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作物爱灾情况调查报告_第1页
关于农作物爱灾情况调查报告_第2页
关于农作物爱灾情况调查报告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3—关于农作物爱灾情况调查报告自12月入冬以来,市降水特别偏少,干旱突出,相继消失了特大冬旱、春旱和夏旱。我市大春作物受旱灾影响严峻。面对严峻的自然灾难,我们农业科研单位和每一个农业科学工乐观寻求补救措施,关心农夫抗灾自救。经过深化调查和讨论论证,我们认为,发挥我市种子资源和技术优势,抢雨补种秋大豆不失为一项上好的抗灾增收补救措施。

一、当前旱情及作物受灾状况

持续严峻的干旱,造成工程蓄水严峻不足、农田蓄水削减,农业生产用水冲突突出,部分地方已消失人畜饮水困难。农户虽有心抗旱,但水源却匮乏。特殊是进入5月后,降水量持续严峻偏少,截至6月4日,全市各地均达到了40天的严峻夏旱标准。而此时气温上升,蒸发量加剧,土壤墒情持续下降。6月37日,据我所在全市多点调查,坡台土整个耕层基本上是干土;二台土10cm土层也基本上是干土,10cm20cm土层的水分含量也极低,根系很难利用;低台土的墒情也渐渐变差,10cm以上土层也接近干土,10cm以下土壤保持肯定潮湿;干田的墒情保持较好,10cm以下土壤保持潮湿。由于土壤墒情严峻不足,导致我市大春作物受灾严峻。主要表现在:大面积春玉米因缺水而消失萎蔫现象,生长发育受到极大影响,其长势普遍较差,生长不良。夏播玉米出苗受到影响,部分墒情极差的油菜地和小麦地无法播种或出苗,已出苗的已开头枯死。据对全市各区县27个点的分户调查,除干田受灾较轻以外,其余旱地玉米均受灾严峻,减产已成定局。水稻田受干旱也较为严峻。在调查区域,约95%以上稻田脱水,甚至龟裂。尤以部分高塝田、望天田、两季田缺水最重,其田内裂口纵横,秧苗长势弱,分蘖较少,部分秧苗已枯死,对夺取高产非常不利。

6月7日晚的一场透雨,旱情虽得以缓解或解除,但水稻、玉米枯死的已无法挽回,未枯死的春玉米大部分已进入生殖生长期,因养分生长严峻不足,植株矮小、雌雄花严峻不协调,产量的损失已很难挽回,改种补栽迫在眉睫。

二、建议补种秋粮作物重点突出大豆

我市属典型的浅丘地带,水利工程及农田浇灌条件较差,农业上靠天吃饭的成分重。面对如此严峻的自然灾难,农业生产造成损失已是必定。在大春受灾的状况下,削减灾难损失的方法自然是补种秋粮。

从历年气象资料及种植阅历看:我市夏秋季节的光热资源较为丰富,可种植多种作物。常年种植的有:红苕、洋芋、玉米、大豆、晚稻、再生稻、蔬菜等作物。其中蔬菜经济效益较高,但市场容量有限,蔬菜贮存加工力量又差,不行能大面积种植。红苕、洋芋、玉米是常年种植的秋粮作物。面对今年的旱灾状况,我们召集本所相关栽培专家仔细分析讨论后认为,在抢种以上秋粮作物的同时,应更加突出大豆。种植文秘杂烩网大豆投入少、产出较高、种源充分、管理简捷,农夫易于接受,推广简单,能有效地弥补大春损失。

补种红苕随着时间的推移,产量将渐渐降低,品质也相应下降(薯块变小、淀粉含量降低)。若6月移栽红苕,平均亩产可达1000公斤左右,7月移栽则亩产500750公斤,8月移栽亩产只有250400公斤。红苕藤蔓移栽的特点打算了其必需在雨后土壤墒情极为充分的状况下进行,而在持续的干旱条件下,农夫的红苕种地苕藤生长较差,要在12次大雨后移栽完红苕基本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