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肾虚研究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概况_第1页
从肾虚研究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概况_第2页
从肾虚研究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概况_第3页
从肾虚研究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概况_第4页
从肾虚研究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概况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肾虚研究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概况〔〕:

摘要: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一种常见的病程长且难治愈的疾病,久之伴发癌前病变,甚至开展成胃癌。中医药治疗CAG有较多的特色,多数医家认为此病属本虚标实,本虚重在脾胃气虚、胃阴虚、脾胃气阴两虚。从肾论治本病的研究间有所提及,总量偏少,总结从肾虚认识CAG的经历及研究成果,为进一步开展研究提供思路与参考。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肾虚;中医药

本文引用格式:胡鑫才.从肾虚研究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概况[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2,19(102):212-214.

0引言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AtrophicGastritis,CAG〕是主要表现为胃粘膜的固有腺体数量减少甚至消失、胃粘膜变薄、粘膜肌层变厚的一种慢性胃炎。常伴有肠上皮化生〔IntestinalMetaplasia,IM〕、炎性反响及不典型增生〔Dysplasia,Dys〕。目前国内外学者公认Correa【1】提出的慢性浅表性胃炎〔ChronicSuperficialGastritis,CSG〕-萎缩性胃炎〔CAG〕--肠上皮化生〔IM〕-异型增生〔Dys〕-胃癌的开展形式,研究发现CAG伴IM的癌变率为13.0%,发生癌变的时间为3.5年【2】。2022年中国恶性肿瘤的发病与死亡概率中胃癌排名第三【3】,因此积极防治本病对保障人们的安康具有重大意义。西药药物治疗方面,除了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可以采取铲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其他多为对症治疗,且铲除幽门螺杆菌治疗方面也存在诸如耐药、反复感染等问题,治疗效果并不满意。中医药在治疗CAG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历,病因病机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4】在认为此病为本虚标实,本虚重在"脾胃气虚、胃阴虚、脾胃气阴两虚";,标实那么主要表达于"浊、毒、瘀";。更有研究【5】从临床有效处方进展数据挖掘,发现CAG核心病机以脾气亏虚、胃气壅滞为要。从脏腑定位角度来看,多数集中于肝、脾、胃。从肾论治本病的研究并不多,现将此类研究进展一次总结,为以后CAG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1中医病因病机认识

CAG是胃癌的发病根底,一旦开展至胃癌,最终可形成肿块,即属于中医"积聚";的范畴。?医宗必读-总论证治?云:"按积之成也,正气缺乏而后邪气踞之";,?景岳全书-积聚?载:"壮人无积,虚人那么有之";;?诸病源候论?云:"积聚者,由阴阳不和,脏腑虚弱,诸脏受邪饮留滞不去,乃成积聚";;由此可见,古代医家已认识到积聚的发生是以脏腑虚弱、正气缺乏为发病根底。因此,正虚是CAG的根本特征。

多项研究说明,CAG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6-7],IM和Dys的发病率同样是随年龄增长而增高[8]。?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八八,那么齿发去。";这段经文记述了随着肾气的盛衰变化,人体发生的一系列变化。说明人体的生理机能随着肾精、肾气的盛衰变化而变化。CAG的发生是人体衰老、机能减退的一种结果,这一退行性病变的根本原因是肾气亏损[9]。中医根底理论认为肾与脾胃存在着先后天互相资生和津液代谢的协同作用。脾胃受纳腐熟水谷,化生气血津液,肾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寓命门真火。脾主运化,需肾阳的温煦蒸化,始能健旺,胃主受纳,胃气以通降为顺,肾气的摄纳、温煦功能为其提供推动力。而肾阴充足是胃阴发挥濡润作用的前提,即先天温养激发后天。肾中精气需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不断补养,方能充盈,即后天补养培育先天。病理上,肾阳缺乏,火不暖土,那么导致脾胃阳气虚衰,肾阴缺乏那么导致胃阴失于濡养,这些均影响脾胃的受纳腐熟及运化功能,造成气血生化乏源。CAG病程长,中医学认为"久病及肾";,在进展的过程中逐渐由脾胃虚弱开展至肾虚。与此同时,正是由于存在着肾虚,才会导致胃炎逐渐开展至CAG的程度。李伟新[10]认为CAG胃镜检查所见胃黏膜变薄变细,或呈细小颗粒状,外表粗糙不平,颜色苍白或灰白色,黏膜下血管显露。病理表现为固有腺体萎缩、减少。符合中医脾胃虚寒,瘀血停滞的辨证,治疗宜温肾养胃活血。谢胜等[11]认为CAG开展到萎缩阶段多由肝肾精血亏虚引起,在肝肾精血亏虚的根底上夹瘀、夹湿、夹郁火等。肖玉坤[12]那么认为其病位虽在胃,而实际涉及到脾、肝、肾诸脏,以脾、肾为主。CAG常见于中医"痞证";范畴,清-陈世铎?辨证录-中满门?有言:"人有患中满之病,饮食知味,但多食那么饱满不消,人以为脾气之虚,谁知是肾气之虚";。由此可见,肾虚是CAG重要的根本病机。

2中医治疗

2.1滋肾论治

2.1.1临床研究

谢胜等[11]采用膏方治疗CAG获得良好效果,治疗组54例予当归芍药养精固本膏方治疗,对照组54例予口服维酶素

片、法莫替丁,两组均治疗3个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病症评分、病理组织积分、Hp转阴率等均优于对照组〔P

2.3阴阳并治

2.3.1临床研究

肖玉坤[12]以补肾健脾活血法为主拟方加减治疗48例,对照组36例口服吗丁啉、维酶素。两组总疗程均3个月。结果显示,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67%,对照组为75.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肝郁CAG组和脾虚CAG组>CAG组。刘晓颖等[26]选择320只Wistar雌性大鼠,通过复制CAG证病结合模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拟,各实验组胃黏膜有明显萎缩。认为CAG可以有不同的辨证类型,其中肾虚证与CAG的病理有更本质的相关性。实验研究在近年没有进一步深化,相关文献量较少,可能与开展病证动物实验研究的难度高有关。

4小结与展望

中医药治疗CAG有着独特的优势。对于本病的病机认识大多集中于"本虚标实";,本虚属脾胃虚弱者没有太大争议。因CAG病变部位在胃腑,多数医家均能认识到脾胃亲密相关,同为后天之本。然而病变部位即现代医学所谓的病灶,与中医辨证论治所讲的病位并不完全等同。辨证之病位是指根据临床信息区分判断出疾病的癥结病位,即疾病的病根是属何脏腑经络。因此对于CAG,病变癥结在肾常常被无视。通过查阅文献,此类研究偏少即可印证。

综合本病的发在开展趋势,结合"治未病";理念认识疾病的思路,肾虚在此过程中的重要性应该得到重视。多年来尽管获得了一些临床和实验的研究进展,但这方面的研究根本停滞,离说明肾虚的病机还有很大的间隔。当前从肾虚治疗本病的临床研究整体程度有待进步,多数研究的疗效评价标准把握不严格、疗效评判标准不统一。例如:胃镜病理作为诊断及疗效观察是必须纳入到研究中的工程。中医理论指导下的临床是可获得预期疗效的,但设计出适宜中医药的科研方法仍是需要长期考虑的问题。目前的研究常常是理论和实际的脱离,有些是纯理论的推导而不结合临床事实,有些是按病选方的治疗而脱离辨证论治的根本精神。对于本病的研究中,尽管研究者注意到了肾虚当分清楚阴阳,然对其适用证缺乏相应的描绘。偶有研究者注意到治疗还需结合临床事实,实验研究同样存在动物模型对"证";的模拟效果不尽如人意。

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开展多中心的CAG临床信息的搜集,以正常人群及非萎缩性胃炎为对照,以现代数据挖掘工具提取疾病辨证信息,以"疾病是一个变化的过程";为根本点来认识病证的特征,从而为本病的根本病机认识提供客观的根据。通过上述的研究明确CAG中的肾虚常见表征是哪些,临床所见有何规律。任何疾病的发生开展都是多因素参与的结果,中医临床不仅要注重理想世界的研究观察,例如:研究中对病的观察制定统一的标准。更应该要反映出真实世界的疗效,例如对每一治疗方法的适用范围做必要交代。

参考文献

【1】CorreaP,FonthamET,BravoJC,etal.Chemopreventionofgastricdysplasia:randomizedtrialofantioxidantsupplementsandanti-helicobacterpyloritherapy[J].NatlCancerInst,2000,92(23):1881-1888.

【2】高一心,孙涛.237例老年人胃癌癌前病变随访分析[J].肿瘤防治杂志,2022,8(2):118-119.

【3】王维琼.2022年中国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22,4(19):3604.

【4】严子兴,陈文辉,林晓英,等.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药研究进展[J].光明中医,2022,33(10):1511-1514.

【5】潘静琳,温淑婷,肖嘉欣,等.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有效中药处方的用药规律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2,32(7):3225-3228.

【6】尹公礼.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流行病学与病因学研究近况[J].武汉医学杂志,1986,10(1):56-58.

【7】杨桂英,熊元治.青海地区慢性萎缩性胃炎流行病学特点研究[J].中国消化内镜,2022,3(2):24-28.

[8]赵晓,金建军.豫西地区胃黏膜不典型增生和肠化生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J].现代肿瘤医学,2022,19(6):1220-1223.

[9]廉艳红,周斌.从脾肾亏虚、胃络瘀阻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2,32(9):4064-4066.

[10]李伟新.温肾养胃活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2,19(17):2123-2124.

[11]谢胜,周晓玲,韦金秀,等.当归芍药养精固本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54例临床研究[J].河南中医,2022,34(10):1936-1938.

[12]肖玉坤.补肾健脾活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8例临床观察[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2,22(5):333-334.

[13]曾江林.健脾滋肾活血解毒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2例[J].湖南中医杂志,2022,26(2):77-78.

[14]相宏杰,赵红,曹志群.运脾益肾、化瘀解毒法逆转CAG癌前病变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2,17(8):238-240.

[15]王福林.滋肾养胃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36例[J].吉林中医药,2022,30(8):579-580.

[16]肖奇国.一贯煎的新用途[J].家庭中医药,2022,16(7):59.

[17]郭连顺.六味地黄汤临证治验举隅[J].国医论坛,2022,21(2):24.

[18]梁洪志,梁燕.自拟复萎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248例[J].辽宁中医杂志,2022,50(2):196.

[19]孔庆为,张传恩.慢性萎缩性胃炎从阳虚论治浅析[J].中国农村卫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