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元天立学校2023学年高考历史押题试卷含解析_第1页
四川省广元天立学校2023学年高考历史押题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四川省广元天立学校2023学年高考历史押题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高考历史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大连是一座历史悠久,充满活力的城市。下列项中对其表述正确的是①秦朝归辽东郡管辖②甲午战争期间遭受日军侵略③日军设立满洲731部队实施细菌战和毒气战④设立中国第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1938年国民政府拟定《西南西北工业建设计划》,以促进西南西北地区工矿业、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同时在农业方面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国民政府这些措施A.导致了官僚资本主义的迅速膨胀B.扭转了东西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C.为持久抗战提供一定的经济保障D.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3.下表是历朝治水活动年平均值统计表,据此可推知从周秦至清代A.水利是历朝历代国民经济命脉B.农业生产发展受制于治水活动的开展C.国家分裂期治水活动比较活跃D.国家稳定、国力强盛是治水活动的保障4.从1949年12月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起,短短5年里我国密集召开高等教育、工农教育、中等教育、中等技术教育、初等教育和师范教育、民族教育等全国会议,会议文件大都转化为教育政策。这表明新中国A.重视教育发展的顶层设计 B.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确定C.形成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D.确立优先发展教育的国策5.被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成果,承载着各国人民对和平的殷切期望”的国际组织是A.联合国 B.APEC C.北约 D.欧盟6.1978年7月,广州市对蔬菜流通体制进行改革。其主要内容是:取消“统购包销,牌价(政府定价)收购”。在蔬菜收购环节,允许大部分菜品在“牌价”基础上浮动,最高可上浮40%;少部分菜品不设限价,自由议价成交;个别菜品仍按“牌价”收购。这些政策A.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借鉴B.标志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启动C.获得了广大民众的一致拥护D.表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稳步推进7.“《宣言》中始终贯彻的基本思想,即: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该《宣言》A.宣告了美利坚合众国的成立B.标志着英国确立起君主立宪制度C.成为法国第一部宪法的序言D.使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变为科学8.(2017年北京卷)猜谜语是民众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下图所列谜语出现于晚清,其内容谜面谜底生涯在镜中照相处海军浜成汤国旗商标为他人作寄书邮达尔文唐顺宗传位太子立宪A.折射出民众接触的西方文化元素趋于多样B.表明了西方文化的影响仅停留在器物层面C.反映了中国古典文化受到广大民众的冷落D.可佐证全盘西化观念盛行于大众日常生活9.下表是小李归纳的某时期中国内政情形。该时期是A.元朝初期 B.明朝前期 C.明朝后期 D.清朝前期10.学者认为“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性影响到社会开放的程度”。能证实这一观点的是A.九品中正制 B.三省六部制 C.科举制 D.内阁制11.1844年,大臣耆英奏称:“夷情变幻多端,非出一致,其所以抚靖羁縻之法,亦不得不移步换形。……有加以款接方可生其欣感者,并有付之包荒(包容)不必深与计较方能于事有济者。”这表明耆英主张A.对外妥协以换取和平局面B.全面学习西方国家外交礼仪C.废除天朝上国的外交规制D.对外交往应变革“夷夏”礼仪12.如图是1950年创作的版画《保卫世界和平签名运动》,该作品A.反映了新中国外交受国际局势的影响B.发展了中国绘画注重写意的基本风格C.表现了农民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的态度D.体现了“双百”方针对文艺发展的作用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32分)材料李广(?——前119年),陇西人。文帝时,匈奴进扰萧关,李广“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景帝三年,吴楚七国叛乱,李广率部讨伐吴楚军,夺得敌军战旗,“显功名昌邑下”。李广驻守上郡时,曾率近百轻骑与匈奴数千骑遭遇,他布疑兵,进到离匈奴二里才止步。匈奴“见广,以为诱骑,皆惊”,双方对峙至夜半,“胡皆引兵而去”。后李广转为边境多郡做太守,“皆以力战为名”,匈奴称呼他为“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李广待人宽厚和气不苛刻,治军及其简单省事,“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士卒自主快乐,“咸乐为之死”。武帝时,随卫青出击匈奴,因迷路失期被追责,自认“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终广之身,为二千石四十余年,家无余财”。——摘编自《史记》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李广的历史贡献。(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描述李广的英雄形象。14.(20分)材料中国历代政府都非常重视对云南的管理,并且在与云南地区各族群众长久的交流、交往、交融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云南模式”。先秦时期,楚将庄蹻入滇,带去内地文化,并按照从俗从宜原则变换服饰融入当地。汉朝在云南设官置郡后,耗费巨资修建了通往西南夷的道路,加强了对云南的控制。唐前期在云南建立羁縻州县,延续了以当地酋长为国家之官的管理模式。后来,南诏崛起,威胁到唐朝在云南的统治。元朝灭大理国后,设云南行省,在部分地区改由流官治政,与土官统治区域犬牙交错,再统一由强有力的行省管理。忽必烈命赛典赤为平章政事,行省云南。赛典赤在云南“创建孔子庙、明伦堂,购经史,授学田”,后“阅中庆版籍,得隐户万余,以四千户即其地屯田”,编定赋役,发展农业经济。元初在云南实施的这些创新性政策,使得云南与内地的一体化加剧,至明清,已渐同内地了。——摘编自吕文利等《论中国古代边疆治理中的“云南模式”》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边疆治理中“云南模式”的主要内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元朝治理云南新措施的作用。

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B【答案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秦朝时在东北设立辽东郡,大连包括在内;甲午战争期间日军进行了旅顺口大屠杀,位于大连;1984年,中国在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的大连市建立了第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故①②④正确,B项符合题意;日军设立满洲731部队实施细菌战和毒气战位于今哈尔滨平房区,并非大连,故③错误,A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2、C【答案解析】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材料中国民政府促进西南西北地区工矿业、交通运输业、农业发展的措施为持久抗战提供一定的经济保障,故C正确;材料反映国民政府促进西南西北地区工矿业、交通运输业、农业发展的措施,无法体现官僚资本主义,排除A;B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材料中国民政府的举措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D错误。3、D【答案解析】

由材料数据可知,隋、唐、宋、元、明、清等朝代“治水活动年平均值”比较高。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些朝代大多是比较强盛和稳定的王朝,由此可知,国家稳定、国力强盛是治水活动的保障,故D正确;农业是历朝历代国民经济命脉,故排除A;材料中没有农业生产的信息,故B错误;C项说法与材料信息相反,故错误。4、A【答案解析】

材料表明新中国成立以来,多次召开全国性的教育大会,可见国家对教育的重视,故A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具体的方针,故B错误;材料不能体现国民教育体系的形成,排除C;材料只涉及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并不能说明是优先发展教育,排除D。5、A【答案解析】

根据“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成果”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个国际组织应该是联合国,故选A;APEC成立于1989年,欧盟成立于1993年,都是区域经济组织,不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产物,排除BD项;北约是美苏冷战的产物,排除C项。故选A。6、A【答案解析】

广州市对蔬菜流通体制进行改革发生在1978年7月,这时十一届三中全会尚未召开,改革开放尚未拉开帷幕,所以此时的蔬菜价格改革为后来的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借鉴,故选A,排除BD;C选项“一致拥护”表述过于绝对,事实上,这次改革,菜价上浮40%,也曾引起部分民众的抱怨与不满,排除。故选A。7、D【答案解析】

根据材料“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可知是《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使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变为科学,D正确;A是《独立宣言》发表的意义,排除;B是《权利法案》发表的意义,排除;C是法国《人权宣言》发表的意义,排除。故选C。8、A【答案解析】分析表格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谜底的“照相处”说明受到了西方器物的影响,“浜”说明受到了西方军事的影响,“商标”说明受到了西方经济的影响,“达尔文”说明受到了西方思想文化的影响,“立宪”说明受到了西方政治的影响,这折射出民众接触的西方文化元素趋于多样,A项表述最全面,符合题意。B项中“仅停留在器物层面”的说法不正确,排除;C说法不符合题意,排除;D说法夸大了西方文化的影响,不符合史实,排除。【考点定位】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西方对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影响点睛:对近代中国社会生活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因素包括:经济体制的变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政治制度的变革;科学革命对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影响。以鸦片战争为转折点,中国被迫放弃了“闭关自守”的政策,开始受到西方物质文明和思想文化的影响。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先后通过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使国人进一步了解西方的物质文化和思想文化,开始了中国的近代化历程,中国的社会生活也从多个层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一些大城市变化更为明显。9、D【答案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四库全书》由清代乾隆时期编修,同时清代沿续明代不设丞相的做法,加强思想专制,推行文字狱,故D项符合题意;ABC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10、C【答案解析】

科举制使贫寒子弟也能通过较为公平的考试制度参与到官僚集团,实现了社会阶层之间的一定流动性,故C正确;九品中正制选官依靠的是门第,促使社会阶层的固化,排除A;三省六部制和内阁制度属于中央中枢机构,不会促使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排除B和D。故选C。11、D【答案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耆英的意思是外国人的情况变化多端,没有一定的规律,所以我们要采取安抚、笼络的手法,对待他们当然要以诚为主,但也尤其要注意采取一定手段驾驭他们……还有些则要大度包容,不必深究计较才能把事情办好。本则材料是在不平等条约签订之后的言语,“包荒(包容)”“不必深与计较”说明对外交往要变革礼仪,故D项正确;ABC项不符合材料。所以答案选D。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的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鸦片战争12、A【答案解析】

1950年新中国成立不久,中国周边局势紧张,国际上两极格局逐渐形成,争取和平,巩固新生政权成为外交优先问题,材料反映了新中国外交受国际局势的影响,A项正确;图是写实,非写意,排除B项;社会主义制度是1956年基本建立,排除C项;“双百”方针是1956年提出,排除D项。故选A。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1)贡献:抗击匈奴侵扰,缓解汉朝北部边患;平定七国之乱,维护国家统一;长期驻守边疆,保卫人民生产生活。(2)形象:精于骑射;作战勇猛;足智多谋;宽厚仁义;治军有方;勇于担当;为官清廉。【答案解析】

(1)贡献:根据材料“李广转为边境多郡做太守,‘皆以力战为名’,匈奴称呼他为‘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可知,李广抗击匈奴侵扰,缓解汉朝北部边患;根据材料“景帝三年,吴楚七国叛乱,李广率部讨伐吴楚军,夺得敌军战旗”可知,李广平定七国之乱,维护国家统一;根据材料可知,李广长期驻守边疆,“匈奴称呼他为‘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保卫人民生产生活。(2)形象:根据材料“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可得,精于骑射;根据材料“李广率部讨伐吴楚军,夺得敌军战旗”可知,李广作战勇猛;根据材料“布疑兵,进到离匈奴二里才止步。匈奴‘见广,以为诱骑,皆惊’”可知,李广足智多谋;根据材料“李广待人宽厚和气不苛刻,治军及其简单省事”可知,李广宽厚仁义;根据材料“士卒自主快乐,‘咸乐为之死’”可知,李广治军有方;根据材料“武帝时,随卫青出击匈奴,因迷路失期被追责,自认‘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可知,李广勇于担当;根据材料“终广之身,为二千石四十余年,家无余财”可知,李广为官清廉。14、(1)内容:尊重少数民族习惯,实行文化同化;设立地方官政府,加强交通;任用少数民族首领管理;改土归流。(2)作用:加强了对云南地区的管理;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推动了云南地区封建化进程发展。【答案解析】

(1)内容:根据材料“带去内地文化,按照从俗从宜原则”可以概括得出尊重少数民族习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