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化史 第十七章课件_第1页
西方文化史 第十七章课件_第2页
西方文化史 第十七章课件_第3页
西方文化史 第十七章课件_第4页
西方文化史 第十七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方文化史第十七章现代主义大潮HistoryofWesternCulture1第十七章现代主义大潮第一节现代主义出现的背景第二节现代主义流派2林新制作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对于西方而言是一个在政治生活、道德观念以及社会风气上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同时在文学艺术方面又是一个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标新立异、创新发展的新旧更替的时期。

3林新制作第十七章现代主义大潮第一节现代主义出现的背景5林新制作1859年达尔文《物种起源》的出版曾是件轰动西方舆论的大事,但还只是打击了西方人的自信和尊严,并未动摇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传统价值观,更大的冲击来自哲学思想家:尼采和弗洛伊德。6林新制作德国哲学家尼采以一系列惊世骇俗的命题:如“上帝死了”、“重估一切价值”、“超人”、“权力意志”,

对哲学和思想领域造成巨大冲击。7林新制作如果说尼采以其思想的深刻性吸引了西方现代知识分子,那么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影响可以说是最广泛的。1900年他的《梦的解析》一书出版,产生了自达尔文进化论以来最巨大的轰动,社会学家马尔库塞将其称之为“是对西方文明最无可辩驳的控告,同时又是最坚定不移的捍卫”。8林新制作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却对人的思想和社会造成了冲击,既然连自然科学体系的支柱都是相对的,那还有什么是绝对的呢?尼采、弗洛伊德对理性主义形而上学的批判更是使西方文明的基础陷于崩溃。10林新制作

现代主义艺术家不把任何东西看成理所当然。他们懂得艺术风格就如同生活风格一样,有时候允许他们做以前从没有做过的事情。他们也从不采用现成的公式和章法,而是自由地表现自己,做任何自己认为“对”和“应该”的一切。12林新制作该作品呈现给人们的是一个前所未有的人物形象,画中人那一仿佛具有“刺破整个自然”力量的尖叫实际上是在表达一种突然的、巨大的和不可抗拒的惊恐不安的情感。14林新制作现代主义文学艺术非但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远离社会,那样颓废,而且他们所谓的无理性、非理性的表现形式,也是基于一种更深刻的理性思考。尼采、弗洛伊德最大的影响之一就在于引起了人们对“真实”的重新认识、重新思考。15林新制作在艺术领域,也许没有哪一个时代像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样,涌现了如此众多的流派、主义:印象派、野兽派、立体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等等。但艺术思想的相互渗透,艺术手法的相互借鉴,使现代主义运动具有潜在的一致性。叛逆与创新可以说是对现代主义特征一种最简单概括。16林新制作在讨论现代主义各种艺术流派之前,首先有必要谈一谈法国艺术家罗丹,因为对于现代主义艺术而言,罗丹显然是一个承上启下式的人物。承上启下17林新制作罗丹(Auguste

Rodin,1840—1917)可以说是19世纪法国最伟大的雕塑家,被称为继米开朗基罗之后西方雕塑史上又一座高峰。承上启下18林新制作就创作的基本原则来说,罗丹的雕塑仍然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的摹仿。尽管罗丹的雕塑仍旧忠实于对象的形体,形体在他手中已经开始扭曲、破裂。他的代表作之一《行走的人》就是一具没有头,没有面部表情,连手臂也没有的壮实有力的断躯,罗丹可以说是米开朗基罗之后第一个力图赋予雕塑以思想性的人。承上启下20林新制作而罗丹为雨果、巴尔扎克所做的雕像,更是与其说表现了对后者的崇敬,不如说是对他们的理解分析。承上启下21林新制作罗丹至少在两个方面指示了现代主义的发展方向。首先,他使艺术的创作和欣赏从单纯的感性体验变成了一种理性思考,与之相应的是,罗丹打破了艺术表现“美”的外在约束。承上启下23林新制作罗丹之后,艺术变得越来越脱离物象,越来越追求以抽象的造型表达一种概念。艺术不再是“真”的表达,对客观事物的真实描摹已成为多余,在西方已经流行的照相术在真实性方面是绘画艺术所无法比拟的;艺术欣赏也不再是“美”的体验,因为艺术是艺术家思想的自由表达,是艺术家新情感的自由流露,艺术的现代主义终于到来。承上启下24林新制作现代主义流派印象派野兽派立体派达达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26林新制作印象派先站在现代主义艺术前沿的是19世纪80年代出现的印象派绘画。印象派以艺术家的个人感受来否定传统思想,以瞬间的印象表现事物,在背离绘画传统,“破坏”传统艺术视觉形象的同时,引导一个新的艺术时代的到来。27林新制作印象派法国画家马奈(Edouard

Manet,1832—1883)被认为是印象派的先驱,尽管他从未承认自己是一个印象派画家。他的《草地上的午餐》引起了巨大的争议。28林新制作印象派印象画派中最为杰出的代表是法国画家莫奈(ClaudeMonet,1840—1929)。他在印象画派中享有绝对的至尊地位。他的代表作《日出·印象》是他在1872年的一幅油画写生,画家用饱含激情的笔墨和奇特的技法描绘了体验到的转瞬即逝的海上日出的壮观形象。30林新制作印象派莫奈强调光和色的摹仿,打破了传统绘画对物象形体线条的表现形式。这使得他的作品与传统的风格大相径庭,公众看后感叹眼中只有“印象”。“印象主义”由此得名。31林新制作印象派莫奈于1877年在巴黎创作的《圣·扎拉尔车站》是一幅极有富时代意义的作品。画面展现的是火车站的场景。《圣·扎拉尔车站》32林新制作印象派莫奈晚年的作品《睡莲》组画是在长年琢磨光和色关系的过程中完成的,几乎完美地把握着光和色瞬间的关系,把大自然的色彩表现得淋漓尽致。人们由此称赞它为“一曲春天的赞歌”。借助莫奈的作品人们看到了一个以前不曾意识到的世界。33林新制作印象派如果说印象派绘画对传统技法的改造还只是有些离经叛道,那么被称为后印象派的画家则强调艺术家的主观感受、情感和表现34林新制作印象派塞尚(PaulCézanne,1839—1906)是19世纪末最伟大的绘画艺术大师,也是后印象主义的始作俑者,没有人再比他对后来的艺术产生更大的影响。他的绘画涉及景物、风景和肖像等。那些平实的作品无不显示出画家强烈的个性,而且展示了他强烈坚定的理想追求。他的肖像画《两个玩牌者》是一幅十分独特的作品。35林新制作印象派高更(PaulGauguin,1848—1903)与19世纪其他画家相比,应该是象征叛逆社会的浪漫风格的艺术家的典型,作品《布道后的幻象》作于1888年,通过高度压缩空间的方式,画家处理出了一种跳跃感和超越感36林新制作印象派这是一种全新的创作手法,具有伟大的象征意义。高更的绘画是一种原始的、本能的、暗示的艺术。他把绘画视为某种独立于自然之外的东西。37林新制作印象派凡·高(VanGogh,1853—1890)出生在荷兰,他是一个极端个性化的艺术家,叛逆与创新在他身上表现得十分强烈。凡·高对色彩极为敏感,堪称一位惊世骇俗的色彩大师。色彩在1888年创作的《夜咖啡馆》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38林新制作印象派《自画像》是画家自杀前作于精神病院的肖像画。39林新制作印象派静物画《向日葵》是凡·高的另一幅不可多得之作,其色彩和线条的表现力格外引人注目,它的平面感和装饰性也是独一无二的。色彩在他的手中获得了完全的解放。40林新制作印象派塞尚、高更、凡·高的创作更具有现代风格的自觉意识。高更被尊为象征主义鼻祖。41林新制作印象派塞尚、高更、凡·高等后印象派画家背弃了传统绘画用透视方法表现稳定、静止、平衡的三维空间,取而代之以图案式的、寓意式的绘画构思。从此现代主义艺术走上了“无主题”、“无题材”的抽象化道路。42林新制作印象派现代主义艺术在向世人宣告:伟大的艺术能够产生于最普通的生活经验,而并不需要参考早期艺术,不需要巧妙地借用圣经,历史故事,或伟大诗人的作品,也不需要探寻主题的意义。就像毕加索所说,绘画“主要是描绘形式的一种艺术,当形式实现后,艺术便在形式中生存下去”。43林新制作野兽派1904—1906年间一个新的现代主义画派——野兽派出现。1905年,巴黎秋季沙龙展出了以马蒂斯为代表,同时还有大批的同道者组织的一个画展44林新制作野兽派野兽派的画色彩对比强烈,线条粗犷有力。画家在使用原色时,既不根据气氛变换色调,也不用补色进行层次过渡,而是陡然变换,使色彩与色彩极不谐调地组合在一起,从而表现一种富于冲击力的绘画“结构”。45林新制作野兽派野兽派画家中,马蒂斯(HenriMatisse,1869—1954)最讲究色彩,讲究色彩对比,作品《两个少女》、《石榴》等,色彩艳丽,线条流畅,既有装饰美,又生机勃勃,给人激励。46林新制作立体派与野兽派并驾齐驱的是立体派,其代表是毕加索(PabloPicasso,1881—1973)。这是一位风格多样,产量极高的画家。其古典主义风格的作品有素描《浴女们》、铅笔画《涅索斯与德亚尼拉》、水粉画《沉睡的农夫》等。47林新制作立体派1907年,毕加索创作的油画《亚威农的少女们》,被称作是第一幅真正的20世纪绘画。在这幅画里,毕加索彻底抛弃了传统绘画关于美、和谐、完整的观念,透视法和明暗对比完全被平面所代替,人物形象严重变形。48林新制作立体派30年代初期是毕加索绘画史上需要重彩浓抹的时期。代表作《镜前少女》。《镜前少女》是毕加索的曲线立体主义与古典唯心主义总体经验的集大成者。49林新制作立体派1937年,画家受西班牙内战启发而作的《格尼卡》是20世纪最主要的绘画作品之一。画面色彩黯淡而不协调,充满悲观主义色彩。50林新制作立体派毕加索是作为立体主义的奠基人载入史册的。他与布拉克一同创立了立体派,在处理绘画和形体表现的关系上,立体派比野兽派走得更远。如果说野兽派只是“扭曲”对象形体的话,那么立体派则在很大程度上放弃了形体的再现。51林新制作达达主义随着野兽主义和立体主义等流派失去往日的辉煌,新的思潮粉墨登场,其中最为活跃的是达达主义。达达主义于1915年在苏黎世兴起。“达达”(dada)原是法国幼儿用语中一个拟音词,相当于“小马”的意思。52林新制作达达主义“达达”一词本身并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但这种信手拈来的无所谓态度,却确切地体现了这一流派的思想倾向。达达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由于竞争和极端的功利,已经异化到了极点,因此他们采用巴枯宁的口号:摧毁一切偶像,“什么都不要”,“破坏就是创造”。53林新制作达达主义1917年,达达主义的领袖人物、法国画家杜尚(MarcelDuchamps,1887—1968)向纽约独立美术家协会送交了一个男用陶瓷小便器,取名为《泉》,上署“R.Mutt”(美国某卫生用品标记)字样,用以公开展出。54林新制作达达主义而他的另一件“现成品”代表作,就是在《蒙娜·丽莎》画像上,加了两撇小胡子,以表示对传统绘画,乃至艺术本身的蔑视。55林新制作达达主义在其代表作油画《裸女拦截国王与王后的去路》的画面上,图腾式、机器般的国王和王后具有雕塑的要素和漫画的性质,人物形象完全机械化,且成了运动的机器。所有这一切,无不表现出这位大胆的艺术家的破坏意识和创造精神。56林新制作达达主义杜尚还创造了“活动雕塑”和“现成物体”这两种20世纪雕塑的重要形式,而且还将雕塑手段运用于绘画,在使雕塑和绘画完全融合为一体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57林新制作表现主义德国表现主义前后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1905年德国德雷斯顿成立名叫“桥社”的艺术团体为标志,代表人就是前面提到过的《尖叫》的作者挪威画家蒙克。

1911年,在俄裔画家康定斯基的领导下,慕尼黑成立“青骑士”艺术家协会,是表现主义的第二阶段。58林新制作表现主义作为表现主义的领袖和理论家,康定斯基在舍弃表面的主题,趋向非客观的内心表现,这一观念上并非是始终如一的,而是有一个突破的过程。59林新制作超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在达达主义走向穷途末路之后应运而生。1921年,以布勒东、阿拉贡为首的一批青年诗人,认为达达主义破坏有余,建设不足,缺乏严肃和真正可操作性的目标,因此脱离达达主义,打出了“超现实主义”的旗号60林新制作超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声称艺术的目标是“改造世界、改变生活,彻底恢复人类的理解力”,超现实主义倾向于突显梦境中不协调的因素,把绘画渲染得像梦魇一样,以表达一种“癫狂的批判”。61林新制作超现实主义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西班牙画家达利(SalvadorDali,1904—1982),在他那些光怪陆离的超现实作品里,各种细节极端逼真,总体却荒诞不经的视觉形象糅合在一起。62林新制作超现实主义法国超现实主义的重要画家是伊夫·当吉(YveTanguy,1900—1955),他的前半生描绘的东西,不是海底世界就是地下世界,后半生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