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 燃烧和灭火_第1页
课题1 燃烧和灭火_第2页
课题1 燃烧和灭火_第3页
课题1 燃烧和灭火_第4页
课题1 燃烧和灭火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1燃烧和灭火课题1燃烧和灭火

看到火,我们就会想到燃烧,火是物质燃烧时的一种现象1煎炒烧烤

在日常生活中,燃烧现象屡见不鲜。你能否列举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燃烧现象?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2神州9号升空奥运火炬燃烧3你在以前的学习和生活中,一定知道很多燃烧的事例,请把你知道的事例填写在下表中,并与同学们交流,讨论铁丝的燃烧

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铁丝熔成小球,生成一种黑色的固体

木炭的燃烧

发出白色的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红磷的燃烧

生成大量白烟,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发光、发热、氧化反应

镁条的燃烧发光、放热、有白色物质生成4什么叫燃烧?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叫做燃烧.

想一想?

下列变化中哪一种是燃烧

1.灯泡通电后发光.发热

2.食物的腐烂

3.铁的生锈

4.动植物的呼吸

5.点燃火柴√5课题1燃烧和灭火[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猜想2:要有氧气,且氧气越多燃烧越旺。猜想1:要有可燃物(并不是所有的物质都能燃烧)。猜想3:要达到一定的温度。假设1:三个条件只须满足其一就能燃烧。假设2:三个条件同时满足才能燃烧。具备哪些条件才能产生燃烧这种现象呢?6课题1燃烧和灭火请指出下面图中哪些物体能燃烧(可燃物):沙子棉花水纸酒精木材火柴岩石√√√√√[提供资料]生活常识告诉我们可燃物是燃烧现象能发生的首要条件下面我们用实验来验证另两个条件的可能性7课题1燃烧和灭火[实验7-1]在500mL烧杯中注入300mL热水,并放入用硬纸圈圈住的一小块白磷。在烧杯上盖一片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白磷,另一端放红磷,观察现象。现象:①铜片上的白磷燃烧,发黄光,放热,产生大量白烟。②红磷不燃烧。③水下的白磷不燃烧。空气或氧气用导管对准上述烧杯中的白磷,通入少量氧气,观察现象现象:水中的白磷燃烧,发黄光,放热,产生大量白烟。[实验探究]8课题1燃烧和灭火[讨论与交流]1、由上述实验中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说明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最低温度(着火点)。2、由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还需要什么条件?√

×

×

×

×

说明燃烧还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3、由本来在热水中不燃烧的白磷,在通入氧气(或空气)后燃烧的事实,再次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再次说明燃烧还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9课题1燃烧和灭火[得出结论]1、可燃物;2、氧气(或空气);3、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4、综合上述讨论,可得出燃烧需要哪些条件?一、燃烧的条件(这三个条件要同时满足)物质白磷红磷木材木炭无烟煤着火点(0C)40240250|330320|370700|750一些物质的着火点

可燃物燃烧时,都需要一个最低温度,也就是着火点着火点是物质的一种固有属性,不同物质的着火点是不同的。(红色部分记书上)10火,让愚昧化作文明,使黑暗趋向光明!火的发现和利用,改善了人的生存条件,并使人类变得聪明而强大,推动人类历史向前发展。

但是火灾对人类的施孽却是非常严酷的。据联合国“世界火灾统计中心”(WFSC)近年来不完全统计,全球每年约发生600万至700万起火灾,全球每年死于火灾中的约有65000至75000人。11火——善用之为福饭店厨房钢铁厂不善用之则为祸大兴安岭火灾衡阳火灾课题1燃烧和灭火12课题1燃烧和灭火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灭火的原理:破坏燃烧的条件,使燃烧反应停止。讨论:根据燃烧的条件推论灭火的原理。[实验7-2]点燃三支蜡烛,在其中一支蜡烛上扣一只烧杯;将另两支蜡烛放在烧杯中,然后向其中一只烧杯中加适量碳酸钠和盐酸,观察现象并分析原因。①中的蜡烛一会熄灭;②中的蜡烛燃烧情况不变;③中的蜡烛很快熄灭.①②③①中的蜡烛因缺氧而熄灭;②中的蜡烛与氧气接触,温度保持在其着火点经上,所以继续燃烧;③中产生了大量不支持燃烧的二氧化碳,使蜡烛熄灭.说明将可燃物置于隔绝空气(或氧气)的条件下,能达到灭火的目的。13课题1燃烧和灭火点燃一根蜡烛,请你用不同的方法将其熄灭?所提供的物品:沙土、剪刀、烧杯、湿布、水、胶头滴管等。也可以不用上述物质.6、用嘴对着燃烧的蜡烛用力吹气,结果蜡烛熄灭了。5、向燃烧的蜡烛上浇水,结果蜡烛熄灭了。3、在点燃的蜡烛上方倒扣一只烧杯,由于蜡烛燃烧不断地消耗氧气,当氧气量不足时,蜡烛熄灭。4、用湿布覆盖,结果蜡烛熄灭了。1、用沙土覆盖,结果蜡烛熄灭了。2、剪去蜡烛的烛芯,或在蜡烛的下面截取其中的一大段,蜡烛很快熄灭。(隔绝氧气)(去除可燃物)(隔绝氧气)(降温和隔绝氧气)(降温至着火点下)(降温至着火点下)14灭火方法3、隔绝空气(或氧气)2、降低温度到物质着火点以下1、清除或隔离可燃物燃烧条件3、与空气(或氧气)接触2、温度达到物质着火点1、有可燃物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灭火原理破坏燃烧的条件15课题1燃烧和灭火钻木取火升高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因此能燃烧。煽风点火增加空气的流通,增大氧气的浓度,因此能燃烧。杯水车薪

水太少,不足以降温到柴草的着火点以下,因此火不能熄灭釜底抽薪缺少了燃烧条件之一——可燃物,因此不再燃烧。成语中的化学16第二课时课题1燃烧和灭火练一练1、小明用右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他发现热水中的白磷熔化成一白色小液滴。不久,铜片上的白磷开始燃烧,而红磷及水中的白磷都不燃烧。请回答:白磷热水红磷白磷(1)可燃物燃烧需要同时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

(2)实验完毕,小明将烧杯中的热水慢慢倒出,水快倒完时,小明发现白磷刚露出水面就剧烈燃烧起来,请解释该现:_____________(3)通常保存白磷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试一试:同时点燃三根火柴,一根火柴头竖直向上,另一根火柴头竖直向下,还有一根火柴平放,比较三根火柴燃烧的情况是否相同,并分析其原因?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白磷露出水面,与氧气接触将白磷放在冷水中17拓展延伸:下列因素都会影响燃烧,请你说明发生了什么影响,并举实例加以说明.①可燃物的着火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氧气浓度的大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着火点越低越易点燃,如纸张比煤更易点燃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如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只发红,但在氧气中则剧烈燃烧,发出白光与氧气接触面积越大,燃烧就越容易发生,如将木柴劈开架空后易燃烧18燃烧和灭火1、燃烧的条件:(1)物质具有可燃性;(2)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接触燃烧(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2、定义:燃烧是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同时具备

3、灭火的原理:(1)清除可燃物;(2)隔离空气(或氧气)熄灭(3)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4、防火逃生安全常识三者任意满足其一本课内容小结19课题1燃烧和灭火活动与探究:试根据灭火的原理和前面实验,设计一个简易的灭火器Na2CO3+2HCl=2NaCl+H2O+CO2↑讨论下面是一些灭火的实例,试分析其灭火的原理:1.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2.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可用水扑灭;3.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木砍掉。(隔绝空气)(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清除可燃物)常用灭火器的简介(课本P131)20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喷射二氧化碳及泡沫,用来扑灭木材、棉布引起的失火压缩二氧化碳吹干粉,用来扑灭油、气引起的失火喷射液态二氧化碳,用来扑灭图书、贵重设备、精密仪器引起的失火几种常见的灭火器:21灭火器灭火器原理使用范围泡沫灭火器在灭火时,能喷射出大量二氧化碳及泡沫,它们能粘附在可燃物上,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达到灭火的目的。泡沫灭火器可用来扑灭木材、棉布等燃烧引起的失火干粉灭火器利用压缩的二氧化碳吹出干粉(主要含有碳酸氢钠)来灭火的干粉灭火器具有流动性好、喷射率高、不腐蚀容器和不易变质等优良性能,除可用来扑灭一般火灾外,还可用来扑灭油、气等燃烧引起的失火。

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的灭火原理是:在加压时将液态二氧化碳压缩在小钢瓶中,灭火时再将其喷出,有降温和隔绝空气的作用

利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时不会因留下任何痕迹而使物体损坏,因此可用来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处的失火。使用时,手一定要先握在钢瓶的木柄上,否则,会把手冻伤。

22快闪开,让我用水来扑灭不能用水,应该用泡沫灭火器电视机着火了谁的灭火方法对?让我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来扑灭23灭火油锅着火了,快盖上锅盖液化气罐着火了,快盖上湿棉被24灭火燃气灶着火了,快关上燃气阀门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25逃生方法若发生火灾,我们应该怎样逃生?26火灾自救——火警1192728

1、沉着冷静:根据火势实情选择最佳的自救方案,千万不要慌乱。

2、防烟堵火:当火势尚未蔓延到房间内时,紧闭门窗、堵塞孔隙,防止烟火窜入。若发现门、墙发热,说明大火逼近,这时千万不要开窗、开门,可以用浸湿的棉被等堵封,并不断浇水,同时用折成8层的湿毛巾捂住嘴、鼻,一时找不到湿毛巾可以用其他棉织物替代.3、设法脱离险境:可裹上浸湿了的毯,快速冲下楼梯。若楼道被大火封住而无法通过,可顺墙排水管下滑或利用绳子缘阳台逐层跳下。4、尽快显示求救信号:发生火灾,呼叫往往不易被发现,可以用竹竿撑起鲜明衣物,不断摇晃,红色最好,黄色、白色也可以,或打手电或不断向窗外掷不易伤人的衣服等软物品,或敲击面盆、锅、碗等。5、切不可因贪恋钱财而贻误脱险时机。

火灾自救小常识自救措施29三、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1、爆炸爆炸的原理:常见易燃、易爆物:如天燃气、煤气、氢气、液化石油气、硫磷注意:并非所有的爆炸都是化学变化:如气球爆炸、自行车轮胎爆炸等,都属于物理变化。另外,除火药外,可燃性的气体在空气中达到一定的浓度,遇火也会发生爆炸。如:H2、CO、CH4等。在有限的空间里发生剧烈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膨胀而引起爆炸。化学变化30课题1燃烧和灭火三、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的现象。[实验7-3]砰地一声响,伴随一团火光产生,放热,塑料盖被掀起。面粉被吹气后,与空气充分接触,又被蜡烛点燃,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燃烧,并放大量热,产生的气浪将塑料掀起,说明可燃的粉尘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燃烧,能发生爆炸。在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易燃物和易爆物时,必须严格遵守有关规定,绝不允许违章操作。31课题1燃烧和灭火一些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根据自己住宅的特点设计预防火灾的方案,万一发生火灾时需采取的灭火和自救的措施。321.为什么在面粉厂、纺织厂和煤矿的矿井内,都标有“严禁烟火”的字样或图标?原因:是因为这些地方的空气中常混有可燃性的气体或粉尘,它们接触明火,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33课题1燃烧和灭火2、某化学兴趣小组用火柴、蜡烛、烧杯三种实验材料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提出问题]物质燃烧需要什么条件?[猜想与假设]1、有可燃物点燃蜡烛,蜡烛可燃点燃蜡烛,蜡烛燃烧将燃着的蜡烛扣入一只烧杯内,蜡烛逐渐熄灭2、温度达到着火点3、与氧气(或空气)接触[得出结论]猜想正确,燃烧必须同时满足

个条件,只要破坏

个燃烧的条件,就能达灭火的目的。[设计与实验]上述3134课题1燃烧和灭火[反思质疑1]氢气在氯气中能燃烧.燃烧是否一定要氧气参加?[查阅资料1]镁条能在空气中剧烈燃烧,也能在二氧化碳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光、放出大量的热;细铁丝可以在氯气中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产生大量棕黄色的烟;磷能在氯气中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产生大量的白色的烟雾。[表达与交流]根据上述内容和课本中对“燃烧”的描述,你认为

叫做燃烧。[反思质疑2]根据“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为什么会“火星四射”?[查阅资料2]含碳细铁丝燃烧时,其中的炭粒生成的CO2气体在熔融液态物质中形成气泡,熔融液态物质因气泡炸裂引起“火星四射”的现象。[设计实验]为了验证细铁丝在纯氧中燃烧产生”火星四射”现象的原因,你设计的实验方案是

.发光、放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取长短相等、粗细相同的含碳细铁丝和不含碳细铁丝,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观察实验现象353、《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曹操率百万水师乘船横渡长江,声势浩大,却被周瑜的火攻和孔明“借”来的东风弄得大败而逃。用燃烧三要素回答以下问题:(1)周瑜使用了“火箭”射向曹军的连环木船上,“火箭”能使木船着火的原因是:

。(2)起火后曹军的部分战船逃脱,这些战船没有被烧的原因是:

。(3)孔明“借”来的“东风”不仅使火势吹向曹军,还为燃烧提供了

,使火势烧得更旺。“火箭”能使木船的温度升高至木船的着火点隔离可燃物氧气《三国演义》365、用扇子扇煤炉火,却越扇越旺?

用扇子扇煤炉火,温度不能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反而增加了空气的流通,增大了氧气的浓度,加大了反应速率,燃烧更旺。4、为什么蜡烛火焰一吹就灭?

用嘴吹蜡烛火焰时,增加空气流通的同时,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所以一吹就灭。374、为什么煤炉火用扇子越扇越旺,而烛火用扇子一扇就灭?四.能力

由于煤炉的着火面积大,用扇子扇,空气流动带走热量但温度没有降到着火点以下,相反却提供了氧气,所以煤炉火用扇子越扇越旺.而烛火的着火面积小,用扇子扇,空气流动带走热量,使周围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所以烛火用扇子一扇就灭.5、室内着火时,如果打开门窗,火反而烧得更旺,为什么?因为打开门窗,会使室内空气流通,为燃烧提供更多的氧气,燃烧会更旺。386、燃烧与灭火有什么联系?燃烧需要什么条件?灭火的原理是什么?燃烧与灭火的联系:如果破坏燃烧的条件,使燃烧反应停止,就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燃烧条件:(1)可燃物;(2)氧气(或空气);(3)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灭火原理:(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2)隔绝氧气(或空气);(3)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39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