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绪论1
建筑设计一般要分三个阶段,即方案阶段、初步设计阶段和施工图阶段。在设计过程中各专业要密切配合,互相协调,不断修改完善,以满足建筑、结构、设备等各方面的要求。建筑师应当全面了解各种结构形式的基本力学特点及其适用范围,并尽可能熟练地掌握。这样,建筑师不仅与结构工程师有了共同语言,而且在创作建筑空间的时候,也就能主动考虑并建议最适宜的结构体系,并使之与建筑形象融合起来。也只有这样,建筑师在设计领域里才能比较自由地进行创造。建筑结构作为建筑物的基本受力骨架而形成人类活动的空间,以满足人类的生产、生活需求及对建筑物的美观要求。结构是建筑物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无论工业建筑、居住建筑、公共建筑或某些特种构筑物,都必须承受自重和外部荷载作用(如活荷载、风荷载、雪荷载和地震作用等)、变形作用(温度变化引起的变形、地基沉降、结构材料的收缩和徐变变形等)以及环境作用(阳光、雷雨和大气污染作用等)。结构失效将带来生命和财产的巨大损失。建筑师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如何更好地满足结构最基本的功能要求。古罗马的:维多维丘(Vitruvius)曾为建筑定下基本要求:坚固(结构的永久性)、适用和美学,这至今仍成为指导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在这些原则中,又以坚固最为重要,它由结构型式和构造所决定。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的发展决定着结构型式的发展,而结构型式对建筑的影响最直接最明显。2在建筑学中,艺术和技术过去曾长期是一个统一体,现在越来越多地转入工程师的工作范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各学科专业的分工越来越细,在建筑工程范围内建筑学、城市规划、建筑材料、工程力学、结构工程、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组织和管理、施工技术、房屋设备等许多学科发展都很快。各门学科都有各自研究范围和重点,这对学科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然而,建筑设计过程中过细的分工往往导致人们从各自的专业着眼,而不能充分地从总体方面考虑问题,有时从方案的最初阶段各专业之间就可能产生分歧。一栋成功的建筑是建筑师、结构工程师、设备工程师等许多专业人员创造性合作的产物,其中各专业相互渗透、密切配合是十分重要的。由于建筑专业处于龙头地位,为了扮好统筹者的角色,建筑师对结构应有相当的了解。不难理解如下理由:第一,建筑师唯有对结构有全面的了解,才能与结构工程师做充分的沟通。第二,建筑师在具备这些知识后,方能落实结构工程师的建议,并兼顾设计及预算。第三,建筑师在方案阶段和初步设计阶段目;将结构选型作为一个重要的考虑内容,对决定建筑总体方案和造型均会大有益处。3罗得列克·梅尔(A.R。derickMaks)曾指出,“构造技术是一门科学,实行起来却是一门艺术”。德国建筑师桐特·西格尔(curts-egel)说,“没有将建筑设想变成物质现实的工程技术,就没有建筑艺术”;他还指出“必须先有一定的技术知识,才能理解技术造型。单凭直觉是不够的。同样对受技术影响的建筑造型,没有技术的指引,也不会完全理解。要想了解建筑造型的世界,就必须具备技术知识,这标志着冷静的理智闯进了美学的领域。如果想深入探讨具有决定性技术趋向的现代建筑的造型问题时,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这一观点”。近几十年来,世界各国不乏把完善功能、优美造型、先进结构、现代工艺等有机结合起来的建筑实例,创作了许多适用、新颖、先进的建筑作品。然而不容否认,也存在不少以追求新奇效果,奇特怪诞造型的建筑实例,它们完全抛弃了功能适用、经济合理的原则,使结构方案从属于不正确合理的建筑设计。建筑方案设计和结构选型的构思是一项带有高度综合性和创造性的、复杂而细致的工作,只有充分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并进行科学的全面综合分析才有可能得到合理可行的结构选型结果。一般而言,建筑物的功能要求、建筑结构材料对结构型式的影响、施工技术对建筑结构选型的影响、结构设计理论和计算手段的发展对结构选型的影响和经济因素对于结构选型的制约等构成了影响结构选型的主要因素。这一点已成为业内人士的广泛公识,例如,陈章洪在《建筑结构选型手册》曾作了比较全面的归纳总结。下面将影响结构选型的主要因素做一简约介绍,以便于学习参考,但真正能够深入理解和善于灵活把握这些影响因素,还有待于读者在今后的学习和工程设计过程中去领会和实践。50.1建筑物的功能要求建筑物的功能要求是建筑物设计中应考虑的首要因素,功能要求包括使用空间要求、使用要求以及美观要求,考虑结构选型时应满足这些功能要求。0.1.1使用空间的要求
建筑物的三维尺度、体量大小和空间组合关系都应根据业主对建筑物客观空间环境的要求来加以确定。例如,体育馆设计中首先考虑根据比赛运动项目定出场地的最小尺度及所要求的最小空间高度,然后再根据观众座位数量、视线要求和设备布置等最后定出建筑物跨度、长度和高度。
工业建筑则应考虑车间的使用性质、工艺流程及工艺设备、垂直及水平运输要求,以及采光通风功能要求初步定出建筑物的跨度、开间及最低高度。6比如,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火箭垂直总装测试厂房是承担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的核心工程,它的总高达93.75m,相当于30多层的高楼,是亚洲目前最高的单层建筑。这座巨型垂直厂房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巨型刚架——多筒体空问结构体系,是世界上航天发射建筑中的首创。厂房拥有世界最重的箱形屋盖,13000t的屋盖高15m,距离地面80多112,跨度大、空间高、自重大。高74m,整体质量达350余t的厂房大门堪称亚洲第一大门。垂直总装厂房技术厂房与勤务塔的两项功能合二为一,机房密布,技术设施健全而先进,可容纳千余人同时工作。垂直测试厂房使火箭从检测到运送发射的过程中都处于垂直状态,避免了从水平检测再到垂直发射而产生的诸多不利因素,创造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火箭垂直总装测试厂房世界第一,混凝土箱型屋盖高、大、重世界第一,单层钢筋混凝土厂房高度世界第一,混凝土框架支撑高度世界第一。7建筑结构所覆盖的空间除了使用空问外,还包括非使用空间,后者包括结构体系所占用的空间。当结构所覆盖的空间与建筑物的使用空间接近时,可以提高空间的使用效率、节省围护结构的初始投资费用、减少照明采暖空调负荷、节省维修费用。因此,这是降低建筑物全寿命期费用的一个重要途径。为了达到此目的,在结构选型时要注意以下两点:(1)所选择的结构形式的剖面形式应与建筑物使用空间的要求相适应
例如:体育馆屋盖选用悬索结构体系时,场地两侧看台座位向上升高与屋盖悬索的垂度协调一致,既能符合使用功能要求又能经济有效地利用室内空间,立面造型也可处理成轻巧新颖的形状。图0.2为我国在20世纪60年代建成的北京工人体育馆,建筑平面为圆形,能容纳15000名观众。比赛大厅直径94m,外围为7·5m宽的环形框架结构,共4层,为休息廊和附属用房。大厅屋盖采用圆形双层悬索结构,由索网、边缘构件(外环)和内环三部分组成。8100.1.2建筑物的使用要求与结构的合理几何形体相结合
(1)建筑物的声学条件与结构的合理几何体形
在结构选型设计中应注意和善于利用结构几何体形对于声学效果的影响。这方面,我国天坛回音壁是人们熟悉的实例。现代大型厅堂建筑在声学条件上要求有较好的清晰度和丰满度,要求声场分布均匀并具有一定的混响时问,还要求在距声源一定距离内有足够的声强。
当建筑物顶棚为平面时,由声源A处发出的声波经屋顶反射后而分散,声强亦随而衰减。当建筑物长度较大时,有可能产生回声现象。而在曲面顶盖(壳顶、拱顶)中,当发声源A在某位置,其反射声可能产生焦聚现象。在此点区域内声强将有很大增长,听众将受到较强音响的困扰。当焦聚现象严重时,焦聚声强可以远远大于发声源的直达声强,使听觉混淆不清。曲面屋顶的曲率中心接近人体高度范围时,声焦聚现象的干扰最严重。当曲面屋盖曲率半径R值小于屋顶高度H之半时,即R<H/2,声焦聚点将不在人体高度范围内产生;而当R>2H时,反射声线将接近于平行,可避免声焦聚现象。因此为得到良好的声学效果,应尽量选择曲率半径较大的曲面屋盖。此外下垂的凹面屋顶可避免声焦聚,例如倒置的壳体单元及悬索结构。1214
(2)采光照明与结构的合理几何图形
传统的方法是在屋盖的水平构件(屋架)上设置“Ⅱ”形天窗。通过多年的实践及理论分析,人们认识到此种方法具有种种缺陷。首先屋盖结构传力路线迂回曲折,水平构件跨中弯矩增大。此外,15天窗和挡风板突出屋面使风荷载作用下的屋盖构件、柱、基础的受力增大。突出屋面的天窗架重心高、刚度差、连接弱,不利于抗震。此种天窗还使结构所覆盖的非使用空间加大。此外室内天然采光照度电不均匀。而利用桁架上下弦杆之间设置下沉式云窗,在结构受力、空间利用与采光效果都比“Ⅱ”形天窗优越。(3)排水与结构的合理几何图形在结构选型设计中,屋面排水是另一个需着重考虑的问题。例如大跨度平板网架结构一般通过起拱来解决屋面排水问题。由于网架结构单元构件组合方案不同以及节点构造方案不同,结构起拱的灵活性也不同。例如钢管球节点网架采用两坡起拱或四坡起拱均可,而角钢板节点网架宜用两坡起拱。正方形平面周边支承两向正交斜放交叉桁架型网架适于四坡起拱,而两向正交正放交叉桁架型网架只适于两坡起拱。正交正放抽空四角锥网架起拱较方便而斜放四角锥网架起拱较困难。150.1.3美观功能要求不同的使用功能要求不同的建筑空间,处理好建筑功能和建筑空间的关系,并选择合理的结构体系,就自然形成建筑的外形。建筑师应该在这个基础上,根据建筑构图原理,进行艺术加工,发现建筑结构自身具有美学价值的因素,并利用它来构成艺术形象。这样就可以使建筑最终达到实用、经济和美观的目的。结构是构成建筑艺术形象的重要因素,结构本身富有美学表现力。为了达到安全与坚固的目的,各种结构体系都是由构件按一定的规律组成的。这种规律性的东西本身就具有装饰效果。建筑师必须注意发挥这种表现力和利用这种装饰效果,自然地显示结构,把结构型式与建筑的空同艺术形象融合起来,使两者成为统一体。在建筑设计中,不求建筑自身形体的美,专靠附贴式装饰,浓妆艳抹,堆砌贵重的装修材料,这只能给人以虚假、庸俗的感觉,达不到真实的美的效果,既浪费了人力和物力,又不坚固和耐久。所谓自然地显示结构,不是说结构就是美,而是要袒露具有美学价值的因素。经过建筑师的艺术加工.来达到表现建筑美的目的,丽不是简单地表现结构本身。世界上有许多被公认为成功的建筑,是通过对结构体系的袒露和艺术加工而表现建筑美的。下面介绍意大利奈尔维设计的两个建筑,就是在这方面的典范。16【例01】意大利佛罗伦萨运动场的大看台这是一个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图08)。雨篷的挑梁伸出17m,它的弯矩图是二次抛物线,建筑师把挑粱的外形与其弯矩图统一起来。但又不是简单的统一,利用混凝土的可塑性对挑粱的外轮廓进行艺术处理,在挑梁支座附近挖了一个带有椭圆弧线的三角形孔,既减轻了结构自重,又获得良好艺术效果。直接显示结构的自然形体进行恰如其分的艺术加工而又不做任何多余的装饰,使结构形式与建筑空间艺术形象高度地融合起来。这个例子说明,结构的作用是建筑艺术表现力的重要源泉。17【例0.2】意大利罗马小体育宫罗马小体育宫建于1957年,是为1960年在罗马举行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修建的练习馆,兼作篮球、网球、拳击等比赛用。罗马小体育馆可容6000观众,加活动看台能容8000观众。设计者为意大利建筑师A.维泰洛齐和工程师P.L.奈尔维。这座朴素而优美的体育馆是奈尔维的结构设计代表作之一一,在现代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182021
0.3施工技术水平对建筑结构型式的影响
0·3·1施工技术是实现先进结构型式的保障
0·3·2结构选型要考虑实际施工条件230·4结构计算手段的提升和设计理论的发展0.4.1计算手段的提升对复杂新型结构的设计产生影响0.4、2抗震设计理论的研究和发展(1)选择对抗震有利的场地、地基和基础(2)采用对抗震有利的建筑平面和立面(3)选择技术上、经济上合理的结构体系⑷处理好非结构构件(5)注意材料的选择和施工质量241砌体结构本章提要本章内容包括了砌体结构的组成和优缺点,常用材料和结构布置形式,与结构选型有关的构造要求;防止和减轻砌体结构墙体裂缝的主要措施;还介绍了砌体结构抗震要求和砌体结构的发展趋向。学习时应理解砌体材料的特性和局限性,掌握根据建筑功能要求选择合理的承重体系,重点了解不同结构布置时的传力途径及其结构特性,结构选型时应合理考虑结构抗震性能和砌体结构墙体裂缝问题。
261.1砌体结构的优缺点砌体结构的主要优点是:(1)较易就地取材,在农村丘陵地区可以就地烧制粘土砖;在山区可以就地开采石料;还可以就地利用工业废料(如矿渣、粉煤灰等)生产各种新型砌块,来源方便,价格较便宜。(2)砖石砌体具有良好的耐火性,而且化学稳定性和大气稳定性都比较好,可以满足房屋耐久性的要求。(3)砌筑砌体时不需要模板和特殊的施工设备,节省木材、钢材和水泥。新铺砌体上即可承受一定的荷载,因而可以连续施工。在寒冷的冬季,还可以采用冻结法施工,无需特殊的保温措施。(4)砖墙和砌块墙体的隔热保温性能较好,所以既是较好的承重结构,也是较有利于建筑节能的围护结构。(5)当采用砌块和大型板材作墙体时,可以减轻结构自重,加快施工进度,有利于工业化生产和施工。砌体结构的缺点也比较突出:(1)砖石砌体的强度相对比较低,一般需要采用较大截面的构件,材料用量多,自重大(在一般的砖混住宅中,砖墙自重可占建筑总自重的50%),运输成本也高。(2)现场砌体砌筑难以采用机械替代手工操作,施工繁重、条件差(在一般砖混住宅中,砌砖用工量可占总用工量的25j%以上)。(3)砖石块体与砂浆之间的粘结强度较低,无筋砌体的抗拉、抗弯和抗剪强度均较低,房屋的整体性差,在没有采取必要的抗震措拖的情况下,砌体结构的抗震能力是很差的。271.2砌体结构的沿革和应用天然石是最原始的建筑材料之一,古代大量具有纪念性的建筑物采用砖、石建造。如用加工的巨大石块建成的金字塔一直保存到现代,其中在尼罗河三角洲的吉萨建造的三座大金字塔(公元前2723~前2563年),是精确的正方锥体,其中最大的胡夫金字塔,塔高146.6m,底边长230.60m,约用230万块质量为2.5×103kg的石块建成。又如公元70~82年建造的罗马大斗兽场(科洛西姆圆形竞技场),平面为椭圆形,长轴189m,短轴156.4m,高48.5m,分4层,可以容纳5~8万观众,也用块石砌成。中世纪在欧洲用加工的天然石和砖砌筑的拱、券、穹窿和圆顶等结构型式得到很大发展。如公元532~537年在君士坦丁堡建造的圣索菲哑教堂,东西长77m,南北长71.7m,正中是直径32.6m、高15m的穹顶,墙和穹顶都是砖砌。12~15世纪西欧以法国为中心的哥特式建筑集中了十字拱、骨架券、二凰心尖拱、尖券等结构形式。28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砌体结构得到较快发展和广泛应用,住宅建筑、多层民用建筑大量采用砖墙承重。中小型单层工业建筑和多层轻工业建筑也常采用砖墙承重。中国传统的空斗砖墙,经过改进已经用敞2~4层建筑的承重墙。自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采用振动砖墙板建造5层住宅,承重墙厚度仅为12cm。在地震区,采取在承重砖墙转角和内外纵横墙交接处设置钢筋混凝土抗震柱也称构造柱,及在空心砖或空心砌块孔内配置纵向钢筋和浇灌混凝土等措施,提高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在总结围内外配筋混凝土砌块试验研究经验的基础上,我国在配筋砌块结构的配套材料、配套应用技术的研究上获得了突破.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更具代表性和针对性的试点工程,如1997年建成的盘锦市国税局15层砌块住宅、l998年建成的上海18层混凝土空心砖块配筋砌体住宅试点工程。试点工程实践表明,中高层配筋砌块建筑具有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此外我国在古代建桥技术的基础上,于1959年建成跨度60m、高52m的石拱桥,接着又建成了敞肩式现代公路桥,最大跨度达120m——湖南乌巢河大桥。我国建成的100m以上的石拱桥已超过10座。传统的石拱桥的跨度已大大增加而厚度相对减薄。用于公路的变截面腹式石拱桥的跨度已达100多m。此外,还大量采用石砌拱坝和渡槽。如在福建省建造的横跨云霄、东山两县的大型引水工程中的陈岱渡槽,全长4400多m,高20m。在新结构方面,研究和建造了各种型式的砖薄壳。砖砌的特种结构也广泛应用,如江苏省镇江市建成的顶部外径2.18m、底部外径4.78m、高60m的砖烟囱;用料石建成的80m排气塔;在湖南建造的高12.4m、直径6.3m、壁厚240mm的砖砌粮仓群。在新材料方面,研制了粉煤灰和煤矸石烧结砖,蒸汽养护粉煤灰砖和煤渣砖以及灰砂砖等;采用和改进硅酸盐砌块及各种承重和非承重空心砖。在新技术方面,采用各种配筋砌体,包括预应力空心砖楼板。30l.3砌体结构的常用材料和结构形式目前我国砖砌体所使用的砖按制造方法不同,可分为烧结砖和非烧结砖两大类。1.3.1烧结砖烧结普通砖:以粘土、页岩、煤矸石或粉煤灰为主要原料,经过焙烧而成的实心或孔洞率不大于规定值且外形尺寸符合规定的砖。分烧结粘土砖、烧结页岩砖、烧结煤矸石砖、烧结粉煤灰砖等。
烧结多孔砖:以粘土、页岩、煤矸石或粉煤灰为主要原料,经焙烧而成,孔洞率不小于25%,孔的尺寸小而数量多,主要用于承重部位的砖,简称多孔砖。目前我国各地生产的多孔砖有多种型式和规格。1.3.2非烧结砖
蒸压灰砂砖:以石灰和砂为主要原料,经坯料制备、压制成型、蒸压养护而成的实心砖。简称灰砂砖。
31蒸压粉煤灰砖:以粉煤灰、石灰为主要原料,掺加适量石膏和集料,经坯料制备、压制成型、高压蒸汽养护面成的实心砖,简称粉煤灰砖。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由普通混凝土或轻骨料混凝土制成,主规格尺寸为390mm×190mm×190mm空心率在25%~50%的空心砌块。简称混凝土砌块或砌块。
为改善普通无配筋砌体的结构性能,我国也开始应用配筋砌体结构。配筋砌体结构是指由配置钢筋的砌体作为建筑物主要受力构件的结构,是网状配筋砌体柱、水平配筋砌体墙、砖砌体和钢筋混凝土面层或钢筋砂浆面层组合砌体柱(墙)、砖砌体和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组合墙和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结构的统称。
这里的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结构是由承受竖向和水平作用的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和混凝土楼、屋盖所组成的房屋建筑结构。3233341.4根据建筑功能要求选择合理的承重体系在砌体结构房屋中,由梁、板、屋架等构件组成的楼盖或屋盖是建筑水平方向的承重结构,而墙和柱则是建筑竖直方向的承重结构。使用荷载作用在楼盖或屋盖上,然后由墙和柱逐层往下传递直至基础。墙体既是建筑物的主要承重结构,又是围护结构。不同用途的建筑物,建筑平面设计时必须根据使用要求考虑房间的布局和大小,但是,从结构的承重体系来看,按房屋竖向荷载传递路线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五种不同类型:纵墙承重体系、横墙承重体系、纵横墙承重体系、内框架承重体系以及底部框架上部砌体结构承重体系。由于它们的承重墙体布置不同,导致整体结构受力特点和性能也有所不同,在结构设计时也采用了不同的分析模型,即按不同的结构静力方案进行内力计算。在房屋建筑设计时,除了应满足使用要求以外,还应合理考虑结构选型。351.4.1横墙承重体系为某学生宿舍楼结构平面布置方案,房间楼板采用预制空心板搁置在横墙上,走道为预制小平板支承在内纵墙上,外纵墙为围护结构,仅承受墙体自重。这类房屋的楼板、屋面板或檩条沿房屋纵向搁置在横墙上,由横墙承重。主要楼面荷载的传递途径是:板一横墙一基础一地基,故称为横墙承重体系。它有如下特点:(1)每一开间均设横墙,横墙数量多、间距较密(通常为3~4.5m),并与内外纵墙拉结,因此房屋的空间刚度大,整体性好,有利于抵抗风力和水平地震作用,电有利于凋整地基的不均匀沉降。(2)横墙承受了大部分竖向荷载;纵墙则主要起围护、隔断和将横墙连成整体的作用,受力比较小,对设置门窗大小和位置的限制较少,建筑设计上容易满足采光和通风的要求。(3)结构布置比较简单和规则,可不用梁,楼板采用预制构件,施工比较简单方便,分项造价较低。但横墙占面积多,房间布置的灵活性差,墙体用材比较多。横墙承重体系多用于横墙问距较密、房间开间较小的房屋,如宿舍、招待所、住宅、办公楼等民用建筑。36371.4.2纵墙承重体系如图1.8所示的结构平面布置方案,房屋的进深较大,楼板、屋面板或檩条铺设在梁(或屋架)上、梁(或屋架)支承在纵墙上,主要由纵墙承受竖向荷载,荷载的传递路线为:板一梁(或屋架)一纵墙一基础一地基。对于进深不大的房屋,可有另一种布置方案,如图所示,楼板、屋面板直接搁置在外纵墙上,竖向荷载的传递路线是:板一纵墙一基础一地基。这类房屋的特点是:(1)纵墙是主要的承重墙。设置横墙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房屋空间刚度和结构整体性的要求,间距可以相当大,因而容易满足使用上大空间和灵活布置平面的要求。(2)由于纵墙承受的荷载比较大,一般不能任意开设门窗洞口,采光和通风的要求往往受到限制,纵墙较厚或要加壁柱。(3)相对于横墙承重体系,纵墙承重体系的横向刚度较差,楼(屋)盖用料较多,而墙体用料较少。
这种承重体系的房屋适用于使用上要求较大空间或隔断墙位置有可能改变的场合,多见于食堂、会堂、厂房、仓库、俱乐部、展览厅等建筑。381.4.3纵横墙承重体系在某些场合,也有将纵墙和横墙均布置为承重墙体,以满足建筑使用上的功能要求和结构的合理性。常见的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另一种是采用预制短向楼板的大房间。为一教学楼的平面布置,其楼盖为预制板枯房屋纵向两端支承在横墙和大粱上,竖向荷载由纵墙和横墙共同承受并传递到基础和地基。其开间比横墙承重体系大,但空间布置不如纵墙承重体系灵活,整体刚度也介于两者之间,墙体用材、楼盖用材、房屋自重也介于两者之间,多用于教学楼、办公楼、医院等建筑。391.4.4内框架承重体系在某些情况下,要求砌体房屋内部有较大的使用空间,则有用钢筋混凝土梁和柱子取代内部砖墙来承重,形成所谓的内框架承重体系。这种结构的特点是:(1)竖向荷载既不是全由框架承重,也不是全由砖墙承重,而是由外部的砖墙和内部的框架共同组成承重体系。这样的好处是可在使用上取得较大空间,而不需要增加梁的跨度。(2)由于竖向承重构件的材料不同,钢筋混凝土柱和砖墙的压缩性能和强度不一样,以及柱下基础和墙下条形基础的沉降量也不容易一致,房屋在使用中往往难以避免不均匀的竖向变形,导致结构中产生较大的附加内力,设计时需要注意处理。房屋同一层中柱和墙使用不同的材料,给施工组织也带来一定的不便。(3)房屋内部砖墙较少,使得结构的空间刚度较差,不利于抵御水平方向的荷载作用。
内框架承重体系一般可见于多层工业、商业和文教用房等建筑。有时在某些建筑的底层,为了取得较大的使用空间,也采用这种承重结构方式,或采用底部框架上部砖房结构。40411.4.5底部框架上部砖房结构在城镇的临街建筑,往往被建成底部为商业用房、上部为居住用房的多层楼房,即所谓的商住楼。这类房屋的底部一层或二层用做商场,要求较大空间;上部几层用于住宅,房间相对较小,层高也相对较低。为满足这种使用要求,特别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城镇临街建筑中,常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建造底部一层或二层商业用房,而上部几层住宅仍采用砌体结构,形成所谓的底框砖房。
底框砖房是由两种承重体系和抗侧力体系组成,上部几层为砖墙承重,纵、横墙间距较小,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各层抗侧刚度通常也较大,但变形和耗能能力较差;底部一层或两层框架具有较好的承载能力、变形和耗能能力。由于框架间距一般较大,其抗侧刚度比上部砖墙小得多,这样,房屋刚度沿高度方向会有一突变,形成上刚下柔结构,这对抗震来说是不利的。因而,往往通过设置抗震剪力墙来提高抗侧剐度,但有时受到建筑平面使用要求的限制,其设置数量和位置均需精心设计。若设置不当,容易形成薄弱楼层,在强烈地震作用下因弹塑性变形集中而造成严重破坏,进而危及整个楼房的安全。底框砖房的受力和变形都较单一结构体系(如:砖混结构、框架结构等)的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年七台河职业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必刷测试卷附答案
- 2025年卫建系统考试试题及答案
- 塑料包装盒生产线项目规划设计方案
- 公司解散员工协议书
- 2026年三亚市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题库新版
- 2026年六安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必刷测试卷及答案1套
- 2026年云南省临沧地区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及答案1套
- 新质智造产业园项目初步设计
- 联通战略合作协议书
- 路由发现协议书
- 监控设备改造方案(3篇)
-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006-国开机考复习资料
- 人教版必修第一册Unit2Travelling around Reading and Thinking课件
- 旋挖钻机地基承载力验算2017.7
- 英语课程标准研究与教材分析(第2版)课件全套 第1-9章 英语课程标准和英语课程的基本概念 -英语教材难度分析
- 版式设计课件:版式设计概述
- 土方公司挂靠协议书
- 龙杠会管理制度
- 服装厂质量管理手册 1
- 2025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教育法律法规历年真题汇编(含答案)
- 洪山区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中八年级物理试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