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3页共23页关于《钓鱼的启示》教学方案通用《钓鱼的启示》教学方案一、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并理解本课的一些词语,如:涟漪、翕动、不容争辩等。2、过程与方法:通过联络生活实际、揣摩人物心理、朗读等方法使学生走入文本,体会钓鱼的启示。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这个故事使学生受到一些启示,懂得在生活中我们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联络生活实际、揣摩人物心理、朗读等方法使学生走入文本,体会钓鱼的启示。2、教学难点:从文中的细节描写中揣摩父亲的心理活动,理解父亲放掉大鲈鱼的做法。三、学情分析^p:《钓鱼的启示》这一课对于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首先,这个故事发生在国外,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距甚远。其次,本文的主题是“道德”,道德对于成年人来说都是一个深化而严肃的话题,更别说孩子了。最后,本课的重点就是理解父亲为什么把大鲈鱼放掉,而文中对父亲的描写却很含蓄,没有心理描写,也没有过多的解释性的对话,所以学生在阅读本文时很可能只停留在语言外表而不去揣摩语言背后的深化含义。教学策略:品读【关键词】:^p、联络生活实际揣摩人物心理、朗读深化。四、教学过程:(一)、导入。老师板书课题:钓鱼的启示,“启示”二字用红笔写出。齐读课题,老师问道:这个课题与你们以前见过的课题有什么不同?生:启示是红色的字。师:猜猜老师为什么要把“启示”二字用红笔标出?学生汇报。师:什么是“启示”?学生汇报,老师小结:简而言之,“启示”就是你从一件事中所明白的道理,那么这启示终究是什么呢?让我们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二)、初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看看你能不能根据“钓鱼”和“启示”将课文分成两个局部。学生读文并分段。汇报:说说你这两局部是怎么分的?(课文从哪到哪写的是钓鱼这件事?哪一段写的是我从中获得的启示?)学生汇报,老师在题目中相应标出:(1—10)钓鱼,(11)启示。2、词语:我们俩看本课的一些词语。课件出示词语:新汉普斯涟漪鲈鱼——鱼鳃——翕动争辩——不容争辩兴高采烈——无可奈何——沮丧至极(1)学生自由朗读词语。(2)指名朗读词语。当学生读完“新汉普斯”这个词后,老师指导:你能快速而明晰地读三遍这个词吗?学生读词。老师小结方法:遇到拗口的词多读几遍就能读顺了。(3)指导理解词语的含义:①涟漪:什么是涟漪?学生可能知道也可能不知道,此时老师出示图片并解释道:涟漪泛指细小的波纹,那么文中的涟漪详细指什么呢?找到文中的相关句子读一读。学生自由朗读,指名读(2自然段),老师出示另一张图片相应解释道:课文中,当鱼饵抛下水面时,就会荡出一圈一圈的······波纹,这就是涟漪。②鲈鱼——鱼鳃——翕动,你发现这三个词之间的联络了吗?或者你发现前两个词之间的联络了吗?学生汇报,老师相应出示鲈鱼的图片配合学生的解释,之后老师小结:鱼鳃是鱼的哪一局部?生答复。在生活中见过鱼鳃一张一合,一张一合(师做动作)的样子吗?这个动作就叫做······翕动。再读“翕动”一词。(4)齐读这些词语。3、概括故事主要内容:当生读完“兴高采烈——无可奈何——沮丧至极”这三个词语后老师趁机说道:你能快速找到课文中带这三个词语的哪一段吗?(10自然段)指名朗读10段,师:这三个词语都是用来形容我的心情的,那么终究是什么事令我兴高采烈?(课件中该词后出现一个问号)后来又发生什么事使我无可奈何呢?(课件同上)最后怎么了我就变得沮丧至极了?(课件同上)请带着这3个问题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将这三个词语写在相应的段落旁。学生读文,老师巡视。汇报交流:什么事使我兴高采烈?学生答复。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事使我无可奈何?学生答复。最后我是怎么做的?生答复,师:此时我的心情可真是······沮丧之极了。师:谁能把他说的这三句话连起来说一遍?学生汇报。老师小结:这三句话连起来就是“钓鱼”这件事的主要内容,第一句话是起因,第二句话是经过,第三句话是结果。在概括一件事的主要内容时就是要抓住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最后还要加上一句:从钓鱼这件事中我还获得了一些启示,这就是整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了。那么我终究获得了什么启示呢?谁能读一读原文中的句子?学生读11段,老师相应出示11段中的重点句子。(三)、精读课文,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1、归纳大鲈鱼诱惑人之处。老师出示(11段):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当我一次次地面临道德的抉择的时候,我都会想起34年前的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师:这里所说的“诱惑人的鱼”指的是真正的鱼吗?从哪看出来的?生:不是,鱼字加了引号。但故事中那条真正的大鲈鱼也非常地诱惑人,对吗?哪些地方让你觉得这条鱼非常诱惑人?生可能:鱼大。(1)感受鱼大。师:找一找,从哪段能看出鱼特别大?生:3段。师: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哪些句子让你觉得鱼特别大就把它画下来。学生边读边画,老师巡视。学生汇报,根据学生的汇报老师相应出示并品读3段中的重点句:句一:过了好长时间,鱼竿突然剧烈地抖动了一下,一定是个大家伙上钩了。首先学生就此句交流:为什么这句使你感到鱼大?当生提到“剧烈地抖动”一词时,师:把“剧烈地”换成“强烈地”或“猛烈地”好不好?为什么?学生汇报。师:这三个词相比,谁的动程度更强?生:剧烈地。师:那么“剧烈地”说明了什么?生:鱼大。指导朗读:你能通过朗读让我们感觉鱼特别大吗?指名读,重点评价学生将哪些词强调了,以此来指导朗读。齐读。句二:也许是这条鱼想摆脱鱼钩,不停地甩动着尾巴并跳跃着,湖面上不时发出“啪啪”的声音,溅起不少水花。首先学生就词句交流:哪些词让你感觉鱼特别大?生可能:不停地、跳跃、“啪啪”的声音、不少水花······老师让其他学生画出这些词,然后问道:发出“啪啪”的声音,你能模拟一下吗?生模拟。(假设生模拟不到位,老师指导:这可是条大鱼,发出的“啪啪”声会是怎样的?)师:为什么发出“啪啪的”声音而不是“哗哗的”声音呢?生可能:“啪啪”更响、更重。“啪啪”用来形容鱼挣扎的动作更合理。老师小结:作者用词准确,“啪啪”更能说明鱼大。指导朗读:你能通过读让我们看到这条大鱼挣扎的情景吗?指名读。(2)感受我和父亲对鱼的喜欢。师:我和父亲喜欢这条鱼吗?从哪看出来的?生汇报。师出示: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地翕动着。(“欣赏”一词是红字)师:这句中有一个词用得很奇怪呀?哪个词?欣赏,为什么是“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呢?”用“看着”不是更合理吗?生汇报,师问道:面对自己的劳动成果时,一幅画得特别好的画、一张奖状、打了高分的试卷······你会“看”还是“欣赏”?为什么?生汇报:欣赏,因为很有成就感。让学生带着这种心情读该句。师:面对自己特别喜欢的东西时,新书包、新衣服、新鞋、新玩具······你会“看”还是“欣赏”?生汇报,并让其带着喜欢的心情读。齐读,老师小结:“欣赏”一词用得多生动啊!表现出了我和父亲面对钓鱼成果时的成就感和喜欢之情。我们在写作文时也要根据人物的心情选择恰当的词语。(3)还有哪一点也构成了这条鱼对我们的诱惑?生:周围没人。让学生详细解释为什么周围没人也能对我们构成诱惑。2、揣摩父亲的心理,理解父亲放鱼的动机。(1)师:是啊,面对种种诱惑父亲为什么仍然让儿子把大鲈鱼放回湖里去呢?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读读课文的哪些地方?生:父子的对话。师:找一找,从哪段到哪段写的是父亲与儿子之间的对话?生:4—8师:默读4—8自然段,把描写父亲的地方用横线画出来,想一想父亲当时可能在想些什么?生默读课文,老师巡视。学生汇报所画之处,老师引导学生揣摩父亲的心理活动。(2)4自然段:课件出示此段,师:这段的开头有一个细节,“父亲看了看手表”父亲看表仅仅是为了知道时间吗?还有没有别的目的了?联络后文想一想。学生汇报。师:从这个细节我们能看出父亲在生活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学生汇报。老师小结:父亲是一个自觉遵守规定,很讲道德的人。板书:自觉遵守讲道德师:如今是几点?间隔开放捕捞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言外之意就是······生:如今还没到捕捞鲈鱼的时间呢。师:如今捕捞鲈鱼是不符合规定、不讲道德的。师:我们再看后面父亲说了什么,出示父亲的话: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师:父亲是马上就做了这个决定吗?他犹豫了吗?从哪看出来的?生: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课件出示:······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师:其实我们在生活中也会碰到这种情况呢!乘坐公交车的时候,你是否主动给别人让过坐?让过的同学请举手。请让过坐的同学说说:你为什么会主动把座位让出来?生交流。师:假如公交车上人特别多,很挤,而你又很累,这时你旁边刚好站着一位老人或一个抱小孩的人,他比你更需要这个座位,你在让座时会犹豫吗?最终,你会把这个座位让给他吗?请想让座的同学说说自己这样做的理由。师小结:是你的良心,你的道德之心促使你这样做的,对吗?如有时间可再举一例:你有过拾金不昧的时候吗?捡到了钱财或物品主动归还失主?请拾金不昧的同学说说:你为什么会主动交出钱财或物品呢?师:假如捡到的钱财数额比拟大,几百元甚至更多,而又没有人看到你,你在归还钱财时会犹豫吗?最终,你会把钱归还失主吗?仍然请想归还的学生说说这样做的理由,师小结。老师小结:“公交车上的座位”,“捡到的钱财”都像这条大鲈鱼一样诱惑着我们,是道德的力量使我们做出了正确的选择,那么父亲盯着这条鲈鱼看了好一会儿,他的心里可能在想些什么呢?是什么使他做了放鱼的决定呢?学生交流父亲的心理活动,然后指导学生读父亲的那句话,师:假设你是父亲会怎么说着句话?指名朗读。师:这句话中有一个字必须读好,哪个字?生:得。(假设生挑不出这个字,老师可范读;假设生挑的是其它的字,理由充分也要给予肯定)师:“得”还可以换成哪个词?生:必须。师小结:“得”字说明了父亲坚决的态度。再指名读,通过评价指导学生的朗读。齐读。(3)6自然段:往下看,儿子说了什么?父亲是怎么说的?6段:“你还会钓到别的鱼的。”父亲平静地说。师:面对儿子急迫的问话,父亲为什么表现得如此平静呢?父亲的平静中还透着点什么呢?学生交流想法,并相机让其读。指名分角色朗读4—8自然段,一人读描写父亲的地方,一人读描写儿子的地方。当生读到7自然段时,师:尽管此时我大声争辩着,但是父亲却用它的声音告诉我这件事情是不容—争辩的,不容争辩是什么意思?学生汇报,继续读文。(4)读完后出示8自然段中的最后两句话:我再次把祈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父亲沉着脸,没有看我,也没有再说话。师:我再次把祈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我想对父亲说什么?学生汇报。师:父亲呢?父亲为什么没有看我?生汇报。可是父亲却沉着脸,也没有再说话,这说明了什么?此时此刻他的心里在想些什么呢?学生交流想法。师生分角色朗读,师读描写儿子的地方,生读描写父亲的地方。(5)小结:如今大家理解父亲的做法了吗?你喜欢这样的父亲吗?为什么?学生交流。三、总结升华。师:儿子当时理解父亲的做法吗?不理解。后来理解了吗?从哪看出来的?生读第11自然段,师再次出示11段中的句子,师:在人生的旅途中,哪些诱惑人的“鱼”会使我心动?当面临道德的抉择时我会做出怎样的决定?生交流。师总结:是啊,道德只是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但理论起来却很难。但父亲的教育却使我获得了道德理论的勇气和力量。最后,老师把一句名言送给大家:“衡量一个人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没有人觉察的时候做些什么。──孟德斯鸠”(课件出示)齐读名言。师:让我们一起努力,都做有道德的人,好吗?我希望同学们也能把自己的对于道德的理解写下来,成为我们的名言。板书设计:钓鱼的启示钓鱼:启示:自觉遵守讲道德《钓鱼的启示》教学方案【教学目的】(1)知识与才能目的:1、能正确认读本课生字。2、理解道德只是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为什么理论起来却很难;读懂“我”从钓鱼这件事中所获得的启示。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从中体会“我”和“父亲”的心理活动,并能概括“我”的心情变化的过程。(2)过程与方法目的: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来到达质疑、解疑;以读为本,让学生在读中悟情明理。(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的:初步领会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就会获得道德理论的勇气和力量,从而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教学重难点】1、体会“我”和“父亲”的心理活动,懂得从小承受严格教育的重要,并从中获得道德理论的勇气和力量,进步抵抗“鱼”的诱惑的才能。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化的词句。【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学生在课前寻找、查阅关于鱼类生活习性的资料,初步理解定时禁捕对保护鲈鱼繁衍生长的意义。【教学设计】一、谈话导入,提醒课题:1、导语:知道詹姆斯·兰费蒂斯吗?他是美国的一位著名的建筑师,他为我国广阔读者所理解,不是因为他的建筑成就,而是他写的一篇短文,叫《做得对做得好——天知地知》。天知地知,就是无人知,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有件事做得对做得好。这终究是一件什么事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篇课文。选入课文时题目改为《钓鱼的启示》(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理清条理:1、请大家放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读完后,想想,课文哪局部写了钓鱼,哪局部写了启示?2、反应并补充板书(在钓鱼和启示中间还写了什么?):放鱼3、阅读全文,根据板书,看看课文是按什么顺序表达的?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三、研读课文,体验情感:1、研读“钓鱼”局部:师:34年前的一次钓鱼的经历,至今让作者难以忘怀,那肯定是一条很有魅力的鱼!(板画:鱼)它魅力何在?生反应,师相机指导朗读句子。2、研读“放鱼”局部(1)师:我喜欢这条鱼,父亲呢,他喜欢吗?何以见得?生反应,师相机指导朗读句子。(2)虽然父亲也喜欢这条鱼,但他却对我说——(投影:“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投影:对话的内容)我们来分角色读一读这些句子。体会作者心情的变化。3、研读“启示”局部:师:尽管没有外人知晓,父亲还是做出了放掉的选择。父亲的选择就是我最后的选择,那条我辛辛苦苦才钓到的漂亮的大鲈鱼最终还是被放掉了。11岁的我极不情愿、却又无可奈何。当然也就不能真正理解父亲的良苦用心,以致于那天发生的事总会在脑海中浮现。(课件:视频回放钓鱼的故事)三十四年后呢,他是否明白了父亲的苦心呢?你从哪里读懂的?师:老师发现,这一段又提到了当年钓到的那条鱼(投影)生反应,理解“鱼”的含义及启示。四、小结:读了这个故事,老师想起了法国思想家用孟德斯鸠的一句话(投影:“衡量一个人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知道别人没有人觉察的时候做些什么。──孟德斯鸠”)老师把这句话送给你们,希望你们能英勇地挑战自我,严于律己,做一个高尚的,有美德的人!五、作业布置:这条诱惑人的鱼,我们且随它去吧!美味的鲈鱼的大餐是不能享用了,但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丰富的作业自助餐!(生根据自己的才能选择做作业!)《钓鱼的启示》教学方案【教学目的】1.能正确读写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捕捞、鱼饵、鱼钩、小心翼翼、操纵、皎洁、沮丧、诱惑、告诫、理论等词语。能正确抄写描写月夜美丽风光的句子和课文的重点句。2.理解父亲没有商量余地地要我将鲈鱼放回湖中的理由,读懂我从钓鱼这件事中获得的启示,懂得从小承受严格教育的重要,并从中获得道德理论的勇气和力量,进步抵抗鱼的诱惑的才能。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中体会我和父亲的心理活动,并能概括我的心情变化的过程。【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父亲为什么一定要我把钓到的鲈鱼放回湖里的原因。【教学难点】感悟作者从这件事得到的启示,体会表达方法。【教学准备】1.搜集有关道德修养的名言警句。2.媒体资【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提醒课题1.导语:大家知道詹姆斯兰费蒂斯吗?他是美国一位著名的建筑师,他为我国的广阔读者所理解,不是因为他的建筑成就,而是他写的一篇短文,叫《做得对做得好天知地知》。天知地知,就是无人知,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有件事做得好。这终究是一件什么事呢?这就是我们即将要学习的一篇课文。文章选入课文时的题目改为《钓鱼的启示》老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2.揭题设疑。启示是什么意思?课文题目的意思是二、初读课文,梳理内容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把文中的生字新词画出来。老师板书生字:放好鱼饵抛出钓线湖面涟漪耐心等待鱼竿剧抖大鱼挣扎小心翼翼操纵钓线鱼跃不已筋疲力尽拉鱼上岸父子得意祈求无果不容争辩放鱼回湖依依不舍月光如水获得启示遇到诱惑思父告诫道德抉择简单问题道德理论勇气力量老师依次指导学生进展生字学习。2.词语的学习。朗读中,找出不明白的词语,请指出来。老师重点指导乞求不容争辩诱惑告诫抉择等词语。下面我们听听课文范读,加深对生字新词的学习。老师播放媒体资。3.大家学习新课的积极性很高,可以迅速掌握了文中的生字词。那有谁能告诉大家:课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请大家快速阅读课文后答复。三、再读课文,体会情感1.默读课文,初步理解情感从课文内容的可以知道,这是一篇写事的记叙文。读这样的课文,我们可以比拟容易地理解课文内容。但是,我们必须读出课文隐藏的情感。请用心读课文,一边读一边体会:洋溢在文中的是什么情感?老师以提问的形式随机指导,如得意、依依不舍、感谢2.深化体验我的情感〔1〕自读课文,体会我的情感变化。文中的我的情感贯穿于从钓到大鲈鱼到把鱼放回湖里去的整个过程,最后我得到的启示是:请再次阅读课文,找出描写我情感变化的相关语句。〔2〕学生出示语句:老师引导:钓到大鱼时的心情把鱼放回湖里的心情3.父亲的情感〔1〕自读文章,注意文中父亲的情感。我们体会到儿子从钓到鱼到放回鱼的情感,那么父亲又是怎样的呢?把大鲈鱼放回湖里,他的情感又有什么不同呢?〔2〕全班交流,老师指导学生完成问题。重点引导以下句子: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指导:得字可以体会到什么?你还会钓到别的鱼的。父亲平静地说。指导:从父亲平静的语气中你体会到什么?尽管没有人看到我们,更无人知道我是在什么时候钓到这条鲈鱼的,但是从父亲不容争辩的声音中,我清楚地知道,父亲的话是没有商量的余地的。指导:不容争辩是什么意思?结合文中的插图,想想体会当时的情景。从父亲不容争辩你体会到什么?4.全班交流讨论:父亲要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里,态度为什么那么坚决?父亲做得对不对?为什么?四、课堂小结,制造悬念在鲈鱼捕捞开禁前的2个小时,我掉到了一条大鲈鱼,却在父亲的坚持下,又把它放回湖里。整个过程并没有其别人看见。小时候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发生的这件事,对我有什么启示?又怎样影响到我的成长?五、布置作业1.结合老师的讲解熟读课文。2.抄写文中的生字词。第二课时一、复习课文,导入新课1.听写生字词,同桌之间互相检查,把写错的字多写几遍。2.复习钓鱼局部的体会。从我钓到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竹材采运安全风险识别与防范考核试卷
- 药品行业政策变动与影响考核试卷
- 坚定文化自信宣讲
- 数字智慧方案5474丨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1
- 中学生法制教育专题
- 公司2024年庆元旦活动方案细选
- 环保儿童视频课件
- 2019-2025年税务师之税法一通关提分题库及完整答案
- 《轴流泵维护》课件
- 2025年医用穿刺器械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4-2025学年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安海中学等五校七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
- 2025-2030中国建筑智能化工程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前景研究报告
- 2024年安徽演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真题
- 天津2025年天津市面向昌都籍未就业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招聘事业单位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和医院签运营合同协议
- 2025-2030有机肥料产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奥林匹克数学竞赛测试卷(附参考答案)
- 2024年高考数学真题(北京卷)试题试卷原卷答案解析
- 2025年安全生产月主题培训课件:如何查找身边安全隐患
- 职代会知识培训课件
- 第四章 问题解决策略:特殊化 课件 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