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岳麓版历史必修2经济史教学课件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岳麓版历史必修2经济史教学课件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1一、四大经济区域一、四大经济区域2中国历史上的七大古都
西安洛阳北京南京开封杭州安阳
想一想:
这些古都在地理位置上有什么特点?
主要位于北方或靠近北方
中国历史上的七大古都西安洛3高中历史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课件4高中历史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课件5地理位置经济特点开发程度山东(中原)
山西(关中、四川)
江南
龙门、碣石以北
结论:反映了全国经济区域已呈现出多样性和经济实力发展不平衡的特点崤山以东崤山以西长江以南山东、山西以北农业区,技术落后主要农业区主要农业区半农半牧高高低低地理位置经济特点开发程度山东山西6二、中原人口的大量外迁二、中原人口的大量外迁7三次南迁高潮唐朝中期的第二次高潮两宋之际的第三次高潮(八王之乱、永嘉之乱)(安史之乱)(靖康之乱)两晋之际的第一次高潮南方开始赶上北方南方逐渐超过北方南方确立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地位三次南迁高潮唐朝中期的第二次高潮两宋之际的第三次高潮(八王之8南北人口比例变化南北人口比例变化9中国历史上人口变化中10古人总结的人民流亡的原因:“一曰天,二曰官,三曰军,四曰钱,五曰愚。”请思考
原本在中原地区安居乐业的居民为什么要外迁呢?古人总结的人民流亡的原因:请思考原本在中原地11
统治阶级内乱和少数民族的斗争导致了北方频频战乱,严重破坏了农业生产,使经济凋敝,民不聊生。而南方相对安定,而且土地辽阔。中原人口的外迁是因为那种原因呢?统治阶级内乱和少数民族的斗争导致了北方频频战乱,严重12大量的人口南迁会给江南带来怎样的改变呢?
1、为江南开发增加了大量的劳动人手,江南经济实力大为提高。
2、北人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改变了南方落后的面貌。
3、带来了新的风俗习惯。4、促进了江南的民族融合。请思考从而使得中国古代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大量的人口南迁会给江南带来怎样的改变呢?1、为江13三、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三、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14江南风情江南风情15高中历史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课件16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1、人口南迁为南方带来大量劳动力,以及较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2、南方社会环境相对稳定3、南方本身蕴涵发展农耕经济的巨大潜力,再经过南方人民长期的开发,自然条件优越。
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1、人口南迁为南方带来大量劳动力,以及较先17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及表现①孙吴、东晋、南朝开发江南地区②中唐以后,南方逐渐超过北方③北宋主要依靠东南财富④南宋定都南方后,南方正式形成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及表现①孙吴、东晋、南朝开发江南地区18经过南迁人民和当地居民长期的劳作发展,中国古代农业经济重心由北方黄河流域移至南方长江中下游流域,宋代以后南强北弱的局面完全确立经过南迁人民和当地居民长期的劳作发展,中国古代农业经济重心由19合作学习一
我们再来思考一下:古代对江南的开发与我们现在所进行的对西部的开发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1)古代对南方的开发是自发的,战乱导致大量的流民南下。(2)现在是国家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开发建设。(3)对开发区域的经济发展都起到了推动作用。合作学习一我们再来思考一下:古代对江南的开发20合作学习二:古代经济中心的南移的历史启示
(1)政治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必备条件。经济重心的南移和南方经济的发展都是在北方战乱不休和南方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完成的。(2)充分合理地利用外来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就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3)经济的发展必须得到领导者的重视。南方政权的许多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在当时不得不采取措施重视经济建设,只有这样,经济才有可能得到发展。合作学习二:古代经济中心的南移的历史启示
(1)政治稳定是经21巩固练习1.不符合四大经济区特点的是()A.山东、山西是传统的农业区B.龙门碣石以北是传统的畜牧业和半农半牧区C.江南在古代一直是落后的经济区D.汉代江南地区的开发还相对缓慢C巩固练习1.不符合四大经济区特点的是()C22C2.中原人口南迁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A.南方人口增加,逐步超过北方B.对南方的开发,破坏了生态平衡C.江南发展加快,经济重心南移D.南北风俗融合,经济重心南移C2.中原人口南迁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233.在汉代,江南地区与黄河流域相比经济发展程度差别很大,根本原因()A.自然条件的差异B.生产力水平的差异C.统治政策的差异D.民族生活习惯的差异B3.在汉代,江南地区与黄河流域相比经济发展程度差别很大,根本24岳麓版历史必修2经济史教学课件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岳麓版历史必修2经济史教学课件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25一、四大经济区域一、四大经济区域26中国历史上的七大古都
西安洛阳北京南京开封杭州安阳
想一想:
这些古都在地理位置上有什么特点?
主要位于北方或靠近北方
中国历史上的七大古都西安洛27高中历史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课件28高中历史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课件29地理位置经济特点开发程度山东(中原)
山西(关中、四川)
江南
龙门、碣石以北
结论:反映了全国经济区域已呈现出多样性和经济实力发展不平衡的特点崤山以东崤山以西长江以南山东、山西以北农业区,技术落后主要农业区主要农业区半农半牧高高低低地理位置经济特点开发程度山东山西30二、中原人口的大量外迁二、中原人口的大量外迁31三次南迁高潮唐朝中期的第二次高潮两宋之际的第三次高潮(八王之乱、永嘉之乱)(安史之乱)(靖康之乱)两晋之际的第一次高潮南方开始赶上北方南方逐渐超过北方南方确立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地位三次南迁高潮唐朝中期的第二次高潮两宋之际的第三次高潮(八王之32南北人口比例变化南北人口比例变化33中国历史上人口变化中34古人总结的人民流亡的原因:“一曰天,二曰官,三曰军,四曰钱,五曰愚。”请思考
原本在中原地区安居乐业的居民为什么要外迁呢?古人总结的人民流亡的原因:请思考原本在中原地35
统治阶级内乱和少数民族的斗争导致了北方频频战乱,严重破坏了农业生产,使经济凋敝,民不聊生。而南方相对安定,而且土地辽阔。中原人口的外迁是因为那种原因呢?统治阶级内乱和少数民族的斗争导致了北方频频战乱,严重36大量的人口南迁会给江南带来怎样的改变呢?
1、为江南开发增加了大量的劳动人手,江南经济实力大为提高。
2、北人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改变了南方落后的面貌。
3、带来了新的风俗习惯。4、促进了江南的民族融合。请思考从而使得中国古代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大量的人口南迁会给江南带来怎样的改变呢?1、为江37三、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三、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38江南风情江南风情39高中历史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课件40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1、人口南迁为南方带来大量劳动力,以及较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2、南方社会环境相对稳定3、南方本身蕴涵发展农耕经济的巨大潜力,再经过南方人民长期的开发,自然条件优越。
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1、人口南迁为南方带来大量劳动力,以及较先41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及表现①孙吴、东晋、南朝开发江南地区②中唐以后,南方逐渐超过北方③北宋主要依靠东南财富④南宋定都南方后,南方正式形成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及表现①孙吴、东晋、南朝开发江南地区42经过南迁人民和当地居民长期的劳作发展,中国古代农业经济重心由北方黄河流域移至南方长江中下游流域,宋代以后南强北弱的局面完全确立经过南迁人民和当地居民长期的劳作发展,中国古代农业经济重心由43合作学习一
我们再来思考一下:古代对江南的开发与我们现在所进行的对西部的开发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1)古代对南方的开发是自发的,战乱导致大量的流民南下。(2)现在是国家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开发建设。(3)对开发区域的经济发展都起到了推动作用。合作学习一我们再来思考一下:古代对江南的开发44合作学习二:古代经济中心的南移的历史启示
(1)政治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必备条件。经济重心的南移和南方经济的发展都是在北方战乱不休和南方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完成的。(2)充分合理地利用外来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就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3)经济的发展必须得到领导者的重视。南方政权的许多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在当时不得不采取措施重视经济建设,只有这样,经济才有可能得到发展。合作学习二:古代经济中心的南移的历史启示
(1)政治稳定是经45巩固练习1.不符合四大经济区特点的是()A.山东、山西是传统的农业区B.龙门碣石以北是传统的畜牧业和半农半牧区C.江南在古代一直是落后的经济区D.汉代江南地区的开发还相对缓慢C巩固练习1.不符合四大经济区特点的是()C46C2.中原人口南迁产生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民族服饰绘画课件
- 铸铁拉压曲线
- 2025年传染病学典型疫情处理模拟测试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儿科学科免疫接种知识测验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呼吸内科实际操作能力测试模拟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肝胆胰外科胰腺切除术后腹腔引流操作技能评估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护理学的胸部创伤急救护理答案及解析
- 2025年麻醉科用药安全操作演练答案及解析
- 民族团结小模范事迹课件
- 2025年医疗器械工程器械维护技术考试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公证员助理招聘考试题库及模拟题答案
- 婴幼儿发展引导员岗前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湖北省监督数据分析应用中心专项招聘22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汽车维修工国家职业资格二级技能试题(附答案)
- 文创市集限定摊位协议
- 2025版旅游景区导游及服务人员派遣合同模板
- 2025年中国癌症筛查及早诊早治指南(试行)
- 人教鄂教版(2024)科学一年级上册每课教学反思
- 川教版(三起)(2024)三年级上册英语全册教案
- 名誉顾问聘任管理办法
- 《戏曲服饰欣赏》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