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海市高三冲刺模拟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3年上海市高三冲刺模拟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3年上海市高三冲刺模拟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高考历史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表是1894—1914年英、日占中国对外贸易总值的百分比,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近代英国和日本充当侵略中国的急先锋 B.甲午战后英国的国际地位明显低于日本C.甲午战后日本加强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英国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以商品输出为主2.儒生最初只是传承礼乐诗书的民间学者,不少人入仕居官后,面对兵刑钱谷的日常政务,开始努力学习律令;同时,精通法律的文吏为求仕途发展而转习儒学的情况也与日俱增。一种以学者兼官僚为主体的“士大夫政治”由此奠基。这一现象开始出现于A.战国 B.汉代 C.隋唐 D.宋明3.清朝江浙的农村地区出现了甩卖土地现象。“有力之家,以田为累,不敢置买”,已买者,或者直接卖给佃户,或者以之“投送缙绅,以图脱累”。其中以城市商人地主为多。这主要反映了当时A.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B.税制调整引发了社会异动C.租佃关系在日益普遍化 D.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4.汉武帝下诏书说:刺史班宣,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黝涉能否,断治冤狱,以六条向事,非条所问,即不省。汉武帝明确了刺史职责和监察范围,其目的不包括A.防止剌史干涉郡国的正常工作 B.使郡国能发挥行政主动性C.不至于刺史做大威胁中央集权 D.使州监察区上升为行政区5.1983年《人民日报》刊登福建农民合股组织长途贩运的消息,认为长途贩运对国家、集体、社员都有利。随后中央文件正式允许“农民个人或合伙进行长途贩运”,长途贩运不属于投机倒把范围。这反映出当时A.商品经济在农村的发展 B.国内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C.乡镇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D.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的结束6.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有史实结论A1954年,中共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表明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进入新阶段B1980年,深圳等经济特区的设立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C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成为中国开始改革开放的宣言书D联合国向世界推广袁隆平培育的杂交水稻成功解决了世界粮食短缺问题A.A B.B C.C D.D7.据江南与山越同居共耕的政权位于如图处A.① B.② C.③ D.④8.《史记》记载:“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从材料中可知周武王实行分封制主要的对象是①王室②功臣③先代的贵族④匈奴后裔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9.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科举。革命派几乎不注意此事,改良派反应也不热烈,甚至保守派都未表现出太多不满,农村地区的下层读书人虽然悲愤,却也无可奈何。这反映出当时A.传统价值观念崩溃 B.公民意识尚未觉醒C.新式教育体系成型 D.社会矛盾尖锐复杂10.唐代关中的兵力最集中,设置有折冲府261个,拥兵26万,约占军府总数和兵力总额的40%,而在其他地区,折冲府的设置稀疏得多,有些州县则根本不设。府兵的调遣权力由尚书省兵部掌握,调兵须有皇帝敕书和兵部符契。这种部署有助于A.加强中央集权 B.维护边疆安全 C.镇压农民起义 D.防范外敌入侵11.如图漫画反映的是A.《租借法案》 B.杜鲁门主义 C.马歇尔计划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2.1844年,大臣耆英奏称:“夷情变幻多端,非出一致,其所以抚靖羁縻之法,亦不得不移步换形。……有加以款接方可生其欣感者,并有付之包荒(包容)不必深与计较方能于事有济者。”这表明耆英主张A.对外妥协以换取和平局面B.全面学习西方国家外交礼仪C.废除天朝上国的外交规制D.对外交往应变革“夷夏”礼仪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32分)材料世界大战的再次爆发促使欧洲人更认真地思考如何根除战争,保证和平的问题。在纳粹德国铁蹄下呻吟的欧洲人认为纳粹主义是民族国家的产物,只有突破民族国家的限制,才能根除战争的毒瘤。1941年6月,意大利反法西斯者斯皮内利在囚禁地文托泰内岛发表宣言声称:“必须首先予以解决的问题是彻底废除分裂成民族的国家的状态,不解决这一问题,任何进展都只能是表面文章而已。”宣言还呼吁成立统一的欧洲联盟以对抗导致欧洲走入战争的民族主义。根据《文托泰内宣言》,意大利反法西斯主义者成立“欧洲联邦运动”组织,号召建立一个由关心全欧洲人共同利益的主权国家改造的欧洲联邦。“欧洲联邦运动”组织与各国抵抗组织进行广泛的接触,获得了相当大的声势,也对战后欧洲和平主义浪潮产生深刻影响。——摘编自高凤琴《战后西欧联合起步的原因初探》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托泰内宣言》发表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文托泰内宜言》发表的意义。14.(20分)材料公元805年2月,唐顺宗任命王叔文为翰林学士,行使内相职权;提升柳宗元为礼部员外郎,参与管理国家的典章制度,执掌起草国家文件法令之权,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改革,这就是有名的“永贞革新”。政治上革新派针对宦官专权、掠夺人民的暴行,下令取缔“官使”,禁止“五坊小儿”为非作歹;针对藩镇军阀割据分裂国家的现状,提出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反对藩镇割据的政治主张;在用人路线上,坚持任人唯贤,坚决打击分裂势力,严惩抗拒朝廷的官员。经济方面革新派以朝廷的名义颁布政令,加强盐税管理,整顿财政;规定在全国各地整顿税率;减少宫廷费用支出。军事方面,一是设法委派素有威望的老将范希朝,担任右神策统军;二是任命韩泰为行军司马;三是准备在铲除恶势力的同时,进而削平藩镇。在短短456天内,如此迅速的革新遭到反对派的种种阻挠和破坏,革新目标没有能够实现,最终以失败告终。——据卫克兴《柳宗元与“永贞革新”》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永贞革新”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唐代“永贞革新”。

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C【答案解析】

根据材料数据可知,英国在1894—1914年期间,占中国对外贸易总值不断减少,而日本在这时期对中国外贸总值不断增长,说明甲午战后日本加强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C项正确;材料内容没有对比西方列强对近代中国侵略,无法得出英国和日本充当侵略中国急先锋的结论,A项错误;材料体现了甲午战争后日本和英国对中国外贸总值百分比,没有体现英日的国际地位,B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后,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而不是商品输出,D项错误。2、B【答案解析】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代儒学成为正统,儒生进入仕途,以学者兼官僚为主的“士大夫政治”开始奠基于西汉时期,B选项正确;战国时期,儒家思想不受统治者重视,不是进入仕途的重要依据,A选项错误;隋唐和宋明时期,士大夫政治在科举制推动下得到进一步发展,“开始奠基”的说法不符合史实,CD两项错误。3、B【答案解析】

据“以田为累,不敢置买”并结合所学可知,清代改革税制,实行摊丁入亩,赋税负担较重,由此带来材料中的现象,故选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应该是带来购买土地,排除A;租佃关系普遍化与题意无关,排除C;D项不符合史实,当时清政府并没有放弃重农抑商政策,排除。故选B。4、D【答案解析】

汉武帝设立刺史,行使监察职责,州监察区没有上升为行政区,故选D;根据"非条所问,即不省”可知,是为了防止剌史干涉郡国的正常工作,使郡国能发挥行政主动性,不至于刺史做大威胁中央集权,ABC不符合题意,排除。5、A【答案解析】

伴随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进行,农民有了更多的经营自主权,其农产品也通过长途贩运进入市场,反映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A正确;1992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1世纪初,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排除B;1985年开始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排除C;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后,政策统购统销政策逐步取消,排除D。6、B【答案解析】

深圳经济特区的成立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选项B正确;1956年八字方针提出表明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进入新阶段,选项A排除;中国改革开放的宣言书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选项C排除;世界粮食短缺问题尚未解决,排除D。7、D【答案解析】

孙吴政权开发江南的举措:迫使“山越”出山,与平原地区的汉族农民同居共耕。这一举措对推动山越人经济文化的进步,加速平原沃野的开发,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故④是孙权建立的吴政权所处地,答案为D;①在当时属于部落时代,②是魏国,③是蜀国,均不符合题意,排除ABC。8、B【答案解析】

材料“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体现的是分封先代贵族,材料“封功臣谋士”体现的是分封功臣,材料“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体现的是分封王室,故①②③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分封匈奴后裔,故④不符合题意。故选①②③组合,故排除ACD,B符合题意。故选B。9、D【答案解析】

废除科举制是重大的政治改革举措,但是在清末并未引起较大反应,说明当时社会矛盾突出,不同的社会阶层关注点不同,D正确;A不符合史实,新文化运动时期矛头直指传统价值观,说明1905年价值观念并未崩溃,排除;废除科举与公民意识无关,排除B;废除科举并不意味着新式教育体系成型,排除C。10、A【答案解析】

折冲府设置重内轻外,统兵权与调兵权分离,这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选项A正确;边疆地区折冲府设置较少,因此选项B排除;府兵制是初唐军制,当时社会矛盾不突出,因此选项C排除;边疆设置数量少,因此其主要目的不是防范外敌,排除D。11、C【答案解析】

由漫画中的“美国”、美元符号、“欧洲经济”以及两人的装扮可知,该漫画反映的是美国1947年援助欧洲经济恢复的马歇尔计划,故C正确;《租借法案》指的是1941年开始的美国免费或有偿提供给同盟国粮食,军事物资以及武器装备,故A错误;杜鲁门主义不涉及经济援助,故B错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成立于1949年的军事组织,故D错误。12、D【答案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耆英的意思是外国人的情况变化多端,没有一定的规律,所以我们要采取安抚、笼络的手法,对待他们当然要以诚为主,但也尤其要注意采取一定手段驾驭他们……还有些则要大度包容,不必深究计较才能把事情办好。本则材料是在不平等条约签订之后的言语,“包荒(包容)”“不必深与计较”说明对外交往要变革礼仪,故D项正确;ABC项不符合材料。所以答案选D。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的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鸦片战争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1)背景:近代以来欧洲各国陷入长期战乱;世界大战再次爆发,促使欧洲人反思;很多欧洲人认为纳粹主义是民族国家的产物,欧洲只有走向联合,才能根除战争的毒瘤;欧洲各国具有相似的历史文化传统。(2)意义:推动意大利成立了反法西斯主义的“欧洲联邦运动”组织;对战后欧洲的和平主义浪潮有深刻影响;促进战后欧洲走向联合。【答案解析】

(1)《文托泰内宣言》发表的背景可以从材料中的“世界大战的再次爆发促使欧洲人更认真地思考……彻底废除分裂成民族的国家的状态……成立统一的欧洲联盟以对抗导致欧洲走入战争的民族主义”等处信息概括出:近代以来欧洲各国陷入长期战乱;世界大战再次爆发,促使欧洲人反思;很多欧洲人认为纳粹主义是民族国家的产物,欧洲只有走向联合,才能根除战争的毒瘤;欧洲各国具有相似的历史文化传统。(2)《文托泰内宣言》发表的意义可以结合二战时期的时代背景,从反法西斯战争、欧洲的共同发展等方面去概括,例如:推动意大利成立了反法西斯主义的“欧洲联邦运动”组织;对战后欧洲的和平主义浪潮有深刻影响;促进战后欧洲走向联合。14、(1)特点:在皇帝主导下进行;涉及多个领域;进程急剧、力度大;持续时间短。(2)评析: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整顿了吏治;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革新派力量薄弱,阻力过大,没能实现中兴的目标【答案解析】

(1)由材料“唐顺宗任命……提升柳宗元为礼部员外郎,参与管理国家的典章制度”,可得出在皇帝主导下进行;由材料“政治上革新派针对宦官专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