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案_第1页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案_第2页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案_第3页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案_第4页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案人教版九班级物理教案1

教学目标:

1、学问和技能

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和方法

经受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能简洁描述凸透镜成实像与虚像的主要特征。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模拟照相机的制作和使用,获得成功的喜悦。

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重、难点:

照相机的原理。

凸透镜成像的特征。

教学器材:

透镜、纸片、放大镜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凸透镜、凹透镜对光各有什么作用?

什么是焦点?什么叫焦距?

光心有什么特点?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我们在生活中,有哪些仪器用到透镜?

进行新课:

1、照相机:可以成缩小、倒立的实像

照相机的结构:镜头……凸透镜

胶卷……

快门……

图3.2-1示

2、活动:制作模型照相机(10分钟)

3、投影仪:可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结构:图3.2-4示

4、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实际是一个凸透镜

怎样使用?

达标练习: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小结:依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

完成课本练习。

写出照相的一些技巧。

教学后记:

考虑二个问题:如何讲解结构、原理时具体化?

如何连接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人教版九班级物理教案2

教学目标:1、理解气态、固态和液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

2、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3、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分。

4、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

重、难点:1、试验探究熔化、凝固的规律。2、正确得出熔化、凝固的规律。

教学器材:烧杯、水、温度计、海波、蜡、酒精灯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1、常用温度计的测温原理是什么?单位是什么?是怎样规定的?

2、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3、体温计的测温方法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你知道物质有几种状态吗?这些状态可以转化?(同学回答、并举例,老师总结:)

1、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的过程。

熔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汽化: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

凝固: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液化: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

下面我们先学习……熔化与凝固

探究试验:课本75页,物质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

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

设计试验……

进行试验……

数据记录:

时间/min123456789

海波的温度/℃

蜡的温度/℃

利用数据作出图像……然后说明凝固的过程,并在坐标中作出海波、蜡的凝固图像。

……同学探究、查找规律,老师总结如下:

2、熔化和凝固:

固体晶体:在熔化时温度不变,晶体熔化的温度叫熔点

非晶体:在熔化时温度不断上升,没有熔点。

晶体有确定的凝固温度,叫凝固点,非晶体没凝固点,同一晶体的熔点=凝固点。

不同晶体熔点不同(见课本熔点表),记住冰的熔点。

3、熔化时吸热,凝固时放热。

4、、介绍一些常见的熔化和凝固现象。

三、达标练习: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小结:依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1、完成物理时习在线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2、课本后练习。

教学后记:本节课的内容较多,且难度较大,节奏可以放慢些,可以给同学补充一些必要的学问:如:图形图像、物质状态等

人教版九班级物理教案3

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

3、知道蒸发可以致冷。

过程和方法: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特点。

重、难点:1、蒸发、沸腾的相同点与不同点。2、分析一些常见的汽化、液化引起的现象。

教学器材:烧杯、水、温度计、酒精灯、铁架台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1、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_____,热。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_____。热。

2、晶体熔化和凝固时的规律是什么?

3、晶体温度在熔点和凝固点所处的状态是什么?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晒在太阳下的衣服一会儿就干了,衣服上的水那里去了?(同学猜想)

进行新课:

1、探究:水的沸腾

()……提出问题

()……设计试验

如何进行、需要器材、留意事项、仪器安装、酒精灯的使用等

()……进行试验

数据记录:

时间/min123456789

海波的温度/℃

蜡的温度/℃

利用数据作出图像,同学探究、查找规律,老师总结如下:

2、沸腾:

(1)、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猛烈的汽化现象。

(2)、液体要达到确定的温度才沸腾,沸腾时温度不变,液体沸腾的温度叫沸点。

(3)、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上升)

3、蒸发:

(1)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汽化现象。

(2)蒸发只发生在液体的表面。

(3)、蒸发有吸热致冷作用

4、沸腾与蒸发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汽化的两种方式)

5、液化(放热):举例说明:降低温度可以使气体液化(生活中水蒸气遇冷会液化)

压缩体积也可以使气体液化(生活中的实例)

(1)、降低温度与压缩体积是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

(2)、液化要放热(水蒸气烫伤更严峻)

三、达标练习: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小结:依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1、完成物理时习在线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2、课本后练习。

教学后记:液化、汽化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可以举较多的例子进行分析

可以争辩:吸热、放热是必要条件

人教版九班级物理教案4

教学目标:1、理解温度的概念。

2、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

3、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重、难点:1、设计测温度的仪器(温度计)2、正确使用温度计

教学器材:烧杯、冷热水、温度计、体温计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欣赏一段有春、夏、秋、冬的影片

问题:你知道物质有几种状态吗?这些状态如何转化?受什么因素的影响?(同学猜想)

老师:刚才有同学说“温度”(热),下面我们就来学习

有关温度的学问→温度计

二、进行新课: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1)、试验:课本70页试验:图4.4-1示

结论:人们凭感觉推断物体的温度往往不行靠,必需实行其他较好的方法。

(2)、探究:有什么方法可以较好的推断出这哪杯水的温度比较高?

同学结论〔……〕

2、温度计:测量温度的仪器

实物观看……各种温度计

结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分类:试验室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实物、录像观看)

3、摄氏温度:字母C代表摄氏温度℃是摄氏温度的单位,读做摄氏度;

它是这样规定的: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零摄氏度,

把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摄氏度,0℃到100℃分成100等份,每1份就是1℃。低于0℃用负数表示

例:37℃读作37摄氏度-45℃读做零下45摄氏度

4、体温计:○1结构、量程、分度值○2使用

5、试验用温度计的使用:

探究:怎样使用?要留意些什么问题?

总结:(1)使用前观看量程……所测温度不能超过或低于量程

认清分度值……每小格代表的数值

(2)使用时①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液体中,不要遇到容器底或壁

②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③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连续留在被

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让同学读数,把结果写出来)……单位

三、达标练习:完成物理时习在线中的本节内容。

小结:依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

完成物理时习在线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

课本后练习。

教学后记:

温度计的使用方面,按课本要求让同学进行探究,但确定要把步骤总结并进行板书。

可以对几种温度计进行对比

人教版九班级物理教案5

爱因斯坦说:“爱好是的老师”。可见,爱好对学习多么重要。心理学指出:学习爱好是指同学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由此可见,要想让同学学好物理,同学只有对物理感爱好,才想学、爱学,最终学好,用好。因此,如何激发同学学习物理的爱好,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一、创设情境,导课好玩

“授业无趣,必不乐学”。物理规律和原理一般都比较抽象、概括,假如老师在课堂上照本宣科,填鸭式讲授,对同学就缺乏吸引力,会使同学感到枯燥无味,昏昏欲睡。那么,怎样在授课一开头的时候,就能引起同学猛烈的求知爱好呢?这就涉及到一个怎样导入课题的问题。

老师在导入新课的时候,应想方设法创设各种好玩的物理情境,让同学在此情境中感受到物理的生动活泼和趣味性,从而对本节内容产生深厚的探究热忱。例如讲“汽化和液化”时,演示“纸锅烧水”,会立即吸引同学的留意力。在“流体压强和流速”教学中,老师用力向漏斗管口吹气,请同学观看下方紧贴漏斗壁的乒乓球是否会掉下来?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由此引入新课,也能激发同学学习新学问的欲望。除演示试验作为引子外,还可以叙述一些趣味小故事,也能吸引同学的留意力,引起同学爱好。例如讲授“重力”时,可以讲一下牛顿和苹果的故事,既呈现了“万有引力”的物理情景,又激发了同学学习物理的爱好。

二、举例寓趣,设疑激趣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化枯燥为生动,擅长举例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做法。例如讲授“声音可否在液体中传播”时,举例:“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来说明问题,在进行“汽化和液化”教学时,举例: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杯子会“出汗”,用此来说明液化原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同学学习的爱好。在课堂教学中,“设疑”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手段,依据教学中的进程,老师适时地提出一个个“为什么”,可以极大地激发同学探究学问的爱好,使其主动思考,大胆回答,从而真正把握学问。例如讲“压强”时设疑:为什么英雄握不烂鸡蛋,而放在桌上,只要一个手指往下一按,就压破?讲“汽化和液化”时设疑:为什么喝热茶时我们要先吹吹气再喝?像这类设疑,既贴近生活,又能激发同学的惊奇   心,引起爱好。

三、新奇试验,见之生趣

众所周知,物理学是一门以观看和试验为基础的学科。对于学校生来说,新奇好玩的试验,会使他们感到新颖和惊奇   ,可以给他们带来丰富的乐趣。例如在同学学习“摩擦力”这一节时,老师演示“筷子提米”,让同学在不行思议中感受到物理的魅力;在讲“透镜”时,老师让同学用凸透镜把太阳光汇聚到火柴上,亲眼目睹火柴的喧闹燃烧,惊异之余,爱好倍增;在学习“升华和凝华”时让同学体会:竟然可以用蜡和树枝塑造美丽的冰雪世界……通过这样生动好玩的试验,把理论学问转变成了亲眼所见的事实。使同学在欢快的“玩耍”中,学到实在的学问,并充分调动了同学学习物理的乐观性。

四、联系实际,强化爱好

物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学习物理学问不仅是为了熟识自然,了解自然,更重要的是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这就要求老师擅长引导同学理论联系实际,既在实际中发觉学问,又要在实际中运用学问,巩固学问。比如:在学习了“电磁铁”以后,让同学自己动手制作电磁铁,比比看谁制作的磁性更强;学习了“重力”之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