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最新)课件_第1页
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最新)课件_第2页
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最新)课件_第3页
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最新)课件_第4页
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最新)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走进化学世界九年级生化组化学是实验科学探究呼吸气体成分探究蜡烛燃烧实验报告示例以史引入体验探究体验探究学习方法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题解读: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的许多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中国古代的炼丹设备

西方18世纪中叶的化学实验室学习化学的途径——实验途径:实验探究观察现象记录现象、数据、结果科学分析做出结论作用验证化学原理获得化学知识下面我们利用实验来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实验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蜡烛图片【查阅资料】1、蜡烛是由石蜡和棉线烛芯组成的。2、澄清的石灰水遇二氧化碳气变浑浊。所以,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存在。【实验目的】点燃蜡烛,仔细观察蜡烛在点燃前后和过程中有什么变化。【实验材料】蜡烛、火柴、小烧杯、玻璃片、澄清石灰水【实验步骤】1、点燃前:蜡烛呈圆柱状,由半透明的白色固体石蜡和棉线做的烛芯构成,有轻微气味,质软。用小刀从蜡烛上切下一小块石蜡,把它放入水中,不溶于水,并能浮于水面,说明它的密度比水小。探究步骤现象分析或结论点燃前①观察蜡烛外观蜡烛:

色、

态硬度:。溶解情况:石蜡

溶于水密度比水

。②用力扳扳感觉________

(软或硬)③取一小块蜡烛,放入1盛水的烧杯中蜡烛____溶于水蜡烛_______于(沉或浮)水中白固软不浮较小不小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②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1s后取出:处在火焰最外层的部分最先变黑,第二层次之,最里层变黑最慢。说明外层火焰温度最高,第二层次之,最里层温度最低。③分别取一个干燥的烧杯和一个用澄清石灰水润湿内壁的烧杯,先后罩在蜡烛火焰上方:干燥的烧杯内壁上有水珠生成,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后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④如果用白瓷板压在火焰上,在白瓷板上能观察到什么现象?

白瓷板上出现黑色碳环。在做有关“现象”题目的时候要注意,切忌将“现象”与“结论”混淆,“现象”的描述中不能出现生成物的名称,只能描述出生成物的色、态、味等。3、熄灭后

熄灭蜡烛时,有一缕白烟从烛芯飘出,用燃着的火柴点燃白烟,火焰会顺着白烟将蜡烛重新点燃。白烟为石蜡的固体小颗粒。“烟”是固体小颗粒,而“雾”则是小液滴。【实验结论】蜡烛能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黄色火焰,放出热量,火焰分三层(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最低,生成水并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二氧化碳。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点燃文字表达式: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这个探究活动体现了化学学习的以下特点:

(1)关注物质的性质,如颜色、气昧、状态、硬度、密度、熔点、沸点、溶解性、可燃性,等等。(2)关注物质的变化,如蜡烛的熔化、凝固、燃烧时的现象及生成的新物质,等等。

(3)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对物质在变化前、变化中、变化后的现象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描述,比较和分析,以得出正确的结论。总结提升一、描述物质燃烧现象时,应抓住物质燃烧实验的四个明显现象:1、状态变化2、光(火焰)3、热4、生成二、火焰里有固体颗粒,在高温下受热发光,就会使火焰明亮。若燃烧的完全是气体,火焰就不明亮。探究范例:【查阅资料】1、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成白色浑浊液,在下述实验中,白色浑浊越多,说明气体中二氧化碳越多;

2、氧气可以使带有火星的木条复燃,木条燃烧越旺,说说明氧气越多;3、二氧化碳可以使燃着的木条熄灭。【提出问题】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呢?【猜想与假设】1、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应该比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少。因为氧气被人体所吸收。。2、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应该比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因为吸进的氧气与人体中的某些物质反应后转化成了二氧化碳。二、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步骤1用排水法收集人体呼出的气体

①用集气瓶盛满水,用玻璃片盖好②把盛满水的集气瓶连同玻璃片一起倒立在水槽内③将软管插入集气瓶口,向集气瓶缓缓吹气,直到集气瓶内充满呼出的气体④在水下用玻璃片将集气瓶口盖好,然后取出集气瓶,放在实验桌上准备收集气体步骤2

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的气体中观察现象----探究氧气(O2)的含量现象结论空气中木条继续燃烧,呼出的气体中木条熄灭呼出的气体比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少。步骤3取两个集气瓶,其中为空气,向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的气体中滴入数滴澄清的石灰水,并振荡,观察现象----探究二氧化碳(CO2)的含量现象结论空气无现象,呼出的气体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呼出的气体比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多。步骤4

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一块呼气,观察出的气体中观察现象玻璃片上水蒸气的情况,并与另一片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作对比。----探究水蒸气的含量现象结论空气中的玻璃片上没有水雾。呼气后玻璃片上有水雾。呼出的气体比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多。现象结论呼出的气体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可使燃着的小木条熄灭、可使玻璃片上凝结有水吸入空气呼出气体二氧化碳氧气水含量较多含量较少含量较多含量较少含量较少含量较多实验结论能力提升活动探究的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数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化学实验设计1、化学实验设计的原则(1)科学性(2)安全性(3)可行性(4)简约性(5)经济性2、化学实验设计的内容(1)实验名称(2)实验目的(3)实验原理(4)实验用品(5)实验装置和操作步骤(6)实验注意事项(7)实验现象记录(8)实验结论及问题的讨论与评价3、化学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1)根据实验目的,阐明实验原理,选择合适的实验用品;(2)根据实验特点,设计实验装置,画出实验装置图;(3)根据实验的要求,设计可行的操作步骤及明确实验观察的重点,分析实验中应注意的事项。规律总结排水集气法1、适用对象:不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