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诗歌鉴赏之主观题答题技巧(三)古代诗歌鉴赏主观题答题技巧五种常见题型
1、含义情感类2、表达技巧类3、诗歌语言类4、
诗歌形象类5、比较鉴赏型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课件2早上五盘岭①岑
参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②。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苍翠烟景曙,森沉云树寒。松疏露孤驿,花密藏回滩。栈道溪雨滑,畬田原草干。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注:①唐代宗大历元年(766)春,岑参作为僚属随剑南西川节度使杜鸿渐入蜀平乱,途经五盘岭时作。五盘岭:秦、蜀交界处峻岭,其山道曲折盘旋,故名。②出五盘:攀越五盘山道登上山巅。作业讲评:早上五盘岭①作业讲评:31.“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攒”两字,生动传神,所写景物特征鲜明,请作简要分析。①“斗”字,描写了两岸崖石耸峙欲错,犹如两兽相斗,凸显了江崖陡峭、峥嵘之势。②“攒”字,描写群峰相连,层次莫辨,仿佛聚在一起,刻画了峰峦密集、重叠之态。答题时先解释“斗”和“攒”的意思,然后联系“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这两句诗的意思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斗”“攒”运用了拟人手法,将山崖、山峰人格化了。最后指出本联运用这两个词有什么表达效果,或者表达了什么情感。详细答案:“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和“攒”两字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斗”字将江流两岸的崖石人格化,两岸崖石耸峙欲错,犹如两兽相斗,写出了江崖陡峭、峥嵘之势;“攒”字描写山峰相连,好像攒集在一起,写出了山峰的密集、重叠。1.“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攒”两字,生动传神41、什么是诗歌的形象2、如何鉴赏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3、如何分析人物形象4、如何鉴赏诗歌的景物描写5、如何鉴赏诗歌的物象(意象)6、把握一些事象解读方法题型四:诗歌形象类1、什么是诗歌的形象题型四:诗歌形象类5知识回顾:诗歌形象形象人物(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事象——事件:借古讽今,借事抒情,典故。景物(意象)(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物象(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知识回顾:诗歌形象形象人物(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6
人物形象题型1、这首诗(词)塑造了什么样的诗(词)(主人公)形象?试加以分析。2、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具有怎样的特点?试加以概括(或分析)。3、请概括(或分析)这首诗(词)中人物(作者)形象特点。4.某一联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诗(词)(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意象意境题型1.这首诗(词)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达到了什么样的效果?2.这首诗(词)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诗(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这首诗(词)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词)人怎样的情感?4.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全诗(词)或某句。事物形象题型1.分析概括事物形象的特点。2.分析描写事物形象的角度和手法。3.分析概括事物形象寄寓的情感。常见题型人物形象题型1、这首诗(词)塑造了什么样的诗(词)(7人物形象鉴赏题目类型有以下几种:
这首诗(词)塑造了什么样的诗(词)(主人公)形象?试加以分析。请概括(或分析)这首诗(词)中人物(作者)形象特点。某一联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诗(词)(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具有怎样的特点?试加以概括(或分析)。某一联(诗)是怎样刻画诗(词)(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技巧题)人物形象鉴赏题目类型有以下几种:这首诗(词)塑造了什么样的诗8如何鉴赏古诗中的人物形象?1、从人物的神态、行动、语言、心理、处境(细节)等角度入手分析,关注反映感情的词语(情语)。2、注意环境(时间、地点、天气、周围景物)对刻画人物所起的作用。分析诗中出现的具体景物的含义,理解这些景象所承载的思想感情。(烘托渲染)3、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所处时代的特征等,尤其是具体的创作背景。(知人论世)4、结合诗题、注解和关键语句把握作者情感世界。(情感)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如何鉴赏古诗中的人物形象?1、从人物的神态、行动、语言、心理9类型举例傲视权贵的形象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反映了李白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当权者的思想。忧国忧民的形象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已及人,为“天下寒士”着想,其忧国忧民的精神可见一斑。钟情田园的形象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诗中描写了山村风光和朋友欢聚的生活场面,这幅田园风景画,使人见了乐而忘返。爱贤惜才的形象龚自珍的《已亥杂诗):”九州生气待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其对人才的渴求,毫无遮掩地表现在字里行间。课外积累:诗歌中常见的人物形象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类型举例傲视权贵的形象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10类型举例忠于爱情的形象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诗歌写了暮春时节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优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表达的是对忠贞不渝的爱情的歌颂。惜别伤别的形象王维的《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在送别朋友时,劝朋友再喝一杯酒,走出阳关就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表达了朋友之间深厚的友谊,依依不舍的情怀。报效国家的形象王昌龄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战士们身经百战,黄金盔甲都磨穿了,但仍要坚守边疆,打败敌人,流露出一腔爱国豪情。归隐山林的隐士形象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诗中通过诗人和童子的对答,塑造了一个整天在云雾萦绕的深山中采药、不食人间烟火的隐士形象。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地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类型举例忠于爱情的形象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11答题步骤分析下列诗中塑造的陆鸿渐的形象
寻陆鸿渐不遇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步骤1)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特点+身份】
(步骤2)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分析依据】
(步骤3)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意义或情感)】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答题步骤分析下列诗中塑造的陆鸿渐的形象
(步骤1)陆鸿渐12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
竹轩诗兴
张镃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①塑造了闲适、洒脱、高雅的诗人形象。【特点+身份】②通过对“竹轩”“柴门”“狭径”等简朴清幽的生活环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日常生活的闲适自得;“倦卧”“闲吟”等反映了诗人洒脱的生活态度;“竹”“雪”“梅”等意象表现出诗人高雅的人生志趣。【分析依据】【意义或情感】【人物形象】豪放潇洒、英姿飒爽、武艺不凡、斗志昂扬、不拘礼节、天真顽皮、勇猛剽悍、干练果决、英武豪迈、寂寞惆怅、饱经磨难、顾影自怜、身孤影单、百无聊赖、零落漂泊、情趣高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悠闲自得、怡然自得、安闲宁静、心如止水、夜不能寐、幽独苦闷、辗转漂泊、羁旅天涯等。高考真题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①塑造了闲适、洒脱、高雅的诗13(2014山东)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回答问题。
寻诗两绝句
陈与义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无人画出陈居士,亭角寻诗满袖风。
爱把山瓢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
【注】①居士:指文人雅士。②山瓢:天然粗糙的酒器。
诗中“陈居士”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参考答案:行为洒脱,情趣高雅。“楚酒困人三日醉”“爱把山瓢莫笑侬”,从陈居士喜欢喝酒可以看出他洒脱的性格特点。“亭角寻诗满袖风”“醒来推户寻诗去”,白天寻诗,夜晚寻诗,表现了陈居士沉迷于诗歌创作的高雅情趣。高考真题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2014山东)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回答问题。参考答案:行为洒14人物形象鉴赏送子由使契丹苏轼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注:①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②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本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6分)[2017新课标全国卷甲卷(Ⅱ卷)]①忠于国家,赤诚豪迈。无论仕途生涯中遭遇了何等挫折,他始终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全大局。②虽为远别,依旧旷达。兄弟宦游四海,天各一方,已是常事,这次也不会因远别而悲伤落泪。③手足情深,关爱弟弟。劝勉弟弟不辱家国使命的同时也能保全自身,平安归来。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人物形象鉴赏送子由使契丹[2017新课标全国卷甲卷(Ⅱ卷)]15诗歌意象意境类题型意象意境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诗歌意象意境类题型意象意境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16意象意境类题型:这首诗(词)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达到了什么样的效果?这首诗(词)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词)人怎样的情感?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全诗(词)。这首诗(词)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诗(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意象意境类题型:这首诗(词)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达到17
意象意境解题思路基本思路是:以所写景物的自然属性为依据,挖掘其社会属性(作者借以抒发的感情、表达的寓意等)【一般表达式】本诗通过描写……等景物,营造了……氛围(描绘出一幅……的图画),表达了……的感情。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意象意境解题思路基本思路是:以所写景物的自然属性为依18类型举例豪放型雄浑开阔,雄奇瑰丽,恢宏高远,浩瀚辽阔,博大新奇,深邃奇崛,高旷壮阔,雄浑苍茫,辽阔深远清幽型优美迷人,清新明丽,清净幽远,宁静恬淡,安谧美好,清净悠闲,淡雅闲适,奇伟诡谲,含蓄深幽,空灵高远伤感型空蒙迷茫,冷落萧疏,孤寂冷清,迷离恍惚,,冷森幽僻,凄清冷落,萧疏凄寂,肃杀凄凉悲苦型苍凉悲壮,冷森幽僻,凄清凄寂,朦胧邈远欢快型淳朴自然,生机勃勃,明净绚丽,清新明快,恬淡闲适课外积累之意境特点常用术语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类型举例豪放型雄浑开阔,雄奇瑰丽,恢宏高远,浩瀚辽阔,博大新19金陵驿
文天祥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注:①文天祥兵败被俘后,被押送去元大都,途径金陵,宿于驿站时作。②离宫:皇帝出巡时的住所,代指南宋王朝。
思考:本诗首联通过哪些意象描绘了怎样的现实?答题规范【描述画面(绘境)】首联通过“衰草”“离宫”“夕晖”“孤云”等意象结合意象,【营造意境(析境)】描绘了一片惨淡的夕阳斜照着长满衰草、孤云飘荡的离宫景象,【表达感情(悟情)】暗喻南宋朝廷宗国覆灭,满目疮痍,一片凄凉,诗人无所依托的残酷现实。【一般表达式】本诗通过描写……等景物,营造了……氛围(描绘出一幅……的图画),表达了……的感情。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金陵驿文天祥答题规范【描述画面(绘境)】首联通过“衰草”20绝句二首(其一)①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①此诗写于诗人定居成都草堂之时。
提问: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答题规范
(步骤一)【描述画面(绘境)】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清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的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先总后分)
(步骤二)【意境特点(析境)】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
(步骤三)【分析感情(悟情)】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后暂时定居草堂的愉悦闲适的心境。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绝句二首(其一)①答题规范(21寻诗两绝句陈与义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无人画出陈居士,亭角寻诗满袖风。
爱把山瓢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注】①居士:指文人雅士。②山瓢:天然粗糙的酒器。“园花经雨百般红”与“乔木峥嵘明月中”两句中所描写的景色特点有何不同?请做简要分析。(4分)
①艳丽。“园花经雨百般红”描写的是雨后园林的美景,一场雨后,园中姹紫嫣红,色彩艳丽。②清幽。“乔木峥嵘明月中”描写的是月夜下的美景,明月高照,树木高耸峭拔,意境清幽。高考真题题型示范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寻诗两绝句①艳丽。“园花经雨百般红”描写的是雨后园林的美景,22(2015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月圆
唐
杜甫
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
未缺空山静,高悬列宿稀。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注]①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秋天杜甫流寓夔州时所作。②绮逾依:这里指(席子上的)光彩更加柔美。③未缺:指月圆。④列宿:众星。8.这首诗前六句描写了月圆之夜的那几幅画面?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题型示范
孤月当空,清辉满楼;月映寒江,影动柴扉;月洒江波,浮光跃金;月照绮席,光彩交融;月挂空山,万籁俱静;月明中天,疏星寥落。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2015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题型示范23(16全国1卷)
金陵望汉江
李白
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六帝沦亡后,三吴不足观。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
(1)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题型示范
描写了江水万流横溃、水势浩瀚,气势宏大的景象。作者以此为下文颂扬盛唐一家、国运兴盛积蓄气势,有利于突出诗的主旨。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16全国1卷)题型示范描写了江水万流横溃、24(2014全国1卷)
阮郎归
无名氏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
帘半卷,燕双归。讳愁无奈眉。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
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题型示范
奠定了词的情感基调。春风吹雨,残红满地,词一开始就给人以掩抑低回之感;接下来写风雨虽停,红日却已西沉,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层暗淡的暮色。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2014全国1卷)题型示范奠定了词的情感基25
1.分析概括事物形象的特点。2.分析描写事物形象的角度和手法。3.分析概括事物形象寄寓的情感。
鉴赏诗歌事物形象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1.分析概括事物形象的特点。鉴赏诗歌26
第一步:结合描写或刻画物象的方法分析概括物象的特点。(物象的特征)第二步:根据物象的外在特点,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注意联系表现手法。第三步:结合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再写出诗人寄托的情感(有歌颂,有批判的)。答题步骤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第一步:结合描写或刻画物象的方法分析概括物象的特点。27归
燕
诗
张九龄海燕虽微渺,乘春亦暂来。岂知泥滓贱,只见玉堂开。绣户时双入,华堂日几回。无心与物竞,鹰隼莫相猜。注:作者是唐玄宗开元年间的名相,以直言敢谏著称。开元二十四年,因李林甫等人的毁谤而被罢免相职,本诗写于这年秋天。本诗塑造的归燕有何特点?作者借燕子表达了怎样的感情?1、作者所咏的归燕出身微渺,却十分勤劳。【物象特征】一到春天,不知“泥滓”之贱,只见“玉堂”开着,便一日数次出入其间,衔泥作窠,不与他物相争,【内在品格精神】结果还是被猜忌。2、作者借燕喻己,自己出身微贱,在圣明的时代暂时来朝廷做官,日夜辛劳,无心与他人争权夺利,却仍遭到排挤猜忌。借本诗表达了隐退之意。【所托之情】规范答题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归燕诗张九龄1、作者所咏的归燕出身微28
孤桐
王安石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注]
①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愠:疾苦、怨愤。②桐木是造琴的上好材料。据《孔子家语》记载,帝舜曾一面弹着五弦琴,一面唱“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根深叶茂,高大粗壮。正直向上,虚心扎实,坚强不屈,年龄越大、环境越恶劣,意志越顽强。甘愿为百姓解除疾苦而献身。高考真题演练
诗歌前六句表达了桐树怎样的特点?表达诗人怎样的思想?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孤桐王安石29
次韵茂元茉莉花诗二首
宋
刘子翚
翠叶光如沃,冰葩淡不妆。一番秋早秀,彻日坐傍香。
色照祗园静,清回瘴海凉。傥堪纫作佩,老子欲浮湘。
(注)祇园:印度佛教圣地。纫作佩:屈原在《离骚》中有“纫秋兰以为佩”的诗句。老子:老头子,诗人自称。
诗人如何描写茉莉花的?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品格?
首联,从视觉上写茉莉花的花叶、花瓣,用比喻拟人的手法突出茉莉花叶子的青翠、花瓣的洁白。颔联,从嗅觉写茉莉花的花香。颈联,从两个方面写茉莉花的美好品性:可以使祇园更加静谧,使瘴海顿生凉意。突出茉莉花高洁自守的品格。尾联用典,将茉莉花的品性、屈原的品格、诗人的志向融合在一起,表明诗人决心效仿以高洁著称的屈原。以花喻人,托物言志,歌颂茉莉花的清香秀丽、高洁自守,表现诗人高洁的品格。题型示范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
30事象——借事抒情
寓情于事,叙述一件完整的事情,以抒发感情。昔盛今衰,借古讽今典故
鉴赏诗歌事象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事象——借事抒情寓情于事,叙述一件完整的事情31核心事件表述模式:包含四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一、核心事件、事理发展过程二、因果逻辑关系新概念
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核心事件表述模式:包含四要素一、核心事件、事理发展过程二32
示秬秸①【宋】张耒②北邻卖饼儿,每五鼓未旦,即绕街呼卖,虽大寒烈风不废,而时略不少差也。因为作诗,且有示警,示秬、秸。城头月落霜如雪,楼头五更声欲绝。捧盘出户歌一声,市楼东西人未行。北风吹衣射我饼,不忧衣单忧饼冷。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注释】①秬秸(jùjiē):张耒二子张秬、张秸。②张耒(lěi):北宋著名文学家,曾官太常寺少卿。示例
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示例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33核心事件人物:张耒、张秬、张秸、卖饼儿时间:深秋的五更天地点:北邻事件:一个当官的父亲给两个官二代儿子讲述一个关于北边邻居卖饼儿深秋时节每天五点准时起来冒着寒风去卖饼的故事,通过此故事劝诫、教育他的两个儿子。事件:?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核心事件人物:张耒、张秬、张秸、卖饼儿时间:深秋的五更天地点34年份与诗篇
题型分值2015年全国I卷岑参《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主观题5分2016年北京卷陆游《西村》主观题6分2016年全国III卷曹翰《内宴奉诏作》主观题6分2017年北京卷王维《晓行巴峡》主观题6分2018年全国I卷李贺《野歌》选择题3分2018年全国III卷王建《精卫词》选择题3分2019年北京卷陈与义《和张规臣水墨梅五绝》主观题6分2019年全国III卷刘禹锡《插田歌》(节选)主观题6分比较鉴赏题型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年份与诗篇35[2018全国卷Ⅰ]野歌李贺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弯弓射鸿、麻衣冲风、饮酒高歌都是诗人排解心头苦闷与抑郁的方式。B.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未消沉,气概仍然豪迈。C.诗中形容春柳的方式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相同,较为常见。D.本诗前半描写场景,后半感事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脉络清晰。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2018全国卷Ⅰ]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36[2018·全国卷Ⅲ]精卫词王建精卫谁教尔填海,海边石子青磊磊。但得海水作枯池,海中鱼龙何所为。口穿岂为空衔石,山中草木无全枝。朝在树头暮海里,飞多羽折时堕水。高山未尽海未平,愿我身死子还生。(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对精卫辛劳填海的动机感到困惑,因此用提问的方式来开启全篇。B.诗的第三、四句设想,若有一天海水枯干,海中的鱼龙也会陷入困境。C.第五至第八句着力描写精卫填海的艰辛,不仅奔波劳碌而且遍体鳞伤。D.这首诗的语言质朴无华,平白如话,与白居易的《观刈麦》一诗相近。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2018·全国卷Ⅲ]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37[2015·全国卷I]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①岑参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注】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②轮台:庭州属县,在今新疆乌鲁木齐。1.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5分)《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所描绘的塞外景物均为实写,本诗描写的边塞风光并非作者亲眼所见,而是出于想象。从标题可以看出,作者此时尚处于前往边塞的途中;开头“闻说”二字也表明后面的描写是凭听闻所得。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2015·全国卷I]《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所描绘的塞外景38[2019·全国卷Ⅲ]插田歌(节选)刘禹锡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齐唱郢中歌,嘤咛如《竹枝》。14.
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诗歌以花鸟发端,通过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意趣盎然的美丽画面。B.
诗人举目眺望,能看到远处田埂在粼粼的波光中蜿蜒起伏,时隐时现。C.
诗中写到了农父农妇的衣着,白裙绿水映照绿苗白水,色调分外和谐。D.
诗的七、八两句通过听觉描写,表现农民们的劳动场面以及愉悦心情。15.
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相比,这几句诗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2019·全国卷Ⅲ]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39
念奴娇·咏荷 (姜夔 )闹红一舸,记来时、尝与鸳鸯为侣。三十六陂①人未到,水佩风裳无数。翠叶吹凉,玉容销酒,更洒菰蒲雨。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 日暮青盖亭亭,情人不见,争忍②凌波去。只恐舞衣寒易落,愁入西风南浦。高柳垂阴,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住。田田多少,几回沙际归路。
苏 幕 遮 (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注】①三十六陂:地名,在今江苏省扬州市。②争忍:犹“怎忍”。 两首词都是描写荷花的经典之作,请简要分析它们描写荷花的手法有什么不同。 姜词以拟人的手法写荷,将荷拟作一位以水为佩带,以风为衣裳的美人,倩影娉婷,嫣然含笑,清空传神。周词以白描手法写荷,“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用十分生动的白描,把一个活泼清远的词境呈现于读者面前。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 姜词以拟人的手法写荷,将荷拟作一位以水为佩带,以风为衣裳40卜算子·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毛泽东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手法:两首词都运用了托物言志、拟人和衬托等表现手法。形象:①第一首词借饱受摧残和打击的梅花形象,为我们塑造了一位至死也不会改变自己高贵品格和坚贞节操的词人形象。②第二首词借坚强不屈、斗志昂扬的梅花形象,为我们塑造了一位具有鲜明性格和高尚品格的在艰危中奋不顾身、在成功后乐于奉献的先行者和公仆的形象。下面两首词同为咏梅之作,请分析它们手法的相同之处和不同的词人形象。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卜算子·咏梅手法:两首词都运用了托物言志、拟人和衬托等表现手41和张规臣水墨梅五绝陈与义其一巧画无盐丑不除,此花风韵更清姝。从教变白能为黑,桃李依然是仆奴。其四含章檐下春风面,造化功成秋兔毫。意足不求颜色似,前身相马九方皋。15.现实中没有黑色梅花,而宋代出现了墨梅画。根据上面两首诗,概括陈与义对墨梅画特点的认识,并比较两首诗题咏的侧重点有何不同。[2019年北京卷]认识:不施色彩,只用水墨,重视神韵而不拘泥于形貌(或:重“意足”而轻“颜色”,强调意趣而不求形似)。不同:①第一首侧重于赞美墨梅的清姝气质。②第二首侧重于赞美画家高妙的艺术造诣。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2019年北京卷]认识:不施色彩,只用水墨,重视神韵而不拘42[福建卷]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4分)
①
“引愁心”更妙。②“雁引愁心去”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喜悦心情。这一句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下句写群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③“引愁心”比“别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更新颖。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福建卷]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43西村陆游乱山深处小桃源,往岁求浆忆叩门。高柳簇桥初转马,数家临水自成村。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一首清诗记今夕,细云新月耿【1】黄昏。注释:【1】耿:微明的样子。3.《游山西村》是作者的另一首纪游诗,请结合具体诗句,比较这首诗和《西村》在内容上的相同点与不同点。[2016北京卷]
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西村[2016北京卷]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44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西村乱山深处小桃源,往岁求浆忆叩门。高柳簇桥初转马,数家临水自成村。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一首清诗记今夕,细云新月耿黄昏。相同点:①都描写到了幽静偏远山环水绕的山村自然风光,村庄的地理位置都较偏远,或是“山重水复”或者“乱山深处”;②村庄或是高柳茂林或是柳暗花明,清幽和恬静,表现作者对山村的喜爱之情。不同点:①《西村》侧重于对自然风光的描写,通过“风送禽语”和“苔侵墨痕”表现山村风光的幽静,《游山西村》除却自然风光外,更侧重描写山村的风土人情和风俗,通过对“萧鼓追随”的春社情景的描写和“衣冠简朴”的村民的描写,表现山村生活的淳朴和作者的喜爱之情;②《西村》通过“往岁”和“今夕”的对比表现世事的变换,《游山西村》主要侧重今日之景,同时写景之外还蕴含哲理,表现出逆境中往往蕴含着无限的希望。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游山西村西村相同点:①都描写到了幽静偏远山环水绕的山村自然风45《晓行巴峡》:所用的“晴江”“浣女”“朝日”“鸡鸣”“水国”“万井”等意象,显示了巴峡水乡的祥和,色调明丽,诗人置身其中,虽有淡淡的思乡之情,情感却并不悲苦。对比诗句:所用的“猿鸣”“玉露”“枫树”等意象,显示了巫峡的萧瑟阴森,色调凄冷,情感悲苦。晓行巴峡王维际晓投巴峡,馀春忆帝京。晴江一女浣,朝日众鸡鸣。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1]行。
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赖多山水趣,稍解别离情。3.同样是描绘山峡,《晓行巴峡》与下列诗句相比,在运用意象、抒发情感方面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分)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水经注》)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杜甫《秋兴八首》)[2019北京卷]
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晓行巴峡》:所用的“晴江”“浣女”“朝日”“鸡鸣”“水国”46
内宴奉诏作曹翰①三十年前学六韬②,英名尝得预时髦③。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高④。庭前昨夜秋风起,羞见盘花旧战袍。【注】①曹翰(923—992),宋初名将。②六韬:古代兵书。③时髦:指当代俊杰。④阵云:战争中的云气,这里有战阵之意。1.诗的颈联又作“臂弱尚嫌弓力软,眼昏犹识阵云高”,你认为哪一种比较好?为什么?请简要分析。2.这首诗与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题材相似,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请指出二者的不同之处。[2016新课标全国卷丙卷(Ⅲ卷)]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内宴奉诏作[2016新课标全国卷丙卷(Ⅲ卷)]诗歌主观题47①曹诗写自己虽已年老,但报国之心犹存,重在表达“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②辛词通过追怀金戈铁马的往事,表达英雄白首、功业未成的悲慨。
内宴奉诏作曹翰①三十年前学六韬②,英名尝得预时髦③。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高④。庭前昨夜秋风起,羞见盘花旧战袍。【注】①曹翰(923—992),宋初名将。②六韬:古代兵书。③时髦:指当代俊杰。④阵云:战争中的云气,这里有战阵之意。2.这首诗与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题材相似,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请指出二者的不同之处。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①曹诗写自己虽已年老,但报国之心犹存,重在表达“老骥伏枥,志48提问方式(1)给出两首或几首诗词,对其异同进行分析评价。(2)给出一首诗词和学过的课本上的诗词篇目或诗句,对其异同进行分析评价。(3)给出一首词,对其上下片感情、手法等异同进行分析评价。(4)辨析一首诗词不同版本各自的妙处。答题思路(1)要通读这几首诗词(课内要求背诵的一定要理解背诵),把握其思想内容和主要的写法,包括作者作品的相关背景知识。(2)要结合题干中的比较角度(思想内容、感情、艺术手法等)来寻求诗词的差异性。(3)要注意点面结合,既有总体分析,又有具体分析。表述时要注意条理清楚,层次分明。总结规律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提问方式总结规律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49五种常见题型
1、含义情感类2、表达技巧类3、诗歌语言类4、
诗歌形象类5、比较鉴赏型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诗歌主观题答50古代诗歌鉴赏之主观题答题技巧(三)古代诗歌鉴赏主观题答题技巧五种常见题型
1、含义情感类2、表达技巧类3、诗歌语言类4、
诗歌形象类5、比较鉴赏型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课件52早上五盘岭①岑
参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②。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苍翠烟景曙,森沉云树寒。松疏露孤驿,花密藏回滩。栈道溪雨滑,畬田原草干。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注:①唐代宗大历元年(766)春,岑参作为僚属随剑南西川节度使杜鸿渐入蜀平乱,途经五盘岭时作。五盘岭:秦、蜀交界处峻岭,其山道曲折盘旋,故名。②出五盘:攀越五盘山道登上山巅。作业讲评:早上五盘岭①作业讲评:531.“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攒”两字,生动传神,所写景物特征鲜明,请作简要分析。①“斗”字,描写了两岸崖石耸峙欲错,犹如两兽相斗,凸显了江崖陡峭、峥嵘之势。②“攒”字,描写群峰相连,层次莫辨,仿佛聚在一起,刻画了峰峦密集、重叠之态。答题时先解释“斗”和“攒”的意思,然后联系“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这两句诗的意思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斗”“攒”运用了拟人手法,将山崖、山峰人格化了。最后指出本联运用这两个词有什么表达效果,或者表达了什么情感。详细答案:“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和“攒”两字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斗”字将江流两岸的崖石人格化,两岸崖石耸峙欲错,犹如两兽相斗,写出了江崖陡峭、峥嵘之势;“攒”字描写山峰相连,好像攒集在一起,写出了山峰的密集、重叠。1.“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攒”两字,生动传神541、什么是诗歌的形象2、如何鉴赏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3、如何分析人物形象4、如何鉴赏诗歌的景物描写5、如何鉴赏诗歌的物象(意象)6、把握一些事象解读方法题型四:诗歌形象类1、什么是诗歌的形象题型四:诗歌形象类55知识回顾:诗歌形象形象人物(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事象——事件:借古讽今,借事抒情,典故。景物(意象)(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物象(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知识回顾:诗歌形象形象人物(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56
人物形象题型1、这首诗(词)塑造了什么样的诗(词)(主人公)形象?试加以分析。2、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具有怎样的特点?试加以概括(或分析)。3、请概括(或分析)这首诗(词)中人物(作者)形象特点。4.某一联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诗(词)(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意象意境题型1.这首诗(词)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达到了什么样的效果?2.这首诗(词)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诗(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这首诗(词)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词)人怎样的情感?4.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全诗(词)或某句。事物形象题型1.分析概括事物形象的特点。2.分析描写事物形象的角度和手法。3.分析概括事物形象寄寓的情感。常见题型人物形象题型1、这首诗(词)塑造了什么样的诗(词)(57人物形象鉴赏题目类型有以下几种:
这首诗(词)塑造了什么样的诗(词)(主人公)形象?试加以分析。请概括(或分析)这首诗(词)中人物(作者)形象特点。某一联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诗(词)(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具有怎样的特点?试加以概括(或分析)。某一联(诗)是怎样刻画诗(词)(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技巧题)人物形象鉴赏题目类型有以下几种:这首诗(词)塑造了什么样的诗58如何鉴赏古诗中的人物形象?1、从人物的神态、行动、语言、心理、处境(细节)等角度入手分析,关注反映感情的词语(情语)。2、注意环境(时间、地点、天气、周围景物)对刻画人物所起的作用。分析诗中出现的具体景物的含义,理解这些景象所承载的思想感情。(烘托渲染)3、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所处时代的特征等,尤其是具体的创作背景。(知人论世)4、结合诗题、注解和关键语句把握作者情感世界。(情感)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如何鉴赏古诗中的人物形象?1、从人物的神态、行动、语言、心理59类型举例傲视权贵的形象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反映了李白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当权者的思想。忧国忧民的形象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已及人,为“天下寒士”着想,其忧国忧民的精神可见一斑。钟情田园的形象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诗中描写了山村风光和朋友欢聚的生活场面,这幅田园风景画,使人见了乐而忘返。爱贤惜才的形象龚自珍的《已亥杂诗):”九州生气待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其对人才的渴求,毫无遮掩地表现在字里行间。课外积累:诗歌中常见的人物形象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类型举例傲视权贵的形象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60类型举例忠于爱情的形象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诗歌写了暮春时节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优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表达的是对忠贞不渝的爱情的歌颂。惜别伤别的形象王维的《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在送别朋友时,劝朋友再喝一杯酒,走出阳关就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表达了朋友之间深厚的友谊,依依不舍的情怀。报效国家的形象王昌龄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战士们身经百战,黄金盔甲都磨穿了,但仍要坚守边疆,打败敌人,流露出一腔爱国豪情。归隐山林的隐士形象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诗中通过诗人和童子的对答,塑造了一个整天在云雾萦绕的深山中采药、不食人间烟火的隐士形象。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地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类型举例忠于爱情的形象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61答题步骤分析下列诗中塑造的陆鸿渐的形象
寻陆鸿渐不遇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步骤1)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特点+身份】
(步骤2)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分析依据】
(步骤3)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意义或情感)】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答题步骤分析下列诗中塑造的陆鸿渐的形象
(步骤1)陆鸿渐62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
竹轩诗兴
张镃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①塑造了闲适、洒脱、高雅的诗人形象。【特点+身份】②通过对“竹轩”“柴门”“狭径”等简朴清幽的生活环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日常生活的闲适自得;“倦卧”“闲吟”等反映了诗人洒脱的生活态度;“竹”“雪”“梅”等意象表现出诗人高雅的人生志趣。【分析依据】【意义或情感】【人物形象】豪放潇洒、英姿飒爽、武艺不凡、斗志昂扬、不拘礼节、天真顽皮、勇猛剽悍、干练果决、英武豪迈、寂寞惆怅、饱经磨难、顾影自怜、身孤影单、百无聊赖、零落漂泊、情趣高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悠闲自得、怡然自得、安闲宁静、心如止水、夜不能寐、幽独苦闷、辗转漂泊、羁旅天涯等。高考真题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①塑造了闲适、洒脱、高雅的诗63(2014山东)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回答问题。
寻诗两绝句
陈与义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无人画出陈居士,亭角寻诗满袖风。
爱把山瓢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
【注】①居士:指文人雅士。②山瓢:天然粗糙的酒器。
诗中“陈居士”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参考答案:行为洒脱,情趣高雅。“楚酒困人三日醉”“爱把山瓢莫笑侬”,从陈居士喜欢喝酒可以看出他洒脱的性格特点。“亭角寻诗满袖风”“醒来推户寻诗去”,白天寻诗,夜晚寻诗,表现了陈居士沉迷于诗歌创作的高雅情趣。高考真题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2014山东)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回答问题。参考答案:行为洒64人物形象鉴赏送子由使契丹苏轼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注:①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②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本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6分)[2017新课标全国卷甲卷(Ⅱ卷)]①忠于国家,赤诚豪迈。无论仕途生涯中遭遇了何等挫折,他始终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全大局。②虽为远别,依旧旷达。兄弟宦游四海,天各一方,已是常事,这次也不会因远别而悲伤落泪。③手足情深,关爱弟弟。劝勉弟弟不辱家国使命的同时也能保全自身,平安归来。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人物形象鉴赏送子由使契丹[2017新课标全国卷甲卷(Ⅱ卷)]65诗歌意象意境类题型意象意境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诗歌意象意境类题型意象意境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66意象意境类题型:这首诗(词)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达到了什么样的效果?这首诗(词)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词)人怎样的情感?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全诗(词)。这首诗(词)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诗(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意象意境类题型:这首诗(词)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达到67
意象意境解题思路基本思路是:以所写景物的自然属性为依据,挖掘其社会属性(作者借以抒发的感情、表达的寓意等)【一般表达式】本诗通过描写……等景物,营造了……氛围(描绘出一幅……的图画),表达了……的感情。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意象意境解题思路基本思路是:以所写景物的自然属性为依68类型举例豪放型雄浑开阔,雄奇瑰丽,恢宏高远,浩瀚辽阔,博大新奇,深邃奇崛,高旷壮阔,雄浑苍茫,辽阔深远清幽型优美迷人,清新明丽,清净幽远,宁静恬淡,安谧美好,清净悠闲,淡雅闲适,奇伟诡谲,含蓄深幽,空灵高远伤感型空蒙迷茫,冷落萧疏,孤寂冷清,迷离恍惚,,冷森幽僻,凄清冷落,萧疏凄寂,肃杀凄凉悲苦型苍凉悲壮,冷森幽僻,凄清凄寂,朦胧邈远欢快型淳朴自然,生机勃勃,明净绚丽,清新明快,恬淡闲适课外积累之意境特点常用术语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类型举例豪放型雄浑开阔,雄奇瑰丽,恢宏高远,浩瀚辽阔,博大新69金陵驿
文天祥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注:①文天祥兵败被俘后,被押送去元大都,途径金陵,宿于驿站时作。②离宫:皇帝出巡时的住所,代指南宋王朝。
思考:本诗首联通过哪些意象描绘了怎样的现实?答题规范【描述画面(绘境)】首联通过“衰草”“离宫”“夕晖”“孤云”等意象结合意象,【营造意境(析境)】描绘了一片惨淡的夕阳斜照着长满衰草、孤云飘荡的离宫景象,【表达感情(悟情)】暗喻南宋朝廷宗国覆灭,满目疮痍,一片凄凉,诗人无所依托的残酷现实。【一般表达式】本诗通过描写……等景物,营造了……氛围(描绘出一幅……的图画),表达了……的感情。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金陵驿文天祥答题规范【描述画面(绘境)】首联通过“衰草”70绝句二首(其一)①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①此诗写于诗人定居成都草堂之时。
提问: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答题规范
(步骤一)【描述画面(绘境)】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清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的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先总后分)
(步骤二)【意境特点(析境)】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
(步骤三)【分析感情(悟情)】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后暂时定居草堂的愉悦闲适的心境。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绝句二首(其一)①答题规范(71寻诗两绝句陈与义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无人画出陈居士,亭角寻诗满袖风。
爱把山瓢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注】①居士:指文人雅士。②山瓢:天然粗糙的酒器。“园花经雨百般红”与“乔木峥嵘明月中”两句中所描写的景色特点有何不同?请做简要分析。(4分)
①艳丽。“园花经雨百般红”描写的是雨后园林的美景,一场雨后,园中姹紫嫣红,色彩艳丽。②清幽。“乔木峥嵘明月中”描写的是月夜下的美景,明月高照,树木高耸峭拔,意境清幽。高考真题题型示范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寻诗两绝句①艳丽。“园花经雨百般红”描写的是雨后园林的美景,72(2015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月圆
唐
杜甫
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
未缺空山静,高悬列宿稀。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注]①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秋天杜甫流寓夔州时所作。②绮逾依:这里指(席子上的)光彩更加柔美。③未缺:指月圆。④列宿:众星。8.这首诗前六句描写了月圆之夜的那几幅画面?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题型示范
孤月当空,清辉满楼;月映寒江,影动柴扉;月洒江波,浮光跃金;月照绮席,光彩交融;月挂空山,万籁俱静;月明中天,疏星寥落。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2015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题型示范73(16全国1卷)
金陵望汉江
李白
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六帝沦亡后,三吴不足观。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
(1)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题型示范
描写了江水万流横溃、水势浩瀚,气势宏大的景象。作者以此为下文颂扬盛唐一家、国运兴盛积蓄气势,有利于突出诗的主旨。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16全国1卷)题型示范描写了江水万流横溃、74(2014全国1卷)
阮郎归
无名氏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
帘半卷,燕双归。讳愁无奈眉。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
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题型示范
奠定了词的情感基调。春风吹雨,残红满地,词一开始就给人以掩抑低回之感;接下来写风雨虽停,红日却已西沉,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层暗淡的暮色。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2014全国1卷)题型示范奠定了词的情感基75
1.分析概括事物形象的特点。2.分析描写事物形象的角度和手法。3.分析概括事物形象寄寓的情感。
鉴赏诗歌事物形象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1.分析概括事物形象的特点。鉴赏诗歌76
第一步:结合描写或刻画物象的方法分析概括物象的特点。(物象的特征)第二步:根据物象的外在特点,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注意联系表现手法。第三步:结合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再写出诗人寄托的情感(有歌颂,有批判的)。答题步骤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第一步:结合描写或刻画物象的方法分析概括物象的特点。77归
燕
诗
张九龄海燕虽微渺,乘春亦暂来。岂知泥滓贱,只见玉堂开。绣户时双入,华堂日几回。无心与物竞,鹰隼莫相猜。注:作者是唐玄宗开元年间的名相,以直言敢谏著称。开元二十四年,因李林甫等人的毁谤而被罢免相职,本诗写于这年秋天。本诗塑造的归燕有何特点?作者借燕子表达了怎样的感情?1、作者所咏的归燕出身微渺,却十分勤劳。【物象特征】一到春天,不知“泥滓”之贱,只见“玉堂”开着,便一日数次出入其间,衔泥作窠,不与他物相争,【内在品格精神】结果还是被猜忌。2、作者借燕喻己,自己出身微贱,在圣明的时代暂时来朝廷做官,日夜辛劳,无心与他人争权夺利,却仍遭到排挤猜忌。借本诗表达了隐退之意。【所托之情】规范答题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归燕诗张九龄1、作者所咏的归燕出身微78
孤桐
王安石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注]
①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愠:疾苦、怨愤。②桐木是造琴的上好材料。据《孔子家语》记载,帝舜曾一面弹着五弦琴,一面唱“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根深叶茂,高大粗壮。正直向上,虚心扎实,坚强不屈,年龄越大、环境越恶劣,意志越顽强。甘愿为百姓解除疾苦而献身。高考真题演练
诗歌前六句表达了桐树怎样的特点?表达诗人怎样的思想?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孤桐王安石79
次韵茂元茉莉花诗二首
宋
刘子翚
翠叶光如沃,冰葩淡不妆。一番秋早秀,彻日坐傍香。
色照祗园静,清回瘴海凉。傥堪纫作佩,老子欲浮湘。
(注)祇园:印度佛教圣地。纫作佩:屈原在《离骚》中有“纫秋兰以为佩”的诗句。老子:老头子,诗人自称。
诗人如何描写茉莉花的?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品格?
首联,从视觉上写茉莉花的花叶、花瓣,用比喻拟人的手法突出茉莉花叶子的青翠、花瓣的洁白。颔联,从嗅觉写茉莉花的花香。颈联,从两个方面写茉莉花的美好品性:可以使祇园更加静谧,使瘴海顿生凉意。突出茉莉花高洁自守的品格。尾联用典,将茉莉花的品性、屈原的品格、诗人的志向融合在一起,表明诗人决心效仿以高洁著称的屈原。以花喻人,托物言志,歌颂茉莉花的清香秀丽、高洁自守,表现诗人高洁的品格。题型示范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
80事象——借事抒情
寓情于事,叙述一件完整的事情,以抒发感情。昔盛今衰,借古讽今典故
鉴赏诗歌事象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事象——借事抒情寓情于事,叙述一件完整的事情81核心事件表述模式:包含四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一、核心事件、事理发展过程二、因果逻辑关系新概念
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核心事件表述模式:包含四要素一、核心事件、事理发展过程二82
示秬秸①【宋】张耒②北邻卖饼儿,每五鼓未旦,即绕街呼卖,虽大寒烈风不废,而时略不少差也。因为作诗,且有示警,示秬、秸。城头月落霜如雪,楼头五更声欲绝。捧盘出户歌一声,市楼东西人未行。北风吹衣射我饼,不忧衣单忧饼冷。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注释】①秬秸(jùjiē):张耒二子张秬、张秸。②张耒(lěi):北宋著名文学家,曾官太常寺少卿。示例
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第三课时示例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83核心事件人物:张耒、张秬、张秸、卖饼儿时间:深秋的五更天地点:北邻事件:一个当官的父亲给两个官二代儿子讲述一个关于北边邻居卖饼儿深秋时节每天五点准时起来冒着寒风去卖饼的故事,通过此故事劝诫、教育他的两个儿子。事件:?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古诗阅读主观题答题技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检测结果与客户反馈的互动性试题及答案
- 电商创业期末试题及答案
- 神秘软件测试题及答案
- 深入探讨2024年纺织工程师考试的备考趋势试题及答案
- 护士血糖考试题及答案
- 无锡面试地理试题及答案
- 深度研究2024年纺织品设计师考试的价值链分析试题及答案
- 广告设计师考试必学知识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纺织工程师自动化控制知识试题及答案
- 探讨国际设计师考试中的试题及答案
- 初中语文第23课《“蛟龙”探海》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 2025重庆武工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招聘1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电工技术基础 教案全套 欧小东 第1-10章 直流电路的基础知识-过渡过程
- 汽车销售礼仪与沟通技巧考核试卷
- 光伏电站面试题库及答案
- 陶艺店管理制度
- 遗体转运协议书范本
- 挖矿委托协议书范本
- 2025年标准租房合同范本
- 2025届安徽省池州市普通高中高三教学质量统一监测政治试卷含、答案
- 高考阅读七选五10篇 高考真题汇编(答案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