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控制实验报告_第1页
液压控制实验报告_第2页
液压控制实验报告_第3页
液压控制实验报告_第4页
液压控制实验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流体传动与控制实验报告实验名称液压元件拆装实验机电工程学院微电子制造工程专业辅导员意见:12001503班第实验小组作者学号同作者辅导员实验时间年月日成绩签名一、实验目的1、进一步理解常用液压泵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2、掌握的正确拆卸、装配及安装连接方法。3、掌握常用液压泵维修的基本方法。二、实验要求1、实习前认真预习,搞清楚相关液压泵的工作原理,对其结构组成有一个基本的认识。2、针对不同的液压元件,利用相应工具,严格按照其拆卸、装配步骤进行,严禁违反操作规程进行私自拆卸、装配。3、实习中弄清楚常用液压泵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及主要零件、组件特殊结构的作用。三、实验内容 在实验老师的指导下,拆解各类液压泵、液压阀,观察、了解各类零件在液压泵中的作用,了解各类液压泵的工作原理,按照规定的步骤装配各类液压泵。四、实验过程齿轮泵工作原理:在吸油腔,轮齿在啮合点相互从对方齿谷中退出,密封工作空间的有效容积不断增大,完成吸油过程。在排油腔,轮齿在啮合点相互进入对方齿谷中,密封工作空间的有效容积不断减小,实现排油过程。出油口进油口出油口进油口1-后泵盖2-滚针轴承3-泵体4-前泵盖5-传动轴思考题:齿轮泵由哪几部分组成?各密封腔是怎样形成?答:〔1齿轮泵由泵盖、平衡区、前支撑座、齿轮、密封圈、后支承座、进油口、出油口、壳体组成的 〔2外啮合齿轮泵壳体中的一对齿轮的各个齿间槽和壳体共同组成了密封工作腔。2、齿轮泵的密封工作区是指哪一部分?答:吸油区和压油区。3、图中,a、b、c、d的作用是什么?答:封油槽d的作用:用来防止泵内油液从泵体一泵盖接合面外泄。4、齿轮泵的困油现象的原因及消除措施。答:〔1困油现象:液压油在渐开线齿轮泵运转过程中,常有一部分液压油被封闭在齿轮啮和处的封闭体积区内,因齿间的封闭体积大小随着时间改变,会导致该封闭体积内液体的压力急剧波动变化,这种现象被称作为困油现象。〔2消除措施:在侧板开设卸荷槽5、该齿轮泵有无配流装置?它是如何完成吸、压油分配的?答:该齿轮没有配流装置,齿轮啮合分开时候吸油,在啮合时候排油,如此往复。6、该齿轮泵中存在几种可能产生泄漏的途径?为了减小泄漏,该泵采取了什么措施?答:〔1三个泄漏途径;泵体内表面和齿顶径向间隙的泄漏,齿面啮合处间隙的泄漏,齿轮端面和前后台的泄漏。〔2采取措施:减小压油口的直径;增大泵体内表面与齿轮顶圆的间隙;开设压力平衡槽。7、齿轮、轴和轴承所受的径向液压不平衡力是怎样形成的?如何解决?答:齿轮中,从压油腔经过泵体内孔和齿顶圆间的径向间隙向吸油腔泄漏的油液,其压力随径向位置而不同。可以认为从压油腔到吸油腔的压力是逐渐下降的。其合力相当于给齿轮一个径向作用力。通过缩小压油区、适当增大径向间隙来解决。电磁换向阀工作原理:利用阀芯和阀体间相对位置的改变来实现油路的接通或断开,以满足液压回路的各种要求。电磁换向阀两端的电磁铁通过推杆来控制阀芯在阀体中的位置。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思考题电磁换向阀由哪些零件组成?答:电磁换向阀是由衔铁、线圈、密封圈、推杆、阀芯、弹簧、阀体组成。电磁换向阀如何实现换向的?答:电磁换向阀借助电磁铁吸力推动阀芯动作来改变液流流向。电磁换向阀的中位机能不同是由于阀芯上的什么结构特点产生的?答:抬肩结构。电磁换向阀中的电磁铁电源采用直流还是交流答:分为交流型、直流型和交流本整型。单向阀工作原理:1口克服作用于阀芯2上的弹簧力开启由p2口流出。反向在压力油及弹簧力的作用下,阀芯关闭出油口。I—25型单向阀结构示意图思考题:单向阀的阀芯结构〔钢球式或锥芯式有何特点?答:使油液只能沿一个方向流动,不允许它反向倒流。单向阀中弹簧起何作用?怎样确定弹簧的刚度?答:〔1克服阀芯的摩擦阻力和惯性力,使单向阀工作灵敏可靠。 〔2当高压油进入无杆腔,活塞被推动,单向阀有一定的压力降,该压力的数值为弹簧的刚度。单向阀的连接方式是怎样的?答:单向阀的连接方式有两种形式:直通式和直角式。直通式单向阀的油流方向和阀的轴线方向相同;直角式单向阀的进油口的轴线和阀体的轴线垂直。溢流阀型号:Y型先导式溢流阀〔板式。出油口进油口出油口进油口1-调节手柄2-调压弹簧3-先导阀芯4-复位弹簧5-主阀芯工作原理溢流阀进口的压力油除经轴向孔g进入主阀芯的下腔外,还经轴向小孔e进入主阀芯的上腔,并经锥阀座上的小孔a作用在先导阀锥阀体3上。当作用在先导阀锥阀体上的液压力小于弹簧的预紧力时,锥阀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关闭。因阀体内部无油液流动,主阀芯上下两腔液压力相等,主阀芯在主阀弹簧的作用下处于关闭状态〔主阀芯处于最下端,溢流阀不溢流。当作用在先导阀锥阀体上的液压力大于弹簧的预紧力时,锥阀在弹簧力的作用下打开。因阀体内部有油液流动,主阀芯上下两腔液压力在阻尼孔作用下不相等,主阀芯在上下腔液压力的作用下向上或向下移动,形成溢流口并开始溢流,来调节系统中的压力。思考题溢流阀是由哪两部分组成的?导阀和主阀分别是由哪几个重要零件组成的?分析各零件的作用。答:〔1导阀和主阀;〔2导阀由导阀弹簧、导阀阀芯组成。其中导阀弹簧主要是用来调定阻尼孔的压力,导阀阀芯主要是用来调节导阀弹簧的开启压力;主阀由主阀芯和主阀弹簧组成。其中主阀弹簧主要用来为主阀的开启提供压力,主阀芯主要用来调定主阀的开启压力。遥控口的作用是什么?远程调压和卸荷是怎样来实现的?答:遥控口的作用为实现对溢流阀的溢流压力进行远程控制;远程调压可通过一个二位二通阀接通油箱,当二位二通阀与油箱相通时,溢流阀的主阀芯移到最高位置,阀口开口很大,实现卸荷。溢流阀的静特性包括那几个部分?答:包括压力调节范围、启闭特性、卸荷压力。先导式减压阀进油口出油口进油口出油口工作原理进口压力1p经减压缝隙减压后,压力变为2p经主阀芯的轴向小孔a1和L进入主阀芯的底部和上端〔弹簧侧。再经过阀盖上的孔和先导阀阀座上的小孔作用在先导阀的锥阀体上。当出口压力低于调定压力时,先导阀在调压弹簧的作用下关闭阀口,主阀芯上下腔的油压均等于出口压力,主阀芯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处于最下端位置,滑阀中间凸肩与阀体之间构成的减压阀阀口全开不起减压作用。思考题组成先导式减压阀的主要零件是什么?这些元件和先导式溢流阀的类似元件在结构上有何异同?答:〔1锥阀、弹簧、螺杆和调节手轮组成。锥阀、螺杆、弹簧和调节手轮与先导式溢流阀中的弹簧的结构都是相似的。减压和调压分别由哪部分完成?答:减压主要由主阀完成,调压主要由先导阀完成。泄油口的形式是否和溢流阀相同,为什么?答:不相同。减压阀的泄油口是一个开口很大的口与进油口相比,因为减压阀的作用为将高压油转化为低压油,使出口压力维持在一个固定值,而溢流阀的泄油口的开口大小与进油口的大小几乎相同,溢流阀的作用为维持进口压力恒定在某一个固定值。控制主阀芯运动的下腔油压和上腔油压来自进油口还是出油口?为什么?答:来自出油口。因为当出油口压力增加超过调定压力时,下腔油和上腔油左右,是主阀芯上移,减小出油口的流量,使出油口的压力减小,从而达到了使出口压力维持恒定值。五、总结体会通过这次实验,对常用的液压元件有了大体的认识,在拆装过程中,通过自己动手操作,不仅巩固了课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加深了对液压泵、电磁换向阀、单向阀等元件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的理解,基本掌握了正确拆卸、装配及安装连接方法,了解常用液压阀、电磁换向阀、单向阀故障排除及维修的基本方法。整个实验中,收获甚多,通过老师的指导和同学的共同协作,不仅成功的解决了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还学会了如何进行团队的协同合作。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流体传动与控制实验报告实验名称节流调速性能实验机电工程学院微电子制造工程专业辅导员意见:12001503班第实验小组作者学号同作者辅导员实验时间年月日成绩签名一、实验目的:1、分析比较采用节流阀的进油节流调速回路中,节流阀具有不同流通面积时的速度负载特性;2、分析比较采用节流阀的进、回、旁三种调速回路的速度负载特性;3、分析比较节流阀、调速阀的速度性能。4、比较节流阀和调速阀的进出油口的相异性。二、实验要求实验前预习实验指导书和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教材的相关内容;实验中仔细观察、全面了解实验系统;实验中对液压泵的性能参数进行测试,记录测试数据;深入理解液压泵性能参数的物理意义;实验后写出实验报告,分析数据并绘制液压泵性能特性曲线图。三、实验内容:1、分别测试采用节流阀的进、回、旁油路节流调速回路的速度负载特性;2、测试采用调速阀的进油路节流调速回路的速度负载特性。四、实验步骤:1、按照实验回路的要求,取出所要用的液压元件,检查型号是否正确;2、检查完毕,性能完好的液压元件安装在实验台面板合理位置。通过快换接头和液压软管按回路要求连接;根据计算机显示器界面中的电磁铁动作表输入框选择要求用鼠标"点接"电器控制的逻辑连接,通为"ON",短为"OFF"。安装完毕,定出两只行程开关之间距离,拧松溢流阀〔Ⅰ〔Ⅱ,启动YBX-B25N,YB-A25C泵,调节溢流阀〔Ⅰ压力为3Mpa,溢流阀〔Ⅱ压力为0。5Mpa,调节单向调速阀或单向节流阀开口。按电磁铁动作表输入框的选定、按动"启动"按钮,即可实现动作。在运行中读出显示器界面图表中的显示单向调速阀或单向节流阀进出口和负载缸进口压力,和油缸的运行显示时间。根据回路记录表调节溢流阀压力〔即调节负载压力,记录相应时间和压力,填入表中,绘制V——F曲线。五、实验原理图:工况操作1ZT2ZT3ZT4ZT信号加载缸速-+-+工作缸速+--+1XK工作缸速-+-+2XK加载缸速-++-复位六、实验结果分析:回油节流调速〔小变负载P1缸进口压力P2节流阀进口压力P3负载压力Q流量V速度6.63545.76511.51841.307164.47556.64245.13942.05840.323162.88746.67794.44772.56680.156.88866.69643.70793.07570.1952.44436.70083.07883.51590.073647.5836.72812.68093.80760.075944.18686.7751.88954.32590.080437.47456.78991.05934.90080.078428.38016.90540.03415.30940.05920.1919恒负载p2<Mpa>流量q<L/min>速度〔mm/s>负载〔N>有用功率〔W>节流损失〔W泵输出功率〔W5.76511.307164.47551580.7101.917594.19451327.085.13940.323162.88742248.3141.387120.75681328.484.44770.156.88862851.4162.2125.55961335.583.70790.1952.44433450.6180.96228.80631339.283.07880.073647.5833977.7189.26932.83251340.162.68090.075944.18684327.4191.21512.54351343.641.88950.080437.47454912.6184.0961.898913551.05930.078428.38015596.3158.82431.03811357.980.03410.05920.19195910.51.13420.02521381.08回油节流调速〔中变负载P1缸进口压力P2节流阀进口压力P3负载压力Q流量V速度6.30934.16252.3691.2499117.77936.33543.88412.59881.2488106.02116.36683.40632.93911.271499.55336.42443.00413.35681.256592.65076.48472.4253.8171.152284.9396.52112.02974.14260.784876.3046.60341.63784.50291.137568.58066.7031.04155.00370.170854.66236.77860.51985.36410.053238.89936.89590.02825.67560.0643-0.002恒负载p2<Mpa>流量q<L/min>速度〔mm/s>负载〔N>有用功率〔W>节流损失〔W泵输出功率〔W4.16251.2499117.77932594.8305.611365.03391261.863.88411.2488106.02112872.8304.5860.63081267.083.40631.271499.55333270.5325.587654.13461273.363.00411.256592.65073806.4352.668647.18311284.882.4251.152284.9394360.2370.353134.92611296.942.02970.784876.3044759.9363.200319.91141304.221.63781.137568.58065199.4356.580623.28751320.681.04150.170854.66235800.4317.06192.22361340.60.51980.053238.89936200.2241.18250.34571355.720.02820.0643-0.0026510.1-0.0130.02271379.18回油节流调速〔大变负载P1缸进口压力P2节流阀进口压力P3负载压力Q流量V速度5.06392.35212.40710.9221135.56275.55652.2512.9860.9426134.31945.89112.123.38460.9102135.08156.11191.88593.81410.8349123.04756.17231.67484.030.9219116.89046.33961.27084.48740.9231103.27736.42650.98544.79560.746890.21086.59050.71785.1690.942972.96716.75570.41485.5030.070351.98626.95450.03335.63850.0269-0.0034恒负载p2<Mpa>流量q<L/min>速度〔mm/s>负载〔N>有用功率〔W>节流损失〔W泵输出功率〔W2.35210.9221135.56272615.7354.589227.11091012.782.2510.9426134.31943324.4446.533326.52241111.32.120.9102135.08153800.1513.318624.12031178.221.88590.8349123.04754342.3534.306219.68171222.381.67480.9219116.89044607.8538.60819.31234.461.27080.9231103.27735168.4533.779114.66341267.920.98540.746890.21085553.8501.01589.19871285.30.71780.942972.96716021.6439.38098.46021318.10.41480.070351.98626410.1333.23620.36451351.10.03330.0269-0.00346425.5-0.02180.01121390.91、分析采用节流阀的三种节流调速回路的性能。答:流通面积越大,速度调节范围越大。速度负载特性都比较软,变载荷下的运动平稳性较差。2、分析比较节流阀和调速阀进口节流调速回路的性能。答:使用节流阀的节流调速回路,速度负载特性都比较软,变载荷下的运动平稳性较差。为了克服这个缺点,回路中用调速阀来代替。由于调速阀本身能在负载变化的条件下保证节流阀进出口的压差基本不变,因而使用调速阀后,节流调速回路的速度负载特性将得到改善。七、思考题1.实验油路中溢流阀起什么作用?答:实验油路中溢流阀主要起定压溢流作用、稳压、系统卸荷和安全保护作用。八、实验总结通过此次实验,我对液压调速性能有了初步的了解,对液压油路及其工作过程有了大概的认识。在实验过程中,由于之前没有对液压系统进行过了解和实践,在试验中出现了一些困难,但是在老师和同学的共同努力下,最终成功解决了。这让我明白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流体传动与控制实验报告实验名称气动多种回路实验机电工程学院微电子制造工程专业辅导员意见:12001503班第实验小组作者学号同作者辅导员实验时间年月日成绩签名一、实验目的及要求自行设计气动回路,通过动手联接,掌握设计图联接成气动回路的方法。了解气动回路的操作要求。根据设计图联成的气动回路,要求能够实现动作,采用PLC控制的,要求能实现自动循环动作。二、实验装置:气动装拆实验台:1、气动元件的装拆板气动元件可通过香蕉插头快速拆装2、电路板快速拆装板本电路板是个拆装式多功能线路板,它的特点是版面上各元件都是单个独立的,使用者可根据自己所设计的要求,在电路板上通过香蕉插头任意组合各种回路。由于板面上元件都焊接在电路板上,各元件间通过香蕉插头联结,所以接触可靠、调试及检查都及为方便。节点处与PLC联结,例:孔X16对应PLC的X16,孔Y0对应PLC的Y0。快速拆装电路板香蕉插头三、气动元件:气缸1、CDM2B20-50型3个电缸1个2、L-CM2B20-50S型1个双向限流器2个3、L-CM2H20-200型1个ASFG系列汽缸限流器8个4、CDU20-50D型〔带磁性开关1个磁性开关4个5、ZCDUKD10-20D型〔带磁性开关1个真空吸盘〔小1个6、CCT40-100型2个延时阀VR2110型3个减压阀、电磁换向阀、气控换向阀、机械换向阀、手动换向阀、逻辑阀、快速排气阀、节流阀等等。三、速度控制回路1、单作用气缸速度控制回路如图所示为单作用气缸速度控制回路,在图a中,升、降均通过节流阀调速,两个相反安装的单向节流阀,可分别控制活塞杆的伸出及缩回速度。在图b所示的回路中,气缸上升时可调速,下降时则通过快排气阀排气,使气缸快速返回。单作用气缸的速度控制回路思考题:〔1、若把回路中单向节流阀拆掉重做一次实验,气缸的活塞运动是否会很平稳,而且冲击效果是否很明显?回路中用单向节流阀的作用是什么?答:不平稳且冲击比较明显。回路中单向阀的作用主要是调节气缸的运动速度平稳,且能防止负载过大时气体倒流。〔2、采用三位五通双电磁换向阀是否能实现缸的定位?想一想主要是利用了三位五通双电磁阀的什么机能?答:能。利用的是三位五通双电磁阀中位封闭的机能来实现双作用气缸速度控制回路单向调速回路实验原理:双作用缸有节流供气和节流排气两种调速方式。图a所示为节流供气调速回路,在图示位置,当气控换向阀不换向时,进入气缸A腔的气流流经节流阀,B腔排出的气体直接经换向阀快排。当节流阀开度较小时,由于进入A腔的流量较小,压力上升缓慢。当气压达到能克服负载时,活塞前进,此时A腔容积增大,结果使压缩空气膨胀,压力下降,使作用于在活塞上的力小于负载。因而活塞就停止前进。待压力再次上升时,活塞才再次前进。这种由于负载及供气的原因使活塞忽走忽停的现象,叫气缸的"爬行"。所以节流供气有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1当负载方向与活塞运动方向相反时,活塞运动易出现即"爬行"现象。〔2当负载方向与活塞运动方向一致时,由于排气经换向阀快排,几乎没有阻尼,负载易产生"跑空"现象,使气缸失去控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