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活动_第1页
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活动_第2页
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活动_第3页
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活动_第4页
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活动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活动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1)有关开辟新航路的历史过程和后果,主要包括:开辟新航路的动机和条件;开辟新航路的主要航海活动;“商业上的革命”和“价格革命”。(2)有关早期殖民活动的史实,主要包括:葡萄牙的殖民活动;西班牙的殖民活动;葡萄牙、西班牙的殖民掠夺对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影响。

2.能力方面:(1)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再认、再现有关新航路开辟问题和早期殖民活动问题的基本史实的能力。(2)通过对开辟新航路的动机条件的认识,培养学生综合、全面地探索和认识历史事件原因的初步能力。(3)通过对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活动一系列社会经济后果的认识,使学生能够初步理解和运用资本原始积累的理论,培养学生的初步的理论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的能力。(4)通过对开辟新航路的航海家所表现出来的勇于探索的精神、坚强的毅力以及唯利是图、残酷掠夺殖民地人民的两重性的了解,培养学生辩证地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5)通过向学生提供一些教材以外历史资料的方式,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运用历史资料的能力。

3.态度、价值观方面:(1)通过对开辟新航路动机的认识,了解资本主义的拜金主义、唯利是图的实质。(2)通过价格革命、殖民掠夺等历史事实,使学生认识到资本主义的发生和发展是建立在残酷剥削本国劳动人民和殖民地人民的基础之上的。(3)通过对欧洲航海家艰苦卓绝的航海历程和百折不回的精神的了解,发展学生坚毅、进取的性格。(4)通过有关早期殖民活动和相关材料的学习、阅读,使学生认识殖民主义的残暴本质,培养学生热爱独立、自由,痛恨民族压迫和殖民主义的情感。

4.学法指导方面:(1)本节教材的条理明晰,应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把握教材的总体性结构和因果问题的逻辑关系。首先,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构成了开辟新航路的深层动因,拜金主义是其一种表现,商路问题也与此有关。其次,新航路开辟的后果可以从欧洲和欧洲以外地区两方面去认识。在欧洲,是“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在欧洲以外地区则是殖民早期的殖民活动。这两方面问题又各自产生自己的后果,但总之都起到了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作用。最后,上述的历史现象都属于资本的原始积累。(2)本节教材史实丰富且有一定的趣味性,可以通过了解这些史实提高对学习历史的兴趣和丰富对历史的直观认识。(3)应该注意充分利用地图,建立关于新航路开辟的空间认识。

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分析:(1)新航路开辟的动机、条件和后果是重点问题。通过这一问题着重认识:第一,新航路开辟与早期资本主义发展的关系;第二,新航路开辟与生产力和科学知识进步的关系;第三,新航路开辟与资本原始积累的关系和对欧洲阶级关系的影响。(2)早期殖民活动的影响是重点问题。该问题对于以后进一步认识东西方世界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有助于理解资本主义兴旺发达的条件和资本主义的剥削、掠夺的实质;此外,有助于全面认识资本原始积累问题。

2.难点分析:“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问题。首先,关于“商业革命”重点认识形成革命的条件和革命的三方面的内涵。第二,关于“价格革命”,应该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一些初步的市场货币原理,以便加深对这一概念的理解。价格革命实质上是一种通货膨胀现象,在这一过程中,那些能够通过工商业经营活动获取大量货币的人是受益者;而那些主要依靠固定的地租收入的封建地主则受到了削弱;收入菲薄的劳动人民也难以承受物价上涨的负担。因此,“价格革命”实际上造成了欧洲阶级关系的深刻变化。

教学手段

利用投影仪等电教工具,有条件可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以加大课堂容量。

教学要点

一、新航路的开辟

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客观条件

2.新航路开辟的经过

3.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二、西班牙、葡萄牙的早期殖民掠夺

1.葡萄牙的殖民侵略

2.西班牙的殖民侵略

3.欧州殖民者掠夺的结果

4.扩张时代对世界形势和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

教学思路

新航路的开辟,为促进世界各地区间的联系、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创造了地理方面的便利,是推动历史发展进程的客观条件,所以本节课主要围绕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和影响进行。在教学中可层层设疑,学生在阅读、讨论的基础上回答问题,教师适时启发、点拨。问题的设置要有层次,以激发每一位同学的学习积极性,贯彻面向全体的原则。同时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5世纪世界航海史上有两大壮举,一是中国明朝时郑和下西洋。明朝前期为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从1405-1433年,明成祖命郑和率领庞大的船队七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成为人类航海史上的壮举。二是新航路的开辟。15世纪末,欧洲国家也进行了大规模的远洋航行,开辟了通往亚洲和美洲的新航路。由此导入新课。

二、“新航路的开辟”一目

设问一:假如你是当时的航海家,在具备哪些条件的情况下,会出海航行?

先由学生自由回答,然后指导学生阅读相关内容,补充回答。要点归纳如下:

客观条件:{西欧生产力的发展

知识的进步(地圆学说)

科学技术的发展

(绘图技术的提高、远航海船的制作、罗盘针的使用、武器装备的改进)

王室的支持

教师指出,罗盘针的使用,使得远洋航行不至于迷失方向。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四大发明在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中起了促进作用。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科技文明对推动世界历史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曾经的辉煌已经过去,现在的历史需要我们来书写,所以我们一定要奋发图强,立志成才,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远航的条件具备了,但新航路的开辟更有它深刻的经济根源和社会根源。

设问二: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是什么?根本原因又是什么?

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应回答出: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对货币的需求增加;对黄金的狂热追求;商业危机的出现,使西欧国家被迫寻找通往东方的新航路;传播天主教,使穆斯林和其他异教徒皈依天主教。对于商业危机的出现,教师应进一步说明,传统的东西方商路是东方商品运到地中海东岸,再由此转运到欧洲各地,所以欧洲商路主要在地中海沿岸,意大利成为主要贸易中心,为后面的内容作铺垫。

对于第二问,教师指导学生分析归纳:经济根源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对货币需求增加,其他三条是社会根源,而导致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是经济根源。另外指出对黄金的狂热追求,成为探索新航路的主要动力,可引导学生阅读课本上的材料,以加深理解。

在分析完原因后进行学法指导,如经济原因与上一节内容联系起来更易于记忆;对黄金需求同样是联系记忆,

新航路开辟的经过利用图表结合的方法或利用教学课件由学生完成,着重掌握开辟的几条新航线。教师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记忆时利用谐音法、形象记忆法等方法记忆。然后教师指出,在开辟新航路时走在前列的是西班牙和葡萄牙。

设问三:为什么西班牙和葡萄牙走在海上探险的最前头?

教师提示学生结合已学过的知识和相关地理知识来思考,要点归纳如下:

1.都在大西洋沿岸,地理位置有利。

2.掌握了先进的航海技术。

3.都是中央集权的国家,有能力支持和供应远航必需的装备和费用。

4.均热衷于传播天主教,以使穆斯林和其他异教徒皈依天主教。

设问四:新航路开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学生在阅读教材后基本上能回答出:引起“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教师进一步指导学生分析“商业革命”的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世界各地区各民族间的联系加强,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如原产美洲的玉米、烟草、花生、西红柿等作物开始传入欧亚,非洲的咖啡传到欧美。需强调这一市场是以欧洲为中心的。二是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的转移,商路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贸易中心成为大西洋沿岸的国家。“价格革命”强调其作用:壮大工商业资产阶级的力量,加速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封建制度的衰落。

在此基础上教师提示学生结合新航路开辟的原因、经过和下一目的内容,继续归纳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最后教师补充、总结。

影响:1.引起“商业革命”,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商路和贸易中心发生转移。

2.引起“价格革命”,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3.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4.打破了世界各国相对隔绝的状态,世界日益成为一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整体。

5.欧洲国家开始殖民扩张。

教师进一步指出,新航路开辟后世界日益成为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一个整体,但这种联系是建立在不平等基础上的,与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密不可分,导入下一目。

三、“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殖民扩张”一目

1.学生阅读思考、回答问题。

设问一:最早走上殖民扩张道路的是哪些国家,为什么?概述他们殖民活动的情况。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回答:葡萄牙和西班牙在新航路开辟时基本上控制了新航线,葡萄牙控制了由非洲通往印度的航线,西班牙则控制了通往美洲的航线。他们开辟新航线的主要动力是获取财富,尤其是黄金,所以在开辟新航路的同时开始殖民扩张。

第二问需要从扩张方向、活动区域、扩张特点几方面了解。可用表格的形式,也可用其他方法,只要便于记忆即可。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各自扩张的主要方向与所控制的航线的关系,并指出葡萄牙由于国小、经济落后。它所侵略的对象是文化发达的国家,所以决定了其扩张的特点不是全境占领,而是以侵占军事据点、建立商站等方式掠夺财富。西班牙则是占领全境,直接掠夺财富。欧洲殖民统治给亚、非、拉美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出示材料:“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

--马克思

设问二:结合相关内容和材料概括殖民主义的罪恶。

学生基本能回答出:直接掠夺财富、种族灭绝政策、贩卖黑奴。

设问三:怎样理解“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

学生回答:依靠殖民掠夺,欧洲殖民者获取巨额财富,这成为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来源之一,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所以说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

设问四:殖民扩张的后果是什么?

从对亚、非、拉美人民和对欧洲国家两种不同的后果来回答。

在此基础上,教师对“资本积累”与“资本原始积累”加以区分:资本积累是把一部分剩余价值变成资本投入新的生产;资本原始积累是指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以前,强使劳动者同生产资料分离的过程,如英国的圈地运动、殖民掠夺等。原始积累一方面造成大量的自由劳动者,另一方面是大量生产资料和货币集中在资本家手里,加速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进而指出西班牙和葡萄牙虽掠去了巨额财富,但并没有转化为资本,而是用在奢侈享乐上,所以西班牙和葡萄牙迅速衰落下去。

课堂练习

关于哥伦布及其航行美洲的评价,我国史学界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哥伦布是将美洲纳入近代文明社会大家庭的先驱,是对人类社会交往做出特殊贡献的人物;有人认为哥伦布是殖民主义强盗,对印第安人来说是一种灾难;有更多的人倾向于“进步与正义”两条标准进行评价,认为哥伦布航行美洲具有建立在非正义行为上的客观进步性。你认为哪一种观点合理?请结合史实说明你的看法。

这是一道开放型问答题,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1)同意第一种观点:美洲的发现,使欧洲贸易空前扩大,西欧与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加强,世界市场开始形成;从美洲掠夺的黄金等财富,引起欧洲“价格革命”,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和和资本主义的发展,从而推动了西欧和世界的进步。

(2)同意第二种观点:其航行美洲目的是掠夺黄金,到达美洲后对印第安人大肆屠杀,把美洲纳入征服和血腥掠夺的对象。此后,西班牙、葡萄牙占据了美洲大部分地区。在殖民者的屠杀、奴役,以及欧洲传染病的侵袭下,种族几乎灭绝。因此是一场空前的灾难。

(3)同意第三种观点:其虽给印第安人带来了巨大灾难(参见2),但客观上使掠夺的财富成为资本的原始积累,推动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推动了西欧乃至世界的进步。

小结

新航路的开辟有着深刻的经济根源和社会根源,新航路开辟的成功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改变了世界形势和历史发展进程。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体现了人类开始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历史趋势;欧洲国家开始对亚、非、美洲进行政治控制、经济剥削和文化侵略,改变了东西方关系;各大洲间的相对孤立的状态被打破,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相互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由于这种联系建立在侵略、奴役的基础上,必将引起被侵略国家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