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头窑矿井与选煤厂建设项目申请报告_第1页
高头窑矿井与选煤厂建设项目申请报告_第2页
高头窑矿井与选煤厂建设项目申请报告_第3页
高头窑矿井与选煤厂建设项目申请报告_第4页
高头窑矿井与选煤厂建设项目申请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头窑矿山及选煤厂建设项目申请报告第一章申请单位及项目概述一、项目申请单位概况一、单位名称:北联能源发展XX公司。2、注册地:在自治区工商局注册,注册地为呼和浩特。3、资信等级:A级企业。4、注册资本:11亿元。五、经营及主营业务:主营业务为开发煤炭资源,保障北方联合电力XX公司(以下简称北方电力公司)用煤,建设北方电力公司煤炭基地,建设相应的铁路、公路项目。代表北方电力公司管理煤田和铁路建设项目。六、主要股东及生产经营情况2004年初,在国家电力体制改革的推动下,电力公司进行厂网分离改革,主要电厂资产转为电力投资,并与中国能源集团公司、集团公司、泰富四家公司共同组建了北方电力公司。,注册资本100亿元。为进一步发挥电力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以及中国能源集团在管理和资金方面的优势,推动北方电力快速发展。2005年,在自治区政府的推动下,对北方电力公司的持股比例和出资额进行了调整。中国能源集团公司持股51%,电力投资占9%,其他两家公司各占20%。在改革中诞生的北方电力公司实施煤电一体化发展战略,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型经济实体。受到自治区党委、政府及各单位的高度评价。为自治区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北方电力公司是以“煤电”为主的新能源公司。公司认真实施以电为核心、以煤为基础、煤电一体化的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快煤炭资源开发,持续深入开展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研究,积极探索煤炭深加工及多组合产品开发利用,进一步延伸企业产业链,涉足煤炭开发和铁路、公路建设与经营,形成了建设现代大集团的理念,初步建成一个框架。截止2008年底,公司管理装机容量1550万千瓦,新增装机近500万千瓦。计划装机容量为10,000兆瓦。2008年发电量686.75亿千瓦,年发电耗煤5000万吨以上。北方电力公司是自治区发电供热的支柱企业,其正常运营关系到自治区产业发展和人民生活安定。为支持北方电力发展,自治区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北方电力发展。降低发电成本,要求自治区有关部门积极支持北方电力煤炭项目建设。为推动北方电力更好更快发展,自治区政府将其持有的北方电力部分股权转让给中国最大的发电集团中国能源集团公司,并为其配置部分煤炭资源;同时,自治区政府积极协调各方关系,根据北方电力供电点布局,帮助北方电力通过转让等方式获得部分煤炭资源,使北方电力拥有初步形成了“煤电一体化”发展格局。北方电力公司已取得7个煤田的开发权。其中,乌斯格多煤矿(240万吨/年)已投产、黑城子煤矿(300万吨/年)、嘉茂露天矿(1200万吨/年)、一期6100万吨/年)获批开工建设,高头窑(800万吨/年)和华建露天矿(300万吨/年)获得国家发改委路线图,并完成前期工作准备。东坪、巴彦宝力格等矿区的前期工作正在逐步展开。北方电力公司还参与了塔然高乐等井田的建设。北方电力公司成立以来,经营状况良好,现金流净流入保持较好水平,主要是公司抓住了电力供不应求的市场形势,保持了良好的主营业务收入水平。2005年以来,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减少,主要原因是公司主要生产原料——动力煤的供应价格和运输成本增加。但公司仍通过坑口电站建设、严格成本管理等多种措施将成本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保证了经营活动现金流入的净流入。北方电力公司组织架构合理,部门管理制度健全,社会信誉良好,银行信用记录良好。北联能源发展XX公司(以下简称北能公司)诞生于北方电力公司实施煤电一体化发展战略,保障煤炭发电,加快能源开发和交通建设管理的大发展框架下。.联合电力XX公司、华能能源交通产业控股、孟电华能热电有限公司XX公司共同投资设立。2004年12月正式注册成立,注册资本11亿元。公司经营范围包括煤炭资源勘探开发、新能源开发利用、电力下游产品开发利用、货物运输、投资和技术咨询服务。公司经营五年,已取得煤田开发权,面积约400km2,探明储量约3000.0Mt。高头窑就是其中之一,探明储量1015.05Mt,已完成精准勘查任务,预计资源量534.22Mt。北能公司负责高头窑矿山及选煤厂项目的建设,下设筹建处,下设矿山建设部、土建部、机电安装部、综合办公室。高头窑矿山及选煤厂建设办公室的成立,有力地推动了高头窑矿山及选煤厂项目的建设速度。高头窑矿及选煤厂的建设,将有效缓解北方电力公司煤炭需求压力,对北方电力公司动力煤基地建设和煤电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二、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北联能源开发XX公司高头窑矿山及选煤厂建设项目。2、施工现场高头窑矿山及选煤厂建设项目隶属于北联能源发展XX公司,位于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大叻旗。根据国土资源部颁发的矿产资源勘查许可证,勘查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09°31′30″-109°43′00″_北纬:39°59′00″-40°03′15″勘探边界呈不规则矩形,周围有16个拐点,南北最大宽度7.863km,东西最大长度16.374km,面积102.22km2。总体规划最终确定的伊达边界南北宽16.8km,东西长14.5km,面积196.4km2。本次设计是根据总体规划确定的井场界线进行的。三、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一)矿区总体规划与矿山的关系《鄂尔多斯高头窑矿区总体规划》由华宇工程于2009年3月编制,国家发改委委托中国咨询公司完成评审。它正在等待批准。设计雷场的范围和规模根据总体规划的审查意见确定。艾达的境界和规模是经过设计的。(二)矿区划定根据国图自矿化字[2007]41号《国土资源部矿区围垦划定》,矿区划分为16个拐点,矿区面积约102.3625km2。矿区划定略大于勘探边界。原因是坐标被四舍五入。详见附录19。(3)矿山勘查地质报告北联能源发展XX公司委托自治区煤田地质局151勘查队于2006年底完成地质勘查工作,编制了《区域煤田高头窑煤矿勘查报告》。2007年3月,通过国土资源部组织的审查,并以国图资储字[2007]035号文颁发了《矿产资源储量审查备案证书》,详见附件2。(4)矿山可行性研究报告2006年12月,我院编制完成了《北联能源开发XX公司高头窑矿山及选煤厂可行性研究报告》(简称《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专家组织专家评审。并于2007年2月以[2007]418号文出具审查意见。详见附录16。近两年,由于材料、设备和人员工资大幅上涨,国家对大型煤矿的建设标准和安全标准进一步提高,《可行性研究报告》中估算的项目投资可不再满足项目建设的需要。为此,我院对《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了修订,并于2008年4月发布了《北联能源开发XX公司高头窑矿及选煤厂改造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组织专家进行了评审,并补充了审查意见于2008年10月以资亿能源[2008]1165号文出具,详见附件17。(5)安全预评估《北联能源开发XX公司高头窑煤矿建设项目安全初步评价报告》由安龙科技咨询编制,2007年4月经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审核备案(编号APBA-0730)。详见附录12。(6)矿山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一级)《自治区高头窑矿山建设项目灾害风险评估报告(一级)》由自治区第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研究院于2006年7月编制,通过自治区土地审查备案同年8月与资源部。.详见附录26。(七)环境影响评价大纲和环境评价报告《北联能源开发XX公司高头窑矿山及选煤厂环境影响报告书》由煤炭设计研究院于2009年1月编制。[2009]129号文(《关于批准高头窑环境影响报告书》)北联能源开发XX公司矿山选煤厂”)获批。详见附录22。(八)水土保持计划《北联能源开发XX公司高头窑矿及选煤厂水土保持报告》由水利科学研究院于2008年6月编制,2008年8月由水利部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北联能源开发XX公司高头窑矿及选煤厂水土保持计划的复函》)。详见附录23。(9)取水许可证大叻旗水利局批准了该项目取水许可证,文件号见附件6。(十)建设项目用地初审2008年11月,国土资源部以国土字预审[2008]号文批准项目用地预审,详见附件24。(十一)关于项目选址的意见2006年11月,大叻市国土资源局以《关于批准高头窑矿山建设工地选址的函》批准项目选址,并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项目选址意见》2009年1月》(文选第1502期)。详见附录7。(12)供电协议2006年8月,鄂尔多斯市电力局客户服务中心以亿电客服[2006]53号文件(《关于北能公司高头窑煤矿项目意向供电方案的批复》)同意了该项目的用电需求。.详见附录10。(十三)贷款承诺书建设银行以易成字(2008)44号对该项目贷款作出贷款承诺,详见附件15。(14)军事设施2009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区司令部以文件(《关于高头窑煤矿是否影响军事设施的复函》)确认,项目建设不影响军事设施。详见附录20。(15)文物2009年3月,自治区文物局以文文发[2009]号文件确认项目建设区内无国家级和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意项目建设。详见附录21。(16)煤炭用户2008年8月,北联能源发展XX公司与孟达发电XX公司签订煤炭供应协议,明确煤炭供应需求。详见附录11。(十七)居民安置2008年11月,大叻旗人民政府以大政函[2008]124号文(《关于高头窑矿区村民搬迁承诺书》)承诺协助建设单位安置居民。详见附录25。四、建设规模及主要技术方案(1)矿山和选煤厂的设计产能均为8.00Mt/a。(2)可采储量658.91Mt,矿山使用寿命63.4年。考虑到矿区南北仍有约5亿吨(334)储量未计入可采储量,提高勘探程度后使用寿命可达70年以上。.(3)年工作日330d,作业4班,生产3班,备料1班,日净吊装时间16h。(四)产业用地选址及开发方式工业用地选在平坦开阔的大哈塔土沟东岸的平台上,即钻孔Q605和Q604之间;开发方式为斜井开发,主副斜井布置在工业现场。°,主要负责全矿的煤炭运输任务和安全出口,井筒内有1.6m皮带输送机;辅助斜井倾角为5.5°,主要负责辅助运输任务和全矿安全出口,采用无轨轮胎式卡车从地面到井下工作面连续运输;风井工业现场设置回风井,井径6.0m,负责矿井的初步回风任务和安全出口。(五)小巷横向划分与布局整个领域有两个层次。1个水平井底位于3-1煤层,标高+1186m;第二口水平井底位于5-1煤层,水平标高+1109m。一级开采2-1、2-2、2-3、2-4、3-1、3-2、3-3七个煤层,二级开采4-1、4-2、5-1、5-2、5-3五个煤层,主干道原则上沿各主煤层布置。两口水平井的底部分别设有泵房、储水仓、变电站、爆炸物配送仓库和消防物资室。(6)面板巷道布置及设备2-3号煤区前期布置2个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和4个综采工作面(备用综采设备2套,普通挖掘设备1套)。缝,以确保矿山产能和工作面的更换。.工作面采用长壁开采方式,顶板采用综放方式管理。初步确定大采高工作面长度为245m,平均采高4.02m。大采高工作面根据煤层赋存条件和煤的硬度、厚度及生产要求,采用进口SL750采煤机,国产ZY10800/25.5/65盾构液压支架及支护设备。开挖选用EBZ-200掘进机及配套设备。(7)矿山建设期矿山总工期31个月,其中准备期6个月,建设期25个月。选煤厂总建设工期为15个月,其中建设准备期为3个月,建设期为12个月。预计将于2009年下半年开工建设。(8)通风系统该矿为低瓦斯矿井,总风量为210m3/s。采用主斜轴和副斜轴进风,中央回风竖井回风,通风系统为中央立柱式。回风轴选用两台BDK62(B)-12-No.36防转防爆轴流风机,一台备用,一台备用。(9)排水系统矿井正常进水量为86m3/h,最大进水量为526m3/h。根据矿井进排水高度要求,设计选用3台MD280-65×8矿用耐磨多级离心泵,排水管道布置在主斜井内。(10)压缩系统工业场地设置空压站,压缩空气管道通过主斜井筒到达地下用气场地。根据气动工具的使用部位和耗气量,设计选用了三台OG160F单螺杆空压机(风冷),2台1工作,1台备用。(11)选煤厂选煤厂提出重介质浅槽和动筛跳汰机两种分离方案,从选煤方法、工艺流程、设备选型等主要方面进行技术比选,推荐使用重介质浅槽块煤的沟槽分离。程序。(十二)地面运输该矿为大型矿山,外运量大。设计推荐铁路运输,即煤炭运输以铁路运输为主,汽车运输(卖地)为辅。现建设单位已投资鄂尔多斯沿河铁路公司建设高官铁路,将从矿山运至目标用户孟达电力XX公司。矿山铁路线及装卸站由铁道部呼和浩特铁路勘察设计。(13)总体布局工业场地根据主、副斜井井口位置并结合地形,分为主斜井煤炭加工储运区、副斜井辅助生产区和场前区。矿山工业用地总面积31.49hm2。(14)电源窑镇110/35kV变电站35kV不同母线段,并在矿山工业场地建设35kV变电站。(15)供水源矿井水优先采用地下排水处理,不足部分采用外部水源。(16)加热工业场地新建锅炉房,设置4台SZL10.0-1.25-AII蒸汽锅炉,生产0.4-0.6MPa饱和蒸汽,用于工业场地矿山、选煤厂采暖、防冻等。的井筒。还有一个SZL4-1.0-AII蒸汽锅炉用于浴室洗澡。(十七)投资规模及筹资计划本项目总投资275,939.69万元,其中矿山投资246,633.53万元,吨煤投资3088.29元。选煤厂投资29306.16万元,吨煤投资36.63元。项目投产后,年销售收入113976万元,年上缴税金12884万元,计算期内年平均利润总额25597万元,财务部门收益率12.38%,还款年限为8.49年。经济效益非常好。固定资产投资计划从两个方面提高。一是企业自筹资金占固定资产投资的35%,二是银行贷款,贷款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65%。贷款利率为7.83%。贷款银行为中国建设银行自治区分行。根据易诚字(2008)44号(《中国建设银行贷款承诺书》),该项目已取得贷款承诺。三、矿区开发现状一、概述该矿区位于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煤田内,面积8790km2。它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最大的煤田,也是世界上八个最大的煤田之一。含煤面积广,煤炭资源丰富,煤质优良。享誉海内外,已成为国外名商、巨头的投资热点。目前,在煤田南部,以集团为首的煤炭企业已经进行了大规模开采,而北部和东部煤田的浅部则以自治区和鄂尔多斯市的大型煤炭企业为主。,以当地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为辅。,从事中小型煤矿开采,有效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煤田中北部经济条件相对落后,煤层埋深,资源开发程度低。近年来,随着当地交通条件的改善以及电力、供水、通讯等其他配套设施的建设,投资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高头窑矿区位于煤田的中北部。为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号召,改善贫困地区经济地位,加快建设国家大型煤炭基地,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尽快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应逐步开发该矿区的煤炭资源。二、勘探程度现状高头窑矿区现有勘查资料包括:1990年12月煤田地质勘查公司117队提交的《煤田地质资料汇编》,勘查面积8790km2(普查或煤勘查);2006年6月提交的《柴灯南探区地质详细报告》详细调查范围为198km2;煤田地质局151勘查队2006年6月提交的煤田高头窑煤矿勘查报告勘查面积102.357km2;该局117勘查队2008年7月提交的《自治区煤田色连一号矿场煤炭勘查报告》勘查面积36.62km2;2008年11月,煤建工程(集团)公司提交了《自治区煤田城梁探区煤炭详细勘查报告》,面积115.89km2。该矿区的勘探工作已经完成。矿区勘查报告已上报国土资源部,正在审核中。从目前矿区勘查程度状态图可以看出,高头窑矿区的勘查程度很不平衡,矿区南部(109国道以南)的勘查程度为相对较低。6煤+600m,深度约1000km2未进行地质勘查;矿区北部(109国道以北)勘探程度较高。进行了地质勘探。此外,该矿区西部为塔然高乐矿区,东部为万里矿区,南部为新街矿区和呼吉尔特矿区。矿区总体规划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需要指出的是,根据自治区发改委文件,发改一元汉[2006]下发的《鄂尔多斯高头窑矿区总体规划》编制委托设计委托书没有。东部边界以6煤层+600m等高线为界。设计认为6煤层+600m等高线与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国家规划矿区边界之间仍有空白区,面积约1000km2。完全对接,不留死角,实现资源的有序规划、合理利用和规模化开发。因此,本计划将上述区域纳入本矿区。上述区域约占整个矿区的三分之一。尚未进行任何探索。这也导致该矿区的勘探程度相对较低。3、生产情况及探矿权设置高头窑矿区北部煤层露头附近,煤层埋藏浅,煤层赋存条件差,有一些小乡镇煤矿。东侧为那岭沟小煤矿改造区,西侧为多湖川小煤矿改造区。为实现煤炭资源合理开发,提高地方煤矿机械化水平,调整煤炭产业结构,实现煤矿安全生产,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下发了三封关于地方一体化建设的通知。煤矿资源(鄂政函[2005]201号)。、鄂政函[2005]381号、鄂政函[2005]385号),对高头窑矿区北部地方煤矿进行整合。合并后有10个煤矿。整合前后的情况如表所示1-3-1。从表中可以看出,除江木图北井尚未完成整合外,其余煤矿均已完成资源整合重组。合并前后地方煤矿规模表1-3-1煤矿原产能(万吨/年)整合后(万吨/年)煤矿原产能(万吨/年)整合后(万吨/年)五星660一红煤矿660黑塔沟瑞光360江木涂南京690美丽厚实960兴旺煤矿660GaotouKiln960JiangmutuBeijing66sheepfarm360JinyunCoalMine960高头窑矿区北部地方煤矿整合后,东侧那岭沟地区由一红煤矿、江木土南井、兴旺、江木土北井、缙云煤矿5个地方煤矿组成。;从五星、黑塔沟瑞光、梅侯、高头窑、阳昌5个地方煤矿来看,地方煤矿综合产能约为6.00Mt/a。两个一体化区域的勘探程度相对较低,仅达到煤炭找矿阶段,目前当地没有其他煤炭生产。目前,除浅部小煤矿综合采区外,深部无生产矿山。根据该区实际批准的探矿权,在矿区深部设置了部分探矿权,如高头窑矿区、色连一号矿区、色连二号矿区、城梁矿区。连一号矿场和色连二号矿场均进行了矿山地质勘查(细查),国土资源部进行了矿产资源储量审查备案;完成了城梁矿区地质勘查(精勘),完成了矿区勘查报告。送国土资源部进行报告审查和矿产资源储备备案。4.地面结构近年来,为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鄂尔多斯市开展了一系列基础性实施方案,其中既有和规划建设的铁路、公路、供水、供气、供电等基础设施高头窑矿区可以满足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矿区开发建设需要。这些重要的基础设施都需要煤柱保护,这是影响矿区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5、矿区重点保护区该矿区重点保护区总面积1041.59km2,占整个矿区面积的35%,其中鄂尔多斯市城市发展规划区保护区面积约879.0km2(占地本矿区),直岛文物保护区保护面积约14.89平方公里。km2,一果自然保护区保护区面积约147.7km2。(一)鄂尔多斯城市发展规划区根据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件,发改能函[2008]82号关于调整鄂尔多斯高头窑矿区总体规划内容的函,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鄂尔多斯市第二批鄂尔多斯市城区空间发展规划,规划面积1405km2。城市规划禁采区覆盖高头窑矿区约879km2,受影响探矿区为项目前期工作;其中,色连一号、色连二号、城梁探区部分覆盖,坂东梁探区完全覆盖。(2)直岛文物保护区根据自治区文物局文文发[2007]135号关于直岛遗址(段)保护规划的文件,直岛遗址(段)位于鄂尔多斯市中部。自治区,自北向南贯穿全区,直岛文物遗址保护区(段)地理坐标为东经109°39.105′,南端北纬39°44.500′,109°40.985'北端为东经,北纬39°53.800'。全长约17.5公里,沿直道向东50m,向东300m,向西200m为直道遗址(段)防护围墙,再沿防护围墙边界向东向西700m和800m作为直岛遗址(段)的建设。控制区。规划总面积28.76km2,其中防护围护面积14.89km2,控制区面积13.86km2。直岛文物保护区(段)大部分位于矿区普查(煤探)区,少部分与城梁探矿权重叠。矿山开采的地表沉降势必对直岛文物造成不利影响。为保护直岛文物,设计全区禁止开采直岛文物保护区(段)。通过保留煤柱,保证不会对直岛文物造成不良影响,保证当地文物部门对直岛文物的保护要求。(3)遗迹鸥自然保护区鄂尔多斯海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于1998年,2001年经国务院国办发[2001]45号文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位于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中部。该地区被伊金霍洛旗的布尔江海子、曼莱乡和布尔加木边界所包围。地理位置在东经109°14′-109°25′和北纬39°50′-39°52′之间,保护区东西宽约12公里,南北长约15公里,形成一个不规则的长方形。保护区地处鄂尔多斯高原典型草原向荒漠草原过渡地带,地理条件得天独厚。区内分布着大小不一的咸水湖和湿地,鸟类资源丰富。残鸥桃李寺的主要栖息和繁殖地——阿拉善湾海子(以下简称淘阿海子)及周边湿地位于保护区的中心。一果自然保护区位于高头窑矿区的中西部,西部和北部与塔兰戈勒矿区相邻。位于矿区普查(煤勘查)区。勘探区。第二章发展规划、产业政策与产业准入分析一、产业政策分析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07年11月29日发布了《煤炭产业政策》。这是我国首次正式发布《煤炭产业政策》。根据《煤炭法》、《矿产资源法》和《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制定《煤炭产业政策》,结合煤炭的实际发展。《煤炭产业政策》明确了发展目标、产业布局、产业准入、产业组织、产业技术、安全生产、贸易运输、经济利用与环境保护、劳动保护、保障措施等方面的激励和限制。提出了煤炭工业发展目标和实现目标的保障措施。作为我国的主要能源和重要的工业原料,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国家能源安全。从产业政策导向来看,煤炭产业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已成为产业发展推大抑小的必然选择。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煤炭产业政策》和《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18号)2007年80号文要求加快推进现代化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在培育大型煤炭企业和企业集团的同时,继续关停布局不合理、生产条件不安全、垃圾等的小煤矿。资源浪费,生态环境破坏。坚持标本兼治,抓紧完善法律政策监管体系,提高煤炭资源勘探程度和精准度,制定开发准入标准。自治区是我国煤炭生产大省。煤炭资源地质远景储量120万吨,居全国第二位。煤炭储量22.33万吨,占全国储量的22.3%,仍居全国第二位。鄂尔多斯市煤炭资源极其丰富。在全市8.7万平方公里土地上,含煤面积约占70%,主要由准噶尔煤田、煤田和卓家山煤田组成。三大煤田已探明煤炭储量12.44万吨。根据各煤田煤质,鄂尔多斯市规划准噶尔煤田为动力煤基地,煤田北部为动力煤基地,南部为出口煤基地,卓山煤田为煤炭焦化基地。2007年1-12月,全国原煤累计产量2523吨,同比增加192吨,增长8.22%,日均产量69135吨。生产呈现平稳增长态势。原煤产量逐月增加,产量增速逐月提高。二、三季度煤炭产量基本稳定,月产量略高于2亿吨,总体平稳。四季度煤炭产量进一步增加,增速加快。三类煤矿煤炭产量继续增长,原国有重点煤矿和乡镇煤矿增速加快。原国有重点煤矿原煤产量1229.31吨,同比增加109.75吨或9.80%,日均产量3.37吨;国有地方煤矿原煤产量337.21吨,同比增加17.66吨或5.52%,日均产量0.92吨;完成产量956.59吨,同比增加64.22吨或7.2%,日均产量2.62吨。其中,国有重点煤矿产量占比提高。国有重点煤矿、国有地方煤矿和乡镇煤矿原煤产量分别占全国原煤产量的49.1%、12.8%和38.1%。国有重点煤矿同比增长1.1个百分点,国有地方煤矿和乡镇煤矿同比分别下降0.9和0.2个百分点。2008年,中国煤炭产量2716吨,同比增加193吨,同比增长7.65%。其中,中国、中煤等8个省区产量突破亿吨,集团、中煤能源、矿业集团等35家大型煤炭企业产量突破10.00吨,神东等13个大型煤炭基地产量突破2000吨。据联合国能源统计,火电约占世界总发电量的65%。发达国家发电用煤一般占煤炭消费总量的80%以上。中国动力煤消费量占全国煤炭消费总量的50%以上。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对电力的需求十分旺盛。2008年,电力建设步伐加快,一大批供电电网项目建成投产。据初步统计,2008年装机容量超过6亿千瓦,比2007年增加1亿千瓦,其中火电新增装机容量4840.5万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77.82%,同比年增长23.7%。随着一大批电力项目陆续建成投产,电力供需形势进一步缓和。部分地区电力供需形势依然紧张。预计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发电装机容量将继续增长。因此,发电用煤在煤炭消费总量中的比重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冶金、电力、建材、化工四大行业是动力煤的主要用户,年煤炭消费量占煤炭消费总量的80%。2008年,全国用电量仍保持较快增长。全国全社会用电量282.4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0%,比2007年提高0.4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8.3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同比增长9.9%;第二产业用电量213.54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4.3%;第三产业用电量28.22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1.8%;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为32.4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4.7%。从火电、钢铁行业产能增量释放来看,需求依然十分旺盛;煤制油和煤化工的发展将对煤炭需求结构产生战略性影响。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全国煤炭市场仍将有较大的需求空间。2009年电力行业煤炭需求量预计在1210Mt左右,钢铁、建材和化工行业预计煤炭需求量分别为263Mt、225Mt和100Mt。报告指出,按照党的十六大确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目标,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将翻两番从2000年开始,未来十年,GDP的年均增长率应该达到7.2%左右。为满足这一需求,我国电力需求增长需要继续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2010年全社会用电量约30亿千瓦时,2015年全社会用电量约40亿千瓦时。这样,未来十年,每年需要增加发电量3000万千瓦,以满足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以及对热力的需求。煤是巨大的。考虑到电力用煤的快速增长,预计2010年和2020年电力用煤在全国煤炭需求总量中的比重将逐步提高;建材行业用煤在2010年前将稳步增长,平均增速为1.12010年后相对平稳,但整体变化不会很大;化学氮肥用煤基本持平,2010年后略有增加;国内煤炭消费量考虑到城市燃料的多样化和农村煤炭消费量的增加,总体消费量略有下降但变化不大。据预测,到2020年,中国用于发电的煤炭可能达到当年煤炭产量的60%左右。未来20年世界能源需求总量将大幅增加,对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的需求量将大幅增加。假设2009-2030年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为1.6%,那么与2004年相比,到2030年世界石油需求总量将从39.4亿标准吨增加到55.75亿标准吨,增长4.1%煤炭总需求量由27.73亿标准吨增加到44.41亿标准吨,增长60%;天然气总需求将从23.02亿标准吨增加到38.69亿标准吨,增长68%。也就是说,未来煤炭资源在全球能源供应中的地位将会上升。在煤炭深加工方面,煤制甲醇、二甲醚、煤制烯烃项目在国内悄然兴起。作为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和清洁能源,甲醇在中国的需求增长迅速。目前,我国甲醇年需求量近5.00Mt,并以每年8%以上的速度增长。因此,甲醇具有广阔的市场潜力;正在筹备中。二甲醚作为民用和车用替代燃料的势头正在蓬勃发展。目前,我国二甲醚年产能约为0.12Mt,但由于二甲醚有望成为液化石油气、柴油机燃料、石油的替代品,相信二甲醚作为燃料的消耗量会迅速增长。煤制油项目受到广泛关注,国内多家大型企业集团投入巨资开发建设。据有关专家预测,到2020年,我国煤制油产量将达到35.00Mt,煤炭消费量将达到35.00Mt,届时年煤炭消费量将达到5-7%,约为140Mt。高头窑煤矿是北方电力公司为保障电厂发电用煤需求,开发煤炭资源,建设自有动力煤基地的重要煤矿之一。北方电力公司在高头窑矿附近开发建设了五四格堵漏矿,设计产能2.4Mt/a,矿山可采储量158.25Mt,使用寿命50.7a。原煤种类为长焰煤,生产的原煤采用动筛跳汰工艺进行加工。高头窑矿设计产能8.0Mt/a,可采储量658.91Mt,使用寿命63.4a(不含南北334级储量)。原煤种类为不粘煤,生产的原煤具有中水分、低灰到中灰、超低到低硫煤、超低磷、中高挥发分、中热值、易可研磨,热稳定性高,不易结块。具有性能弱、结焦性差、易结渣的特点。是很好的动力燃料和化学煤。同时在高头窑矿区工业场地建设动力煤选煤厂,产品以供电设备为主。从以上煤炭产业政策来看,高头窑矿的建设符合国家和煤炭产业政策的要求。2、发展规划分析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占世界煤炭产量的37%。煤炭是我国主要能源,分别占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的76%和69%。未来,我国仍将长期以煤炭为主。随着煤炭行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煤炭使用量的扩大,煤炭的战略地位仍然非常重要。有资料显示,我国现有探明可采石油储量为3800Mt,按目前开采水平可开采20年。1993年以来,我国成为石油的纯进口国。2007年石油进口量达到196.8吨,为此,国家提出“建立以煤为主的多元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石油替代产品特别是煤基液体燃料”的能源安全战略。因此,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煤炭在能源结构中的主导地位将更加突出。自治区是我国最大的煤炭产区。自治区煤炭资源地质远景储量120万吨,居全国第二位。煤炭储量2233亿吨,占全国储量的22%。3%,仍位居全国第二。根据自治区发改委2003年11月编制的《2003年至2010年自治区煤炭工业发展规划》,预计到2010年,建成50吨/年以上煤炭基地7个。建成以上,年产煤炭5亿吨,跃居全国首位。鄂尔多斯市煤炭资源极其丰富。在全市8.7万平方公里土地中,含煤面积约占70%,主要由准噶尔煤田、煤田和卓家山煤田组成。三大煤田已探明煤炭储量1496亿吨。根据各煤田煤质,鄂尔多斯市规划准噶尔煤田为动力煤基地,煤田北部为动力煤基地,南部为出口煤基地,卓山煤田为煤炭焦化基地。高头窑矿区位于煤田中北部。煤质优良,可用于民用和动力煤、火力发电、各种工业锅炉等,也可用于煤化工。煤炭市场非常广阔。根据《鄂尔多斯市煤炭工业“十一五”规划》和与矿区业主的煤炭生产计划,预计矿区煤炭总需求量为19.00Mt,其中动力煤12.50Mt,煤化工6.50Mt。.此外,“十五”期间,优质民用散煤市场需求将稳步增长,主要是区外大中城市提高了污染物排放要求,民用煤市场对环保煤的需求明显增加。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全区广大农牧区从传统的靠可燃林草转向烧煤,农牧区大块煤市场潜力扩大。鄂尔多斯散煤煤质高、污染少,在市场竞争中优势明显。根据高头窑矿区的地理位置和对外交通条件,矿区60%以上的规划产能将供应给电厂和煤电一体化项目进行就地转换,其余部分供应将通过铁路出境运输销往京津、华东、华南。、东北等地区。三、行业准入分析中国是一个煤炭资源丰富的国家,预计总资源量为5.57×106Mt,是中国最可靠、最安全的能源。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之一,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能源结构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改变。电煤是我国煤炭工业的最大用户,用电量占煤炭总产量的50%左右。近年来,我国电力需求保持持续快速增长势头。因为我国电力市场的供需和煤炭市场是一样的。因此,动力煤需求是否旺盛,对煤炭市场的稳定运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是电力短缺将带动火电增长,进而拉动煤炭消费和需求增长。二是电力紧缺和动力煤需求增加有利于增强煤炭市场信心,保持煤炭市场成交价格基本稳定。因此,在中国开发以动力煤为主要产品的项目的市场风险较小。拟建项目位于煤田北部。产品质量上为动力煤,产品主要作为燃料煤供应给孟达电力XX公司。目标市场清晰稳定,为项目发展奠定基础,目前不存在市场风险。蒙古国建设了许多大型地下矿山和露天矿山,也有多个露天矿山和地下矿山计划建设。周边建设项目产品为电力、化工用煤。区域市场竞争激烈,产品难以在周边地区销售。但根据该矿区煤炭低灰、低硫、低磷、低污染、高热值的特点,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交通运输一直是影响煤炭发展的重要因素。2005年铁路运输煤炭1070吨,同比增加79.29吨,增长8%;主要煤炭中转口岸煤炭运输量370吨,增加33.33吨,增长9.9%。2006年,总运力继续增加。主干线改造后,2006年运力达到250Mt,增加50.0Mt;厚月线将增加约5.0Mt。但石台、太滘、陇海等主要干线的运力已经饱和。香港“煤四期”扩能工程已经完成,“煤五期”工程已于2006年第一季度完成,合计增加了65.00Mt/年的吞吐能力。随着高头窑-贯年铁路的建设,运输系统环境和煤炭运输条件的不断改善,本项目的建设在产品运输方面的风险较小。当然,由于国家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减少高耗能行业项目建设,加大煤炭进出口控制力度,稳定出口配额,调整煤炭出口退税率和进口关税税率等政策加大能源保护力度,将对全国煤炭行业市场产生一定影响,但对于资源条件较好、实力较强的企业来说,也是一个机遇。国际上,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特别是石油作为主要能源资源的持续短缺,世界各国对新能源开发研究的投入不断增加。因此,世界能源消费的构成也将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但短期内不太可能对世界能源消费格局,特别是我国能源消费格局产生决定性影响。4、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目标市场分析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近年来,由于煤炭和电力两大市场的变化,煤炭价格持续上涨,给发电企业经营带来很大困难。作为最大的发电公司,北方电力公司也受到煤炭市场的较大影响。近两年,其电厂运营成本大幅增加,安全生产无法保证,利润逐年下降,甚至出现亏损。2006年北方电力公司装机775.38万千瓦,完成发电量430.93亿千瓦时,总资产570.91亿元,主营业务收入118.91亿元,主营业务利润为14.07亿元。2008年装机容量1548.178万千瓦,发电量686.75亿千瓦时,供热2716万吉焦,总资产650.72亿元,主营业务收入148.6亿元,上缴税金为24.7亿元,但亏损为-14.8亿元。元。主要原因是煤炭价格上涨过快,达到318.4元/吨,同比上涨67.58元/吨。作为自治区发电供热的支柱企业,北方电力的正常运行关系到自治区的产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安定。为支持北方电力发展,自治区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北方电力发展。降低发电成本,要求自治区有关部门积极支持北方电力煤炭项目建设。为推动北方电力更好更快发展,自治区政府将其持有的北方电力部分股权转让给中国最大的发电集团中国能源集团公司,并为其配置部分煤炭资源;同时,自治区政府积极协调各方关系,根据北方电力供电点布局,帮助北方电力通过转让等方式获得部分煤炭资源,使北方电力拥有初步形成了“煤电一体化”发展格局。高头窑煤矿是自治区政府支持北方电力公司发展的煤田中储量最大的煤田。它在北方电力公司煤炭基地建设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高头窑煤矿位于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煤田北部。探明地质资源量1015.05Mt。煤层以中厚煤层为主,储量大,开采技术条件简单。煤、超低磷、中高挥发分、高热值的不粘煤是优良的动力煤,非常适合建设大型现代化矿山,实现高效集约化生产。开发后将通过高官铁路直接供应孟达电力XX公司。届时,将大大缓解北方电力公司煤炭供应形势,扭转经营被动局面,促进煤电一体化战略的推进。该项目不仅对北方电力公司的可持续发展、企业形象的提升、整体经济效益的提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对提升国有重点企业的市场地位、提供为国家长期稳定优质煤炭。,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维护煤炭市场稳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符合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和能源建设规划政策,符合国家提高资源回收率的政策。因此,尽快开发建设高头窑矿及选煤厂项目十分必要。2.目标市场分析“十一五”期间,鄂尔多斯地区动力煤需求量明显增加。沱县电厂三、四期工程4×60万千瓦机组、孟达电力XX公司四期工程2×60万千瓦机组、准格尔电厂2×33万千瓦机组投产,和7.20吨煤分别添加。,3.64Mt,2.00Mt,共计12.84Mt新动力煤。鄂尔多斯当地煤炭的估计需求为10.00Mt。2007年自治区新开工煤化工项目总规模为5.00Mt,包括甲醇、甲醇制烯烃、甲醇制二甲醚等,还有一个聚氯乙烯项目,规模为1.00公吨。此外,自治区将继续加大煤制油、煤制甲醇及反烯烃、天然气制甲醇、聚氯乙烯等在建项目的推广力度。根据鄂尔多斯市煤炭局2005年12月编制的《鄂尔多斯煤炭工业“十一五”规划》,到“十一五”末,鄂尔多斯市煤炭年产量将超过2亿吨。吨大关达到2.07亿吨。.40吨_其中植煤矿地方煤矿。__当地煤矿的产量从2005年的65.00Mt每年约8.42Mt达到2010年10.710Mt的目标测算全市动力煤消耗量73.00Mt煤化工项目消耗量58.00Mt,合计131.00Mt。煤田中北部。煤质优良,可用于民用和动力煤、火力发电、各种工业锅炉等,也可用于煤化工。煤炭市场非常广阔。根据《鄂尔多斯市煤炭工业“十一五”规划》及与矿区业主的煤炭生产计划,预计矿区动力煤需求总量为24.50Mt。窑矿区动力煤项目主要技术指标2-4-1。表高头2-4-1窑矿区动力煤项目主要序列号项目生产能力时间规模(兆瓦)转化原煤消耗量(Mt/a)工地1大典四期1、2号机组2007年2×6004.00大叻旗帜2大典四期3、4单元20102×6004.00大叻旗帜4二荣棋盘井电厂1、2号机组2005年2×3302.25奥托克旗5二荣棋盘井电厂3、4号机组2007年2×3302.25奥托克旗6磴口工业园电厂一期20092×3002.00巴彦淖尔7磴口工业园电厂二期2×6004.00巴彦淖尔8第二电厂一期改扩建2006年2×3002.00城市9第二电厂二期改扩建20102×6004.00城市全部的24.50此外,自治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煤化工、天然气化工已达到一定规模,发展势头良好,成为自治区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十一五”规划明确了我国能源发展的总体战略:坚持节约优先、立足国家、以煤为基础、多元化发展,优化生产和消费结构,构建稳定、经济、清洁、安全的能源供应系统。《煤化工中长期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披露的信息显示:为解决我国日益紧张的能源需求,2006年至2020年,我国计划投资1万亿元大力发展煤化工,其中设备费占50%,技术费占10%。开发该矿区的中北煤化工、金牛煤电正在筹建煤化工、天然气化工等相关项目,并得到了自治区发改委的支持。可见,煤化工和天然气化工也将是该矿区煤炭的重要市场。可现场转换矿区60%以上的规划产能,其余部分销往京津、华东、华南、东北等地区通过铁路出境运输。高头窑煤矿生产的煤炭主要通过铁路运输,由高官铁路直接供应北方电力公司大叻电厂。三个电厂的煤炭供应不足。目标市场清晰稳定。第三章项目建设条件一、项目建设资源条件1.勘探程度该矿区勘探水平为102.22km2。确定了总体构造形态、煤层赋存、煤种和煤质特征。资源/储量已经过估算,可用作当前设计的基础。该矿区仍有约100km2尚未达到勘查水平。建议北能公司尽快办理100km2探矿权手续,尽快开展勘查工作,提高矿山使用寿命。2地质构造与煤层(1)区域地层和地质构造①区域地层华北地层划分图,高头窑井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煤田。罗组(J2Z)、中侏罗统安定组(J2a)、上侏罗统-下白垩统志丹组(J3-K1zh)、三个系列(N2)和第四系列(Q4)。中侏罗统和下侏罗统是该区含煤地层。详见煤田区域地层表3-1-1。表3-1-1煤田区域地层表地层单元地层厚度(米)岩性特征首先四领带完全的新的系统0-25Q4:风成细砂、残坡砂砾石、次生黄土、冲洪砂砾石层、现代湖泊沉积物。它与下伏地层不整合接触。优越的甚至新的系统0-30马兰组(Q3m):土黄色,浅黄色黄土,含砂质和钙质结节。它与下伏地层不整合接触。0-40Salawusu组(Q3S):浅黄色和棕色粉质细砂夹灰绿色粘土粉砂和粉砂。它与下伏地层不整合接触。首先三领带最新系统0-100N2:上部以红黄色粉砂泥和砂质泥岩为主,中层为层状钙质结核;它与下伏地层不整合接触。白色的粉笔领带︱矮人罗领带下部分0-209组(J3-K1zh2):上部夹有浅红色、棕红色含砾砂岩和砾岩;下部为黄色和黄绿色砾岩。它与下伏地层不整合接触。上段0-433伊金霍洛组(J3-K1zh1):上部为暗红色泥岩和栗色细粒砂岩;中部为中粗粒砂岩,交错层理大;底部为灰绿色栗红色砾岩。它与下伏地层不整合接触。汝拉领带中通0-276安定组(J2a):灰黄色、灰绿色、灰紫色含砾粗砂岩,夹有紫色泥岩。它与下面的地层一致接触。0-278直罗组(J2z):上部夹有紫红色粉砂岩、砂质泥岩和灰绿色、灰黄色砂岩;下部以灰绿色厚层中粗砂岩为主,煤薄。与底层地层的接触是伪整合。中下系统133-279组(J1-2y):为一组灰白色、浅灰色不同品位的砂岩,夹杂灰色、深灰色粉砂岩和砂质泥岩,中间为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煤层。分为三个岩石部分。按成因类型可分为5个成因单元,该组地层共包含2-7个煤组。与底层地层的接触是伪整合。下系统0-129抚仙组(J1f):为一组灰色、灰绿色砂泥互层,中间夹薄煤、油页岩,植物化石丰富。与底层地层的接触是伪整合。三叠纪优越的0-90延长组(T3y):以黄绿色、黄褐色厚层中粗粒砂岩为主,夹有泥质粉砂岩。与底层地层的接触是伪整合。中通87-179地层(T2er):以红色为主,上部为棕红色、紫红色泥岩和砂质泥岩,中间为灰白色中粒砂岩,下部为灰白色、黄色中粗砂岩部分,有棕红色和紫红色的泥岩。与底层地层的接触是伪整合。②区域地质构造该煤田属于华北地台鄂尔多斯地台向斜隆起区。整体构造为单斜构造,西南倾角波浪起伏,倾角小于10°。盆地边缘倾角较大,具体位置在隆起区。中东。详见煤田构造示意图(图3-1-1)。煤田结构示意图3-1-1(2)井场地层高头窑井田位于煤田北缘,新生代地质应力较强,上层被树枝状沟切割剥蚀破坏。作业区地表大部分为第四系风积砂和黄土,基岩出露在较高地段和沟谷中。延长组(T3y)、中下侏罗统(J1-2y)、中侏罗统直罗组(J2Z)、上侏罗统-下白垩统志丹群(J2Z)3-K1zh)、第三系(N2)和第四纪(Q4)。描述如下:①三叠系上系统扩张群(T3y)该组为煤系地层沉积基底,未出露于勘探区。89个钻孔已看到该层,但仅露出上层。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岩性为一套灰绿色中粗粒砂岩,局部砾石,顶部发育一层杂色砂质泥岩。砂岩主要由石英和长石组成,含有深色矿物。普遍发育大型板状、槽状交叉层理,是典型的曲流河沉积体系沉积物。勘探区钻孔最大出露厚度为147.76m,尚未探底。和下侏罗统(J1-2y)该组为勘查区主要含煤地层,部分出露于矿场谷区。钻探资料显示,岩性主要由一组浅灰色和灰白色砂岩、灰色和深灰色砂质泥岩、泥岩和煤层组成,具有水平纹理和波状层理,包括2、3、4、5四煤组。根据其岩性和岩相组合特征,可分为三个岩段。一个。下岩段(J1-2Y1)岩性由组底界至五号煤组顶板的一组灰黑色至深灰色泥岩、砂质泥岩和灰白色细砂岩组成。该岩石部分部分留在该地区的东南角。矿井有165个钻孔暴露该层,个别钻孔不完整。它与下伏地层具有平行的不整合接触关系。含煤层有3个,分别为5-1、5-2、5-3号煤层。厚度变化大,结构简单。它们对不稳定的煤层相对稳定。湾。中岩段(J1-2Y2)5煤组顶板至3煤组顶板岩性由一组灰黑色至深灰色泥岩、砂质泥岩和灰至灰白色粗砂岩和细砂岩组成,局部砂岩断面含碎石。见煤层5层,即3-1、3-2、3-3、4-1、4-2煤层。各煤层厚度不均,结构简单,常变薄、挤挤或冲出,间距变化较大,是相对稳定到不稳定的煤层。底部为常见的灰色、灰白色中粗粒石英砂岩、含砾粗砂岩,较为稳定,泥质胶结和硅质胶结,半硬至硬。该段地层厚度38.00~89.15m,平均64.71m。该段地层在井场的所有钻孔中均有发现。与下伏下岩段地层具有整体接触关系。C。上岩段(J1-2Y3)3煤群顶板至中侏罗统直罗组(J2z)底界,岩性由灰-深灰色泥岩、砂质泥岩、灰白色粗砂岩和细砂岩组成,含颗粒局部可见粗砂岩。煤层有4层,分别为2-1、2-2、2-3、2-4号煤层。每个煤层的厚度变化很大,结构比较简单,经常被减薄、尖灭或冲出,是一种相对稳定到不稳定的煤层。底部常见灰白色粗粒石英砂岩,含砾粗砂岩,半硬至硬。地层厚度为8.91-140.30m,平均72.19m,该段地层在井场所有钻孔中均可见。将接触与底层地层结合起来。③中侏罗统直罗组(J2Z)该组为勘查区次生含煤地层,沿勘查区东北角边界的树枝状沟壑两侧均有露头。上部岩性以紫红色杂色砂质泥岩为主,泥岩与灰绿色、黄绿色粉砂岩和细砂岩互层,局部见粗砂岩。下部为淡黄色、蓝灰色中粗砂岩,局部有粉砂岩、砂质泥岩和薄煤层(1个煤层),1个煤层出现在勘探区的个别钻孔中,不能开采。据钻井资料统计,地层厚度1.90~137.16m,平均60.20m。该段井场共打孔151个,见地层。它与下伏地层平行不整合接触(J1-2y3)。④上侏罗统至下白垩统志丹群(J3-K1zh)勘探区各山谷两侧均有大面积露头。岩性下部以灰绿色和浅红色砾岩为主,上部为暗红色泥岩、砂质泥岩夹细砂岩,大斜层理和交叉层理。地层厚度一般北薄南厚。据钻井资料统计,该地层厚度为3.10~176.77m,平均43.11m。矿区共有104个钻孔看到了该段地层。与下伏侏罗统中直罗组(J2z)呈假整合接触。⑤三级系列(N2)上部以红、黄粉砂、砂质泥岩为主,中部散布层状钙质结核;砾岩由胶结到半胶结。该段地层仅在矿场斜坡段和茅段中偶见,未出露于钻孔中。据野外地质填图统计,平均厚度约为1.50m,与下伏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⑥第四部(Q4)地层按成因可分为冲积沉积(Q4al+pl)、残余斜坡沉积(Q3+4)和风成砂(Q4eol)。冲积矿床(Q4al+pl):分布于勘查区各支状谷底,由砾石、冲积砂和粘土混合堆积而成。残坡沉积物(Q3-4):广泛分布于勘查区山梁、斜坡的山麓,由砂砾组成。风积砂(Q4eol):分布于勘查区西南部的良卯地区,岩性以风积粉砂砂为主,沙丘呈半月形。总之,第四系的厚度变化很大。根据钻孔披露的数据,矿点厚度在4.68~44.70m之间,平均15.64m。没有规则。矿区仅有1个钻孔(408号),无松散层覆盖。未与所有底层结构集成。各组的地层厚度统计见表中3-1-2。面3-1-2层厚度统计表地层单位地层厚度(米)与底层地层接触最低限度最大平均第四个系列第四季度_4.6844.7015.64未集成第三氮202.51.50未集成白垩纪下线直丹群(J3-K1zh)3.10176.7743.11未集成侏罗纪中通(J2Z)1.90137.1660.20未集成中下组(J1-2y)J1-2年38.91140.3072.19整合J1-2年238.0089.1564.71整合J1-2年12.85102.2950.26未集成三叠纪优越的扩展组(T3y)不完全披露(最大147.76m)(3)矿场地质构造高头窑井田位于煤田北部,构造形态与区域含煤地层基本相同。它是一个简单的单斜结构。地层走向接近NW,从S25°W到S30°W倾斜。该区煤层平坦,近水平,倾角一般小于3°。区内未发现致密褶皱,仅发育平缓起伏,无断层,无岩浆侵入。综上所述,雷区含煤地层沿走向和倾角产状变化不大,不受断层和岩浆岩的影响。雷区结构综合评价属于简单类型。(4)煤层主要含煤地层为中下侏罗统(J1-2Y),该组厚度104.62-238.09m,平均厚度186.26m。根据岩性、岩相组合及含煤性分析,该组地层自下而上细化为3个岩段:下岩段J1-2Y1(含5个煤组)、中岩段J1-2Y2(含3、4煤组)和上岩段J1-2Y3(含2煤组)三个岩段。本组地层含煤3~16层,有比较意义的12层。即2-1、2-2、2-3、2-4、3-1、3-2、3-3、4-1、4-2、5-1、5-2、5-3煤层,其中2-3、3-1、4-1、4-2、5-1号煤层大部分井场可采,厚度较大,其余煤层可采在当地开采。中上煤层发育良好,较厚,含煤量较好;下层煤层发育不良、薄层、连续性差。单孔煤层总厚度2.75-22.85m,平均11.67m,平均含煤系数6.27%,含煤性好。可开采煤层分类如下:①没有。2-1煤层煤层位于上岩段(J1-2Y3)中上部,井场分布不连续,局部可采;煤层厚度0.20-3.00m,平均0.80m。煤钻孔49个,其中可找到15个煤点。探区煤层大部分变薄或被冲走,只能在探区中南部和东南角三个小区块开采。煤层结构简单,但厚度差异很大。偶见1层矸石,厚度0.40m,为局部不稳定可采煤层。煤层顶板岩性以砂质泥岩、细粒砂岩和粗粒砂岩为主,底板岩性以细粒砂质泥岩为主。距1号煤层36.58-45.47m,平均40.32m。②没有。2-2煤层煤层位于上岩段(J1-2Y3)中上部,井场分布不连续,部分可采,可采区域不规则;煤层厚度0.20-4.80m,平均1.33m。煤炭钻孔91个,可找到56个煤点。探区煤层大部分变薄或被冲走,只能在探区中西部和东南角的6个不连续小区块内开采。煤层结构比较简单,但厚度变化很大,没有明显规律。一般不含矸石,偶有矸石1-2层,平均厚度0.52m,属不稳定局部可采煤层。煤层顶板岩性以泥岩、砂质泥岩和中粒砂岩为主,底板岩性以泥岩和砂质泥岩为主。距2-1号煤层4.06-16.93m,平均8.78m。③2-3号煤层煤层位于上岩段(J1-2Y3)中部,呈西北至东南方向分布。大部分雷区都可以开采。煤层厚度0.25-7.80m,平均2.62m。全矿区有煤钻孔148个,其中可找到煤点113个。探区东西部局部断面煤层变薄或冲刷。J305孔附近煤层最厚,达7.80m。部分含矸石0-3层,厚度0.20-1.40m,平均厚度0.54m。煤层结构相对简单,但厚度差异很大。大部分可开采煤层相对稳定。煤层顶板岩性以砂质泥岩、细粒砂岩和粗粒砂岩为主,底板岩性以细粒、粗粒砂岩和砂质泥岩为主。距2-2号煤层1.52-18.97m,平均9.22m。④2-4号煤层煤层位于上岩段(J1-2Y3)中下部,矿区西部呈岛状发育,部分可采。煤层厚度0.25~3.90m,平均1.09m。其中煤炭钻孔40个,采煤点23个。最厚处位于矿场东南部Q1002号孔内,达3.90m。煤层结构较为简单,部分有1~3层矸石,厚度0.20~0.90m,平均0.34m。这是一个不稳定的局部可开采煤层。煤层顶部岩性以细砂岩、粗砂岩和砂质泥岩为主,底板岩性以砂质泥岩和细砂岩为主。⑤3-1号煤层煤层位于中岩段(J1-2Y2)顶部,大部分井田已开发。煤层厚度0.30-8.65m,平均3.61m。其中煤炭钻孔167个,采煤点164个。大部分矿区可采,煤层连续性好。总体来看,探区西部煤层较厚,北部和东部煤层逐渐变薄,部分被冲走。含矸石1~4层,一般1层,厚度0.14~1.60m。煤层比较稳定,厚度有一定的变化规律,对大部分可采煤层来说是比较稳定的煤层。煤层顶板岩性以砂质泥岩和细砂岩为主,局部为粗粒砂岩,底板为砂质泥岩、细砂岩和中砂岩。距2-4号煤层9.65-57.66m,平均33.67m。⑥3-2号煤层煤层位于中岩段(J1-2Y2)上部,矿区发育两条带状。可采区分布在5个孤岛内,可采边界不规则。煤层厚度0.25-3.15m,平均0.91m。其中煤炭钻孔48个,采煤点23个。煤层的厚度变化很大,没有规律可循。煤层结构简单,不含矸石。为局部可采不稳定煤层。煤层顶板岩性以砂质泥岩和粗砂岩为主,底板岩性以砂质泥岩、细砂岩和粗砂岩为主。距3-1号煤层1.10-12.95m,平均5.25m。⑦3-3号煤层煤层位于中岩段(J1-2Y2)中部,井场不连续,可采区呈岛状分布,可采边界不规则。煤层厚度0.20~3.70m,平均1.00m。矿区有煤炭钻孔104个,采煤点58个。煤层厚度变化很大,没有一定的变化规律。煤层结构简单,局部有一层矸石,厚度0.20-0.30m,平均0.23m,为局部可采不稳定煤层。煤层顶板岩性以砂质泥岩和粗砂岩为主,底板岩性以砂质泥岩、细砂岩和粗砂岩为主,部分为泥岩。距3-2号煤层距离6.27-18.54m,平均12.47m。⑧4-1号煤层煤层位于中岩段(J1-2Y2)的中下部。煤层厚度0.20-5.55m,平均1.81m。其中煤炭钻孔98个,采煤孔74个。矿区煤层东部连续性较差。一般来说,煤层沿西北方向较厚,而其他部分较薄。大部分煤层不含矸石,部分煤层含矸石1-2层,厚度在0.10-1.00m之间,平均0.38m,结构比较简单。它属于大多数可以开采的较稳定的煤层。煤层顶板岩性以砂质泥岩和粗砂岩为主,底板岩性以砂质泥岩为主,局部可见泥岩和细砂岩。距3-3号煤层4.91-37.00m,平均21.27m。⑨4-2号煤层煤层位于中岩段(J1-2Y2)中下部,矿区水多湖川以西较发育,其他段为尖灭。煤层厚度0.20-3.75m,平均1.32m。其中,探煤钻孔77个,找煤点54个。可采区煤层厚度变化不大。煤层结构较为简单,部分有1-2层矸石,厚度0.15-1.65m,平均0.35m。它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煤层,大部分地区都可以开采。煤层顶底板岩性以砂质泥岩、细砂岩为主,局部见泥岩。距4-1煤层2.71-16.76m,平均6.75m。⑩5-1号煤层煤层位于地层下部岩石段(J1-2Y1)的顶部。勘探区中西部发育,但可采区有部分已被冲刷。煤层厚度0.25-4.35m,平均1.26m。其中煤炭钻孔111个,采煤点83个,可采区厚度变化不大。煤层结构简单,部分有一层矸石,厚度0.20-0.40m,平均0.28m。它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煤层,大部分地区都可以开采。煤层顶底板岩性以砂质泥岩和粗砂岩为主,局部见泥岩。距4-2煤层距离6.10-48.68m,平均28.81m。eq\o\ac(○,11)5-2号煤层煤层位于下岩段(J1-2Y1)的上部,发育在勘探区的中部。可采区域是两个不连续的区块。煤层厚度0.20-6.30m,平均1.81m。其中煤炭钻孔98个,采煤点76个,可采区厚度差异较大。煤层结构较为简单,局部有矸石1~2层,厚度0.10~0.85m,平均0.31m。这是一个不稳定的煤层,可以就地开采。煤层顶底板岩性以砂质泥岩、细砂岩为主,局部见泥岩。距5-1煤层的距离为0.80-17.19m,平均为6.12m。eq\o\ac(○,12)5-3号煤层煤层位于下岩段(J1-2Y1)中部,仅发育于矿场早采段西南角。煤层厚度0.20-1.40m,平均0.79m。其中,探煤钻孔26个,探煤点13个。可恢复区小,可恢复区厚度变化不大。煤层结构简单,部分有一层矸石,厚度为0.15m。为局部可采不稳定煤层。煤层顶底板岩性以砂质泥岩、细砂岩为主,局部见中砂岩。距5-2煤层1.95-14.65m,平均9.48m。各煤层的特点见表3-1-3。为进一步确定探区各可采煤层的稳定性,地质报告除了分析煤层本身的特征外,还利用数理统计对该区可采煤层进行了定量分析。本报告采用煤层厚度变异系数、点可采率、面积可采系数等定量参数评价各可采煤层的稳定性。计算得出2-3、3-1、4-1、4-2、5-1煤层多为可采煤层,煤层相对稳定;2-1、2-2、2-4、5-2、5-3煤层为不稳定煤层,可就地回收。煤层稳定性分析见表3-1-4。表面3-1-3接缝特性列表煤层姓名煤层厚度(米)煤层间距(m)煤层结构顶底板岩性煤层稳定性煤层可采性评论最小~最大最小~最大垃圾层数垃圾厚度(米)屋顶底板平均平均1-10.20~0.60粗砂岩细砂岩细砂岩砂质泥岩不稳定不能接受的0.3636.58~45.472-10.20~3.0040.320~10.4泥岩砂质泥岩泥岩砂质泥岩不稳定部分可用0.814.06~16.932-20.20~4.808.780~20.52砂质泥岩中粗砂岩细砂岩砂质泥岩不稳定部分可用1.351.52~18.972-30.25~7.809.220~30.54砂质泥岩粗细砂岩砂质泥岩粗细砂岩更稳定大部分都可以采摘2.62)7.20~25.822-40.25~3.9016.860~30.34细粗砂岩砂质泥岩细砂岩砂质泥岩不稳定部分可用1.109.65~57.663-10.30~8.6533.671到40.46细砂岩砂质泥岩细砂岩砂质泥岩更稳定大部分都可以采摘3.601.10~12.953-20.25~3.155.2500粗砂岩砂质泥岩砂质泥岩细粗砂岩不稳定部分可用0.916.27~18.543-30.20~3.7012.470~10.23粗砂岩砂质泥岩砂质泥岩细粗砂岩不稳定部分可用1.004.91~37.004-10.20~5.5521.270~20.38粗砂岩砂质泥岩砂质泥岩细砂岩更稳定大部分都可以采摘1.812.71~16.764-20.20~3.756.750~20.35细砂岩砂质泥岩细砂岩砂质泥岩更稳定大部分都可以采摘1.326.10~48.685-10.25~4.3528.810~10.28粗砂岩砂质泥岩砂质泥岩泥岩更稳定大部分都可以采摘1.260.80~17.195-20.20~6.306.120~20.31细砂岩砂质泥岩砂质泥岩细砂岩不稳定部分可用1.811.95~14.655-30.20~1.409.480~10.15中细砂岩砂质泥岩细砂岩砂质泥岩不稳定部分可用0.79表层3-1-4煤层稳定性分析列表煤层厚度等级平均厚度变异系数CV%点可恢复性F%可采摘区域S(km2)S在煤层分布区的百分比不稳定指数A分散式状态稳定程度可采摘程度2-1稀煤0.8182315.70272.80不连续不稳定当地的可采摘2-2中等厚度1.35806223.44652.64不连续不稳定当地的可采摘2-3中等厚度2.62487659.88691.91更连续更稳定大多数可采摘2-4稀煤1.10755814.59463.35不连续不稳定当地的可采摘3-1厚煤3.604298101.70991.78更连续更稳定大多数可采摘3-2稀煤0.9166487.46292.89不连续不稳定当地的可采摘3-3稀煤1.00625620.26432.65不连续不稳定当地的可采摘4-1中等厚度1.81497644.68701.82更连续更稳定大多数可采摘4-2中等厚度1.32457031.25641.93更连续更稳定大多数可采摘5-1稀煤1.24497538.45631.76更连续更稳定大多数可采摘5-2中等厚度1.81767830.42592.56不连续不稳定当地的可采摘5-3稀煤0.7950501.98303.42不连续不稳定当地的可采摘3、水文地质条件(1)区域水文地质①概述煤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该区海拔一般在1200-1500m。地势中部较高,南北两侧逐渐减小。沿那林—独贵家罕线东西向延伸的“梁”,海拔1400~1500m,构成煤田区域性天然地表分水岭。煤田南接毛乌素沙漠,北接库布其沙漠。水流侵蚀作用强,河谷发育,具有侵蚀丘陵和风沙区的地貌特征。黄河是唯一三边环绕煤田的常年水流。“梁”两岸有大小峡谷,南北方向分叉发育。“梁”以南的主要河谷有:乌兰木伦河、渤牛河等;北部主要河谷有:哈西拉河、韩台川、西六沟、黑来沟等,这些河谷都是断断续续的河流。在旱季,它们大多干燥或有少量溪流。雨季大雨过后,可汇聚成水量大、持续时间短的激流。②岩层与含水量一个。松散岩石孔隙水含水层第四纪(Q4):分布广泛,主要由全新世和更新世的冲积、冲积、风化残坡、风成砂和黄土组成。主要分布在主要山谷的斜坡和平坦的地形中。整个第四系的厚度在0-60m左右,一般为20m。该层由降雨直接补给,冲积沉积物中含有少量孔隙水;风成砂和黄土层一般不含水,为透水层。/s米。第三纪红土(N2):分布于该区东部和东南部,上部为红黄色粉砂岩和砂质泥岩,中部含钙质结核,下部变化为灰色、黄色、棕红色和黄绿色砂质砾岩,砾石成分为花岗岩、花岗片麻岩、石英岩、安山斑岩及侏罗系砂岩、砂泥岩块。亚圆形、分选不良、松散、泥泞、半水泥。砾石直径为1-15cm。砂岩为透镜状和泥质半胶结。厚度在0-100m左右,一般为40m。这一层是一个很好的含水层。单位进水量一般为0.171~3.70L/s·m。湾。碎屑岩孔隙和断裂含水层上侏罗统至下白垩统组(J3-K1Zh2):分布广泛,厚度0-209m。上部以粉红色和棕红色含砾砂岩和砾岩为主,下部为一组黄色和黄绿色的砾岩,具有大的交叉层理。分选、取整一般,砾石直径一般为5-10cm,泥浆胶结较松散,层内含有孔隙和裂隙水。单位进水量一般为0.008~2.17L/s·m。上侏罗统至下白垩统志丹群(J3-K1Zh1):局部发育于区西部和南部,厚度0-433m。上部以暗红色泥岩和棕红色细粒砂岩为主,中部为一组棕红色中粗粒砂岩,大交错层理,一般呈分选圆形,下部部分为灰绿色、棕红色砾岩和含砾粗砂岩,砾岩成分较复杂,具有较大的斜层理和交叉层理。该层含有孔隙和裂隙水。中侏罗统安定组(J2a):上部岩性为一组紫红色、浅红色和灰绿色泥岩,局部散布灰绿色、灰紫色中粒砂岩,黄色、灰白色块状介质-底部粗粒砂岩,含铁结核。中侏罗统直罗组(J2z):为一组紫红色砂质泥岩、粉砂岩、灰绿色厚层中粗粒砂岩。北部偶有1-2个薄煤层,即1号煤群。中侏罗统(J2)在该区东部和南部较为发育,厚度11~358m,平均136m。是良好的裂缝-孔隙含水岩群。单位进水量一般在0.00437~0.0274L/s·m之间。中下侏罗统(J1-2y):该区在各沟两侧偶有出露,岩性为灰色和深灰色泥岩,以灰色、灰白色细、中、粗粒砂岩为主。砂岩成分较长。石头和石英,泥质和硅质胶结,半硬到硬。该层含有孔隙和裂隙水,单位进水量一般为0.000647~0.0144L/s·m。上岩段(J1-2y3):岩性主要为一组白色、浅灰色粉砂岩、细砂岩和中粗粒砂岩,局部泥岩和砂质泥岩。含2号煤群,煤层层数多,厚度变化大,合并分叉频繁。厚度一般在40~50m之间。中岩段(J1-2y2):岩性主要为一组不同品位的浅灰色砂岩,南部夹有深灰色泥岩和砂质泥岩,透镜状泥灰岩,包括3、4号煤2个团体。厚度一般在40~50m之间。下岩段(J1-2y1):岩性主要为一组浅灰色、深灰色粉砂岩和砂质泥岩,底部为灰白色含砾石英砂岩和少量砾岩。含5号、6号、7号三个煤群,含煤层多。厚度一般在60~80m之间。下侏罗统抚仙组(T1f):区内无露头,上部岩性为紫红色、绿色花斑泥岩和中粗粒砂岩。下部为一组灰色、灰绿色、黄绿色泥岩、砂质泥岩,局部见油页岩和薄煤层。厚度一般为0~129m左右。上三叠统延长组(T3y):北部高头窑、寒台川地区以砾岩、含砾粗砂岩为主,中南部以黄绿色、黄色、紫红色细粒砂岩和砂岩为主泥岩。局部夹有薄层粗砂岩,偶见1-2层极不稳定薄煤层,厚度一般在0-90m左右。单位进水量一般在0.000308~0.253L/s·m之间。上述砾岩层和细粗粒砂岩为相对含水层,泥岩、砂质泥岩、粘土岩和粉砂岩为相对保水层,两者规则互层。③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放条件补给条件:区内松散层分布广泛,松散层潜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垂向入渗补给。在河谷,地表水也可以直接或间接地补给地下潜水。碎屑岩广泛分布于主要山谷和两侧,因此碎屑岩的承压水一方面由上部潜水的入渗供给,而直接由露头的大气降水入渗供给。水流条件:河谷是泄流区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主要通道,地下水流动条件好,流向单一,与河谷流向一致。由于岩性不同,各岩层的渗透率和流速不同,但流动方向与区域地形和构造特征一致。排泄条件:孔隙水多以泉水形式排泄在低洼地势和山谷两侧。此外,蒸发排泄也是该地区一种频繁且持久的排泄方式。(2)矿场水文地质①水文地质概况高头窑矿区属半干旱半荒漠大陆性气候,夏热冬冷,昼夜温差大。10月至次年4月,最大冻土深度为1.71m,降雨最集中于7月至9月,占总降水量的60%至70%。2657.4mm,是降雨量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