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艺术基础知识-考纲课件_第1页
舞台艺术基础知识-考纲课件_第2页
舞台艺术基础知识-考纲课件_第3页
舞台艺术基础知识-考纲课件_第4页
舞台艺术基础知识-考纲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石硕二零一六年五月六日舞台艺术基础知识舞台艺术基础知识—考纲

音乐基础知识舞蹈基础知识戏剧基础知识中国戏曲基础知识曲艺、杂技基础知识第一节、音乐的社会功能认识功能:抽象教育功能:潜意识美育功能:审美能力实用功能:人体感知力第一章音乐基础知识汉族民歌的主要类型劳动号子:搬运号子、农事号子等山歌:信天游、花儿、客家山歌等小调:鲜花调、绣荷包调等民间音乐—民族歌曲少数民歌的主要类型蒙古长调:草原牧歌藏族箭歌:夸耀箭术朝鲜抒情谣:旋律流畅,三拍居多苗族飞歌:山歌的一种民间音乐—民族歌曲民间器乐的主要乐种江南丝竹丝竹乐是指由丝弦和竹管乐器演奏的音乐形式,近代主要流行于南方,而江南丝竹则流行于江苏。浙江和安徽一带,并在中小城市比较盛行。其中二胡和笛子是主奏乐器,音乐以细腻优雅为特色。八大名曲有《行街》《四合如意》《三六》等广东音乐流行于珠江三角洲。最初为当地戏曲的过场音乐,20世纪20年代主奏乐器由原来的琵琶改为高胡和扬琴。代表曲目包括《步步高》《下山虎》《平湖秋月》《雨打芭蕉》《赛龙夺锦》等山东鼓吹分以唢呐.管子和笛子为主奏乐器三种类型,常由农民和手工业者在民间红白喜事时演奏十番锣鼓明代已流行于江南,以无锡、苏州和宜兴一带的更为著称。演奏者或是职业半职业艺人,或是道士。其演奏形式有荤锣鼓和素锣鼓之分,前者是乐队中加入的管弦乐器,后者是纯粹的锣鼓乐民间音乐—民间器乐西方音乐的重要体裁歌剧音乐剧交响曲室内乐清唱剧、康塔塔、艺术歌曲、奏鸣曲、协奏曲、交响诗、组曲、序曲、狂想曲、即兴曲、小夜曲、谐虐曲、前奏曲西方音乐音乐剧:集音乐、舞蹈、戏剧为一体的现代舞台剧、它综合了音乐、舞蹈、舞台表演,并且把传统歌剧、轻歌剧,以及近代的流行音乐整合在一起。往往具有强烈的现代都市的时代气息,无论它是表现什么题材,总能让人感到热闹非凡,仿佛置身于喧嚣繁忙的都市生活之中。音乐剧具有鲜明的通俗性,它的音乐大量吸收了当代通俗音乐的音乐语言风格,爵士乐、摇滚乐、迪斯科以及通俗民谣风的歌曲在音乐剧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西方音乐—音乐剧第三节、中国音乐名曲及作曲家传统名曲民间歌曲民族器乐独奏曲近现代声乐作品的作者、年代及表现主题歌剧作品的作者、年代及表现主题器乐曲的作者、年代及表现主题第一章音乐基础知识《阳关三叠》:根据唐代诗人王维《送元二之安西》这首绝句二创作的一首琴歌。音调整体风格古朴深沉,后段略显激越。《扬州慢》:词曲作者为南宋词人姜夔。音乐采用古音阶的宫调式,既古朴又不时流露出慨叹之情。《满江红》:词作者相传为宋代名将岳飞,上世纪20年代由音乐史学家杨荫浏先生将元代古曲与这首词配在一起。音调深沉稳健,歌词节奏分布比较均匀,略带悲壮色彩。中国传统名曲《小白菜》:河北民歌《绣荷包》:全国同名的小调有多种,其中以山西的最为出名《蓝花花》:陕北民歌《走西口》:流行于山西、陕西、内蒙一带《康定情歌》:流行于西南地区的情歌《小河淌水》:云南弥渡山歌《孟姜女》:流行于全国的民间时调《茉莉花》:民间小调,江苏、河北流传最广《凤阳花鼓》:流传于安徽的一种民间歌舞《嘎达梅林》:蒙古族长篇叙事歌中国民间歌曲《梅花三弄》:古琴曲。据载原为晋桓伊所作的笛曲,唐人颜师古将其改编为琴曲《百鸟朝凤》:唢呐曲。原为流行于山东、河南、河北一带的民间乐曲,后经加工改编为唢呐独奏曲《二泉映月》:二胡曲。华彦钧(小名阿炳)创作《光明行》:二胡曲。刘天华作于1931年《十面埋伏》:琵琶曲。初见于清代华秋萍所辑的《琵琶谱》《彝族舞曲》:琵琶曲。王惠然根据彝族民歌四大腔中的“海菜腔”的音乐素材改编创作的《渔舟唱晚》:筝曲。娄树华根据古曲改编《春江花月夜》:民族管弦乐曲。原为琵琶曲《夕阳箫鼓》,1925年柳尧章等人将其首次改编为现名的民乐合奏曲中国民族器乐《我的祖国》:乔羽词,刘炽曲,影片《上甘岭》插曲。《我们走在大路上》:李劫夫词曲,1963年。《红星照我去战斗》:邬大为词,傅庚辰曲,1973年。《祝酒歌》:韩伟词,施光南曲,1976年。《我爱你,中国》:瞿琮词,郑秋枫曲,1980年上映的《海外赤子》插曲。《黄河大合唱》:光未然词,冼星海曲,1939年4月再延安首演。《长征组歌》: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的晨耕、生茂、唐河、遇秋根据肖华上将的长诗谱写的声乐组曲,1965年“八一”建军节在北京首演。近现代声乐作品《白毛女》: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集体创作,1945年4月首演。《洪湖赤卫队》:朱本和等五人编剧,张敬安、欧阳谦书等作曲,1959年首演。《刘三姐》:柳州市《刘三姐》剧本创作组集体创编,1960年首演。《江姐》:阎肃编剧,羊鸣、姜春阳、金砂曲,1964年首演。中国歌剧第四节、外国音乐名家名作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德国,巴洛克时期,《布兰登堡协奏曲》、合唱:《马太受难乐》《约翰受难乐》《b小调弥撒》亨德尔:德国,巴洛克后期,清唱剧《弥赛亚》海顿:奥地利,古典主义时期,“交响乐之父”,104《伦敦交响曲》包括94《惊愕》100《军队》101《时钟》莫扎特:奥地利,古典主义时期,“神童”,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唐璜》《魔笛》、《第四十交响曲》(g小调)贝多芬:德国,古典、浪漫主义时期,《第三“英雄”交响曲》《第九“合唱”交响曲》舒伯特:奥地利,浪漫主义早期,艺术歌曲《鳟鱼》、声乐套曲《冬之旅》、《第八“未完成”交响曲》门德尔松:德国,浪漫主义早期,《仲夏夜之梦》序曲《芬格兰山洞》序曲、钢琴小品集《无词歌》、《芬格兰交响曲》《意大利交响曲》、《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舒曼:德国,浪漫主义时期,钢琴套曲《狂欢节》《童年情景》、声乐套曲《桃金娘》《诗人之恋》等柏辽兹:法国,浪漫主义时期,标题交响曲《幻想交响曲》李斯特:匈牙利,钢琴《钢琴超级练习曲》、交响诗《前奏曲》肖邦:波兰,钢琴《e小调“革命”练习曲》、钢琴音乐体裁开发《妈祖卡》《波罗奈兹》《夜曲》《前奏曲》《谐虐曲》第一章音乐基础知识瓦格纳:德国,19世纪音乐奇才,他改革歌剧称为“乐剧”,《特里斯坦与依索尔德》《尼伯龙根的指环》威尔第:俄国,歌剧《茶花女》《弄臣》《游吟诗人》莫穆索尔斯基:俄国,19世纪俄罗斯民族乐派代表人物,钢琴组曲《图画展览会》、交响诗《荒山之夜》、歌剧《跳蚤之歌》柴可夫斯基:俄国,歌剧《黑桃皇后》《奥涅金》、舞剧《天鹅湖》《胡桃夹子》、交响曲《第六“悲怆”交响曲》马勒:奥地利,交响曲《大地之歌》理查·施特劳斯:德国,浪漫主义晚期,歌剧《莎乐美》《埃勒克特拉》《玫瑰骑士》德彪西:法国,印象主义,管弦乐《牧神午后前奏曲》、钢琴作品《版画集》、歌剧《佩里斯亚与梅丽桑德》勋伯格:奥地利,浪漫主义晚期、新维也纳乐派,十二音作品《华沙幸存者》斯特拉文斯基:俄罗斯,现代音乐,舞剧《春之祭》肖斯塔科维奇:俄罗斯,交响曲《列宁格勒交响曲》外国音乐名家名作第一节、舞蹈的种类中国民间舞芭蕾舞中国芭蕾西方现代舞第二章舞蹈基础知识秧歌:汉族民间舞。广泛流传于中国各地农村,它起源于插秧,耕田的劳动生活,又和古代祭祀农神的颂歌、民间的农歌、菱歌有关。龙舞:汉族民间舞蹈,也叫“龙灯”。广泛流传于全国各地以及海外华人聚居区,是由数名演员同执龙形道具挥舞表演的形式。跑旱船:汉族民间舞蹈,也叫“旱船”、“采莲船”。在全国各地广为流传。船帮饰以绸布或画上水纹图案,船篷四周附以饰物,装饰彩灯,犹如水上划船。多朗舞:维吾尔族民间舞蹈。流传于新疆麦盖提、巴楚、阿瓦提、莎车等地区。舞蹈以双人对舞为主,可几组同时进行,男女均可参加。中国民间舞筷子舞:蒙古族民间舞蹈。是鼓庆欢宴中由男子即兴表演的道具舞蹈。取一把筷子在其末端一一穿孔后,用绳系扎,缀上绸带制成道具。长鼓舞:朝鲜族民间舞蹈。广泛流传于吉林、辽宁、黑龙江等朝鲜居住区。舞者肩挎一杖鼓,置于胸前,右手持细竹条,双手击鼓,翩翩起舞,鼓点丰富,舞姿多样。果卓:即“锅庄”,是围圈歌舞的意思。是西藏地区广泛流传的民间舞蹈,分为农区和牧区两种风格。锅庄舞姿矫健雄壮,舞蹈多模拟禽兽,注重姿态和情绪的表现,是藏族人民勇敢剽悍性格在舞蹈中的体现。中国民间舞芭蕾:传入我国约在20世纪20年代,在接受俄罗斯学派的芭蕾舞剧艺术的熏陶之后,由中国人上演的外国经典芭蕾舞剧逐渐走进了中国人的艺术视野。1956年北京舞蹈学校上演了第一部外国舞剧《无意的谨慎》,1958年第一次上演《天鹅湖》。1964、1965年相继创作演出了反映现代生活的《红色娘子军》和《白毛女》。1978年以来,中国的芭蕾创作和演出空前活跃,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并在民族文化方面作了大胆有益的尝试,出现了《祝福》、《雷雨》、《林黛玉》、《梁祝》、《魂》、《蓝花花》等一批受到中国观众欢迎的作品。中国芭蕾西方现代舞:始于19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初叶,是一种在欧美兴起的舞蹈流派。其主要美学观点是反对古典芭蕾因循守旧、脱离现实生活的单纯追求技巧的形式主义倾向,主张摆脱古典芭蕾过于僵化的动作程式束缚,以合乎自然运动法则的舞蹈动作,自由地抒发人的真实情感,强调舞蹈艺术要反映现代社会生活。创始人被公认为是美国女舞蹈家伊莎多拉·邓肯。永远不因袭前人的遗产,而是与今天时代同步,以个人的真实感受为依据,标新立异、追求创新,是西方现代舞的追求。现代舞是不断地以肉体的叛逆去争取人性的自由与民主的艺术,是使舞蹈艺术永远追随时代的要求而前进的艺术。西方现代舞第二节、中国舞蹈名家名作古典舞:响屐舞:西施,春秋战国时期霓裳羽衣舞:杨玉环,唐代掌上舞:赵飞燕,汉代第二章舞蹈基础知识双人舞《飞天》:编导戴爱莲,1954年中央歌舞团。独舞《春江花月夜》:编导栗承廉,1957年北舞。舞剧《小刀会》:编导张拓、白水、仲林、舒巧,1959年上海歌剧院舞蹈团。舞剧《丝路花雨》:编导刘少雄、张强、朱江、许琪、宴建中,1979年甘肃省歌舞团。舞剧《铜雀伎》:编导孙颖,1986年中国歌剧舞剧院。集体女子舞《踏歌》:编导孙颖,1997年北舞。集体舞《黄河》:编导张羽军、姚勇,1988年北舞。独舞《秦俑魂》:编导陈维亚,1997年北舞。古典舞戴爱莲:《荷花舞》《飞天》《游击队的故事》《思乡曲》《和平鸽》资华筠:《飞天》《白孔雀》《长虹颂》舒巧:《剑舞》《小刀会》栗承廉:《春江花月夜》《牧笛》《少年爱国者》《东郭先生》陈爱莲(舞):《春江花月夜》《蛇舞》《霓裳羽衣舞》古典舞名家集体舞《鄂尔多斯舞》:编导贾作光,1953年内蒙古自治区歌舞团。独舞《长鼓舞》:编导李仁顺,中央歌舞团。独舞《水》:编导杨桂珍,1980年。独舞《雀之灵》:编导杨丽萍,1986年中央民族歌舞团。集体舞《黄土黄》:编导张继刚,1991年北舞。民间舞贾作光:《盅碗舞》《海浪》莫德格玛:《东方红》蒙古族舞蹈领舞崔美善:《孔雀舞》刀美兰:《水》《金色的孔雀》阿依吐拉:《摘葡萄》《天山之春》杨丽萍:《雀之灵》民间舞名家中国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1964年中国芭蕾舞团首演。《白毛女》:1965年上海舞蹈学校首演。现代舞《饥火》:1942年吴晓邦首演。《潮汐》:编导王玫,1988年广东舞校首演。《神话中国》:编导曹诚渊等,1993年广东现代实验舞团首演。《雷和雨》:编导王玫,2002年北舞首演。《半梦》:编导金星,1993年金星现代舞团首演。芭蕾舞、现代舞白淑湘:《天鹅湖》《红色娘子军》、“中国第一白天鹅”吴晓邦:《饥火》、舞剧《虎爷》等曹诚渊:《神话中国》《逍遥游》等王玫:《我心中的凤头钗》《潮汐》《雷和雨》等芭蕾舞、现代舞名家第三节、外国舞蹈名家名作芭蕾舞:《皇后喜剧芭蕾》:取材于荷马史诗,熔舞蹈、音乐、戏剧于一炉,被认为是第一部真正的芭蕾。《吉赛尔》:取材于德国诗人海涅的《德国冬日的故事》代表着浪漫主义芭蕾的巅峰。《海盗》:取材于英国浪漫派诗人拜伦的同名叙事长诗。《睡美人》:取材于法国诗人沙尔佩罗的名作《沉睡森林里的美女》,俄罗斯19世纪末大型神幻芭蕾的顶峰。《天鹅湖》:取材于德国中世纪民间童话,几乎成了芭蕾的代名词。《胡桃夹子》:取材于德国作家霍夫曼的童话《胡桃夹子与鼠王》

及法国作家大仲马的改编本。《天鹅之死》:从法国作曲家圣桑的名曲《天鹅》中获得灵感。《火鸟》:取材于一个古老的俄罗斯传说。第二章舞蹈基础知识马里乌斯.彼季帕:古典芭蕾之父米哈伊尔.福金:现代芭蕾之父芭蕾舞《马赛曲》:巴黎《前进吧、奴隶》:纽约《劳工交响曲》:美国《悲歌》:纽约《摩尔人的帕帆舞》:法国、意大利现代舞邓肯:现代舞之母肖恩:美国现代舞之父利蒙:他所创造的利蒙技巧已成为美国现代舞三大训练体系之一玛莎.格雷厄姆:被誉为和毕加索、斯特拉文斯基齐名的圣雄现代舞第四节、世界流行舞蹈国际标准交谊舞(简称国标舞)一、标准舞(又称摩登舞)

华尔兹、维也纳华尔兹、探戈、狐步、快步二、拉丁舞

伦巴、桑巴、恰恰恰、斗牛舞、牛仔舞第二章舞蹈基础知识其他流行舞蹈萨尔萨舞:起源于加勒比海地区,是一种节奏强烈具有拉丁风格的双人舞曼波舞:发源于古巴并与曼波音乐同时产生的舞蹈肚皮舞:又称“东方舞蹈”,是中东、中亚、埃及的古老的传统舞蹈踢踏舞:踢踏舞历经发展后,形成了不同的风格,最主要的两大分支是爱尔兰风格踢踏舞哥美国风格踢踏舞。街舞:街舞按照表演者分为个人的技巧街舞和集体街舞,按动作节奏还可以分为霹雳舞、嘻哈舞、机械舞和锁舞等。第二章舞蹈基础知识经典流行舞蹈作品《雨中曲》《西区故事》《红磨坊》《大河之舞》第二章舞蹈基础知识第一节、戏剧的功能与体裁审美功能娱乐功能教育功能交流功能第三章戏剧基础知识戏剧的主要体裁悲剧

悲剧的效果旨在引起观众的怜悯和同情,并唤起人们高尚的情感。喜剧

喜剧的审美机理是源自于笑。喜剧的讽刺功能常常使它在为尖锐的时代和社会的批判武器。喜剧总是通过引起笑,通过讽刺和嘲讽,通过对对象的严肃行径的讽刺,产生喜剧效果来引起观众的笑,从而达到独特的喜剧的审美愉悦。正剧

其一,它更贴切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其二,正剧可以表现更为复杂丰富的性格与情感;其三,正剧应该具有道德的目的。戏剧的体裁第二节、西方戏剧发展的历史线索古希腊戏剧

戏剧的起源一说在公元前7世纪时,古希腊人在酒神祭祀活动中以歌声和歌队长互相应和的方式扮演酒神的恋爱及游历活动,这奠定了西方喜剧的最初形态。

古希腊戏剧是人类文明最宝贵的遗产之一,至今它们仍闪烁着璀璨光芒。埃斯库罗斯(公元前525-公元前546,代表作《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俄瑞斯忒亚》)、索福克勒斯(公元前496?—公元前406,代表作《俄狄浦斯王》、《安提戈涅》、欧里庇得斯(公元前485?-公元前406,代表作《美狄亚》、《安德洛玛刻》、《俄勒克特拉》)以及阿里斯托芬(公元前445?-公元前385?,代表作《鸟》、《阿卡奈人》)等天才戏剧家留下大批悲喜剧杰作。第三章戏剧基础知识文艺复兴戏剧

文艺复兴对西方的科学、艺术和建筑等方面产生了广泛影响,而文艺复兴戏剧则在整个文艺复兴的运动中有独特的成就和价值,对人类戏剧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欧洲文艺复兴戏剧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西班牙的洛卜.德.维迦(1562-1635,代表作《羊泉村》、《狗占马槽》)和英国的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代表作《哈姆雷特》、《李尔王》、《麦克白》、《奥赛罗》、《威尼斯商人》、《温莎的风流娘儿们》)。西方戏剧发展的历史线索现实主义戏剧的特点

其一、戏剧是对生活的反映(模仿);其二、进行戏剧创作,如安排情节、刻画人物性格时,其真实性与历史的可能性(或然律)和必然性(必然律)密切相关;其三、戏剧既可以按照人(生活)本来的样子来描写,也可以按照人的可能的样子描写。西方戏剧发展的历史线索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

前苏联著名戏剧家康.塞.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于1898年和涅米洛维奇.丹钦科共同创办和领导莫斯科艺术剧院。他一生中导演及担任艺术指导的话剧和歌剧共有120多部。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是一个包括了表演、导演、戏剧教学和方法等系统专业知识的演剧体系。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以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强调了演员和导演的可以有意识的控制角色创造和整个演出。西方戏剧发展的历史线索第三节、20世纪中国话剧的发展中国话剧的形成

1906年冬,中国留日学生在东京发起成立了艺术团体——春柳社,1907年该社出演了法国小说家小仲马的《茶花女》第三幕,其演出形态摒弃唱腔,改用口语对话演绎故事,在形式上迥异于传统戏曲的而接近西方戏剧,它开启了中国画家与历史的先河。不久,春柳社有演出根据美国作家斯托夫人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改编的话剧《黑奴吁天录》,剧中的分幕方法,以对话和动作演绎故事的特点,还有接近生活的真实舞台形象,无不显示着已开始确立的中国前所未有的新剧形态,即后来才定名的话剧艺术形态。第三章戏剧基础知识中国话剧的成熟

从民族矛盾加剧到解放战争的开始,在极端困苦的环境中,中国话剧显示了顽强的生命力和强劲的创造力。代表着中国话剧最高成就的曹禺的剧作,就产生在这一时期。

本世纪40年代,中国现代戏剧的创作中,曾经出现了一个历史剧创作的高潮,其代表人物是郭沫若和杨瀚笙。

中国抗战时期涌现了优秀的戏剧人才很多,夏衍、吴祖光、陈白尘、宋之的、丁伶、老舍等,都创造出了不少为人世人称道的优秀戏剧作品。20世纪中国话剧的发展新时期探索剧

探索剧,指80年代以后,特别是80年代中晚期出现的一些富有求新精神和新锐特点的戏剧。出现了《屋外有热流》、《绝对信号》、《车站》、《野人》、《挂在墙上的老B》、《蛾》、《WM》、《街上流行红裙子》、《黑骏马》、《一个死者对生者的访问》、《中国梦》、《狗儿爷涅槃》、《桑树坪纪事》、《魔鬼面壳》、《撒满月光的荒野》等一大批的在艺术思想和表现形式上,具有双重探索意义的较为优秀的话剧。

被公认是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的是上海演出的《中国梦》(孙惠柱、费春放编剧,黄佐临导演,1987年)和北京演出的《桑树坪纪事》(陈子度、杨健、朱晓平根据朱晓平的系列小说《桑树坪纪事》等改编。徐晓钟导演,1988年)。20世纪中国话剧的发展中国新时期现实主义风格戏剧

李龙云的4幕话剧《小井胡同》(1981年)是20世纪80年代初出现的重要作品。1988年,何冀平创作了3幕4场话剧《天下第一楼》。许瑞生根据林希的小说改编的同名话剧《蛐蛐四爷》。

在新时期的新写实主义戏剧中,出现了很多优秀的军旅戏剧,如《高山下的花环》(1983年)、《虎踞钟山》(姚远等编剧,1997年)、《“厄尔尼诺”报告》(姚远等编剧,1998年)等,其中郑振环根据李镜的小说《冷的边山热的血》改编的话剧《天边有一簇圣火》,比较具有代表性。

有两位剧作家的系列剧作引人瞩目,这就是杨利民的“荒原系列”话剧和过士行的“闲人系列”话剧。20世纪中国话剧的发展小剧场戏剧的美学特点

在于它的先锋性和实验性,这不尽表现为戏剧思想的前瞻性,而且表现为艺术手法的新锐性。中国最早的小剧场话剧1982年11月,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上演了小剧场话剧《绝对信号》(高行健、刘会远编剧、林兆华导演》,这被公认为是中国新时期以来小剧场戏剧运动的开端。1982年底,上海青年话剧团演出了《母亲的歌》(殷惟慧编剧、胡伟民导演),同样赢得了观众的赞誉。20世纪中国话剧的发展第四节、

西方戏剧名家名作埃斯库罗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被称为“悲剧之父”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安提戈涅》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麦克白》《李尔王》《奥赛罗》《温莎的风流娘儿们》《维洛那二绅士》莫里哀:《可笑的才女》《太太学堂》《伪君子》《悭吝鬼》博马舍:《塞维利亚的理发师》《费加罗的婚礼》席勒:《强盗》《阴谋与爱情》雨果:《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被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易卜生:《玩偶之家》《人民公敌》《社会支柱》契科夫:《海鸥》《万尼亚舅舅》《三姊妹》《樱桃园》萧伯纳:《巴巴拉少校》《华伦夫人的职业》《匹克梅梁》《圣女贞德》《苹果车》尤金·奥尼尔:《琼斯皇》《毛猿》《天边外》《悲悼》第三章戏剧基础知识第五节、

中国戏剧名家名作田汉:《获虎之夜》《名优之死》《乱钟》《关汉卿》《文成公主》曹禺:《雷雨》《日出》《北京人》《原野》郭沫若:《屈原》夏衍:《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秋瑾传》《赛金花》老舍:《茶馆》《龙须沟》欧阳予倩:“中国现代戏剧之父”,《桃花扇》《黑奴恨》焦菊隐:导演艺术家《茶馆》《蔡文姬》林兆华:《红白喜事》《野人》等第三章戏剧基础知识第一节、戏曲声腔与剧种昆剧:江苏昆山一代,以昆曲为体裁,“中国戏曲之母”京剧:“国粹”豫剧:河南的代表剧种,《花木兰》《穆桂英挂帅》《秦香莲》《七品芝麻官》越剧:浙江、上海等长三角洲的剧种,《梁山伯与祝英台》《碧玉簪》《红楼梦》黄梅戏:安徽、湖北等地,《天仙配》《女驸马》评剧:在唐山形成剧种,《秦香莲》《刘巧儿》《花为媒》《杨三姐告状》第四章中国戏曲基础知识第二节、戏曲表演词语释义唱作念打、四功五法、趟马、走边、亮相、龙套脚色行当释义生、旦、净、丑、杂、外、贴、反串戏曲基本功释义毯子功、把子功、翎子功、甩发功、髯口功、水袖功传统戏曲舞台劲舞造型释义门帘台帐、一桌二椅、桌帏椅帔、砌末、检场、火彩第四章中国戏曲基础知识第三节、戏曲经典剧目《西厢记》:元杂剧,被誉为“天下夺魁”之作《窦娥冤》:关汉卿,名闻中国的十大悲剧之一《汉宫秋》:马致远,元朝四大悲剧之一《赵氏孤儿》:纪君祥《梧桐雨》:主要取材于白居易的《长恨歌》《墙头马上》:白朴,元杂剧中的四大爱情剧之一《倩女离魂》:郑光祖,元杂剧中的四大爱情剧之一《琵琶记》:南戏《赵贞女蔡二郎》改编而成《浣溪沙》:梁伯龙,昆曲剧目《牡丹亭》:汤显祖《长生殿》:清初剧作家洪升《桃花扇》:清初作家孔尚任第四章中国戏曲基础知识第四节、戏曲名家关汉卿:元杂剧的奠基人,“曲圣”,《窦娥冤》《鲁斋郎》《单刀会》王实甫:元杂剧文采派的代表作家,《西厢记》《吕孟正风雪破窑记》《四丞相歌舞丽春堂》等马致远:元代散曲大家,“曲状元”,《汉宫秋》《东篱乐府》等白朴:《唐明皇秋夜梧桐雨》《鸳鸯间墙头马上》《秋》汤显祖:“东方的莎士比亚”,《牡丹亭》《紫肃记》《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孔尚任:《桃花扇》《小忽雷》《享金簙》洪升:《长生殿》《四婵娟》第四章中国戏曲基础知识第四节、戏曲名家程长庚:京剧表演艺术家,有徽班领袖、京剧鼻祖之称谭培鑫:戏曲表演艺术家,京剧史上第一个老生流派——谭派的创始人刘赶三:京剧丑角,有“天下第一丑”之称盖叫天:京剧武生,有“江南第一武生”之称,“盖派”马连良:京剧老生,“马派”梅兰芳:京剧旦角,四大名旦之一,“梅派”程砚秋:京剧旦角,四大名旦之一,“程派”尚小云:京剧旦角,四大名旦之一,“尚派”荀慧生:京剧旦角,四大名旦之一,“荀派”严凤英:黄梅戏表演艺术家第四章中国戏曲基础知识第一节、曲艺的主要种类

评书

苏州评话

相声

数来宝山东快书

京韵大鼓河南坠子

陕北道情单弦

二人转第五章曲艺、杂技基础知识评书:流行于中国北方地区。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编演新书方面有成就的演员有袁阔成、田连元、李庆良、田占义等。北京评书:连丽如为代表,作品有《大隋唐》、《三国演义》、《龙图公案》等。天津评书:刘立福为代表,作品有《聊斋志异》、《名优奇冤》、《易侠传奇》等。辽宁评书:袁阔成为代表的“袁派评书”作品有《三国演义》、《水泊梁山》、《封神演义》、现代评书《肖飞买药》、《许云峰赴宴》等;刘兰芳为代表的“鞍山评书”,作品有《岳飞传》、《杨家将》、《朱元璋演义》、现代评书《陈毅传》等;单田芳为代表的“鞍山评书”,作品有《隋唐演义》、《童林传》、《乱世枭雄》、现代评书《千古工程张学良》等;田连元为代表的“本溪评书”,作品有《水浒》、《杨家将》、《小八义》等;陈丽君为代表的“陈派评书”,作品有《大西唐》、《曹家将》、《隋唐演义》等。当代评书名家名作,还有张震佐的《东汉演义》、张少佐的《杨家神枪》,田占义的《李自成》,孙一的评书系列《民国十大军阀演义》、《中国帝王史话》等。曲艺的主要种类相声单口相声、对口相声、群口相声三种。单口相声,是一个演员表演的长短笑话。对口相声,是两个演员表演的,叙述人甲称“逗哏”,辅助对话的乙称“捧哏”。群口相声,是三个以上演员共同表演的,甲称“逗哏”,乙称“捧哏”,丙等称“腻缝”。四大基本功“说”指吟诗、对对联、猜谜语、解字意、绕口令、反正话、颠倒话、歇后话、俏皮话、短笑话、趣闻铁事等。“学”指各种口技,双簧,摹拟方言、市声以及男女老幼的音容笑貌、风俗习惯礼仪。“逗”就是抓哏取笑。甲、乙二人,一宾一主,一智一愚,以滑稽口吻互相捧逗,褒贬评论,讽刺嘲谑。“唱”即演唱“发四喜”、“弦子书”、“太平歌词”以及“农家乐”、“算了又算”、“十二月探梅”等民间小调,还有学唱各种戏曲、曲艺、统称之为“柳活”。曲艺的主要种类苏州评话苏州评话,只说不唱,兼融叙事和代言为一体。多为一人独说(单档),偶亦有两人为双档的。山东快书山东快书以说唱为主,语言节奏性强,基本句式为二二三的七字句,为保证演唱的明快,一般句子最后为三个字。当今山东快书艺术流派,世称高元钧、杨立德两大流派;后来崛起的刘司昌也自成一派。京韵大鼓京韵大鼓的表演形式是一人站唱,演员自击鼓板掌握节奏,主要伴奏一般为三人,所操乐器为大三弦、四胡、琵琶,有时佐以低胡。曲艺的主要种类单弦单弦有两种演出方式:(1)自弹自唱;(2)一人站唱,以八角鼓敲击节拍,另一人操三弦伴奏,旧称“双头人”。二人转作为曲艺曲种的二人转“双玩艺”及“群唱”,表演形式或由甲乙二人扮成一旦一丑,载歌载舞,分行当说唱表演、或多人分持不同的伴奏乐器分行当轮递坐唱。二人转唱词以七言和十言为主,兼有长短句式;表演讲究唱、说、做、舞四功的综合运用。曲艺的主要种类第二节、中国曲艺名家单田芳:

当代曲艺大师,“鞍山评书”代表人物,《百年风云》刘兰芳:评书表演艺术家,“鞍山评书”代表人物,《岳飞传》朱绍文:著名的相声艺人,对口相声的奠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