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T 2106-2021地面电性源瞬变电磁法地球物理勘查技术规程-(高清现行)_第1页
DB41-T 2106-2021地面电性源瞬变电磁法地球物理勘查技术规程-(高清现行)_第2页
DB41-T 2106-2021地面电性源瞬变电磁法地球物理勘查技术规程-(高清现行)_第3页
DB41-T 2106-2021地面电性源瞬变电磁法地球物理勘查技术规程-(高清现行)_第4页
DB41-T 2106-2021地面电性源瞬变电磁法地球物理勘查技术规程-(高清现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07.06041CCSD1241河 南 省 地 方 标 准DB41/T2106—2021地面电性源瞬变电磁法地球物理勘查技术规程2021-01-262021-01-262021-04-25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目 次前言 II范围 1规性用件 1术和义 1总则 2技设计 3仪装的用维护 7野数采集 8资处与释 13报编与交 14附录A(料)计编写容要求 16附录B(料)外工班报 18附录D(料)果告编内与求附录D(料)果告编内与求 21参考献 24前 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第七地质大队、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丁云河、刘强、赵志成、吴家祥、王明明、刘文毅、马鹏远、薛国强、李京、地面电性源瞬变电磁法地球物理勘查技术规程范围本文件适用于地质矿产勘查、水工环及地质灾害勘查的地面电性源瞬变电磁勘查工作。(GB/T14499地球物理勘查技术符号GB/T18314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DZ/T0153物化探工程测量规范DZ/T0187地面磁性源瞬变电磁法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DZ/T0153物化探工程测量规范DZ/T0187地面磁性源瞬变电磁法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地面电性源瞬变电磁法3.2赤道观测方式ABABr与发射源AB长度LAB的比值大于等于3(r/LAB≥3)时,称为电偶源装置;当收发距r与发射源ABLAB3(r/LAB<3)3.3轴向观测方式接收端位于发射源AB的延长线方向上,在一定范围内沿剖面逐点移动测量的观测方式。3.4归一化感应电动势mV/A;mV/A•m2。3.5归一化感应电场强度将接收电极MN测量的电压除以MN电极距得到电场强度,再进行电流归一化处理,单位为mV/A•m。总则Hz,Ex1。a)线源装置(rL<3)brL≥)图1赤道装置示意图4.2.2轴向装置Ex2。图2rAB≤3)4.2.3观测范围AB120AB60。图3电性源瞬变电磁观测范围示意图根据任务要求,应收集以下资料:踏勘新区或地电条件不明的地区应组织现场踏勘,主要踏勘目的如下:应从以下几方面对方法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方法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进行方法试验,以确定方法的可行性及有效性:工作装置选择应考虑探测目标体的特性、地质环境和电磁噪声干扰程度等,要求如下:2000mb工作参数的选择应包括下列四个方面。ABLABABLAB的1/30.79LAB的1/30.79mN10-8V/m2~10-9V/m2。m线源装置和轴向装置最大探测深度的计算见式(1):𝑎𝑑=0.48√𝐼𝑟L𝐴𝐵𝑎𝑁𝑚

…………(1)式中:𝑑𝑎 (m);𝐼 (A);𝑟 (m);𝐿𝐴𝐵——发射电极距,单位为米(m);(V/m2)。(2𝑏𝑑=0.28√𝐼𝑟L𝐴𝐵𝑏𝑁𝑚

…………(2)式中:𝑑𝑏 𝐼 (A);𝑟 (m);𝐿𝐴𝐵——发射电极距,单位为米(m);𝑁𝑚——最小可分辨信号,单位为伏每平方米(V/m2)。(3)(4)(5)。𝑡=𝜇[(𝐼L𝐴𝐵/𝑁𝑚)21/3𝑎 π 144𝜌 ]

…………(3)𝑡=𝜇[𝐼𝑟L𝐴𝐵2/3 (4)𝑏 π𝜌60𝑁𝑚]式中:

𝑡𝑐

=𝜇𝑑22𝜌

…………(5)𝑡𝑎 𝑡𝑏 𝑡𝑐 𝜇 (H/m);𝐼 (A);𝐿𝐴𝐵——发射电极距,单位为米(m);𝑁𝑚——最小可分辨信号,单位为伏每平方米(V/m2);𝜌 (Ω•m);𝑟 (m);𝑑 (m)()1详细程度和精确程度,又经济合理的原则进行设计。表1常用测网比例尺

单位为米比例尺测线间距点距1:1000010020~501:50005010~201:2000205~10确定工作精度时应遵循下述要求:的精度;c)的精度;c)5.8.2工作精度分级。表2工作精度分级表5.8.3测地工作精度要求3GB/T18314、DZ/T0153级别均方相对误差/%有位误差无位误差Ⅰ105Ⅱ1510注1:表中无位误差是指检查工作中观测点、布极点与原始点位置相同,由发射场误差、仪器噪声、环境噪声等叠加引起的误差。注2:表中有位误差是指重新布极后进行检查工作时由发射、接收布极测地误差与无位差叠加后的综合误差。表3测地工作精度级别平面点位中误差mm(图上)相邻点距中误差%方向偏差°高程中误差mm(图上)A1.03.05B1.255.0101.0。(AB807.10.3。10Ω/km2MΩ/km。1kΩ2mV。37.2.3仪器一致性由同测点多台仪器观/.测值的总均方相对误差37.2.3仪器一致性由同测点多台仪器观/.测值的总均方相对误差ε一致性来衡量,总均方相对误差ε一致性的计算见式(6):𝑞𝑝∑∑(𝑣−𝑣)2𝜀√𝑖=1𝑗=1𝑖𝑗 𝑖一致性=±(𝑁−𝑞)…………(6)式中:ε一致性——观测值总均方相对误差;𝑞𝑝𝑣𝑖𝑗𝑣𝑖𝑁7.2.4——参与一致性试验的单台观测时间窗口数;——参与一致性试验的仪器总台数;——第j台仪器在第i个时间窗口的观测值;——m台仪器在第i个时间窗口的观测平均值;𝑁=𝑝×𝑞。一致性试验的ε一致性应小于设计的工作误差,否则应从参加试验的m台仪器中找出偏离均方误差εj偏εj偏式(8):𝑞√∑(𝑣−𝑣)2𝑖=1𝑖𝑗𝑖𝑞−1…………(7)𝑣𝑖=𝑗=1𝑝∑𝑣𝑖𝑗𝑝…………(8)式中:εj偏——第j台仪器偏离均方误差;𝑞 𝑣𝑖𝑗ji𝑣𝑖 ——mi𝑝 噪声调查的目的是用于定性了解工作区内噪声分布规律,设计抗噪措施,提高数据质量。3000生产试验工作要求如下:r岩()(矿)()DZ/T0070—20163020%。50MΩ2MΩ/km,测量导线对地绝缘电阻应大于5MΩ/km。、B50%,5ABABA、B极布设SAB(B)(应适(B)802-32H310%,具体计算方法按照0070—20169:1𝑛𝑉𝑖𝑗−𝑉′2𝑀𝑗=±√

∑[

…………(9)式中:𝑛

2𝑛𝑖=1

𝑉𝑖𝑗ji𝑖𝑗𝑉′ ji𝑖𝑗ji(1:1𝑖=𝑚,𝑗=𝑛

𝑉𝑖𝑗−𝑉′2𝑀=±√2𝑚𝑛

∑𝑖,𝑗=1

[ 𝑉𝑖𝑗

…………(10)式中:𝑀 𝑚 𝑛 ji𝑖𝑗𝑉′——第j点第i个时间窗口的检查观测值;𝑖𝑗ji25%;31%;20(()C。原始资料整理包括:每天野外工作结束后,操作人员应对野外记录和原始数据进行100%检查,并签名交技术负责人复核。原始资料的检查内容包括:数据预处理包括噪声压制、冗余数据剔除、装置校正等一系列数据处理过程。常用方法与要求如下:主要图件应包括:应包括以下内容:横坐标为剖面点位,比例尺与工作比例尺一致;纵坐标为归一化感应电动势、感应电场强度振幅,采用对数比例尺;不同测道采用不同颜色表示;将相同测道不同点位振幅值连成曲线绘制而成。由视电阻率反演电阻率断面图以及其他物化探异常和地质、地形及解释成果按点号对齐排列而成。GB/T144999报告编写与提交成果报告编写应按照以下要求进行:D前言;9.1.3成果报告附图9.1.3成果报告附图成果报告附图应包括实际材料图、剖面图、拟断面图、断面图、综合剖面图、综合平面图等。资料汇交基本要求成果报告通过评审后应尽快整理相关资料,将原始及成果资料(包含电子文档)按时完成汇交。主要内容资料汇交应包括:附录A(资料性)设计书编写内容与要求前言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A.3.1地质特征A.3.2地球物理特征A.3.2地球物理特征若工作区以往进行过相同或类似方法的勘查工作,应描述矿体异常特征及干扰体异常特征。应包含以下主要内容:主要包括测地工作、物探测量、电性参数测量、数据处理与制图的相关要求以及质量评价指标等。(。简要叙述勘查单位情况,具体叙述项目组人员组成以及设备配置情况。项目所实行的质量管理体系、安全保障体系以及绿色勘查措施。说明工作的总周期以及各项具体工作的起止时间。通过本次工作所能取得的最终成果内容(报告、图件、数据等)及提交时间。根据工作量编制经费预算。工作布置图及其他必要图件等。附录B()表B.1给出了野外施工班报表的样式。表B.1野外施工班报表样式施工单位:施工时间:编号:项目名称工作装置施工地点天气日期时间接收操作员发射操作员放线负责人收发距(m)AB极长度(m)接收机编号发射频率(Hz)接收框有效面积(m2)/接收偶极长度(m)序号文件号点线号坐标接地电阻(探头电阻()备注1X:Y:H:2X:Y:H:3X:Y:H:4X:Y:H:5X:Y:H:注:此表行数可增减。附录C()野外工作完成后应当在5日内提出野外工作验收申请。野外工作完成标准如下:野外工作验收由项目主管部门组织实施,野外工作结束转入报告编写前,应完成野外工作验收。项目任务书、设计书、设计审查意见书、设计批复意见、设计调整及批复意见以及相关技术标准。C.3.1任务完成情况野外工作是否按照任务书和设计书中下达的工作量和规定的工作质量全面完成。野外工作是否按照任务书和设计书中下达的工作量和规定的工作质量全面完成。结合工作区实际材料图等资料检查测区范围、比例尺、测线方向等内容是否与批复的设计书一致。检查仪器型号、仪器调节、校验记录以及仪器性能试验等内容。检查测地工作、测点观测的各种记录是否准确、齐全,是否达到了设计书的要求。检查野外观测质量检查记录是否准确、齐全,是否达到了设计书的要求,重点内容如下:3%~5%;100野外计算、整理的各种资料是否内容完整、真实可靠、字迹清晰、页面整洁和规格统一。C.3.7工作量完成情况评价对工作部署的合理性和工作量完成情况(不合格数据不能计入完成的工作量)做出评价,填写质量验收登记表,见表C.1。表C.1质量验收登记表样式项目名称项目地点:勘查单位:项目区范围经度:至项目区面积纬度:至开工日期竣工日期设计物理点完成物理点施工仪器工作装置收发距叠加次数时窗范围供电电流增益质量评级:甲级甲级率乙级乙级率丙级丙级率废品废品率全区质量评价验收单位参加验收人员(签字)验收日期填表人审核人附录D(资料性)成果报告编写内容与要求前言简述任务来源及任务书编号,本次物探测量工作所要达到的地质目的,以及批复下达的工作量。测区概况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简述本次工作的起止时间、完成的实物工作量及检查验收情况,取得的主要地质成果及存在问题。地质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采用的工作方法、工作装置、工作参数的选择及依据。工作比例尺,剖面与电极接地点的布设方法及精度。野外观测包括以下内容:物性标本的采集、测定及质量检查、物性参数的统计等。资料处理与质量体系运行包括以下内容:(异常的解释推断是物探工作的重要环节,要在充分研究已有地物化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异常解释推断要严谨、深入,对于和本次工作的目的任务紧密相关的部分要详细论述。对本次工作所要解决的地质任务提出地质结论并进行评价,说明本次工作的成效。提出下步地质工作、物化探工作及异常工程查证的建议。说明本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