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林类高校科技写作_第1页
浅谈农林类高校科技写作_第2页
浅谈农林类高校科技写作_第3页
浅谈农林类高校科技写作_第4页
浅谈农林类高校科技写作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农林类高校科技写作〔〕:

摘要:综合全国高等院校来看,农林类高校本科生的科技论文写作程度总体偏低,主要是对科技论文写作才能的培养与训练方面严重缺乏造成的。文章基于科技论文的特点与要求,分析科技论文的布局与构造,阐述撰写要领与创作要点,简述书写标准和行文标准,为本科生科技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林类高校;科技论文;论文写作;撰写要领;行文标准

本文引用格式:李浩然等.浅谈农林类高校科技论文写作[J].教育现代化,2022,6〔7〕:25-27+71

OnTheWritingofScientificPapersLiHao-ran1,ChenRui-jia2,ChenGuang-yan1,LvShen-jin1,WangHui1

(1.Collegeofagriculture,LinyiUniversity,Linyi,Shandong,China;2.SchoolofManagementandEconomics,Kunming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Kunming,Yunnan,China)

Abstract:prehensivenationalinstitutionsofhigherlearning,thelevelofscientificandtechnicalpaperwritinginChinesecollegesofagricultureisgenerallylow,whichismainlycausedbytheseriousinsufficiencyinthecultivationandtrainingofscientificandtechnicalpaperwritingability.Basedonthecharacteristicsandrequirementsofsci-techpapers,thispaperanalyzesthelayoutandstructureofsci-techpapers,expoundstheessentialsofwritingandthemainpointsofwriting,andbrieflydescribesthewrittenstandardsanddraftingcriteria.

Keywords:Chinesecollegesofagriculture;Sci-techpaper;paperwriting;writingessentials;writingstandard

科技论文的发表是人才发现的重要渠道,论文的数量和质量是科技工作者学识程度与业务素质的集中表达。据统计【1】,自1997年至今,我国农业科技论文的发表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农学在全国10强学科中位列第8,但是农林类高校本科生的科技论文写作程度却不容乐观,在此方面仍处于优势的地位。陈立钢、刘浩驰分析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2】,除了受到学科的限制外,最主要的因素还是生源根底较为薄弱。麻开旺、冯书营在?我国本科生科技论文写作课程培养之我见?中阐述了当今中国高校本科生在科技论文写作才能的欠缺【3】,常青云、臧晓欢在?"科技论文写作";课程双语教学的改革与理论?中说明学生科技论文写作程度远达不到要求【4】,张国强在?〈科技论文写作〉教学形式改革初探?中指出科技论文写作才能的培养,对于改善大学生专业知识构造、完善科研思维形式和进步创新思维才能具有重要的意义【5】。

一科技论文的根本特征

科技论文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官方定义,我们可以认为它是科技研究成果的一种表达形式,同时也是科学技术开展、人类社会进步重要的文件记录与信息来源。科技论文是在科学研究、科学实验的根底上,对自然科学和专业技术领域里的某些现象或问题进展专题研究,并运用概念、判断、推理、证明或反驳等逻辑思维手段,分析和阐述,提醒出这些现象和问题的本质及其规律性而撰写成的论文【6】,【7】。科技论文侧重于对创新性科学技术研究工作成果的科学阐述,是对某些原理应用于实际中获得新进展、新成果的科学总结,同时也是对某些理论性、实验性或观测性新知识的科学记录,这是科技论文不同于其它题材文章的最大不同。因此,完备的科技论文应该具有科学性、首创性、逻辑性、有效性和标准性的根本特征。

〔一〕科学性

实事求是,富有科学性,是科技论文的最根本要素,也是有别于其它题材文章的最本质属性。科学性主要反映科技论文的方法论上,它不单单是描绘有关科学和技术领域的相关课题,而且最为重要的是所阐述的内容具有科学可信性,是可以复现的成熟理论、技巧或物件,或者是经过屡次使用已成熟可以推广应用的技术。科学性在科技论文中具有两重含义:一是表达具有科学性;二是内容具有科学性。

1.表达科学性

表达科学性要求文章的整体构成条理有序,思维严谨明晰,符合一般逻辑思维的规律,语言言简意赅、逻辑缜密,不在不必要的论点上画蛇添足。假设不正确把握表达科学性,在实际写作的过程中常常会犯概念模糊、语言表达模棱两可、一词多义等错误。

2.内容科学性

科技论文的内容科学性是对客观事物及其开展规律的正确反映,是在进展了科学的研究和调查的根底上获得的成果,其论点、论据、方法论等均需要受到理论的检验并且在重复别人实验时可得出与原作者一样的结论或结果。内容科学性的详细要求为:一、应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贯穿于整个科学研究和调查的过程中,脚踏实地;二、要以足够多且准确的现象或数据作为理论支撑,不能剽窃、伪造数据和成果。

〔二〕首创性

内容新颖,富有首创性是科技论文的灵魂,是有别于其他题材文章的特征所在。科技论文的首创性要求作者必须提出新的理论和观点,并阐述出自己独到的理解,要求文章所提醒的客观事物现象、属性、特点及事物运动时所遵循的规律,或者这些规律的运用必须是前所未见的、首创的或局部首创的,是有所创新、有所提升的,而不是对前人工作的解释、复述或模拟,因此,科技论文必须在前人已有的理论或科研成果上,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实现创造性转换和创造性开展。

〔三〕逻辑性

构造严谨,富有逻辑性是文章的构造特点。它要求科技论文脉络明晰、构造严谨、前提完备、演算正确、符号标准,文字通顺、图表精制、推断合理、前呼后应、自成系统。通过演算、推理、试验等手段验证自己的论点是符合客观事物及其开展规律的,不能在没有进展研究的情况下或是缺少相关数据的条件下就妄下结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必须对大量的现象和数据进展严谨的判断、推理和分析,正确把握客观事物及其开展规律,才能形成过程严谨、层次清楚、有理有据的文章逻辑体系和文章论点。

〔四〕有效性

有效性是指文章的发表方式。当今只有经过相关专业的同行专家的审阅,并在一定规格的学术评议会上辩论通过、存档归案;或在正式的科技刊物上发表的科技论文才被成认为是完备和有效的。科研论文的发表是对撰写该科研论文的作者所作出的科研工作及为社会相关领域作出奉献的一种认可,其研究成果可被社会全体成员所共享。

〔五〕标准性

科技论文标准性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文献信息的交换和资源共享,推动人们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的消费力,加快推进社会现代化的开展,因此科技论文在格式、内容要求,以及一些特殊领域,例如农林院校中会涉及到实验动物和实验植物的使用等方面,都应严格遵守国家以及有关部门制定的相关标准和规定标准。

二科技论文的格式

一篇完好的科技论文应包括标题、署名、摘要、关键词、论文的正文、参考文献等。

〔一〕题目

题目是科技论文的必要组成局部,是作者与读者直接接触的桥梁,一篇论文标题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论文的质量和推广。它要求用简洁、恰当的词组反映文章的特定内容,题名应简短明了、直击重点,最好不要超过20个字符。

〔二〕署名

著者署名是科技论文的必要组成局部,不仅是对参与人员所做出奉献的一种肯定,更是说明对论文的著作权。署名人数不宜过多,同时应给出全部作者的工作单位及单位通讯地址【7】,主要分为第一作者、共同作者和通讯作者。第一作者是对本科技研究或调查奉献最大的人,同时也为科技论文的主要撰写者;共同作者为参与本研究或调查的人员;通讯作者是课题的总负责人,承当课题的经费、设计和文章书写的把关并担负文章可靠性的责任。

〔三〕摘要

摘要是表达文章精华、拥有与论文同等量的主要信息的完好短文,是在全文的根底上对所做调查或研究的高度集中和概括,好的摘要可以让读者瞬间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其根本的四要素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四要素缺一不可[8]。

〔四〕关键词

为了顺应现代化计算机自动检索的趋势,以便广阔读者可以快速从众多、杂志中选取出自己所需要的文章及文献,作者应在摘要后根据本文所写重点给出3-8个关键词,最好不要超过5个。

〔五〕引言

引言经常作为科技论文的开端,它简明介绍科技论文的背景、相关领域的前人研究历史与现状以及著者的意图与分析根据。引言不应该是实验原理的描绘,而是本项实验的背景和意义,并添加相关参考文献[9]。

〔六〕正文

正文是科技论文的核心组成局部,主要答复"怎么研究";这个问题。正文应充分说明科技论文的观点、原理、方法及详细到达预期目的的整个过程。论文可以是现有错误的发现与更正、现有前提的否认与拓展、现有理论的分析与加深、理论与技术异域讨论与应用、创立全新技术、发现全新理论等,可以是对某个问题多方面的综合阐述,也可以是讨论某个详细的技术问题[10]。为了层次清楚,可以根据需要在正文局部适当的添加段标题或小标题。

〔七〕结论

结论是整篇文章的最后总结,主要是答复"研究出什么";。它应该以正文中的试验或考察中得到的现象、数据和阐述分析作为根据,由此完好、准确、简洁地指出由研究对象进展考察或实验得到的结果所提醒的原理及其普遍性、研究中有无发现例外或本论文尚难以解释和解决的问题、本论文在理论上与实用上的意义与价值以及对进一步深人研究本课题的建议。

〔八〕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是反映文稿的科学根据和著者尊重别人研究成果而向读者提供文中引用有关资料的出处【7】。征引过的文献在注释中已注明,不在出现于文后参考文献中。

三科技论文写作应注意的问题

初写科技论文,题目应简洁明了,直接突出所要阐述的问题,所涉及问题的数目不宜过多,阐述的问题也不求过深。应尽可能在前人已有知识的根底上提出一点新的看法。

在写作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最重要的是内容的准备。就科技论文来说,就是要做好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并从中精简出对论文写作有用的数据,再将其制作成相应的图表,并辅以正确的分析、比拟和利用。写作时一定要注意,使用数据制作的图表应与论文主题衔接匹配,只有这样,才能让论文更有说服力[11]。论文图形质量影响论文质量。

图中根本要素不可缺少,且要保持图文的一致性[12]。在科技论文中常会涉及到大量的实验数据、比照数据、分析结果等,所以经常利用表格来记录数据或进展事物的分类以代替或补充文字表达。在设计表格的过程中应做到全面、深化分析,以保证表格的简洁性与可读性[13]。

由于科技论文在完成同行评议后,一般还需要经过编辑加工、校对、质检、核对清样等步骤才能正式发表[14],所以纯熟掌握科技论文写作标准对于科技工作者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四农林类高校科技论文的写作现状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以农耕为主的农业大国,近几年来,随着国家"振兴乡村";等战略的施行,农业又重新被人们所关注。农林类的高校是我国培养农业相关专业人才的主要来源地,而高校科技论文的发表便是评价一所高校学术成果最为直观的指标。受到学科等客观因素的限制,农林类高校学生的科技论文写作程度较其它综合型高校的学生来说,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但是这个差距正在逐年减小,从F5000平台的论文收录情况分析来看[15],2022年-2022年,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排在农林院校的前三位,收录论文均达30篇以上,而从对论文的主题分析来看,农林类高校的论文产出也带有强烈的地域因素,比方中国农业大学以研究玉米为主;南京农业大学以水稻、棉花为主等[15],不同的农林院校根据学校所在地的实际情况以及存在的农业问题,因地制宜的进展细化而深化的研究,也是影响科技论文写作的一重要因素。

除了地域的因素外,人才的培育与引导那么是另一重要因素。根据我国对32所农林高校校长学术论文产出的统计来看[16],地方性农林高校校长的学术论文产出以"量";为主;而"211工程";、"985工程";农林高校的校长那么是以"质";为主,校长是众多师资力量中的一个单位,老师的研究方向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研究方向,同时也影响着学生科技论文的写作程度。

必须指出得是,本文所引用的分析结果并非严格准确,因为影响一所高校的科研程度以及论文产出的因素众多,笔者试图通过分析影响科技论文的产出因素来透视我国农林类高校学生整体的科技论文写作情况,综合来看,不管是地方性农林高校还是重点农林高校,对学生的专业培养和标准指导始终是重中之重,相信在高校的正确引导下,农林高校学生的科技论文写作程度一定会实现更大的打破。

参考文献

【1】赵蓉英,王宏广.中国农业科技论文现状与趋势[J].中国农业[10]学教育(中英文),2022(39)41-45.徐风,黄樨,孙万砚.科技论文的撰写要领[J].群众科科技导报,2000,2(1):76-80.

【2】陈立钢,刘浩驰.农林院校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文科技论文写[11]技,2022(20)111-118.肖俊英.英文科技论文撰写方法及技巧分析[J].媒介新作才能培养体系探究[J].教育现代化,2022,10(40):15-18.

【3】麻开旺,冯书营.我国本科生科技论文写作课程培养之我见[J].[12]论,2022(2)60-61.姜小兰,占学军,刘运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