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急救技术(讲稿)_第1页
常用急救技术(讲稿)_第2页
常用急救技术(讲稿)_第3页
常用急救技术(讲稿)_第4页
常用急救技术(讲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常用急救技术111/17/2022

徒手心肺复苏

呼吸道异物梗塞的处理淹溺的急救电击伤的急救1234211/17/2022徒手心肺复苏311/17/2022点击此处添加脚注信息美国心脏协会(AHA)心血管急救成人生存链(2010)心肺复苏411/17/2022心肺复苏完整的心、肺、脑复苏包括

基本生命支持(徒手心肺复苏)(BLS)

高级生命支持(ALS)

持续生命支持(PLS)

徒手心肺复苏:是指患者心跳停止后所采取的用任何器械的急救措施。

511/17/2022心肺复苏单人操作流程确保安全评估意识、呼吸启动应急反应系统开放气道胸外按压判断脉搏人工呼吸五个循环重复检查611/17/2022心肺复苏确保现场环境安全

环顾上下左右711/17/2022心肺复苏评估患者意识:轻拍重唤呼吸:胸廓起伏

811/17/2022心肺复苏启动应急反应系统

如果患者没有反应、没有呼吸或没有正常呼吸(即只有喘息)呼叫他人帮助或/拨打急救电话(拿AED)

10秒内完成评估和启动911/17/2022心肺复苏摆放体位松解衣服摆放体位:确保患者仰卧在坚固的平坦的表面(患者已为复苏体位不用摆放)松解衣服:便于观察和操作,保证气道通畅1011/17/2022心肺复苏判断脉搏时间

大于5秒,少于10秒

部位

沿喉节(女性患者鼻尖向下摸气管)向外

至胸锁乳突肌之间的凹陷(施救者同侧)1111/17/2022心肺复苏胸外按压按压部位:胸骨中、下三分之一交界处定位手法:

一、两乳头连线的中点。二、操作者虎口对患者腋下平移掌根到胸骨。三、操作者靠近患者足侧的手的中指沿患者肋弓下缘移至胸骨下切迹,伸出食指,另一只手的掌根再紧贴食指放在患者胸骨上。1211/17/2022心肺复苏频率

至少100次/分。方法

垂直按压30次。深度

至少5cm胸外按压在18秒或更短的时间内实施每组30次按压1311/17/2022心肺复苏胸外按压●手掌根部长轴与胸骨长轴确保一致●保证掌根全力压在胸骨上●无论手指是伸直,还是交叉在一起都

应抬离胸壁●在30次按压周期内,保持双手位置

固定●确保胸廓完全回弹●尽量减少按压中断(<10秒)1411/17/2022心肺复苏胸外按压1511/17/2022心肺复苏开放气道仰头举颏法仰头抬颈法托下颌法1611/17/2022心肺复苏开放气道仰头举颏法患者的耳垂、下颌角的连线与床或地面垂直提下颏的食指及中指应放在下颌骨偏向下的骨性部分要保证口腔无硬性物,假牙如固定良好不必取下1711/17/2022心肺复苏开放气道1811/17/2022心肺复苏开放气道1911/17/2022心肺复苏人工呼吸方法

捏紧鼻翼,或用拇指和食指堵塞鼻孔速度

每次人工吹气时间为1秒吹

要足以产生明显的胸廓起伏,吹气时

不可太快或太过用力(400-600ml)

避免过度吹气吹气出气比

1:1吹气次数

两次

2011/17/2022心肺复苏人工呼吸2111/17/2022心肺复苏五个循环重复检查

胸外按压人工呼吸5个循环(2min),检查脉搏,如无恢复重复CPR。

整个循环、呼吸:从按压开始,吹气结束。2211/17/2022心肺复苏恢复体位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整理2311/17/2022心肺复苏单人操作流程确保安全评估意识、呼吸启动应急反应系统开放气道胸外按压判断脉搏人工呼吸五个循环重复检查2411/17/2022高质量CPR的关键点心肺复苏识别后10秒内按压用力按、快快按胸廓完全回弹尽量减少胸外按压的中断有效的人工呼吸避免过度通气2511/17/2022心肺复苏双人操作要点●站立位置:呼吸(头侧)按压(体侧)●交换时间:5秒内完成,5个循环(或2分钟)交换一次●按压者大声计数●人工呼吸者监管按压质量快快压用力压免中断要回弹勤交换2611/17/2022心肺复苏儿童、婴儿BLS与成人的区别年龄判断意识方法判断脉搏位置双人配合按压技术按压幅度气道开放人工呼吸重复检查1234567892711/17/2022心肺复苏儿童、婴儿BLS与成人的区别年龄儿童:1岁至青春期(男性胸部或腋下出现毛发,女性乳房发育)婴儿:1岁以内(产房内的新生儿除外)2811/17/2022心肺复苏儿童、婴儿BLS与成人的区别判断意识方法儿童:同成人婴儿:拍打足底2911/17/2022心肺复苏儿童、婴儿BLS与成人的区别判断脉搏位置

儿童:颈动脉或股动脉

婴儿:肱动脉(肘和肩膀之间上臂内侧)

心率<60次/分,仍应CPR3011/17/2022心肺复苏儿童、婴儿BLS与成人的区别按压幅度儿童:胸部厚度的1/3,约为5cm婴儿:胸部厚度的1/3,约为4cm3111/17/2022心肺复苏儿童、婴儿BLS与成人的区别按压技术儿童:采用单手或双手按压婴儿:单人双手指法,双人双拇指环绕法3211/17/2022心肺复苏儿童、婴儿BLS与成人的区别定位方法儿童:同成人婴儿:单人双手指法双人双拇指环绕法

双乳头连线中点偏下,胸部正中,胸骨体下1/33311/17/2022心肺复苏儿童、婴儿BLS与成人的区别双人配合比例

儿童:15:2

婴儿:15:23411/17/2022心肺复苏儿童、婴儿BLS与成人的区别气道开放

儿童:>8岁同成人,<8岁耳垂下颌角连

线与床或地面成60°角。

婴儿:嗅物位(颈部置于正中体位,外

耳道与肩部在同一水平上)。3511/17/2022心肺复苏儿童、婴儿BLS与成人的区别人工呼吸

儿童:口对口或口对口鼻

婴儿:口对口鼻3611/17/2022心肺复苏儿童、婴儿BLS与成人的区别重复检查(双人)

儿童:10个循环(2分钟)婴儿:10个循环(2分钟)3711/17/2022呼吸道异物梗塞的处理3811/17/2022呼吸系统示意图解除窒息3911/17/2022

1、饮食不慎

2、酗酒

3、婴幼儿、儿童

4、个别老年人

5、昏迷病人

6、企图自杀或精神病人点击此处添加脚注信息点击此处添加脚注信息解除窒息发病原因4011/17/2022

呼吸道部分梗阻:强烈的刺激性咳嗽、神志可保持清醒、咳嗽间歇可出现喘息、面色可出现苍白、发绀。解除窒息诊断依据4111/17/2022呼吸道完全梗阻:病人不能说话(小儿不能哭出声),咳嗽,并用拇指和食指抓压颈部。很快面色、口唇青紫,意识丧失,晕倒在地,危及生命解除窒息诊断依据4211/17/2022询问病人:“你卡着了吗?”如果病人点头表示“是”立即抢救解除窒息诊断依据4311/17/2022解除窒息现场急救立位腹部冲击法腹部加压法卧位腹部冲击法胸部冲击法背部拍击法胸部手指猛击法4411/17/2022

解除窒息现场急救立位腹部冲击法:适用于意识清醒病人哈姆立克法4511/17/2022

腹部加压法:适用于独处、尚有力气病人解除窒息现场急救4611/17/2022

解除窒息现场急救卧位腹部冲击法:适用意识不清或身材矮小清醒病人4711/17/2022

解除窒息现场急救胸部冲击法:适用妊娠后期、明显肥胖病人4811/17/2022

解除窒息现场急救背部拍击法:适用意识清醒的患儿4911/17/2022

解除窒息现场急救胸部手指猛击法:适用意识清醒的患儿5011/17/2022

解除窒息1、婴幼儿不进食花生、瓜子、豆类带壳食物。2、进食时要保持安静,不在进食时嬉戏、喊叫。3、教育小儿改正口内含物的不良习惯。4、对昏迷、全麻及重症病人,应取下义齿及拔除松动牙齿,加强看护。预防5111/17/2022淹溺的急救5211/17/2022

淹溺:人淹没于水或其他液体中,由于

液体充塞呼吸道或反射性引起喉痉挛发生窒息

和缺氧,并处于临床死亡状态。

近乎淹溺:从水中救出后暂时性窒息,尚有

大动脉搏动者。

溺死:淹溺后窒息合并心脏停搏者。淹溺概念5311/17/2022

淹溺发病机制湿性淹溺:占90%,大量水分充塞呼吸道和肺泡发生窒息。干性淹溺:占10%,受强烈刺激(惊慌、恐惧、骤然寒冷等),引起的喉痉挛导致窒息。5411/17/2022

淹溺分类及特点

海水淹溺淡水淹溺血容量减少增加血液性状血液浓缩血液稀释红细胞损害很少大量血浆电解质变化高血钠、高血钙、高血镁低钠、低氯、低蛋白血症、高钾血症心室颤动极少发生常见主要致死原因急性肺水肿、脑水肿、心力衰竭急性肺水肿、脑水肿、心力衰竭、心室颤动5511/17/2022他人急救自救水中急救保持气道通畅倒水处理心肺复苏岸上急救全身检查诊治肺部并发症的处理急诊科救治院前急救淹溺5611/17/2022

淹溺院前急救水中急救自救保持头脑清醒,尽量使口鼻露出水面,嘴吸气、鼻呼气;抽筋引起溺水应呼救同时尽量将脚趾背伸他人急救从背后接近溺水者、尽量把头部先拖出水面5711/17/2022

淹溺院前急救岸上急救保持呼吸道通畅心肺复苏倒水处理膝顶法肩背倒立法5811/17/2022

1、游泳前体检:癫痫、心脏病、高血压、

肺结核不能游泳。

2、疲劳、饥饿、酒后不能游泳。

3、中老年游泳适当控制游泳时间

(尤其是寒冷天气)。

4、选择安全游泳场所。淹溺预防5911/17/2022电击伤的急救6011/17/2022触电

电击伤是指一定量的电流或电能量(静电)通过人体,引起组织不同程度损伤或器官功能障碍,甚至死亡(俗称触电)。

致命作用:

1、引起心室颤动,导致心脏停搏,此常为低电压触电死亡原因。

2、对延髓呼吸中枢的损害,引起呼吸中枢抑制、麻痹,导致呼吸停止,此常为高电压触电死亡原因。

概述6111/17/2022触电1、电流类型2、电流强度3、电压高低4、电阻大小5、电流通过的途径6、电流接触时间影响触电损伤严重程度的因素6211/17/2022触电全身表现局部表现并发症和后遗症临床表现6311/17/2022触电轻症:短暂的面色苍白、呆滞、接触部位肌肉收缩、头晕等。重症:昏迷、持续的抽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