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饰行业分析报告文案_第1页
服饰行业分析报告文案_第2页
服饰行业分析报告文案_第3页
服饰行业分析报告文案_第4页
服饰行业分析报告文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服装行业分析报告目录TOC\o"1-4"\h\z\u一、行业管理制度及适用法规51.行业管理体系5行业主要政策法规51)法律法规5(2)产业政策6二、国际服装行业概况7一、国际服装产业格局7二、国际服装行业发展趋势81)发达国家服装市场增速放缓,中国成为最具增长潜力的服装消费市场8(2)快时尚成为国际服装品牌发展趋势93)国际品牌服装企业的全球化战略9三、中国服装业基本情况10一、中国服装行业概况10(1)市场规模10(二)产能分布11(3)行业特定的商业模式12(四)行业特点12①周期性特征12②地域特色13③季节特征13(五)行业利润水平变化趋势13二、服装行业竞争形势14(一)行业竞争格局14①中国服装企业数量众多,但品牌拥有程度较低14②行业整体集中度低,市场份额向优势品牌集中15③服装品牌在各自的细分领域展开竞争152)进入该行业的主要障碍15①品牌壁垒15②营销渠道壁垒16③研发设计能力的障碍16供应链整合能力的障碍16⑤企业管理能力的障碍17⑥人力资源障碍17三、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17(一)有利因素17①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17②城镇化进程推动服装市场扩张升级18③经济增长带来的居民购买力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19④中国服装业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体系20(二)不利因素21①外资品牌竞争日趋激烈21落后于整个行业的发展22③研发基础薄弱,创新能力不足224、行业与上下游产业的关联性及上下游产业发展情况23(一)上游发展对服装行业的影响23(二)消费者消费观念对服装行业的影响23五、金融危机对中国服装市场的影响24四、服装行业细分情况25一、休闲服装行业25(1)市场容量25(二)主要消费群体及消费特征26(三)行业竞争格局及主要企业27①基本竞争格局27②市场集中度28③销售渠道的竞争28④主要企业信息29(四)休闲装行业发展趋势31①消费趋势变化31②品牌和市场细分时代即将到来32③资源整合能力的竞争将带来巨大的机遇和挑战322、童装行业33市场容量33(二)主要消费群体及消费特征34(三)行业竞争格局及主要企业35①基本竞争格局35②市场集中度36③销售渠道的竞争37④主要公司38(四)童装行业发展趋势40①童装市场发展前景好40②未来消费趋势的变化40③品牌竞争将取代价格竞争41一、行业管理制度及适用法规一、行业管理制度国家发展改革委是国家服装行业的行业主管部门,负责产业政策的制定和监督检查,研究制定行业发展规划,指导产业结构调整,政府指导产品开发和推广、立项和产业扶持资金。管理等中国服装协会是一个自律的、非营利的、全国性的行业组织。协会旨在促进中国服装行业的发展,为政府、行业和社会提供与服装行业相关的各项服务,主要包括规范行业行为、维护行业和企业利益;研究行业发展和市场趋势,参与制定行业发展。战略规划,向政府提出政策和立法建议;参与国家行业标准的制定、修订和实施;为企业提供技术、产品、市场等多种信息和咨询服务。在我国现行的行业监管体制下,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对行业的管理仅限于宏观管理,企业经营管理和生产经营完全以市场化的方式进行。二、行业主要政策法规(一)法律法规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对服装行业的管理没有特别规定。服装企业经营涉及的主要法律法规有《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外商投资商业领域管理办法》商业特许经营管理、零售商与供应商公平交易管理办法、零售商促销行为管理办法等(2)产业政策纺织服装产业定位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传统支柱产业、重要的民营生产产业和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近年来,在产业政策方面,国家加大了对纺织服装行业的扶持力度。2006年4月,为支持和促进我国纺织服装业产业结构升级,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等十部委印发了《《关于加快纺织工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若干意见的通知》(发改办〔2006〕762号)。2006年6月,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纺织行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十一五《纺织工业纲要》(发改工[2006]1072号)。2009年2月,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障纺织服装业平稳发展,加快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国务院印发了《纺织工业调整振兴规划(2009-2011)"(国发[2009]10号)。2009年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服装家纺自主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纺织服装业。同时,为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水平,促进纺织服装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工信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纺织企业管理的指导意见》(部工信[2009]438号)。二、国际服装行业概况一、国际服装产业格局国际服装业的经营模式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制造、批发和零售;(2)品牌和终端建设;(3)零售商建立以品牌、设计、研究和营销为核心的高效分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服装产业不断转移升级,全球服装产业的生产中心不断向劳动力成本比较优势的国家转移。消费中心与生产中心的分离使得全球服装贸易快速增长。目前,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服装产业已经高度成熟,拥有一大批国际知名服装品牌企业。这些知名服装企业以品牌经营为核心,采取轻资产的发展模式,注重前期的设计开发和后期的推广销售,将中低端的业务环节外包出去。产品生产和固定资产投资大等附加值。,并始终把握产业链的高附加值和高科技环节,形成了强大的品牌优势、技术优势、信息优势、营销优势和供应链管理优势。中国、印度、越南等亚洲国家、部分拉美国家和东欧国家劳动力素质高,劳动力成本低。1980年代以来,全球劳动密集型的原材料生产和中低附加值服装产品的加工大部分转移到这些国家。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服装业不断壮大,已形成一大批以贴牌加工为主,能够生产供应大批量、多品种、交货快捷、中低档的服装生产企业。增值产品,并已成为全球服装制造商。主要生产中心。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我国服装正从追求产业规模和产量规模向专业化、精细化方向转变,为自主服装品牌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二、国际服装行业发展趋势(一)发达国家服装市场增速放缓,中国成为增长潜力最大的服装消费市场2003-2008年,大部分发达国家服装销售总额增速放缓,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发达国家市场成熟度高,人口增长缓慢,服装市场消费趋于饱和,市场规模有限;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国际各大服装品牌纷纷扩大全球采购圈以降低生产成本,使得主要发达国家的服装价格整体呈现下降趋势。近年来,中国服装市场发展迅速,2008年服装销售额达到约1413亿美元,是2003年的两倍多,成为全球第二大服装消费国。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和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未来我国服装消费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为自主服装品牌的崛起提供了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2)快时尚成为国际服装品牌发展趋势随着服装均价的下降和大量平价服装的兴起,国际市场消费者的服装消费习惯正在发生变化。从单一服装消费到服装配饰消费,消费者更加追求个性风格和多元化搭配,对单一品牌的忠诚度逐渐下降。世界发达的信息网络和迅速传播的时尚潮流,也带动了全球范围内的快时尚消费。以西班牙ZARA、瑞典H&M等品牌为代表的企业正顺应这一趋势,并能够在市场上快速成长。(三)国际品牌服装企业的全球化战略国际品牌服装企业的全球化战略主要体现在产业链的上下游环节。在产业链上游,国际品牌服装企业主要协调和积极管理面料采购,优化全球供应商覆盖范围,控制和提高供应商生产效率,提高第三方物流配送的速度和准确性,并提高交货速度。通过优先考虑时尚产品等措施,整合优化供应链,优化成本时间比,降低企业成本。在产业链下游,国际知名服装企业聚焦发达市场和新兴市场,构建全球化营销网络,实施全球化竞争战略。三、中国服装行业基本情况一、中国服装行业概况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装生产国和出口国。同时,它拥有13亿人的庞大消费群体。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已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服装消费市场和第二大服装消费国。.2000年以来,中国消费者对服装产品的品质和品味的要求不断提高。我国服装行业开始进入个性化、多元化、时尚化消费时代,市场竞争逐渐从价格和数量转向技术和品牌、品牌服装。公司发展进入高速成长期,加盟、直销模式发展迅速,店铺形象成为广告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线上销售也成为新的消费模式,以品牌运营为主,设计研发、商品营销和渠道建设公司新的商业模式悄然出现,为自主品牌服装企业的发展和崛起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市场规模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乡居民家庭收入的逐步提高和生活水平水平的不断提高,也带动了服装消费市场的不断增长。根据欧睿的市场分析数据,2003年至2008年,我国服装消费总额1从5094亿元增长到981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4.01%。未来我国服装市场规模将继续扩大,但受国家宏观经济调整影响,增速将略有放缓。市场规模将达到16637亿元。2003-2013年中国服装零售额统计及预测(二)产能分布近年来,我国服装产业分布呈现出产业集群发展的特点。服装产业集聚区主要分布在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据中国服装协会统计,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一批以产品分类为特征的大型服装产业集群,产业集群的产品产量占全国服装总产量的70%以上。在发展过程中,产业集群带动和加快了产品细分化、市场细分化、专业化的步伐,促进了民族服装产业的升级换代。此外,由于纺织服装制造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受劳动力转移、劳动力成本、生产资料成本上涨等因素影响,纺织服装制造业的产能逐步从近年来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发展。趋势。(3)行业特定的商业模式中国服装行业的主要商业模式包括:传统生产加工模式、代理品牌销售模式和自主品牌商业模式。传统的生产加工模式是我国服装生产企业采用的主要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企业本身没有品牌和销售渠道,主要是根据客户要求生产。所有产品都卖给客户,主要是赚取加工费。代理品牌销售模式是服装销售商采用的主要模式。采用这种模式的企业一般都有一定规模的销售网络和比较完善的物流配送体系,可以在短时间内将产品推向市场,但通常不是代理品牌。不具备生产加工的品牌经营和产品开发能力。通过代理一个或多个服装品牌,主要赚取代理费或利润分成。自主品牌商业模式已成为服装行业的发展方向。成熟的品牌服装企业在品牌运营、产品设计开发、供应链管理和营销网络管理等方面具有品牌自主权和综合能力。产品的设计和生产以两者结合的方式进行,产品的销售以直销、特许经营或两者结合的方式进行。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采用这种商业模式的服装企业可以获得高于市场平均利润的利润。(四)行业特点①周期性特征服装产品是长期基本消费品,受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影响相对较小。在经济增速放缓的时期,高端奢侈品牌的消费增速放缓较为明显,具有品牌效应的大众服饰产品仍有刚性市场需求,可以保持一定的消费增速。②地域特色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气候差异明显,各地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传统和生活习惯不同,使我国的服装消费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从当地经济发展情况看水平,在经济发达的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一二线城市,消费者购买力强,获得更多国际服装品牌和流行趋势信息,并识别品牌和时尚。但在经济欠发达的三四线城市和中西部等农村地区,消费者的购买力相对较低,对品牌和时尚的敏感度较低。服装价格仍然是首要考虑因素。③季节性特征服装行业具有一定的季节性特征。一般来说,由于秋冬服装的单价高于春夏服装,所以服装行业秋冬的销售额普遍高于春夏。此外,受法定节假日和季节性促销活动带动的消费需求在一定时期内出现较大增长。行业利润水平变化服装行业整体利润水平较低,自有服装品牌企业利润水平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水平。据Wind资讯统计,2009年中国服装制造业的毛利率水平为14.29%,销售利润率水平为4.71%。经营服装的上市公司主要有宝西鸟(002154)、雅戈尔(600177)、杉杉(600884)、红豆(600400)、美亚(600107)、大创世(600233)、凯诺科技(600400)600398)、七匹狼(002029)、美邦(002269)、凯撒(002425),从销售额来看,2007年至2009年,上述上市服装企业营业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9.05%,经营业绩总体稳定增长趋势得到了维护。上述公司主要采用品牌经营的发展模式。2009年平均毛利率水平为34.73%,平均净销售利润率为12.71%,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水平。2、服装行业的竞争(一)行业竞争格局我国服装行业整体处于完全竞争状态,竞争格局主要呈现以下特点:①我国服装企业数量众多,但品牌拥有程度低据wind信息统计,截至2009年11月末,我国纺织服装行业规模以上企业16819家,其中部分为生产加工企业,水平技术和自主创新能力较弱.以低附加值产品为主,仍靠成本控制和价格竞争,处于产业链的低端,整体竞争力不强,拥有自主品牌和一定规模的服装企业比例较低。②行业整体集中度低,市场份额向优势品牌集中中国服装市场高度分散,集中度低,市场份额趋于向优势品牌集中,但尚未形成具有绝对优势的龙头企业。根据欧睿提供的市场分析数据,在终端销售收入方面,2008年我国服装行业前十大品牌的市场份额为3.52%,比2003年的2.18%增长了1.34个百分点,但市场单一品牌的份额均不足1%。③服装品牌在各自细分领域展开竞争中国市场上的外国服装品牌种类繁多。国内自主品牌和国际知名服装企业根据自身优势和特点,通过细分市场定位目标消费群体,设计出满足不同层次市场需求的产品。区别于其他品牌,以获得细分市场的规模和集中优势。(二)进入行业的主要壁垒整体来看,我国服装行业的进入门槛比较低,但经过多年的发展,自主服装品牌已经形成了更高的门槛。①品牌壁垒随着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能力的提高,大众服装消费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服装消费越来越品牌化,品牌忠诚度也越来越高。知名品牌是水平在品牌识别、产品质量、设计、营销网络、终端形象、管理服务等方面长期、大规模、持续投入后形成的。很短的时间。.②营销渠道壁垒销售网络已成为品牌服装企业抢占市场、赢得市场、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建立和完善销售网络体系所需资金投入大,管理维护困难。而且,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商业地产的价格和租金不断上涨,在核心商圈获得营销网点的难度越来越大。新进入者很难在短时间内获得渠道优势。③研发设计能力壁垒成功的服装设计需要将国际服装设计理念与国家的文化传统和生活习惯有机结合,创造性地设计出更符合民族潮流、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服装产品。强大的研发设计能力也要求服装企业具备贴近国内消费者的意识和抢占市场热点的能力。这样的能力和想法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形成。④供应链整合能力的障碍对于轻资产经营的品牌服装企业,要在充分了解供应链各环节及其互联互通的基础上,建立成熟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充分调动和整合优质上下游资源形成强大的产业整合能力。这种能力是企业在长期经营活动中不断探索和积累而形成的,新的企业尚不具备这种能力。⑤企业管理能力的障碍企业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企业管理能力和成熟度决定了企业运营的效率和成本。优秀的企业管理能力可以有效提升企业竞争力和经营效率。服装企业在营销网络、研发、采购、生产等方面的综合管理能力在短时间内难以形成,也是新企业面临的壁垒之一。⑥人力资源障碍人才是企业之本,是品牌服装企业竞争的关键要素之一。品牌服装企业的发展需要一支强大的人才队伍,以保证企业发展战略的切实落实和各业务流程之间的有效衔接。随着自主品牌服装企业的发展和成熟,对商品策划、品牌运营、营销管理、信息管理、物流管理等各类人才的需求将与日俱增。未来品牌服装企业的竞争,将体现在人才的竞争上。对于新公司来说,很难在短时间内找到或培养出合适的人才。三、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一)有利因素①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2009年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将纺织工业确定为国民经济的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营生产产业,以及具有明显国际竞争优势的行业,并提出自主创新。、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优化布局是推动纺织行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促进纺织服装行业持续健康运行的重点。《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也把稳定国外市场和加快自主品牌建设作为产业调整和振兴的两项主要任务。2009年10月,七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建设服装家纺自主品牌的指导意见》,提出以服装、家纺等纺织终端产品为重点,加快实现我国国际化。国家自己的服装和家纺品牌,做强服装和家纺。行业综合竞争力推动我国从纺织强国向纺织强国转变。国家对纺织服装行业的大力扶持,为行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舆论环境,对加快自主品牌建设、促进纺织服装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具有积极作用和服装产业,提高纺织服装产业的整体竞争力。.②城市化进程推动服装市场扩张升级城镇化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2000年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人口持续增长。2009年,我国城镇人口约6.22亿,占我国总人口的46.59%。中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使城市人口成为拉动消费增长的主力军,支撑着全国服装市场的发展和转型。中国城市化水平变化(2000-2009年)根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的预测,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到2025年,中国将形成一个由8个1000万以上人口城市和200多个100万以上人口城市组成的庞大城市群,城市数量将达到近1000万个。900年,全市人口将增至9.26亿,比2005年增加3.5亿多城市居民,相当于今天美国的全部人口。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未来20年中国GDP增长将超过日本当前GDP,占这一时期全球GDP增长的20%。到2025年,中国城市将成为一个重要的全球市场,总消费和可支配收入将分别达到德国同期水平的近一倍或一倍以上。一方面,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将逐步释放乡镇和农村居民的潜在消费需求,进一步扩大服装消费市场容量;带动中国中产阶级崛起,进而推动服装市场消费升级。③经济增长带来的居民购买力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和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从2000年至2009年分别为6280元和2253元。全年分别为17,175美元和5,153美元。按照国际一般规律,当人均收入超过3000美元时,人们的生活就进入了大众消费的新增长阶段,国民消费需求将快速增长。在我国东南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收入3000美元以上的中高收入人群不断增加,购买力水平大幅提升。居民的消费需求和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消费观念转向品牌消费,为品牌服装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④我国服装业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体系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已形成了完整、相互连接的产业链,生产技术成熟,配套环节齐全,生产管理经验丰富。我国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形成了一批发达的专业化产业集群,聚集了一大批面料及辅料供应商和服装生产企业,拥有强大的棉、麻、毛、丝等面料和各种辅料及辅料的加工能力,以及产业链上游丰富的原材料和生产能力,完全可以满足品牌服装企业外包生产的要求。同时,受金融危机影响,一些原本为国际知名品牌代工的服装生产企业也纷纷转入市场。这些企业技术先进、专业化程度高、管理到位、应对变化的能力强,使得中国自主服装品牌企业有机会与这些服装厂商实现强强联合,进一步提升技术含量和质量自己品牌的服装产品。此外,服装制造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我国在资源和劳动力成本方面仍具有明显优势,为自主服装品牌的发展壮大提供了保障。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专业化分工不断深化,全国物流运输业得到全面发展。第三方物流公司无论是数量还是服务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仓储物流系统及配套服务,充分满足自主服装品牌企业将物流运输环节外包的业务需求。(二)不利因素①外资品牌竞争日趋激烈作为最具增长潜力的服装市场之一,中国已成为国际知名服装品牌全球化战略的必经之地。从奢侈品牌到大众品牌,国际知名服饰品牌大举抢占中国市场,利用品牌、资金、技术、信息和管理等优势,加大渠道拓展和产品营销力度,抢占市场份额。同时,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际服装市场需求疲软,我国大量外向型服装生产企业也纷纷转向需求市场,以应对疫情压力。服装出口放缓。进一步加剧了全国服装市场的竞争。②信息化管理水平落后于整个行业的发展1990年代初以来,国际知名服装企业逐渐进入信息时代。时至今日,企业资源规划(ERP)、供应链管理(SCM)、客户关系管理(CRM)等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越来越受欢迎。服装行业的应用不断成熟,使国际知名服装企业具备了良好的市场把控能力,从而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国际服装行业的领先地位。在我国,虽然服装业是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行业之一,但长期以来,服装业的发展主要得益于国家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优势。这方面普遍存在瓶颈,导致我国服装企业信息化应用率较低。从行业整体来看,信息化仍是服装企业经营的薄弱环节。③研发基础薄弱,创新能力不足我国服装业具有很强的生产优势。然而,面对日益多元化的消费市场,与国际知名服装品牌相比,我国服装企业的研发创新能力不足,尤其是面辅料、服装新款式的研发能力不足。创新能力、生产过程的开发能力和品牌价值的提升能力。未来,我国服装企业需要在品牌、技术和研发上不断投入,以增强竞争力,不断适应消费需求的变化。4、行业与上下游产业的关联性及上下游产业发展情况在服装零售行业,上游行业主要是纺织业、辅料生产行业和服装加工业等,而下游行业则直接面向消费者。(一)上游发展对服装行业的影响服装零售业的发展与面料及辅料生产业和服装加工业的发展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服装零售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服装面料、服装制造等上游产业的发展,推动了面料及辅料的研发朝着高科技含量、高舒适度的方向发展。服装产品的升级换代也极大地丰富了服装产品的品类,提升了成衣品质,促进了服装消费升级。随着服装行业向自主创新、自主设计的方向发展,对服装面辅料的品种和功能的要求以及对服装工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二)消费者消费观念对服装行业的影响消费水平的提高将使消费者更加关注服装产品的品牌和时尚,注重面料的舒适度和产品图案、颜色和款式的设计组合,追求个性化的服装风格。这促使服装企业以品牌建设为重点,更加注重市场需求信息的收集,及时了解流行趋势,加强产品研发设计,从大批量、少品种向小批量、多品种优化产品结构。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五、金融危机对中国服装市场的影响2008年金融危机导致外需疲软,对以出口为主的我国服装企业影响较大。据wind资讯统计,2007年至2009年,我国服装及服装辅料出口额分别为1150.74亿美元、1197.90亿美元、1070.51亿美元,同比增长20.90%、4.10%和-11.00%分别。为应对服装出口放缓的压力,国内不少外贸服装企业也纷纷转向需求市场,加剧了国内服装市场的竞争。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8年,批发零售贸易额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实现91199亿元,增长21.5%,其中服装类零售额限额以上规模增长25.9%。2009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批发零售额105413亿元,增长15.6%,其中限额以上服装零售额增长20.8%。虽然2009年服装零售额增速有所放缓,但2008年和2009年服装零售额增速均高于批发零售额增速。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服装市场的影响相对较小。市场仍保持较快增长。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和居民收入的稳步提高,三四线城镇的服装需求潜力巨大,其潜力将随着经济复苏逐步释放。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为民族服装企业发展转型带来了良好机遇。我国服装市场进入门槛不高,市场集中度低,竞争激烈。在自有品牌服饰企业方面具有很强的优势,如美邦、森马、宜春、雅戈尔、七匹狼、天使报喜鸟等知名品牌服饰企业。与外贸服装企业相比,这些自主品牌服装企业更了解国家市场趋势和消费者需求,拥有更广泛的加盟商和门店资源,在细分市场具有更强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号召力。电源,它的操作业绩也明显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因此,外贸型服装企业进入需求市场的短期影响对国内自主品牌服装企业影响不大。四、服装行业细分情况1、休闲服装行业(一)市场容量成人休闲装市场是服装行业的主要市场。根据欧睿的市场分析数据,在终端销售收入方面,2003年至2008年,成人休闲服装销售额3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3.91%,2008年市场规模达到4660亿元,占全国的47.48%。服装市场销售总额。%。预计2009-2013年,成人休闲装消费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年复合增长率为9.72%。到2013年,我国成人休闲装市场消费额将达到7472亿元。(注:成人休闲服饰消费包括帽子、腰带、袜子等休闲服饰配件的终端销售收入。)在成人休闲装市场,16-25岁的成人休闲装是增长最快的细分市场。2003年至2008年,16-25岁休闲服装市场销售额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5.08%,高于整个服装市场和成人休闲服装市场的增长率。同一时期。休闲服市场销售额的28.49%。预计2009-2013年,16-25岁休闲装市场将保持11.15%的年复合增长率。到2013年,市场规模预计达到2270亿元,占成人休闲装市场销售额的比重将提高到30.38%。从市场规模和增速来看,16-25岁的年轻一代休闲装市场发展空间广阔。(二)主要消费群体及消费特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居民的服装消费观念趋于成熟理性,穿着风格日益向休闲化、多元化、个性化、品牌化方向发展。休闲服装不仅能满足人们注重个性发展、轻松舒适的穿着需求,而且能满足不同年龄段不同场合的穿着需求,因此,休闲装逐渐成为大多数消费者的首选。16-25岁的年轻一代是成人休闲装消费的主要群体之一。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7年,我国16-25岁人口约1.7亿(其中城镇人口约8000万),主要是80后和90后,其中大约一半是学生,其中一半已经踏上了工作岗位。在80后、90后消费群体中,独生子女占比较高,消费观念普遍超前。他们在服装上追求个性和潮流,很容易被时尚元素所吸引。他们在匹配中寻求创新和变化。而时尚和美丽不再是女性的专利,多变的着装风格已经蔓延到这个年龄段的男性身上。(三)行业竞争格局及主要企业①基本竞争格局我国休闲装市场起步晚,成熟度低,竞争非常激烈。中国休闲服饰品牌主要集中在平价市场的竞争,其在市场、客户、价格等方面的定位有较大的重叠,如美邦、森马、宜春、真维斯、班尼路、佐丹奴等。由于看好中国休闲服饰市场的发展潜力,ZARA、H&M、优衣库、ESPRIT、JACK&JONES、LEVI'S等国际大众休闲服饰品牌凭借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快速反应能力和卓越的全球资源整合能力,已大举进入中国市场,在中国中档休闲装市场展开竞争,争夺全国休闲装市场份额。此外,由于休闲装理念的丰富,众多服装品牌厂商纷纷推出商务休闲、运动休闲、旅游休闲、家居休闲等服装产品,加入休闲服装细分市场的竞争行列。从竞争区域来看,目前国际大众休闲服饰品牌主要在国内一二线市场快速扩张,普遍采用直销模式。由于对当地消费文化、消费习惯和消费需求的了解更加深入,国内自主品牌在产品研发、销售策略、市场推广、售后服务等方面仍保持一定的竞争优势。此外,由于我国分销渠道的分散性和流动性,国际服装品牌很难在短时间内快速过渡到二线及以下市场,而国内自主品牌则可以快速覆盖二、三线市场通过直销和特许经营模式,具有发展市场潜力。②市场集中度中国休闲服饰市场自主品牌、港资品牌和国际品牌较多,市场集中度较低。根据欧睿市场分析数据,在终端销售收入方面,2008年,美邦、森马、亿纯、真维斯、班尼路、佐丹奴六大品牌的市场份额为5.23%,同比增长2.48个百分点。与2003年的2.75%相比,行业呈现出向休闲服装品牌集中的趋势。其中,美邦品牌以1.27%左右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一,森马品牌以1.03%左右的市场份额紧随其后。中国休闲装市场占有率(2008年)③销售渠道的竞争我国休闲装市场的销售渠道以专卖店和百货公司为主,总销售比例超过60%。从各销售渠道占比的变化来看,具有相对自由的选址空间和提升运营效率、提升品牌形象和品牌理念功能的专卖店逐渐成为休闲服装品牌企业的主要选择之一。相比之下,2008年休闲服饰专卖店销售额占比大幅提升,而百货、小零售店等渠道销售额占比均有所下降。专卖店销售额占比的持续提升表明,销售渠道已成为休闲服饰品牌争夺的焦点。④主要公司从产品定位和时尚来看,美邦、森马、宜春、真维斯、佐丹奴、班尼路也在年轻人休闲装的细分市场。这些品牌长期在国内市场,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产销网络。中国休闲装市场主要品牌概况如下表所示:近年来,以西班牙ZARA、瑞典H&M、日本优衣库为代表的国际大众休闲服饰品牌凭借强大的品牌和产品优势、快捷的供应链体系、丰富的市场,加速进军国内一线市场。经验丰富,资金实力雄厚。随着发达二线市场的扩大,以直销的方式迅速占领繁华的商业路段,建立大型销售终端,扩大市场份额。国际大众休闲服饰品牌的进入,使得一二线城市核心商圈的门店资源争夺日趋激烈,优质门店资源成为民族休闲服饰品牌争夺的焦点。(四)休闲服装行业发展趋势①消费趋势变化随着对休闲、轻松、随性生活方式的追求,全球服装潮流越来越休闲。从国情来看,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消费者,尤其是80后、90后的年轻一代,越来越注重展示时尚、潮流、个性和自主通过服装。追求选择符合自己口味的服装产品,表达个性化的搭配效果。消费者在购买休闲服饰时会更加关注品牌和消费体验。面料强调功能性、舒适性和环保性,使其“时尚、个性”。以产品为主要特色的休闲服装零售业将能够快速发展。②品牌和市场细分时代来临中国休闲装市场的快速增长吸引了众多国际领先的休闲装品牌进入中国。这些品牌聚焦我国中高收入群体,占领高端市场,迅速向中端市场渗透,并从沿海城市辐射到地面。自主品牌也加紧扩张,抢占市场份额。市场竞争的压力,加速了民族服装行业品牌化和市场细分化时代的到来。这种品牌和市场的细分不仅限于品种、档次和地区的进一步细分,还表现在以产品风格和消费群体为主体的方面。深度细分,品牌的“差异化”特征在竞争中将变得越来越重要。③资源整合能力的竞争将带来巨大的机遇和挑战ZARA、H&M、优衣库等国际知名休闲服饰公司主要采用品牌经营的商业模式。这些公司的高效整合和有效管控,使这些公司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和流行趋势的变化,随时向市场推出快速、时尚、实惠的休闲装产品。随着中国休闲服饰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成熟,消费需求日益多元化,品牌发展和职业分工社会化日益普遍,品牌和产品延伸与时尚流行文化相融合它将给民族休闲服饰企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这就需要民族休闲服饰企业以品牌运营为核心,建立统一的管理业务运营平台,充分整合优化上下游产业资源,形成快速决策——具备应对市场的能力,实现产品供给与市场需求的紧密对接,为消费者提供高附加值的休闲服饰产品。2、童装行业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美化童装已成为家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家庭消费能力的不断增强,家长和孩子对童装的需求已经从满足数量转向追求质量,从满足基本功能需求转向追求时尚和品牌,尤其是随着新一轮婴儿潮和儿童需求的到来一季多买衣服随着童装消费总量的不断增加,童装市场已经成为一个快速增长的市场。(一)市场容量根据欧睿的市场分析数据,2003年至2008年,我国童装消费5从524亿元增长到85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0.37%。随着我国新一轮婴儿潮的到来,城镇化带来的城市消费群体的增加以及居民消费能力的提升,预计2009-2013年,童装市场将继续保持稳步增长,童装年均复合年消费量将增加。增长率将达到10.06%,到2013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383亿元。在我国童装市场中,3-12岁童装消费占据主导地位。2003年至2008年,我国3-12岁童装消费额从425亿元增长到68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0.09%,占童装市场消费总额的80.10%。预计2009-2013年,3-12岁童装市场将保持9.57%的年复合增长率。到2013年,市场规模将突破1000亿元,达到1085亿元。(童装消费包括童装,帽子、腰带、袜子等配饰,以及为匹配延伸开发的童鞋终端销售收入而设计的配饰。)(二)主要消费群体及消费特点据wind信息数据,目前我国14岁以下儿童约2.2亿,约占总人口的17%,其中城镇儿童约1亿。童装的主要消费群体是城市家庭的孩子,购买者主要是城市家庭的父母(主要是母亲)。父母越来越注重塑造孩子的外在形象。买童装也成了家长们的一大乐趣。.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对服装需求的自主意识不断增强。在购买过程中,家长通常会尊重孩子对服装的喜好。服装购买的决策过程逐渐从家长主导决策发展到家长和孩子共同决策或由孩子独立决策。童装消费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值得信赖的品牌”、“面料舒适健康”、“价格合理、性价比高”、“做工精细”、“时尚大方”、“配色”是家长在选购童装时主要考虑的因素.因素。对时尚和潮流的关注也在逐渐增加。随着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