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有效教学理论与实践
(课程大纲)本课程大纲内容共由五个部分内容组成:第一部分是课程概要;第二部分是课程内容构成与学时分配;第三部分是课程内容纲目与教学方法运用;第四部分是参考文献,第五部分是网站推荐。第一部分课程概要课程名称:有效教学理论与实践(TheoryandPracticeofEffectiveTeaching)课程对象:教师教育四年制本科学生课程类型:教师教育公共基础课学时学分:36学时,2学分主持教师:陈晓端教授教学团队:陈晓端张立昌刘鹂龙宝新任凯白浩周植辉刘珺(部分研究生将作为教学助理参与本课程的学习辅导与资源建设)课程目标:《有效教学理论与实践》(TheoryandPracticeofEffectiveTeaching)是根据我国新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要求,为教师教育四年制本科学生开设的一门中学教育基础公共必修课。开设此课程旨在使学生对有效教学的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有比较系统的了解和深入的认识,隹确把握有效教学的相关概念及其特征,形成较为系统的关于有效教学的知识和理论体系,明确有效教学的价值和目标追求,确立通过教师有效的教促进学生有效的学是学校教育的永恒追求的基本理念;学会从效能、效益、效率和效果的角度来认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形成有效设计教学目标、有效进行教学实施和有效进行教学评价以及有效从事教学反思等方面的基本意识和能力。为毕业后尽快成为一名有效的中学教师,更好地开展有效教学奠定良好的理论与实践基础。课程内容:着眼于上述课程目标的达成,本课程的内容包括有效教学的一般理论与实施方略两大部分,前者按照研究的逻辑安排课程学习内容,后者按照教学活动全程的自然开展顺序安排课程学习内容。具体包括:有效教师的素质特征;有效教学的内涵、概念、特征;有效教学基础;有效教学条件;有效教学目标;有效教学设计;有效教学实施;有效教学策略;有效教学方法;有效教学行为;有效课堂管理;有效作业批改;有效听课评课;有效学习指导;有效教学评价;有效教学反思等。教学方法:本课程教学基于网络资源与教师的课堂讲授,运用以问题为导向的师生互动教学模式,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包括课堂讨论、学生小组探究、课堂微型讲演、典型课堂教学视频赏析、专家小组法以及聆听中学优秀教师对有效课堂教学的分析等,充分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和教师教育课堂'教教”与“学教”的本质特点。本课程的部分章节内容尝试用英文文本(即部分PPT会用英文呈现),教师在部分课堂教学中将尝试“渗透式”双语教学,以便体现本领域的国际性专业术语与基本观点。学习评价:本课程学习评价由四部分构成:.平时课程学习:包括课堂学习参与、互动交流与实践环节表现等20%(0-20分);.作业一:以有效教师或教师素质为关键词撰写自拟题目小论文(1500字左右):10%(0-10分);.作业二:以有效教学、有效课堂或有效学习为关键词撰写自拟题目小论文(1500字左右):10%(0-10分);4期末闭卷考试:60%(0-60分);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构成、学时分配及主讲教师学时分配及主讲本课程的学习内容由五个单元十三个专题构成。具体课程内容构成、教师如下:学时分配及主讲第一单元导论导论:课程介绍与有效教学研究概要(2课时陈晓端)第二单元有效教学理念专题一:有效教师素质特征(2课时陈晓端)专题二:有效教学行动表现(2课时陈晓端)专题三:有效教学先决条件专题一:有效教师素质特征(2课时陈晓端)专题二:有效教学行动表现(2课时陈晓端)专题三:有效教学先决条件(2课时龙宝新)专题四:有效教学目标定位(2课时龙宝新)专题五:有效教学方案设计(2课时刘鹂)第三单元有效教学实践第三单元有效教学实践专题六:有效教学实施方略(4课时张立昌)专题七:有效教学行为艺术专题六:有效教学实施方略(4课时张立昌)专题七:有效教学行为艺术(2课时陈晓端)专题八:有效课堂组织管理(2课时陈晓端)专题九:有效课堂教学案例(4专题九:有效课堂教学案例(4课时周植辉刘珺)第四单元有效教学评价专题十:有效课堂学习评价(2课时专题十:有效课堂学习评价(2课时陈晓端)专题十一:有效说课听课评课(4课时陈晓端)第五单元有效教学发展第五单元有效教学发展专题十二:有效学生学习指导(专题十二:有效学生学习指导(2课时任凯)专题十三:有效教学反思路径 (2课时陈晓端)课程学习总结 (2课时陈晓端)总计:课内36课时,2学分;学生在课外学习的时间至少应保证54课时。课程基本知识点:(1)有效教学的内涵、价值与特点(2)有效教学的理论基础与实现条件(3)有效教学的目标取向与设计要旨(4)有效备课、有效提问与有效作业(5)有效教学策略的意义与类型(6)有效教学方法的特点与选择标准(7)有效教学行为的分类与特征(8)有效课堂管理的意义与方法(9)有效说课与评课的意义与方法(10)有效教学反思的内涵、价值与途径第三部分课程内容纲目及教学策略和方法运用第一单元导论导论课程介绍与有效教学研究概要(教师讲授、讨论分享)一、有效教学的内涵解读二、有效教学研究的历史三、有效教学研究的现状四、有效教学研究的展望第二单元有效教学理念专题一:专题一:有效教师素质特征(教师讲授、讨论分享)一、西方的有效教师特征研究举要二、关于有效教师素质特征的概括三、评价有效教师素质的基本框架专题二:专题二:有效教学行动表(教师讲授、讨论分享)一、有效教学的特征举要二、有效教学的行动表现三、评价有效教学的基本框架专题三:有效教学先决条件(问题引领、讨论分享、频赏析)专题三:有效教学先决条件(问题引领、讨论分享、频赏析)认识学生特点二、科学加工教材三、利用教学环境四、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专题四:有效教学目标定位(问题引领、教师讲授、讨论分享)专题四:有效教学目标定位(问题引领、教师讲授、讨论分享)一、有效教学目标的内涵二、教学目标制定的四种取向三、有效教学目标的基本特征四、有效教学目标设计的操作性要求五、有效教学目标设计的实践框架六、有效教学目标设计实践七、有效教学目标设计范例专题五:有效教学方案设计 (问题引领、教师讲盘案例分析)一、为什么需要有效教学方案设计?二、有效教学方案设计模式有哪些?三、有效教学的方案设计怎样展开?第三单元有效教学实践专题六:有效教学实施方略 (问题引版教师讲盘学生实践)第一节有效的课前准备一、有效课前准备的内容与作用二、如何达到有效的课前准备第二节有效的课堂教学一、有效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二、预设性教学与生成性教学的统一第三节有效的课外作业一、有效课外作业的目的二、课外作业的有效设计三、有效课外作业的内容四、有效的课外作业反馈第四节教学策略的有效运用一、自主学习策略的有效运用二、合作学习策略的有效运用三、讨论交流策略的有效运用
四、探究学习策略的有效运用第五节教学方法的有效选择一、有效选择教学方法的影响因素二、有效地选择教学方法三、有效运用教学方法对教师的要求专题七:有效教学行为艺术(问题引领、讨论分享、课例分析)专题七:有效教学行为艺术(问题引领、讨论分享、课例分析)第一节教学行为概述一、教学行为的意义与特征二、教学行为与相关概念的关系三、教学行为的一般分类四、教学行为的具体化第二节有效教学行为及其特征一、有效教学行为的定义二、有效教学行为的评价标准三、具体教学行为的有效性特点四、影响有效教学行为的因素专题A:有效课堂组织管理(问题引领、教师讲授、案例分析)第一节课堂管理概要一、课堂管理的意义与功能二、课堂管理的理论取向与影响因素三、课堂管理的发展变化四、课堂管理的五个维度第二节有效课堂环境管理一、课堂环境的分类二、有效的课堂物理环境创建三、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营造四、恰当的学生课堂座位排列第三节课堂纪律与时间的有效管理一、课堂纪律的有效管理二、课堂时间的有效管理第四节课堂问题行为的处理与预防一、课堂问题行为的成因与类型二、课堂问题行为的有效处理三、课堂问题行为的有效预防专题九:有效课堂教学案例 (问题引领、视频赏析、师生交流)第一节一、有效课堂教学案例(一)分享二、英语课堂(案例一)的设计与实施评析三、有效课堂教学案例(二)分享四、有效课堂教学案例(二)评析第一节一、有效课堂案例评析二、怎样去听课?三、怎样评析课?四、有效课堂的特点五、如何上好一节常规课?第四单元有效教学评价专题十:有效课堂学习评价 (问题引领、教师讲授、讨论分享)第一节学习评价概要一、学习评价及其功能二、学习评价的类型第二节有效课堂学习评价一、有效课堂学习评价的基本理念二、有效课堂学习评价的基本要求三、有效课堂学习评价的实施策略专题十一:有效说课听课评课(教师讲授、学生实践、经验分享)第一节说课与有效说课一、说课的定义和作用二、说课的特点与类型三、说课的内容与评价四、有效说课与教师专业发展第二节听课与有效听课一、听课的目的和作用二、听课的类型及特点三、有效听课的策略和要求第三节评课与有效评课一、评课的定义和作用二、评课的内容与形式三、有效评课的原则第五单元有效教学发展专题十二:有效学生学习指导(问题引观教师讲授、经验交流)一、有效学生学习指导的内容二、有效学生学习指导的实现三、有效学生学习指导的案例:"学习能量”项目专题十三:有效教学反思路径(问题引版教师讲授、经验分享)第一节有效教学反思的意义与特征一、有效教学反思的意义二、有效教学反思的特征第二节有效教学反思的内容与路径一、教学反思的层次二、教学反思的类型与方法三、有效教学反思的内容四、有效教学反思的过程五、基于行动研究的有效反思性教学六、有效教学反思的路径第三节有效教学反思案例特别说明:此大纲仅为教师课堂教学与学生课程学习提供了一个预成的框架才授课教师可以基于此大纲进行具体内容的创生,以便形成自己的讲授思路和内容体系,进而展示教师个人10的教学风格。同学们也可以在此框架的指引下,积极进行拓展性学习。第四部分参考文献书籍著作类[1]陈晓端.有效教学理念与实践[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版.⑵崔允潮.有效教学[M].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第1版.[3]威廉•威伦,贾尼丝.哈奇森,玛格丽特・伊什勒•博斯.有效教学决策[M].北京市: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1版.[4]余文森.有效教学的理论和模式[M].福州市: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年4月第1版.[5]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M].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10月第1版.[6]蔡慧琴,饶玲,叶存洪.有效课堂教学策略[M].重庆市: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第1版.[7]吴松年.有效教学艺术[M].北京市: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5月第1版.[8]陈厚德.有效教学[M].北京市: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8月第1版.[9]徐建敏,管锡基.国内外当代教学理论简明读本M].北京市: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年2月第1版.[10]陈海滨,徐丽华.有效教学66个经典案例[M].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1]Orlich,DonaldC.教学策略:有效教学指南[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2]余文森,黄国才,陈敬文.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13]宋运来.什么是最有效的教学:教师最需要掌握的问课品课艺术[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14]郑桂华.语文有效教学:观念.策略•设计[M].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5]许芳芳.有效教学:站在教育原点的诗情守望[M].北京市: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11[16]赵亚夫.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M].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7]Morrison,GaryR设计有效教学[M].北京市: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18]赵亚夫.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M].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9]黎奇.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乂].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0][美]Rief,S.F,&J.A.Heimburge,著;牛芳菊译.全纳课堂的有效教学:满足不同需求的方案、课程及活动[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2.[21]Silberman,Mel.积极学习:101种有效教学策略[M].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2]Marzano,RobertJ.有效课堂:提高学生成绩的实用策略[M].北京市: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23]Weinstein,ClaireEllen终身受用的学习策略:帮助学生找到有效M].北京市: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24]马兰等编著.课堂教学设计:整体化取向[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1.6.[25][美]Stephenson,F主编;周渝毅,李云译.非常教师:优质教学的精髓用].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8.[26][美]McIntyre,D.J.&M.J.O"!著ir丁怡等译.教师角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7.[27][美]Brookfield,S.D.著;张伟译.批判反思型教师ABC[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1.[28][美]Parsons,R.D.&K.S.Brown,著;郑丹丹译•反思型教师与行动研究[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1.[29][美]DuFour,R.&R.Eaker,著;聂向荣等译.有效的学习型学校:提高学生成就的最佳实践[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2.[30][美]Brookfield,S.D.&S.Preskill,著;罗静,褚保堂译.讨论式教学法:实现民主课堂的方法与技巧[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1.[31][美]Sagor,R.著;陈晓霞,李剑鲁译•标准时代教与学的激励:激发师生的教学动机[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2.[32][美]Rogers,B.著;蔡艳芳等译•课堂行为的有效管理策略[乂].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2.[33][美]Hale,M.S.&E.A.City,著;刘雅译.全纳课堂的有效教学:满足不同需求的方案、课程及活动[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2.[34]盛群力,马兰主编.意义学习设计[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1.11.12期刊论文类[1]皮连生,吴红耘.两种取向的教学论与有效教学研究[J].教育研究,2011(5).⑵钟启泉.“有效教学”研究的价值[J].教育研究,2007(6).[3]宋秋前.有效教学涵义和特征[J].教育发展研究,2007(1).[4]陈晓端,StephenKeith.当代西方有效教学研究的系统考察与启示[口.比较教育研究,2005(8).[5]陈晓端,马建华.试析新课程标准指导下有效教学行为的基本特征[J].教育科学研究,2006(2).[6]龙宝新,陈晓端.有效教学概念重构和理论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4).[7]陈晓端,马建华.有效教学行为:促进学生课堂有效学习的条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1(6).[8]龙宝新,折延东.辨识有效课程,重建课程的“轨道”[J].当代教育科学,2006(4).[9]余文森.论“有效教学”的三条铁律[J].中国教育学刊,2008(11).[10]姚利民.国外有效教学研究述评[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5(8).[11]成尚荣教学改革绝不能止于“有效教学”-----"有效教学”的批判性思考[J].人民教育,2010(3).[12]王鉴,申群英.近十年来我国“有效教学”问题研究评析[J].教育科学研究,2008(10).[13]姚利民.有效教学涵义初探[J].现代大学教育,2004(5).[14]王彦明.“有效教学”的社会学追问[J].教育科学,2011(4).[15]姚梅林,王泽荣,吕红梅.从学习理论的变革看有效教学的发展趋势[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3(社会科学版),2003(5).[16]文喆.有效教学及其实施策略[J].人民教育,2009(5).[17]吴先强,韦斯林.国外认知负荷理论与有效教学的研究进展及启示[口全球教育展望2009(2).[18]周兴国.论有效教学的正当性[J].教育研究,2008(11).[19]刘万海.“有效教学”辩[J].全球教育展望,2007(7).[20]张璐.略论有效教学的标准[口.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11).[21]卢尚建.我国有效教学研究十年:回顾与反思[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22]陈晓端,龙宝新.回归事件:后现代有效教学的使命[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23]原青林.美国有效教学方法简介[J].比较教育研究,2004(6).[24]吴刚平.价值层面的有效教学观念探析[J].全球教育展望,2007(4).[25催允漷.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J].人民教育,2001(6)-(7)[26]黄显涵,李子建.建构有效教学的策略:反馈理论[J].教育发展研究,2011(4).[27]何善亮.教学的本质:基于有效教学的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1).[28]欧阳文.教育理论有效教学策略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9).[29]王斌华.关于有效教学与低效教学的研究[J].外国教育资料,1997(1).[30]林少杰.有效教学的评价、理念与策略[J].教育导刊,2007(3).[31]李军靠,李延.基于有效教学管理理论的课堂管理研究[口.教育探索,2009(2).[32]彭豪祥.有效教学反馈的主要特征[J].中国教育学刊,2009(4)14[33]刘雅林,杜尚荣,李森.论悟性认识论观照下的有效教浇J].教育导刊,2012(8).[34]杨钦芬,滕衍平.意义生成:有效教学的价值追寻[J].教学与管理,2012(29).[35]刘万海.教学质量观重建:有效教学的视角[J].全球教育展望,2012(10).[36]于长立,户清丽.有效教学追求下的教师教学能力探桐J].教育探索,2012(8).[37]王翠琴,杨芳莹.优化教学目标:有效教学的基础[J].上海教育科研,2010(12).[38]朱文学.实践有效教学的教育意蕴[J].上海教育科研,2010(10).[39]朱文辉.有效教学:实然诊断与应然追求[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5).[40]梁文明,高肖丽.教改语境中有效教学的解读及认识误区分析[J].教学与管理,2011(6).[41]许崇文.“有效教学”的理念与实施策略[J].当代教育科学,2011(4).[42]潘超.有效教学概念重构探析[J].教学与管理,2011(7).[43]吴增强.论有效教学的心理学支持-----信息加工学习论的启示[口.教育发展研究,2011(4).[44]姜玮,邓艳红.对国内有效教学的含义及评价标准的反剧J].教育探索,2011(6).[45]刘兴然.有效教学研究的知识生态学分析[J].教育导刊,2011(7).[46]许华琼,胡中锋.对有效教学研究的研究[J].中小学管理,2011(9).[47]王彦明.“有效教学”的社会学追问[J].教育科学,2011(4).英文资料Astleitner,H.(2005).Principlesofeffectiveinstruction—generalstandardsforteachersandinstructionaldesigners,JournalofInstructionalPsychology,March.Bennett,S.N.(1976).TeachingStyleandPupilProgress.London:OpenBooks.Berliner,D.C.andTickenoff,W.J.(1976)TheCaliforniaBeginningTeacherEvaluationstudy:OverviewofEthnographicStudy,JournalofTeacherEducation,27,24-3015Brown,S.andMcIntyre,D.(1993).MakingSenseofTeaching,Buckingham:OpenUniversityPress.Burns,R.B.(2000),IntroductiontoResearchMethods,SagePublications,LondonChen,Xiaoduan.(2002)Researchoneffectiveteaching:whatmethodshavebeenused?HongKong:ModernEducationalResearch,No.12.Clark,C.M.(1995).Thoughtofteaching,Cassell,London.Cooper,P.andMcIntyre,D.(1996).EffectiveTeachingandLearning:Teachers’andStudents’Perspectives,Buckingham:OpenUniversityPress.Dean.J(2000).ImprovingChildren'sLearning:Effectiveteachingintheprimaryschool.FirstEdition.London:Routledge.pp24-37.Flanders,N.A.(1970)AnalyzingTeachingBehaviour,Addison-Wesley;Reading,MAGarrison,J.W.andMacmillan,C.J.B.(1994).Process-ProductResearchonTeaching:TenYearsLater,EducationalTheory(ontheweb),1994,Fall,Vol.44.No.4Green,B.P.ect.(1999).Perspectivesonimplementingaframeworkforevaluatingeffectiveteaching.FirstEdition.Boston:JournalofAccouningEducationNo.17.pp71-98Harris.A.(1998)Effectiveteaching:areviewoftheliterature,SchoolLeadershipandManagement,Vol.18,N02Pp169-183.Harris,A.(1999).TeachingandLearningintheEffectiveSchool,AshgatePublisherCompany.Killen,R.(1996)Effectiveteachingstrategies:lessonsfromresearchandpractice,Australia:SocialSciencePress.Kyriacou,C.(1997).EffectiveTeachinginSchools:TheoryandPractice,StanleyThornes(publishers).Marriott,G.(2001),ObservingTeachersatwork,HeinemannEducationalPublishers,Oxford.Moyles,J.R.(1988).Self-evaluation:APrimaryteacher'sGuide,TheNFER-NELSONPublishing.OECD(1994).QualityinTeaching,Paris:OECDOser,F.K.AndreasDickandJean-LucParty(1992).EffectiveandResponsibleTeaching:TheNewSynthesis,Jossey-BassPublishers.SanFransisco.Perrott,E.(1987)Effectiveteaching:apracticalguidetoimprovingyourteaching,Longman,LondonandNewYork.Rosenshine,B.andFurst,A.F.(1973)Theuseofdirectobservationtostudyteaching,in16Travers,R.M.(ed),secondHandbookofResearchonTeaching,RandMcNally,Chicago.Ryan,D.(1960).CharacteristicsofTeachers,WashingtonDC:AmericanCouncilonEducation.Simpson,M.andTuson,J.(1995),UsingObservationsinSmall-ScaleResearch:Abeginner’sGuide,SCRE,Scottish.Strong,R.(2002).QualitiesofEffectiveTeacher,ASCDproducts.Thiagarajan.A.P.ect.(1995).Factorsinfluencingeffectiveteaching.ProgressofeducationVol.70.No.5.pp116-117Taylor,P.H.(1962).Children'sevaluationsofthecharacteristicsofgoodteacher,BritishJournalofEducationalPsychology,Vol.32.pp.258-6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医师考试相关政策解读试题及答案
- 行政法学中多元化的实践方法探讨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执业药师考试专题知识分类总结试题及答案
- 护理健康知识宣传的重要性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文化活动自考题及答案
- 综合医疗体制试题及答案分析
- 2025年执业医师考试的复习流程建立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与国策的结合及试题答案
- 行政管理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经济法专题复习计划试题及答案
- SAP固定资产各种折旧方法配置及操作手册
- 奥数举一反三简单推理
- 高中英语教师研修-罗马建筑文化课件
- 货物验收单(模板)
- 沪科版七年级下学期数学竞赛测试卷(含答案)
- 复旦大学大学生创业导论课件06创业的商业计划书
- 发证机关所在地区代码表
- 医疗纠纷和解协议书(6篇)
- 农村不动产权籍调查工作指南
- 氧气安全标签
- 管道天然气改造普及工程(PE管)定向钻专项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