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考人教版邹忌讽齐王纳谏注释翻译问答题及对比阅读篇目整理_第1页
2019中考人教版邹忌讽齐王纳谏注释翻译问答题及对比阅读篇目整理_第2页
2019中考人教版邹忌讽齐王纳谏注释翻译问答题及对比阅读篇目整理_第3页
2019中考人教版邹忌讽齐王纳谏注释翻译问答题及对比阅读篇目整理_第4页
2019中考人教版邹忌讽齐王纳谏注释翻译问答题及对比阅读篇目整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映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日:“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日:“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选自《战国策・齐策》(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题目是后加的《战国策》是战国时期各种史料的汇编,原作者不详,西汉刘向编订为三十三篇,着重记录了战国时期一些谋臣策士的言论和谋略。邹忌,战国时齐人,曾任齐相。讽,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齐王,齐威王。纳谏,接受规劝。[修]长,这里指身高。[尺]古代的尺比现在的短。[昳丽 ] 光艳美丽。[朝服衣冠],早晨穿戴好衣帽。服,穿戴。[窥镜 ] 照镜子。[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 我同城北徐公比,哪一个美?孰与,用于比较。孰,谁,哪一个。[妾] 旧时男子除妻子以外娶的女子。[旦日 ] 明天。这里指第二天。[明日 ] 第二天,即上文“旦日”的后一天。[孰视之]仔细地看他。孰,同“熟”,仔细。之,指徐公。[弗如远甚]远远地不如。[美我]以我为美。[私]偏爱,动词。[皆以美于徐公 ]都认为(我)比徐公美。以,以为,认为。[方]古代称面积的用语。“方千里”即纵横一千里。[宫妇]宫里的妃子。[四境之内]全国范围内(的人)。[蔽]蒙蔽,这里指受蒙蔽。[面刺]当面指责。[谤讥于市朝]在公众场所议论(君王的缺点)。谤,指责别人的过错。讥,讽刺。市朝,公共场合。[闻]这里是“使……听到的”意思。[时时 ] 不时,有时候。[间进 ] 偶尔进谏。间,间或,偶尔。[期年 ] 满一年。[朝于齐]到齐国来朝见(齐王),这是表示尊重齐国。[战胜于朝廷 ]在朝廷上战胜(别国)。意思是内政修明,不需用兵,就能战胜敌国。邹忌身高八尺多,而且容貌光艳美丽。早晨穿戴好衣帽,照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和城北徐公相比,哪一个美?”他的妻子说:“您美极了,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就又问他的妾:“我和徐公比,谁美?”妾说:“徐公怎么能比得上你呀?”第二天,有客人从外边来,(邹忌)同他坐着谈话,又问客人说:“我和徐公谁美?”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第二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端详他,自己觉得不如(徐公美丽;再照镜子看看自己,更觉得远远不如。晚上躺着(睡觉)想这件事情,说:“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妾认为我美,是害怕我;客人认为我美,是想要有求于我。”于是上朝摆件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想要有求于我,(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宫里的妃子、左右的近臣没有谁不偏爱您的,朝中的大臣没有谁不害怕您的,全国范围内没有谁不有求于您的。由此看来,大王您所受的蒙蔽很深啊。”齐威王说:“好。”就下了命令:“所有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可受上等奖赏;上书劝谏我的,可受中等奖赏;在公共场所议论(我的过失),传到我耳朵里使我听到的,可受下等奖赏。”命令刚刚下达,群臣都来进谏,门前、院内像集市一样(热闹);几个月后,时不时有人偶尔进谏;满一年以后,即使像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燕国、赵国、韩国、魏国听到这种情况,都到齐国来朝见(齐王)。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别本文第二段,邹忌分析了齐威王受蒙蔽的原因。邹忌委婉劝谏的结果:齐威.王纳谏,燕赵韩魏来朝。邹忌是怎样讽谏齐王的(邹忌劝谏的高明之处)邹忌以自己和徐公比美这件小事设喻,运用类比,由家事到国事,由己及君,以小见大,道理由浅入深,指出王之蔽甚已,委婉含蓄地劝说齐王广开言路,具有极强的说服力,使齐威王愉快接受劝谏。(启示:优点在于充分尊重被劝说者,使之受到启发、明白道理,从而愉快地接受意见。今天的人际交往中仍可以借鉴这种方法,提出批评建议时,要考虑方式方法,考虑语气、语言,找到合适时机,便于被采纳。)邹忌的可贵之处表现在哪些方面?用自己的话概括。(邹忌之智体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概括。)(邹忌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不盲目轻信,对妻妾客人的褒奖能理智判断,冷静思考,有自知之明,正视自己。.能以小见大,从个人经历中推出治国道理,善于思考、思维敏锐。.勇于纳谏,善于用委婉方式提出正确的意见,使齐威王接受,敢于坚持真理、热爱国家,足智多谋、娴于辞令。・齐威王的形象:气度宽阔、气度宏大、知错能改、是一位从谏如流、有魄力的开明君主。(启示:为政者要保持清醒头脑,不被表象蒙蔽,广纳谏言,才能使政治清明,国家强盛。在学习、生活中,虚心地接受老师、同学的意见,可以改进学习方法,增强学习效果。)•启示:以上两点短一个人在受到蒙蔽的情况下,是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和客观事物的。④即使是普通公民,也要积极向有关部门或上级领导提出意见和合理化建议,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王之蔽甚已”的原因:齐威王权高位重;身边人害怕或偏爱齐威王,对王阿谀奉承,王无法了解国家的具体情况;举国上下对齐威王有求。・“善”字表明了什么?除蔽的必要性;齐王改革的决心之大;齐王接受建议,邹忌劝谏有效,体现了齐王的从谏如流和矜持尊贵。・邹忌为什么进谏成功?邹忌巧妙设喻、以家事类比国事,由小见大,委婉规劝,使齐威王从中明白事理,愉快接受劝谏。齐威王开明、有作为、从谏如流,闻过则喜,勇于改革。・面对妻、妾、客的赞美,邹忌悟出了怎样的道理?面对复杂的社会,人很容易受蒙蔽,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只有具备辨别真伪的能力,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文中齐国“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有哪些?1、齐国有邹忌这样善于进谏的忠臣; 2、齐王善于纳谏,广开言路,修明政治,从而使齐国内政清明,吸引各诸侯国都来朝见。对比阅读1厉王虐,国人谤王。邵公告王曰:“民不堪命室”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王喜,告邵公曰:“吾得弭谤矣,乃不敢言!"邵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王不听。于是国人莫敢言,三年,乃流王于彘。 (《国语•周语》)翻译:周厉王暴虐,百姓纷纷指责厉王。邵公告诉厉王说:“老百姓不能忍受暴政了。”厉王大怒。找来一个卫国的巫人,叫他监视批评的人。按卫巫的报告,杀掉批评国君的人。人们都不敢说话了,路上碰到,互相用眼睛示意。厉王高兴了,告诉邵公说:“我能消除指责的言论,他们再也不敢说我了。”邵公说:“你这样做是堵住人们的嘴。堵住老百姓的嘴,就好比阻塞河流。河流因为堵塞而造成决堤,就会伤害很多人,堵住老百姓的口,后果也会如此。”周厉王不听从。于是京城里的人不敢说话了。三年以后,人们终于把厉王驱逐到彘地去了。召公进谏的根本原因:厉王虐,国人谤王。齐威王和厉王的下场不同,由此你看出一个好国君需要哪些品质?一个好的国君要善于听取建议,能够辨别忠臣和两眼,能够采取正确的方法革除弊政;还要以民为本,将人民视为国家稳固的重要因素。对比阅读2始皇尝议欲大苑囿,东至函谷关,西至雍、陈仓。优旃曰:“善。多纵禽兽于其中,寇从东方来,令麋鹿触之足矣。”始皇以故辍止。二世立,又欲漆其城。优旃曰:“善。主上虽无言,臣固将请之。漆城虽于百姓愁费,然佳哉!漆城荡荡,寇来不能上。”于是二世笑之,以其故止。注释:1.大:扩大2.苑囿:养禽兽以供帝王打猎的园林。 3.优旃:秦朝宫廷中的一个演员。4.荡荡:漂亮而光滑。翻译:秦始皇曾经计议要扩大射猎的区域,东到函谷关,西到雍县和陈仓。优旃说:“好。多养些禽兽在里面,敌人从东面来侵犯,让麋鹿用角去抵触他们就足以应付了。”秦始皇听了这话,就停止了扩大猎场的计划。秦二世皇帝即位,又想用漆涂饰城墙。优旃说:“好。皇上即使不讲,我本来也要请您这样做的。漆城墙虽然给百姓带来愁苦和耗费,可是很美呀!城墙漆得漂亮又光滑,盗寇来了也爬不上去。”于是二世皇帝笑了起来,因为他的话取消了这个计划。邹忌和优旃的劝谏方式的异同?同:都充分尊重被劝说者,进行委婉的劝说,使对方易于接受。异:劝谏方式不同。邹忌是设喻说理,优旃是反语讽谏。对比阅读3齐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诏吏欲杀之。晏子曰:“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罪已毕,请杀之。”公曰:“勿杀!寡人闻命矣。”(节选自《晏子论罪》)注释:1.弋:(yi)带有绳子的箭,用来射鸟,此处指捕鸟。 2.使(使烛邹主鸟):命令,派遣(上级对下级)。3.使(使吾君、使诸侯):致使,让。 4.是:这。5.故:原因,缘故。6.景公:姜姓,吕氏,名杵臼。春秋后期齐国国君。 7.好:爱好,喜爱。8.烛邹:齐景公的一个臣仆。9.主:掌管,主管,负责管理;也可翻译成“养”。 10.诏:诏书,这里指下令。11.数(sh口):历数;列举。12.重:重视13.轻:轻视14.闻命:接受教导。命:命令,这里指教导。15.亡:丢失,逃跑,让……逃跑了 16.以(以吾君重鸟):认为。17.以(以其罪而杀之):按照。 18.以(以鸟之故):因为。翻译:齐景公喜欢捕鸟。就命令烛邹管理鸟。不久,鸟逃跑了。齐景公十分生气,下令想让官吏杀了他。晏子说:“烛邹有三条罪行,请让我列数他的罪状然后杀掉他。”齐景公说:“好。”于是齐景公就召见了烛邹。晏子在齐景公面前列数他的罪行,说:“烛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