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的真言实话_第1页
太极拳的真言实话_第2页
太极拳的真言实话_第3页
太极拳的真言实话_第4页
太极拳的真言实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8势,取得主动;反之,便失机失势,陷入被动。一般来说,实战技击中至少有一次接手。“接手法”既需要明师指点,又需要刻苦训练,还需要有人给你搭架陪练。37、从推手喂劲到接手喂招、散手拆招,都是和老师或师兄对练,练到纯熟。要真打,找到感觉,练到纯熟,碰到自卫抗暴之时自然就能用,这样哪有练不出功夫的事情。38、推手是练懂劲功夫,可以完全敞开身心交流;发放手是试劲道功夫,亦可以放心交流;断手是论偷打功夫,难以交流;散手是见真功夫,武不善作,要小心交流。双方动手交流前宜详辨甄别,明确交流规则,崇尚武德为好。39、太极功夫,讲究以柔克刚、以弱胜强、以小制大、沾连黏随、顺势借力,是数千年传统武学的总结与浓缩;同样包含了武术中“踢、打、摔、拿(不是军警的擒拿术,而是节膜、拿脉、抓筋、闭穴)”的技击术。40、太极功夫,修的是智慧之道、觉悟之道。外有明师之点授,内有自我之内修,则太极功夫有望上身。41、有位前辈说:“二十岁多学点,三四十岁多练点,五六十岁多养点。”客观上值得注意,五六十岁的太极拳爱好者还是多养点,少点对外交手较劲为宜。据网络传闻:1929年11月,孙氏太极明师李庆澜在江苏国术馆任教习时,曾与服务于同馆的教习——太极拳名家郝家俊进行散手交流,李对郝说:"我的拳不是为了玩,而是为了用。真打起来才能体会得到"。交手中,李出快拳奔郝面门,郝上步接拳,李拳速收,同时矮身左闪,出右脚钉郝前腿之迎面骨。郝移腿稍缓,被李钉中。郝负痛,身体略有前倾。李拳再至,在郝的眼前晃而未发,郝未及接住该拳,而李拳已收。至此,高低已分。其实,郝对太极拳研究颇深,道理亦明。作为太极拳师,郝之理、法俱良,为当时不多见者。徐哲东先生称郝的周身如有电网,使人触之即出。但因郝身步两法及实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