扁桃体的面积更多,同时扁桃体获得的温度亦更多。

④香油厚度的控制:在治疗温度90℃下,烙铁头不涂香油,一接触扁桃体就会出现粘连,为防止出现粘连,故在

烙铁头上涂香油。在治疗温度范围下,香油涂在烙铁头上的厚薄,对能否出现粘连或粘连的程度有一定的关系,因为

临床上无法准确地测定所涂香油地厚度,因此,我们只能说以不下滴为度。温度在330℃左右,烙铁头涂香油后会立即出现清烟,挥发掉大部分,在200℃左右,香油挥发较慢,在100℃左右香油可以保留在烙铁头上较长时间不挥发,

对我们灼烙扁桃体防止粘连有作用。

(4)在治疗期间因出现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或因故治疗中断者,处理方法如下:若中断时间在7天以内,继续进

行余下治疗,不影响疗效;若中断治疗时间在8~20天,又分为两种情况:

①中断前,已经连续治疗不足7次者,以后治疗应重新计算次数;②中断前,已经连续治疗7次以上者,应继续治疗到10次后,再增加1~5次治疗量,以保证治疗成功率。

(5)个别慢性扁桃体炎同时伴扁桃体肥大者,并影响呼吸、吞咽、发音功能的,可在每次灼烙治疗中提高烙铁

头的温度、加大触压力度、增加灼烙次数,既可治疗慢性炎症,又可短期内缩小扁桃体。

6.注意事项

⑴治疗前,医师应告知患者灼烙操作全过程,以便患者能配合治疗;

⑵治疗过程中,要防止患者闭嘴,以免灼伤正常组织;⑶每次灼烙后局部可形成假膜,3~5天后假膜自行脱落,灼烙后几天内咽部可能有异物感,属正常反应;

⑷上呼吸道感染时暂停灼烙,治愈后继续进行;前次灼烙后形成的假膜,下次在假膜上再烙等情况均不影响疗效;

⑸烙中烙铁头温度过高,触烙扁桃体时间稍长,可能出现粘连,抽出烙铁头后会撕脱少许扁桃体组织,这种情况

可有以下处理方法:①扁桃体组织过大(Ⅲ度以上)影响吞咽,可以采用较高温度(150℃左右)重压灼烙,逐步切

削,达到缩小扁桃体的目的;②扁桃体组织Ⅱ度以下,可用较低温度(90℃左右)轻触扁桃体,就不会出现撕脱组织

现象,目的是刺激扁桃体产生免疫功能,不在于缩小扁桃体;③部分患者若在灼烙中撕脱扁桃体组织较多,出现少量渗血,可在出血点上再次灼烙,即可止血。改进灼烙法治疗的优点为:器械简单,成本低廉;操作简便,易于掌握;患者痛苦极小,不改变正常进食,能正常工作;治疗安全,疗效满意,无需麻醉或用药,无不良反应。是目前治疗慢性扁桃体炎较为理想的方法之一。Ⅱ参考资料

(一)慢性扁桃体炎综述

慢性扁桃体炎多由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或因扁桃体隐窝引流不畅,窝内细菌、病毒滋生感染而演变为慢性炎症,

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尤以儿童多见,其发病率约为%。如日久不愈,可并发肾炎、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病及

关节炎等疾病,严重危害儿童及成人的健康。

链球菌和葡萄球菌为本病的主要致病菌。屡发急性扁桃体炎使隐窝内上皮坏死,细菌与炎性渗出物聚集其中,隐

窝引流不畅,导致本病的发生和发展,也可继发于猩红热、白喉、流感、麻疹、鼻腔及鼻窦感染。本病的发生机制尚

不清楚,近年来认为与自身变态反应有关。

病人常有咽痛,易感冒及急性扁桃体炎发作史,平时自觉症状少,可有咽内发干、发痒、异物感、刺激性咳嗽等

轻微症状。若扁桃体隐窝内潴留干酪样腐败物或有大量厌氧菌则出现口臭。小儿扁桃体过度肥大,可能出现呼吸不畅、

睡时打鼾、吞咽或言语共鸣的障碍。由于隐窝脓栓被咽下,刺激胃肠,或隐窝内细菌、毒素等被吸收引起全身反应,导致消化不良、头痛、乏力、低热等。

中医学认为,该病多因脏腑亏损、虚火上炎而致,称为“虚火乳蛾”。属于慢性虚性疾病,易反复发作,病程较

长,常影响健康,且能诱发痹证、水肿、心悸、怔忡等全身疾病,故应积极防治。

小儿喉核肥大硬实,无发炎病史,多因气血凝滞而致,称为石蛾。

本病以脏腑虚损,虚火上炎为主要病因病理,多因于风热乳蛾或风热喉痹治而未愈,缠绵日久,邪热伤阴而致,

或温热病后余邪未清而引发。脏腑虚损以肺阴虚,肾阴虚为多。

肺阴虚,津液不足,则津液不能上输以滋养咽喉,阴虚内热,虚火上炎,灼于喉核而为病。

肾阴虚,咽喉失于濡养,虚火循经上炎,结于喉核而为病。如《石室秘录》说:“阴蛾之症,乃肾水亏乏,火不

能藏于下,乃飞越于上……乃结成蛾。”

小儿脏腑柔弱,形气未充,易为外邪所感,病后不仅阴液受伤,阳气也常受损,抗病能力减退,邪毒虽不甚重,

但因正气虚弱,故不易于消除而留置于咽喉,日久不去气血凝结不散,肿而为蛾。也有由于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肺脾气虚,虽不为邪毒所染,但因气血凝滞而成石蛾。

(二)诊断标准

1.西医诊断标准

(1)诊断

依据田涌泉、孙爱华主编《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耳鼻咽喉科学》(2002年,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慢

性扁桃体炎的诊断标准为:

①有反复发作急性扁桃体炎的病史。

②可有咽干、咽痛不适、发痒、异物感、头痛、低热、咳嗽、受凉加重、口臭等症状。病程一年以上。

③扁桃体及舌腭弓呈慢性充血,扁桃体I度以上肿大,表面不平,可见细条状瘢痕组织,隐窝内有脓栓,压迫后

可见脓样或干酪样物溢出。与周围组织有粘连。

④下颌角淋巴结肿大。⑤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反应滴度>1:400以上。

(2)临床分型

①增生型:因炎症反复刺激,淋巴组织与结缔组织增生,腺体肥大,质软,突出于腭弓之外。镜检可见腺体淋巴

组织增生,生发中心扩大,丝状核分裂明显,吞噬活跃。

②纤维型:淋巴组织或滤泡变性萎缩,为广泛纤维组织所取代,因斑痕收缩,腺体小而硬,常与腭弓与扁桃体周

围组织粘连,病灶感染多为此型。

③隐窝型:腺体隐窝内有大量脱落上皮细胞,淋巴细胞,白细胞及细菌聚集而形成脓栓或隐窝口因炎症瘢痕粘连,内容物不能排除,形成脓栓或囊肿,成为感染灶。(3)体征扁桃体和腭弓呈带状慢性充血,粘膜呈暗红色,扁桃体大小不定,成人扁桃体多数已萎缩,但可见斑痕,凹凸不平,常与周围组织粘连。当挤压腭弓时,隐窝口有时可见黄、白色干酪样点状物溢出。病人常有下颌淋巴结肿大。(4)检测结果

实验室检查:血沉升高,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反应滴度>l:400以上。

2.中医诊断标准

(1)诊断

依据王士贞主编《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耳鼻咽喉科学》,2003年,1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GB/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疾病部分》,1997年制定。

虚火乳蛾、阴虚乳蛾;乳蛾。

以发热,咽痛,喉核红肿胀大,形如乳头或蚕蛾,或表面有黄白色脓点,或喉核肥大、质硬、暗红等为主要表现的

咽部疾病。

(2)辨证分型

①肺阴不足:喉核肥大红肿疼痛或潮红,或喉核常溢少量脓液,咽部不适、微痛微痒、时有发热、舌质红、少苔、脉细。

②肺肾阴虚,虚火上炎:咽部干燥,微痒微痛,哽哽不利,午后症状加重,全身可见午后潮红,手足心热,失眠

多梦,或干咳痰少而粘,耳鸣眼花,腰膝酸软,大便干,舌质干红少苔,脉细数。

③脾胃虚弱:咽干痒不适,异物梗阻感,咳嗽痰白,胸脘痞闷,恶心呕吐,口淡不渴,大便不实,舌质淡,苔白

腻。

(3)体征

喉核肥大或干瘪,表面不平,色潮红,或淡暗,或有细白星点,有黄白色腐物自隐窝内溢出。

(4)鉴别诊断及要点

本病应与喉痹、白喉、扁桃体肿瘤相鉴别。

3.鉴别诊断

⑴扁桃体生理性肥大:多见于小儿,青少年,无反复炎症发作史,无自觉症状,扁桃体光滑,色淡,隐窝清洁,无分泌物潴留,与周围组织无粘连,触之软。

⑵扁桃体角化症:为扁桃体隐窝口上皮过渡角化所致,出现白色尖形沙粒样物,触之坚硬,附着牢固,不易拭去,

用力拭去后留有出血创面。角化物常同时见于咽后壁及舌根。

⑶扁桃体肿瘤:一侧扁桃体迅速增大或扁桃体肿大并有溃疡,常伴有同侧淋巴结肿大,应考虑肿瘤的可能,活检

可作鉴别。

(三)其他疗法

1.手术治疗(operationtreatment):

手术切除扁桃体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经历了指挖法、刺破术、电灼术、电解术、刀剪部分切除术、圈套术等不同

阶段。目前主要采用剥离法、挤切法。中国1924年开始应用剥离圈套法,1927年开展挤切法,均在全麻下手术,

1935年后,才采用局麻手术。随着耳鼻喉科医学的发展,扁桃体手术在全国得到普及和推广。但扁桃体手术易学难精,

又因其部位特殊,在手术时,每一位医师术前均非常谨慎,凡有:急性炎症期、出血性疾病、肝病、月经期、急性传染病、心脏病、肾炎、风湿病、糖尿病、高血压、免疫球蛋白缺乏症等,均属手术禁忌症。手术治疗有时比病症本身

具有更大的风险,如出血(发生率在2~8%,平均为3%)、剧烈疼痛、吞咽困难、术后2~3天夜间打鼾和呼吸暂停

加重、创口感染、创面瘢痕形成过多、气肿、甚至死亡(目前仍有1/16000的发生率),故在术后需严密观察5~7天。

通过手术治疗,虽然将扁桃体全部切除,疗效肯定,但可能对机体的免疫功能产生不良影响;并且,手术操作创

面大,时间长,术中出血多,术后可出现疼痛、出血、感染、甚至死亡等并发症,且费用高,需住院治疗,术后还需

进流质饮食1周,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

2.微波治疗(microwavetreatment):

微波系一种高频电磁波,一般频率在500kHz~250MHz之间。在高频电磁场的作用下,人体内水分子的正负极位置

随微波电磁场极性变化而来回取向旋转摆动,与周围分子碰撞,把从电场得到的动能不断转化为热运动的内能而使温

度升高,热量达到65~100℃时使病变组织局部产生凝固脱落坏死达到治疗目的。其特点是在同一幅射场中,组织的

损伤几乎是一致的,因此受治疗区域边界清楚,深浅一致,既无即刻反应,亦无碳化、气雾形成及出血等现象,有别于激光、冷冻、电凝等物理治疗。

微波组织凝固治疗慢性肥大性扁桃体炎的优点:①在直视下表麻后进行,操作简单,容易掌握,手术时间短,无

异常反应及并发症;②使局部炎症组织坏死脱落,达到去除病变,能保留少部分正常扁桃体组织,有代偿作用,发挥

其应有的生理功能,因此,适用于6岁以上儿童患者的治疗;③所有微波治疗手术均在门诊治疗室进行,不需要住院

观察;④病者减少医疗费用,不影响工作和学习。

但微波治疗存在以下不足:①对于扁桃体Ⅲ度肿大者,难以一次性治愈,易留残体及复发,须多次治疗;②在治

疗过程中,不易掌握好深浅度,易穿透扁桃体组织损伤基底部组织,致假膜脱落后出现出血等并发症。③治疗后须应

用抗生素、激素治疗3天,创面白膜脱落干净需3~4周。

3.射频治疗(radiofrequencytreatment):

射频治疗的原理主要是通过频谱范围在~100GHz之间的电磁波作用于人体组织,产生强烈的分子运动,形

成特殊的“组织内生热效应”,并用较低温度(60~80℃)使组织蛋白凝固,血栓形成,毛细血管封闭,从而达到萎缩、平复或组织坏死脱落的目的。

射频治疗慢性扁桃体炎,既可消除扁桃体的炎症又能保留其免疫功能。具有加热部位均匀、无炭化、治疗时间短

(3~5s)和治疗头不粘连组织等优点,而且选择性高,可多点接触,对周围组织无影响,患者痛苦相应较小,操作方

便,拓宽了慢性扁桃体炎的治疗途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但射频治疗与灼烙法相比:射频价格昂贵,维修困难,治疗费用高,治疗后局部反应相对较重,中、小医院及广

大的农村短时间无法开展此项治疗。

4.冷冻治疗(cryotherapytreatment):

冷冻治疗慢性扁桃体炎,是利用制冷剂产生0℃以下低温,冷冻局部活体组织,使之破坏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到目前为止,冷冻制冷的方法有:气体的节流效应制冷、变相制冷、半导体致冷。Charles及Hill,1966年首先报

道了冷冻治疗慢性扁桃体炎,70年代我国耳鼻喉科开始采用此种治疗。在冷冻手术过程中,一些经冷冻损伤的组织具

有抗原作用,致产生自身抗体,其机制可能是:①冷冻组织的潜在自身抗原发生分子改变,由原来的小分子量在循环内集合成大分子量,使其具有抗原性,刺激产生自身抗体;②冷冻使细胞膜上的类脂蛋白复合体发生变性分裂,细胞

膜破裂,释出大量细胞内容物,这些起了变化的细胞核、细胞浆,具有抗原作用,引起自身抗体的产生。对组织破坏

需要的温度范围在-100℃~-196℃之间。多年来,从大量文献结果来看,冷冻术中、术后均无出血,无疼痛,基本能控制术前经常发作的咽痛,并且它与微波、射频等热效应不同,需用设备要求不高,但冷冻的时间、次数的掌握有一定困难;手术时间长,术后扁桃体组织需较长时间的修复及反应过程,且只能使扁桃体部分缩小30%~50%,不宜作为常规的手术方法。5.中医烙法治疗(herbalistdoctorcauterizetreatment),最早见于唐代《千金翼方·卷21》(孙思邈,682):“先以竹筒内口中,热烧铁从竹中拄之,不过数度,愈”。清代《喉科枕秘》(又名《焦氏喉科枕密·临证20法》)(焦氏著,1868)记载:“烙铁,用纹银打茶匙样,用陈艾保烙铁外,以棉花包住,蘸桐油,灯火上烧尽无烟,搁在灯上,取圈撑住口,令人扶住,捺定舌根,使人刮净烙铁,看真患处,连烙一烙,即出,不可过缓,恐伤犯蒂丁。烙铁放之上烧红,依前法治之,须眼明手快”。中医的灼烙方法在中医的古籍文献上的记载或研究不多,直到近代,真正使用本方法的中医医院和医生很少。辽宁省中医院(1958)、黄香九(1965)报道此方法为:(1)火针:点刺5~10针;(2)火刀:纵行浅割5~10刀,使其微出血;(3)灼烙:每次5~20铁,乳蛾大者,每次可烙100余铁,小者,每次30~50铁;(4)上药:冰硼散、锡类散;2~3日一次,最终以烙平为度。解放后,灼烙法曾得到卫生部门的推广,人们才有了更多的了解,并引起日本学者的广泛重视,但因其疗程长达数月,由于其方法烦琐,费时,儿童,老人不能接受,推广起来困难,且随着扁桃体摘除术在全国广泛地开展,灼烙法在耳鼻咽喉科领域便逐渐被淘汰(李小平,1999年)此法亦只能作为中医治疗慢性扁桃体炎方法的探索之一。继后,王德林(1984)、王德鉴(1985)、朱志强(1987)、张金溪(1988)、韩德宽(1998)等报道均省去了另3个步骤,只留下灼烙一个步骤。认同每侧扁桃体可一次烙20铁,每周烙1~2次,可治疗20~40次,扁桃体3度须

烙25~30次,2度须烙15~20次,直至表面平滑既可停烙。使方法更加简化,能接受的病人更多,但仍存在操作方法

原始、治疗时间长(约40~80天),儿童治疗困难(张口治疗时间较长),故只有少数的中医医师开展此项治疗工作。

陈隆晖(1990,1994)进一步改进灼烙方法,3铁/次,2天/次,10次结束,就使3~65岁的病人均可接受治疗了,也易推广。而其治疗有效的认识还停留在孙思邈682年“被烙处干焦,形成疤痕,使患部缩小甚至消失不再发病”,西医

界不了解灼烙治疗有效的机理,而不予采用。为探索其治疗机理,孙海波(1990)首先进行了探索性研究,测定灼烙

前后唾液免疫球蛋白,结论是灼烙后唾液免疫球蛋白明显增高;陈隆晖(1994、2004)进行了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检测

研究,证明灼烙法能提高局部和全身免疫功能。

6.电烧灼治疗(electriccauterizetreatment):50年代以前就开展了此方法。采用烧红的枪状发射器尖头刺

入扁桃体表层,使扁桃体表面变为黑色焦状物,组织蛋白产生凝固变性,最终坏死脱落。此法使用高温(达800℃以上),

治疗时间短,数次即使扁桃体变小,起到逐渐削除部分扁桃体,相似于激光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