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章白居易与元白诗派
第1页教学目标:了解新乐府运动背景和概况;白居易创作及元白诗派特点。教学重点:1、新乐府运动理论主张及其创作表现2、白居易诗歌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3、《长恨歌》、《琵琶行》和元白唱和诗第2页第一节唐代中期重写实尚通俗诗歌思潮与诗歌创作第3页一、元白诗派元白指元稹和白居易,二人有相近文学主张,在新乐府诗、长篇唱和诗创作上,共同切磋,声气对应,又与李绅、张籍、王建等遥相呼应,形成很大声势,对后学有示范作用,遂成元白诗派。第4页与元白诗派相关还有几个名称,即
“元和体”或“长庆体”。
第5页二、张籍、王建张籍、王建通俗化诗风与写实表现。张籍、王建是中唐时期较早从事乐府诗创作诗人,时号“张王”。第6页张籍(766?~830?),字文昌,苏州人。贞元十五年(799)进士,因韩愈推荐而为国子博士,后转水部员外郎、国子司业,人称张水部或张司业。张籍性格近于白居易,平易通脱。诗风“古淡”,乐府诗90首左右,平易材料和表示通俗,却有很深艺术挖掘。
第7页
《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急忙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第8页据《晋书·张翰传》说:“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王安石《题张司业》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轻易却艰辛。”林昌彝《射鹰楼诗话》说:“文昌(张籍字)‘洛阳城里见秋风’一绝,七绝之绝境,盛唐人到此者亦罕,不独乐府古淡足与盛唐争衡也。”第9页《唐诗笺注》说:“首句羁人摇落之意已概见,正家书所说不尽者。‘行人临发又开封’,妙更形容得出。试思如此下半首怎样领起,便知首句之难落笔矣。”近人俞陛云评论说:“已作家书,而长言不尽,临发开封,极言其怀乡之切。”又说:“这类之诗,皆至性语也。”(《诗境浅说续编》)所谓“至性语”,就是说写出了最真挚人类共有感情,而且达于极致。在结构上,上句说“急忙说不尽”,下句说“临发又开封”,渲染足了“急忙”气氛。第10页
《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知君专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第11页据历史记载:“张籍在他镇幕府,郓帅李师古又以书币辟之,籍却而不纳,作《节妇吟》一章寄之。”第12页王建(766?~?),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市)人。诗风与张籍近似,所作古题乐府约30首,新题乐府175首,其中有不少描写农民日常生活,表现其喜怒哀乐,生活气息浓厚。第13页明人高棅指出:“大历以还,古声愈下。独张籍、王建二家体制相同,稍复古意。或旧曲新声,或新题古意,词旨通畅,悲欢穷泰,慨然有古歌谣之遗风。”(《唐音癸签》卷七引)第14页
清人翁方纲说:“张、王乐府,天然清削,不取声音之大,亦不求格调之高,此真善于绍古者。较之昌谷,奇艳不及,而真切过之。”(《石洲诗话》卷二)第15页三、元稹元稹(779——831),字微之,洛阳人,生性激烈,少柔多刚,上书论事,指陈时弊,遂屡遭贬,长庆二年任宰相,但与裴度发生冲突,双双被贬。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并情同手足,元、白酬唱诗,是文学史上一个引人注目标现象。有《元氏长庆集》存诗800余首。今人陈寅恪有《元白诗笺证稿》,卞孝萱有《元稹年谱》。
第16页今存诗八百余首。代表作主要有:长篇叙事诗《连昌宫词》与白居易《长恨歌》《琵琶行》齐名艳情诗——《会真诗三十韵》
《离思》苏轼评曰:“元轻白俗”。悼亡诗——《遣悲怀三首》等第17页祝允明行书连昌宫词手卷第18页《连昌宫词》明仇英《连昌宫词》第19页《连昌宫词》第20页《离思》(其四)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径花丛懒回顾,半为修道半缘君。
第21页用典《孟子·尽心篇》“观于海者难为水”《高唐赋》“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第22页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李商隐《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第23页立意——用一个绝对必定是否定生动比喻,表示对爱情至诚和专一。艺术上——巧比曲喻。第24页
《遣悲怀三首》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第25页
《遣悲怀三首》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日都到眼前来。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第26页
《遣悲怀三首》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同穴窅冥何所望?异乡缘会更难期!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不展眉。第27页孙洙《唐诗三百首》选《遗悲怀》,评论道:“古今悼亡诗充栋,终无能出此三首范围者,勿以浅近忽之。”第28页第二节白居易诗歌主张
及其讽谕诗第29页一、白居易生平(772年~846年)字乐天,河南新郑人,元和时曾任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因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晚年好佛,因而人称诗佛,又号香山居士。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在文学上主动提倡新乐府运动,有《白氏长庆集》传世。第30页白居易一生生活、思想、创作以四十四岁贬江州司马为界,分为前后两期:第31页
前期,仕途顺遂,思想上以兼济天下为主,诗歌以创作讽谕诗为主。
第32页后期(44岁),因上书请求追捕刺杀宰相凶手,被权贵诬陷,贬为江州司马,进入他独善其身后期生活。晚年闲居洛阳履道里,自号“香山居士”。此时受佛道思想影响,思想趋于消极,创作上也以闲适诗为主。75岁卒。第33页
白居易以儒家思想为主导,也吸收释道思想。前期,以“兼善天下”思想为主,主动入世,关心国家人民。诗歌创作充满现实主义精神。后期,以“独善其身”思想为主,并和释道思想结合,明哲保身,乐天知命,较前期思想后退,但终其一生,未与权奸同流合污。诗歌创作,大多为独善之义表达,闲适、感伤成为主调。第34页二、白居易诗歌主张(一)新乐府运动1、新乐府运动——是中唐诗人白居易、元稹等所提倡一场诗歌革新运动。“新乐府”一词,是白居易相对汉乐府而提出,其含义是以自创新乐府题目咏写时事。其特点是:自创新题,咏写时事,表达汉乐府现实主义精神。除白、元而外,李绅、张籍、王建也是这一运动中主要作家。第35页“乐府诗”发展:《诗经》“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汉魏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杜甫新乐府“即事名篇,无复依傍。”——元、白等人新乐府“歌诗合为事而作”。第36页2、新乐府运动兴起背景(1)中唐社会危机日益加深,宦官专权,朋党争斗、藩镇割据,异族入侵,各种矛盾日益尖锐,人民生活极端贫困,统治阶级日益腐化。激发了志士仁人改革热情,文学领域内古文运动和新乐府运动,随之而兴。第37页2、新乐府运动兴起背景(2)陈子昂、杜甫等人进步诗歌主张,尤其是杜甫即事名篇乐府诗创作经验,给新乐府运动以直接启示。(3)大历以来形式主义诗风,从反面激励新乐府诗人追求风雅比兴。(4)统治者为巩固统治采取“纳谏”态度,也勉励了新乐府诗人创作。
第38页(二)白居易诗歌理论诗歌主张主要见于《与元九书》、《秦中吟序》、《新乐府序》中。其主要观点有:1、为时为事而作创作标准。
2、讽谕美刺创作要求。
3、著诚去伪创作态度。
4、关于形式和内容关系。
第39页新乐府诗缺点:因为强调诗歌政治教化作用,有作品流于抽象说教:因为强调通俗,有些作品直白浅露,缺乏美感和韵味。第40页三、白居易诗歌创作(一)白居易诗歌内容白居易诗现存二千八百余首,为唐人之最。在江州自分其诗为四类(《与元九书》):1、讽谕诗讽谕诗——美刺比兴,因事立题。以《秦中吟》10首、《新乐府》50首为代表。第41页(1)“惟歌生民病”是讽谕诗突出主题。如《重赋》、《观刈麦》、《村居苦寒》、《杜陵叟》等第42页(2)批判统治阶级“轻裘肥马”骄奢生活。如《轻肥》、《买花》
第43页
《轻肥》意气骄满路,鞍马光照尘。借问何为者,人称是内臣。朱绂皆大夫,紫绶悉将军。夸赴军中宴,走马去如云。樽罍溢九酝,水陆罗八珍。果擘洞庭橘,脍切天池鳞。食饱心自若,酒酣气益振。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第44页(3)批判“急敛暴征”,反对各种弊政。如《卖炭翁》、《红线毯》等
第45页(4)反对穷兵黩武,表示爱国情感。《新丰折臂翁》、《西凉伎》、《缚戎人》
第46页
(5)反应妇女痛苦,关心妇女命运。如《上阳白发人》第47页上阳人,上阳人,红颜暗老白发新。绿衣监使守宫门,一闭上阳多少春。玄宗末岁初选入,入时十六今六十。同时采择百余人,零落年深残此身。忆昔吞悲别亲族,扶入车中不教哭。皆云入内便承恩,脸似芙蓉胸似玉。未容君王得见面,已被杨妃遥侧目。妒令潜配上阳宫,一生遂向空房宿。宿空房,秋夜长,夜长无寐天不明。《上阳白发人》第48页
耿耿残灯背壁影,萧萧暗雨打窗声。春日迟,日迟独坐天难暮。宫莺百啭愁厌闻,梁燕双栖老休妒。莺归燕去长悄然,春往秋来不记年。唯向深宫望明月,东西四五百回圆。今日宫中年最老,大家遥赐尚书号。小头鞋履窄衣裳,青黛点眉眉细长。外人不见见应笑,天宝末年时世妆。上阳人,苦最多。少亦苦,老亦苦。少苦老苦两怎样?君不见昔时吕向《美人赋》,又不见今日上阳白发歌!第49页2,感伤诗感伤诗——事牵情动,随感而吟咏。白居易感伤诗有一百多首,其中广为传诵有《长恨歌》、《琵琶行》两首长诗。唐宣宗李忱也有诗赞云:“童子解吟长恨曲,牧儿能唱琵琶篇。”第50页(1)《长恨歌》《长恨歌》咏叹唐玄宗和杨贵妃爱情故事,现有“汉皇重色思倾国”寄讽,更有“此恨绵绵无绝期”感伤和同情。第51页(2)《琵琶行》《琵琶行》则有“天涯沦落人”遭际之感,且语言成就突出。此二诗叙事波折,写情入微,善于铺排衬托,声韵流畅友好,流传甚广。第52页3、闲适诗闲适诗——移病闲居,知足保和,吟玩情性。(1)闲适诗内容和情调——闲适诗意在“独善其身”,“知足保和,吟玩性情”,表现出淡泊平和、闲适悠然情调及对“帝都名利场”厌倦。
(2)闲适诗对后代影响——其浅近平易语言格调、淡泊悠闲意绪情调,都曾频频为人称道。第53页
《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第54页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第55页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第56页4、杂律诗杂律诗——亲朋离散,释恨佐欢,一时一物,一笑一吟。第57页
《长恨歌》(二)作品选讲第58页1)解题第59页2)主题——批判与同情并存,惋惜与讽谕兼有。第60页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首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第61页七月七日长生殿,
夜半无人私语时。
第62页在天愿作比翼鸟,
在地愿为连理枝。
第63页天长地久有时尽,
此恨绵绵无绝期。第64页3)艺术成就抒情原因强化;语言晓畅而精当。第65页4)前人评价选要[清]赵翼《瓯北诗话》:“香山诗名最著,及身已风靡海内,李谪仙后一人而已。……盖其得名在《长恨歌》一篇。其事本易传,以易传之事,为绝妙之词,有声有情,可歌可泣,文人学士既叹为不可及,妇人女子亦喜闻而乐诵之,是以不胫而走,传遍天下。”
第66页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卷八:“时有一妓夸于人曰:‘我能诵白学士《长恨歌》,岂与他妓等哉!’诗之见重于时如此。”第67页(三)白居易诗歌艺术特点1、讽谕诗多以经典一事入诗,主题集中、突出。2、讽谕诗以叙述为主,或只叙不议。或叙议结合。或采取强烈对比手法以增强作品批判力量。3、故事生动,形象鲜明。4、诗歌语言叙事时质朴平易,不加夸饰;描写时,抓住特征,简炼准确;刻划时,精警明晰,鞭辟入里,形成一个浅切质朴格调特色。第68页四、白居易诗歌格调及其得失:白居易诗总格调:浅切、通俗、平易、随物赋形、直抒胸臆。《艺概·诗概》:“常语易,奇语难,此诗之初关也;奇语易、常语难,此诗之重关也。香山用常得奇,此境非易到。”《剑溪说诗·又编》:白居易诗“往往意太尽,语涉粗鄙,似欠澄汰之功。”第69页五、影响:白诗在当初流传之广、影响之大,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罕有其匹。元稹《白氏长庆集序》:“然而二十年间,禁省,观寺、邮候墙壁之上无不书,王公妾妇、牛童马走之几无不道。至于缮写模勒,街卖于市井,或持之以交酒茗者,处处皆是。其甚者,有至于偷窃名姓,苟求自售,杂乱间侧,无可奈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1年中国空气干燥净化装置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届山东省临沂市沂县重点中学中考一模数学试题含解析
- 甘肃省景泰县2023-2024学年中考数学四模试卷含解析
- 历史视角下美国关税分析经济与资产影响
- 2025年车间安全培训考试试题【考点提分】
- 2025新进厂职工安全培训考试试题【考点精练】
- 2024-2025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完整)
- 2025年企业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含答案下载
- 2024-2025厂级职工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有一套)
- 25年公司厂级安全培训考试试题达标题
- 高血钙症的遗传易感性研究
- 2023年版成人机械通气患者俯卧位护理解读
- GB 44495-2024汽车整车信息安全技术要求
- 猩红热知识科普
- 《中国服饰史》-沈从文等
- 【市质检】福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检测 英语试卷(含答案)
- 跨学科视角下中学物理实践活动设计
- 拆除外墙合同范本
- 国企内部审计计划模板范文
- 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三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6月月考数学试题
-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散文阅读》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