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J52T 084-2020 贵州省绿色生态小区评价标准_第1页
DBJ52T 084-2020 贵州省绿色生态小区评价标准_第2页
DBJ52T 084-2020 贵州省绿色生态小区评价标准_第3页
DBJ52T 084-2020 贵州省绿色生态小区评价标准_第4页
DBJ52T 084-2020 贵州省绿色生态小区评价标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DBDBJ52/T084-2020备案号:贵州省绿色生态小区评价标准Assessmentstandardforgreeneco-communitiesofGuizhouprovince2020—05—09发布 2020—06—01实施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地方标准贵州省绿色生态小区评价标准Assessmentstandardforgreeneco-communitiesofGuizhouprovinceDBJ52/T084-2020贵州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020年06月01日2020贵阳PAGEPAGE6前言根据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下达<贵州省绿色生态小区评价标准>DBJ52/T084-2017修订。境宜居;6健康安全;7资源节约;8生活便利;9信息化管理;10新。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是:1、调整优化章节结构,增加绿色交通、公共卫生安全等内容。2居住街坊四级进行绿色生态小区评价。3、调整优化评分规定,调整补充各类指标的控制项条文。4、对装配式建筑的装配率进行修订。5、补充体育设施单处设施最大服务人数,并增加体育设施种类。6、增加室外照明灯具要求,增加住区内的游泳池和水上乐园供水方式,增加新型建筑材料、以废弃物为原料生产的建筑材料使用要求。7、丰富智能充电设施的要求,包括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智能充电设施的设置、公共停车位和住宅停车位智能充电设施的设置。(28号贵州设计大厦,550081,联系电话本标准主编单位:贵州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贵州绿建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贵州中建建筑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本标准参编单位:遵义金科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贵阳万科房地产有限公司贵州省建筑科学研究检测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单晓刚龙 君黄巧玲路雁冰刘廷家杜 松易思梅李 凯李定文黄文淑吕刊宇罗颖杨建华罗应东柳鑫杨硕张婵赵 云陈 云旷蓉汪 燕张志钰孙清莉刘 锐邓杰李江迪王 进谭 颖黄兴军赖振彬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潘佩瑶胡俊辉董 辉刘武奕蒋德勇曾建江王 媛姜 勇徐 霞目次1总则 12术语 23本定 53.1基要求 53.2评与级分 54地用 74.1控项 74.2评项 7I划局(417Ⅱ活务(59分) 85境居 105.1控项 105.2评项 10I地态计(3010II外境量(4511III低响发(25126康全 146.1控项 146.2评项 14Ⅰ色计(32分) 14Ⅱ内气量(2414Ⅲ安耐(44分) 157源约 177.1控项 177.2评项 17I源源(3617II资(2518Ⅲ材资与排(39198活利 208.1控项 208.2评项 20I色通(5420II业理(34分) 21Ⅲ文(12219息管理 239.1控项 239.2评项 23I础施(4123Ⅱ理服(59分) 2410励创新 2510.1基要求 2510.2鼓项 2510.3创项 25附录套施制(m2/千人) 27附录套施置定 28附录套施划控制求 32附录育施置求 44附录住坊地制指标 45本标用说明 46引用准录 47附:文明 49Contents GnrlProvisions 1 rms. 2 sicReqirments 5 3.1BasicRequirements 53.2EvaluationandRanking 5 Siteutilization 7ControlItem 7ScoringItem 7I Planninglayout(41points) 7 II Lifeservices(59points) 8 nvironmetlivable 10ControlItem 10ScoringItem 10 Siteecologicaldesign(30points) 10Outdoorenvironmentalquality(45points) Lowimpactdevelopment(25points) 12 lthndsafty 14ControlItem 14ScoringItem 14 I GreenDesign(32points) 14 II IndoorAirQuality(24points) 14Ⅲ Safetyanddurability(44points) 15 RsoureSving 17ControlItem 17ScoringItem 17 I Energyresources(36points) 17 II resources(25points) 18 Ⅲ MaterialResourcesandCarbonEmissions(39points) 19 Convnieneoflife 20ControlItem 20ScoringItem 20 I Greentransportation(54points) 20II Propertymanagement(34points) 21 III Humanities(12points) 21 InformationManagement 23ControlItem 23ScoringItem 23 Infrastructure(41points) 23ManagementandService(59points) 24Encouragementandinnovation 25Basicrequirements 25Bncouragement 25Innovation 25AppendixA ControlIndexofSupportingFacilities(m2/1000)27AppendixB ProvisionsonSettingupSupportingFacilities 28AppendixC ControlRequirementsforPlanningandConstructionofSupportingFacilities AppendixD RequirementsforSettingupSportsFacilities 44AppendixE ControlIndexofGreenSpaceRateinResidentialNeighborhood 45Thisstandarduseswordstoexplain 46CitationStandardList 47Appendix:ArticlesExplain 49PAGEPAGE31总则设质量,创建高品质住区,规范贵州省绿色生态小区的评价,制定本标准。本标准适用于贵州省绿色生态小区的评价。2万m2。资源、经济及文化等特点,对场地利用、环境宜居、健康安全、资源节约、生活便利、信息化管理等元素进行综合评价。准的规定。术语绿色生态小区greenecologicalcommunity备健康高效舒适的居住环境,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的住区。住区residentialareaGB50180居住区、居住街坊四级。十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15-minpedestrian-scaleneighborhood50000人~100000(17000套套住宅),配套设施完善的地区。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10-minpedestrian-scaleneighborhood以居民步行十分钟可满足其基本物质与生活文化需求为原则划分的居住区范围;一般15000人~25000(5000套8000套住宅),配套设施齐全的地区。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5-minpedestrian-scaleneighborhood5000人~12000(1500套套住宅),配建社区服务设施的地区。居住街坊neighborhoodblock由支路等城市道路或用地边界线围合的住宅用地,是住宅建筑组合形成的居住基本单1000人~3000(300套~10002h㎡~4h㎡并配建有便民服务设施。绿色建筑greenbuilding在全寿命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热岛强度heatislandintensity城市内一个区域的气温与郊区气温的差别,用二者代表性测点气温的差值表示,是城市热岛效应的表征参数。可再生能源renewableenergy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空气能等非化石能源的统称。再生水reclaimedwater污水经适当再生工艺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指标,具有一定使用功能的水。非传统水源nontraditionalwatersource不同于传统地表水供水和地下水供水的水源,包括再生水、雨水等。输配系数(TDC)transmissionanddistributioncoefficient建筑所需的全年总的冷热量与全年各风机、水泵总电耗的比值。装配式建筑assemblystructure由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绿色建材greenBuildingMaterials健康、便利和可循环特征的建材产品。绿色交通greenTransportation满足交通需求,提高交通效率,使城市交通通达有序、安全舒适、低能耗、低污染的城市交通体系。绿色施工greenconstruction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四节一环保”(节能、节材、节水、节地和环境保护)的建筑工程施工活动。智慧工地smartConstructionSite利用先进的网络、电路、通信、交换、无线、电子线路、光纤、数字、存储、计算等电子技术,将工地内外各个领域、各个空间的有效数据信息集成,实现对工地状态的感知与反馈、控制与管理,通过各种层级的智慧管理整合、分析、优化处理各类数据信息,为管理者提供智慧的管理的方向和方案。绿色诊断sreendiagnosis定期对住区的用地及布局、环境质量、资源利用、设施设备和建筑性能等方面进行诊断,保证生态小区的环境质量、构筑物和设备设施安全性能、住区绿色性能等。电动汽车slectricvehicle的术语和定义》GB/T3730.144辆。基本规定基本要求于住区规定的不连续区间时,按照就低不就高的原则执行。行预评价。绿色生态小区预评价应满足以下条件:1 已按绿色、生态、低碳理念编制完成修建性详细规划。等方面建设概况和项目建设计划。20%以上的施工图。民用建筑达到绿色建筑标准要求。绿色生态小区评价应满足以下条件:建筑工程已竣工验收。所有配套设施建成并达到使用条件。申请评价方应对住区进行技术和经济分析,合理确定住区规模,评价报告,确定评价等级。评价与等级划分66类指标。3.2.4的规定。表3.2.4绿色生态小区评价分值项目场地利用环境宜居健康安全资源节约生活便利信息化管理鼓励与创新加分项满分值预评价分值10010010010010010060评价分值10010010010010010060绿色生态小区评价的总得分应按下式进行计算:Q=(Q1+Q2+Q3+Q4+Q5+Q6+QA)/6 (3.2.5)Q——总得分;Q1~Q6——分别为评价指标体系6类指标(场地利用、环境宜居、健康安全、资源节约、生活便利、信息化管理)评分项得分;QA——提高与创新加分项得分。330%10章的有关规定确定。50分、60分、70场地利用控制项共生为原则进行建设。文物保护区和野生动物栖息地。设施;场地应无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危险源的威胁,应无电磁辐射、含氡土壤的危害。设施的安装条件,并应合理设置电动汽车和无障碍汽车停车位。评分项I 规划布局(41分)104.2.1则评分:表4.2.1建筑气候区划人均住宅用地指标A(㎡)得分平均3层及以下平均4层~6层平均7层~9层平均10层~18层平均19层以上III33<A≤3624<A≤2719<A≤2015<A≤1611<A≤125A≤33A≤24A≤19A≤15A≤1110注:建筑气候区划按照《建筑气候区划标准》GB50178。74.2.2的规则评分:表4.2.2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指标得分Rr,5%≤Rr<20%3Rr≥20%4Rr≥35%且Rp<60%770%475%685%88分。8分。8分。Ⅱ 生活服务(59分)和便民服务设施等配套设施合理融入住区整体规划中(ABC),8分,并按下列规则评分:8分;18分;GB50180D10分,按表下列规则评分:110分;15210分;325310分;4 35410分;9计:300m50%3分;小学服务半径500m范围内,所覆盖的用地面积占住区总用地面积的比例不少于50%,得3分;1000m范围内,所覆盖的用地面积占住区总用地面积的比例不少于50%,得3分。合理配置供青少年和老年人活动的文化活动场(站),6分。6累计:3分;24h3分。8分,并按下列规则评分并累计:300m4分;1000m4分。合理设置机动车停车场所,方便居民使用,增加停车位配建比例,评价总分值为12分。超过应配建指标要求2%,得8分;超过应配建指标要求5%,得12分。环境宜居控制项场地内不应有排放超标的污染源。建筑规划布局应满足日照标准,且不降低周边建筑的日照标准要求。绿地率应满足本标准及所在地规划指标的要求,并合理选择绿化方式。场地内噪声环境应满足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要求。室外热环境应满足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要求。10hm2评分项场地生态设计(30分)12分,并按下列规则评分:1102.5%2105%4107.5%6分;规划指标符合本标准附录E要求。2住宅建筑所在居住街坊内人均集中绿地面积,按表5.2.1的规则评分,最高得6分。5.2.1人均集中绿地面积Ag(m2/人)得分新区建设旧区改建0.500.3520.50<Ag<0.600.35<Ag<0.454Ag≥0.60Ag≥0.45612并累计:3分;10033分;3分;70%3分。6分,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2分;2分;22分。室外环境质量(45分)6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在冬季典型风速和风向条件下,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1.5mV5m/s2分;5Pa2分。在过渡季、夏季典型风速和风向条件下,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1)场地内人活动区域没有出现涡旋或无风区,得1分;2)50%以上可开启外窗室内外表面的风压差大于0.5Pa,得1分。场地内环境噪声优于现行国家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6分,并按下列规则评分:233分。26分。1/26分。6分,并按照下列任意一款的要求评分:1.5℃6分;26分:(30%;70%0.6;70%0.6。建筑采用底层架空或骑楼等形式,增加公共空间,评价总分值为8分,按表5.2.8规则评分。表5.2.8底层架空和骑楼形式利用指标得分住宅底层架空面积与建筑基底面积的比率Rre15%<Rre≤20%420%<Rre≤25%6Rre>25%8350%,得2分;达到100%,得3分。夜景照明垂直面照度、溢散光不高于国家行业标准《城市夜景照明设计标准》JGJ/T163的规定,评价分值为6分。居住建筑窗户外表面产生的垂直照度(Ev)10(lx),3分;153分。玻璃幕墙的可见光反射比及反射光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符合《玻璃幕墙光热性能》GB/T18091的规定,评价分值为4分。低影响开发(25分)6分。12评分并累计:30%4分;4分;采取下列措施之一,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且不累计:4分;20%50%4分。770%,得4分;达到85%,得7分。健康安全控制项50%100%绿色建筑一星级及以上标准。不得采用国家及地方禁止和限制使用的建筑材料及制品。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GB18580~18587和《混凝土外加剂中释放氨的限量》以及《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6566的要求。应具有安全防护的警示和引导标识系统。制定综合防灾预案,并增加公共卫生安全内容。评分项Ⅰ绿色设计(32分)8分。鼓励新建建筑执行星级绿色建筑标准,提高一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的比例要求,评1660%及1070%1280%1490%16分。8分。Ⅱ 室内空气质量(24分)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10%8分。83458分。8评分:住宅建筑:通风开口面积与房间地板面积的比例在夏热冬冷地区达到8%5%42%28分。2次/h70%490%8分。Ⅲ 安全耐久(44分)按照《智慧工地管理标准》T/CECS6518分。6按照《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规范》GB/T509052分;4分;6分。103分;2分;2分;3分。8并累计:4分;活动配件选用长寿命产品,并考虑部品组合的同寿命性;4分。12分,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4分;4分。4分,按下列规则评分:4分;4分;4分;4分。资源节约控制项制定能源综合利用方案,统筹利用各种能源。建筑设计应符合现行相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规定。资源。生活饮用水、杂用水等应满足国家相关水质标准要求。评分项I能源资源(36分)新建建筑的围护结构热工性能K或供暖空调负荷Q5%4~610%8~10107.2.1规则分别评分:表7.2.1达标的新建建筑面积比例An比例达到5%得分比例达到10%得分30%≤An<40%4840%≤An<50%5950%≤An6100.5%67.2.2规则分别评分。表7.2.2面积比例得分10%≤RA<15%415%≤RA66分。表7.2.3可再生能源利用类型和指标得分利用可再生能源提供的生活热水的比例RhwRhw≧20%6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占公共区域用电量的比例ReRe≧15%利用可再生能源进行冬季供暖或空调制冷的比例RceRce≧15%5分,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冷热源机组能效优于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3分;2分。配系统的输配系数(TDC),57.2.5规则评分:表7.2.5TDC值得分4.0≤TDC<5.515.5≤TDC<7.027.0≤TDC<8.538.5≤TDC<104采用分户独立系统或TDC≥10.05JGJ/T1634分。II 水资源(25分)646分。4分。6分,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1公共绿地采用节水灌溉方式,得4分;2住区内水景、游泳池、水上乐园等给水系统应采用循环供水,得2分。9分。4%6分;8%9分。Ⅲ材料资源与碳排放(39分)860%470%580%690%7100%8分。480%390%4分。630%450%分。GB/T511294分;提高5%以上,得8分。评价总分值为8分。式建筑评价标准》GB/T511298分。按下列规则评分:1568分。1068分。57.2.16分别评分并累计:表7.2.16低碳评价评分规则减碳单元评价指标得分建筑节能能耗CO2排放指数小于751节水用水CO2排放指数小于751绿化绿化CO2吸收指数大于1501低碳交通交通CO2排放指数小于251建造建筑材料CO2排放指数小于751生活便利控制项GB50376碍坡道有困难时,必须设置至少一处无障碍直梯或扶梯。非机动车停车设施应符合规划要求,位置合理,方便出入。生活垃圾应分类收集,垃圾容器和收集点的设置应合理并应与周围景观协调。评分项绿色交通(54分)5分。5分。6分。6分。住区提倡非机动车的使用,非机动车停车设施设有遮阳防雨设施,评价总分值为4分。13分,按下列规则评分并累计:停车位数的比例不低于10%,得5分;到10%,得2分,达到30%,得4分,达到50%,得6分;新建住宅停车位100%预留电动车设施安装条件,得2分。9分,按下列规则评分并累计:场地出入口到达公共汽车站的步行距离不大于500m离不大于800m,得3分。800m2(车站和轨道交通站),3分。3分。6分。物业管理(34分)6分。10累计:ISO90012分;ISO140012分;OHSAS180013分;具有国家现行标准《能源管理体系要求》GB/T233313分。6分,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3分;98%3分。6分,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3分;3分。6分,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2分;垃圾站(间)2分;2 2分。Ⅲ人文(12分)7分,并按下列规则评分并累计:2分;2分;1分;1分;1分;5分。9 信息化管理应建立物业信息管理系统。

控制项应设有线电视系统和光纤网络到户。应建有安全防范系统和安全中心。评分项I 基础设施(41分)10分,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2分;2分;2分;2分;2分。93分;3分;3分。15分,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3分;3分;3分;3分;3分。WiFi7分,并按下列规则评分:4分;7分。Ⅱ管理与服务(59分)4分。8分。10分,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3分;具备车牌视频、RFID3分;4分。9分,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2分;2分;2分;3分。6分。8568分。8分别评分并累计:2分;2分;2分;2分。6分。鼓励与创新基本要求绿色生态小区评价时,应按本章规定对鼓励与创新项进行评价。6060分。绿容率

鼓励项场地绿容率不低于3.0。评价分值为6分。机动车停车位配建机动车停车位配建超过应配建指标的10%。评价分值为6分。装配式建筑住区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积极推进地区达到20%及以上,鼓励推进地区达到15%及以上,评价分值为6分。绿色建筑5%10%6分;新建建筑三星级绿10%1212分。使用磷石膏建材制品20%6分。非传统水源利用合理利用市政再生水供水,非传统水源利用率超过12%,评价分值为6分。创新项海绵城市建设合理采用低影响开发技术,推行绿色雨水基础设施实施。开发建设后径流排放量接近开发建设前自然地貌时的径流排放量,评价分值为6分。智能微电网工程合理推行智能微电网工程建设,评价分值为6分。地下综合管廊采用地下综合管廊技术,评价分值为6分。BIM技术的运用60%以上的建筑在规划设计、施工建造和运行维护阶段中的一个阶段应用,得6分;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阶段应用,得12分。评价总分值为12分。近零能耗建筑获得近零能耗建筑示范项目认定,评价分值为6分。垃圾冷藏库通过降低垃圾房室温,避免餐厨等垃圾发酵,减少垃圾对空气的污染,评价分值为6分。A(m2/千人)类别十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居住街坊用地面积建筑面积用地面积建筑面积用地面积建筑面积用地面积建筑面积总指标1600~29101450~18301980~26601050~12701710~22101070~182050~15080~90其中A类1250~23601130~13801890~2340730~810————交通场站设施S类——70~80———————商业服务业设施B类350~550320~45020~240320~460————社区服务设施R12、R22、R32————1710~22101070~1820——便民服务设施Rll、R21、R31——————50~15080~902.附录B配套设施设置规定B.0.1表B.0.1十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配套设施设置规定类别序号项目生活圈居住区居住区备注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设施1初中▲△应独立占地2小学一▲应独立占地3体育馆(场)或全民健身中心△一可联合建设4大型多功能运动场地▲一宜独立占地5中型多功能运动场地一▲宜独立占地6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医院)▲一宜独立占地7门诊部▲一可联合建设8养老院▲一宜独立占地9老年养护院▲一宜独立占地10文化活动中心(含青少年、老年活动中心)▲—可联合建设11社区服务中心(街道级)▲一可联合建设12街道办事处▲一可联合建设13司法所▲一可联合建设14派出所△一宜独立占地15其他△△可联合建设续表B.0.1类别序号项目十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备注商业服务业设施16商场▲▲可联合建设17菜市场或生鲜超市一▲可联合建设18健身房△△可联合建设19餐饮设施▲▲可联合建设20银行营业网点▲▲可联合建设21电信营业网点▲▲可联合建设22邮政营业场所▲一可联合建设23其他△△可联合建设市政公用设施24开闭所▲△可联合建设25燃料供应站△△宜独立占地26燃气调压站△△宜独立占地27供热站或热交换站△△宜独立占地28通信机房△△可联合建设29有线电视基站△△可联合设置30垃圾转运站△△应独立占地31消防站△一宜独立占地32市政燃气服务网点和应急抢修站△△可联合建设其他△△可联合建设交通场站34轨道交通站点△△可联合建设35公交首末站△△可联合建设36公交车站▲▲宜独立设置37非机动车停车场(库)△△可联合建设38机动车停车场(库)△△可联合建设其他△△可联合建设注:1▲为应配建的项目;△为根据实际情况按需配建的项目。2在国家确定的一、二类人防重点城市,应按人防有关规定配建防空地下室。B.0.2的设置规定。表B.0.2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配套设施设置规定类别序号项目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备注社区服务设施1社区服务站(含居委会、治安联防站、残疾人康复室)▲可联合建设2社区食堂△可联合建设3文化活动站(含青少年活动站、老年活动站)▲可联合建设4小型多功能运动(球类)场地▲宜独立占地5室外综合健身场地(含老年户外活动场地)▲宜独立占地6幼儿园▲宜独立占地7托儿所△可联合建设8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托老所)▲可联合建设9社区卫生服务站△可联合建设10社区商业网点(超市、药店、洗衣店、美发店等)▲可联合建设11再生资源回收点▲可联合设置12生活垃圾收集站▲宜独立设置13公共厕所▲可联合建设14公交车站△宜独立设置15非机动车停车场(库)△可联合建设16机动车停车场(库)△可联合建设17其他△可联合建设注:1▲为应配建的项目;△为根据实际情况按需配建的项目。2在国家确定的一、二类人防重点城市,应按人防有关规定配建防空地下室。B.0.3的设置规定。表B.0.3居住街坊配套设施设置规定类别序号项目居住街坊备注便民服务设施1物业管理与服务▲可联合建设2儿童、老年人活动场地▲宜独立占地3室外健身器械▲可联合设置4便利店(菜店、日杂等)▲可联合建设5邮件和快递送达设施▲可联合设置6生活垃圾收集点▲宜独立设置7居民非机动车停车场(库)▲可联合建设8居民机动车停车场(库)▲可联合建设9其他△可联合建设注:1▲为应配建的项目;△为根据实际情况按需配建的项目。2在国家确定的一、二类人防重点城市,应按人防有关规定配建防空地下室。PAGEPAGE33C配套设施规划建设控制要求C.0.1的规定。C.0.1类别设施名称单项规模服务内容设置要求建筑面积(m2)用地面积(m2)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初中*——12周岁18青少年入学要求选址应避开城市干道交叉口等交通繁忙路段;1000m;36班;鼓励教学区和运动场地相对独立设置,并向社会错时开放运动场地小学*——6周岁12童入学要求选址应避开城市干道交叉口等交通繁忙路段;500m应有相应的安全措施;36班200m60m鼓励教学区和运动场地相对独立设置,并向社会错时开放运动场地续表C.0.1类别设施名称单项规模服务内容设置要求建筑面积(m2)用地面积(m2)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体育场(馆)或全民健身中心1000m;60m100m直跑道和环形跑道;练和体制检测等用房200050001200〜15000大型多功能运动场地—31505620多功能运动场地或同等规模的球类场地宜结合公共绿地等公共活动空间统筹布局;1000m;宜集中设置篮球、排球、7人足球场地中型多功能运动场地—13102460多功能运动场地或同等规模的球类场地宜结合公共绿地等公共活动空间统筹布局;500m;宜集中设置篮球、排球、5人足球场地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医院)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生等一般结合街道办事处所辖区域进行设置,且不宜与菜市1000m;1700m21700200014202860门诊部———宜设置于辖区内位置适中、交通方便的地段;1000mPAGEPAGE38,,续表C.0.1类别设施名称单项规模服务内容设置要求建筑面积(m2)用地面积(m2)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养老院*700017500350022000对自理、介助和介护老年人给予生活起居、餐饮服务、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等综合服务务中心;200床500床老年养护院*350017500175022000对介助和介护老年人给予生活护理、餐饮服务、医疗保健、康复娱乐、心理疏导、临终关怀等服务务中心;100床500床文化活动中心*(含青少年活动心)30006000300012000开展图书阅览、科普知识宣传与教育,影视厅、舞宜结合或靠近绿地设置;1000m续表C.0.1类别设施名称单项规模服务内容设置要求建筑面积(m2)用地面积(m2)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社区服务中心(街道级)70015006001200—一般结合街道办事处所辖区域设置;1000m;700m2街道办事处100020008001500一一般结合所辖区域设置;1000m司法所80240—法律事务援助、人民调解、服务保释、监外执行人员的社区矫正等一般结合街道所辖区域设置;派出所1000160010002000—(1)宜设置于辖区内位置适中、交通方便的地段;(2)2.5万5万人宜设置一处;(3)服务半径不宜大于800m商业服务业设施商场15003000——应集中布局在居住区相对居中的位置;500m菜市场或生鲜超市7501500或20002500——500m;应设置机动车、非机动车停车场续表C.0.1类别设施名称单项规模服务内容设置要求建筑面积(m2)用地面积(m2)商业服务业设施健身房6002000一一服务半径不宜大于1000m银行营业网点———宜与商业服务设施结合或临近设置电信营业场所———根据专业规划设置邮政营业场所——包括邮政局、邮政支局等邮政设施以及其他快递营业设施宜与商业服务设施结合或临近设置;服务半径不宜大于1000m市政公用设施开闭所*200300500—0.6万套1.01500m2燃料供应站*一一一根据专业规划设置燃气调压站*50100200一500m设置供热站或热交换站*一一一根据专业规划设置通信机房*———根据专业规划设置有线电视基站*———根据专业规划设置续表C.0.1类别设施名称单项规模服务内容设置要求建筑面积(m2)用地面积(m2)市政公用设施垃圾转运站*———根据专业规划设置消防站*一一一根据专业规划设置市政燃气服务网点和应急抢修站*———根据专业规划设置交通场站轨道交通站点*一一一服务半径不宜大于800m公交首末站*—根据专业规划设置公交车站一一一服务半径不宜大于500m非机动车停车场(库)一一一(含共享单车与公共交通换乘接驳地区;15min范围30m2机动车停车场(库———根据所在地城市规划有关规定配置)注:1加*的配套设施,其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规模应满足国家相关规划及标准规范的有关规定。)C.0.2的规定。C.0.2设施名称单项规模服务内容设置要求建筑面积(m2)用地面积(m2)社区服务站含社区服务大社区服务站6001000500800厅、警务室、社区居委会办公室、居民活动用房,活动300m;600m2室、阅览室、残疾人康复室社区食堂——为社区居民尤其是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宜结合社区服务站、文化活动站等设置书报阅览、书画、文娱、健文化活动站2501200一身、音乐欣赏、茶座等,可供青少年和老年人活动的场宜结合或靠近公共绿地设置;500m所(1)服务半径不宜大于300m;小型多功能运动(球类)场地一7701310小型多功能运动场地或同等规模的球类场地800m2;112个;门球活动场地应提供休憩服务和安全防护措施PAGEPAGE41续表C.0.2设施名称单项规模服务内容设置要求建筑面积(m2)用地面积(m2)室外综合健身场地(含老年户外活动场地)—150750健身场所,含广场舞场地300m;150m2;广场舞等活动场地的设置应避免噪声扰民幼儿园*31504550524075803周岁6儿童应设于阳光充足、接近公共绿地、便于家长接送的地段;3h的日照标准;宜设置于可遮挡冬季寒风的建筑物背风面;300m;1220座353层;(4)1/2影线之外托儿所——0周岁33h300m;托儿所规模宜根据适龄儿童人口确定;1/2影线之外、续表C.0.2、设施名称单项规模服务内容设置要求建筑面积(m2)用地面积(m2)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托老所)350750—老年人日托服务,包括餐饮文娱、健身、医疗保健等服务半径不宜大于300m社区卫生服务站*120270—预防、医疗、计生等服务300m;120m2;社区卫生服务站应安排在建筑首层并应有专用出入口小超市一一居民日常生活用品销售服务半径不宜大于300m再生资源回收点*—610居民可再生物资回收(1)1000人~3000人设置1处;(2)用地面积不宜小于6m2,其选址应满足卫生、防疫及居住环境等要求生活垃圾收集站*—120200居民生活垃圾收集500人的居住区及规模较大的商业综400m,最大不宜超过1km2km续表C.0.2设施名称单项规模服务内容设置要求建筑面积(m2)用地面积(m2)公共厕所*308060120—宜设置于人流集中处;(含老年户外活动)设置(含共享单车非机动车停车场(库)———地区;(215min居住街坊出入口处,停车面积不应小于30m2机动车停车场(库)———根据所在地城市规划有关规定配置注:1加*的配套设施,其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规模应满足国家相关规划和建设标准的有关规定。2承担应急避难功能的配套设施,应满足国家有关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定。PAGEPAGE43C.0.3的规定。C.0.3设施名称单项规模服务内容设置要求建筑面积(m2)用地面积(m2)物业管理与服务——物业管理服务宜按照不低于物业总建筑面积的2‰配置物业管理用房儿童、老年人活动场地—170〜450儿童活动及老年人休憩设施宜结合集中绿地设置,并宜设置休憩设施;170m2室外健身器械——器械健身和其他简单运动设施宜结合绿地设置;宜在居住街坊范围内设置便利店50100—居民日常生活用品销售1000人~3000人设置1处邮件和快件送达设施一一智能快件箱、智能信包箱等可接收邮件和快件的设施或场所应结合物业管理设施或在居住街坊内设置续表C.0.3设施名称单项规模服务内容设置要求建筑面积(m2)用地面积(m2)(1)70m,生活垃圾收集点应采用分类收集,宜釆用的密闭方式;生活垃圾收集点*——居民生活垃圾投放(2)生活垃圾收集点可采用放置垃圾容器或建造垃圾容器间方式;(3)采用混合收集垃圾容器间时,建筑面积不宜小于5m2;(4)采用分类收集垃圾容器间时,建筑面积不宜小于10m2;1辆2辆非机动车停车场(库)———0.8m2/辆1.2m2/1.5m2/辆1.8m2/街坊宜集中设置电动自行车停车场,并宜配置充电控制设施机动车停车场(库)一一一根据所在地城市规划有关规定配置,服务半径不宜大于150m注:加*的配套设施,其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规模应满足国家相关规划标准有关规定。PAGEPAGE45D体育设施设置要求序号项目场地数量(个)备注1000~3000人10000~1500030000~500001篮球—13560~730—2排球——1290~390—311人制足球———4900~12550也可以设置1个11人制足球747人制足球——12300~250055人制足球—12460~13406门球—13380~730—7乒乓球2616~2040~85两台为一组8羽毛球—26150~175—9网球场—13540~680—10普通游泳池—13610~9103个游泳池中有个为标准游泳池11滑冰场——1510~610根据气候选择12轮滑场——113室外综合健身场(武术、体育、舞蹈、体操)113400~20003于10m14儿童游戏场139150~500915室外健身器械113—根据器械的数量和类型而定1660~100m跑道—12300~1000(长度60~100m)17100~200m跑道——1500~2000(长度100~200m)18200~400m跑道———1000~4000(长度200~400m)注:表中“—”对相应的单项体育设施数量不做要求。E居住街坊绿地率控制指标E.0.1表E.0.1居住街坊绿地率控制指标住宅建筑平均层数类别绿地率最小值(%)Ⅲ、Ⅳ、V低层(1层〜3层)25多层I类(4层〜6层)30多层II类(7层〜9层)30高层1类(10层〜18层)35高层11类(19层〜26层)35注:绿地率是居住街坊内绿地面积之和与该居住街坊用地面积的比率(%)。的规定。E.0.2住宅建筑层数类别绿地率最小值(%)Ⅲ、Ⅳ、V低层(1层〜3层)20多层1类(4层〜6层)25(%)4646本标准用词说明如下: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求)”或“应按……执行”。4727 4727 《园林绿地灌溉工程技术规程》CECS243引用标准名录《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50352《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50015《建筑气候区划标准》GB50178《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GB18580~18587《混凝土外加剂中释放氨的限量》GB18588《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6566《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规范》GB/T50905《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GB/T51129《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376《建筑中水设计规范》GB5033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GB/T18920《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预拌砂浆》GB/T25181《城市夜景照明设计标准》JGJ/T163《智慧工地管理标准》T/CECS651《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JGJ/T229484828 《贵州省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DBJ52/T078PAGEPAGE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地方标准贵州省绿色生态小区评价标准DBJ52/T084-2020条文说明编制说明《贵州省绿色生态小区评价标准》DBJ52/T084-2020,经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于2020年5月9日以黔建科通〔2020〕49号文件批准、发布。DBJ52/T084-2017基础上修订(建设容,并征求了有关方面的意见。目次1 53本定 55基要求 55评与级分 56地用 59控项 59评项 61I划局 61Ⅱ活务 63境居 665.1控项 665.2 评项 70I地态计 70II外境量 73III低响发 78康全 81控项 81评项 83Ⅰ色计 83II内气量 84III安耐久 86源约 89控项 89评项 91Ⅰ源源 91II 水资源 94Ⅲ料源碳放 95活利 99控项 998.2 评项 101I 绿色交通 101Ⅱ业理 103Ⅲ105息管理 1079.1控项 1079.2 评项 108基础设施 108管理与务 励创新 基要求 10.2 鼓项 10.3创项 1 总则201210%2017BIM(GB/T50378-2019)201981绿色建筑的评价体系发生了重大变化,绿色生态小区的评价也应该随之进行调整。综上所述,本标准2017年版已经不能完全适应贵州当前及今后的发展需要。因此,根据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的要求,对本标准2017版进行修订。本标准适用于贵州省范围内绿色生态小区的评价。2m2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贵州及各地州市的有关规定是参与绿色生态小区评定。基本规定基本要求绿色生态小区的评价应以居住区为评价对象,以居住街坊为最小评价单,应优先以整个项目指标进行计算。咨询《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201850001500050000标评价。例如某住区人口规模为4000人,处于居住街坊和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之间,此时按照就低不就高的原则,则评价时均按照居住街坊指标进行评价。应分为预评价、评价两个阶段。据统计,截止至2019年底,全省获得绿色生态小区规划设计标识的项目累333087.6性能评价放在建设工程竣工后,这么做能够更加有效约束绿色生态小区技术落地,保证绿色生态小区性能的实现。绿色生态小区预评价应满足以下条件:1 已按绿色、生态、低碳理念编制完成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完成绿色生态建设实施方案,包括绿色建筑推广、交通、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等方面建设概况和项目建设计划;20%通过审查的施工图。本标住区内民用建筑(包括住宅及公共建筑)基本级绿色建筑应通过施工图筑证明文件的应提供承诺书。绿色生态小区评价应满足以下条件:建筑工程已竣工验收;50%;住区内所有配套设施建成并达到使用条件。绿色生态小区在评价阶段进行评价时,需根据预评价时的相关技术资料,将已规划的相关技术及配套设施建成并达到使用条件。方法。申请评价方对所提交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求的落实情况。评价与等级划分6100标体系还统一设置鼓励与创新项。6标逐一评价。确定得分值。加分项的评价,依据评价条文的规定确定得分或不得分。本标准中评分项的赋分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条条文评判一类性能或技术指标,且不需要根据达标情况不同赋以不04.2.4条。一条条文评判一类性能或技术指标,需要根据达标情况不同赋以不同分4.2.3条。一条条文评判多个技术指标,将多个技术指标的评判以款或项的形式表4.2.8可能还会有少数条文出现其他评分方式组合。试评价后综合调整确定。本条规定了绿色生态小区评价指标的分值设定。3.2.4项目场地利用环境宜居健康安全资源节约生活便利信息化管理鼓励与创新加分项满分值预评价分值10010010010010010060评价分值10010010010010010060绿色生态小区评价的总得分应按下式进行计算:Q=(Q1+Q2+Q3+Q4+Q5+Q6+QA)/6 (3.2.5)Q——总得分;Q1~Q66(资源节约、生活便利、信息化管理)评分项得分;QA——提高与创新加分项得分。330%10章的有关规定确定。33506070场地利用控制项评价阶段:预评价、评价。条文解释:绿色生态小区的选址和规划必须符合法定规划。件或出具的证明文件:评价在预评价方法之外还应现场核实。评价阶段:预评价、评价。历史文化街区(《城市紫线管理办法》)、湿地(《湿地保护管理规定》)、生《贵州省城市绿化管理办法》)等。评价阶段:预评价、评价。利地段或潜在危险源应采取必要的能够避让、防止、防护或控制等措施。场地的防洪设计符合现行标准《防洪标准》GB50201及《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GB/T50805的规定,抗震防灾设计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GB50413的规定,土壤中氡浓度的控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的规定,选址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GB50413GB50011的规GB8702本条的评价方法为:预评价查阅项目区位图、场地地形图、勘察报告、环效性。评价阶段:预评价、评价。本条也明确了绿色建筑及绿色生态小区配建停车场(库)应具备电动汽车充电设()50763对不同场所无障碍停车的要求,对于居住区,居住区停车场和车库的总停车位应设置不少于0.5%的无障碍机动车停车位,若11001车位,1001%求停车场应合理设置电动汽车和无障碍汽车停车位。本条的评价方法为:预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评价查阅相关竣工图,并现场核实。

评分项I规划布局评价阶段:预评价、评价。GBIIIIII类。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进行了对接,并以居住区的最小规模即居住街坊的控制指标为基础,提出了人均住宅用地指标评分规则。居住(2hm24hm2300套1000套住宅模超过4hm2其小区路围合形成的居住街坊为评价单元计算人均住宅用地指标。住宅建筑平均层数类别的划分,对接了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通常空间尺度范围越大,现实中全部建设低层住宅建筑或全部建设高层住宅建筑的情况就越少见。因此,十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没有纳入低层和高层Ⅱ类的住宅建筑平均层数类别;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和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则没有纳入高层Ⅱ类的住宅建筑平均层数类别。建筑气候区划按照《建筑气候区划标准》GB50178及相关标准执行。核实竣工图,并现场核实。评价阶段:预评价、评价。间,并提供经济技术分析报告的,本条可直接得分。文件说明;评价在预评价方法之外还应现场核查。评价阶段:预评价、评价。住区内所有符合区域建筑合理朝向的住宅建筑面积与住区内所有居住建筑面积之比。条文中的“北”代表从北偏东小于60°至北偏西小于60°的范围;“东、西30°60°的范围;“南”30°30°的范围。合理朝向是指南向。本条的评价方法为:预评价阶段需审核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图纸、城市设计图纸;评价阶段需在预评价方法之外还应现场核实。评价阶段:预评价、评价。条文解释:在规划设计阶段充分对地形地貌进行分析,且合理利用坡地有利于减少土石方外运,保护生态环境。居住用地宜选择向阳、通风条件好的用地,其自然坡度宜小于25%,规划坡度宜小于25%,项目在规划设计阶段进行竖向分析时需满足《城乡建设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83相关要求。之外还应现场核实。场地为净地交付时,直接得分。评价阶段:预评价、评价。节能效益。土石方平衡、竖向规划设计满足《城乡建设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83要求。鉴于规划阶段的条件所限,其土石方量的估算范围主要包括场地平整、道路及其他地面设施的土石方量,地下工程、管网、建(构)筑物基础等的土石方量不包括在内。“就近合理平衡”要求分单个工程、分片、分段的土石方数量的平衡。用地土石方量定额及其平衡标准指标为:1城乡建设用地土石方工程量(填方和挖方之和)平原地区小于10000m3/104m2;浅、中丘地区20000m3/104m2~30000m3/104m2;深丘、高山地区30000m3/104m2~50000m3/104m22城乡建设用地土石方量平衡标准指标如下:平原地区5%~10%;浅、中丘地区7%~15%;深丘、高山地区10%~20%。土石方工程用地土石方量平衡标准指标在10%~20%之间,可判定为满足本条要求。以下坡地建筑场地需要进行竖向设计分析及土石方平衡计算:高差大于10m,现状地形平均坡度大于8%或坡度大于8%的坡地占总用地的50%以上的建方平衡计算书;评价在预评价的基础上查看施工过程资料并现场查看。Ⅱ生活服务评价阶段:预评价、评价。GB50180标准》GB50180。还应查看相关竣工图,并现场核实。评价阶段:预评价、评价。(DD要求。还应查看相关竣工图,并现场核实。评价阶段:预评价、评价。段需在预评价方法之外还应现场核实。评价阶段:预评价、评价。(站(站可设置包(站居住区按照标准要求进行设置并评价。文件,并现场核实。评价阶段:预评价、评价。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对住区便民服务设施配建提出了要求,随着人入全民网购的时代,设置邮件和快递送设施极为重要。场核实。评价阶段:预评价、评价。卫生设施的配套要求,以满足人们居住生活需要。配建的医疗卫生设施规模应符合《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的300m1000m评价在审核竣工图等相关竣工文件之外还应进行现场核实。评价阶段:预评价、评价。车配建的比例也要求有所增加,鼓励项目在停车位配建时超过一定比例规划要求。场核实。环境宜居控制项评价阶段:预评价、评价。极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并达到无超标污染物排放的要求。价方法之外还应现场核实。评价阶段:预评价、评价。的要求,相关标准包括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50099等以及现行行业标准《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JGJ39行国家标准《建筑日照计算参数标准》GB/T50947中的相关规定。建筑日照标准应符合下列要求:1、每套住宅至少一个居住空间获得日照,该日照标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501805.1.2准;2、宿舍半数以上的居室,应获得同住宅居住空间相等的日照标准;3、托儿所、幼儿园的主要生活用房,并获得冬至日底层满窗日照不少于3h的要求;4、中小学半数以上的教室,应获得冬至日不少于2h的日照标准;52h照标准;62h准;7在原设计建筑外增加任何设施不应使相邻住宅原有日照标准降低;既有1h的日照标准。7特殊政策区中的既有居住区。旧区改建难是我国城市建设中面临的一大突出问1h,且不得降低周边既有住宅建筑日照标准(日照标准时,不应降低其原有的日照水平)表5.1.2住宅建筑日照标准建筑气候区划I、II、III、VII气候区IV气候区V、VI气候区城区常住人口(万人)≥50<50≥50<50无限定日照标准日大寒日冬至日日照时数(h)≥2≥3≥1有效日照时间带(当地真太阳时)8时~16时9时~15时计算起点底层窗台面注:底层窗台面是指距离室内地坪0.9m的外墙位置。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的日照标准将城市分为“大城市”和“中小城市”5050性。周边建筑,现行标准对其日照标准有量化要求的,可以通过模拟计算报告要求,则可以不进行日照的模拟计算,只要其满足控制性详规即可判定达标。本条的评价方法为:预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日照分析报告;评价查阅相关竣工图、日照分析报告,并现场核实。评价阶段:预评价、评价。50180的规(道路红线内的绿地),满足当地植树绿化覆土要求的地下或半地下建筑的屋顶绿化。按照当地屋顶绿化折算标准执行。核实绿地的落实情况。评价阶段:预评价、评价。3096阅相关竣工图,现场噪声测试报告。评价阶段:预评价、评价。境设计标准》JGJ286对居住区详细规划阶段的热环境设计进行了规定,给出了本条的评价方法为:预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场地热环境计算报告;评价查阅相关竣工图、场地热环境计算报告。评价阶段:预评价、评价。201510流通过管网、泵站外排,缓减城市内涝的压力。一是防止因降雨导致场地积水或内涝。现行行业标准《城乡建设用地竖向规划CJJ8310hm210hm210hm2措施,编制场地雨水综合控制利用方案。本条的评价方法为:预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场地竖向设计文件)、年径流地雨水综合利用方案或专项设计文件。评分项I场地生态设计评价阶段:预评价、评价。条文说明: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集8m400m21/3标准的建筑日照阴影线(即日照标准的等时线)范围之外,并在此区域设置供儿所。居住街坊内绿地及集中绿地的计算规则:顶绿地应计入绿地,不应包括其他屋顶、晒台的人工绿地;GB50037-2013600mm~1000mm1.0m处。1.5m1.0m。5.2.1实。评价阶段:预评价、评价。()差异而取长补空间、水分、养分而达到最大生长量的栽培方式。1.2m1.5m0.3m。种植区域的覆土深度应满足申报项目所在地园林主管部门对覆土深度的要求。贵州省内园林景观常用的本土植物物种主要有:1、在本地自然生长的野生植物物种及衍生品种;2、归化种(非本地原生,但已逸生)及其衍生品种;3、驯化种(非本地原生,但在本地正常生长,并完成其生活史的植物种类)及其衍生品种。贴于各种构筑物其它空间结构上的绿化方式。(冠幅投影面积);如项目中有水体,水体面积也将计入植物种植面积。本条的评价方法为:预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苗木表、屋顶绿化、覆土绿化和/或垂直绿化的区域及面积、种植区域的覆土深度、排水设计);评价查阅相关竣工图、苗木采购清单之外还应现场核实。评价阶段:预评价、评价。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也明确要求“合理规划建设广场、公园、步行道等公共活动空间,方便居民文体活动,促进居民交流”塑造宜人的公共空间,并形成公共空间系统。添居住区公共空间的活力。建筑的适度围合可形成庭院空间(LU型建筑两翼之间的围合区应注意控制其空间尺度(D/H宽高比等),形成具有一定围合感、尺度宜人的居住庭院空间,避免产生天井式等负面空间效果。界面丰富、边界清晰连续的空间环境。2类及以上即可得分。现场核实。II室外环境质量评价阶段:预评价、评价。1.5m5m/s向室内渗透。0.5Pa有利于建筑的自然通风。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手段对不同季节典型风向、风速可对建筑外风环室外风环境模拟使用的气象参数建议依次按地方有关标准要求、现行行业标准《建筑节能气象参数标准》JGJ/T346、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中国建筑热环境分析专用气象数据集》的优先顺0.5Pa,即可判定此外窗满足要求。室外风环境模拟应得到以下输出结果:1.5m高处的风速分布。不同季节不同来流风速下,模拟得到冬季室外活动区的风速放大系数。风面(或主要开窗面)表面的压力分布。对于不同季节,如果主导风向、风速不唯一(可参考《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陆耀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或当地气象局历史数据),宜分析两种主导风向下的情况。阅相关竣工文件、风环境分析报告,必要时可进行现场测试。评价阶段:预评价、评价。3096处理实现。有研究表明,10m5dB(A)的降低。本条的评价方法为:预评价查阅环评报告(含有噪声检测及预测评价或独立的环境噪声影响测试评估报告)、相关设计文件、声环境优化报告;评价查阅相关竣工图、声环境检测报告。预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室外噪声模拟分析报告;评价查阅现场测试报告。评价阶段:预评价、评价。的集中绿地面积在标准的建筑日照阴影线(即日照标准的等时线)范围之外,即可得分。评价阶段:预评价、评价。夏季典型日室外日平均热岛强度;取的措施。(典型日为夏至日或大署日1.5米高处的日平均热岛强度(8:00-18:00的平均值)1.5℃的要求。热岛模拟可通过计算流体动力学(CFD)完成,为了方便起见,9:00、12:00、15:0018:00(气象参数规定行热岛模拟时,也可通过采取一些具体的技术措施来得分。户外活动场地包括:步道、庭院、广场、游憩场和停车场。遮荫措施包括绿00-16:004h处于建筑阴影区域的户外活动场地面积计算。建筑立面(非透明外墙,不包括玻璃幕墙)、屋顶、地面、以及红线范围内5.2.7料和颜色的反射系数,可作为参考。5.2.7颜色r材料r白色0.8塑料0.8浅黄色0.7石板0.7浅绿色、粉红色0.4枫木、白桦0.6天蓝色0.4亮的橡木0.4浅灰色0.4混凝土0.3浅棕色0.3暗的胡桃木0.2中灰色0.2暗的橡木0.2深红色0.1红砖0.2黑色0.1焦渣石0.1或对应的具体技术措施的场地设计、景观设计说明和相关图纸;评价在预评价方法之外还应核实各项设计措施的实施情况。评价阶段:预评价、评价。筑基底面积之比进行计算得出。价查阅相关竣工图、建筑底层架空率计算书,并现场核实。评价阶段:预评价、评价。栏等作为居住小区或组团与外界的分隔方式。的基础上进行现场核实。评价阶段:预评价、评价。条文解释:本条根据《城市夜景照明设计标准》JGJ/T1637.0.2E3熄灯时段前居住建筑窗户外表面产生的垂直面照度最大允许值5lx进行指标控1lx,两个时段同时达到为满足要求。dΦdA之商,即该量的符号为E,单位为lx(勒克斯),1lx=1lm/m2。15%。照度计算书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