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与磁共振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检查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诊断中的效能比较_第1页
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与磁共振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检查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诊断中的效能比较_第2页
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与磁共振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检查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诊断中的效能比较_第3页
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与磁共振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检查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诊断中的效能比较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与磁共振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检查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诊断中的效能比拟〔〕:

【摘要】目的:比拟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检查与磁共振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ASL〕检查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诊断中的效能。方法:选取93例疑似TIA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MRA与3D-ASL检查,以动态磁敏感比照增强灌注成像〔DSC-PWI〕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拟MRA检查与3D-ASL检查在TIA诊断中的效能。结果:DSC-PWI检查结果显示,93例疑似TIA患者中,61例为阳性,32例为阴性;3D-ASL检查诊断TIA的灵敏度、准确度均高于MRA检查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ASL检查诊断TIA的灵敏度、准确度均高于MRA检查诊断。

【关键词】磁共振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技术;磁共振血管成像;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诊断;效能

parisonofefficaciesofmagneticresonanceangiographyandmagneticresonancethree-dimensionalarterialspinlabelingindiagnosisoftransientischemicattack

ZENGGuo

(DepartmentofImagingofNanyangSecondGeneralHospital,Nanyang473001Henan,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efficaciesofmagneticresonanceangiography(MRA)andmagneticresonancethree-dimensionalarterialspinlabeling(3D-ASL)indiagnosisoftransientischemicattack(TIA).Methods:93patientswithsuspectedTIAwereselectedastheresearchobjects,andallofthemunderwentMRAexaminationand3D-ASLexamination.Usingtheresultsofdynamicsusceptibilitycontrastperfusionweightedimaging(DSC-PWI)asthegoldstandard,theefficaciesofMRAand3D-ASLinthediagnosisofTIAwerepared.Results:DSC-PWIexaminationshowedthat93caseshadsuspectedTIA,61caseswerepositiveand32caseswerenegative.Thesensitivityandaccuracyof3D-ASLdiagnosisofTIAwerehigherthanthoseofMRAdiagnosis,andthedifferenceswere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s:Thesensitivityandaccuracyof3D-ASLdiagnosisofTIAarehigherthanthoseofMRAdiagnosis.

【Keywords】Magneticresonancethree-dimensionalarterialspinlabelingtechnique;Magneticresonanceangiography;Transientischemicattack;Diagnosis;Efficacy

0引言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因供血循环的动脉粥样病变、夹层动脉瘤、血流动力学改变、手术创伤等原因引发的脑血管疾病,早期诊疗对预防疾病开展、挽救患者生命至关重要【1】。TIA的诊断以影像学检查最为普遍,但CT检查由于存在一定辐射导致临床推广与应用受限,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检查因需使用比照剂导致不良反响较多,DWI对于TIA的灵敏度较低[2-3]。近年来以磁共振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ASL〕检查应用最广【4】。本文比拟MRA检查与3D-ASL检查在TIA诊断中的效能。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22年8月至2022年8月本院收治的93例疑似TIA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与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中TIA局部病症相符,如一过性黑矇,一侧肢体麻木等【5】;病例资料完好。排除标准:存在MRA、3D-ASL检查禁忌证;合并脑肿瘤者;合并严重精神疾病或依从性差者。其中,男57例,女36例;年龄49~78岁,平均〔62.975.66〕岁。

1.2方法患者均给予动态磁敏感比照增强灌注成像〔DSC-PWI〕、MRA、3D-ASL检查,均采用德国西门子公司的AvantoDOT1.5T全身磁共振成像系统。〔1〕MRA检查:采用三维时间飞跃序列;参数设置:脉冲序列重复时间25ms,回波时间2.7ms,层厚1.4mm,矩阵320x192,视野22cm,脉冲重复激发次数1.0。检查完成后由3DMIP重建处理,生成血管图像,图像上标注患者血管情况,由2名高资历影像科医师分别阅片,评估脑内动脉狭窄程度,存在脑内动脉狭窄为TIA阳性,反之那么为阴性。〔2〕3D-ASL检查:采用梯度自旋回波序列;参数设置:脉冲序列重复时间4640ms,回波时间10.7ms,层数36,层厚4.0mm,矩阵64x64,标记后延迟2s,宽带62.5Hz,视野24cm,分辨率512。检查完成后数据上传至GEADW4.6工作站处理,生成全脑血流量伪彩图,通过观察伪彩图颜色变化判断脑内灌注情况,假设伪彩图存在红色区即为灌注充足,存在黑色区即为灌注缺失,伪彩图存在蓝绿区即为灌注缺乏。选择灌注异常最大层面选取感兴趣区,同时以大脑中线为轴,于健侧选取同样大小的镜像区,计算两侧区域相对脑流量〔rCBF〕。rCBF=感兴趣区脑流量/镜像区脑流量。rCBF超过1.1为灌注充足,介于0.9~1.1之间为灌注缺失,低于0.9为灌注缺乏。将灌注缺失、灌注缺乏定义为TIA阳性,灌注充足定义为TIA阴性。〔3〕DSC-PWI检查:比照剂采用钆双胺,肘前静脉注射,扫描序列选择梯度回波序列,扫描完成后根据DSC-PWI灌注伪彩图的颜色变化判断,假设伪彩图存在红色区为灌注充足,存在黑色区为灌注缺失,存在蓝绿区为灌注缺乏,将灌注缺失、灌注缺乏定义为TIA阳性,灌注充足定义为TIA阴性。

1.3观察指标以DSC-PWI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拟MRA、3D-ASL检查诊断TIA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灵敏度=真阳性例数/〔真阳性+假阴性〕例数x100%;特异度=真阴性例数/〔假阳性+真阴性〕例数x100%;准确度=〔真阳性+真阴性〕例数/总例数x100%。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比拟采用chi;2检验,以P0.05〕。见表1、2。

3讨论

TIA是以一过性脑或视网膜功能障碍为典型特征的脑血管疾病,患者常表现为感觉障碍、短暂性失语、瘫痪,且病症可反复发作【6】。早期诊疗可帮助TIA患者控制疾病开展,其中MRA、3D-ASL检查均为临床近年常用的新型影像学方法【7】。MRA检查是基于流入增强效应、流动去相位效应、饱和效应研发的血管成像方法,详细过程为利用带有预饱和带的3D层块头端饱和静脉血流,动脉血液反向流动进入3D层块,因其未饱和而产生信号,通过读取信号得到直观血管图像[8]。该方法采集的图像明晰,血管细微构造明显,分辨率高。3D-ASL检查的原理是将水质子作为内源性比照剂,先利用反转脉冲对上游动脉中的水质子进展反转与标记,待延迟后,标记水质子流入成像层面,对标记相、未标记相减影后即得血流灌注图[9]。3D-ASL检查具有采集快、成像快、定位准确、信息采集完全、图像质量高等优点[10]。本研究结果显示,3D-ASL检查诊断TIA的灵敏度、准确度均高于MRA检查诊断。这可能是因为局部脑动脉狭窄患者并不存在血流灌注减低情况,此外,MRA检查血流缓慢或血管迂曲的患者时易出现信号丧失现象,导致假阳性数量增多[11]。值得注意的是,3D-ASL检查诊断TIA亦可能出现错诊、漏诊现象,这与3D-ASL分辨率较低有关,假设患者是因细微栓子阻塞小血管引发TIA,或血管狭窄发生于颅外段引发的低灌注,3D-ASL均无法有效显示,因此临床在实际诊疗过程中,需慎重判断患者病变情况,选用适当的方法进展诊断。

综上所述,3D-ASL检查诊断TIA的灵敏度、准确度均高于MRA检查诊断。

参考文献

【1】李璇,吴江,杨朝慧,等.MRA、3D-ASL及IVIM技术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磁共振成像,2022,11〔5〕:321-325.

【2】于秀英,何勇,赵小燕,等.3D-ASL结合MRA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医疗设备,2022,35〔3〕:77-79.

【3】马二奎,梁宇霆,田星宇,等.3D-ASL技术在DWI及MRA检查为阴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人中的应用[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22,40〔3〕:245-248.

【4】罗荣芳,张东升.3D-ASL脑灌注成像技术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泰山医学院学报,2022,39〔9〕:1002-1004.

【5】刘丽萍,陈玮琪,段婉莹,等.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节选版〕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管理[J].中国卒中杂志,2022,14〔7〕:709-725.

【6】程春红,李鸿波,黄炯.MRA、3D-ASL脑灌注成像技术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一致性比拟[J].中国实验诊断学,2022,24〔5〕:809-811.

【7】张梦雪,王成伟,范炜.磁共振3D-ASL灌注成像技术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的应用研究[J].吉林医学,2022,39〔11〕:2054-2057.

[8]胡明辉.MR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技术结合磁共振血管成像诊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价值[J].临床与病理杂志,2022,39〔9〕:1977-1982.

[9]张丽娜,姜航,骆众星,等.3D-ASL技术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22,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