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中水分的测定方法(共20张PPT)精选_第1页
煤中水分的测定方法(共20张PPT)精选_第2页
煤中水分的测定方法(共20张PPT)精选_第3页
煤中水分的测定方法(共20张PPT)精选_第4页
煤中水分的测定方法(共20张PPT)精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煤中水分(shuǐfèn)的测定方法第一页,共20页。煤中全水分(shuǐfèn)的测定方法(GB/T211-2007)煤中空干基水分(shuǐfèn)的测定方法(GB/T212-2021)内容提要(nèirónɡtíyào)第二页,共20页。一、煤中全水分(shuǐfèn)的测定方法化合水:以化合方式同煤中的矿物质结合,是矿物晶格的一部分,如CaSO4•2H2O,105~110℃不能除去。不能测定。游离水:以物理吸附(xīfù)或附着方式与煤结合105~110℃能除去,可测定(外水,内水,全水,空干基水分,最高内在水)一、煤中的水分(shuǐfèn)第三页,共20页。一、煤中全水分(shuǐfèn)的测定方法1、外在水分(外水)Mf:——吸附在煤颗粒表面和煤粒缝隙(fèngxì)及非毛细孔中的水实际测定中:煤样达到空气干燥状态时失去的那部分水2、内在水分(内水)Minh:——吸附或凝聚在煤颗粒内部毛细孔中的水实际测定中:煤样达到空气干燥状态时保留的那部分水3、最高内在水MHC:——煤的毛细孔中吸附的水达到饱和状态时的内在水分实际测定中:煤在30℃、96%~97%湿度下达到平衡时的内在水分二、常用水分(shuǐfèn)概念第四页,共20页。一、煤中全水分(shuǐfèn)的测定方法4、全水分Mt:——煤的外水和内水的总和,代表刚开采、发运及接收时煤的水分5、空气干燥煤样水分Mad:(一般分析煤样水分,空干基水分,分析水)——一般分析煤样与周围空气湿度(shīdù)达到平衡时所含的水分二、常用(chánɡyònɡ)水分概念第五页,共20页。一、煤中全水分(shuǐfèn)的测定方法1)煤的变质(biànzhì)程度(煤种)三、与水分值有关(yǒuguān)的因素煤种MtMad褐煤15%~40%5%~30%烟煤5%~20%0.5%~12%无烟煤0.7%~3%年老无烟煤2%~9.5%第六页,共20页。一、煤中全水分(shuǐfèn)的测定方法2)环境湿度:湿度大——水分高湿度小——水分低3)制样过程:设备的密封性是否经过干燥煤样储存(chǔcún)方式三、与水分值有关(yǒuguān)的因素第七页,共20页。GB/T211-2007中规定了,三种测定方法:1、两步法:A1(氮气流),A2(空气流)中干燥2、一步法:B1(氮气流),B2(空气流)中干燥3、微波(wēibō)干燥法C氮气流中适用于所有煤种;空气流中适用于烟煤和无烟煤;C法适用于褐煤烟煤其中A1为仲裁法。一、煤中全水分(shuǐfèn)的测定方法水分(shuǐfèn)测定原理:已知质量的煤样→在105—110℃烘箱中干燥至质量恒定(或在专用微波炉中干燥)→根据质量损失计算煤的水分(shuǐfèn)。第八页,共20页。一、煤中全水分(shuǐfèn)的测定方法仪器设备第九页,共20页。2、煤样质量m(g)一、煤中全水分的测定方法——根据不同煤种选用适合的方法;147(g),干燥后总质量m2=29.外在水分(shuǐfèn)Mf其中A1为仲裁法。(105~110)℃氮气/空气流中例:用≤6mm全水分煤样测定全水分,空称量瓶质量m0=20.3、最高内在水MHC:空气中冷却约15min,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Mt—全水分,%二、煤中空干基(ɡànjī)水分的测定方法(Mad)——吸附或凝聚在煤颗粒内部毛细孔中的水=9.2、煤样质量m(g)预先鼓风的并已加热到105-110oC;m—称取煤样的质量,g两步法一、煤中全水分(shuǐfèn)的测定方法煤样<13mm环境温度或<40℃空气流中(500±10)g外在水分(shuǐfèn)Mf测定(cèdìng)外在水分后的煤样破碎到<3mm(105~110)℃氮气/空气流中质量恒定内在水分Minh第一步:质量恒定(10±1)g第二步:计算:第十页,共20页。称量干燥冷却、称重检查性干燥通氮干燥(gānzào)测定步骤粒度(lìdù)<6mm预先干燥(gānzào)且称量过的称量瓶;称取(10~12g)称准至0.001g;平摊预先鼓风的并已加热到105-110oC;在鼓风条件下干燥;烟煤2h,褐煤和无烟煤3h开盖烘干取出,立即盖上盖;放5min→干燥器→冷却至室温称量,称准至0.001g每次30min;直到连续两次干燥煤样的质量减少不超过0.01g或质量有所增加为止;水分在2%以下时,不必进行检查性干燥;一、煤中全水分的测定方法一步法第十一页,共20页。设备的密封性湿度大——水分高Mad=m1/m×100%预先干燥(gānzào)且称量过的称量瓶;m1—煤样干燥后失去的质量,g=(m0+m-m2)/m×100%二、煤中空干基(ɡànjī)水分的测定方法(Mad)三、与水分值有关(yǒuguān)的因素001g或质量有所增加为止;实际测定中:煤样达到空气干燥状态时失去的那部分水粒度(lìdù)<6mm预先鼓风的并已加热到105-110oC;——吸附或凝聚在煤颗粒内部毛细孔中的水预先鼓风的并已加热到105-110oC;预先鼓风的并已加热到105-110oC;一步法称量干燥冷却、称重检查性干燥空气(kōngqì)干燥测定步骤粒度(lìdù)<13mm粒度(lìdù)<6mm预先干燥且称量过的浅盘;称取(500±10g)称准至0.1g;平摊预先干燥且称量过的称量瓶;称取(10~12g)称准至0.001g;平摊预先鼓风的并已加热到105-110oC;在鼓风条件下干燥;烟煤2h,无烟煤3h预先鼓风的并已加热到105-110oC;在鼓风条件下干燥;烟煤2h,无烟煤3h开盖烘干取出,立即盖上盖;放5min→干燥器→冷却至室温称量,称准至0.001g浅盘取出,趁热称量(称准至0.1g)每次30min;直到连续两次干燥煤样的质量减少不超过0.5g或质量有所增加为止;水分在2%以下时,不必进行检查性干燥;每次30min;直到连续两次干燥煤样的质量减少不超过0.01g或质量有所增加为止;水分在2%以下时,不必进行检查性干燥;一、煤中全水分的测定方法第十二页,共20页。一、煤中全水分(shuǐfèn)的测定方法记录的数据:

1、空称量瓶质量m0(g)

2、煤样质量m(g)

3、干燥后称量瓶+干煤的质量m2(g)结果计算

Mt—全水分,%

m1—煤样干燥后失去的质量,g

m—称取煤样的质量,g公式:Mt=m1/m×100%=(m0+m-m2)/m×100%例:用≤6mm全水分煤样测定全水分,空称量瓶质量m0=20.452(g),煤样质量m=10.147(g),干燥后总质量m2=29.655(g),检查(jiǎnchá)性干燥一次:29.641(g),二次:29.644(g)。该煤样全水分为多少?记录的数据:

1、空称量瓶质量m0(g)

2、煤样质量m(g)

3、干燥后称量瓶+干煤的质量m2(g)结果计算

Mt—全水分,%

m1—煤样干燥后失去的质量,g

m—称取煤样的质量,g公式:Mt=m1/m×100%=(m0+m-m2)/m×100%第十三页,共20页。注意(zhùyì)问题

(1)采集的全水分试样保存在密封良好的容器中,并放在阴凉的地方;(2)制样操作要快,最好用密封式破碎机;全水分煤样送到实验室后立即测定;(3)测定前,应进行总质量核对,进行水分损失补正。(4)称取煤样之前(zhīqián),应将密封容器中的煤样充分混合至少1min。一、煤中全水分(shuǐfèn)的测定方法解:Mt=(m0+m-m2)/m×100%=(20.452+10.147-29.641)/10.147×100%=9.4%第十四页,共20页。微波(wēibō)干燥一、煤中全水分(shuǐfèn)的测定方法粒度(lìdù):<6mm(10~12)g按说明书进行适用于烟煤和褐煤第十五页,共20页。二、煤中空干基(ɡànjī)水分的测定方法(Mad)仪器设备第十六页,共20页。二、煤中空干基(ɡànjī)水分的测定方法(Mad)常用方法(fāngfǎ):空气干燥法(1)要求①煤样:粒度(lìdù)<0.2mm,样重1±0.1g(称准至0.0002g)②干燥温度:105-110℃③干燥时间:烟煤1h;无烟煤1.5h第十七页,共20页。二、煤中空干基(ɡànjī)水分的测定方法(Mad)常用(chánɡyònɡ)方法:空气干燥法称量干燥冷却检查(jiǎnchá)性干燥预先干燥过的称量瓶;样重1±0.1g,称准至0.0002g;连瓶带盖一起称;将煤摊平;预先鼓风的并已加热到105-110oC;揭开称量瓶盖,在鼓风条件下烘干;在一直鼓风的条件下,烟煤干燥1h,无烟煤干燥1.5h。立即盖上盖;称准至0.0002g空气中冷却约15min,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每次30min;连续两次干燥煤样的质量减少不超过0.001g或质量有所增加为止;水分在2%以下时,不必进行检查性干燥;(2)分析步骤第十八页,共20页。记录的数据:

1、空称量瓶质量m0(g)

2、煤样质量m(g)

3、干燥后称量瓶+干煤的质量m2(g)结果计算

Mad—空气干燥基水分,%

m1—煤样干燥后失去的质量,g

m—称取煤样的质量,g公式:Mad=m1/m×100%=(m0+m-m2)/m×100%二、煤中空干基(ɡànjī)水分的测定方法(Mad)第十九页,共20页。空干基水分——根据不同煤种选用适合的方法;通氮法:适用于所有煤种空气干燥法:适用于烟煤和无烟煤微波干燥法: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