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条军规》的道德观-最新文档_第1页
《第二十二条军规》的道德观-最新文档_第2页
《第二十二条军规》的道德观-最新文档_第3页
《第二十二条军规》的道德观-最新文档_第4页
《第二十二条军规》的道德观-最新文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十二条军规》的道德观中国人以仁、智、信,勇作为人的道德的最高标准。《论语•宪问》:“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但同样地,又有很多人把“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奉为圭臬。美国人最基本的道德价值之一是诚实。另外一个为美国人所尊崇的美德为坚忍。同情心,也是美国人最欣赏的道德品质之一。圣经中《撒玛利亚人》的故事美国人耳熟能详,故事描述了一位流露同情心的撒玛利亚人在去某城市的途中,目睹一名可怜的旅客遭遇抢劫、被鞭打、躺在路旁。这位仁慈的撒玛利亚人非但没有视而不见,反而停下来帮助这位有需要的人。另外,勇气、责任心、感激之心等都是美国道德水平的具体体现。与此同时,美国人也相信道德的另一面是人性恶。基督教就认为人有原罪,人的一生需要救赎。道德,是以意识形态为基础的人们在共同生活中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它不是铁的教条,而且没有成文的条文来规范它。它一般是通过社会舆论或者某种阶级的意识形态宣传来对人们的生活构成某种秩序,起约束作用。简单的说,就是社会群体的不成文的规则。《第二十二条军规》通过塑造一系列可笑荒诞的人物,揭示了人物背后道德的变异。因此,从人物的自私观、利益至上观和非道德三个方面入手分析导致这种道德变异的原因就很有必要。I、《第二十二条军规》的道德变异1、自私观约塞连是《第二十二条军规》的主人公。他是从一个本性善良,乐于助人的人蜕变成自私自利的反英雄的典范。他是上尉投弹手,厌恶战争,求生成为他生活的最高目的。为了逃避战斗,他多次装病住院。特别是在小说第十八章,有一次医院通知他出院,情急之中就摹仿同室的一个病人,大叫:“我看什么都有两个映像”,以后任凭检查的医生伸出一个、两个手指,或一个手指也没有伸出,他一口咬定是两个,医生只好让他继续住院观察。不想当晚那个先说看出两个映像的病友真的死了,约塞连吓得扯开嗓大叫“我看什么都有一个映像了”,无论医生伸出一个、两个、十个手指,他都毫不犹豫地说看见了一个。院方坚信他已病好,尽管他正常的回答中还有错误,但还是把他送上了前线。约塞连装病的闹剧就这样结束了,但是他为了保全生命所进行的勾当继续着:偷偷往飞行员食物中掺入肥皂水,造成集体腹泄,取消了飞行;深夜溜进作战室偷改作线计划,从而使自己可以飞临没有防空系统的安全区;升空后又说飞机出故障,要求返航,飞临目标后,他根本不管命中与否,在俯冲投弹的一瞬间,已经做好了向上飞逃的预备。他的衣服沾染了负伤同伴的鲜血后,他发誓不再穿衣服,天天只穿着大头皮鞋、一丝不挂地“像白色的幽灵”一样在军营中游荡,甚至在列队集合时也是如此。有一次,他因歪打正着地击中了一个目标,赤身露体地接受上司为了遮丑而发给他的奖章在战争中他看到卡思卡特的专横、沙伊斯科普夫的跋扈和米洛的卖国,发现自己丧失了爱国心。他看不到正义的力量,他看到的只是人们利用每一种正当的冲动,每一出人类的悲剧拼命捞钱。他再也不相信什么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原则了,再也不愿意继续为他们作无谓的愚蠢的牺牲。 对理想他满腹疑虑,甚至陷入了恐惧的深渊,一变而为怕死鬼。他觉得整个世界都对他充满了敌意,他臆想世界是一个大阴谋,宇宙是个大陷阱,各种疾病千方百计地要钻进他的身体,各种意外事故在等待他一万个小心中的不小心。他走路东躲西闪或者突然转身,害怕遭人暗算,并经常问身边的人,为什么所有的人都恨他,非要谋害他不可,怀疑同事会给他的食物下毒,认为自己身上的全部器官都成了制造不治之症的工厂。约塞连虽然怕死,却是整个中队里头脑最清醒的一个人。 他确信无论飞行多少次也不能获准回国后, 便玩弄各种各样的花招来逃避战争。他和那些毫无反抗地被驱赶进战争绞肉机、 连求生的本能都丧失了的芸芸众生相较,他还真有一种保持正常的感情,能够在官僚、寄生虫的辖制下或混乱的激烈竞争中生存下来的性格和技能。他圣洁而又好色,正直而又圆滑,在生活中随俗浮沉,处事时逢场作戏,和别人一样吃喝嫖赌。最后他解悟了“第二十二条军规”之谜,不顾卡思卡特的拉拢,决意逃往幻想中的自由之地 瑞典,离开这充满敌意的世界。2、利益至上观用荒诞的手法揭露了集团利益驱使下战争的本质。以卡思卡特上校为代表的上层官司僚,打着为祖国而战的旗号,为了自己的升迁,根本不顾部下的死活,一而再,再而三地提高飞行架次。另一代表人物沙伊斯科普夫是一个毫无人性的野心家。战争的爆发使他欣喜若狂,视之为升迁的良机,而且他只负责操练队伍,毫无性命之忧。为了一鸣惊人,他绞尽脑汁,夜不能寐,用巧克力糖、用塑料棋、用活模型一他的老婆进行演练。他设想把一列十二名士兵钉在一根木条上,再在每人腰部插入镍合金旋转轴承;还设想把镍合金的钉敲进每个士兵的股骨,再用铜丝把手腕与钉连接起来。后来因时间不允许,军需处也没有这么多的轴承和钉,外科医生也不愿合作而作罢。他并没有因此灰心,继续刻苦钻研,终于创造性地发明了不摆手行进法,名声鹊起,被誉为“军事天才”,从此青云直上,官至将军。而年仅27岁的下级军官米洛不过是名伙食管理员,却能在战争中大发横财。米洛提出了“辛迪加人人有份”的口号。因交战国德国也是股东,所以米洛为了拉货也可以指挥德军轰炸机降落在美军机场上。当美军要扣押敌机时,米洛义正辞严地训斥道:“请问从哪天起美国政府的政策是要没收公民财产,你们怎么能自己没收自己的财产呢!”给官兵们上了生动的一课。米洛为了金钱,丧尽天良。他投机倒把,低价买入食品,高价卖给食堂;他买棉花亏本后,竟给飞行员吃“巧克力棉花糖”,巧克力裹着的是棉花;(4)P300他私自取出伤员救护包中止痛的吗啡,在黑市上卖大价钱;他权力非凡,承包“军事战斗工程”:先与美军鉴定轰炸德军设施的合同,提取轰炸费,转过来又与德军鉴定保护设施的合同,同样收取防务费,还申明,每击落一架美军飞机,要另加一千美元的回扣。就是这样他依然觉得进钱太慢,为了巨额利润,他亲自指挥美军轰炸机炸毁了美军的机场,只保存了跑道和食堂,因为他们完成任务后还要降落、进餐。米洛从巨额佣金中抽出极少部分,赔偿了生命财产损失后,又成为无罪的、给“辛迪加”创收的英雄。米洛不但在军界很吃香,长官对他言听计从,而且在地方上也被视为神灵。鉴于他搞活了经济,被封为市长、王储、哈里发、教长、酋长,在非洲丛林深处还有他巨大的雕像。在米洛的心中只有金钱和利润,根本就没有祖国的概念。正如作者自己说过的那样,“在《第二十二条军规》里,我并不对战争感兴趣,我感兴趣的是官僚权力结构中的个人关系。”所谓“第二十二条军规”,其实“并不存在,这一点可以肯定,但这也无济于事。问题是每个人都认为它存在。这就更加糟糕,因为这样就没有具体的对象和条文,可以任人对它嘲弄、驳斥、控告、批评、攻击、修正、憎恨、辱骂、唾弃、撕毁、践踏或者烧掉。”它只是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残暴和专横的象征,是灭绝人性的官僚体制、是捉弄人和摧残人的邪恶力量。3、非道德:他人就是地狱非道德主义从人性恶的观点出发,根本否认道德的价值和社会作用,蔑视正义和良心,摈弃一切德行,认为只要达到目的,一切手段都是正当合法的。尼采否认一切传统道德的价值,要求消灭传统的和现存的一切道德规范,完全置身于道德约束之外。“他人就是地狱”代表着现代主义作家对人与人关系的总结,表明在他们的理论中人与人是完全隔绝的,有如水与火那样不相融。萨特在他的《禁闭》中说,他人的存在是自己存在的参照,这种参照使人备受折磨,因此他人就是地狱。海勒认为,战争是不道德的,也是荒谬的,只能制造混乱,腐蚀人心,使人失去尊严,只能让卡思卡特、沙伊斯科普夫之流飞黄腾达,米洛之流名利双收。在他看来,战争也罢,官僚体制也罢,全是人在作祟,是人类本身的问题。在《第二十二条军规》里,道德缺失是一个普遍现象。如介绍飞行基地的医疗水平时,作者不动声色地写到一个研究鲸鱼的动物学被派来做军医;两名助手不论谁来看病,一律都用紫药水涂满他们的牙龈和脚趾,再灌下一粒泻药。而这一切都是令人啼笑皆非的正常事。又如丹尼卡军医想得到飞行补助,托人把自己的名字编入一个机组,不想飞机失事,这个机组成员全部遇难。根本没上过飞机的医生也被宣判为死人,人们哀悼他的同时小心翼翼地避免同他说话。主管军士通知说,在上级没有对他的遗体安排做出决定之前,不要再露面。他妻也不相信丈夫在“阵亡”之后写的亲笔信。丹尼卡医生被剥夺了生的权利,根本无法进行自由选择,只能像生病的老鼠一样在阴影中蹒跚。再如随军牧师希普曼,因为替飞行员说了几句公道话而得罪上司。一天他突然被带到地下室受审,少校劈头就说:“这是你犯下的一项大罪。”“什么罪?”牧师困惑不解。“目前我们还不知道,但我们会调查清楚的。”少校让牧师签字,牧师照办了。少校看后大失所望地指责说:“这不是你的笔迹。”牧师恼怒地喊起来:“这当然是我的,你们看着我写的”,“问题就在这里,”少校痛苦地说。(5)P375少校先入为主,已认定另一种笔迹是牧师的,由这个错误的前提,推导出牧师本人的笔迹是别人的结论。在这悖论的怪圈下,对真的证明,却成了假的证据,人无法证明自己的言行,陷于重重困境之中。在第十七章,一个全身都用雪白的石膏和绷带包裹起来的士兵,一动不动地躺在床上,吊瓶中的液体从他的胳膊输入体内,肾脏排泄物从腹股部的导管排入地上的一只洁净的瓶。当吊瓶空了的时候,下面的瓶也就满了。护士把两个瓶倒换一下,排泄物又重新输入他的体内。这就是人们对生命漠视的生动事例。所以,注重私利,忽视集体,道德缺失。惟利是图,冷漠而无同情心是《第二十二条军规》非道德的具体体现。II、道德变异的原因1、表面原因:存在主义的泛滥“黑色幽默作家的思想基础是存在主义。即存在是荒谬的,没有意义的,荒谬的世界造成了人的异化。” ( 3) P7存在主义是二十世纪流行于欧美的一种非理性主义哲学思潮,对战后世界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萨特是存在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存在主义可以概括为:“存在先于本质”,“自由选择”,“世界是荒诞的,人生是痛苦的”。从他的思想我们可以看出他在分析人的行为时,既考虑到了客观环境因素,又考虑到了人的能动性。例如,“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他认为人与人之间必然是冲突、抗争与残酷,充满了丑恶和罪行,一切都是荒谬的。而人只是这个荒谬、冷酷处境中的一个痛苦的人,世界给人的只能是无尽的苦闷、失望、悲观消极,因而人生是痛苦的。穷人是如此,富人也如此。存在主义的核心是自由,即人在选择自己的行动时是绝对自由的。它认为人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自由,面对各种环境,采取何种行动,如何采取行动,都可以做出“自由选择”。萨特认为,人在事物面前,如果不能按照个人意志作出“自由选择”,这种人就等于丢掉了个性,失去了“自我”,不能算是真正的存在。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不仅是存在主义文学的思想核心,而且成为后现代主义文学各个流派的思想基础。“大体上,《第二十二条军规》的思想道德结构是存在主义。”(2)P55约塞连的自私是这个痛苦世界强加给他的个人选择;以卡思卡特上校为代表的上层官僚则是这个荒谬世界人与人之间的必然冲突。以荒谬和怪诞来揭示生活和艺术的本质,这就是存在主义思想在《第二十二条军规》里所着力刻画的目的。“总之,无论从时间、内容、形式还是作品氛围、写作方法、艺术效果来看,美国黑色幽默小说都可说是存在主义 60年代的版本。”(1)p612.深层原因:极端个人主义思想个人主义是以个人私利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的思想体系和道德原则。个人主义是资产阶级世界观的核心,是资产阶级道德的根本原则。其特征是:把个人价值看得高于一切,把个人的特殊利益凌驾于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之上,为达到个人目的,甚至不惜损害和牺牲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个人主义发展到了顶点,成为极端个人主义。极端个人主义者为了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损人利己,损公肥私,尔虞我诈,唯利是图,甚至要求国家、集体、他人的利益服从于个人利益。《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主人公约塞连是荒诞与疯狂社会中的极端个人主义者。他亲眼目睹的许多事实,促使他进行痛苦的思考。他开始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和正义感,对于疯狂的世界,他一直进行着道义的评判。但由于他在本质上是极端个人主义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