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动力学习题含答案_第1页
地下水动力学习题含答案_第2页
地下水动力学习题含答案_第3页
地下水动力学习题含答案_第4页
地下水动力学习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地下水动力学》习题集第一章渗流理论基础二、填空题.地下水动力学是研究地下水在孔隙岩石、裂隙岩石和岩溶岩石中运动规律的科学。通常把具有连通性的孔隙岩石称为多孔介质,而其中的岩石颗粒称为骨架。多孔介质的特点是多相性、孔隙性、连通性和压缩性。.地下水在多孔介质中存在的主要形式有吸着水、薄膜水、毛管水和重力水,而地下水动力学主要研究重力水的运动规律。.在多孔介质中,不连通的或一端封闭的孔隙对地下水运动来说是无效的,但对贮水来说却是—有效的。.地下水过水断面包括空隙.和固体颗粒一所占据的面积.渗透流速是一过水断面上的平均速度,而实际速度是空隙面积上—的平均速度。在渗流中,水头一般是指测压管水头,不同数值的等水头面(线)永远不会相交。.在渗流场中,把大小等于.水头梯度值_,方向沿着.等水头面.的法线,并指向水头.降低.方向的矢量,称为水力坡度。水力坡度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一人八日八口114SHdHd.H三个分量分别为——=_、-——和——丁_。SxSySz.渗流运动要素包括一流量Q_、-渗流速度v_、—压强p—和一水头H_等等。.根据地下水渗透速度.矢量方向.与_空间坐标轴—的关系,将地下水运动分为一维、二维和三维运动。精品文档精品文档.达西定律反映了渗流场中的.能量守恒与转换.定律。.渗透率只取决于多孔介质的性质,而与液体的性质无关,渗透率的单位为cm2或da。.渗透率是表征岩石渗透性能的参数,而渗透系数是表征岩层—透水能力.的参数,影响渗透系数大小的主要是岩层颗粒大小以及—水的物理性质,随着地下水温度的升高,渗透系数增大。.导水系数是描述含水层—出水能力的参数,它是定义在平面一、二维流中的水文地质参数。.均质与非均质岩层是根据.岩石透水性与空间坐标.的关系划分的,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岩层是根据—岩石透水性与水流方向—关系划分的。.渗透系数在各向同性岩层中是.标量.,在各向异性岩层是―张量_。在三维空间中它由_9个分量一组成,在二维流中则由_4个分量一组成。.在各向异性岩层中,水力坡度与渗透速度的方向是.不一致.。.当地下水流斜向通过透水性突变界面时,介质的渗透系数越大,则折射角就越_大_。.地下水流发生折射时必须满足方程-雪i=K_,而水流平行和垂直于—tan0K—22突变界面时则_均不发生折射_。.等效含水层的单宽流量q与各分层单宽流量Qj的关系:当水流平行界面时_q=Xq_,当水流垂直于界面时_q=q=q==q_。i12ni=1.在同一条流线上其流函数等于.常数_,单宽流量等于_零_,流函数的量纲为_L2/T__。.在流场中,二元流函数对坐标的导数与渗流分速度的关系式为加和_v—,v—_。一xdyyd.x~.在各向同性的含水层中流线与等水头线.除奇点外处处正交_,故网格为—正交网格_。.在渗流场中,利用流网不但能定量地确定.渗流水头和压强_、.水力坡度_、.渗流速度.以及.流量.,还可定性地分析和了解_区内水文地质条件.的变化情况。.在各向同性而透水性不同的双层含水层中,其流网形状若在一层中为曲边正方形,则在另一层中为—曲边矩形网格_。.渗流连续方程是—质量守恒定律_在地下水运动中的具体表现。.地下水运动基本微分方程实际上是一地下水水量均衡一方程,方程的左端表示单位时间内从一水平_方向和_垂直一方向进入单元含水层内的净水量,右端表示单元含水层在单位时间内.水量的变化量_。.越流因素B越大,则说明弱透水层的厚度—越大—,其渗透系数—越小_,越流量就—越小_。.单位面积(或单位柱体)含水层是指_底面积为1个单位_,高等于_含水层厚度—柱体含水层。.在渗流场中边界类型主要分为_水头边界_、一流量边界以及水位和水位导数的线性组合。三、判断题.地下水运动时的有效孔隙度等于排水(贮水)时的有效孔隙度。(X).对含水层来说其压缩性主要表现在空隙和水的压缩上。(J).贮水率U£Pg(a+nB)也适用于潜水含水层。(J).贮水率只用于三维流微分方程。(义).贮水系数既适用承压含水层,也适用于潜水含水层。(J).在一定条件下,含水层的给水度可以是时间的函数,也可以是一个常数。(J).潜水含水层的给水度就是贮水系数。(义).在其它条件相同而只是岩性不同的两个潜水含水层中,在补给期时,给水度口大,水位上升大,口小,水位上升小;在蒸发期时,口大,水位下降大,口小,水位下降小。(义).地下水可以从高压处流向低压处,也可以从低压处流向高压处。(J).达西定律是层流定律。(义).达西公式中不含有时间变量,所以达西公式只适于稳定流。(义).符合达西定律的地下水流,其渗透速度与水力坡度呈直线关系,所以渗透系数或渗透系数的倒数是该直线的斜率。(J).无论含水层中水的矿化度如何变化,该含水层的渗透系数是不变的。(X)分布在两个不同地区的含水层,其岩性、孔隙度以及岩石颗粒结构排列方式等都完全一致,那么可以肯定,它们的渗透系数也必定相同。(X)某含水层的渗透系数很大,故可以说该含水层的出水能力很大。(X)在均质含水层中,渗透速度的方向与水力坡度的方向都是一致的。(X)导水系数实际上就是在水力坡度为1时,通过含水层的单宽流量。(J)各向异性岩层中,渗透速度也是张量。(J)在均质各向异性含水层中,各点的渗透系数都相等。(J)在均质各向异性、等厚、无限分布的承压含水层中,以定流量抽水时,形成的降深线呈椭圆形,长轴方向水力坡度小,渗流速度大,而短轴方向水力坡度大,渗流速度小。(J)突变界面上任一点的水力特征都同时具有界面两侧岩层内的水力特征。(J)两层介质的渗透系数相差越大,则其入射角和折射角也就相差越大。(J)流线越靠近界面时,则说明介质的K值就越小。(义)平行和垂直层面的等效渗透系数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各分层渗透系数的大小。(J)对同一层状含水层来说,水平方向的等效渗透系数大于垂直方向的等效渗透系数。(J)在地下水动力学中,可认为流函数是描述渗流场中流量的函数,而势函数是描述渗流场中水头的函数。(J)沿流线的方向势函数逐渐减小,而同一条等势线上各处的流函数都相等。(x)根据流函数和势函数的定义知,二者只是空间坐标的函数,因此可以说流函数和势函数只适用于稳定流场。(x)在渗流场中,一般认为流线能起隔水边界作用,而等水头线能起透水边界的作用。(J)在同一渗流场中,流线在某一特定点上有时候也可以相交。(J)在均质各向同性的介质中,任何部位的流线和等水头线都正交。(义)地下水连续方程和基本微分方程实际上都是反映质量守恒定律。(J)潜水和承压水含水层的平面二维流基本微分方程都是反映单位面积含水层的水量均方程。(J)在潜水含水层中当忽略其弹性释放水量时,则所有描述潜水的非稳定流方程都与其稳定流方程相同。(义)在越流系统中,当弱透水层中的水流进入抽水层时,同样符合水流折射定律。(J)越流因素B和越流系数。都是描述越流能力的参数。(J)第二类边界的边界面有时可以是流面,也可以是等势面或者既可做为第一类边界也可做为第二类边界处理。(J)在实际计算中,如果边界上的流量和水头均已知,则该边界既可做为第一类边界也可做为第二类边界处理。(J)凡是边界上存在着河渠或湖泊等地表水体时,都可以将该边界做为第一类边界处理。(义)同一时刻在潜水井流的观测孔中测得的平均水位降深值总是大于该处潜水面的降深值。(J)在水平分布的均质潜水含水层中任取两等水头面分别交于底板A、B和潜水面A,、B’,因为A‘B,附近的渗透路径大于AB附近的渗透路径,故底板附近的水力坡度JJJA'B',因此根据达西定律,可以说AB附近的渗透速度大于A,B’附近的渗透速度。(义)

四、分析计算题2.在等厚的承压含水层中,过水断面面积为400m2的流量为10000m3/d,含水层的孔隙度为0.25,试求含水层的实际速度和渗透速度。解:实际速度v=Q/nA=10000/0.25x400=100m/d渗透速度v=Q/A=10000/400=25m/d3.已知潜水含水层在1km2的范围内水位平均下降了4.5m,含水层的孔隙度为0.3,持水度为0.1,试求含水层的给水度以及水体积的变化量。斛:给水度旦=n-a=0.3—0.1=0.2AQ=1000x4.5x0.2=9x105m34.通常用公式q=a(P—P)来估算降雨入渗补给量q。式中:a一有效入渗系数;P一有效降雨量的最低值。0试求当含水层的给水度为0.25,a为0.3,P为20mm,季节降雨量为220mm时,潜水位的上升值。0解:q=a(P—P)=0.3(220-20)=60mm00h=qe-=-=240mm目0.255.已知一等厚、均质、各向同性的承压含水层,其渗透系数为15m/d,孔隙度为0.2,沿着水流方向的两观测孔A、B间距离l=1200m,其水位标高分别为HA=5.4m,HB=3m。试求地下水的渗透速度和实际速度。解:QH—Hv解:QH—Hv=—=K—ab=15Al实际速度:v=—=VnAn5.4—32.4=——=0.03m/d1200800.03=0.15m/d0.2tanSK_2Ko1=1=2=2tan9KK2221tanStanSK_2Ko1=1=2=2tan9KK2221tanSK2f=-2=tan9Ktan9333tanSi=2,tan9

tan922tanS=1=tan45o_12"2K—12tan9=3arctan3;3K312.如图1—4所示,设由n层具有相同结构的层状岩层组成的含水层,其中每个分层的上一半厚度为M1,渗透系数为K1,下一半厚度为M2,渗透系数为K2,试求:(1)水平和垂直方向的等效渗透系数Kp和Kv;(2)证明Kp〉Kv。

解:因此,i=2m-1IM,M=\ii=2miIM2i=2m-1i=2mENKMEN/2KMii2i-12i-解:因此,i=2m-1IM,M=\ii=2miIM2i=2m-1i=2mENKMEN/2KMii2i-12i-1K==「Emii=1=艺M2i-1i=1+EKM2i2i=+艺M2ii=1NN—MM+—KM211222Nm+Nm

2i2KM—1-4M+M12EnMiEMKi=1i2i-10+艺M2i—0i=12i-1i=1K2iNNM+—M2i22NM-NM1+22K2K12KM+KMM—i+K1M——2K2KK(M+M)-1_212_KM+KM21124——12——2M+M

——15M+M——4TMM(KM+KM)

1122―2K)-2_Z_1Ki+KIm2

K)

2

KJ12+M»1212MM+M22M2+2MM+M21——1——2^2=1(M+M)第二章地下水向河渠的运动、填空题.将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的入渗补给量称为入渗强度..在有垂直入渗补给的河渠间潜水含水层中,通过任一断面的流量不等。.有入渗补给的河渠间含水层中,只要存在分水岭,且两河水位不相等时,则分水岭总是偏向.水位高.一侧。如果入渗补给强度W>0时,则侵润曲线的形状为—椭圆形曲线」当W<0时,则为双曲线」当W=0时,则为-抛物线。三、计算题2.图2—2所示,左侧河水已受污染,其水位用H表示,没有受污染的右侧河水位用H1表示。(1)已知河渠间含水层为均质2、各向同性,渗透系数未知,在距左河l处的观测孔中,测得稳定水位H,且1H>H>H。倘若入渗强度W不变。试求不致污染地下水的左河最高水位。(2)如含水层两侧河水水位不变,而含水层的渗透系数K已知,试求左河河水不致污染地下水时的最低入渗强度W。图2—2解:根据潜水水位公式:H2二H2+H^Hx+上Q_x2)ilK得到:

/(//-/2/(//-/211TOC\o"1-5"\h\zH2-H2-——/1/1(H2—H2)-/(H2—H2)/(//-12)2111左河不污染地下水的最高水位H应满足:max/KH2-H2a=——max—2a=——max—2W,2/因此,H2=—/2+H2=/(H2-H2)-/(H2-H2)maxK用/-/2/2(H2一H2)-//(H/2(H2一H2)-//(H2-H2)+(//一/2)——J/1-/J/2(h2-H2)+//H2-/2H2:11125-12)H22Hmax1/2(H2-H2)+llH2-l2H2111125-l2)1最低入渗强度应满足:lKH2-H2

a=—12=0W21最低W最低H2-H2

=-12-K123.为降低某均质、各向同性潜水含水层中的底下水位,现采用平行渠道进行稳定排水,如图2—3所示。已知含水层平均厚度H0=12m,渗透系数为16山",入渗强度为0.01m/d。当含水层中水位至少下降2m时,两侧排水渠水位都为H=6m。试求:(1)排水渠的间距L;(2)排水渠一侧单位长度上的流量Q。图2—3解:据题意:H1=H2=H=6m;分水岭处距左河为L/2,水位:H3=12-2=10m;根据潜水水位公式:31H231H2

x-H2WLL(L¥1-x+——L——一LK1212)得:WL2H2WL2H2=H2+,3K4L2(H2-H2)K3(102-62)160.01设二102400L="02400x4=<409600=640m单宽长度上的流量:H2-H2111q=K-12--WL+Wx=--WL=——x0.01x64002L222=3.2m2/d4.如图2—2所示的均质细沙含水层,已知左河水位H1=10m,右河水位H2=5m,两河间距l=500m,含水层的稳定单宽流量为1.2m2/d。在无入渗补给量的条件下,试求含水层的渗透系数。解:据题意根据潜水单宽流量公式:H2-H21=K2-WL+Wx2L2无入渗补给时为H2-H22qL2x1.2x5001200K=x===16m/dH2-H2102-5275125.水文地质条件如图2—4所示。已知h=10m,H=10m,下部含水层的平均厚度M=20m,钻孔到河边距离l=2000m,上层的渗透系数葭2山4,下层的渗透系数K=10m/d。试求(1)地下水位降落曲线与层面相交的1位置;(2)含水层的单宽流量。.

解:设:承压-潜水含水段为1.0则承压-潜水含水段单宽流量为:TOC\o"1-5"\h\zh-0h2-0q_KM-a+K-a12112100则无压水流地段单宽流量为:M2-H2q_K/2-222(1-1)0根据水流连续性原理,有:q_q_q12由此得:TOC\o"1-5"\h\zh-0h2-0M2-H2KM——+K-4_K—t22112122(1-1)00010102202-10210*20*+2*_10x—f212(2000-1)2100(2000-1)_1500136001=4200000,1=1166.67m_1_10*202-102_*2(2000-1166.67)M2-H2q_K2222(1-1)01500:1.8m2/d833.336.在砂砾石潜水含水层中,沿流向打两个钻孔(A和B),孔间距l=577m,已知其水位标高H=118.16m,H=115.16m,含水层底板标高为106.57m。整个含AB水层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细砂,A、B两处的含水层厚度分别为h=5.19m、h=2.19m,渗透系数为3.6m/d。下层为粗砂,平均厚度M=6.4m,渗透系数为30m/d。试求含水层的单宽流量。解:h-hh2-h2q_KMA^tb+K-tAb1下1上21p50公式(2-13)第三章地下水向完整井的稳定运动一、解释术语完整井降深似稳定井损有效井半径水跃二、填空题.根据揭露含水层的厚度和进水条件,抽水井可分为.完整井.和.不完整井__两类。.承压水井和潜水井是根据.抽水井所揭露的地下水类型.来划分的。.从井中抽水时,水位降深在.抽水中心处最大,而在.降落漏斗的边缘.处最小。.对于潜水井,抽出的水量主要等于.降落漏斗的体积乘上给水度.。而对于承压水井,抽出的水量则等于.降落漏斗的体积乘上弹性贮水系数。.对潜水井来说,测压管进水口处的水头.不等于.测压管所在地的潜水位。.填砾的承压完整抽水井,其井管外面的测压水头要_高于_井管里面的测压水头。.地下水向承压水井稳定运动的特点是:流线为指向_井轴_;等水头面为二以井为共轴的圆柱面」各断面流量.相等。.实践证明,随着抽水井水位降深的增加,水跃值.也相应地增大」而随着抽水井井径的增大,水跃值.相应地减少。.由于逑裘布依公式没有考虑渗出面的存在,所以,仅当r>H0时,用裘布依公式计算的浸润曲线才是准确的。.在承压含水层中进行稳定流抽水时,通过距井轴不同距离的过水断面上流量一处处相等一,且都等于一抽水井流量。.在应用Q〜Sw的经验公式时,必须有足够的数据,至少要有/次不同降深的抽水试验。.常见的Q〜Sw曲线类型有一直线型、-抛物线型、一幂函曲线数型—和一对数曲线型—四种。.确定Q〜S关系式中待定系数的常用方法是.图解法.和.最小二乘法。.最小二乘法的原理是要使直线拟合得最好,应使.残差平方和.最小。.在均质各向同性含水层中,如果抽水前地下水面水平,抽水后形成_对称_的降落漏斗;如果地下水面有一定的坡度,抽水后则形成.不对称.的降落漏斗。.对均匀流中的完整抽水井来说,当抽水稳定后,水井的抽水量等于_分水线以内的天然流量。.驻点是指.渗透速度等于零的点。.在均匀流中单井抽水时,驻点位于一分水线的下游.,而注水时,驻点位于.分水线的上游。.假定井径的大小对抽水井的降深影响不大,这主要是对.地层阻力B而言的,而对井损常数C来说.影响较大。.在承压水井中抽水,当.井流量较小.时,井损可以忽略;而当.大流量抽水_时,井损在总降深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三、判断题在下有过滤器的承压含水层中抽水时,井壁内外水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存在井损的缘故。(J)凡是存在井损的抽水井也就必定存在水跃。(X)在无限含水层中,当含水层的导水系数相同时,开采同样多的水在承压含水层中形成的降落漏斗体积要比潜水含水层大。(J)抽水井附近渗透性的增大会导致井中及其附近的水位降深也随之增大。(X)在过滤器周围填砾的抽水井,其水位降深要小于相同条件下未填砾抽水井的水位降深。(J)只要给定边界水头和井内水头,就可以确定抽水井附近的水头分布,而不管渗透系数和抽水量的大小如何。(J).无论是潜水井还是承压水井都可以产生水跃。(X).在无补给的无限含水层中抽水时,水位永远达不到稳定。(J).潜水井的流量和水位降深之间是二次抛物线关系。这说明,流量随降深的增大而增大,但流量增加的幅度愈来愈小。(J).按裘布依公式计算出来的浸润曲线,在抽水井附近往往高于实际的浸润曲线。(J).由于渗出面的存在,裘布依公式中的抽水井水位Hw应该用井壁外水位Hs来代替。(义).比较有越流和无越流的承层压含水层中的稳定流公式,可以认为1.123B就是有越流补给含水层中井流的引用影响半径。(J).对越流含水层中的稳定井流来说,抽水量完全来自井附近的越流补给量。(J).可以利用降深很小时的抽水试验资料所建立的Q—Sw关系式来预测大降深时的流量。(义).根据抽水试验建立的Q—Sw关系式与抽水井井径的大小无关。(义).根据稳定抽流水试验的Q—Sw曲线在建立其关系式时,因为没有抽水也就没有降深,所以无论哪一种类型的曲线都必须通过坐标原点。(义).井陨常数C随抽水井井径的增大而减小,随水向水泵吸水口运动距离的增加而增加。(J).井损随井抽水量的增大而增大。(J)四、分析题1.蒂姆(Thiem)公式的主要缺陷是什么?

五、计算题1.某承压含水层中有一口直径为0.20m的抽水井,在距抽水井527m远处设有一个观测孔。含水层厚52.20m,渗透系数为11.12m/d。试求井内水位降深为6.61m,观测孔水位降深为0.78m时的抽水井流量。解:0.2由题意:r=—=0.1m,r=527m,M=52.2m,攻2iK=11.12m/d,s=6.61m,s=0.78m。w1由Thiem公式:s-s=一Q-Inr-w12兀KMr得:Q=2兀KM(s—s)2x3.14X11.12x52.2得:Q=2兀KM(s—s)2x3.14X11.12x52.2x(6.61—0.78)In二

r

w6.28X11.12x52.2x5.8321252.18您ln5270.1ln52708.57=2479.83m3/d.在厚度为27.50m的承压含水层中有一口抽水井和两个观测孔。已知渗透系数为34m/d,抽水时,距抽水井50m处观测孔的水位降深为0.30m,H0m处观测孔的水位降深为0.16m。试求抽水井的流量。解:M=27.5m,K=34m/d,r=50m,s=0.3m,r=110m,112s=0.16m。2由Thiem公式:s-s=——Q-lnr122兀KMr得:Q=2兀KM(s-s)12—=lnr2

r2x3.14:34x27.5x(0.3-0.16)ln1105016.28x935x0.14822.052氏=1043.21m3/dln2.20.788.某潜水含水层中的抽水井,直径为200mm,引用影响半径为100m,含水层厚度为20m,当抽水量为273m»d时,稳定水位降深为2m。试求当水位降深为5m时,未来直径为400mm的生产井的涌水量。解:200rw1d100mmd0.1m,Rd100m,Hd20m,Qd273m3/d,sd解:200rw1d100mmd0.1m,Rd100m,Hd20m,Qd273m3/d,sd2m,sd5m,rw2w2由题义:w1400=200mm=0.2m。2w1hw2—s0w1dH—s0w2d20—2d18m,d20—5d15m,公式:H2—h20wRRIn一r

w得:0273x6.91a76w1w1R

lnTrw1273202—182100In0.1氏24.82由:H2—h2=Q-ln-^0攻2兀Kr4.设在某潜水窗7水)层24有一(202的井)含水层厚度44m,渗透系数为得:Q=0=;w2^=—7777——0.265n2/h,两观测孔距抽水井的距离为0.2r1=50m,rjIOOm,抽水时相应水位降深为4344n5S4343°5^2^求抽水井的流量。“ln500a6.21^94^43rn^Kdd0.265m/h,0rd100m,sd4m,s212rd50m,

1=1m;h=H—s=44—4=40m;01h=H—sd44—1d43m。202由潜水含水层的Thiem公式:h2—h221由潜水含水层的Thiem公式:h2—h221兀K(h2—h2)得:Q=2=3.14x0.265x(432—402Inr

r

0.8321x2491207.1929

口50ln20.69312298.94m3/h5.在某潜水含水层有一口抽水井和一个观测孔。设抽水量Q=600m3/d.,含水层厚度H=12.50m,井内水位h=10m,观测孔水位h=12.26m,观测孔距抽水井r=60m,抽水井半径r=0.076m和引用影响半径R=130m。试求:(1)含水层的

渗透系数K;(2)sw=4m时的抽水井流量Q;(3)sw=4m时,距抽水井10m,20m,30m,50m,60m和100m处的水位h。解:Q=600m3/d,H=12.5m,h=10m,h=12.26m,0wr=60m,r=0.076m,R=130m。w(1由潜水含水层的Dupuit公式:H2-h2=Q-InR0攻兀KrwQR600130得:K=-f^ln—=f^ln兀H22-h2)r3.14XU2.52-102)0.0760ww氏—600xln1710.53六-00Lx7.45氏25.3m3/dH2-(H-s>=H2-(H-s>=

00w)2)3.14x25.3x(kr、)(12.52-(12.5-4)2)⑵当s=4m的抽水量:w兀KQ2-(H-sI=00w=w4—~0L30~in—inr0.0763.14x25.33.14x25.3x(12.w52-8.52)六7.4579.442x84氏895.72m31d7.45⑶当s=4m时,r=10m的水位:wQrh2-h2=—^nin一w兀Krwh2=h2+44in一=(H-s)2+414in一w兀Kr0w兀Krww895.7210895.72=(12.5-4)2+in氏72.25+x4.883.14x25.30.07679.442氏72.25+55.02=127.27,h氏11.28mr=20m的水位:Qr895.7220h2=(H-s)2+—w4in一=72.25+in0w兀Kr79.4420.076w氏72.25+11.281in-0^—+in2/72.25+11.28(4.88+0.69)I0.076)=72.25+11.28x5.57氏135.08,h氏11.62m

6.设承压含水层厚13.50m,初始水位为20m,有一口半径为0.06m的抽水井分布在含水层中。当以1080m3/d流量抽水时,抽水井的稳定水位为17.35m,影响半径为175m。试求含水层的渗透系数。解:M=13.5m,H=20m,r=0.06m,Q=1080m3/d,0wh=17.35m,R=175m。ws=H—h=20-17.35=2.65m,w0w由Dupuit公式:s=——Q——ln—攻2兀KMrwQqQrR10801175得:K=In—=In2兀Msr2x3.14x13.5x2.650.06ww10801080”hln2916.67氏x7.978氏38.35m/d224.667224.6677.在某承压含水层中抽水,同时对临近的两个观测孔进行观测,观测记录见表3—1。试根据所给资料计算含水层的导水系数。表3—1含水层厚度(m)抽水井观测孔半径(m)水位(m)流量(ms/d)至抽水井距离(m)水位(m)r1r2H1H218.500.101520.6567.2022521.1222.05由表知:r=25m,H=22.05m,r=2m,H=21.12m,

2211Q=67.2m3/d。由Thiem公式:H-H=——Q一Inr212兀KMr1得:H-H=QIn二212兀Tr1InA=

1InA=

r21167.22x3.14x(22.05-21.12)ln252h29.11m2h29.11m2/d6.28x0.93=5.8404

8.在潜水含水层中有一口抽水井和两个观测孔.请根据表3—2给出的抽水试验资料确定含水层的渗透系数。表3—2类别井的性质至抽水井中心距离(m)水位(m)抽水井流量(m3d)抽水井0.10156.4066.48观测孔12.108.68观测孔26.109.21解:由表知:r=6.1m,h=9.21m,r=2.1m,h=8.68m,2211Q=66.48m3/d。由潜水含水层的T由潜水含水层的Thiem公式:Qrh2-h2=ln-21兀Kr1得:K=―(Q得:K=―(Q^ln匕兀52-h2)r21166.483.14x(9.212-8.682)口6.12.166.48x1.0771.1336仁=仁2.39m/d3.14x9.4829.76729.在河谩滩阶地的冲积砂层中打了一口抽水井和一个观测孔。已知初始潜水位为14.69m,水位观测资料列于表3—3,请据此计算含水层的渗透系数平均值。表3—3类别至抽水井第一次降深第二次降深第三次降深

井的性质中心距离(m)水位(m)流量(m3/d)水位(m)流量(m3/d)水位(m)流量(ms/d)抽水井0.1513.32320.4012.90456.8012.39506.00观测孔12.0013.7713.5713.16解:由潜水含水层的hiem公式:22-22=QlnrwkKrw得:K=―/。Aln—,TOC\o"1-5"\h\z兀h22—h2rww由表知:r=0.15m,r=12.00m,H=14.69mw0h=13.32m,h=13.77m,Q=320.40m3/d;w1112=12.90m,2=13.57m,Q=456.80m3/d;w2222=12.39m,2=13.16m,Q=506.00m3/d;w333QrK=(Q1__AIn—1k(22-22Arw1w3.1413.772-13.32212.000.15320.40x3.1413.772-13.32212.000.15320.40x4.381403.35==36.663.14x12.19Q38.28r)lnr=456.80x4.383.14x(13.572-12.902)w2w2000.782000.78=/==35.943.14(184.14-166.41)55.67Qr506.00x4.38K=33ln—=—k(22-22Ar3.14x(13.162-12.392A3w3w2216.282216.28=t==35863.14(173.19-153.51)61.8K=1(K+K+K)=1(36.66+35.94+35.86)31233=36.15m/d10.试利用某河谷潜水含水层的抽水试验资料(见表3—4)计算抽水井的影响半径。见表3—4

含水层厚度(m)抽水井观测孔半径(m)水位降深(m)流量(m3/d)至抽水井距离(m)水位降深(m)r1r2s1s212.000.103.121512.0044.0074.000.120.065含水层厚度(m)抽水井观测孔半径(m)水位降深(m)流量(m3/d)至抽水井距离(m)水位降深(m)r1r2s1s212.000.103.121512.0044.0074.000.120.065解:0ww由表知:H=12m,r=0.1m,h=12—3.12=8.88m,r=44m,h=12—0.12=11.88m,r=74m,h=12—0.065=11.935m。2由潜水含水层Thiem公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