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院内感染讨论课件_第1页
新生儿院内感染讨论课件_第2页
新生儿院内感染讨论课件_第3页
新生儿院内感染讨论课件_第4页
新生儿院内感染讨论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生儿院内感染病例(bìnglì)讨论 2015.11.24 第一页,共三十六页。新生儿院内感染讨论纲要一、新生儿免疫系统特点二、新生儿院内感染定义三、新生儿病房院内感染的概况四、新生儿病房院内感染的预防措施五、病例(bìnglì)汇报六、个人分析及讨论第二页,共三十六页。新生儿院内感染讨论一、病例(bìnglì)汇报第三页,共三十六页。新生儿院内感染讨论入院(rùyuàn)时情况1、患儿刘云之女,6天,于2015年9月11日因“皮肤3天”入院2、患儿系第三胎第二产,母孕38+4周因“妊高症并子痫前期、妊娠糖尿病、胎儿宫内窘迫、疤痕子宫”在我院产科行剖宫产娩出。出生体重4.55kg,生时羊水清,脐带绕颈1周,生后无窒息。母乳喂养,奶量不足,吃奶欠佳,多睡。胎便排出及时,小便色黄量偏少。自生后第3天出现(chūxiàn)皮肤黄染,口服药物效果差,黄疸渐重,遂转儿科。第四页,共三十六页。新生儿院内感染讨论入院(rùyuàn)查体入院查体:WT4.05kg,足月新生儿貌,刺激反应欠佳。全身皮肤明显明显黄染。前囟平软,口唇不绀,呼吸(hūxī)平稳,P120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腹软,肝脾不大,四肢肌张力正常,吸吮、觅食反射存在。其母血型O型Rh阳性,新生儿A型Rh阳性,新生儿溶血试验均隐性。第五页,共三十六页。新生儿院内感染讨论入院后完善检查,血细胞计数分析:WBC9.5x10^9/L、N2.8x10^9/L、RBC5.5x10^9/L、PLT254x10^9/L;大肝功:古氨酰转肽酶97U/L↑,总胆红素412.9umol/L↑,直接胆红素8.9umol/L↑,间接胆红素404.0umol/L↑,示胆红素明显增高,伴肝功轻度损坏,支持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línchuánɡ)诊断。心肌酶及电解质均未见明显异常。辅助(fǔzhù)检查第六页,共三十六页。新生儿院内感染讨论诊疗(zhěnliáo)经过入院后给予患儿蓝光照射(zhàoshè),静脉输注还原性谷胱甘肽及碱性液保肝、退黄等对症支持治疗,吃奶渐好转,黄疸渐消退,9.14日复查肝功示古氨酰转肽酶69U/L↑,总胆红素194.3umol/L↑,直接胆红素9.8umol/L↑,间接胆红素184.5umol/L↑,较前明显好转,拟9.15日巩固一日出院。第七页,共三十六页。新生儿院内感染讨论病情(bìngqíng)变化9.14日15:00左右患儿于光疗时出现发热,测体温38°C,给予暂停(zàntínɡ)光疗1小时体温即降至正常。9.15日11:30光疗时复出现发热,初测体温38°C,给予暂停止蓝光照射,无效,后渐升至39°C,急查血细胞计数分析:WBC5.0x10^9/L、N4.1x10^9/L、L0.8x10^9/L、RBC4.5x10^9/L、HGB142g/L,PLT101x10^9/L;HsCRP1.5mg/L↑,考虑感染。第八页,共三十六页。新生儿院内感染讨论处理(chǔlǐ)停光疗完善血培养及TORCH检查加用头孢唑肟防治感染(gǎnrǎn)、补液及物理降温等对症支持治疗。报告院感病例,单间隔离患儿,明确接触隔离标志。第九页,共三十六页。新生儿院内感染讨论后续(hòuxù)结果体温当日渐至正常,未再反复。9.16日颅脑MRI未见核黄疸及感染迹象TORCH检查结果均阴性9.17日下午患儿一般(yībān)情况好,无发热,吃奶好,家属要求出院。9.20日血培养五日未见细菌生长出院后3日患儿复查TCB156umol/L,出院后6日电话随访患儿一般情况好,体温、吃奶情况均正常,皮肤无明显黄染。第十页,共三十六页。新生儿院内感染讨论二、新生儿的免疫(miǎnyì)功能特点第十一页,共三十六页。新生儿院内感染讨论非特异性免疫(miǎnyì)功能屏障功能(gōngnéng)差:皮肤粘膜薄;脐带残端未完全闭合;呼吸道纤毛运动差;胃酸少;血脑屏障发育未完善等。血浆补体水平低细胞吞噬功能差第十二页,共三十六页。新生儿院内感染讨论特异性免疫(miǎnyì)功能免疫球蛋白IgG含量(hánliàng)低、IgA和IgM不能通过胎盘→感染(尤其是革兰氏隐性杆菌)T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新生儿免疫应答能力极差第十三页,共三十六页。新生儿院内感染讨论三、新生儿院内感染(gǎnrǎn)的定义第十四页,共三十六页。新生儿院内感染讨论医院感染(gǎnrǎn)的概念指病人在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而在医院内发生的感染无明确(míngquè)潜伏期的疾病,在入院48小时后出现的感染即属于院内感染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第十五页,共三十六页。新生儿院内感染讨论新生儿院内感染(gǎnrǎn)的定义根据新生儿感染出现症状的时间分:早发性(fāxìnɡ)感染:生后3天内的感染,感染源多来自母体。迟发性感染:出生3天以后住院患儿的感染,感染源多来自医院内。第十六页,共三十六页。新生儿院内感染讨论新生儿院内感染(gǎnrǎn)的定义按感染发生的阶段和感染途径分:宫内感染(约占2%)分娩(fēnmiǎn)过程感染(约占10%)出生后感染(约占80%以上)按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宫内感染不属于医院感染,但常因诊断苦难,消毒、隔离不及时而成为医院感染流行的导火索。第十七页,共三十六页。新生儿院内感染讨论四、新生儿病房院内感染(gǎnrǎn)的概况第十八页,共三十六页。新生儿院内感染讨论易感因素(yīnsù)患儿自身因素:低体重、小胎龄、窒息环境因素:病房拥挤,置暖箱应用侵袭(qīnxí)性操作住院时间长母乳喂养率低应用抗生素、激素第十九页,共三十六页。新生儿院内感染讨论感染(gǎnrǎn)的主要部位皮肤(pífū)软组织胃肠道呼吸道泌尿系眼神经系统败血症第二十页,共三十六页。新生儿院内感染讨论感染(gǎnrǎn)的主要病原菌细菌以G-杆菌(gǎnjūn)为主:如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产碱假单胞菌、奇异变形杆菌(gǎnjūn)等;G+球菌较少,但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肠球菌、军团菌等有增多趋势。病毒以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轮状病毒等多见;真菌则以白色念珠菌最为常见。第二十一页,共三十六页。新生儿院内感染讨论五、预防(yùfáng)医院感染的措施第二十二页,共三十六页。新生儿院内感染讨论环境(huánjìng)管理病房分区:设缓冲区、清洁区,并配置配奶室、治疗室等,各区划分明确,严格管理。足够的手卫生设备普通新生儿病房每张床位占地面积不少于3平方米,床间距(jiānjù)不少于90公分,NICU为一般新生儿床位的2倍。室温应22-26°C,相对湿度为55-65%门、门把手、窗台、墙、台面清水擦净,消毒液擦抹,每日1次,如有污染随时擦洗。婴儿床、暖箱、蓝光箱、辐射太每日清洁,如有污染随时擦洗,用毕终末消毒。第二十三页,共三十六页。新生儿院内感染讨论环境(huánjìng)管理连续使用的氧气湿化瓶、雾化器等器材必须每日清洁或消毒,用毕终末消毒,干燥(gānzào)保存。特殊感染患儿听诊器亦每人专用,出院后消毒备用。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地面保持清洁,每日消毒湿脱两次。每周大扫除1次,扫除前做空气培养,非致病菌菌落总数≤200cfu/m3第二十四页,共三十六页。新生儿院内感染讨论工作人员管理(guǎnlǐ)非新生儿室工作人员未经允许不得入内,入NICU参观、学习、见习一次不得超过5人。患呼吸道和其他感染性疾病、皮肤有伤口的工作人员暂时停止与新生儿接触。工作人员进入NICU需更换专门工作服、换拖鞋、戴帽子,工作服及拖鞋每周清洗消毒,如有污染随时更换。工作人员上班更衣后、护理前后需六部洗手法洗手并定期(dìngqī)抽查做细菌培养接触每一个患儿前应用速干手消毒剂擦手,或肥皂及流动水洗手;配奶及侵入性操作时需戴口罩。第二十五页,共三十六页。新生儿院内感染讨论工作人员管理(guǎnlǐ)查看护理顺序:非感染区→感染区,早产儿→低出生(chūshēng)体重儿→足月正常体重儿接触感染及隔离患儿时需戴手套操作,操作后洗手和手消毒。第二十六页,共三十六页。新生儿院内感染讨论对患儿的管理(guǎnlǐ)分区(fēnqū)管理加强基础护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合理使用抗生素第二十七页,共三十六页。新生儿院内感染讨论对家属(jiāshǔ)的管理无陪护制度NICU尽量不得入室探视健康教育:做好母乳喂养的宣传、新生(xīnshēng)而护理知识第二十八页,共三十六页。新生儿院内感染讨论其他(qítā)加强(jiāqiáng)医疗废物的管理加强医院感染的生物检测第二十九页,共三十六页。新生儿院内感染讨论六、个人(gèrén)分析第三十页,共三十六页。新生儿院内感染讨论是不是院内感染(gǎnrǎn)?支持点:入院72小时左右出现发热,初为低热,次日上升至39°C;血白细胞及血小板较入院时检查呈下降趋势;抗感染处理后当天即降至正常且未再反复。不支持点:体温下降相对顺利,应用抗生素不足12小时体温即得以控制(kòngzhì)且未再反复,热退后吃奶等一般情况亦很快好转;血培养及TORCH检查均阴性。第三十一页,共三十六页。新生儿院内感染讨论鉴别(jiànbié)诊断脱水(tuōshuǐ)热?光疗副作用?第三十二页,共三十六页。新生儿院内感染讨论延伸(yánshēn)思考该患儿黄疸与发热、感染有无相关性?我们在可疑感染来临时做了什么?我们在预防(yùfáng)院内感染方面还需要加强些什么?第三十三页,共三十六页。新生儿院内感染讨论新生儿易感因素多,病情变化快,易暴发流行,病死率高,社会(shèhuì)影响大,任重而道远!第三十四页,共三十六页。新生儿院内感染讨论谢谢(xièxie)!第三十五页,共三十六页。新生儿院内感染讨论内容(nè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