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教案_第1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教案_第2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教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8课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教案第五单元国共合到国共对峙第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课标要求知九一八事变,了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道西安事变,理解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意义。课标教学活动建议有件的地可以考察抗日战争的历史遣址、遣迹访亲历抗战的老人,采访日军侵华罪行的受害者或见证人。举办故事会八军、新四军坚持抗战的故事,理解中共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举办抗战歌曲演唱会。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日本侵略者制造九一八事变的经过果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线索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了解西安变的经过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提高学生对历史的理解能力,初步形成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播放歌曲《松花江上《勇军进行曲历史事件的时代背景,激发学生真挚的爱国感情。模仿采访张学良、蒋介石、普通群众代表、周恩来等对西安事变的立场,掌握正确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件的方法过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和平解放西安事变”这一问题的讨论,使学生学会对历史事实进行合理的理解与判断。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九一八事变的历史史实,使学生认识到九一八事变使中国陷入严重的民族危机抗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成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此树立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通过介绍西安变的发生与和平解决学生感受张学良杨虎城的爱国精神,认识共产党人以民族利益为重的博大胸襟。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难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松花江上》]我们从这低沉伤的乐曲中听到什么呢?指出我们听到的是东北人民对自己富饶家乡的热爱是北人民对日侵占家乡的愤懑东北父老对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景象的惨痛诉说请学们想一想东北人民脱离家乡抛弃宝藏的原因是什么?今天我们学习第18课: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内容探究】一、九一八事变师:阅读教材之后,简单叙述九一八事变的大致经过。生:时间—1931年9月18日地点——沈阳北郊南满铁路柳条湖段;经过——炮轰沈阳城,占领沈阳,占领东北三省;结果——短短4个月,东北全部沦于敌手。师:日本为什么要制造九一八事变(生讨论后,教师总)师总结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蓄谋久此制定了大陆政策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波及日本,日本为摆脱危机加紧侵略中国;国民党反动集团全力“剿共”,日本有机可乘。13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8课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教案师:伪满洲国于何时何地成立?执政是谁?有哪些危害?生:1932年,春。执政是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危害:企图将东北从中国分裂出去,东北3000万胞生活在水深火之中。师九八事变后中民族与本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不做国奴的中国人奋起抗争请问: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表现在哪些方面?生北抗日义勇军和杨靖宇东北游击队及来改编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与日军战斗在白山黑水之间。二、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师:1935年,平学生发出了“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谈谈你对这一呼声的理解。生:日本占领东北后,于1935策动了“华北自治运动”,妄图使华北五省脱离中国版图,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师:面对这种严峻的形势,北平的学生做出了何种选择?生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举行示威游行,向群众宣传抗日,与国民党反动军警英勇抗争他们高呼“打倒日本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致日”等口号,掀起了爱国救亡运动。师强调一二·九爱国救亡运动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击了国民党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三、西安事变展示材料: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后于争取张学良所部的东北军和杨虎城所部的十七路军停止内战致抗日在全国抗日高潮的影响下红军前线政治工作的教育和争取下,东北军和十七路军的广大官兵都赞成“中国人不打中国人”的救亡口号主要求停止内战联抗张学良和杨虎城受到中国共产党正确的政治主张和全国抗日潮流的推动,从1936年,他们就实际上停止了同红军的战斗4月恩来与张学良在陕北举行联合抗日救国的会谈。不久,工农红军与东北军的前线停止战斗,联合抗日。师:请同学们根据上述材料和教材内容,讨论回答:西安事变爆发的原因有哪些?生日侵略东北使华民族于亡国的危急关头族矛盾的激化是西安事变爆发的根本原因。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感召了张学良、杨虎城。张学良杨虎城的爱国之心是西事变爆发的个人因素介石一意孤行坚围剿红军是西安事变爆发的直接原因。师: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并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西安事变震惊全世界,引发了国内外各种政治势力的强烈反响何解决西安事变当时就有不同的看法我一起看看材料。日本侵略者:希望中国打内战美英两国:主张和平解决,南京政府向张、杨妥协苏联:主张和平解决,不希望中国打内战国民党:讨伐派亲派应钦)和平解决亲英美派中国共产党:主张在团结抗日的基础上和平解决师强调:在当时的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级恩怨放到一边,从大局23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8课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教案出发提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并周恩来等赴西安谈判。所以安事变之所以能和平解决,是当时各种政治力量较量的结果,也是中共以民族利益为重,努力的结果。师西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