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词句翻译小妙招文言文词句翻译小妙招
现今,文言文在各省中考占比逐渐提高,但很多考生得到的分数却并不见增长,是什么原因呢?归根结底,是文章读不懂。因此,学会正确翻译文言文词句就显得特别重要。现今,文言文在各省中考占比逐渐提高,但一篇没学过的文言文,你会翻译吗?该怎么办呢?一篇没学过的文言文,你会翻译吗?该怎么办呢?
一、文言文词语翻译小妙招
1.
看看文章后面注释中有没有抄(但要看准确来,例如在2008年三明市的中考试题。给出注释的这个词语,但是却考了另外一个句子中的这个词语,而意思不同,很多同学直接照抄,结果都错了)。一、文言文词语翻译小妙招例1:【2014年朝阳市中考题】阅读[甲][乙]两文,完成1-4题(15分
【甲】郦道元《三峡》(文章略)
【乙】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②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③,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
(节选自陆游《入蜀记》)[注释]①祠;供奉祖宗、鬼神或先贤的处所。②太、华、衡、庐:泰山、华山、衡山、庐山。③翳:遮盖,这里指云。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①沿溯阻绝
②清荣峻茂
.
③四顾无纤翳
④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
例1:【2014年朝阳市中考题】阅读[甲][乙]两文,完成1例2: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马
说(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敌虽有名马,只(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①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②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③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注释:①或:有时②策:鞭子③其:用在句首加强反问语气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骈死于槽枥之间
策之不以其道
。例2: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一、文言文词语翻译小妙招
2.
联系平常所背或所学的相应的课内注释。3.
扩词法:把单个字词拿去组词。一、文言文词语翻译小妙招例:阅读下面文段,回答文后的问题。【甲】《东坡志林·记承天寺夜游》(文章略)【乙】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东坡志林·记游松风亭》
【注】①木末:树梢。②死敌:死于敌手。③死法:死于军法。④恁么:如此,这样。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1)由是如挂钩之鱼
(2)相与步于中庭
。
(3)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
(4)思欲就亭止息
。例:阅读下面文段,回答文后的问题。
一、文言文词语翻译小妙招
4.
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问题。检验方法:把翻译出来的意思代到句子中,如果通顺则翻译正确,反之则错误。
一、文言文词语翻译小妙招例:阅读下面文段,回答文后问题(浙江中考)【甲】送东阳马生序(文章略)【乙】范仲淹家贫,就学于南都书舍①,日煮粥一釜②,经夜遂凝,以刀画为四块,早晚取其二,断齑③数茎啖
④之。留守有子同学,归告其父,馈以佳肴。范仲淹置之,既而悉败矣,留守自讶曰:“大人闻汝清苦,遗以食物,何为不食?”范仲淹曰:“非不感厚意,盖食粥安已久,今遽亨盛馔,后日岂能复啖此粥乎!”【注释】①南都书舍:当时有名的书院。②釜:锅子。③齑(jì):腌菜或酱菜。④啖:吃。⑤留守:官职名称。1.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2分)A.不敢出一言以复(来)
遗以食物(把)B.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向)
就学于南都书舍(在)C.俟其欣悦(他,指老师)
其喜洋洋者矣(他,指范仲淹)D.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的)
辍耕之垄上(去)例:阅读下面文段,回答文后问题(浙江中考)
二、文言文句子翻译小妙招
注意:翻译句子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首先,在草稿上把关键的字词的意思解释出来(直译);然后,将句子的大致意思写出来(意译)。二、文言文句子翻译小妙招例:翻译下面句子余幼时即嗜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最新各版本适用文言文词句翻译小妙招(适用)(比赛专用)课件
二、文言文句子翻译小妙招句子翻译四大原则①翻译出来的句子不能改变原来句子的意思。②翻译出来的句子必须通顺。③翻译出来的句子必须是完整句。④翻译出来的句子必须符合现实。二、文言文句子翻译小妙招例:请准确翻译下面的句子1.孔子云:“何陋之有?”2.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例:请准确翻译下面的句子
二、文言文句子翻译小妙招
1.
年号、人名、地名、官名、物名、书名等专有名词保留原样,不用翻译;词语在古代和现代意思一样,并且这个词语还在大量使用,这样的词语不用翻译;没有意义的词语不用翻译。例如:“庆历(年号)四年春,滕子京(人名)谪守巴陵郡(地名)”。可把这个句子译为: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了官,做了巴陵郡的太守。二、文言文句子翻译小妙招
二、文言文句子翻译小妙招
2.
句子中没有实际意义的词语应删去。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者……也”表判断,无义,应删去。可把这个句子译为:陈胜是阳城人。二、文言文句子翻译小妙招
二、文言文句子翻译小妙招
3.
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倒装句)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一样,翻译时要作适当的调整。例如:“甚矣,汝之不惠(主谓倒装)!”可把这个句子译为:你也太不聪明了。二、文言文句子翻译小妙招
二、文言文句子翻译小妙招
4.
所翻译的句子若是省略句,则要把省略了的成份增补出来。例如:“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省略主语)。”可把这个句子译为:(他们)就用朱砂在绸子上写上‘陈胜王’三个字。
二、文言文句子翻译小妙招三、总结
字词翻译要灵活运用注释法、组词法
句子翻译要完整、通顺、符合现实最新各版本适用文言文词句翻译小妙招(适用)(比赛专用)课件文言文词句翻译小妙招文言文词句翻译小妙招
现今,文言文在各省中考占比逐渐提高,但很多考生得到的分数却并不见增长,是什么原因呢?归根结底,是文章读不懂。因此,学会正确翻译文言文词句就显得特别重要。现今,文言文在各省中考占比逐渐提高,但一篇没学过的文言文,你会翻译吗?该怎么办呢?一篇没学过的文言文,你会翻译吗?该怎么办呢?
一、文言文词语翻译小妙招
1.
看看文章后面注释中有没有抄(但要看准确来,例如在2008年三明市的中考试题。给出注释的这个词语,但是却考了另外一个句子中的这个词语,而意思不同,很多同学直接照抄,结果都错了)。一、文言文词语翻译小妙招例1:【2014年朝阳市中考题】阅读[甲][乙]两文,完成1-4题(15分
【甲】郦道元《三峡》(文章略)
【乙】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②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③,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
(节选自陆游《入蜀记》)[注释]①祠;供奉祖宗、鬼神或先贤的处所。②太、华、衡、庐:泰山、华山、衡山、庐山。③翳:遮盖,这里指云。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①沿溯阻绝
②清荣峻茂
.
③四顾无纤翳
④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
例1:【2014年朝阳市中考题】阅读[甲][乙]两文,完成1例2: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马
说(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敌虽有名马,只(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①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②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③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注释:①或:有时②策:鞭子③其:用在句首加强反问语气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骈死于槽枥之间
策之不以其道
。例2: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一、文言文词语翻译小妙招
2.
联系平常所背或所学的相应的课内注释。3.
扩词法:把单个字词拿去组词。一、文言文词语翻译小妙招例:阅读下面文段,回答文后的问题。【甲】《东坡志林·记承天寺夜游》(文章略)【乙】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东坡志林·记游松风亭》
【注】①木末:树梢。②死敌:死于敌手。③死法:死于军法。④恁么:如此,这样。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1)由是如挂钩之鱼
(2)相与步于中庭
。
(3)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
(4)思欲就亭止息
。例:阅读下面文段,回答文后的问题。
一、文言文词语翻译小妙招
4.
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问题。检验方法:把翻译出来的意思代到句子中,如果通顺则翻译正确,反之则错误。
一、文言文词语翻译小妙招例:阅读下面文段,回答文后问题(浙江中考)【甲】送东阳马生序(文章略)【乙】范仲淹家贫,就学于南都书舍①,日煮粥一釜②,经夜遂凝,以刀画为四块,早晚取其二,断齑③数茎啖
④之。留守有子同学,归告其父,馈以佳肴。范仲淹置之,既而悉败矣,留守自讶曰:“大人闻汝清苦,遗以食物,何为不食?”范仲淹曰:“非不感厚意,盖食粥安已久,今遽亨盛馔,后日岂能复啖此粥乎!”【注释】①南都书舍:当时有名的书院。②釜:锅子。③齑(jì):腌菜或酱菜。④啖:吃。⑤留守:官职名称。1.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2分)A.不敢出一言以复(来)
遗以食物(把)B.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向)
就学于南都书舍(在)C.俟其欣悦(他,指老师)
其喜洋洋者矣(他,指范仲淹)D.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的)
辍耕之垄上(去)例:阅读下面文段,回答文后问题(浙江中考)
二、文言文句子翻译小妙招
注意:翻译句子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首先,在草稿上把关键的字词的意思解释出来(直译);然后,将句子的大致意思写出来(意译)。二、文言文句子翻译小妙招例:翻译下面句子余幼时即嗜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最新各版本适用文言文词句翻译小妙招(适用)(比赛专用)课件
二、文言文句子翻译小妙招句子翻译四大原则①翻译出来的句子不能改变原来句子的意思。②翻译出来的句子必须通顺。③翻译出来的句子必须是完整句。④翻译出来的句子必须符合现实。二、文言文句子翻译小妙招例:请准确翻译下面的句子1.孔子云:“何陋之有?”2.见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垫资采购合同协议
- 二零二五版合作社农村电商冷链物流贷款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SPF猪饲养基地智能化养殖费用支付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船舶交易中介服务合同编制细则
- 二零二五年度房产交易合同履约保证书
- 2025年度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补充协议
- 二零二五版冷库租赁及冷链仓储技术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商业地产抵押借款合同范本
- 考98分以上的数学试卷
- 2025版股权互换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协议
- 桥台裂缝加固处理方案
- 危货运输安全知识
- 沈阳终止解除劳动合同范文证明书(三联)
- 脚手架架在楼板上验算书
- ThinkPad X220 拆机解析深入分析
- 第3章沼气发酵原理与设计
- 《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
- 华为技术校园招聘会ppt招聘宣讲会ppt课件
- 消防预防方案及处理预案
- 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台账2012
-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VI形象识别规划提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