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气象试题库 含答案_第1页
农业气象试题库 含答案_第2页
农业气象试题库 含答案_第3页
农业气象试题库 含答案_第4页
农业气象试题库 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业气象学》模拟试题(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某一瞬间大气的状态和大气现象的综合称天气;辐射具有波粒二象性—性,即既表现为波动性,乂表现为粒子性;在地面辐射差额R=(S'+D)(1-r)-F公式中,r为反射率,F为地面有效辐射;土壤温度日较差主要决定于土壤之间的导热率和土壤温度,同时还受地面和大气间乱流热量交换等因素的影响;在农历廿四个节气中,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个节气作为四季的开始;大陆性气候的地区,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节,降水变率比其它地区为去;青藏高原把西风环流分为南和北两支,使其范围扩大;大陆度与气温年较差成正比,与地理纬度成反比;农业气候三要素是光、热、水;农田中的外活动面位于植物高度2/3处;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夜间地面温度低于空气温度时,辐射热通量方向由指向;AA.地面;空气B.空气;地面C.一侧空气;另一侧空气D.地面一侧;地面另一侧农业气象学中通常把大气辐射称为;CA.短波辐射B.中波辐射C.长波辐射D.超长波辐射3.在北半球0-66.5°N纬度间,年中白天最长的天是 0;BA.春分B.夏至C.秋分 D.冬至某年或某月的实际降水量与多年平均降水量的差值称为降水;AA.距平B.平均变率C.极差D.相对变率地面覆盖后,除阴雨天外,各深度的日平均土温比未覆盖的,增降温效应表层比下层;AA.高;小 B.低;小 C.高;大 D.低,大疏透结构林带其背风侧的最小风速,大致出现在林高倍的地方;BA.1 B.3 C.4 D.6摩擦层中的风压定律为:在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低压在;CA.右前方;左前方B.右前方;左后方C.右后方;左前方D.右后方;左后方夏季高温与少雨相结合,冬季寒冷与潮湿相结合,这种气候型属于气候型;BA.草原 B.地中海 C.季风 。.高山凹陷地形气温日较差比凸地为,干燥土壤气温日较差比湿土为AA.大;大 B.小;大 C.大;小 D.小;小下述的几种风哪一种不是地方性风;CA.海陆风 8.山谷风 C.季风 D.焚风四.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你认为对的,在题后括号内标〃对〃,不对的标〃错〃)地球大气,按其物理性质的垂直分布,可分为:对流层;平流层;电离层;散逸层.(错)白天地面辐射差额为正值,地面吸收了辐射能转化为热能地面温度高于贴地气层和下层土壤.(对)由于水汽压和绝对湿度其数值和单位都基本相同,所以气象上常用水汽压来代替绝对湿度.(错)中国气候的形成因素共有:季风性明显,大陆性很强,温度差异大,降水复杂化四个方面.(对)土壤经耕翻后,其热容量和导热率会增大,而镇压后的土地,其导热率和热容量会减小.(错)《农业气象学》 模拟试题(二)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导温率与物质的导热率成正比,与物质的热容量成反比;气温的垂直分布用气温垂直梯度来表示递减率;农业气象研究的基本原则是平行观测;桂林属于北亚热带气候带地区;南宁属于南亚热带气候带地区;某一地水分资源可以用年降水量和干燥度来表示;农田总蒸发量包括植物蒸腾和株间土壤蒸发两方面;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洋流,称为暖流;中国气候的地理环境,包括地形、纬度、季风三方面;中国气候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型;太阳常数的数值约为1.98cal/(cm2・min);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青藏高原是我国雹日最,范围最=B__的地区;多;小B.多;大C.少;小D.少;大地球在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黄道面始终保持;C__的夹角A.0°B.23.5°C.66.5°D.90°与大陆气候特点完全相反的气候型是AA.海洋气候B.季风气候C.地中海气候D.热带气候当某地气温年较差为20°C,地理纬度为30°N时,其大陆度为_B;k=(1.7』t/sine)-20・4A.1.7 B.47.6C.19.6 D.20.4近地层空气相对湿度最高值一般出现在AA.清晨 B.正午 C.傍晚 D.对流旺盛时以为周期,随改变风向的风称为季风;C北年;年B.季节;季节^年;季节D.季节;年活动面的交换是小气候形成的动力基础;BA.辐射B.热量C.水汽D.乱流在作用于空气运动的力当中,只改变空气运动方向而不能改变空气运动速度的力是_;BA.水平气压梯度力B.水平地转偏向力C.惯性离心力D.摩擦力大气在__D_条件下,农田中风速廓线呈对数变化A.逆温 B.稳定C.不稳定D.中性农田中通常把气层与土层的交界面称为,把气层与作物层的交界面称为;DA.活动面;活动层B.活动层;活动面C.外活动面;内活动面D.内活动面;外活动面四.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你认为对的,在题后括号内标〃对〃,不对的标〃错〃)自由大气中的风压定律为:在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左,低压在右.(错)水稻田上空,不论昼夜,绝对湿度都是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对)雨区一般出现在冷锋的锋后和暖锋的锋前.(对)槽后脊前为多为阴雨天气,槽前脊后多为睛好天气.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高空槽脊自西向东移动,槽前脊后盛行西南气流,引导暖湿空气北上。由于暖空气轻,因此作上升运动,在地面对应为一暖低压,常常是阴雨天气。槽后脊前盛行西北气流,引导冷空气南下,由于冷空气重,作下沉运动,对应地面为一冷高压,常常是晴好的天气。(错)土面增温剂的增温效果,主要是通过抑制水分蒸发而获得.(对)农业气象学(三)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当时角t。=60°时,日长为8小时.太阳总辐射是太阳直射辐射和天空散射辐射之和.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地表温度最冷月一般出现在1月份.设大气温度梯度为r,干绝热梯度为rd,对未饱和空气来说,当r>rd时,大气层结是不稳定的,当_r<rd时,大气是稳定的,当r=rd时,大气属中性.两个高压和两个低压交错相对的中间区域,称鞍型场.切变线是风向,风速发生切变—的狭窄地区.由闭合等压线构成的气旋区内,气压从中心向外增大.台风是形成在热带洋面上的气旋具有暖中心结构的强烈热带气旋,强台风袭击时,常常带来雷雨的天气.10.农业光能资源,主要包括生理辐射,实际日照时数,日照百分率三种.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随着海拨高度的增加,太阳直接辐射相对B,其光谱中紫外线和蓝紫光成分相对.A.增强,减小B.增强,增多C.减小,减小D.减小,增大可见光谱区主要是指C__的波谱部分.A.小于0.38B.3-5C.0.39-0.76D.大于760向上或向下运动的气块,具有返回原高度的趋势,则称这时的大气是—B的大气.A.不稳定B.稳定C.中性D.干洁夏季支配我国近地面气流的两个大气活动中心是A__.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印度低压.西伯利亚高压和阿留申低压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西伯利亚高压西伯利亚高压和印度低压玻璃温室对太阳短波辐射透射率B,对地面长波辐射透射率.A.高,高B.高,低C.低,高D.低,低作物封垄后,夜间农田上温度最低点一般出现在__D.A.地面上B.植株顶上 C.内活动面附近D.外活动面附近在南岭山脉一带出现的静止锋,通常称为C静止锋.A.昆明B.南岭C.华南D.西南华南地区寒露风危害籼稻的指标是:日平均气温__B,持续.A.〉20°C,3天以下,B.W22°C,3天以上C.W20°C,3天以下,D.W20°C,3天以上从高纬度向低纬度的洋流,一般称为__A.A.寒流B.暖流C.对流D.平流下列哪一种云属于中云,—CA.积云B.层云C.高积云D.卷层云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共你认为对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X")赤道与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不垂直,通常粗略地认为是66.5。的交角.(X)地表面日最高温度出现的时间是午后13时左右(V)我国雨季起止日期和季风进退日期有关,雨季开始日期比夏季风开始盛行日期要早些.(X)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和重要区别之一是:前者春温低于秋温,后者春温高于秋温.(X)我国季风气候的特征,不仅反映在风的季节度换上,也反映在温度,降水等主要气候要素上.(V)农业气象学(四)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地球公转的轨道上,每隔15—度,定为一个节气.气旋中心气压变低,称之为气旋一加深—,反之,气旋中心气压增加,称为气旋一填塞.在北半球,冬半年偏南坡地上的太阳辐射总量都比平面为一多―.在山区,白天风从山谷吹向山上,叫做风,夜间风从山上吹向山下,叫_山_风.按照中央气象局的规定,把台风分为三类,其中气旋区最大风力为12级以上的,称为强台风_.我国气候区划第一级以—大于等于10度的活动积温—作为划分气候带指标,第二级以—年干燥度—作为划分气候大区的指标.东亚沿海的洋流有黑潮和一亲_潮两种;翻犁中耕后,土壤孔隙度―增大—热容量减少—,导热率 —减少__.按预报时间的长短,可以把天气预报分为长期一,中期—,==短期___三种.作物封行以后,在午间,农田中绝对湿度较大的部位在—外活动面—.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下列名词中,哪一个不是农业气象要素?A.温度B.风C.CO2D.气旋当太阳辐射垂直到达海平面时,太阳辐射所穿过的大气路径为=』CO2和水汽能够吸收太阳辐射中的__A部分;A.红外光B.紫外线C.紫外光D.可见光空气绝对温度的年变化与气温的年变化=B_,空气相对温度的年变化与气温的年变化.A.相似相似B.相似,相反C.相反,相似D.相反,相反大气中空气运动的原始动力是__A.A.水平气压梯度力 B.地转偏向力 C.惯性离心力 D.磨擦力干旱天气主要是在B长期控制下形成的.A.低压B.高压C.气旋D.切变线夏天白天灌溉有B效应.A.增温B.降温C.保温D.逆温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C以上的持续时期,称为喜温作物积极生长期.A.5°C B.10°C C.15°C D.20°C生理辐射的辐射波长范围大致在C__纳米内.A.750-100B.280-350C.300-750 D.280-600太阳辐射光谱中具有最大能量的波长是__B纳米.A.10000B.300C.475D.6000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你认为对的,则在题后括车号内打“"”,错的打“X”。太阳辐射通过大气到达地面,其光谱成分随着太阳高度角变小,长波光成分比例大于短波部分.(X)通过降温使水汽达到饱和时的温度称为露点温度.(X)中国大部分地区海洋性的影响远大于大陆性的影响.(X)防风效果最好的林带是疏透结构林带. (J)同一地点同一时间同一设计,播种同一品种的播种方法称为分期播种法.(X)农业气象学(五)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蒸腾作用速度主要取决于水汽条件,植物形态结构,植物生理类型三个基本条件.风是矢量,常用风速和风向表示.气温和土温除有周期性变化外,还有韭周期性变化,高度处处相等的面,叫做等高面.在我国华南华中等地区静止锋天气系统是该地秋季降水的重要来源.侵入我国的寒潮源地有西伯利亚和新地岛两个,在〃寒露〃节气前后,由于北方较强冷空气入侵,吹北风,温度急降,使晚稻受害的一种秋季低温天气,叫做寒露风.根据莱蕾分子散射定律,散射强度与投射在散射质点上的辐射波长的4次方成反比.地球上昼与夜之间的交界线,称为晨昏线.年平均气温最高的纬圈,称为赤道.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晴天,土壤表面温度日较差比土壤深层,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中最高和最低温度所出现的时间_A_.A.大,落后B.大,提前C.小,落后D.小,提前某地大陆度为17.属于__B气候A.大陆性B.海洋性C.地中海D.高原按照天文季节划分四季的方法,我国春季是从—_C节气开始.A.春分B.清明C.立春D.雨水容积热容量的单位是__C.A.卡B.卡•克-1・度-1C.卡•厘米-3-度-1D.卡•厘米-1・度-1・秒-1低压槽是从A中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A.低气压区B.高气压区 C.鞍形场D.气团作物封行以后,午间农田上温度最高值出现在D.A.地面上B.植株顶上 C.内活动面附近D.外活动面附近按不同地点用同一设计方案,按同一时间播种同种作物的试验方法,称为_B—.A.分期播种法 B.地理播种法C.对比试验法D.气候分析法海洋性气候的主要特征是D.A.气温日较差小,年较差大 B.气温日较差大,年较差大C.气温日较差大,年较差小,D.气温日较差小,年较差小在单峰型变化中,近地气层空气绝对湿度最大值一般出现在__A.A.清晨B.子夜C.午后14-15时D.正午空气在垂直方向上的运动,一般称之为B.A.平流B.对流C.湍流D.乱流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你认为对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X")凡具有吸附或保持水分子的吸湿性微粒,都可以作为降水的凝结核.(J)气温随着高度升高而降低的现象称为逆温.(X)低涡控制的地区一般是晴稳的天气.(X)切变线中,东风与西风之间的切变称为静止锋切变.(J)冬半年,北坡坡度增加1度,等于水平面的纬度南移1度.(X)气象学试题(六)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物体表面的温度越高,其表面辐射强度越强.根据范特荷夫定律,从最低温度到最高温度范围内,温度每上升—英_笆,合成干物质的速率增长_两三—倍.三圈环流的形成,使北半球对流层上部形成了3个风带和£个气压带,强冷空气向南侵袭时,常会造成剧烈的降温,并伴有冻害,大风等现象,这类天气过程,我们称为寒潮.水涝是由暴雨和连阴雨造成的,其主要天气系统是风面、低气旋、静止锋、台风。6.空气的乱流运动总是由热力和动力两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活动面的虱流是农田小气候形成的动力基础.低层大气的气体主要成分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臭氧以及其它种少量气体,并含有水汽、尘粉、杂质等其它成分.护田林带其有紧密,疏透,厚三种结构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某地区多年的和综合的天气状况,称为C,A.气象B.天气C.气候D.小气候土温的年较差随深度的增加而,直到一定的深度,年较差为B.A.增大,零B.减小,零C.增大,最大D.减小,最大设大气层温度垂直梯度为r,当A时,对于未饱和空气来说,大气层结是不稳定的.A.r〉rdB.rVrdC.r=rd D.r<0空气绝对湿度的年变化与C年变化相似,A.气压B.饱和差C.气温D.相对温度两个高压和两个低压交错相对的中间区域,称为__C;A.锋B.切变线C.鞍型场D.槽某空气块其饱和水汽压为40百帕,同温下的实际水汽压为10百帕,则其饱和差为D白帕;A.50B.4C.400D.30当干球温度与湿球温度之差越,空气中的饱和差就越,空气湿度就越_D.A.大,大,大 B.小,大,小C.大,小,大D.大,大,小我国月平均最高气温大致出现在C月.A.1-2 B.4-5 C.7-8 D.10-11东北偏北方位的字母表示为B;A.NEN B.NNE C.ENE D.EEN在中纬地区,只要坡度小于中午太阳高度角,冬季北坡坡度增加一度,所得太阳辐射总量等于水平面B一度.A.纬度南移 B.纬度北移 C.径度东移 D.径度西移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你认为对的,在题后括号内标“"”,错的标“X”)土壤上层呈日射型,土壤下层呈辐射型的温度垂直分布称为傍晚转变型.(X)空气中空气水汽压与饱和水汽压的百分比,称为相对温度.(X)1.5公里以下的大气层称为摩擦层.(V)台风是形成于热带海洋上的锋面气旋.(X)通常海洋增热,冷却较大陆缓慢,所以温度的日较差大陆比海洋为大.(V)农业气象学(七)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一方面观测气象要素,另一方面观测农作物生长发育状况的方法,叫做平行观测法。某一物体,如果能将投射在其上的各种波长的辐射能完全吸收,该物体称为绝对黑体。光照强度降低,光合作用随之降低,当降低到光合产物和呼吸消耗达到动态平衡,这时光照强度称为光补偿点。大气对太阳辐射有选择性吸收,大气中的氧气和臭氧能强烈地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部分。

5.物质热量转移方式有辐射热交换、传导热交换、流体运动热交换、潜热蒸发。相对湿度为80%,当时空气中的水汽压为20百帕,则同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是鱼百帕。霜冻的类型有平流型、辐射型、平流辐射型为克服春播期间不利天气过程的影响,广西群众的经验的“抓住冷尾暖头浸种催芽,冷头暖尾抢晴播种”。冷空气从关键区侵入我国的路径,可分为西北路、东路、西路、东路加西路四条。天气预报经常使用的方法有天气学预报方法、统计学预报方法和动力学预报方法。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短光照作物由南方向北方引种,其生育期A。A.延长B.缩短C.不变D.没有规律凡在下垫面特性直接影响下的小气候,我们通常称为D小气候。A.农田B.山地C.非独立D.独立日平均气温在A°C以上的持续时期称为农耕期。A.0B.A.0B.5C.10D.15土壤B越多,其导热率和热容量越大。A.空气B.含水量C.肥料D.矿物质在准静止锋控制的区域,一般呈现A天气。A.低温阴雨B.大风无雨C.连续晴好 D.风和日丽台风是一个强大的__D低压系统。A.中性B.阴性C.冷性D.暖性以大陆度—C作为划分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的标准。A.30B.40C.50D.65辐射的粒子学说认为,电磁辐射由许多具有一定质量、能量和动量的微粒组成,这些微粒称为D。A.电子B.原子C.中子D.量子农业气象学中常称地球辐射为C辐射。A.短波B.中波C.长波D.超长波副热带气候带大体在B至纬度33°N之间。A.20°NB.23.5°N C.10°N D.25.5°N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你认为对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X”)一年中的极端最高温度与极端最低温度差为年较差。(X)在地面高压区内,空气是围绕高压中心作顺时针方向旋转。(X)作物对水分供应最敏感的时期,叫做作物的水分临界期,它是植物需水最多的时期。(X)我国气候的大陆性特征之一,是气温年较差由南往北,由沿海到内陆逐渐增大。(V)阳坡空气的温度和湿度比较高,土壤蒸发比较强.(V)农业气象学(八)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农业气象要素主要有辐射,温度,湿度,降水,风。在地面热量收支中,地面与下层土壤的热量交换(B)可以分解为热量由土壤上层传向下层和热量由土壤传向土表两项,由此建立的地面热量平衡公式为:R=P+B+LE.大气中的水分,可以气态,固态,液态三种物态形式存在.发生在西太平洋地区的台风,其移动路径主要有三条西移路径、西北移路径、转向路径。中央气象局规定:由于冷空气入侵,24小时内气温下降§°C以上,称为寒潮.寒露风天气的类型有干冷型、湿冷型、干风型.我国气候的特点可概括为季风性明显、大陆性很强、温度差异大、降水复杂化.按照国家局1966年的区划,我国一级区划可为9个气候带和1个气候特区.光明与黑暗的交替,诱导作物开花结果等一系列发育过程,这种作物对昼夜长短反应的现象,称为光周期现象.草原气候和沙漠气候在性质上都是属于大陆性气候;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某作物生物学下限温度为 10C,某天日平均气温为20C,则其有效温度为 .B30CB.10CC.200CD.2C当空气层处于逆温状态下,温度垂直梯度r.DA.VOB.〉0C.VrdD.〉rd自由大气中的风压定律为,在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低压在 .CA.左;右B.左前;右后C.右后;左前。.左后;右前辐射能通量的单位是.AA.卡•厘米-2•分-1B.尔格•厘米-2•分-1C.瓦•秒-1D.LX按照候平均气温来划分季节,候平均气温为春季.CA.22°C B.10-22°C C.5T0°C D.5°C水稻的水分临界期在.BA.秧苗期B.返青期C.抽穗开花期D.灌浆成熟期夏至日太阳赤纬为.DA.0°B.66°33'C.-23°27'D.23°27'我国年降雨量的季节分配以季最多・BA.春B.夏C.秋D.冬哪一个坡向上太阳辐射强度最大值出现时间最早?.AA.东坡B.南坡C.西坡D.北坡农业气象中常称太阳辐射为辐射.A长波B.超长波C.中波D.短波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你认为对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X”。气温日较差的影响因素,以天气和下垫面性质的影响最为明显(J )干旱天气主要在气旋长期控制下形成的.(X)在风速廓线上,风速为零处离地表的高度称为粗糙度.(7 )在正午前后的谷地,往往空气湿度谷底大于山顶,而夜间刚好相反.(X)按中国气候区划,广西位于北亚热带和南温带气候带(X)《农业气象学》模拟试题(九)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采用数理统计理论,来求取作物产量与天气、气候之间关系的农业气象研究方法叫统计学方法。在作物生活所需要的其他因子都得到基本满足时,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气温和作物生长发育速度呈主相关;地球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在地球南北纬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4.水分凝结的条件有:水汽达到饱和或过饱和和有凝结核存在;在北半球,地转偏向力总是指向空气运动方向的查方;在一天中,傍晚时候气压上升,中午时候气压下降;一年中,冬季季节气压最高,夏季气压最低;由于空气下沉运动,使空气温度升高,湿度降低的一种风称为焚风;气团按其形成源地不同,可分为冰洋气团,极地气团,热带气团和赤道气团四种;光线通过叶层后,它的强度将呈对数地降低,这个定律是朗百特定律;由于三圈环流的作用结果,在北半球,由南到北形成了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极地高压带四个气压带;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根据维恩定律,地球表面辐射具有最大能量的波长为纳米;AA.10 B.100 C.1000 D.10000夏季,北京的黑夜比南宁,冬季,南宁的白天比武汉;CA.长;短B.长;长C.短;长D.短;短植物发育对温度最为敏感的时期,往往是植物的;CA.温度高峰期 B.温度转变期 C.温度临界期 D.温度有效期在气旋区内,中心的空气往往是的;A

A.辐合上升辐合下降辐散上升A.辐合上升辐合下降辐散上升辐散下降当温度垂直梯度r<0时,所表示的大气层结为:;AA.不稳定B.稳定C.中性 D.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海陆风主要是原因形成的;CA.动力 B.摩擦力 C.热力 D.惯性离心力我国大部分地区季总辐射量总是以季最大;BA.春 B.夏 C.秋 D.冬下垫面辐射收支的差异,是小气候形成的;AA.动力基础 B.能量基础 C.热力基础 D.物理基础气压场常用面上的等压线和面上的等高线分布图来表示;AA.等高;等压 B.等压;等压 C.等压;等高 D.等高;等高与的差值称为地面有效辐射;DA.太阳直接辐射;天空散射辐射 B.太阳直接辐射;大气逆辐射C.地面辐射;天空散射辐射 D.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四.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你认为对的,在题后括号内标〃对〃,不对的标〃错〃)地面垂直竖立一根竹竿,竿影与南北线之间的夹角为时角;(X)活动温度与下限温度差值的累加,称为有效积温;(V)因为气团内部温度、湿度比较一致,不会有大规模上升运动,所以气团内以晴朗天气为主;(V)到达水平面上的太阳直接辐射强度公式为:S'=S・Sinh©式中:S'为水平面上的太阳辐射强度;S为垂直于太阳方向的太阳直接辐射强度;h©为太阳赤纬;(V)空气中水汽含量越多,露点温度就越高;(X)《农业气象学》模拟试题(十)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大气透明系数是指太阳直接辐射穿过1个大气量时的透过率;气候形成的因素共有太阳辐射、宇宙地球物理因子、下垫面、大气环流、人类活动等五个方面。

在地面热量平衡方程:R=P+B+LE中,P是指土壤和空气间的热交换量,B是指土壤分子传热导的通量;绝对黑体表面的温度增加1倍,则其辐射能力增加了16倍;绝对湿度双波型的是变化多发生在内陆暖季和沙漠地区;根据平流影响的程度,我们通常把小气候区分为农田气候和裸露地小气候两种;护田林带对贴地层气温和土温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热力和动力两个因素而起作用;入侵我国的台风其源地主要集中在菲律宾至关岛附近的洋面,以及我国西沙、南沙群岛附近;空气相对于地面运动,我们通常称为风;气旋中心气压降低,称之为气旋加深;反之,中心气压升高,称之为气旋填塞;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气团离开源地后,温、湿度都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是由气团所经地区的地理纬度产地面性质不同而引起的,气团的这种变化称为气团;DA.更新B.变革C.变换D.变性下列哪些作物属于短光照作物;CA.小麦菠菜C.棉花A.小麦菠菜C.棉花D.葫萝卜风向不稳定和风速的明显变动,这种现象称为;BA.风的分布B.风的变化C.风的阵性D.风的影响以0度为起点温度,则0度以上温度的总和称为;AA.正积温 B.负积温 C.活动积温 D.有效积温气压随高度升高而降低,在海拔高度5.5千米处,气压仅为海平面的;CA.1/5 B.1/10 C.1/2 D.1/3当空气从短杆作物流向高杆作物时,在高杆作物田上空形成一个气流层,此气流层称为;BA.农田边界层B.农田活动层C.农田摩擦层 D.农田乱流层是巨大云块形成的基本原因;CA.空气过饱和B.有凝结核存在C.水汽凝结和凝华D.空气有上升运动我国常用某地候(5天)平均气温划分该地四季,候平均气温在以上是夏季,在以下是冬季;BA.20°C;10°C B.22°C;10°C C.24°C;12°C D.26°C;12°C南亚热带地区全年N10C活动积温在C之间;BA.8000-9000 B.6000A.8000-9000 B.6000-8000C.5000-6000D.4000-5000已知某气层实际水汽压为40百帕,则该气层的绝对湿度约为克/米3;BA.40 B.30 C.53.3 D.20四.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你认为对的,在题后括号内打〃厂,不对的打"X")降水保证率是指某地某年或某月的实际降水量与多年同期平均降水量的差值 ;(X)由于各地地理条件的影响,常常形成某些地方性的空气环流,称为地方性风;(V)通过植物体表面蒸发水分的过程,称为蒸腾;(X)从Sm=So*Pm式中看出,垂直于太阳方向的太阳直接辐射强度随着大气透明系数(P)的增加而增加,随大气路径(m)的增加而增加;(V)对于绝对黑体来说,它对辐射能的吸收率(a),反射率(r)和透射率(t)有如下关系:a+r+t=l(V)农业气象学(^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地球公转的轨道上,每隔15度,定为一个节气.风是矢量,常用风速和风向表示.温度除有周期性变化外,还有非同期变化,高度处处相等的面,叫做等高面.大陆性气候的地区,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节,降水变率比其它地区为本;导温率与物质的导热率成正比,与物质的热容量成反比;根据莱蕾分子散射定律,散射强度与投射在散射质点上的辐射波长的安次方成反比.中国气候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型;年平均气温最高的纬圈,称为赤道。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晴天,土壤表面温度日较差比土壤深层,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中最高和最低温度所出现的时间.AA.大,落后B.大,提前C.小,落后D.小,提前地球在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面始终保持的夹角;CA.0°B.23.5°C.66.5°D.90°按照天文季节划分四季的方法,我国春季是从节气开始・C春分B.清明C.立春D.雨水容积热容量的单位是.CA.卡B.卡•克-1•度-1C.卡•厘米-3•度-1 D.卡•厘米-1•度-1•秒-1低压槽是从中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AA.低气压区B.高气压区C.鞍形场D.气团与大陆气候特点完全相反的气候型是;AA.海洋气候B.季风气候C.地中海气候D.热带气候以为周期,随改变风向的风称为季风;C入.年;年B.季节;季节^年;季节D.季节;年海洋性气候的主要特征是.DA.气温日较差小,年较差大B.气温日较差大,年较差大气温日较差大,年较差小,D.气温日较差小,年较差小在单峰型变化中,近地气层空气绝对湿度最大值一般出现在.AA.清晨B.子夜C.午后14-15时D.正午空气在垂直方向上的运动,一般称之为.BA.平流B.对流C.湍流D.乱流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你认为对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X")凡具有吸附或保持水分子的吸湿性微粒,都可以作为降水的凝结核.(J)气温随着高度升高而降低的现象称为逆温.(X)低涡控制的地区一般是晴稳的天气.(X )切变线中,东风与西风之间的切变称为静止锋切变.(V)槽后脊前为多为阴雨天气,槽前脊后多为睛好天气.(X)期考入卷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光能资源常采用太阳辐射、生理辐射、日照时数、日照百分率来表征。2、 塑料薄膜覆盖,白天可透入太阳辐射,|夜间可以有效的阻截地面辐射,]可提高土壤温度。3、空气中的水汽含量越多,饱和差越小]4、 干旱天气主要是在高压(或反气旋)长期控制下形成的。5、 小气候的特点为范围小、差别大、稳定性强。6、 光照时间延长,长日照植物发育速度就会加快短日照植物发育速度减慢。7、 农业气象学研究的方法有分期播种法、地理播种法、田间试验法植物人工气候室法、统计学方法、数理模拟法、遥感法。8、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减弱作用(方式)有吸收、散射、反射。9、 一天中,土温垂直分布归纳为百射型、辐射型、上午转变型、傍晚转哪四种类型。10、 按低温对作物危害特点和作物受害症状,冷害可分为障碍型、延迟型、混合型。三、判断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判断正确的在括弧内打“"”,错误的打“X”)1、 甲地降水相对变率较乙地同时期相对变率大,说明甲地降水量比乙地多。(X)TOC\o"1-5"\h\z2、 地面有效辐射随着云层的增厚而增大。 (X)3、 当饱和水汽压为8hPa时,相对湿度为80%,则水汽压为6.4hPa。 (V )4、 干洁大气有氮、氧、氩、CO2、水汽等组成。 (X )(X)5、白天气温升高主要是因为空气吸收太阳辐射的缘故。(X)6、农田蒸散包括植物蒸腾和植株间的土壤蒸发。(V)7、属海洋性气候的地区降水量季节分配比较均匀。(V8、我国降水变率小,降水充足,这对农业生产较有利。(X9、大气中的臭氧和CO2能强烈吸收紫外线,使作物免受伤害。(X)10、作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三基点温度是相同的。(X四、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入题中空格)1、土壤中的 B越多,其导热率和热容量越大。A、空气含量B、含水量C、微生物D、肥料2、大气中的水汽A、对地面有降温作用B、对大气有保暖作用C、主要集中在10km以上气层中D、随海拔高度没有变化3、夏季,北京的黑夜比南宁;冬季,北京的白天比南宁A、长,短B、短,长C、长,长D、短,短4、形成露和霜的天气条件是A、有云的夜晚B、有风的夜晚C、晴朗有微风或无风的夜晚 D、地面有效辐射小的夜晚5、 某地实际降水量与同期多年平均降水量之差,称为降水 A。A、距平B、平均变率 C、极差D、相对变率6、 春季活动在我国的气团主要有 A。A、西伯利亚气团和热带太平洋气团 B、西伯利亚气团和赤道气团C、西伯利亚气团和热带大陆气团 D、热带太平洋气团和赤道气团7、 农田中常把气层与土层的交界面称,把气层与作物层的交界面称。DA、外活动面,活动层 B、活动层,活动面C、外活动面,内活动面 D、内活动面,外活动面8、 某地2008年春季降水量为160mm,该地同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200mm,则该地2008年春季降水相对变率为 B。A、20% B、一20%C、40% D、一40%9、 在一年中的低温阶段,灌溉地气温比未灌溉地的 A。A、高BA、高B、低C、近似相等D、高1.6°C10、焚风是由于空气下沉运动,使空气温度,湿度的一种风。AA、升高;降低B、降低;升高C、升高;升高D、降低;降低期考B卷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上午8时的时角为血°,下午15时的时角为四°。2、 我国以大陆度回和年平均气温日较差回。C作为划分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的标准。3、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温度日较差减少,土壤最高、最低温度的出现时间落后。4、 对农业生物的生命活动、农业生产过程及其环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气象要素称为农业气象要素。5、 在摩擦层,反气旋中的气流在北半球是顺时针旋转的同时具有辐散下沉。6、 暖锋雨区一般位于锋前,缓行冷锋雨区一般位于锋同7、 气候形成因素包括辐射,环流,下垫面,人类活动四个方面。8、 农业气候资源中最主要有光,热,水资源。9、 按热力分类,可将气团分为冷气团和暖气团。10、 我国寒潮的标准是:一次冷空气入侵,使气温在24h内剧降网。C以上,最低气温降至,5C以下,称为寒潮。三、判断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判断正确的在括弧内打“"”,错误的打“X”)1、 我国夏季气温比同纬度的其他地区高,而冬季气温则比同纬度的较低。(")TOC\o"1-5"\h\z2、 灌溉后,土壤热容量和导热率增大土温日较差增大。 (X)3、 甲地降水绝对变率较乙地同时期绝对变率大,明甲地降水量比乙地多。 (X)4、 高压与反气旋是同一种天气系统的不同名称。 (")5、 空气运动的方向总是沿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由高压垂直指向低压。 (X)6、 在白天和暖季,耕层温度比未耕地的低下层温度比未耕地的高。 (X)7、 在山区,夜间风由山顶吹向山谷,冬季易使冷空气在谷底堆积造成低温危害/)8、 气流越过高大山岭到达山的背风坡的山脚后,温度会升高,而湿度会降低。(")(V)9、 受暖洋流影响的地区,气候温暖但降水少。 (X)(V)10、在土表湿润的情况下,采用耕翻措施可防止土壤水分蒸发。四、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入题中空格)1、 大陆性气候气温日、年较差,春温秋温BA、大;低于B、大;高于C、小;低于D、小;高于2、 受华南地区秋季冷害影响最大的作物是。AA、水稻 B、玉米 C、高粱 D、甘蔗3、 在系统长期稳定控制下易发生干旱。BA、低压 B、高压 C、气旋D、切变线4、 日平均气温稳定在笆以上的持续时期,称为农耕期。AA、0 B、5 C、10 D、155、 凹陷地形上空气温日较差比凸出地形上空气温日较差,干燥土壤上空气温日较差比潮湿土壤上空气温日较差。AA、大,大B、大,小C、小,小 D、小,大6、 CO2和水汽能吸收太阳辐射中部分。DA、可见光B、紫外线C、蓝光D、红外线7、 短日照植物南种北引,生育期。A

A、延长BA、延长B、缩短C、不变D、可能延长也可能缩短8、 早稻籼稻烂秧的冷害指标是连续天或以上日平均气温低于。AA、3,12°C B、2,12°C C、3,10°C D、2,10°C9、 某作物的生物学下限温度为10C,某天日平均气温为30C,则其活动温度为。CA、10C B、20C C、30C D、40C10、 夏季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内部控制区域内,天气。CA、大风B、阴雨C、晴好 D、凉爽农业气象学试题(有答案)第一章大气二、填空题: (说明:在有底线的数字处填上适当内容)干洁大气中,按容积计算含量最多的四种气体是:(1)、(2)、氩和(3)。大气中臭氧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的(4)。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水汽主要吸收(5)辐射。近地气层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一般白天比晚上(6),夏天比冬天(7)。(8)是大气中唯一能在自然条件下发生三相变化的成分,是天气演变的重要角色。根据大气中(9)的铅直分布,可以把大气在铅直方向上分为五个层次。在对流层中,温度一般随高度升高而(10)。大气中对流层之上的一层称为 (11)层,这一层上部气温随高度增高而(12)。根据大气中极光出现的最大高度作为判断大气上界的标准,大气顶约高(13)千米。答案:(1)氮(2)氧(3)二氧化碳(4)紫外线⑸长波⑹低⑺低(8)水汽(9)温度(10)降低(11)平流(12)升高(13)1200三、判断题: (说明: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臭氧主要集中在平流层及其以上的大气层中,它可以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二氧化碳可以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使地面空气升温,产生“温室效应”。由于植物大量吸收二氧化碳用于光合作用,使地球上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减少。地球大气中水汽含量一般来说是低纬多于高纬,下层多于上层,夏季多于冬季。大气在铅直方向上按从下到上的顺序,分别为对流层、热成层、中间层、平流层和散逸层。平流层中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升高,没有强烈的对流运动。热成层中空气多被离解成离子,因此乂称电离层。答案:1.对,2.错,3.错,4.对,5.错,6.对,7.对。第二章辐射二、填空题:常用的辐射通量密度的单位是(1)。不透明物体的吸收率与反射率之和为(2)。对任何波长的辐射,吸收率都是1的物体称为(3)。当绝对温度升高一倍时,绝对黑体的总辐射能力将增大(4)倍。如果把太阳和地面都视为黑体,太阳表面绝对温度为6000K,地面温度为300K,则太阳表面的辐射通量密度是地表面的(5)倍。绝对黑体温度升高一倍时,其辐射能力最大值所对应的波长就变为原来的⑹。太阳赤纬在春秋分时为(7),冬至时为(8)。上午8时的时角为(9)°,下午15时的时角为(10)°。武汉(30°N)在夏至、冬至和春秋分正午时的太阳高度角分别为(11),(12)和(13)。冬半年,在北半球随纬度的升高,正午的太阳高度角(14)。湖北省在立夏日太阳升起的方位是(15)。在六月份,北京的可照时间比武汉的(16)。在太阳直射北纬10°时,北半球纬度高于(17)°的北极地区就出现极昼。由冬至到夏至,北半球可照时间逐渐(18)。光照时间延长,短日照植物的发育速度就会(19)。在干洁大气中,波长较短的辐射传播的距离比波长较长的辐射传播距离(20)。随着太阳高度的降低,太阳直接辐射中长波光的比(21)。地面温度越高,地面向外辐射的能量越(22)。地面有效辐射随空气湿度的增大而(23),随地面与空气温度之差的增大而(24),随风速的增大而(25)。地面吸收的太阳总辐射与地面有效辐射之差称为(26)。答案:(1)瓦/平方米;(2)1;(3)绝对黑体;(4)15;(5)160000;(6)二分之一;(7)0°;(8)-23°27';(9)—60;(10)45;(11)83°27';(12)36°33';(13)60°;(14)减小;(15)东偏北;(16)长;(17)80;(18)延长;(19)减慢;(20)短;(21)增加;(22)多;(23)减小;(24)增大;(25)减小;(26)地面辐射差额。三、选择题: (说明:在四个答案中,只能选一个正确答案填入空格内。)短日照植物南种北引,生育期将。A.延长; B.缩短;C.不变; D.可能延长也可能缩短。晴朗的天空呈蓝色,是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中蓝紫色光较多的结果。A.吸收;B.散射;C.反射;D.透射。对光合作用有效的辐射包含在中。A.红外线;B.紫外线;C.可见光; D.长波辐射。在大气中放射辐射能力最强的物质是。A.氧; B.臭氧;C.氮; D.水汽、水滴和二氧化碳。当地面有效辐射增大时,夜间地面降温速度将。A.加快;B.减慢;C.不变;D.取决于气温。答案:1.A;2.B;3.C;4.D;5.A四、判断题:对绝对黑体,当温度升高时,辐射能力最大值所对应的波长将向长波方向移动。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年有两次地理纬度等于太阳赤纬。时角表示太阳的方位,太阳在正西方时,时角为90°。北半球某一纬度出现极昼时,南半球同样的纬度上必然出现极夜。白天气温升高主要是因为空气吸收太阳辐射的缘故。光合有效辐射只是生理辐射的一部分。太阳直接辐射、散射辐射和大气逆辐射之和称为总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均为长波辐射。对太阳辐射吸收得很少的气体,对地面辐射也必然很少吸收。北半球热带地区辐射差额昼夜均为正值,所以气温较高。答案:1.错;2.对;3.错;4.对;5.错;6.对;7.错;8.对;9.错;10.错。第三章温度二、填空题:空气温度日变化规律是:最高温度出现在(1)时,最低温度出现(2)时。年变化是最热月在(3),最冷月在(4)月。土温日较差,随深度增加而(5),极值(即最高,最低值)出现的时间,随着深度的增加而(6)。水的热容量(C)比空气的热容量(7)。水的导热率(入)比空气(8)。粘土的热容量比沙土的要(9),粘土的导热率比沙土(10)。干松土壤与紧湿土壤相比:C干松土<C紧湿土;入干松土<入紧湿土土壤的春季增温和秋季的降温比较:沙土春季升温比粘土(11),秋季降温,沙土比粘土(12),沙土温度日较差比粘土要(13)。土壤温度的日铅直分布的基本型有:白天为(14)型;夜间为(15)型;上午为(16)型;傍晚为(17)型。在对流层中,若1000米的温度为16.5°C,气温铅直梯度是0.65°C/百米,到2000米处,温度应是(18)C。温度的非周期性变化,常由(19)而造成。多发生在(20)季节。当rd=1C/100米,r=0.9C/100米,则此时的大气层结对干空气是(21)的。我国气温日较差,高纬度地区(22),低纬度地区(23),年较差随纬度的升高而(24),且比世界同纬度地区要(25)。土、气、水温日较差,以土温(26),气温(27),水温(28)。日平均气温稳定大于0C持续日期,称为(29)。某地某月1〜6日的日均温分别是10.2,10.1,9.9,10.5,10.0,10.2C,若某一生物的生物学下限温度为10C,则其活动积温为(30)C,有效积温为(31)C。答案:(1)14时,(2)答案:(1)14时,(2)日出前后,(3)7月,(4)1月,(5)减小,(6)推迟,(7)大,⑻大,(9)大,(10)大,(11)快,(12)快,(13)大,(14)受热型,(15)放热型,(16)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